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9709U - 抗静电针纺面料 - Google Patents

抗静电针纺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49709U
CN218749709U CN202221979758.0U CN202221979758U CN218749709U CN 218749709 U CN218749709 U CN 218749709U CN 202221979758 U CN202221979758 U CN 202221979758U CN 218749709 U CN218749709 U CN 218749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tatic
basic unit
fabric
sk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97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辉
朱世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you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you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you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you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97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49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49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49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针纺面料,涉及纺织织物,旨在解决人们的皮肤以及衣物容易携带静电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层以及缝合连接在基层表面的面层,面层背向基层的一侧平铺有若干由导湿纱线编织的吸湿凸条,若干吸湿凸条相互交叉于面层的表面形成交织点,面层和基层上通过静电疏导纱线缝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面层和基层之间通过静电疏导纱线进行缝合,使得织物在与皮肤摩擦产生静电而积蓄在基层时,能通过静电疏导纱线向织物表面疏导,同时借助吸湿凸条使静电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释放,并且大豆纤维作为亲肤纱线,能进一步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和手感,且大豆纤维和粘胶纤维在与皮肤摩擦时,与化纤纤维相异,不易产生静电。

Description

抗静电针纺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织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静电针纺面料。
背景技术
人身上的静电主要由衣物之间或衣物与人体间的摩擦造成的,因为不同材料的原子结构不同,穿着不同材质的衣服时“带电量”是不同的,比如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棉质衣物产生的静电就少。
市面上许多的衣服采用涤棉混纺的材质的布料制成,使得在人们穿着过程中,尤其在秋冬相对干燥的环境中,人们的皮肤以及衣物容易携带静电,不仅在社交过程中容易由于静电而发生“触电”的尴尬情况,且在一些特种行业例如高精密的电子元件制造行业中,不断积蓄的静电在人们接触电子器件时,触电释放容易造成电子元器件的损坏,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针纺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静电针纺面料,包括基层以及缝合连接在基层表面的面层,所述面层背向基层的一侧平铺有若干由导湿纱线编织的吸湿凸条,若干所述吸湿凸条相互交叉于面层的表面形成交织点,所述面层和基层上通过静电疏导纱线缝合连接,所述静电疏导纱线沿面层的经向或纬向方向依次穿织且绕过若干所述交织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层的表面平铺有若干吸湿凸条,由于吸湿凸条采用导湿纱线编织而成,能在毛细作用下对面层以及空气智能的水分进行吸湿,具有良好的回潮率,在洁净室内时,能保持织物具有一定的回潮率,消除由于干燥而易产生静电的问题,同时面层和基层之间通过静电疏导纱线进行缝合,使得织物在与皮肤摩擦产生静电而积蓄在基层时,能通过静电疏导纱线向织物表面疏导,同时借助吸湿凸条使静电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释放,解决了织物由于干燥、摩擦等因素而存在静电积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吸湿凸条于面层的表面依次交错形成呈菱形的网眼,所述导湿纱线由若干股海岛纤维和苎麻纤维混纺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湿凸条交错形成菱形的结构,能增加织物表面的层次感和触感,同时增大吸湿凸条与面层以及空气的接触,具有良好的回潮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电疏导纱线于基层背向面层的一侧形成有线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电疏导纱线在基层背向面层的依次形成的线圈能在基层与皮肤接触时,通过线圈充分与皮肤接触,进而对摩擦时产生的静电进行疏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经向设置的所述静电疏导纱线与纬向设置的静电疏导纱线形成的线圈依次重叠形成有位于基层表面的凸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纬走向的静电疏导纱线交织形成凸点,有助于静电的疏导,且形成的凸起,有利于静电疏导纱线与皮肤充分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成网状结构,所述经纱包括若干相互背向倾斜设置的亲肤纱和抗菌纱,所述亲肤纱与抗菌纱依次与纬纱经纬编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层采用经纱和纬纱编织成网状结构,使得面料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且采用亲肤纱和抗菌纱,能提高面料的亲肤性和抗菌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由单面四针道编织而成,所述面层编织的花型以八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
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
第二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三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
第四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
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
第六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
第七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
第八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采用的纱线包括纱芯以及包覆纱,所述纱芯由若干股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包覆纱由若干股粘胶纤维加捻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肤纱由若干股大豆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抗菌纱由若干股麻赛尔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层采用包覆纱包覆纱芯,使得面层具备良好的强度,同时粘胶纤维制成的包覆纱,具备柔软亲肤的性能,并且大豆纤维作为亲肤纱线,能进一步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和手感,且大豆纤维和粘胶纤维在与皮肤摩擦时,与化纤纤维相异,不易产生静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面层的表面平铺有若干吸湿凸条,由于吸湿凸条采用导湿纱线编织而成,能在毛细作用下对面层以及空气智能的水分进行吸湿,具有良好的回潮率,在洁净室内时,能保持织物具有一定的回潮率,消除由于干燥而易产生静电的问题,同时面层和基层之间通过静电疏导纱线进行缝合,使得织物在与皮肤摩擦产生静电而积蓄在基层时,能通过静电疏导纱线向织物表面疏导,同时借助吸湿凸条使静电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释放,解决了织物由于干燥、摩擦等因素而存在静电积蓄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用于展示基层背向面层一侧的结构;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层的组织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面层的三角配置图。
图中:1、基层;2、面层;3、吸湿凸条;4、静电疏导纱线;5、线圈;6、凸点;7、纬纱;8、亲肤纱;9、抗菌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抗静电针纺面料,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基层1以及缝合连接在基层1表面的面层2,面层2背向基层1的一侧平铺有若干由导湿纱线编织的吸湿凸条3,若干吸湿凸条3于面层2的表面依次交错形成呈菱形的网眼,若干吸湿凸条3相互交叉于面层2的表面形成交织点,面层2和基层1上通过静电疏导纱线4缝合连接,静电疏导纱线4沿面层2的经向或纬向方向依次穿织且绕过若干交织点,静电疏导纱线4于基层1背向面层2的一侧形成有线圈5,且经向设置的静电疏导纱线4与纬向设置的静电疏导纱线4形成的线圈5依次重叠形成有位于基层1表面的凸点6。
如图6所示,面层2由单面四针道编织而成,面层2编织的花型以八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第一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第二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第六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成圈组织;第七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八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层采用的纱线包括纱芯以及包覆纱,纱芯由若干股氨纶纤维加捻而成,包覆纱由若干股粘胶纤维加捻而成,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导湿纱线由若干股海岛纤维和苎麻纤维混纺而成。
如图5所示,基层1由经纱和纬纱7编织成网状结构,经纱包括若干相互背向倾斜设置的亲肤纱8和抗菌纱9,亲肤纱8与抗菌纱9依次与纬纱7经纬编织,亲肤纱8由若干股大豆纤维加捻而成,抗菌纱9由若干股麻赛尔纤维加捻而成。
面层2的表面平铺有若干吸湿凸条3,由于吸湿凸条3采用导湿纱线编织而成,能在毛细作用下对面层2以及空气智能的水分进行吸湿,吸湿凸条3交错形成菱形的结构,能增加织物表面的层次感和触感,同时增大吸湿凸条3与面层2以及空气的接触,具有良好的回潮率,在洁净室内时,能保持织物具有一定的回潮率,消除由于干燥而易产生静电的问题,同时面层2和基层1之间通过静电疏导纱线4进行缝合,使得织物在与皮肤摩擦产生静电而积蓄在基层1时,能通过静电疏导纱线4向织物表面疏导,同时借助吸湿凸条3使静电在潮湿的环境下进行释放,并且,静电疏导纱线4在基层1背向面层2的依次形成的线圈5能在基层1与皮肤接触时,通过线圈5充分与皮肤接触,进而对摩擦时产生的静电进行疏导,解决了织物由于干燥、摩擦等因素而存在静电积蓄的问题。
采用包覆纱包覆纱芯,使得面层2具备良好的强度,同时粘胶纤维制成的包覆纱,具备柔软亲肤的性能,并且大豆纤维作为亲肤纱8,能进一步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和手感,且大豆纤维和粘胶纤维在与皮肤摩擦时,与化纤纤维相异,不易产生静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抗静电针纺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以及缝合连接在基层(1)表面的面层(2),所述面层(2)背向基层(1)的一侧平铺有若干由导湿纱线编织的吸湿凸条(3),若干所述吸湿凸条(3)相互交叉于面层(2)的表面形成交织点,所述面层(2)和基层(1)上通过静电疏导纱线(4)缝合连接,所述静电疏导纱线(4)沿面层(2)的经向或纬向方向依次穿织且绕过若干所述交织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针纺面料,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吸湿凸条(3)于面层(2)的表面依次交错形成呈菱形的网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针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疏导纱线(4)于基层(1)背向面层(2)的一侧形成有线圈(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静电针纺面料,其特征在于:经向设置的所述静电疏导纱线(4)与纬向设置的静电疏导纱线(4)形成的线圈(5)依次重叠形成有位于基层(1)表面的凸点(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针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由经纱和纬纱(7)编织成网状结构,所述经纱包括若干相互背向倾斜设置的亲肤纱(8)和抗菌纱(9),所述亲肤纱(8)与抗菌纱(9)依次与纬纱(7)经纬编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静电针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2)采用的纱线包括纱芯以及包覆纱,所述纱芯由若干股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包覆纱由若干股粘胶纤维加捻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静电针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纱(8)由若干股大豆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抗菌纱(9)由若干股麻赛尔纤维加捻而成。
CN202221979758.0U 2022-07-27 2022-07-27 抗静电针纺面料 Active CN218749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9758.0U CN218749709U (zh) 2022-07-27 2022-07-27 抗静电针纺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9758.0U CN218749709U (zh) 2022-07-27 2022-07-27 抗静电针纺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49709U true CN218749709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89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9758.0U Active CN218749709U (zh) 2022-07-27 2022-07-27 抗静电针纺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49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4172U (ja) 両面面ファスナー織物
CN218749709U (zh) 抗静电针纺面料
CN217622615U (zh) 透气型复合坯布
CN111041696A (zh) 一种间隔纱不成圈的经编间隔织物
CN216585461U (zh) 一种双面织物
CN215792211U (zh) 一种防皱型抗菌透气纺织面料
CN214137665U (zh) 一种双面立体夹层复合面料
CN213172771U (zh) 一种弹性梭织面料
CN211848370U (zh) 一种间隔纱不成圈的经编间隔织物
CN216782945U (zh) 一种透气干爽网眼针织布
CN216782893U (zh) 一种透气轻薄的针织布
CN217459765U (zh) 一种春秋服装用高弹针织布
CN220163364U (zh) 一种弹性强抗皱针织布
CN218436110U (zh) 一种挺括滑爽弹性针织衬衫面料
CN219927133U (zh) 一种粗针立体呢面料
CN218558154U (zh) 一种透气牛津布
CN217346978U (zh) 一种环保网布
CN214449062U (zh) 一种针织提花面料
CN220724486U (zh) 一种亲肤细针弹性空气层针织面料
CN218756354U (zh) 一种深浅方格纹的防静电经编织物
CN219908023U (zh) 一种透气干爽网眼针织布
CN213082587U (zh) 一种新型针织面料
CN220116784U (zh) 一种四面弹的经编面料
CN214782437U (zh) 一种大花位印花面料
CN218969498U (zh) 一种高弹性的凹凸罗纹针织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