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0434U - 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及副座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及副座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0434U
CN218750434U CN202222949295.XU CN202222949295U CN218750434U CN 218750434 U CN218750434 U CN 218750434U CN 202222949295 U CN202222949295 U CN 202222949295U CN 218750434 U CN218750434 U CN 218750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rame
foldable
frame
seat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92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源园
徐吟龙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truk Chengdu Wangpai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truk Chengdu Wangpai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truk Chengdu Wangpai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truk Chengdu Wangpai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92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0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0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0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及副座座椅,包括但折叠座框、底座总成和调节支撑件;折叠座框与底座总成铰接,调节支撑件分别与折叠座框和底座总成连接,使折叠座框能够相对与铰接点进行转动;折叠座框在受到外力向上转动时,调节支撑件能够保持对于折叠座框转动后的状态;本方案将折叠座框设置为铰接状态,使坐垫整体可以进行向后转动,采用调节支撑件可以对于转动后的状态进行保持,使转动前,转动后的状态进行相对锁定,防止折叠座框任意进行晃动,在重型卡车的副驾驶座位中,将坐垫折叠转动后可以极大的让出副驾驶的空间位置,增大副驾操作空间,提升人员通过性,可以在特殊情况下适应性改变车头空间,增加副驾驶座椅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及副座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及副座座椅。
背景技术
市场上大多数的中重型卡车配置的坐垫均为固定的副座座椅,这使得副驾操作空间有限,人员通过性差,舒适性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及副座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副驾操作空间有限,人员通过性差,舒适性欠佳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包括折叠座框、底座总成和调节支撑件;所述折叠座框与底座总成铰接,所述调节支撑件分别与折叠座框和底座总成连接,使折叠座框能够相对于铰接点进行转动,所述底座总成上设置有对折叠座框进行支撑的支撑横杆,当折叠座框转动搭接在支撑横杆上时,折叠座框整体保持水平;折叠座框在受到外力向上转动时,调节支撑件能够保持对于折叠座框转动后的状态。
基于上述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所述底座总成包括固定支撑架、底座框架、左面支撑件、右面支撑件和连接耳;所述固定支撑架设置在底座框架的下部位置,并与车体进行连接,所述左面支撑件、右面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底座总成上远离固定支撑架的端面两侧位置,所述连接耳分别设置在左面支撑件、右面支撑件的顶部位置。
基于上述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所述底座框架上还设置有供调节支撑件连接的调节连接座,所述调节连接座设置在底座下端面位置,所述调节连接座上设置有供调节支撑件连接的第一铰接孔,所述调节支撑件的底部与调节连接座的第一铰接孔铰接。
基于上述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所述折叠座框上设置弧形转动件,所述弧形转动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折叠座框上,弧形转动件通过软带轴承与连接耳进行铰接,所述折叠座框上靠近弧形转动件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孔,调节支撑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孔铰接。
基于上述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所述调节支撑件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与折叠座框的第二铰接孔连接,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连接座的第一铰接孔铰接。
基于上述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所述折叠座框上还设置有主支撑条和副支撑条,两根主支撑条平行设置,两根副支撑条平行设置,且两根副支撑条设置在两根主支撑条之间,部分主支撑条和副支撑条形成矩形框架结构。
本方案还提供一种副座座椅,包括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坐垫、调角器、靠背和安全带,所述坐垫设置在可折叠的坐垫结构上,所述靠背与可折叠的坐垫结构铰接,所述调角器与分别与靠背和可折叠的坐垫结构连接,所述安全带设置于靠背上。
基于上述一种副座座椅的结构,所述可折叠的坐垫结构能够将坐垫向后折叠80°。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将折叠座框设置为铰接状态,使坐垫整体可以进行向后转动,同时在放平时又能够在支撑横杆的作用下保持水平状态,采用调节支撑件可以对于转动后的状态进行保持,使转动前,转动后的状态进行相对锁定,防止折叠座框任意进行晃动,在重型卡车的副驾驶座位中,将坐垫折叠转动后可以极大的让出副驾驶的空间位置,增大副驾操作空间,提升人员通过性,可以在特殊情况下适应性改变车头空间,增加副驾驶座椅的灵活性。
2、该可折叠的副座座椅可用于中重卡车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操作简单方便,集成了安全带,折叠状态下副驾空间大幅提升,可以提高副驾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座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座框的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可折叠的坐垫结构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副座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折叠座框;2、底座总成;3、调节支撑件;4、坐垫;5、调角器;6、靠背;7、安全带;11、弧形转动件;12、第二铰接孔;13、主支撑条;14、副支撑条;21、支撑横杆;22、固定支撑架;23、底座框架;24、左面支撑件;25、右面支撑件;26、连接耳;27、第一铰接孔;28、调节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该特征。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其至少包括但不限于折叠座框1、底座总成2和调节支撑件3;折叠座框1与底座总成2铰接,调节支撑件3分别与折叠座框1和底座总成2连接,使折叠座框1能够相对与铰接点进行转动,底座总成2上设置有对折叠座框1进行支撑的支撑横杆21,当折叠座框1转动搭接在支撑横杆21上时,折叠座框1整体保持水平;折叠座框1在受到外力向上转动时,调节支撑件3能够保持对于折叠座框1转动后的状态。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将折叠座框1设置为铰接状态,使坐垫4整体可以进行向后转动,同时在放平时又能够在支撑横杆21的作用下保持水平状态,采用调节支撑件3可以对于转动后的状态进行保持,使转动前,转动后的状态进行相对锁定,防止折叠座框1任意进行晃动,在重型卡车的副驾驶座位中,将坐垫4折叠转动后可以极大的让出副驾驶的空间位置,增大副驾操作空间,提升人员通过性,可以在特殊情况下适应性改变车头空间,增加副驾驶座椅的灵活性。
作为示例的,底座总成2可以包括固定支撑架22、底座框架23、左面支撑件24、右面支撑件25和连接耳26;固定支撑架22设置在底座框架23的下部位置,并与车体进行连接,左面支撑件24、右面支撑件25分别设置在底座总成上远离固定支撑架22的端面两侧位置,连接耳26分别设置在左面支撑件24、右面支撑件25的顶部位置。
底座框架23上还设置有供调节支撑件3连接的调节连接座28,调节连接座28设置在底座下端面位置,调节连接座28上设置有供调节支撑件3连接的第一铰接孔27,调节支撑件3的底部与调节连接座28的第一铰接孔27铰接。
折叠座框1上设置弧形转动件11,弧形转动件11分别对称设置在折叠座框1上,弧形转动件11通过软带轴承与连接耳26进行铰接,同时在折叠座框1上靠近弧形转动件11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孔12,调节支撑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孔12铰接。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调节支撑件3可以将底座框架23与底座总成2形成稳定的配合结构,当需要改变副驾座的空间位置时,通过手动拉动折叠座框1向上转动到预定位置,调节支撑件3可以对其位置进行锁定,防止折叠框架进行回弹,保证了折叠状态的稳定性。
作为示例的,调节支撑件3为气弹簧,气弹簧的一端与折叠座框1的第二铰接孔12连接,气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连接座28的第一铰接孔连接。
作为示例的,折叠座框1上还设置有主支撑条13和副支撑条14,两根主支撑条13平行设置,两根副支撑条14平行设置,且两根副支撑条14设置在两根主支撑条13之间,部分主支撑条13和副支撑条14形成矩形框架结构,对坐垫4进行支撑。
通过本方案中的可折叠的坐垫4结构,可以单独的对重型卡车副驾驶座的坐垫4进行俯仰度调节,依次来增加副驾驶座的空间,提升通过性,使卡车头内空间使用更加灵活。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副座座椅,包括可折叠的坐垫4结构、坐垫4、调角器5、靠背6和安全带7,坐垫4设置在可折叠的坐垫4结构上,靠背6与可折叠的坐垫4结构铰接,调角器5分别与靠背6和可折叠的坐垫4结构连接,安全带7设置于靠背6上。
基于上述结构,本方案中的靠背6和调角器5均为现有技术的直接套用,通过调角器5对靠背6的俯仰角度进行调节,在配合可折叠的坐垫4结构对坐垫4的俯仰度调节,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副驾驶座的空间。
本方案中,通过可折叠的坐垫4结构可以将坐垫4向后折叠80°,再配合靠背6向后俯仰,折叠后副驾空间可提升至550mm,大幅度提升副驾操作空间,而折叠前副驾空间20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座框、底座总成和调节支撑件;所述折叠座框与底座总成铰接,所述调节支撑件分别与折叠座框和底座总成连接,使折叠座框能够相对于铰接点进行转动,所述底座总成上设置有对折叠座框进行支撑的支撑横杆,当折叠座框转动搭接在支撑横杆上时,折叠座框整体保持水平;折叠座框在受到外力向上转动时,调节支撑件能够保持对于折叠座框转动后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总成包括固定支撑架、底座框架、左面支撑件、右面支撑件和连接耳;所述固定支撑架设置在底座框架的下部位置,并与车体进行连接,所述左面支撑件、右面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底座总成上远离固定支撑架的端面两侧位置,所述连接耳分别设置在左面支撑件、右面支撑件的顶部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架上还设置有供调节支撑件连接的调节连接座,所述调节连接座设置在底座下端面位置,所述调节连接座上设置有供调节支撑件连接的第一铰接孔,所述调节支撑件的底部与调节连接座的第一铰接孔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座框上设置弧形转动件,所述弧形转动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折叠座框上,弧形转动件通过软带轴承与连接耳进行铰接,所述折叠座框上靠近弧形转动件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孔,调节支撑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孔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件为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与折叠座框的第二铰接孔连接,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连接座的第一铰接孔铰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座框上还设置有主支撑条和副支撑条,两根主支撑条平行设置,两根副支撑条平行设置,且两根副支撑条设置在两根主支撑条之间,部分主支撑条和副支撑条形成矩形框架结构。
7.一种副座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坐垫、调角器、靠背和安全带,所述坐垫设置在可折叠的坐垫结构上,所述靠背与可折叠的坐垫结构铰接,所述调角器分别与靠背和可折叠的坐垫结构连接,所述安全带设置于靠背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副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的坐垫结构能够将坐垫向后折叠80°。
CN202222949295.X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及副座座椅 Active CN218750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9295.XU CN218750434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及副座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9295.XU CN218750434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及副座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0434U true CN218750434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46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9295.XU Active CN218750434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及副座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0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9419B2 (en) Anthropomorphic pivotable upper seatback support
US20050168038A1 (en) Headrest for vehicle seat
JP2008520486A (ja) 車両用シート、特に、自動車用シート
CN111820648A (zh) 一种高抬腿座椅机构及座椅
CN218750434U (zh) 一种可折叠的坐垫结构及副座座椅
CN214386840U (zh) 座椅翻转锁定机构
CN217294329U (zh) 一种折叠座椅及汽车
CN212579679U (zh) 一种折叠式汽车后排座椅及包含其的房车
JP558983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KR101072228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의 헤드레스트 높이 자동변경 장치
CN214341237U (zh) 翻转阻尼调节装置
CN116039462A (zh) 一种可翻折汽车座椅骨架
CN218054927U (zh) 多功能汽车驾乘座椅
CN113907900A (zh) 一种医师座椅
CN111845487B (zh) 一种汽车座椅及车辆
JPH0535859Y2 (zh)
CN213550781U (zh) 一种节省空间的坐躺两用椅
CN212637243U (zh) 一种折叠座椅及三轮车
CN214325269U (zh) 电动车载折叠儿童椅
CN214647734U (zh) 一种公路客车座椅高度及倾角调节装置
CN219115289U (zh) 一种车辆及车辆的座椅
CN221067876U (zh) 一种辅助睡眠的装置
JPH0710599Y2 (ja) 中折れシートバックにおけるランバーサポート装置
CN219727960U (zh) 汽车后排扶手
CN214929159U (zh) 座椅组件、座舱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