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9751U - 防热隔温涤纶布 - Google Patents

防热隔温涤纶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49751U
CN218749751U CN202222536920.8U CN202222536920U CN218749751U CN 218749751 U CN218749751 U CN 218749751U CN 202222536920 U CN202222536920 U CN 202222536920U CN 218749751 U CN218749751 U CN 218749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
layer
polyester fabric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69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Chunxiang Sil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Chunxiang Sil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Chunxiang Silk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Chunxiang Sil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69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49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49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49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热隔温涤纶布,涉及纺织物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面料隔温效果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缝合的面层和里层,里层远离面层的一侧设有凸网,面层远离里层的一侧阵列分布有若干支撑布,支撑布的截面为拱形,支撑布与面层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有若干支撑绒,通过设置中空棉,腈纶具有很好的隔温效果,从而保证了整体面料的隔温效果。

Description

防热隔温涤纶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热隔温涤纶布。
背景技术
涤纶布一般指聚酯纤维。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
现有的涤纶布制成的杯套,涤纶为化纤具有很好的耐磨效果,使用寿命较长,利用开水泡茶时,当杯套内杯子的保温效果较差,表面温度较高,其涤纶没有很好的保温效果,热量很容易传递到杯套外表面,当人手触碰时,容易出现烫手的状况,且热量传递较为容易,热量很容易流失,杯子内水的冷却效果便会加快。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热隔温涤纶布,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隔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热隔温涤纶布,包括相互缝合的面层和里层,所述里层远离面层的一侧设有凸网,所述面层远离里层的一侧阵列分布有若干支撑布,所述支撑布的截面为拱形,所述支撑布与面层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若干支撑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上位于支撑布的覆盖区域内开设有容纳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里层和凸网呈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里层为平纹组织,所述凸网为变化网目组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里层通过若干隔温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隔温纱线由里至外依次包括芯层、加强层以及包覆层,所述芯层通过若干中空棉加捻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层通过若干加强纱缠绕在芯层外部,所述加强纱通过若干第一异型截面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异型截面纤维的截面为C字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覆层通过包覆纱缠绕在加强层外部,所述包覆纱通过若干腈纶加捻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和若干支撑布均通过若干第一复合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一复合纱线通过棉纤维和腈纶加捻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绒通过若干中空纤维和若干麻纤维揉搓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里层远离面层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凸网,凸网的设置,使得里层远离面层的一侧凹凸,减少了其与杯子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热量的传递,在面层远离里层的一侧阵列分布有若干支撑布,且支撑布凸起,也减少了面层与外部的接触面积,且由于支撑布与面层之间设有若干支撑绒,支撑绒通过若干中空纤维和若干麻纤维揉搓而成,中空纤维具有很好的隔温效果,能够很好的降低热量传递的速率,当人手握持时,人手与支撑布接触,减少了接触面积,防止人手由于热传递过快出现烫手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隔温纱线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复合纱线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化网目组织的组织图。
图中:1、面层;2、里层;3、凸网;4、支撑布;5、支撑绒;6、隔温纱线;7、中空棉;8、第一异型截面纤维;9、腈纶;10、第一复合纱线;11、棉纤维;12、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防热隔温涤纶布,如图1-图4所示,包括相互缝合的面层1和里层2,里层2远离面层1的一侧设有凸网3,面层1远离里层2的一侧阵列分布有若干支撑布4,支撑布4的截面为拱形,支撑布4与面层1之间形成有容纳腔12,容纳腔12内填充有若干支撑绒5,面层1上位于支撑布4的覆盖区域内开设有容纳槽。
如图1-图4所示,里层2和凸网3呈一体成型结构,取若干中空棉7放入加捻机内加捻形成芯层,中空棉7呈中空状,其热量传递效果较差,具有很好的隔温效果,取涤纶利用喷丝板喷丝形成截面为C字型的第一异型截面纤维8,将若干第一异型截面纤维8放入到加捻机内加捻形成加强纱,将若干加强纱和加工后的芯层放入到走锭机内,使得若干加强纱通过走锭的方式缠绕在芯层外侧形成加强层,C字型的第一异型截面纤维8表面凹凸,且也呈中空状,若干第一异型截面纤维8加捻,使得纤维与纤维之间产生空隙,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传递,保证了其隔温效果,取若干腈纶9利用加捻机加捻形成包覆纱,将包覆纱和加工后的加强层放入到走锭机内,使得包覆纱通过走锭的方式缠绕在芯层外侧形成包覆层,从而得到整个隔温纱线6。
如图1-图4所示,将1根隔温纱线6作为网目经和五根隔温纱线6作为牵引纬,将若干隔温纱线6按照一上一下的平纹组织一同送入到喷水织机内经纬编织成里层2,此时为了使得网目经更好地浮显于表面,穿筘时,将网目经与平纹组织的经线穿入到同一筘齿内,网目经和牵引纬按照变化网目组织的第一条网目经组织点为六个一下一上一个七下六个一上一下,变化网目组织的第二条网目经组织点为七个一上一下三个下七个一下一上,变化网目组织的第三条网目经组织点为十三上五下十三上,变化网目组织的第四条网目经组织点为十五个一上一下一个上,变化网目组织的第五条网目经组织点为十五个一下一上一个下,变化网目组织的第六条网目经组织点为十五个一上一下一个上,变化网目组织的第七条网目经组织点为十三上五下十三上,变化网目组织的第八条网目经组织点为七个一上一下三个下七个一下一上,变化网目组织的第九条网目经组织点为六个一下一上一个七下六个一上一下的方式进行喷织,从而得到里层2以及一体成型的凸网3。
如图1-图4所示,取棉纤维11和腈纶9放入到加捻机内加捻形成第一复合纱线10,将若干第一复合纱线10放入到纺织机内以平纹组织的方式经纬编织形成面层1和若干支撑布4,取若干中空纤维和若干麻纤维揉搓形成若干支撑绒5,中空纤维呈中空状,具有很好的隔温效果,麻纤维质地较硬,保证了整体支撑绒5的支撑效果,在面层1的一侧热压成型若干容纳槽,相邻容纳槽之间存在间距,将若干支撑绒5填充至容纳槽内并凸出,并利用粘结剂相互粘接,间隔覆盖若干呈片状的支撑布4至容纳槽的四周,其中的支撑绒5将支撑布4顶起使其形成拱形的截面,支撑布4与面层1贴合的部分通过粘结剂固定连接,使得支撑布4与面层1之间形成容纳腔12,将里层2具有凸网3的一侧与面层1背离支撑布4的一侧粘接,得到该面料。
该面料制成杯套后,在里层2远离面层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凸网3,凸网3的设置,使得里层2远离面层1的一侧凹凸,减少了其与杯子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热量的传递,在面层1远离里层2的一侧阵列分布有若干支撑布4,且支撑布4凸起,也减少了面层1与外部的接触面积,且由于支撑布4与面层1之间设有若干支撑绒5,支撑绒5通过若干中空纤维和若干麻纤维揉搓而成,中空纤维具有很好的隔温效果,能够很好的降低热量传递的速率,当人手握持时,人手与支撑布4接触,减少了接触面积,防止人手由于热传递过快出现烫手的状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热隔温涤纶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缝合的面层(1)和里层(2),所述里层(2)远离面层(1)的一侧设有凸网(3),所述面层(1)远离里层(2)的一侧阵列分布有若干支撑布(4),所述支撑布(4)的截面为拱形,所述支撑布(4)与面层(1)之间形成有容纳腔(12),所述容纳腔(12)内填充有若干支撑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热隔温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上位于支撑布(4)的覆盖区域内开设有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热隔温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2)和凸网(3)呈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里层(2)为平纹组织,所述凸网(3)为变化网目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热隔温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2)通过若干隔温纱线(6)经纬编织而成,所述隔温纱线(6)由里至外依次包括芯层、加强层以及包覆层,所述芯层通过若干中空棉(7)加捻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热隔温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通过若干加强纱缠绕在芯层外部,所述加强纱通过若干第一异型截面纤维(8)加捻而成,所述第一异型截面纤维(8)的截面为C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热隔温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通过包覆纱缠绕在加强层外部,所述包覆纱通过若干腈纶(9)加捻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热隔温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和若干支撑布(4)均通过若干第一复合纱线(10)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一复合纱线(10)通过棉纤维(11)和腈纶(9)加捻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热隔温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绒(5)通过若干中空纤维和若干麻纤维揉搓而成。
CN202222536920.8U 2022-09-24 2022-09-24 防热隔温涤纶布 Active CN218749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6920.8U CN218749751U (zh) 2022-09-24 2022-09-24 防热隔温涤纶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6920.8U CN218749751U (zh) 2022-09-24 2022-09-24 防热隔温涤纶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49751U true CN218749751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6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6920.8U Active CN218749751U (zh) 2022-09-24 2022-09-24 防热隔温涤纶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497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55643A1 (en) Fabrics having double layers of terry or pile
CN209636415U (zh) 一种牛仔面料
CN105755641A (zh) 一种采用高收缩长丝制成的高密度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218749751U (zh) 防热隔温涤纶布
CN104562380A (zh) 具有三层立体效果的机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18593851U (zh) 空气层蓄热保暖化纤布
CN212097859U (zh) 一种户外冲锋衣用机织摇粒绒面料
CN219727431U (zh) 保暖涤纶布料
CN218430300U (zh) 厚暖提花乱纹布
CN216891422U (zh) 高比热容温暖提花织物
CN220242645U (zh) 保暖型涤纶梭织布
CN218505421U (zh) 低热流保暖涤丝面料
CN220332192U (zh) 保暖牛津布
CN218580201U (zh) 隔热防勾丝塔夫绸
CN220242615U (zh) 保暖梭织物
CN218111918U (zh) 抑菌抗静电春亚纺
CN220576746U (zh) 亲肤保暖里布面料
CN218640485U (zh) 隔热防静电春亚纺
CN110629353A (zh) 一种复合型超细纤维仿绗缝面料
CN220681851U (zh) 一种带有隔热防水功能的尼龙面料
CN219360473U (zh) 保暖里布复合面料
CN219749097U (zh) 保暖被套梭织布
CN217622611U (zh) 防晒防光轻薄旗帜面料
CN219312206U (zh) 抗静电保暖化纤织物
CN217145126U (zh) 抗静电涤纶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