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9560U - 防胀气两用奶瓶 - Google Patents

防胀气两用奶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9560U
CN218739560U CN202221047374.5U CN202221047374U CN218739560U CN 218739560 U CN218739560 U CN 218739560U CN 202221047374 U CN202221047374 U CN 202221047374U CN 218739560 U CN218739560 U CN 218739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pple
bottle
flatulence
dual
feeding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73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Jian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Jianyou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Jianyou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Jianyou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473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9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9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9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胀气两用奶瓶,它解决了奶瓶密封性不足等问题,其包括瓶体,瓶体通过螺纹机构安装有奶嘴,奶嘴上开有进气口,进气口连接有导气管且导气管延伸至瓶体底部,导气管通过软配合机构与进气口连接且之间设置有单向气阀。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效果好、结构稳定等优点。

Description

防胀气两用奶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哺乳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胀气两用奶瓶。
背景技术
常规的奶嘴防胀气的原理是在奶嘴内段套口的口缘侧边,设有进气口,通过这个气孔将空气吸入奶瓶中填补瓶内的空隙,减小瓶内压力,达到消除胀气的目的。但是这种奶瓶会在幼儿吸食的时候产生气泡,幼儿吸入气泡仍会有产生胀气的可能。市面上现有的防胀气奶瓶的防胀气系统的原理是在奶嘴盖的下方添加一个防胀气装置,当幼儿喝奶时,空气经由防胀气装置侧面的两个小孔,通过回气阀门迅速进入奶瓶,同时还会专门设置的一条导气管,将瓶外的空气导入瓶内直达瓶底,使得奶瓶内外压力一致,始终呈现零负压的状态。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常规的防胀气奶瓶装配结构复杂,不便清洗。除此之外存在密封性不足的问题,易受到外部污染。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含有防胀气奶嘴的奶瓶[201720797238.0],其包括奶瓶瓶身、奶瓶盖、奶瓶嘴以及若干个防胀气装置;所述奶瓶瓶身与所述奶瓶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奶瓶盖与所述奶瓶嘴可拆卸连接;其中,每一个所述防胀气装置包括第一进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道开设在所述奶瓶盖与所述奶瓶嘴连接形成的第一间隙内,且所述第一进气道分别与所述奶瓶瓶身的内部以及外界相通以使所述奶瓶瓶身的内部与所述外界相通。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防胀气奶瓶装配不便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密封性不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密封性效果好的防胀气两用奶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防胀气两用奶瓶,包括瓶体,瓶体通过螺纹机构安装有奶嘴,奶嘴上开有进气口,进气口连接有导气管且导气管延伸至瓶体底部,导气管通过软配合机构与进气口连接且之间设置有单向气阀。奶瓶配备的导气管保证内外压力平衡,同时气体进入奶瓶导入至液面上,不易与奶水混合产生气泡,配备的软配合机构以及螺纹机构保证奶瓶周身密封效果。
在上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中,螺纹机构包括设置在瓶体与奶嘴之间的螺纹固定圈,螺纹固定圈通过卡接组件与瓶体和奶嘴密封固定。螺纹固定圈将瓶体和奶嘴交接处封闭,卡接组件简化其装配结构,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上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中,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瓶体上端的卡接筒,奶嘴具有与卡接筒上端压紧固定的卡接边,卡接筒外侧与螺纹固定圈内侧螺纹连接,螺纹固定圈上端设置有与卡接边上端压紧固定的卡接环,卡接环下端留有供卡接边插入的卡接槽,卡接环与卡接边之间设置有相互扣接的凸条。螺纹固定圈与瓶体螺纹连接并与奶嘴压紧固定,实现奶嘴的快速装配。
在上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中,奶嘴靠近瓶体的一端设置有加厚部,加厚部与螺纹固定圈上端贴合压紧。加厚部保证奶嘴与螺纹固定圈交接处的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中,软配合机构包括设置在进气口内侧的插接筒,导气管端头插接在插接筒内侧,导气管具有与插接筒内侧贴合压紧且沿周向环绕的密封圈。软配合机构供导气管直接插接固定,密封圈与插接筒过盈配合,保证其插接处的气密性。
在上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中,单向气阀包括设置在进气口内且交叉布置的阀片,阀片与奶嘴一体成型。单向气阀的阀片具有一定弹性,供空气单向导入,当导气管拆卸后作为普通奶瓶使用。
在上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中,导气管选用硅胶材质,导气管下端与瓶体底部间距不大于10mm。导气管下端靠近的瓶体底部,保证气体引导至液面上。
在上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中,瓶体边角处做倒圆角处理。瓶体整体呈圆润结构,具有较好的使用安全性。
在上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中,奶嘴选用硅胶材质,奶嘴的吸头相对奶嘴中心偏移。奶嘴的吸头不处于中心位置,方便幼儿吮吸。
在上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中,导气管以及进气口相对瓶体以及奶嘴中心偏移,导气管以及进气口偏移方向与奶嘴的吸头偏移方向相反。奶瓶倒置使用时,进气口可正常进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瓶体和奶嘴通过螺纹机构连接,奶嘴与内部的导气管之间设置有软配合机构,保证奶瓶整体的气密性;瓶体和奶嘴装配结构简单,导气管采用拔插装配,提高了奶瓶的装配效率;奶嘴具有加厚部,提高其局部稳定性,保证瓶体与奶嘴安装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瓶体1、螺纹机构2、螺纹固定圈21、卡接筒22、卡接边23、卡接环24、卡接槽25、凸条26、奶嘴3、加厚部31、进气口4、导气管5、软配合机构6、插接筒61、密封圈62、单向气阀7、阀片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防胀气两用奶瓶,包括瓶体1,瓶体1通过螺纹机构2安装有奶嘴3,奶嘴3上开有进气口4,进气口4连接有导气管5且导气管5延伸至瓶体1底部,导气管5通过软配合机构6与进气口4连接且之间设置有单向气阀7。吸奶时奶瓶内部产生负压,奶水从奶嘴3流出,外界气体从进气口4和单向气阀7进入瓶体1,气体进入瓶体1后由导气管5将气体导至液面上,避免气体与奶水混合,防止幼儿胀气。导气管5与奶嘴3之间的软配合机构6方便拆卸安装,在不需要防胀气功能时,将导气管5拆下,即可当普通奶瓶使用。
具体地,螺纹机构2包括设置在瓶体1与奶嘴3之间的螺纹固定圈21,螺纹固定圈21通过卡接组件与瓶体1和奶嘴3密封固定。瓶体1与奶嘴3之间的螺纹固定圈21对缝隙起到封堵作用,配备的卡接组件实现瓶体1与奶嘴3、瓶体1与螺纹固定圈21、奶嘴3与螺纹固定圈21的封闭固定。
深入地,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瓶体1上端的卡接筒22,奶嘴3具有与卡接筒22上端压紧固定的卡接边23,卡接筒22外侧与螺纹固定圈21内侧螺纹连接,螺纹固定圈21上端设置有与卡接边23上端压紧固定的卡接环24,卡接环24下端留有供卡接边23插入的卡接槽25,卡接环24与卡接边23之间设置有相互扣接的凸条26。卡接筒22与瓶体1,奶嘴3的卡接边23与螺纹固定圈21压紧固定。
进一步地,奶嘴3靠近瓶体1的一端设置有加厚部31,加厚部31与螺纹固定圈21上端贴合压紧。奶嘴3的加厚部31设置在卡接边23上端,卡接槽25设置在卡接边23和加厚部31之间。
更进一步地,软配合机构6包括设置在进气口4内侧的插接筒61,导气管5端头插接在插接筒61内侧,导气管5具有与插接筒61内侧贴合压紧且沿周向环绕的密封圈62。插接筒61与奶嘴3一体成型,插接筒61朝内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台阶面与导气管5压紧固定,密封圈62与导气管5一体成型。
除此之外,单向气阀7包括设置在进气口4内且交叉布置的阀片71,阀片71与奶嘴3一体成型。阀片71成对布置,常规状态下贴合压紧避免外部异物侵入。
同时,导气管5选用硅胶材质,导气管5下端与瓶体1底部间距不大于10mm。导气管5竖直设置,其端头延伸至瓶体1底部,留有一定间隙供外部气体正常导入。
可见地,瓶体1边角处做倒圆角处理。瓶体1采用聚乙烯材质,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且无毒无污染,倒圆角处理后具有较好的使用安全性。
很明显,奶嘴3选用硅胶材质,奶嘴3的吸头相对奶嘴3中心偏移。奶嘴3的吸头偏移后方便幼儿吮吸,非对称结构方便奶瓶握持。
优选地,导气管5以及进气口4相对瓶体1以及奶嘴3中心偏移,导气管5以及进气口4偏移方向与奶嘴3的吸头偏移方向相反。奶嘴3的吸头和进气口4相对布置,瓶体1倒倾状态时,保证液面高度低于导气管5出口。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瓶体1和奶嘴3之间设置有螺纹固定圈21,通过卡接组件进行装配以及压紧密封,进气口4与进气口4之间的软配合机构6进一步提高其气密性,保证奶瓶整体的密封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瓶体1、螺纹机构2、螺纹固定圈21、卡接筒22、卡接边23、卡接环24、卡接槽25、凸条26、奶嘴3、加厚部31、进气口4、导气管5、软配合机构6、插接筒61、密封圈62、单向气阀7、阀片7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防胀气两用奶瓶,包括瓶体(1),所述的瓶体(1)通过螺纹机构(2)安装有奶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奶嘴(3)上开有进气口(4),所述的进气口(4)连接有导气管(5)且所述的导气管(5)延伸至瓶体(1)底部,所述的导气管(5)通过软配合机构(6)与进气口(4)连接且之间设置有单向气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机构(2)包括设置在瓶体(1)与奶嘴(3)之间的螺纹固定圈(21),所述的螺纹固定圈(21)通过卡接组件与瓶体(1)和奶嘴(3)密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瓶体(1)上端的卡接筒(22),所述的奶嘴(3)具有与卡接筒(22)上端压紧固定的卡接边(23),所述的卡接筒(22)外侧与螺纹固定圈(21)内侧螺纹连接,所述的螺纹固定圈(21)上端设置有与卡接边(23)上端压紧固定的卡接环(24),所述的卡接环(24)下端留有供卡接边(23)插入的卡接槽(25),所述的卡接环(24)与卡接边(23)之间设置有相互扣接的凸条(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奶嘴(3)靠近瓶体(1)的一端设置有加厚部(31),所述的加厚部(31)与螺纹固定圈(21)上端贴合压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配合机构(6)包括设置在进气口(4)内侧的插接筒(61),所述的导气管(5)端头插接在插接筒(61)内侧,所述的导气管(5)具有与插接筒(61)内侧贴合压紧且沿周向环绕的密封圈(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气阀(7)包括设置在进气口(4)内且交叉布置的阀片(71),所述的阀片(71)与奶嘴(3)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5)选用硅胶材质,所述的导气管(5)下端与瓶体(1)底部间距不大于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1)边角处做倒圆角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奶嘴(3)选用硅胶材质,所述的奶嘴(3)的吸头相对奶嘴(3)中心偏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胀气两用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5)以及进气口(4)相对瓶体(1)以及奶嘴(3)中心偏移,所述的导气管(5)以及进气口(4)偏移方向与奶嘴(3)的吸头偏移方向相反。
CN202221047374.5U 2022-04-28 2022-04-28 防胀气两用奶瓶 Active CN218739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7374.5U CN218739560U (zh) 2022-04-28 2022-04-28 防胀气两用奶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7374.5U CN218739560U (zh) 2022-04-28 2022-04-28 防胀气两用奶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9560U true CN218739560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42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7374.5U Active CN218739560U (zh) 2022-04-28 2022-04-28 防胀气两用奶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9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2660B (zh) 奶瓶
US20160346168A1 (en) Nursing bottle having air returning function
CN218739560U (zh) 防胀气两用奶瓶
CN213434545U (zh) 一种适用于免疫生化仪器的转移管
CN210301763U (zh) 一种具有通气装置的防胀气奶瓶
CN211883428U (zh) 通用换气盖
CN202961227U (zh) 一种防胀气奶瓶
CN203852685U (zh) 输氧装置
CN219517188U (zh) 防胀气ppsu奶瓶
CN219814736U (zh) 一种双重防胀气奶瓶
CN101015505A (zh) 无气泡多功能组合奶瓶
CN216222586U (zh) 一种医用氧气湿化瓶
CN201640873U (zh) 吸嘴
CN200966758Y (zh) 输液软袋的组合接头
CN219090434U (zh) 一种改良型负压引流组件
CN216071254U (zh) 一种适用于染发工具的单向进气结构及染发剂瓶
CN211675441U (zh) 一种防胀气奶瓶
CN212465739U (zh) 一种进水接头及饮水机
CN212261899U (zh) 一种奶瓶用的新型奶嘴
CN219595275U (zh) 一种新型奶嘴以及奶瓶
CN213219772U (zh) 带有测试功能的吸奶器
CN217937814U (zh) 一种吸管式水杯
CN214911348U (zh) 吸奶器及其三通
KR200233691Y1 (ko) 젖병의 속마개
CN202822165U (zh) 一种防渗漏奶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4000 Fengwei Road, Xi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Jiany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4000 Fengwei Road, Xi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Jianyou Tra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