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2155U - 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以及动锥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以及动锥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42155U
CN218742155U CN202222406396.2U CN202222406396U CN218742155U CN 218742155 U CN218742155 U CN 218742155U CN 202222406396 U CN202222406396 U CN 202222406396U CN 218742155 U CN218742155 U CN 218742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overflow
oil
oil retur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63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智阳
胡锦平
胡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Hengto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Hengto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Hengto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Hengto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063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42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42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42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以及动锥总成,包括:具有与球瓦配合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上设有溢流槽,所述球瓦座外侧设有辅助溢流通道,所述球瓦座还包括回油腔,所述溢流槽、所述辅助溢流通道与所述回油腔相互连通,用于将所述球瓦上的润滑油引导至所述回油腔中;通过在球瓦座与球瓦配合的第一面设置与回油腔连通的溢流槽,可以使得机器在运转润滑时,多余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溢流槽转移至回油腔中;与此同时,在球瓦座外侧设置与回油腔连通的辅助溢流通道,可使得润滑油转移至球瓦座的外侧后,也能够通过辅助溢流通道进入回流腔中;从而避免了润滑油因机器高速运转时被甩出,提升了机器的润滑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以及动锥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锥破碎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以及动锥总成。
背景技术
圆锥破碎机是一种适用于冶炼、建材、公路、铁路和化学工业等众多部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偏心机构带动动锥总成偏心旋摆,动锥总成的破碎壁与定锥总成的轧臼壁之间相互配合,破碎物料。
由于圆锥破碎机的破碎时所产生的热量多,同时偏心机构在运转时需要润滑;因此在偏心机构内通常会设置输油口,用以对偏心机构的主轴及齿轮进行润滑,并通过润滑油润滑的方式降低圆锥破碎机内的温度;且传统的圆锥式破碎机均未设置溢流槽和回油通道,导致圆锥破碎机在实际使用时,因为动锥高速旋摆,使得主轴总成输油口处的润滑油甩出球瓦座,从而甩出的润滑油通过防尘圈流出机壳;而长期甩油、漏油对圆锥破碎机的实际使用和寿命都会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圆锥破碎机在运转时甩油、漏油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以及动锥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具有与球瓦配合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上设有溢流槽,所述球瓦座外侧设有辅助溢流通道;所述球瓦座还包括回油腔,所述溢流槽、所述辅助溢流通道与所述回油腔相互连通,用于将所述球瓦上的润滑油引导至所述回油腔中。
优选地,所述辅助溢流通道包括储油槽和辅助溢流管;所述储油槽设置于所述球瓦座外侧面上,至少一根所述辅助溢流管与所述回油腔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溢流槽设置所述球瓦座与所述球瓦的外端部对应的位置;所述溢流槽包括环形槽和贯穿孔,所述环形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至少一个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环形槽中,连通所述环形槽和所述回油腔;所述环形槽的横截面宽度L1大于所述贯穿孔的孔径L2。
优选地,所述辅助溢流管向下倾斜,且所述辅助溢流管一端与所述贯穿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储油槽包括倾斜导流面以及设置于倾斜导流面下端的环槽;所述倾斜导流面自所述球瓦座外侧从上至下逐渐向内倾斜;所述环槽最低面与所述辅助溢流管一端相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挡油环,所述挡油环设置在所述球瓦座的外端部,且与所述球瓦之间设有空间;所述挡油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面的最高处;所述挡油环设置于所述倾斜导流面上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还设有回油槽,所述回油槽的一侧与所述溢流槽连通,另一侧暴露在所述挡油环于所述球瓦之间的空间中;所述回油槽向所述溢流槽倾斜设置。
优选地,一种动锥总成,包括动锥体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轴、球瓦以及球瓦座,所述球瓦座上述球瓦座,所述主轴具有供油通道,所述动锥体具有与所述供油通道对应的回油通道,所述球瓦具有与所述动锥体配合的第二面和回油孔,所述回油孔相对所述回油通道靠近所述球瓦的外端部,且与所述溢流槽连通;所述动锥体上设有包裹所述储油槽的闭合腔。
优选地,所述第二面上设有润滑槽,所述润滑槽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所述回油孔相对所述润滑槽靠近所述球瓦的外端部;所述回油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溢流槽的顶端横截面宽度;所述第二面的内端部具有内凹台阶,所述内凹台阶与所述动锥体间隙配合,且所述间隙与所述回油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球瓦还设有第一固定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位于所述润滑槽与所述回油孔之间;所述球瓦座对应设有第二固定孔,紧固件密封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固定所述球瓦和所述球瓦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以及动锥总成,通过在球瓦座与球瓦配合的第一面设置与回油腔连通的溢流槽,可以使得机器在运转润滑时,多余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溢流槽转移至回油腔中;与此同时,在球瓦座外侧设置与回油腔连通的辅助溢流通道,可使得润滑油转移至球瓦座的外侧后,也能够通过辅助溢流通道进入回流腔中;从而避免了润滑油因机器高速运转时被甩出,提升了机器的润滑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球瓦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球瓦及球瓦座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球瓦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球瓦座的环形槽与贯穿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动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球瓦座;11、第一面;111、溢流槽;112、环形槽;113、贯穿孔;12、球瓦;121、第二面;1211、润滑槽;122、回油孔;123、外端部;124、内端部;1241、内凹台阶;125、第一固定孔;13、回油腔;14、挡油环;15、回油槽;16、第二固定孔;
F、辅助溢流通道;F1、储油槽;F11、倾斜导流面;F12、环槽;F2、辅助溢流管;
2、动锥体;20、闭合腔;21、回油通道;
3、主轴;31、供油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如图1至图3所示,具有与球瓦12配合的第一面11,第一面11上设有溢流槽111,溢流槽11用于存集球瓦12上的润滑油,球瓦座1外侧设有辅助溢流通道F,用于存集和转移球瓦座1外侧的润滑油;进一步地,球瓦座1还包括回油腔13,溢流槽111、辅助溢流通道F与回油腔13相互连通,使得能够将球瓦12内外两侧的润滑油都引导至回油腔13中。
现有技术中,球瓦12上的润滑油会在机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被甩出,有时还会渗透至机器壳体外,进而导致润滑效果不佳,且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不便于机器加工生产,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球瓦座1与球瓦12配合的第一面11设置与回油腔13连通的溢流槽111,可以使得机器在运转润滑时,多余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溢流槽111转移至回油腔13中;与此同时,在球瓦座1外侧设置与回油腔13连通的辅助溢流通道F,可使得润滑油转移至球瓦座1的外侧后,也能够通过辅助溢流通道F进入回流腔13中;从而避免了润滑油因机器高速运转时被甩出,提升了机器的润滑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具体地,辅助溢流通道F包括储油槽F1和辅助溢流管F2;储油槽F1设置于球瓦座1外侧面上,至少一根辅助溢流管F2与回油腔13相互连通,便于球瓦座1外侧的润滑油能够转移到回油腔13内。
为了便于润滑油的顺畅流通以及防止润滑油倒流,辅助溢流管F2向下倾斜,且辅助溢流管F2一端与贯穿孔113相连通。
具体地,储油槽F1包括倾斜导流面F11以及设置于倾斜导流面F11下端的环槽F12;倾斜导流面F11自球瓦座1外侧从上至下逐渐向内倾斜,由内向外倾斜的设计,可润滑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更快地导向环槽F12;避免倾斜导流面F11上滞留润滑油;环槽F12最低面与辅助溢流管F2一端相连通,此设计是的环槽F12内聚集的润滑油能够更好地导入辅助溢流管F2内,防止润滑油滞留在球瓦座1的外侧。
由于机器在高速运转时,润滑油会受离心力的作用朝向球瓦座1与球瓦12的外端部123甩出;所以将溢流槽111设置在球瓦座1与球瓦12外端部123相对应的位置,便于收存被甩出的润滑油。
具体的,溢流槽111包括环形槽112和贯穿孔113,且环形槽112设置在第一面11上,用于收存甩出的润滑油;而至少一个贯穿孔113位于环形槽112中,将环形槽112与回油腔13连通,便于环形槽112内收存的润滑油留至回油腔13中。
如图4所示的,为确保球瓦座1的结构强度,环形槽112的横截面宽度L1大于贯穿孔113的孔径L2,避免贯穿孔113的孔径L2过大使得球瓦座1的结构强度降低,从而影响球瓦座的使用效果。
如图2所示的,球瓦座1还包括挡油环14,挡油环14用于防止机器高速运转时润滑油被甩出;即挡油环14围绕球瓦座1的外端部123周向固定设置,且与球瓦12之间设有空间,以便于球瓦12上的润滑油可暂存至挡油环14和球瓦12之间的空间内;值得注意的是,挡油环14的高度高于第一面11的最高处;进一步的,在第一面11上还设有回油槽15,且回油槽15的一侧与溢流槽111连通设置,另一侧暴露在挡油环14与球瓦12之间的空间中,便于将挡油环14和球瓦12之间的空间内暂存的润滑油引流至溢流槽111内,再通过溢流槽111流入回油腔13中;此外,回油槽15向溢流槽111倾斜设置,以便于润滑油更好的流至溢流槽111内。
为了减小挡油环14与结构之间的摩擦,挡油环14上端设有间隙,而为了使经过挡油环14上端间隙中溢出的润滑油能够更好地进入环槽F12,将挡油环14设置于倾斜导流面F11上端。
一种动锥总成,包括动锥体2和传动机构,如图5所示的,传动机构用于驱动动锥体2运转;而传动机构包括主轴3,球瓦12以及球瓦座1;具体的,主轴3具有供油通道31,动锥体2具有与供油通道31相对应的回油通道21,球瓦12具有与动锥体2配合的第二面121和回油孔122,回油孔122相对回油通道21靠近球瓦12的外端部123,且与溢流槽111连通设置,动锥体2上设有包裹储油槽F1的闭合腔20,用于储存溢出的润滑液。
动锥总成运转,由传动机构驱动动锥体2,且润滑油自主轴3的供油通道31输出,流经动锥体2的回油通道21,然后经由球瓦12外端部123的回油孔122流至溢流槽111内,最后通过溢流槽111内的贯穿孔113流入回油腔13。
具体的,在球瓦12第二面121上还设有润滑槽1211,润滑槽1211与回油通道21连通设置,且润滑槽1211用于收存润滑油对动锥体2和球瓦12润滑,减少动锥体2与球瓦12之间的摩擦;而回油孔122相对润滑槽1211靠近球瓦12的外端部123,以便于将动锥总成运转时甩出的润滑油通过与溢流槽111连通的回油孔122引流至回油腔13内。
具体的,在第二面121的内端部124还具有内凹台阶1241,内凹台阶1241与动锥体2间隙配合,且间隙与回油腔13连通;当回油通道21处有润滑油流至润滑槽1211时,部分润滑油会通过内凹台阶1241与动锥体2的间隙处流入回油腔13。
具体的,在球瓦12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25,且第一固定孔125位于润滑槽1211与回油孔122之间,而球瓦座1对应设有第二固定孔16,紧固件密封穿过第一固定孔125与第二固定孔16将球瓦12与球瓦座1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可选取销轴、紧固螺栓等;优选地,为了使得球瓦12与球瓦座1更好的固定,且防止润滑油进入第一固定孔125或第二固定孔16,在第一固定孔125还会单独设置密封件进行密封处理。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其特征在于,具有与球瓦(12)配合的第一面(11),所述第一面(11)上设有溢流槽(111),所述球瓦座(1)外侧设有辅助溢流通道(F);所述球瓦座(1)还包括回油腔(13),所述溢流槽(111)、所述辅助溢流通道(F)与所述回油腔(13)相互连通,用于将所述球瓦(12)上的润滑油引导至所述回油腔(1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溢流通道(F)包括储油槽(F1)和辅助溢流管(F2);所述储油槽(F1)设置于所述球瓦座(1)外侧面上,至少一根所述辅助溢流管(F2)与所述回油腔(13)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111)设置所述球瓦座(1)与所述球瓦(12)的外端部对应的位置;所述溢流槽(111)包括环形槽(112)和贯穿孔(113),所述环形槽(112)设置在所述第一面(11)上,至少一个所述贯穿孔(113)位于所述环形槽(112)中,连通所述环形槽(112)和所述回油腔(13);所述环形槽(112)的横截面宽度L1大于所述贯穿孔(113)的孔径L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溢流管(F2)向下倾斜,且所述辅助溢流管(F2)一端与所述贯穿孔(113)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F1)包括倾斜导流面(F11)以及设置于倾斜导流面(F11)下端的环槽(F12);所述倾斜导流面(F11)自所述球瓦座(1)外侧从上至下逐渐向内倾斜;所述环槽(F12)最低面与所述辅助溢流管(F2)一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油环(14),所述挡油环(14)设置在所述球瓦座(1)的外端部,且与所述球瓦(12)之间设有空间;所述挡油环(14)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面(11)的最高处;所述挡油环(14)设置于所述倾斜导流面(F11)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11)还设有回油槽(15),所述回油槽(15)的一侧与所述溢流槽(111)连通,另一侧暴露在所述挡油环(14)于所述球瓦(12)之间的空间中;所述回油槽(15)向所述溢流槽(111)倾斜设置。
8.一种动锥总成,包括动锥体(2)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轴(3)、球瓦(12)以及球瓦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瓦座(1)为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球瓦座(1),所述主轴(3)具有供油通道,所述动锥体(2)具有与所述供油通道对应的回油通道(21),所述球瓦(12)具有与所述动锥体(2)配合的第二面(121)和回油孔(122),所述回油孔(122)相对所述回油通道(21)靠近所述球瓦(12)的外端部,且与所述溢流槽(111)连通;所述球瓦座(1)的外侧面上设有储油槽(F1),所述动锥体(2)上设有包裹所述储油槽(F1)的闭合腔(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121)上设有润滑槽,所述润滑槽与所述回油通道(21)连通;所述回油孔(122)相对所述润滑槽靠近所述球瓦(12)的外端部;所述回油孔(122)的孔径小于所述溢流槽(111)的顶端横截面宽度;所述第二面(121)的内端部具有内凹台阶,所述内凹台阶与所述动锥体(2)间隙配合,且所述间隙与所述回油腔(13)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瓦(12)还设有第一固定孔,且所述第一固定孔位于所述润滑槽与所述回油孔(122)之间;所述球瓦座(1)对应设有第二固定孔,紧固件密封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固定所述球瓦(12)和所述球瓦座(1)。
CN202222406396.2U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以及动锥总成 Active CN218742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6396.2U CN218742155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以及动锥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6396.2U CN218742155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以及动锥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42155U true CN218742155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4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6396.2U Active CN218742155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以及动锥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42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7735B (zh) 具有润滑油自动集油分配功能的轻量化齿轮箱体
CN101413578B (zh) 组合润滑齿轮箱
CN103403407B (zh) 内燃机活塞
CN101761648A (zh) 旋转轴的密封装置
CN101956812A (zh) 大型齿轮箱焊接箱体新型轴承润滑机构
US20060216176A1 (en) Refrigerant compressor for motor vehicles
CN218742155U (zh) 一种多溢流复合斜孔分流式球瓦座以及动锥总成
CN216922851U (zh) 一种纺织机用耐磨效果好的轴承
CN210397110U (zh) 一种罗茨真空泵润滑结构
CN202418235U (zh) 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
CN218393810U (zh) 一种溢流式球瓦座及动锥总成
CN208638145U (zh) 改进型注油电机端盖
CN214466000U (zh) 一种高铁齿轮箱车轴轴承润滑结构
CN111120308B (zh) 带有回油系统的涡旋压缩机
CN211666788U (zh) 导油型挺柱、配气机构及发动机
CN110821874B (zh) 一种风机自润滑轴承座及自润滑方法
CN219623211U (zh) 一种减速箱壳体润滑结构
CN113738862A (zh) 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及方法
CN112894617A (zh) 一种润滑且防水的顶尖组件及其润滑冷却系统
CN209130159U (zh) 一种适应倾角减速机的多腔润滑及冷却装置
CN102562784A (zh) 大功率高速滑动轴承
CN112984085A (zh) 一种变速箱总成分层润滑结构
CN212839315U (zh) 高速泵上的外置油箱冷却装置
CN219774599U (zh) 重载高速起重电机专用滚子轴承
CN218177714U (zh) 一种发动机连杆及活塞连杆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en Zhiyang

Inventor after: Hu Jianming

Inventor before: Wen Zhiyang

Inventor before: Hu Jinping

Inventor before: Hu Jianm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