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6805U - 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 - Google Patents

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6805U
CN218756805U CN202223188924.8U CN202223188924U CN218756805U CN 218756805 U CN218756805 U CN 218756805U CN 202223188924 U CN202223188924 U CN 202223188924U CN 218756805 U CN218756805 U CN 218756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locking
vehicle
car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89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永武
徐其瑞
邢磊
李明
李可为
蔡培尧
邱忠
刘兴平
赵志刚
陈伟国
杨德明
关伟
金明
吴丹
向太学
袁巍
陈志民
刘春林
张福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Group Co Ltd
CRRC Shen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Group Co Ltd
CRRC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Group Co Ltd, CRRC Shen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tate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89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6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6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6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包括首尾相接的运轨部分和作业部分,运轨部分包括安全车组、运轨车组和锁定车组,作业车组包括作业首车、作业中车组、发电车和作业尾车,安全车组包括分别位于运轨部分两端的第一安全车和第二安全车,作业中车组包括第一作业中车、第二作业中车和第三作业中车,运轨车组、锁定车组、第一安全车、第二安全车和第二作业中车平台上均有滚道梁机构,运轨车组平台上设有自动拨轨装置,第二安全车设有自动开闭安全挡,作业首车设有调整钢轨位置的调高拨轨装置,作业尾车用于钢轨的卸载、更换、回收,具有解决人力资源稀缺的情况、提升卸轨和回收钢轨作业时的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极大的运用前景等优点。

Description

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钢轨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和时间的增加,线路运营维护中轨道线路的维护尤其重要,外加铁路高密度、高安全的运行都需要良好线路的维护保障。我国高铁也即将迎来大面积换轨。
目前我国铁路工务系统的换轨工作任务主要由各铁路局工务机械段(或工务大修段)负责,主要施工方法采用为人工换轨或人工配合换轨车半机械式换轨方式,但这些大修换轨方式主要还是针对普速线路,适用于高铁路线会存在以下缺陷:
1)普线允许在线路上存放钢轨,大修施工组织近20年以来并未发生重大改进。整个换轨流程分为3大块,即提前拉碴卸轨(1~3天)、使用换轨车或人工更换新旧轨和次日收轨恢复道床作业,所需天窗比较多,施工组织较为松散、零碎;而高铁线路不允在线路上存放钢轨,所有作业只能在同天窗完成,效率低,任务重。
2)作业机械化程度低,现场需要使用大量人力,且作业人员大部分为普通民工,且未受过专业操作技能培训,导致相应的管理薄弱,不能适应高铁较高的效率和管理标准要求,导致人力资源稀缺。
3)现有长轨车只能实现钢轨的运输、卸载和回收,不能实现钢轨的更换,更换钢轨需要额外的施工天窗时间和额外的设备人员,且钢轨的最大长度为500米,不具备钢轨焊接长轨和连续换轨能力,也不能适应高速铁路的作业工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多功能一体化、自动机械化程度高,适用多种铁路工况,解决因高铁线路不允在线路上存放钢轨,所有作业只能在同天窗完成、作业机械化程度低导致员工学习成本高以及现有长轨车功能单一化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包括首尾相接的运轨部分和作业部分,所述运轨部分包括安全车组、运轨车组和锁定车组,所述作业车组包括作业首车、作业中车组、发电车和作业尾车,所述安全车组包括分别位于运轨部分两端的第一安全车和第二安全车,所述作业中车组包括第一作业中车、第二作业中车和第三作业中车,所述运轨车组、锁定车组、第一安全车、第二安全车和第二作业中车平台上均有滚道梁机构,所述运轨车组平台上设有自动拨轨装置,所述第二安全车设有自动开闭安全挡,所述作业首车设有调整钢轨位置的调高拨轨装置,所述第一作业中车设有卸轨钢轨输送机和收轨输送机,第二作业中车能焊接和焊后处理钢轨,所述发电车设有为整机作业供电用的新能源供电设备和焊接热处理一体机供气的气源系统,所述第三作业中车安装有用于备用供电及焊机供电的内燃机发电机组,所述作业尾车用于钢轨的卸载、更换、回收以及收换轨小车的存放,最终实现单元钢轨轨节的运、卸、换、焊、收工序一体化作业。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作业尾车包括车体、位于车体后方并与其处于同一轴线上的前换轨小车和后换轨小车,所述车体设有均左右对称且用于运输新钢轨的车上通道和车下通道,所述车上通道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钢轨导向框、钢轨托轮和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所述车下通道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钢轨导向框和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所述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包括上下限位钢轨的防翻架、带动防翻架水平横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包括主体框架、位于外侧能横向及竖向移动的钢轨防翻导框机构和位于内侧能竖向移动的安全道防倒扣件拨开装置,所述前换轨小车能再调整新钢轨轨距,所述后换轨小车能抬起并剥离旧钢轨,当新钢轨通过钢轨导向框沿着车上通道或车下通道进入前换轨小车时,先后借助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或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以及前换轨小车将新钢轨调整到标准轨距,从而使后换轨小车的车轮压在新钢轨上;
采用运输新钢轨用的车上通道和车下通道两种卸轨通道,考虑到车上有施工人员,车上通道安全性略差,就设计车下通道;但当需要另外对接一列车给这列车纵向装载长钢轨或短钢轨时,需要利用我们这列车焊接成长轨,因此需要车上通道,而且车上通道由于场地宽敞,防翻架水平横向移动的幅度大,可以向走行轨道内侧外侧卸轨,因此设计了双通道,构思精妙;
作业尾车既可以单独卸轨,也可以在卸轨的同时通过两个换轨小车进行新旧钢轨的更换,前换轨小车能再调整新钢轨轨距,后换轨小车能抬起并剥离旧钢轨,实现新钢轨卸轨、旧钢轨的回收以及新旧钢轨的更替功能,多功能一体化,能有效缩短整体收轨换轨周期,换轨高效,省时省心省力;
防翻架上下限位钢轨的,驱动机构带动安装有新钢轨防翻架水平横向移动,钢轨防翻导框机构位于外侧能横向及竖向移动,从而实现车上车下钢轨的轨距初次调整,采用能竖向移动的安全道防倒扣件拨开装置,能在拨开旧钢轨的安全道防倒扣件时才下降,不用时就上移,安全系数高,设计合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防翻架包括沿着驱动机构上方水平通过滑轮移动的滑动底座、螺栓安装在滑动底座上的防翻支撑主架和位于防翻支撑主架框内并能从上往下压紧钢轨的钢轨压块,所述驱动机构采用液压驱动,且活塞杆的端头与滑动底座连接,通过伸缩活塞杆带动防翻架水平横向移动;设计合理,采用液压驱动,省时省力,结构稳固,并通过上下限位有效避免钢轨翻转,导致运轨失败的情况发生,上下压紧钢轨保障钢轨在横向调位过程中的稳定,实现钢轨防翻固定功能一体化;
所述钢轨压块的上部与拧入防翻支撑主架顶板的螺纹杆底端连接,通过拧动螺纹杆带动钢轨压块竖向移动,手动操作,保障钢轨压块的移动精度,避免钢轨压块太过靠近或远离钢轨导致安全事故,有效提升安全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钢轨防翻导框机构包括沿主体框架外侧壁滑槽上下移动的防翻导框安装座和居中安装在防翻导框安装座水平横向滑槽上的钢轨防翻导框;所述安全道防倒扣件拨开装置位于主体框架框内的滑槽上,且配备有提供上下移动驱动力的液压缸,结构环环相扣,通过钢轨防翻导框机构实现钢轨防翻,通过安全道防倒扣件拨开装置能卸下旧钢轨的安全道防倒扣件,实现多功能一体化,设计巧妙;
所述主体框架对应安全道防倒扣件拨开装置正下方配备有安全防护托板;所述车下通道左右边侧设有钢轨防护板,当不需要卸下旧钢轨的安全道防倒扣件时,通过安装安全防护托板隔开安全道防倒扣件拨开装置与旧钢轨,提高安全防护系数,设计合理;所述车体尾端左右对称设有落轨缓冲板,避免外部砂石进入钢轨运输通道,导致发生部件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前换轨小车和后换轨小车均设有左右对称的钢轨导向轮,对称保障双轨道的同步更换钢轨,设计结构合理,前换轨小车的钢轨导向轮能调整新钢轨到标准轨距,后换轨小车的钢轨导向轮能抬起并剥离旧钢轨到走行轨道的内侧中心位置。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滚道梁机构包括底层固定的滚道梁和上层若干组上下间隔拼接的自动开闭滚道梁装置,所述自动开闭滚道梁装置包括驱动立柱、与驱动立柱对应设置的滚道梁锁止侧柱、可转动安装在驱动立柱上的滚道梁、自动控制机构和与驱动立柱处于同一纵向线上的滚道梁转动承托机构,所述滚道梁锁止侧柱包括侧柱主体架和横向滚道梁支撑台,所述横向滚道梁支撑台安装在升降机的伸缩顶端,所述滚道梁转动承托机构包括承托主架、纵向滚道梁托板和位于纵向滚道梁托板中心的升降柱,所述自动控制机构包括控制主机、若干个安装在侧柱主体架和滚道梁转动承托机构上用于传递滚道梁位置信息的位置传感器;
自动控制横向滚道梁支撑台降低,从而避免滚道梁与横向滚道梁支撑台发生摩擦,从而影响滚道梁的受力,降低滚道梁使用寿命;也使滚道梁受力由悬臂梁变成简支梁,使滚道梁开闭状态均左右受力平衡,结构稳定;
若干个位置传感器安装在侧柱主体架和滚道梁转动承托机构上用于传递滚道梁位置信息,通过传感器布局,精准掌握滚道梁的运动方向,从而传递信号到控制主机上,通过控制主机自动发出下一步指令,完成滚道梁的全自动开闭操作,高智能化,减少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操作的需求,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车组从左到右的编组顺序为第一安全车、运轨车组、锁定车组、运轨车组、第二安全车、作业首车、第一作业中车、第二作业中车、发电车、第三作业中车和作业尾车,将现有车组中位于首位的发电车移动至第二作业中车与第三作业中车之间,方便给第二作业中车内的焊接和焊后处理钢轨装置进行供电,若采用原有布局,会导致焊机的供电因距离无法满足需求;
所述锁定车组包括第一锁定车、第二锁定车和第三锁定车,所述第一锁定车、第二锁定车和第三锁定车均设有3组侧柱、对应搭建在侧柱上的滚道梁机构和锁定对应层数钢轨的锁定梁;所述第一锁定车位于车身中部底层固定的滚道梁替换成锁定梁,且旁侧另平行焊装有锁定梁,用于共同锁紧第一层钢轨,所述第二锁定车和第三锁定车中部滚道梁不同层级的自动开闭滚道梁均替换成锁定梁,且旁侧增设有一组安装有锁定梁的侧柱,从而使每层钢轨存在两个锁定点,能分别锁紧第二层和第三层的钢轨;
两个锁定点才能充分保证同层钢轨的锁止稳固性,适应大坡道锁紧力的要求,增加单根钢轨的独立控制功能,从而实现上层梁不打开的情况下对下层钢轨的独立操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锁定梁一端与侧柱铰接安装,从而水平旋转90°,方便下层滚道梁卸载钢轨;所述锁定梁配备有锁定压铁、锁定螺栓、锁定扳手,设计合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三锁定车的中部正上方设有静电屏蔽防护装置,保护锁定车上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本方案实现单元钢轨轨节的运、卸、换、焊、收工序一体化作业,高效作业,并能通过车组的集成的一体化成套设备从钢轨运抵现场后如何直接卸载并同步更换旧长轨的作业设备,用以取消既有长轨预卸、拉碴、防胀等作业,在车组上设置钢轨焊接以及满足连续换轨的作业设备,用以取消线下焊轨作业,采用自动化及远程集中控制,有效解决运轨设备需要大量人员操作问题,解决人力资源稀缺的情况。
(2)运轨部分要实现在同一天窗内的卸轨和回收旧轨两种作业工况,新旧轨并存,同时还要满足最大化的运载量,滚道梁和锁定梁等主要作业设备需要适应高铁作业的间隔和回收自动拨轨作业模式,并采用自动化远程控制技术,提升卸轨和回收钢轨作业时的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3)换轨一体化成套设备作业模式适应高铁工况特点,能够在一个高铁天窗期的条件下完成单元轨节的运、卸、换、焊、收等多工序一体化作业,解决路料侵限和安全风险控制难度大的问题,达到“工完料净,人走场清”的目的。
(4)运轨车组平台上设有自动拨轨装置,而不需要人工辅助用撬棍进行拨轨,效率高;第二安全车设有自动开闭安全挡,相比原有的手动安全档,更方便,省时省力,用于防止运输中钢轨窜动的冲击,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作业首车设有调整钢轨位置的调高拨轨装置,还能调整高度,对多层钢轨进行拨轨。所述第一作业中车设有卸轨钢轨输送机和收轨输送机,第二作业中车能焊接和焊后处理钢轨,现有车组并没有焊轨功能,新增焊轨能实现钢轨的运、卸、换、焊、收等多工序一体化作业,所述发电车设有为整机作业供电用的新能源供电设备和焊接热处理一体机供气的气源系统,相比现有车组采用内燃机发电,明显新能源更先进,所述第三作业中车安装有用于备用供电及焊机供电的内燃机发电机组,就能充分保证第二作业中车上的焊机用电需求,整个车组多方改进,具有极大的运用前景。
综上所述,具有解决人力资源稀缺的情况、提升卸轨和回收钢轨作业时的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极大的运用前景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业车组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作业车组中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作业车组后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当新钢轨使用车上通道时的作业尾车。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当新钢轨使用车下通道时的作业尾车。
图7为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的半剖视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的正视图。
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图11为自动开闭滚道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滚道梁转动承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12所示,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由首尾相接的运轨部分和作业部分组成。
运轨部分由安全车组、运轨车组2和锁定车组3组成。
作业车组由作业首车5、作业中车组、发电车8和作业尾车9组成。
安全车组由分别位于运轨部分两端的第一安全车1和第二安全车4组成。
作业中车组由第一作业中车6、第二作业中车7和第三作业中车10组成。
车组从左到右的编组顺序为第一安全车1、运轨车组2、锁定车组3、运轨车组2、第二安全车4、作业首车5、第一作业中车6、第二作业中车7、发电车8、第三作业中车10和作业尾车9。
运轨车组2、锁定车组3、第一安全车1、第二安全车4和第二作业中车7平台上均有滚道梁机构11。
滚道梁机构11由底层固定的滚道梁13和上层若干组上下间隔拼接的自动开闭滚道梁装置组成。
自动开闭滚道梁装置由驱动立柱12a、与驱动立柱12a对应设置的滚道梁锁止侧柱12b、可转动安装在驱动立柱12a上的滚道梁13、自动控制机构和与驱动立柱12a处于同一纵向线上的滚道梁转动承托机构14组成。
滚道梁锁止侧柱12b由侧柱主体架21和横向滚道梁支撑台22组成。
横向滚道梁支撑台22安装在升降机23的伸缩顶端。
滚道梁转动承托机构14由承托主架41、纵向滚道梁托板42和位于纵向滚道梁托板42中心的升降柱43组成。
自动控制机构由控制主机、若干个安装在侧柱主体架21和滚道梁转动承托机构14上用于传递滚道梁13位置信息的位置传感器组成。
运轨车组2平台上设有自动拨轨装置2a。
锁定车组3由第一锁定车3a、第二锁定车3b和第三锁定车3c组成。
第一锁定车3a、第二锁定车3b和第三锁定车3c均设有3组侧柱12、对应搭建在侧柱12上的滚道梁机构11和锁定对应层数钢轨A的锁定梁。
第一锁定车3a位于车身中部底层固定的滚道梁替换成锁定梁,且旁侧另平行焊装有锁定梁,用于共同锁紧第一层钢轨A。
第二锁定车3b和第三锁定车3c中部滚道梁不同层级的自动开闭滚道梁均替换成锁定梁,且旁侧增设有一组安装有锁定梁的侧柱12,从而使每层钢轨A存在两个锁定点,能分别锁紧第二层和第三层的钢轨A。
锁定梁一端与侧柱12铰接安装,从而水平旋转90°,锁定梁配备有锁定压铁、锁定螺栓、锁定扳手。
第三锁定车3c的中部正上方设有静电屏蔽防护装置。
第二安全车4设有自动开闭安全挡4a。
作业首车5设有调整钢轨A位置的调高拨轨装置5a。
第一作业中车6设有卸轨钢轨输送机和收轨输送机,第二作业中车7能焊接和焊后处理钢轨A。
第二作业中车7安装有封闭式车棚、钢轨焊接热处理一体机、电控柜、液压泵站、热处理电源、自耦变压器、冷水机及对中机构、辊道机构、防下滑装置。
发电车8设有为整机作业供电用的新能源供电设备和焊接热处理一体机供气的气源系统。
发电机8内部布局由中控室、设备间组成。中控室用于车组作业的指挥中心,可为指挥人员实时提供整列车关键作业节点画面,及时掌握作业状态,并可以远程对作业设备进行控制。设备间加装为整机作业供电用的新能源供电设备和焊接热处理一体机供气的气源系统,新能源供电设备主要由蓄电池组、消防设备、BMS、PCS、隔离变压器、汇流柜等组成,气源系统由空压机、冷干机及储气罐等组成。
第三作业中车10安装有用于备用供电及焊机供电的内燃机发电机组。
第三作业中车10由封闭式车棚、发电间、电控间组成,发电间设有为车组提供电源及新能源充电500kW柴油发电机组1台,电控间设有用于控制全车组的电力调配的电气控制柜。
作业尾车9用于钢轨A的卸载、更换、回收以及收换轨小车的存放,最终实现单元钢轨A轨节的运、卸、换、焊、收工序一体化作业。
由车体91、位于车体91后方并与其处于同一轴线上的前换轨小车92和后换轨小车93组成。
车体91设有均左右对称且用于运输新钢轨的车上通道和车下通道。
车上通道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钢轨导向框94、钢轨托轮95和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6。
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6由上下限位钢轨A的防翻架96a、带动防翻架96a水平横向移动的驱动机构96b组成。
防翻架96a由沿着驱动机构96b上方水平通过滑轮移动的滑动底座961、螺栓安装在滑动底座961上的防翻支撑主架962和位于防翻支撑主架962框内并能从上往下压紧钢轨A的钢轨压块963组成。
驱动机构96b采用液压驱动,且活塞杆的端头与滑动底座961连接,通过伸缩活塞杆带动防翻架96a水平横向移动。
钢轨压块963的上部与拧入防翻支撑主架962顶板的螺纹杆底端连接,通过拧动螺纹杆带动钢轨压块963竖向移动。
车下通道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钢轨导向框94和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7。
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7由主体框架97c、位于外侧能横向及竖向移动的钢轨防翻导框机构97a和位于内侧能竖向移动的安全道防倒扣件拨开装置97b组成。
钢轨防翻导框机构97a由沿主体框架97c外侧壁滑槽上下移动的防翻导框安装座971和居中安装在防翻导框安装座971水平横向滑槽上的钢轨防翻导框972组成。
安全道防倒扣件拨开装置97b位于主体框架97c框内的滑槽上,且配备有提供上下移动驱动力的液压缸。
主体框架97c对应安全道防倒扣件拨开装置97b正下方配备有安全防护托板。
所述车下通道左右边侧设有钢轨防护板91a。
所述车体91尾端左右对称设有落轨缓冲板。
前换轨小车92和后换轨小车93均设有左右对称的钢轨导向轮,前换轨小车92的钢轨导向轮能调整新钢轨到标准轨距,后换轨小车93的钢轨导向轮能抬起并剥离旧钢轨A到走行轨道的内侧中心位置。
前换轨小车92能再调整新钢轨A轨距。
后换轨小车93能抬起并剥离旧钢轨A。
当新钢轨A通过钢轨导向框94沿着车上通道或车下通道进入前换轨小车92时,先后借助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6或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7以及前换轨小车92将新钢轨A调整到标准轨距,从而使后换轨小车93的车轮压在新钢轨A上。
当进行新钢轨A卸载,同步换同步作业,并使用车上通道时,新钢轨A通过钢轨导向框94进入车上通道,再通过钢轨托轮95进入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6,通过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6的调整使新钢轨进入前换轨小车的钢轨导向轮内并最终调整到标准轨距1435mm,使后换轨小车的车轮压在新钢轨上,旧钢轨通过后换轨小车的钢轨导向轮抬起并并剥离到走行轨道的内侧中心位置附近,此时通过车组的前进,完成新旧钢轨的更换作业。
当进行新钢轨A卸载,同步换同步作业,并使用车下通道时,新钢轨通过钢轨导向框94调整后,进入车下通道,通过前后间隔的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7的调整使新钢轨进入前换轨小车的钢轨导向轮内并最终调整到标准轨距1435mm,使后换轨小车的车轮压在新钢轨A上,旧钢轨A通过后换轨小车的钢轨导向轮抬起并并剥离到走行轨道的内侧中心位置附近,此时通过车组的前进,完成新旧钢轨的更换作业。
当进行车上单独卸轨时,新钢轨通过钢轨导向框94进入车上通道,再通过钢轨托轮95进入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6,通过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6的调整道线路内侧或者标准轨距1435mm。
当进行车上单独卸轨时,新钢轨通过钢轨导向框94调整后,进入车下通道,再通过钢轨导向调整装置9进入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7,通过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7的调整到线路的外侧。
当进行收轨作业时,放在道心的旧钢轨通过后换轨小车和前换轨小车的中部导向龙口,通过车组倒退行驶的方式铲收到车上。

Claims (9)

1.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包括首尾相接的运轨部分和作业部分,所述运轨部分包括安全车组、运轨车组(2)和锁定车组(3),所述作业车组包括作业首车(5)、作业中车组、发电车(8)和作业尾车(9),所述安全车组包括分别位于运轨部分两端的第一安全车(1)和第二安全车(4),所述作业中车组包括第一作业中车(6)、第二作业中车(7)和第三作业中车(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轨车组(2)、锁定车组(3)、第一安全车(1)、第二安全车(4)和第二作业中车(7)平台上均有滚道梁机构(11),所述运轨车组(2)平台上设有自动拨轨装置(2a),所述第二安全车(4)设有自动开闭安全挡(4a),所述作业首车(5)设有调整钢轨(A)位置的调高拨轨装置(5a),所述第一作业中车(6)设有卸轨钢轨输送机和收轨输送机,第二作业中车(7)能焊接和焊后处理钢轨(A),所述发电车(8)设有为整机作业供电用的新能源供电设备和焊接热处理一体机供气的气源系统,所述第三作业中车(10)安装有用于备用供电及焊机供电的内燃机发电机组,所述作业尾车(9)用于钢轨(A)的卸载、更换、回收以及收换轨小车的存放,最终实现单元钢轨(A)轨节的运、卸、换、焊、收工序一体化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尾车(9)包括车体(91)、位于车体(91)后方并与其处于同一轴线上的前换轨小车(92)和后换轨小车(93),所述车体(91)设有均左右对称且用于运输新钢轨的车上通道和车下通道,所述车上通道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钢轨导向框(94)、钢轨托轮(95)和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6),所述车下通道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钢轨导向框(94)和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7),所述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6)包括上下限位钢轨(A)的防翻架(96a)、带动防翻架(96a)水平横向移动的驱动机构(96b),所述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7)包括主体框架(97c)、位于外侧能横向及竖向移动的钢轨防翻导框机构(97a)和位于内侧能竖向移动的安全道防倒扣件拨开装置(97b),所述前换轨小车(92)能再调整新钢轨(A)轨距,所述后换轨小车(93)能抬起并剥离旧钢轨(A),当新钢轨(A)通过钢轨导向框(94)沿着车上通道或车下通道进入前换轨小车(92)时,先后借助车上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6)或车下钢轨防翻调整装置(97)以及前换轨小车(92)将新钢轨(A)调整到标准轨距,从而使后换轨小车(93)的车轮压在新钢轨(A)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架(96a)包括沿着驱动机构(96b)上方水平通过滑轮移动的滑动底座(961)、螺栓安装在滑动底座(961)上的防翻支撑主架(962)和位于防翻支撑主架(962)框内并能从上往下压紧钢轨(A)的钢轨压块(963),所述驱动机构(96b)采用液压驱动,且活塞杆的端头与滑动底座(961)连接,通过伸缩活塞杆带动防翻架(96a)水平横向移动;所述钢轨压块(963)的上部与拧入防翻支撑主架(962)顶板的螺纹杆底端连接,通过拧动螺纹杆带动钢轨压块(963)竖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防翻导框机构(97a)包括沿主体框架(97c)外侧壁滑槽上下移动的防翻导框安装座(971)和居中安装在防翻导框安装座(971)水平横向滑槽上的钢轨防翻导框(972);所述安全道防倒扣件拨开装置(97b)位于主体框架(97c)框内的滑槽上,且配备有提供上下移动驱动力的液压缸;所述主体框架(97c)对应安全道防倒扣件拨开装置(97b)正下方配备有安全防护托板;所述车下通道左右边侧设有钢轨防护板(91a);所述车体(91)尾端左右对称设有落轨缓冲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换轨小车(92)和后换轨小车(93)均设有左右对称的钢轨导向轮,前换轨小车(92)的钢轨导向轮能调整新钢轨到标准轨距,后换轨小车(93)的钢轨导向轮能抬起并剥离旧钢轨(A)到走行轨道的内侧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梁机构(11)包括底层固定的滚道梁(13)和上层若干组上下间隔拼接的自动开闭滚道梁装置,所述自动开闭滚道梁装置包括驱动立柱(12a)、与驱动立柱(12a)对应设置的滚道梁锁止侧柱(12b)、可转动安装在驱动立柱(12a)上的滚道梁(13)、自动控制机构和与驱动立柱(12a)处于同一纵向线上的滚道梁转动承托机构(14),所述滚道梁锁止侧柱(12b)包括侧柱主体架(21)和横向滚道梁支撑台(22),所述横向滚道梁支撑台(22)安装在升降机(23)的伸缩顶端,所述滚道梁转动承托机构(14)包括承托主架(41)、纵向滚道梁托板(42)和位于纵向滚道梁托板(42)中心的升降柱(43),所述自动控制机构包括控制主机、若干个安装在侧柱主体架(21)和滚道梁转动承托机构(14)上用于传递滚道梁(13)位置信息的位置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组从左到右的编组顺序为第一安全车(1)、运轨车组(2)、锁定车组(3)、运轨车组(2)、第二安全车(4)、作业首车(5)、第一作业中车(6)、第二作业中车(7)、发电车(8)、第三作业中车(10)和作业尾车(9);所述锁定车组(3)包括第一锁定车(3a)、第二锁定车(3b)和第三锁定车(3c),所述第一锁定车(3a)、第二锁定车(3b)和第三锁定车(3c)均设有3组侧柱(12)、对应搭建在侧柱(12)上的滚道梁机构(11)和锁定对应层数钢轨(A)的锁定梁;所述第一锁定车(3a)位于车身中部底层固定的滚道梁替换成锁定梁,且旁侧另平行焊装有锁定梁,用于共同锁紧第一层钢轨(A),所述第二锁定车(3b)和第三锁定车(3c)中部滚道梁不同层级的自动开闭滚道梁均替换成锁定梁,且旁侧增设有一组安装有锁定梁的侧柱(12),从而使每层钢轨(A)存在两个锁定点,能分别锁紧第二层和第三层的钢轨(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梁一端与侧柱(12)铰接安装,从而水平旋转90°,所述锁定梁配备有锁定压铁、锁定螺栓、锁定扳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锁定车(3c)的中部正上方设有静电屏蔽防护装置。
CN202223188924.8U 2022-11-29 2022-11-29 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 Active CN218756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8924.8U CN218756805U (zh) 2022-11-29 2022-11-29 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8924.8U CN218756805U (zh) 2022-11-29 2022-11-29 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6805U true CN218756805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7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8924.8U Active CN218756805U (zh) 2022-11-29 2022-11-29 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6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5950B2 (en) Long rail pick-up and delivery system
US4253398A (en) Mobile apparatus for the continuous replacement of ties
GB2024288A (en) Machine for replacing the rails and sleepers of a railway track
CN205930340U (zh) 一种具有换线功能的接触网作业台车
CN101031687A (zh) 运输车辆以及用于运输和卸下纵向轨道的方法
CN211617712U (zh) 一种铁路驼峰作业摘钩机器人系统
CN111992927A (zh) 一种铁路货车端墙、侧墙组装系统
CN113200374A (zh) 一种散货物料直卸式装车机
CN201891052U (zh) 一种铁路线路铺轨主机的轨枕布设装置
CN108560338A (zh) 铁路钢轨扣件回收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CN218756805U (zh) 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
CN218436425U (zh) 综合作业车控制系统
CN111963220A (zh) 隧道无轨运输施工系统
CN218703410U (zh) 一种用于物料运输的托辊小车装置
CN207955663U (zh) 一种单轨吊巡检机器人的制动装置
CN116084221A (zh) 一种铁路多功能一体化换轨作业车组
CN115012262A (zh) 一种综合作业车控制系统
CN115341420A (zh) 一种组合式轨枕更换机组及作业方法
CN214558407U (zh) 客车侧围骨架焊装流水线
CN211617713U (zh) 一种铁路驼峰作业摘钩机器人行走系统
CN114808567A (zh) 一种铁路线路部件铺换门吊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CN207311440U (zh) 一种立柱式旋转式悬挂轨道结构
CN111451844A (zh) 一种钢轨快速打磨作业施工组织方法和设备
CN212703625U (zh) 一种轨行式铁路废旧轨枕收集处置一体化智能装备
CN112045339A (zh) 一种铁路货车车体焊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