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6731U - 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 - Google Patents

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6731U
CN218756731U CN202223215766.0U CN202223215766U CN218756731U CN 218756731 U CN218756731 U CN 218756731U CN 202223215766 U CN202223215766 U CN 202223215766U CN 218756731 U CN218756731 U CN 218756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fiber
layer
resistant
wear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57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江
叶晓铭
崔超强
陈东
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Jiet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Jiet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Jiet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Jiet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57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6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6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6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布层、耐热层和耐磨层,所述基布层由玻璃纤维包芯纱线作为经纱和纬纱以平纹组织结构交织而成,所述玻璃纤维包芯纱线包括单丝直径30μm~40μm的玻璃纤维粗纱和单丝直径3μm~10μm的玻璃纤维细纱,所述玻璃纤维细纱以双向交叉螺旋缠绕的方式环绕于所述玻璃纤维粗纱表面,双向交叉的玻璃纤维细纱的捻向分别为Z捻和S捻。本实用新型强度较高、耐磨性好且重量较轻。

Description

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落伞织物,具体涉及一种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降落伞一般由锦纶纱线或复合锦纶纱线编织而成,由于锦纶结构强度较低,为了保证降落伞的安全性能,杜绝伞面断裂情况的发生,一般使用具有较大纤维条数和丹尼数的锦纶纱线进行编织,虽然提高了编织成的织物的断裂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但纱线粗度大且重量大,织物克重较高,提高整个降落伞的背负重量。
申请号为20202079241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降落伞的高强度锦纶线,包括线芯,线芯的表面缠绕有高强度纤维层,线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锦纶纤维,第一锦纶纤维的内侧编织有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的内侧编织有锦纶阻燃层,其制成的锦纶线强度更高,不易断裂,使用寿命更长。但是,其玻璃纤维层编织于第一锦纶纤维内侧,又在玻璃纤维层内侧编织锦纶阻燃层,加工难度极高,并不能用于行业推广,此外如此多的纱线层数虽然增强了锦纶线的强度,但也提高了锦纶线的重量,该锦纶线制成的降落伞织物虽然强度较高,但重量也较大且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背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具有强度较高、耐磨性好且重量较轻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布层、耐热层和耐磨层,所述基布层由玻璃纤维包芯纱线作为经纱和纬纱以平纹组织结构交织而成,所述玻璃纤维包芯纱线包括单丝直径30μm~40μm的玻璃纤维粗纱和单丝直径3μm~10μm的玻璃纤维细纱,所述玻璃纤维细纱以双向交叉螺旋缠绕的方式环绕于所述玻璃纤维粗纱表面,双向交叉的玻璃纤维细纱的捻向分别为Z捻和S捻。
双向交叉螺旋缠绕于玻璃纤维粗纱表面的玻璃纤维细纱提升了玻璃纤维包芯纱线的径向拉伸强度,并且由于玻璃纤维细纱和玻璃纤维粗纱表面的纤维交缠,也对玻璃纤维包芯纱线的轴向拉伸强度具有一定的提升,从而使交织而成的基布层在具备较轻重量的同时具有较高强度,基布层表面的耐热层提高该织物的耐热性能,避免伞面摩擦使局部表面温度剧烈升高而损伤纤维,耐磨层提高织物的耐磨性能且保证伞面的低透气量。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纤维细纱的单丝捻度为600~1000T/m。
作为优选,所述基布层的单位重量为480~600g/m2
作为优选,所述基布层的经纱密度为22~24根/cm,基布层的纬纱密度为20~22根/cm。
作为优选,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为0.8~8mm。
作为优选,所述耐热层为涂覆于基布层表面的厚度为0.2~2mm的聚酰胺酰亚胺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耐磨层为涂覆于耐热层表面的厚度为0.2~2mm的聚酯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由玻璃纤维包芯纱线交织而成的基布层在具备较轻重量的同时具有较高强度,基布层表面的耐热层提高该织物的耐热性能,避免伞面摩擦使局部表面温度剧烈升高而损伤纤维,耐磨层提高织物的耐磨性能且保证伞面的低透气量,该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强度较高、耐磨性好且重量较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基布层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玻璃纤维包芯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布层;2、耐热层;3、耐磨层;4、玻璃纤维粗纱;5、玻璃纤维细纱;10、经纱;20、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详细说明,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布层1、耐热层2和耐磨层3。基布层1由玻璃纤维包芯纱线作为经纱10和纬纱20以如图2所示的平纹组织结构交织而成,基布层1的经纱10密度为22~24根/cm,基布层1的纬纱20密度为20~22根/cm,基布层1的厚度为0.8~8mm,基布层1的单位重量为480~600g/m2。本实例中,基布层1的经纱10密度为22根/cm,基布层1的纬纱20密度为22根/cm,基布层1的厚度为4mm,基布层1的单位重量为560g/m2。耐热层2为涂覆于基布层1表面的厚度为0.2~2mm的聚酰胺酰亚胺涂层,耐磨层3为涂覆于耐热层2表面的厚度为0.2~2mm的聚酯涂层,基布层1表面的耐热层2提高该织物的耐热性能,避免伞面摩擦使局部表面温度剧烈升高而损伤纤维,耐磨层3提高织物的耐磨性能且保证伞面的低透气量。
如图2所示,每根玻璃纤维包芯纱线包括一根单丝直径30μm~40μm的玻璃纤维粗纱4和两根单丝直径3μm~10μm的玻璃纤维细纱5,两根玻璃纤维细纱5的单丝捻度均为600~1000T/m,两根玻璃纤维细纱5以双向交叉螺旋缠绕的方式环绕于玻璃纤维粗纱4表面,双向交叉的玻璃纤维细纱5的捻向分别为Z捻和S捻,两根相反捻向的玻璃纤维细纱5在其相接的组织点因屈曲大而突出,使玻璃纤维包芯纱线表面具有较为明显的纹路,在将其作为经纱10和纬纱20编织为基布层1时,能够加强纱线之间纤维的交缠程度,提高组织点的连接紧密度。双向交叉螺旋缠绕于玻璃纤维粗纱4表面的玻璃纤维细纱5既提升了玻璃纤维包芯纱线的径向拉伸强度,并且由于玻璃纤维细纱5和玻璃纤维粗纱4表面的纤维交缠,也对玻璃纤维包芯纱线的轴向拉伸强度具有一定的提升,从而使交织而成的基布层1在具备较轻重量的同时具有较高强度。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该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布层(1)、耐热层(2)和耐磨层(3),所述基布层(1)由玻璃纤维包芯纱线作为经纱(10)和纬纱(20)以平纹组织结构交织而成,所述玻璃纤维包芯纱线包括单丝直径30μm~40μm的玻璃纤维粗纱(4)和单丝直径3μm~10μm的玻璃纤维细纱(5),所述玻璃纤维细纱(5)以双向交叉螺旋缠绕的方式环绕于所述玻璃纤维粗纱(4)表面,双向交叉的玻璃纤维细纱(5)的捻向分别为Z捻和S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细纱(5)的单丝捻度为600~1000T/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的单位重量为480~600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的经纱(10)密度为22~24根/cm,基布层(1)的纬纱(20)密度为20~22根/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的厚度为0.8~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2)为涂覆于基布层(1)表面的厚度为0.2~2mm的聚酰胺酰亚胺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3)为涂覆于耐热层(2)表面的厚度为0.2~2mm的聚酯涂层。
CN202223215766.0U 2022-12-01 2022-12-01 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 Active CN218756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5766.0U CN218756731U (zh) 2022-12-01 2022-12-01 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5766.0U CN218756731U (zh) 2022-12-01 2022-12-01 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6731U true CN218756731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8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5766.0U Active CN218756731U (zh) 2022-12-01 2022-12-01 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6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85416B1 (en) Elastic composite yarns and woven fabrics made therefrom,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 same
CN215800187U (zh) 一种舒适耐磨柔软透气人棉纱面料
CN108505170A (zh) 一种多功能涡流纺纱线
CN218756731U (zh) 轻质高强耐磨高安全降落伞复合织物
CN209957968U (zh) 轻薄弹力面料
CN219342456U (zh) 高强耐磨持久留香的交织面料
CN110863280A (zh) 一种免浆环保弹性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213232636U (zh) 一种高强度玻璃纤维机织单向布
CN219195479U (zh) 一种低密度超薄阻燃遮阳面料
CN217415110U (zh) 一种高强度混纺化纤布
CN103802375A (zh) 经纬线正反捻白坯斜交交织浸胶布
CN217781368U (zh) 一种涤纶加弹网络丝
CN215560894U (zh) 一种阻燃耐腐蚀的高强丝
CN218054346U (zh) 一种透气面料
CN216156070U (zh) 一种抗拉扯透气耐磨的涤纶纱线
CN213266872U (zh) 一种多功能的复合纱线
CN216942160U (zh) 一种双面立体夹层复合面料
CN220349267U (zh) 一种涂层遮光布
CN211471704U (zh) 一种防紫外线抗菌纱线
CN210765700U (zh) 一种新型涤纶仿麻沙发面料
CN208748280U (zh) 一种多功能涡流纺纱线
CN215792308U (zh) 一种高韧性强耐磨涤纶梭织面料
CN215704695U (zh) 一种具有防磨损强度高的纺织面料
CN212223209U (zh) 抑菌性纯黏胶涡流纺纱线
CN215704794U (zh) 一种复合阻燃涤纶丝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