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7124U - 一种警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警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7124U
CN218757124U CN202222848708.5U CN202222848708U CN218757124U CN 218757124 U CN218757124 U CN 218757124U CN 202222848708 U CN202222848708 U CN 202222848708U CN 218757124 U CN218757124 U CN 218757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ning
post
base
warning devic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487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霄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men Lanyi Fujian Fir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men Lanyi Fujian Fir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men Lanyi Fujian Fir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men Lanyi Fujian Fir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487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7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7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7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示装置,包括底座、警示柱以及充气机构,警示柱设置于底座上,警示柱与底座连接;充气机构设置于底座内,充气机构与警示柱连通,充气机构用于向警示柱内充气,以使警示柱膨胀立起来。工作人员在车上即可开始摆放警示装置,工作人员将充气机构的放气阀打开,然后在车上直接将警示装置丢放在地面上,此时充气机构向警示柱内充气,使得警示柱膨胀立起来,形成立体状态,从而对路过的驾驶员或人们起到警示作用,整个过程,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效率高。当需要收回警示装置时,直接将警示柱内的气体放出,此时可以对警示柱自由压缩,将警示柱压扁,从而减少占用空间,回收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警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警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警示桶主要设置在公路及城市道路上容易发生汽车与路中固定设施发生碰撞的部位,如:城市道路日常施工、维修、应急处理中、路的转弯处,路中岗亭、收费站及高架路的进出口,停车场、小区、花园、加油站等等,起到警示隔离作用。
目前通过人工放置警示桶,需要通过工作人员从车上将警示桶搬下来,接着将警示桶一个一个摆放在地面上,上下搬运、摆放费时费力,效率低;且目前警示桶都是固定式的,收警示桶时,占用空间大;使用时容易被大风或汽车吹倒或碰倒,此时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扶正。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警示装置,用于解决目前通过人工放置警示桶,需要通过工作人员从车上将警示桶搬下来,接着将警示桶一个一个摆放在地面上,上下搬运、摆放费时费力,效率低;且目前警示桶都是固定式的,收警示桶时,占用空间大;使用时容易被大风或汽车吹倒或碰倒,此时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扶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警示装置,包括:
底座;
警示柱,所述警示柱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警示柱与所述底座连接;
以及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充气机构与所述警示柱连通,所述充气机构用于向所述警示柱内充气,以使所述警示柱膨胀立起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底座为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选用配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底座内部设有重心配重部件,所述重心配重部件用于平衡所述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反光件,所述反光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或/和所述警示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警示柱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充气机构连通;
所述警示柱上还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排气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供电机构以及发光组件,所述供电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警示柱内,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发光组件电连接,所述供电机构用于向所述发光组件提供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电缆以及至少一个灯泡;
所述电缆一端与所述供电机构电连接,所述电缆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灯泡连接;
所述警示柱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电缆;
所述电缆的长度大于所述警示柱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充气机构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充气机构内气体通断;
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电磁阀以及所述发光组件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供电机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充气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座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底座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安装所述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所述容置槽的一侧上设有翻转盖,所述翻转盖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置槽。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警示装置,包括底座、警示柱以及充气机构,所述警示柱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警示柱与所述底座连接;底座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防止警示装置倒伏,确保驾驶员或人们可以看到警示柱。警示柱起到警示作用,对驾驶员起到警示作用,从而提醒驾驶员,减慢行使,以免发生碰撞。所述充气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充气机构与所述警示柱连通,所述充气机构用于向所述警示柱内充气,以使所述警示柱膨胀立起来。具体的,在消防救援中需要摆放警示装置,从而起到警示、隔离的作用,将消防车开到需要警示、隔离的地带,工作人员在车上即可开始摆放警示装置。工作人员将充气机构的放气阀打开,然后在车上直接将警示装置丢放在地面上,此时充气机构向警示柱内充气,使得警示柱膨胀立起来,形成立体状态,从而对路过的驾驶员或人们起到警示作用,整个过程,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效率高。当需要收回警示装置时,直接将警示柱内的气体放出,此时可以对警示柱自由压缩,将警示柱压扁,从而减少占用空间,回收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警示装置膨胀立起来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警示装置的俯视图之一;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警示柱的剖视图之一;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警示装置的警示柱的剖视图之二;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警示装置膨胀立起来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警示装置的俯视图之二。
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底座,
101、容置槽,
1011、翻转盖,
200、警示柱,
201、排气开关,
300、反光件,
400、发光组件,
401、电缆,
402、灯泡,
500、固定件,
600、控制开关,
700、充气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申请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警示装置,警示装置主要应用于消防救援中,将警示装置摆放在地面上,起到警示隔离作用。进一步的,警示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城市道路日常施工、维修、应急处理中、路的转弯处,路中岗亭、收费站及高架路的进出口,停车场、小区、花园、加油站等中,起到警示隔离作用。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警示装置,包括底座100、警示柱200以及充气机构700,所述警示柱2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警示柱200与所述底座100连接;底座100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防止警示装置倒伏,确保驾驶员或人们可以看到警示柱200。警示柱200起到警示作用,对驾驶员起到警示作用,从而提醒驾驶员,减慢行使,以免发生碰撞。所述充气机构7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内,所述充气机构700与所述警示柱200连通,所述充气机构700用于向所述警示柱200内充气,以使所述警示柱200膨胀立起来。通过充气机构700对警示柱200内充气,从而使警示柱200膨胀鼓起立起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充气机构700可以选用储气罐。在其他实施例中,充气机构700还可以选用气泵。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的警示装置,在消防救援中需要摆放警示装置,从而起到警示、隔离的作用,将消防车开到需要警示、隔离的地带,工作人员在车上即可开始摆放警示装置。工作人员将充气机构700的放气阀打开,然后在车上直接将警示装置丢放在地面上,此时充气机构700向警示柱200内充气,使得警示柱200膨胀立起来,形成立体状态,从而对路过的驾驶员或人们起到警示作用,整个过程,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效率高。当需要收回警示装置时,直接将警示柱200内的气体放出,此时可以对警示柱200自由压缩,将警示柱200压扁,从而减少占用空间,回收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底座100内部设有重心配重部件,所述重心配重部件用于平衡所述底座100,具体的,重心配重部件选用重心配重块。通过设有重心配重部件使得底座100有足够重量,且具有不倒翁的自立功能,确保工作人员将警示装置车上丢放下去时,警示装置能处于直立不倒的状态;即使被汽车碰倒了,由于具有不倒翁的自立功能,其也可以自己站立起来,无需通过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扶正;且即使有风吹时,会使警示装置摇摇晃晃,使得警示装置处于动态状态,在动态状态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驾驶员的注意,进一步提高警示作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座100的形状为半球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00的形状也可以为半椭圆球形等。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与图6所示,所述底座100为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选用配重块,配重块可以选用金属材质制成,从而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防止警示装置倒伏,确保驾驶员或人们可以看到警示柱200。通过设有配重机构使得底座100有足够重量,确保工作人员将警示装置车上丢放下去时,警示装置能处于直立不倒的状态。由于警示柱200通过气体膨胀立起来,即使被汽车碰到,也不容易倒伏。且即使有风吹时,会使警示柱200左右飘动,使得警示柱200处于动态状态,在动态状态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驾驶员的注意,进一步提高警示作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与图6所示,底座100的形状为四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00的形状还可以为三角形或者多边形。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反光件300,所述反光件3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以及警示柱200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反光件300选用反光带,在底座100以及警示柱200都设有反光件300,增加反光区域面积,提高了警示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反光件3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上。或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反光件300设置于警示柱200上。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警示柱200上设有进气口(图中未示出),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充气机构700连通,充气机构700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警示柱200内。所述警示柱200上还设有排气口(图中未示出),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排气开关20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的排气开关201选用单向阀。具体的,当需要收回警示装置时,打开排气开关201直接将警示柱200内的气体放出,此时可以对警示柱200自由压缩,将警示柱200压扁,从而减少占用空间,回收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的警示柱200的内膜由塑料材质制成,警示柱200的外膜由防刮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供电机构(图中未示出)以及发光组件400,所述供电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发光组件400设置于所述警示柱200内,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发光组件400电连接,所述供电机构用于向所述发光组件400提供电源,通过供电机构向发光组件400提供电源,从而使得发光组件400能发光,进一步起到警示效果。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供电机构可以选用蓄电池。在其他实例中,供电机构可以选用太阳能板。具体的,工作人员将充气机构700的放气阀打开以及发光组件400的打开,然后在车上直接将警示装置丢放在地面上,此时充气机构700向警示柱200内充气,使得警示柱200膨胀立起来,形成立体状态,发光组件400发光,从而对路过的驾驶员或人们起到警示作用,整个过程,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效率高。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发光组件400包括电缆401以及至少一个灯泡402;所述电缆401一端与所述供电机构电连接,所述电缆401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灯泡402连接;具体的,灯泡402选用LED灯泡402,LED灯泡402可以选用红灯、蓝灯、黄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柱200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固定件500,两个所述固定件500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电缆401,通过设有固定件500对电缆401起到固定作用,固定件50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固定件可以选用魔术贴等。所述电缆401的长度大于所述警示柱200的长度,从而防止警示柱200膨胀立起来扯断电缆401。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警示柱200的长度为1.5米,电缆401的长度为1.7米。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充气机构700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充气机构700内气体通断,通过打开电磁阀可以将充气机构700内的气体放出至警示柱200内。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600,所述电磁阀以及所述发光组件400通过所述控制开关600与所述供电机构连接。具体的,工作人员打开控制开关600,使得充气机构700的电磁阀得电,电磁阀打开,发光组件400得电,然后在车上直接将警示装置丢放在地面上,此时充气机构700向警示柱200内充气,使得警示柱200膨胀立起来,形成立体状态,发光组件400发光,从而对路过的驾驶员或人们起到警示作用,整个过程,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效率高。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6所示,所述充气机构70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0内。在本实施例中,充气机构700通过卡合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100内。具体的,回收回来的警示装置,将用完气体的充气机构700从底座100内拆卸下来,然后将充满气体的充气机构700卡合装入底座100内,以便下次使用。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6所示,所述底座100内设有容置槽101,所述容置槽101用于容置安装所述充气机构700,所述充气机构70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01内;所述容置槽101的一侧上设有翻转盖1011,所述翻转盖1011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置槽101。在本实施例中,充气机构700通过卡合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置槽101内。具体的,回收回来的警示装置,打开翻转盖1011,将用完气体的充气机构700从容置槽101内拆卸下来,然后将充满气体的充气机构700卡合装入容置槽101内,关闭翻转盖1011,以便下次使用。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的警示装置,消防救援中需要摆放警示装置,从而起到警示、隔离的作用,将消防车开到需要警示、隔离的地带,工作人员在车上即可开始摆放警示装置。工作人员打开控制开关600,使得充气机构700的电磁阀得电,电磁阀打开,发光组件400得电,然后在车上直接将警示装置丢放在地面上,此时充气机构700向警示柱200内充气,使得警示柱200膨胀立起来,形成立体状态,发光组件400发光,从而对路过的驾驶员或人们起到警示作用,整个过程,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效率高。使用过程中警示装置即使被汽车碰倒了,由于具有不倒翁的自立功能,其也可以自己站立起来,无需通过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扶正;且即使有风吹时,会使警示装置摇摇晃晃,使得警示装置处于动态状态,在动态状态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驾驶员的注意,进一步提高警示作用。当需要收回警示装置时,打开排气开关201直接将警示柱200内的气体放出,此时可以对警示柱200自由压缩,将警示柱200压扁,从而减少占用空间,回收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回收回来的警示装置,打开翻转盖1011,将用完气体的充气机构700从容置槽101内拆卸下来,然后将充满气体的充气机构700卡合装入容置槽101内,关闭翻转盖1011,以便下次使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申请的实质理念,利用本申请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警示柱,所述警示柱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警示柱与所述底座连接;
以及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充气机构与所述警示柱连通,所述充气机构用于向所述警示柱内充气,以使所述警示柱膨胀立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选用配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设有重心配重部件,所述重心配重部件用于平衡所述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反光件,所述反光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或/和所述警示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柱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充气机构连通;
所述警示柱上还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排气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供电机构以及发光组件,所述供电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警示柱内,所述供电机构与所述发光组件电连接,所述供电机构用于向所述发光组件提供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电缆以及至少一个灯泡;
所述电缆一端与所述供电机构电连接,所述电缆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灯泡连接;
所述警示柱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电缆;
所述电缆的长度大于所述警示柱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充气机构内气体通断;
所述警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电磁阀以及所述发光组件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供电机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座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安装所述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所述容置槽的一侧上设有翻转盖,所述翻转盖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置槽。
CN202222848708.5U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警示装置 Active CN218757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8708.5U CN218757124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警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8708.5U CN218757124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警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7124U true CN218757124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702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48708.5U Active CN218757124U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警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7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87708B1 (ko) 비상표시장치
US8164483B1 (en) Portable electro-mechanical signal system
US20070290887A1 (en) Portable traffic signal
KR20180031586A (ko) 2차 사고 예방을 위한 차량용 긴급 알림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0658122U (zh) 一种智慧交通的多功能路障装置
CN218757124U (zh) 一种警示装置
CN206941483U (zh) 智能式道路施工安全防护栏
KR101694123B1 (ko) 차량 고장 및 긴급 알림 장치
US8429841B1 (en) Traffic safety system
KR20080035552A (ko) 일회용 삼각대
KR20190010393A (ko) 휴대형 비상표시장치
CN104574713A (zh) 一种车用悬挂气球报警装置
CN109056579A (zh) 一种交通安全防护装置
CN204139094U (zh) 一种可自动控制警示灯的防撞桶
CN102943445B (zh) 投掷设置的一次性使用锥形交通路标
KR20180031563A (ko) 차량용 자동 펼침 긴급 알림 장치와 그 방법
CN101962939A (zh) 一种不倒翁式交通警示牌
CN20745277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定位交通防撞桶
CN2429556Y (zh) 路障示警器
CN211196030U (zh) 一种三角警示架
CN110777697A (zh) 一种隔离墩
RU210550U1 (ru) Знак аварийной остановки
CN113914241B (zh) 一种能够快速修复的安全警示路桩
KR102113864B1 (ko) 휴대용 비상표시장치
CN113699913B (zh) 一种交通施工安全用智能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