CN218757849U - 悬挂式双封地漏 - Google Patents

悬挂式双封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7849U
CN218757849U CN202223330439.XU CN202223330439U CN218757849U CN 218757849 U CN218757849 U CN 218757849U CN 202223330439 U CN202223330439 U CN 202223330439U CN 218757849 U CN218757849 U CN 218757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tank
water storage
cover
sealing cov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04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庆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ood And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ood And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ood And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ood And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04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7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7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7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挂式双封地漏,包括壳体、上封盖、下封盖和悬挂杆;壳体内壁设置有上存水槽和下存水槽,壳体用于安装在排水管进水口处,下存水槽外径小于排水管内径,插入到排水管内;上存水槽外径大于排水管内径,位于排水管管口外;所述上封盖为杯状,用于倒扣在上存水槽的上出水口,与上存水槽配合形成管外水封;下封盖为杯状,悬挂杆的上端悬挂于上存水槽,下端连接下封盖,使下封盖倒扣在下存水槽的下出水口,与下存水槽配合形成管内水封。本实用新型将上存水槽和下存水槽分别设于排水管管口外和排水管管内,同时利用悬挂杆使上封盖和下封盖分别与上存水槽和下存水槽配合,可形成排水管口外和排水管内双重水封,防臭、防虫效果好。

Description

悬挂式双封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管道使用的地漏。
背景技术
用于建筑物管道排水的地漏,是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对于地漏的要求是:排水通畅、且能起到防止臭气回流到室内、防虫害等功能。目前,大部分地漏采用水封式结构,然而,现行的产品存水槽位于管外,受风和地面空气流动影响,存水槽内水分易挥发失效,且不能完全阻止管道内气体向室内散发,防臭效果差,也不能防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存水槽内水分易挥发失效、防臭气、防虫效果好、防淤堵且容易清理的悬挂式双封地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双封地漏,包括壳体、上封盖、下封盖和悬挂杆;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上存水槽和下存水槽,所述壳体用于安装在排水管进水口处,其中,所述下存水槽外径小于所述排水管内径,插入到所述排水管内;所述上存水槽外径大于所述排水管内径,位于所述排水管管口外;所述上封盖为杯状,用于倒扣在所述上存水槽的上出水口,与所述上存水槽配合形成管外水封;所述下封盖为杯状,所述悬挂杆的上端悬挂于所述上存水槽,所述悬挂杆的下端连接所述下封盖,使所述下封盖倒扣在所述下存水槽的下出水口,与所述下存水槽配合形成管内水封。
可选地,所述下存水槽的下出水口与所述上存水槽的上出水口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上存水槽的深度的2~6倍。
可选地,所述下存水槽的深度>所述上存水槽的深度。
可选地,所述悬挂杆上设有用于混气或/和拦渣或/和定位或/和阻虫的多孔板或网片。
可选地,所述悬挂杆上端设有支承架,所述悬挂杆通过所述支承架悬挂在所述上存水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上设有至少一定位件,使所述下封盖定位于所述下存水槽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悬挂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封盖连接,所述上封盖设有至少二个支承块,所述悬挂杆通过所述上封盖和所述支承块悬挂在所述上存水槽上。
可选地,所述悬挂杆上端与所述上封盖连接,所述上封盖底部设有至少二个支脚,所述悬挂杆通过所述上封盖和所述支脚悬挂在所述上存水槽上。
可选地,所述下存水槽为第二外环、第二内环以及与所述第二外环底部和所述第二内环底部密封连接的第二底板构成的开口向上的环形槽;所述下封盖具有第二盖板和第二侧围板,所述第二侧围板与所述第二盖板密封连接成杯状;所述下封盖的所述第二侧围板伸入到所述下存水槽内,与所述第二内环在竖向具有重合深度,所述第二侧围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内环的顶面之间具有空隙,使所述下封盖与所述下存水槽配合形成所述管内水封。
可选地,所述上存水槽为第一外环、第一内环以及与所述第一外环底部和所述第一内环底部密封连接的第一底板构成的开口向上的环形槽;所述上封盖具有第一盖板和第一侧围板,所述第一侧围板与所述第一盖板密封连接成杯状;所述上封盖的所述第一侧围板伸入到所述上存水槽内,与所述第一内环在竖向具有重合深度,所述第一侧围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内环的顶面之间具有空隙,使所述上封盖与所述上存水槽配合形成所述管外水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双封地漏,将上存水槽和下存水槽上下设置在壳体内壁,并限定上存水槽和下存水槽的外径,使壳体安装在排水管进水口处时,使下存水槽插入到排水管管内,上存水槽位于排水管的管口外,形成了排水管管口外和排水管管内上下双重水封。悬挂杆的设置,实现了下封盖在下存水槽上的定位安装,使下封盖与下存水槽之间配合形成排水管管内水封;还可以利用悬挂杆的长度使上存水槽的上出水口和下存水槽的下出水口距离加大,下存水槽能够插入到排水管内较深的位置,同时使下存水槽的深度加大,增加下存水槽的存水量,避免了现有水封地漏存水槽内的存水受地面空气流动影响易挥发的缺陷,能够比较持久地保持水封状态,保证双封地漏持续的防臭效果。进一步,利用上封盖和下封盖之间的空间高度,还可以在悬挂杆上设置多孔板或网片,可将上封盖与下封盖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内的空气更多地带走而形成负压,更好地阻隔了臭气的外泄,多孔板或网片还可以阻断虫子窜行和爬出,克服了现有水封地漏无法防虫的缺陷,还可防止渣、泥或毛发等向下掉落堵塞下存水槽或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悬挂式双封地漏多种功能由壳体、悬挂杆、上封盖和下封盖配合完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容易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支承架、悬挂杆和下封盖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上封盖、支承块、悬挂杆和下封盖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上封盖、支脚、悬挂杆和下封盖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支承架、定位件、悬挂杆和下封盖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支承架、多孔板、悬挂杆和下封盖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水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双封地漏,包括壳体1、上封盖2、下封盖3和悬挂杆4,壳体1为整体结构(见图6),用于安装在排水管10进水口处,所述壳体1内壁设置有上存水槽11和下存水槽12,上存水槽11具有上出水口116,下存水槽12具有下出水口124,上存水槽11的外径D11大于排水管10的内径D02,下存水槽12的外径D12小于排水管10的内径D02(见图1)。当壳体1安装在排水管10进水口处时,下存水槽12插入到排水管10管内,上存水槽11的外底面115抵顶于排水管10的管口,使上存水槽11位于排水管10的管口外(见图1-5)。所述上封盖2为杯状,用于倒扣在上存水槽11的上出水口116,与上存水槽11配合形成管外水封(因上存水槽11位于排水管10的管口外,本实用新型称之为管外水封);所述悬挂杆4位于壳体1中心,悬挂杆4的上端悬挂在上存水槽11上,悬挂杆4的下端与下封盖3连接,下封盖3为杯状,悬挂杆4的配置长度使下封盖3倒扣在下存水槽12的下出水口124,与下存水槽12配合形成管内水封(因下存水槽12位于排水管10内,本实用新型称之为管内水封)。管外水封隔断了与地面的气流,管内水封隔断了与排水管10的气流。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1内壁上下设置上存水槽11和下存水槽12并形成整体结构,安装时使上存水槽11和下存水槽12分别位于排水管10进水口处和排水管10管内。同时在壳体1中心设置一悬挂杆4,利用悬挂杆4使上封盖与上存水槽11配合形成排水管10管外水封,下封盖3悬挂在上存水槽11上,使下封盖3定位安装在下存水槽12的上方,与下存水槽12配合形成排水管10管内水封,从而形成上下设置的排水管10管外、管内双重水封。这种地漏结构,可将下存水槽12设置在排水管10的深处,利用排水管10本身的长度使下存水槽12的存水深度和存水量增加,使上存水槽11与下存水槽12之间的距离增加,不受建筑物楼板厚度的限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多重水封均设置在管外而采用大平面尺寸影响排水口地面结构的缺陷。而且这种上下纵深双重水封方式,水封的距离可以拉长,较之现有技术的多重水封均设置在排水口位置的密封效果要好。同时由于下存水槽12设置在排水管10之内,下存水槽12内的存水不会受室内环境影响,避免了现有水封地漏存水槽内的存水受地面空气流动影响易挥发的缺陷,能够始终保持水封状态,以保证持续的防臭效果。本实用新型悬挂杆4还可用于支承上封盖2,使上封盖2安装在上存水槽11上,与上存水槽11配合,为上封盖2和下封盖3分别与上存水槽11和下存水槽12之间的定位安装和配合带来了方便。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结构中,上存水槽11和下存水槽12上下设置,下存水槽12的下出水口124与上存水槽11的上出水口116之间的距离H为上存水槽11的深度h11的2~6倍,以保证下存水槽12能够伸入排水管10内较大的深度,使上存水槽11与下存水槽12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增设一些构件,增加新的功能,更好地避免地面空气流动等因素引起的下存水槽12水分易挥发的缺陷。
参见图6,所述下存水槽12的深度h12>上存水槽11的深度h11。这样可使下存水槽12的管内水封有着比上存水槽11的管外水封更大的水深和有更多的存水量,气体穿过下存水槽12内水体的阻力比穿过上存水槽11的阻力更大。
参见图5和图11,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结构中,可在悬挂杆4上设置用于混气或/和拦渣或/和定位或/和阻虫的多孔板或网片5,多孔板或网片5具有多个过水孔或网眼51。多孔板或网片5可与上存水槽11流下的水流产生碰撞,增加水流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和接触面积,增加空气被混入和溶入水流的量,使空气更多的被水流带走,在上存水槽11与下存水槽12的密封空间内形成负压,利用负压进一步提高地漏阻隔臭气的效果。多孔板或网片5还可防止渣、泥或毛发等向下掉落堵塞下存水槽12或排水管10。多孔板或网片5还可以用于阻虫,防止虫子穿越爬行;还可以定位,防止悬挂杆4和下封盖3左右偏移。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结构中,上存水槽11的顶部向外设有一凸缘114,用于地漏在地板混泥土基础上的定位,凸缘114上加工有凹槽1141,用于置放进水板6。所述进水板6上设有多个进水孔61(见图12),地面的水从进水孔41流入上存水槽11内。
参见图1和图7,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结构中,在所述悬挂杆4的上端设有支承架7,所述支承架7可以是一字架、人字架、十字架或米字架,图1、图4-5、图7、图10-11所示的支承架7为十字架,支承架7安装在上存水槽11上,上封盖2置于支承架7上,使上封盖2通过支承架7倒扣在上存水槽11的上出水口116,支承架7的配置高度可使上封盖2与上存水槽11配合形成管外水封;同时,当支承架7安装在上存水槽11上时,悬挂杆4通过支承架7悬挂在上存水槽11上,悬挂杆4的下端与下封盖3连接,其长度可定位下封盖3与下存水槽12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下封盖3位于下存水槽12的上方,下封盖3倒扣在下存水槽12的下出水口124,与下存水槽12配合形成管内水封。
参见图4和图10,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结构中,还可在支承架7上设有至少一定位件72,定位件72为支承架7的底部焊接的块状构件,用于阻挡悬挂杆4左右偏移,使下封盖3始终位于下存水槽12的中心位置,尤其是防止下封盖3在水流冲击下偏移、摆动。
参见图2和图8,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结构中,将所述悬挂杆4的上端与上封盖2连接,同时在上封盖2上设置至少二个支承块8,支承块8置于上存水槽11上,上封盖2通过支承块8倒扣在上存水槽11的上出水口116,支承块8的配置高度可使上封盖2与上存水槽11配合形成管外水封;当支承块8置于在上存水槽11上时,悬挂杆4通过上封盖2和支承块8悬挂在上存水槽11上,悬挂杆4的下端与下封盖3连接,悬挂杆4的长度可定位下封盖3与下存水槽12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下封盖3位于下存水槽12的上方,下封盖3倒扣在下存水槽12的下出水口124,与下存水槽12配合形成管内水封。
参见图3和图9,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结构中,将悬挂杆4上端与上封盖2连接,同时在上封盖2的底部设有至少二个支脚9,支脚9可以是连接于上封盖2底部的杆状构件,也可以在上封盖2下部开槽,设计成与支脚9功能相同的锯齿状支承结构(未图示)。支脚9或锯齿状支承结构支承在上存水槽11槽底,上封盖2通过支脚9或锯齿状支承结构倒扣在上存水槽11的上出水口116,支脚9或锯齿状支承结构的配置高度使上封盖2与上存水槽11配合形成管外水封;悬挂杆4通过上封盖2和支脚9或锯齿状支承结构悬挂在上存水槽11上,悬挂杆4的下端与下封盖3连接,其长度可定位下封盖3与下存水槽12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下封盖3位于下存水槽12的上方,下封盖3倒扣在下存水槽12的下出水口124,与下存水槽12配合形成管内水封。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排水管外径D01为50mm,内径D02为45mm。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一包括壳体1、上封盖2、下封盖3和悬挂杆4,所述壳体1安装在排水管10进水口处,壳体1的内壁设有上存水槽11和下存水槽12,上存水槽11和下存水槽12上下设置,上存水槽11和下存水槽12的中心在同一轴心线O-O上。
所述上存水槽11由第一内环112、第一外环111以及与第一内环112、第一外环111密封连接的第一底板113组成的开口向上的环形槽。上存水槽11具有上出水口116,上出水口116为第一内环112上端形成的上端口。本实施例一上存水槽11的深度h11具体为15mm;所述第一外环111的外径D11为80mm,大于排水管10的外径D01(见图6)。安装壳体1时,排水管10管口抵顶在上存水槽11的外底面115,使上存水槽11位于排水管10的管口外。
在第一外环111的顶部向外设有一凸缘114,用于壳体1在地板混凝土的定位,凸缘114上加工有凹槽1141,用于放置进水板6,所述进水板6上设有多个进水孔61(见图12),地面水从进水孔61流入上存水槽11内。
所述下存水槽12由第二内环122、第二外环121以及与第二内环122、第二外环121底部密封连接的第二底板123组成的开口向上的环形槽,下存水槽12的中心具有下出水口124,下出水口124为第二内环122上端形成的上端口。本实施例一下存水槽的深度h12具体为60mm,第二外环121的外径D12为49mm,小于排水管10的内径D02(见图6),下存水槽12的下出水口124与上存水槽11的上出水口116的距离H为50mm,可使下存水槽12插入在排水管10内较深处。
本实施例一上封盖2为杯状,具有第一盖板21和第一侧围板22。第一侧围板22沿第一盖板21的周边与第一盖板21密封连接。
所述悬挂杆4位于壳体1的中心,悬挂杆4上端设有支承架7。本实施例一支承架7为十字架(见图7),其外径小于上封盖2的第一侧围板22的内径并大于第一内环112的内径。支承架7置于上存水槽11的第一内环112的顶面1121。上封盖2的第一盖板21置于支承架7上,使上封盖2通过支承架7倒扣在上存水槽11的上出水口116。上封盖2的第一侧围板22伸入到上存水槽11内,位于第一内环112和第一外环111之间,第一侧围板22在竖向与第一内环112具有重合深度h1,本实施例重合深度h1具体为10mm,使第一侧围板22两侧均具有水体,实现水封,阻止气体通过。同时,第一侧围板22底端与上存水槽11的第一底板113之间具有空隙,进入上存水槽11的水流A从第一侧围板22外侧向下流动时,水流A可从该空隙绕过,再沿第一侧围板22内侧向上流动。由于支承架7上的架杆之间具有缺口71,当支承架7置于在第一内环112的顶面1121时,支承架7的配置高度使得该缺口71在第一盖板21的底面与上存水槽11的第一内环112的顶面1121之间具有空隙,水流A可通过该空隙绕过第一内环112的顶面1121从上出水口116流出进入下存水槽2内。这样,水流A无论是流动还是停止,上存水槽11内都充满水体,水流可以通过但可阻止气体通过,实现管外水封。
所述下封盖3为杯状,具有第二盖板31和第二侧围板32,第二侧围板32沿第二盖板31周边与第二盖板31密封连接。所述悬挂杆4为直杆,其下端与下封盖3连接。当支承架7置于上存水槽11的第一内环112的顶面1121时,悬挂杆4通过支承架7悬挂在上存水槽11上,悬挂杆4下端与下封盖3连接,使下封盖3位于下存水槽12上方,悬挂杆4的设置长度使下封盖3倒扣在下存水槽12的下出水口124,下封盖3的第二侧围板32伸入到下存水槽12内,位于下存水槽12的第二内环122和第二外环121之间,第二侧围板32在竖向与第二内环112具有重合深度h2,本实施例重合深度h2具体为50mm,使第二侧围板32两侧均具有水体,实现水封,阻止气体通过。第二侧围板32底端与下存水槽12的第二底板123之间具有空隙,进入下存水槽12的水流B从第二侧围板32外侧向下流动,从该空隙绕过,再沿第二侧围板32内侧向上流动。同时,下封盖3的第二盖板31的底部与下存水槽12的第二内环122的顶面1221具有间距,沿第二侧围板32的内侧向上流动的水流B可从该间距形成的空隙溢出,从下存水槽12的下出水口124流出,进入排水管10排走。这样,水流B无论是停止还是流动,下存水槽12内都充满水体,水流可以通过但可以阻止气流通过,实现管内水封。
实施例二:
如图2、图6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二结构中上存水槽11、下存水槽12、上封盖2和下封盖3结构组成与实施例一相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二将悬挂杆4的上端与上封盖2连接,同时在上封盖2的第一盖板22底面设置三个支承块8(见图8),三个支承块8用于安装在上存水槽11的第一内环112的顶面1121,使上封盖2通过支承块8倒扣在上存水槽11的上出水口116。上封盖2的第一侧围板22伸入到上存水槽11内,位于第一内环112和第一外环111之间,第一侧围板22在竖向与第一内环112具有重合深度h1,使第一侧围板22两侧均具有水体,实现水封,阻止气体通过。第一侧围板22底端与上存水槽11的第一底板113之间具有空隙,进入上存水槽11的水流A从第一侧围板22外侧向下流动时,可从该空隙绕过第一侧围板22的底部,再沿第一侧围板22内侧向上流动。由于三个支承块8之间具有间距(未图示),当支承块8安装在第一内环112的顶面1121时,支承块8的配置高度使第一盖板21的底面与上存水槽11的第一内环112的顶面1121之间具有空隙,水流A可从该空隙绕过第一内环112从上出水口116流出进入下存水槽2内。这样,水流A无论使流动还是停止,上存水槽11内部充满水体,可阻止气体通过,实现管外水封。
当支承块8置于上存水槽11的第一内环112的顶面1121时,悬挂杆4通过上封盖2和支承块8悬挂在上存水槽11上。同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悬挂杆4的下端与下封盖3连接,悬挂杆4的设置长度使下封盖3位于下存水槽12的上方,并倒扣在下存水槽12的下出水口124,下封盖3的第二侧围板32伸入到下存水槽12内,第二侧围板32在竖向与第二内环112具有重合深度h2,第二侧围板32底部与下存水槽12的第二底板123之间具有空隙,水流B可以通过。同时,第二内环122的顶面1221与第二盖板21具有间距,该间距形成的空隙使水流B可以通过并向下进入排水管10内排走。这样,水流B无论流动还是停止,下存水槽12总是充满水体,下封盖3与下存水槽12都能配合形成管内水封。
实施例三:
如图3、图6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三结构中上存水槽11、下存水槽12、上封盖2、下封盖3和悬挂杆4结构以及下封盖3与下存水槽12相互配合关系与实施例二相同。
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三在上封盖2的第一侧围板22的底部设有三个支脚9(见图9),支脚9支承在上存水槽11的第一底板113上,上封盖2通过支脚9倒扣在上存水槽11的上出水口116。上封盖2的第一侧围板22伸入到上存水槽11内,第一侧围板22在竖向与第一内环112具有重合深度h1,支脚9的配置高度使第一侧围板22底部与第一底板113之间具有空隙,水流A可以绕过。同时,支脚9还使第一内环112顶面1121与第一盖板21之间具有空隙,该空隙可使上存水槽11溢出的水流A通过,进入下存水槽2内。这样,水流A无论使流动还是停止,上存水槽11内充满水体,上封盖2与上存水槽11都能配合形成管外水封。
本实施例三悬挂杆4通过上封盖2和支脚9悬挂在上存水槽11上,悬挂杆4的下端与下封盖3连接,使下封盖3位于下存水槽12的上方,悬挂杆4的设置长度使下封盖3倒扣在下存水槽12的下出水口124,下封盖3与下存水槽12配合实现管内水封,与实施例二相同。
实施例四:
如图4、图6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四结构中上存水槽11、下存水槽12、上封盖2、下封盖3和悬挂杆4结构组成及相互配合关系与实施例一相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四在支承架7上对称设有两个定位件72(见图10),两定位件72由支承架7中的一架杆的底部向下延伸对称设置,两定位件72的最外端长度略小于上出水口116的内径,可防止与支承架7连接的悬挂杆4及下封盖3水流冲击下偏移、摆动晃动。
实施例五:
如图5、图6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五结构中上存水槽11、下存水槽12、上封盖2、下封盖3和悬挂杆4结构组成及相互配合关系与实施例一相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五在悬挂杆4上设有用于混气或/和拦渣或/和定位或/和阻虫的多孔板5,多孔板5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51(见图11),多孔板5的外径小于第二外环121的内径,便于安装。多孔板5可用于拦渣,防止渣或泥等向下掉落堵塞下存水槽12和排水管10;可以用于阻虫,防止虫子穿越爬行;可以用于定位,防止悬挂杆4和下封盖3左右偏移;可以用于混气,使壳体1内的空气更多的混入水流之中被水流带走,使上存水槽11与下存水槽12之间形成负压,防止气体向上溢出;还可以用于清除淤积的泥渣,即当泥渣淤积在多孔板5上后,可通过悬挂杆4将多孔板5取出,清除泥渣后再装回原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悬挂式双封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上封盖、下封盖和悬挂杆;
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上存水槽和下存水槽,所述壳体用于安装在排水管进水口处,其中,所述下存水槽外径小于所述排水管内径,插入到所述排水管内;所述上存水槽外径大于所述排水管内径,位于所述排水管管口外;
所述上封盖为杯状,用于倒扣在所述上存水槽的上出水口,与所述上存水槽配合形成管外水封;
所述下封盖为杯状,所述悬挂杆的上端悬挂于所述上存水槽,所述悬挂杆的下端连接所述下封盖,使所述下封盖倒扣在所述下存水槽的下出水口,与所述下存水槽配合形成管内水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存水槽的下出水口与所述上存水槽的上出水口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上存水槽的深度的2~6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存水槽的深度>所述上存水槽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杆上设有用于混气或/和拦渣或/和定位或/和阻虫的多孔板或网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杆上端设有支承架,所述悬挂杆通过所述支承架悬挂在所述上存水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式双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上设有至少一定位件,使所述下封盖定位于所述下存水槽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封盖连接,所述上封盖设有至少二个支承块,所述悬挂杆通过所述上封盖和所述支承块悬挂在所述上存水槽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双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杆上端与所述上封盖连接,所述上封盖底部设有至少二个支脚,所述悬挂杆通过所述上封盖和所述支脚悬挂在所述上存水槽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式双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存水槽为第二外环、第二内环以及与所述第二外环底部和所述第二内环底部密封连接的第二底板构成的开口向上的环形槽;所述下封盖具有第二盖板和第二侧围板,所述第二侧围板与所述第二盖板密封连接成杯状;所述下封盖的所述第二侧围板伸入到所述下存水槽内,与所述第二内环在竖向具有重合深度,所述第二侧围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内环的顶面之间具有空隙,使所述下封盖与所述下存水槽配合形成所述管内水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挂式双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存水槽为第一外环、第一内环以及与所述第一外环底部和所述第一内环底部密封连接的第一底板构成的开口向上的环形槽;所述上封盖具有第一盖板和第一侧围板,所述第一侧围板与所述第一盖板密封连接成杯状;所述上封盖的所述第一侧围板伸入到所述上存水槽内,与所述第一内环在竖向具有重合深度,所述第一侧围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内环的顶面之间具有空隙,使所述上封盖与所述上存水槽配合形成所述管外水封。
CN202223330439.XU 2022-12-10 2022-12-10 悬挂式双封地漏 Active CN218757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0439.XU CN218757849U (zh) 2022-12-10 2022-12-10 悬挂式双封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0439.XU CN218757849U (zh) 2022-12-10 2022-12-10 悬挂式双封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7849U true CN218757849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1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0439.XU Active CN218757849U (zh) 2022-12-10 2022-12-10 悬挂式双封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7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67442U (zh) 一种防臭味的地漏
KR20080007089A (ko) 하수관의 맨홀용 역류 방지 장치
CN218757849U (zh) 悬挂式双封地漏
CN211421317U (zh) 一种建筑地下室排水机构
CN203066194U (zh) 一种曲面旋流偏心地漏
CN201660942U (zh) 水封式防返味地漏
CN106869289A (zh) 一种建筑同层排水地漏
CN211898735U (zh) 一种双层防臭防老鼠排污管装置
CN207063070U (zh) 一种具有可防倒灌及水封不易干涸的存水弯
CN203008063U (zh) 一种直筒式防臭地漏
CN215519089U (zh) 一种便于排水、防臭的漂浮地漏构造
CN212656355U (zh) 一种通过浮力排水防臭防蚊虫装置
CN205839942U (zh) 一种雨水过滤储存渗漏一体罐
CN210621873U (zh) 一种生物安全防护地下排污系统
CN115822062A (zh) 双封地漏
CN106930373A (zh) 一种具有可防倒灌及水封不易干涸的存水弯
KR100952989B1 (ko) 배수 트랩 구조물
CN219952189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环保型排水槽装置
CN216236352U (zh) 一种组合式面源污染处理器
CN216515730U (zh) 综合管廊天然气舱的排水阻气结构及综合管廊
KR20190037467A (ko) 하수관용 악취 및 해충 차단장치
CN210066960U (zh) 一种双层自封式防堵防臭地漏装置
CN216108876U (zh) 一种截流井
CN213390456U (zh) 一种虹吸式防臭地漏
CN217105456U (zh) 一种具有防臭功能的自控式组装井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