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3938U - 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3938U
CN218733938U CN202222090052.5U CN202222090052U CN218733938U CN 218733938 U CN218733938 U CN 218733938U CN 202222090052 U CN202222090052 U CN 202222090052U CN 218733938 U CN218733938 U CN 218733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ypass
unit
inverter
optical fiber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900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祥林
朱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eader and Harvest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eader and Harvest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eader and Harvest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eader and Harvest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900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3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3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3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10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包括:主控单元,移相变压器,电源,逆变单元以及旁路单元。其中除了存在主控单元与逆变单元连接,逆变单元与旁路单元连接的连接关系以外还存在主控单元直接与旁路单元连接的连接关系。并且除了旁路单元与移相变压器连接的连接关系以外还存在旁路单元与电源连接的连接关系。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旁路冗余控制和冗余供电的设计结构,提升了旁路执行的成功率,提高了高压变频器系统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变频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把工频电源变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路变换成直流电,直流中间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平滑滤波,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在逆成交流电。
随着变频器的在工厂的大量投入使用,为工厂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因为变压器由多个逆变单元串联组成,当一个逆变单元发生故障后会使得系统停机,高压变频器无法继续工作,从而难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提高系统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通过增加冗余电源和冗余控制信号,使旁路单元可以在逆变单元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可靠的执行旁路。提高了变频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包括:
主控单元,移相变压器,电源,逆变单元以及旁路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旁路单元连接,所述旁路单元分别与所述移相变压器、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移相变压器与所述逆变单元连接;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向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旁路单元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移相变压器,用于为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旁路单元供电;
所述电源,用于为所述旁路单元供电和功率单元供电;
所述逆变单元将接收到的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旁路单元;
所述旁路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开关器件闭合,短路与之连接的逆变单元的输出,以此执行旁路操作。
可选的,所述旁路单元包括:
旁路开关、旁路控制电路、旁路电源、第一变压器以及第二隔离变压器;
所述旁路控制电路一端与所述旁路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旁路电源连接,另一端还与逆变单元信号和主控单元信号连接;
所述旁路电源一端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变压器与所述移相变压器、通过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与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逆变单元连接;
所述旁路控制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主控单元和/或所述逆变单元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旁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
所述旁路电源,用于利用所述移相变压器和/或所述电源提供的交流信号充电;为所述旁路控制电路供电;
所述旁路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与之连接的所述逆变单元是否执行旁路操作;
所述第一变压器,用于将所述移相变压器电压降低至所述旁路单元供电需要的电压;
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用于隔离所述电源与所述旁路电源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还包括:
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
所述第一光纤连接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逆变单元,所述第二光纤连接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所述第三光纤连接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旁路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光纤,用于将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传递给所述逆变单元并传递来自逆变单元的信号给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第二光纤,用于将所述传递给所述逆变单元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并传递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检测到的旁路开关的状态信号;
所述第三光纤,用于将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传递给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并传递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检测到的旁路开关的状态信号。
可选的,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旁路开关闭合,使所述对应所述逆变单元行旁路操作。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利用所述第三光纤发送的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逆变单元利用所述第二光纤发送的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由所述主控单元利用所述第一光纤发送给所述逆变单元,使所述逆变单元解码所得。
可选的,所述旁路电源具体包括:
第一充电单元、储能电容、第二充电单元;
所述第一充电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相变压器发送的经过所述第一变压器降压后的第一交流信号;对所述第一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和限流生成第一充电信号;利用所述第一充电信号对所述储能电容充电;
所述储能电容,用于为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提供动力,使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旁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
所述第二充电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电源发送的经过第二隔离变压器隔离后的第二交流信号;对所述第二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和限流生成第二充电信号;利用所述第二充电信号对所述储能电容充电。
可选的,所述旁路单元还包括:辅助开关;
所述辅助开关与所述旁路单元连接;
所述辅助开关,用于检测所述旁路开关的状态;当所述旁路开关闭合时,通过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向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逆变单元发送闭合成功的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光纤包括:
第二接收光纤和第二发送光纤;
所述第二接收光纤,用于传递所述逆变单元向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使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旁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
所述第二发送光纤,用于向所述主控单元反馈所述旁路开关的状态;
当所述旁路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二发送光纤常亮;
当所述旁路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二发送光纤常灭。
可选的,所述第三光纤包括:
第三接收光纤和第三发送光纤;
所述第三接收光纤,用于传递所述主控单元向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使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旁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
所述第三发送光纤,用于向所述主控单元反馈所述旁路开关的状态;
当所述旁路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三发送光纤常亮;
当所述旁路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三发送光纤常灭。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包括:主控单元,移相变压器,电源,逆变单元以及旁路单元。其中除了存在主控单元与逆变单元连接,逆变单元与旁路单元连接的连接关系以外还存在主控单元直接与旁路单元连接的连接关系。并且除了旁路单元与移相变压器连接的连接关系以外还存在旁路单元与电源连接的连接关系。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的设计结构,通过以上连接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克服了现有的高压变频器中因为任意一个逆变单元发生故障,就会使得系统停机的缺陷。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旁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前文所述,现有的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因为其单旁路设计,难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具体来说,现有技术的旁路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只存在主控单元与逆变单元连接,逆变单元与旁路单元连接的连接关系以及旁路单元与移相变压器连接的连接关系。因为其逆变部分是由多个逆变单元串联组成的,所以如果其中任意一个逆变单元因为系统或自身原因发生故障,依靠上述连接关系则会使得系统停机,高压变频器无法继续工作,从而难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包括:主控单元,移相变压器,电源,逆变单元以及旁路单元。其中除了存在主控单元与逆变单元连接,逆变单元与旁路单元连接的连接关系以外还存在主控单元直接与旁路单元连接的连接关系。并且除了旁路单元与移相变压器连接的连接关系以外还存在旁路单元与电源连接的连接关系。
如此,通过增加电源,使旁路单元可以在逆变单元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电源充电。同时通过增加主控单元与旁路单元的连接关系,克服了现有的高压变频器中因为任意一个逆变单元发生故障,就会使得系统停机的缺陷,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可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变频器领域。上述仅为示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的应用领域进行限定。
为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100,包括:主控单元101,移相变压器102,电源103,逆变单元 104以及旁路单元105;
所述主控单元101分别与所述逆变单元104和所述旁路单元105连接,所述旁路单元105分别与所述移相变压器102、所述逆变单元104和所述电源 103连接,所述移相变压器102与所述逆变单元104连接;
所述主控单元101,用于向所述逆变单元104和所述旁路单元105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移相变压器102,用于为所述逆变单元104和所述旁路单元105供电;
所述电源103,用于为所述旁路单元105供电;
所述逆变单元104,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主控单元101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旁路单元105;
所述旁路单元105,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变频器100执行旁路操作。
主控单元101可以通过与逆变单元104和旁路单元105的连接关系,将控制信号发送至逆变单元104和旁路单元105。接收到主控单元101发送的控制信号的逆变单元104又可以通过与旁路单元105的连接将该控制信号发送给旁路单元105,由此旁路单元105有两种可以获取控制信号的方法,在一种链路发生故障时通过另外一种链路获取控制信号。然后旁路单元105通过与移相变压器102和电源103的连接同时为自身充电,由此旁路单元105有两种可以进行充电方法,在一种链路发生故障时由另外一种链路继续进行充电。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旁路单元105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旁路开关201、旁路控制电路202、旁路电源203、第一变压器204以及第二隔离变压器205;
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一端与所述旁路开关2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旁路电源203连接;
所述旁路电源203一端与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变压器204与所述移相变压器102、通过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205与所述电源103连接;
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101和所述逆变单元104连接;
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用于响应于所述主控单元101和/或所述逆变单元104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旁路开关201的断开与闭合;
所述旁路电源203,用于利用所述移相变压器102和/或所述电源103提供的交流信号充电;为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供电;
所述旁路开关201,用于控制所述变频器是否执行旁路操作;
所述第一变压器204,用于隔离所述移相变压器102与所述旁路电源203 的电压;
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205,用于隔离所述电源103与所述旁路电源203的电压。
旁路单元105中的旁路开关201首选接触器,也可以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或可控硅整流器(SCR)等功率器件,本实用新型选择的是线圈电压220V直流的接触器。因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电源103为220V电源 103,且不同位置的逆变单元104对地电压不同,是随变频器输出电压变化而变化的。10KV输出变频器,逆变单元104对地电压可能达到10KV,逆变单元104之间的电压也可能高达10KV。因此,为旁路电源203供电的第二隔离变压器205应满足10KV加强绝缘的标准,选择高隔离变压器(TF2)。第一变压器204选择隔离变压器(TF1)。
另外,对于控制信号的传递方式不同。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逆变单元104高压变频器,还包括:
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
所述第一光纤连接所述主控单元101和所述逆变单元104,所述第二光纤连接所述逆变单元104和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所述第三光纤连接所述主控单元101和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
所述第一光纤,用于将所述主控单元101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传递给所述逆变单元104;
所述第二光纤,用于将所述传递给所述逆变单元104的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
所述第三光纤,用于将所述主控单元101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传递给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
第一光纤用来连接主控单元101和逆变单元104,传递主控单元101向逆变单元104发送的控制信号,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光纤使用的是控制光纤。第二光纤用来连接逆变单元104和旁路控制电路202,传递逆变单元104向旁路控制电路202发送的控制信号,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光纤使用的是一对内部光纤(Inner BPS Fiber)。第三光纤用来连接主控单元101和旁路控制电路202,传递主控单元101向旁路控制电路202发送的控制信号,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光纤使用的是一对外延光纤(Extern BPS Fiber)。
另外,对于旁路控制电路202的组成不同。具体的,所述旁路控制电路 202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旁路开关201闭合,使所述变频器执行旁路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旁路控制电路202的组成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接收单元,用来接收控制信号。第二部分是控制单元,用来响应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为旁路执行信号,控制旁路开关201闭合也,就是接触器合闸。从而使得变频器执行旁路操作。
另外,对于接收单元的作用不同。相应的,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主控单元101利用所述第三光纤发送的控制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中,因为第三光纤连接主控单元101和旁路单元105,所以旁路控制电路202中的接收单元可以直接通过第三光纤接收主控单元101发送的控制信号。
另外,对于接收单元的作用不同。相应的,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逆变单元104利用所述第二光纤发送的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由所述主控单元101利用所述第一光纤发送给所述逆变单元104,使所述逆变单元104解码所得。
在本实用新型中,因为第一光纤连接主控单元101和逆变单元104,第二光纤连接逆变单元104和旁路单元105。所以旁路单元105中的接收单元可以直接通过第二光纤接收逆变单元104发送的控制信号。其中逆变单元104发送的控制信号是通过第一光纤从主控单元101接收并解码所得的。
另外,对于不同变频器的旁路电源203不同。相应的,所述旁路电源203 具体包括:
第一充电单元、储能电容、第二充电单元;
所述第一充电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相变压器102发送的经过所述第一变压器204降压后的第一交流信号;对所述第一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和限流生成第一充电信号;利用所述第一充电信号对所述储能电容充电;
所述储能电容,用于为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提供动力,使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控制所述旁路开关201的断开与闭合;
所述第二充电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电源103发送的经过第二隔离变压器 205降压后的第二交流信号;对所述第二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和限流生成第二充电信号;利用所述第二充电信号对所述储能电用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中,旁路电源203接收两路交流信号,经过整流和限流后给储能电容充电,储能电容的正负极将直接连接至控制板作为接触器吸合和分断的动力源,同时旁路控制板上的电源103也是由储能电容经DC/DC降压到5V后给旁路控制电路202供电的。
另外,对于如何将旁路开关201的状态反馈给主控单元101。相应的,所述旁路单元105还包括:
辅助开关;
所述辅助开关一端与所述旁路开关20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逆变单元104和所述主控单元101连接;
所述辅助开关,用于检测所述旁路开关201的状态;当所述旁路开关201 闭合时,向所述主控单元101和所述逆变单元104发送闭合成功电信号,使所述变频器执行旁路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旁路单元105中增加了辅助开关,当旁路开关201闭合后,会通过辅助开关反馈一个闭合成功的电信号,该电信号经过光电转换后发送给主控单元101和逆变单元104,实现闭环控制。
另外,第二光纤拥有反馈功能。相应的,所述第二光纤包括:
第二接收光纤和第二发送光纤;
所述第二接收光纤,用于传递所述逆变单元104向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 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使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旁路开关201的断开与闭合;
所述第二发送光纤,用于向所述主控单元101反馈所述旁路开关201的状态;
当所述旁路开关201断开时,所述第二发送光纤常亮;
当所述旁路开关201闭合时,所述第二发送光纤常灭。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连接逆变单元104和旁路控制电路202的一对Inner BPSFiber分为第二接收光纤和第二发送光纤。第二接收光纤连接逆变单元104 和旁路控制电路202,使旁路控制电路202接收逆变单元104发送的控制信号。而第二发送光纤则是用来反馈旁路开关201的状态,当旁路开关201断开时,也就是接触器主触头断开时,第二发送光纤处于常亮状态,即反馈变频器没有进行执行旁路操作。当旁路开关201闭合时,也就是接触器触头闭合时,第二发送光纤处于长灭状态,即反馈变频器正在进行执行旁路操作。
另外,第三光纤也拥有反馈功能。相应的,所述第三光纤包括:
第三接收光纤和第三发送光纤;
所述第三接收光纤,用于传递所述主控单元101向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 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使所述旁路控制电路202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旁路开关201的断开与闭合;
所述第三发送光纤,用于向所述主控单元101反馈所述旁路开关201的状态;
当所述旁路开关201断开时,所述第三发送光纤常亮;
当所述旁路开关201闭合时,所述第三发送光纤常灭。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连接主控单元101和旁路控制电路202的一对 Extern BPSFiber分为第三接收光纤和第三发送光纤。第三接收光纤连接主控单元101和旁路控制电路202,使旁路控制电路202接收主控单元101发送的控制信号。而第三发送光纤则是用来反馈旁路开关201的状态,当旁路开关 201断开时,也就是接触器主触头断开时,第三发送光纤处于常亮状态,即反馈变频器没有进行执行旁路操作。当旁路开关201闭合时,也就是接触器触头闭合时,第三发送光纤处于长灭状态,即反馈变频器正在进行执行旁路操作。
另外,图3为旁路开关201、旁路控制电路202、旁路电源203、第一变压器204以及第二隔离变压器205与主控单元101,移相变压器102,电源 103,逆变单元104以及旁路单元105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旁路控制电路202 通过Extern BPS Fiber和Inner BPS Fiber分别与主控单元101和逆变单元104 连接,主控单元101通过控制光纤与逆变单元104连接。旁路电源201分别通过第一变压器204和第二隔离变压器205分别与移相变压器102和电源103连接。移相变压器102与逆变单元104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逆变单元104高压变频器,包括:主控单元101,移相变压器102,电源103,逆变单元104以及旁路单元105。其中除了存在主控单元101与逆变单元104连接,逆变单元104与旁路单元105 连接的连接关系以外还存在主控单元101直接与旁路单元105连接的连接关系。并且除了旁路单元105与移相变压器102连接的连接关系以外还存在旁路单元105与电源103连接的连接关系。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的设计结构,通过以上连接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逆变单元104高压变频器克服了现有的高压变频器中因为任意一个逆变单元104发生故障,就会使得系统停机的缺陷。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单元,移相变压器,电源,逆变单元以及旁路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旁路单元连接,所述旁路单元分别与所述移相变压器、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移相变压器与所述逆变单元连接;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向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旁路单元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移相变压器,用于为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旁路单元供电;
所述电源,用于为所述旁路单元供电和功率单元供电;
所述逆变单元将接收到的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旁路单元;
所述旁路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开关器件闭合,短路与之连接的逆变单元的输出,以此执行旁路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单元包括:
旁路开关、旁路控制电路、旁路电源、第一变压器以及第二隔离变压器;
所述旁路控制电路一端与所述旁路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旁路电源连接,另一端还与逆变单元信号和主控单元信号连接;
所述旁路电源一端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变压器与所述移相变压器、通过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与所述电源连接;
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逆变单元连接;
所述旁路控制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主控单元和/或所述逆变单元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旁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
所述旁路电源,用于利用所述移相变压器和/或所述电源提供的交流信号充电;为所述旁路控制电路供电;
所述旁路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与之连接的所述逆变单元是否执行旁路操作;
所述第一变压器,用于将所述移相变压器电压降低至所述旁路单元供电需要的电压;
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用于隔离所述电源与所述旁路电源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
所述第一光纤连接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逆变单元,所述第二光纤连接所述逆变单元和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所述第三光纤连接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旁路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光纤,用于将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传递给所述逆变单元并传递来自逆变单元的信号给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第二光纤,用于将所述传递给所述逆变单元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并传递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检测到的旁路开关的状态信号;
所述第三光纤,用于将所述主控单元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传递给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并传递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检测到的旁路开关的状态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具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旁路开关闭合,使所述高压变频器执行旁路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主控单元利用所述第三光纤发送的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逆变单元利用所述第二光纤发送的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由所述主控单元利用所述第一光纤发送给所述逆变单元,使所述逆变单元解码所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电源具体包括:
第一充电单元、储能电容、第二充电单元;
所述第一充电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移相变压器发送的经过所述第一变压器降压后的第一交流信号;对所述第一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和限流生成第一充电信号;利用所述第一充电信号对所述储能电容充电;
所述储能电容,用于为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提供动力,使所述旁路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旁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
所述第二充电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电源发送的经过第二隔离变压器隔离后的第二交流信号;对所述第二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和限流生成第二充电信号;利用所述第二充电信号对所述储能电容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单元还包括:辅助开关;
所述辅助开关与所述旁路单元连接;
所述辅助开关,用于检测所述旁路开关的状态;当所述旁路开关闭合时,通过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向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逆变单元发送闭合成功的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包括:
第二接收光纤和第二发送光纤;
所述第二接收光纤,用于传递所述逆变单元向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使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旁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
所述第二发送光纤,用于向所述主控单元反馈所述旁路开关的状态;
当所述旁路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二发送光纤常亮;
当所述旁路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二发送光纤常灭。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纤包括:
第三接收光纤和第三发送光纤;
所述第三接收光纤,用于传递所述主控单元向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发送的所述控制信号,使所述旁路控制电路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旁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
所述第三发送光纤,用于向所述主控单元反馈所述旁路开关的状态;
当所述旁路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三发送光纤常亮;
当所述旁路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三发送光纤常灭。
CN202222090052.5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 Active CN218733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0052.5U CN218733938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0052.5U CN218733938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3938U true CN218733938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8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90052.5U Active CN218733938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3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82407A1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接收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633959A (zh) 不间断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21206B (zh) 一种低待机功耗的充电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20382B (zh) 一种拖挂式房车多电源混合供电配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2144358A1 (ja) 電力供給装置、電力供給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直流給電システム
CN110994968B (zh) 一种预充电电路、逆变器以及发电系统
US11745610B2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nd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20220376548A1 (en) Online interactive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and method for control thereof
US20170229864A1 (en) Medium and high voltage grid-connec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medium and high voltage grid-connected system and control unit thereof
CN106716775B (zh) 具有预充电转换器的不间断电源系统
WO2014107846A1 (zh) 一种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全控桥式整流装置
CN203278327U (zh) 一种后备电源充放电控制电路
CN218733938U (zh) 一种逆变单元具有旁路功能的高压变频器
CN109378831B (zh) 一种用于svg设备旁路开关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H09215205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3467268B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控制方法及家用电器
CN209344873U (zh) 一种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
CN114498738A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以及电阳能发电系统
CN108649606B (zh) 并离网切换装置
CN116686182A (zh)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08336814B (zh) 一种后备式ups
CN219960129U (zh) 一种黑启动系统及储能系统
CN114825397A (zh) 双向交流充电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9145003U (zh) 漏电保护电路及功率变换器
JP2016046828A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