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9263U - 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9263U
CN218739263U CN202221858339.1U CN202221858339U CN218739263U CN 218739263 U CN218739263 U CN 218739263U CN 202221858339 U CN202221858339 U CN 202221858339U CN 218739263 U CN218739263 U CN 218739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nt
connecting rod
repair system
peripheral arter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583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zh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zh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zh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zh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583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9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9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9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其中每枚支架长6‑30mm,包括由波杆(1)组成的波杆单元(2)、连接波杆单元的连接杆(3)、设置在部分连接杆上的显影点(4),其特征在于,波杆单元(2)之间的连接杆包括有两种,分别是连接两个波杆单元间最近位置的短连接杆(5)和/或连接两个波杆单元间最远位置的长连接杆(6),且短连接杆和长连接杆在波杆单元中交替排列,并且这两种连接杆都包括与支架的中心轴线不平行的部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特殊结构的支架避免可能的炎症反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与再狭窄问题,不容易断裂,便于输送,且针对不同的解剖部位和病变尺寸,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不同长度的支架系列,便于医生和患者进行选用。

Description

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专门用于外周动脉的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动脉钙化、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主要因素,目前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是经皮腔内球囊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BalloonAngioplasty,PTBA),也叫球囊血管成形术(Balloon Angioplasty),主要是使用导管、球囊等器械扩张狭窄或闭塞的血管。然而血管成形术在血管准备过程中会出现内膜损伤和脱落的问题,也就是出现夹层;另外也会发生弹性回缩,导致血管再狭窄。血管支架由此发展而来,它是在病变段血管内置入的永久性或临时性管状支撑架构,起到支撑狭窄血管、恢复血流灌注以及保护血管壁结构等作用,从而使血管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从而解决血管成形术中的夹层和/或弹性回缩问题。
专利文献CN203953885U公开了一种编织结构的血管支架,能够全部显影,然而其张力受编织密度的影响。专利文献CN101854890B公开了一种具有不透辐射标志物的自膨胀支架以及制造这种支架的方法,然而其同样具有较大的膨胀力。
目前是在病变血管部位释放一根不间断的长血管支架,从而将病灶完全撑开。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传统支架存在如下缺点:(1)传统支架的张力较大对血管有过强的支撑作用,容易造成炎症反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等问题;(2)单一的传统长支架在治疗SFA/PA(股浅动脉与腘动脉)的病变时,由于这些血管的特殊解剖位置,置入的支架会承受压缩、拉伸、弯曲等各种复杂的力学作用,支架有较高的断裂风险;(3)对于BTK(膝下动脉)病变的治疗,传统长支架的通畅率极低,造成对于BTK病变的治疗缺乏有效手段。(4)现有的不间断长支架对未发生病变的部位也进行包覆,可能会破坏正常血管区段的正常生理结构;(5)血管支架过长,也不宜通过血管的曲折区段;(6)不同解剖部位的动脉长度、规格尺寸不同,也需要不同长度和直径的支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用于进行血管腔内修复。
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其中每枚支架长6~30mm,包括由波杆组成的波杆单元、连接波杆单元的连接杆、设置在部分连接杆上的显影点,其中,波杆单元之间的连接杆包括连接两个波杆单元间最近位置的短连接杆和/或连接两个波杆单元间最远位置的长连接杆,在短连接杆和长连接杆都设置的情况下,短连接杆和长连接杆在波杆单元中交替排列,并且这两种连接杆都包括与支架的中心轴线不平行的部分。
具体地,其中两种连接杆都包括与支架的中心轴线不平行的部分体现为:长连接杆为“Z”形状,连接杆一侧在某一轴线上,在连接杆中部形成2个折弯点,2个折弯点中间的连接杆部分与支架的中心轴线不平行,然后连接杆的另一侧在另一轴线上;而短连接杆将周向错开一定距离的波杆单元间最近处以最短直线连接,这条线与支架的中心轴线形成锐角。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可包括至少两个系列,其中一种系列的支架长度为15-30mm,其中支架的显影点设置在支架左右两端的第一个长连接杆或短连接杆上。
其中长度为15-30mm的支架两端略微外扩,呈喇叭状,用于支架与血管内膜的固定,防止支架移位。
另一种系列的支架长度为6-15mm,其中支架的显影点设置在支架中间的连接杆上。
其中长度为6-15mm的支架两端的第一个波杆单元外侧没有连接杆的位置对称地设置2-4个凸刺,凸刺一端连接在波杆拐角内侧,另一端凸起于支架表面,端部高于表面0.5-2mm。
本实用新型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的显影点的形状为圆形,其直径为0.3-0.8mm,显影点材质为金属钽、铂、金、钨、铱中的一种或上述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的每枚支架的直径为1.5-8mm,支架壁厚为50-200微米,材质设计为生物可降解金属或高分子材料、镍钛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的支架可以为不带任何涂层的裸支架;可以是带金涂层、铂涂层、钽涂层、碳涂层、碳-硅涂层、磷酸胆碱(PC)涂层或肝素涂层等功能涂层的支架,功能涂层用于提高支架在X射线下的可视性、减少血栓形成或减轻平滑肌细胞增生反应等;还可以是药物洗脱支架,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紫杉醇等药物从聚合物涂层中通过洗脱方式有控制地释放至血管壁组织,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从而预防支架内再狭窄。
本实用新型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的波杆单元之间的连接杆为3-6个,支架的波杆长度为1.5-3.8mm,每个波杆单元的拐角数量为16或者24个,对应波杆数量也为16或24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特殊连接结构的点状支架专用于内膜固定,其慢性张力要小于传统支架,避免因此造成的炎症反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与再狭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相对于传统单一支架长度更短,在植入股浅动脉、腘动脉等解剖结构时,受压缩、拉伸、弯曲等各种复杂力学作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不容易发生断裂。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长度短,便于输送。
(4)针对不同的解剖部位和病变尺寸,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不同长度的支架系列,便于医生和患者进行选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长度为15-30mm系列喇叭状的支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长度为15-30mm系列直筒状的支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长度为6-15mm系列带凸刺的支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长度为6-15mm系列不带凸刺的支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波杆;2:波杆单元;3:连接杆;4:显影点;5:短连接杆;
6:长连接杆;7:凸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其中每枚支架长6-30mm,这种长度相对于传统单一支架长度更短,便于进行输送,且在植入股浅动脉、腘动脉等解剖结构时,受压缩、拉伸、弯曲等各种复杂力学作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不容易发生断裂。具体地,为适应不同解剖部位,本实用新型设计至少两种长度系列的支架,分别为如图1所示的长度为15-30mm的支架系列,尤其适用于膝上股腘动脉或病变较长的部位,以及如图2所示的长度为6-15mm的支架系列,尤其适用于膝下动脉或病变较短的部位,通过设计不同长度的支架系列,便于医生和患者针对不同的病变部位或不同的病变长度进行选用。
参照图1,不同长度系列的支架都包括由波杆1组成的波杆单元2、连接波杆单元的连接杆3、设置在部分连接杆上的显影点4,除去安装有显影点的连接杆,其他波杆单元2之间的连接杆包括有两种,分别是连接两个波杆单元间最近位置的短连接杆5和连接两个波杆单元间最远位置的长连接杆6,且短连接杆5和长连接杆6在波杆单元中交替排列,并且这两种连接杆都包括与支架的中心轴线不平行的部分。
进一步参照图1,两种连接杆都包括与支架的中心轴线不平行的部分具体体现为:长连接杆为“Z”形状,即长连接杆包括3段,其中连接杆一端侧在某一轴线上,在连接杆中部形成2个折弯点,2个折弯点中间的连接杆部分与支架的中心轴线不平行,然后连接杆的另一端侧在另一轴线上;优选地,连接杆两端侧的区段与支架的中心轴线平行,两端侧的区段与中间区段形成钝角。而针对短连接杆来说,短连接杆将周向错开一定距离的波杆单元间最近处以最短直线连接,这条线与支架的中心轴线形成锐角。
通过上述这样设置具有特殊连接结构的连接杆,其慢性张力要小于传统支架,避免了因此造成的炎症反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与再狭窄问题,可更好用于内膜固定。
再次参照图1,长度为15-30mm的支架系列的显影点设置在支架左右两端的第一个长连接杆上,由此在植入血管管腔中时可以通过两个显影点的位置容易判定支架的释放长度。并且该支架两端略微外扩,呈喇叭状,用于支架与血管内膜的固定,防止支架移位。由于该支架长度相对6-15mm支架系列的长度稍长,不需要倒刺结构,而仅使用外扩的喇叭状结构,就能达到固定的效果,无倒刺结构避免了对组织可能的伤害。参见图2,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长度为15-30mm的支架系列也可以是直筒状,不呈喇叭状。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系列的支架长度为6-15mm,其中支架的显影点设置在支架中间的连接杆上。由于其长度很短,喇叭结构不容易实现,长度为6-15mm的支架两端的第一个波杆单元外侧没有连接杆的位置对称地设置2-4个凸刺7,凸刺一端连接在波杆拐角内侧,另一端凸起于支架表面,端部高于表面0.5-2mm,由此达到支架与血管内膜固定的效果。参见图4,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长度为6-15mm的支架系列也可以不带凸刺。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的显影点的形状为圆形,其直径为0.3~0.8mm,显影点材质为金属钽、铂、金、钨、铱等中的一种或上述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的每枚支架的直径为1.5-8mm,支架壁厚为50-200微米,优选为80-150微米,材质设计为生物可降解金属或高分子材料、镍钛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较薄的支架壁厚是为了降低金属覆盖率,快速内皮化,同时能降低支架的慢性外张力,从而减少对内膜的刺激导致的内膜增生。特别地,在支架再闭塞的情况下,壁厚较薄的支架便于毁损,有利于使用其他传统金属支架或覆膜支架进行闭塞段血管重建。
本实用新型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的支架可以为不带任何涂层的裸支架;可以是带金涂层、铂涂层、钽涂层、碳涂层、碳-硅涂层、磷酸胆碱(PC)涂层或肝素涂层等功能涂层的支架,功能涂层用于提高支架在X射线下的可视性、减少血栓形成或减轻平滑肌细胞增生反应等;还可以是药物洗脱支架,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紫杉醇等药物从聚合物涂层中通过洗脱方式有控制地释放至血管壁组织,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而预防支架内再狭窄。
本实用新型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的波杆单元之间的连接杆为3-6个,支架的波杆长度为1.5-3.8mm,每个波杆单元的拐角数量为16或者24个,对应波杆数量也为16或24个。通过设置较少的连接杆,以及合理设置波杆长度、拐角和数量,在减少支架对于血管的覆盖率、减少支架对血管的刺激以及能尽最大程度撑开狭窄的血管之间取得平衡,使得支架可以更好地进行外周动脉的内膜固定。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叠加、删除、改进和润饰,这些叠加、删除、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其中每枚支架长6-30mm,包括由波杆(1)组成的环形波杆单元(2)、连接波杆单元的连接杆(3)、设置在部分连接杆上的显影点(4),其特征在于,波杆单元(2)之间的连接杆包括连接两个波杆单元间最近位置的短连接杆(5)和/或连接两个波杆单元间最远位置的长连接杆(6),在短连接杆和长连接杆都设置的情况下,短连接杆和长连接杆在波杆单元中交替排列,并且这两种连接杆都包括与支架的中心轴线不平行的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其中两种连接杆都包括与支架的中心轴线不平行的部分体现为:长连接杆(6)为“Z”形状,连接杆一侧在某一轴线上,在连接杆中部形成2个折弯点,2个折弯点中间的连接杆部分与支架的中心轴线不平行,然后连接杆的另一侧在另一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其中两种连接杆都包括与支架的中心轴线不平行的部分体现为:短连接杆(5)将周向错开一定距离的波杆单元间最近处以最短直线连接,这条线与支架的中心轴线形成锐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其中所述支架长度为15-30mm,其中支架的显影点设置在支架左右两端的第一个连接杆上,该连接杆可以为长连接杆或短连接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其中支架两端略微外扩,呈喇叭状,用于支架与血管内膜的固定,防止支架移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其中所述支架长度为6-15mm,其中支架的显影点设置在支架中间的连接杆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支架两端的第一个波杆单元外侧没有连接杆的位置对称地设置2-4个凸刺(7),凸刺一端连接在波杆拐角内侧,另一端凸起于支架表面,端部高于表面0.5-2mm。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其中所述显影点的形状为圆形,其直径为0.3-0.8mm,显影点材质为金属钽、铂、金、钨、铱中的一种或上述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其中每枚支架的直径为1.5-8mm,支架壁厚为50-200微米,材质设计为生物可降解金属或高分子材料、镍钛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所述支架可以为不带任何涂层的裸支架;或者是带金涂层、铂涂层、钽涂层、碳涂层、碳-硅涂层、磷酸胆碱(PC)涂层或肝素涂层的功能涂层支架;或者是含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紫杉醇的药物洗脱支架。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其中波杆单元之间的连接杆为3-6个,支架的波杆长度为1.5-3.8mm,每个波杆单元的拐角数量为16或者24个,对应波杆数量也为16或24个。
CN202221858339.1U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 Active CN218739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8339.1U CN218739263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8339.1U CN218739263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9263U true CN218739263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0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58339.1U Active CN218739263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9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40007B2 (ja) 被覆ステント
US8333798B2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with enhanced visibili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biocompatability
US6602281B1 (en) Radially expansible vessel scaffold having beams and expansion joints
TW539559B (en) Stent with optimal strength and radiopacity characteristics
EP1572028B1 (en) Intraluminal medical device having improved visibility
US20020188345A1 (en) MRI compatible stent
US20090054967A1 (en) Flexible Cells for Axially Interconnecting Stent Components
JP2009542319A (ja) 円周に沿って可変拡張コラムを備えるステント
JP2004526504A (ja) 放射線不透過性およびバリア層を有する医療装置
JP2011025047A (ja) 拡張可能な管腔内部人工器官
CN105726174B (zh) 一种血管支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JP2006520239A (ja) 血管内ステント
JP2000202032A (ja) 拡張可能な腔内エンドプロテ―ゼ
WO2011131115A1 (zh) 一种分叉血管支架
JP2010516393A (ja) 医療用プロテーゼおよび製造方法
WO2012083796A1 (zh) 可吸收的血管支架
JP2014511247A (ja) 低歪み高強度ステント
EP1993488A1 (en) Bifurcated stent with surface area gradient
WO2009137993A1 (zh) 一种网状管腔内支架
US20200046527A1 (en) Woven stent
CN218739263U (zh) 一种外周动脉专用点式支架腔内修复系统
CN219021785U (zh) 血管支架
CN115227469A (zh) 一种多支架输送系统及方法
CN212913284U (zh) 一种支架
CN212913286U (zh) 一种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