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3251U - 储能系统和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储能系统和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3251U
CN218733251U CN202222893651.0U CN202222893651U CN218733251U CN 218733251 U CN218733251 U CN 218733251U CN 202222893651 U CN202222893651 U CN 202222893651U CN 218733251 U CN218733251 U CN 218733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power supply
coil
contact switch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936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午
尹雪芹
曹虎
尹小强
孙明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936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3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3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3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和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包括多个供电电路和急停控制电路,每个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供电装置的正极接入端和负极接入端,以及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正极接入端通过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负载连接,急停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连接控制供电电源的正极引入端、负极引入端,急停常闭开关和每个供电电路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主控继电器的线圈和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主控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一端连接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负极引入端,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急停常闭开关串联后一端连接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负极引入端,控制模块,用于在急停常闭开关断开的情况下,使所述供电装置与负载之间的通路断开。

Description

储能系统和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和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已离不开电气设备的应用,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个行业日常用到的电气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更多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就需要设置更多个供电装置,以提供更多的电量,为了保证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就需要对目前供电系统的急停技术进行相应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和供电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供电系统,包括多个供电电路和急停控制电路,每个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供电装置的正极接入端和负极接入端,以及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所述正极接入端通过所述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负载连接,所述急停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连接控制供电电源的正极引入端、负极引入端,急停常闭开关和每个供电电路的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所述主控继电器的线圈和中间继电器,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所述主控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急停常闭开关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急停常闭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所述主控继电器的线圈失电,所述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断开,以使所述供电装置与负载之间的通路断开。
可选地,所述主控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连接在所述正极接入端与负载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连接在所述负极接入端与负载的负极之间;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并联。
可选地,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以及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点开关均为常开的触点开关。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继电器和第一开关,所述第四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串联在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之间,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线圈与第一开关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
可选地,所述第四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为常开的触点开关。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继电器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五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形成的线圈支路一端与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连接,另一端与负极引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的线圈与第二开关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
可选地,所述第五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为常开的触点开关。
可选地,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隔离开关和熔断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一端通过所述隔离开关与所述正极接入端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负载的正极;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一端通过所述隔离开关与负极接入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熔断器后与负载的负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间继电器为板载继电器。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包括以上第一方面所述的供电系统和供电装置,所述供电系统和所述供电装置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包括多个供电电路和急停控制电路,每个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供电装置的正极接入端和负极接入端,以及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所述正极接入端通过所述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负载连接,所述急停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连接控制供电电源的正极引入端、负极引入端,急停常闭开关和每个供电电路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所述主控继电器的线圈和中间继电器,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一端与所述主控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急停常闭开关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该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急停常闭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所述主控继电器的线圈失电,所述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断开,以使所述供电装置与负载之间的通路断开;这样,由于每个控制模块均与该急停常闭开关连接,因此能够通过断开该急停常闭开关使每个供电电路中供电装置与负载之间的通路断开,进而能够有效保证急停效率,并且由于每个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限制流过所述急停常闭开关的电流,因此在该急停常闭开关的允许的电流范围内,该急停常闭开关能够连接更多个控制模块,进而能够在不过流的情况下实现对更多个供电电路的急停控制,从而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供电系统急停控制的可靠性,而且能够降低急停控制电路的投入成本,进而有利于减少系统的制造成本。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急停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图3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详细介绍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以下说明,本公开可以应用于需要多个供电电路供电的系统或者设备中,目前每个行业日常用到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对储能系统的能量和能量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经常需要设置更多个供电装置系统,以提供更多的电量,这也对供电系统的急停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如何能够更好的提升急停控制效率,提升急停控制电路的可靠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和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包括多个供电电路和急停控制电路,每个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供电装置的正极接入端和负极接入端,以及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所述正极接入端通过所述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负载连接,所述急停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连接控制供电电源的正极引入端、负极引入端,急停常闭开关和每个供电电路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所述主控继电器的线圈和中间继电器,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所述主控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急停常闭开关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急停常闭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所述主控继电器的线圈失电,所述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断开,以使所述供电装置与负载之间的通路断开。这样,由于每个控制模块均与该急停常闭开关连接,因此能够通过断开该急停常闭开关使每个供电电路中供电装置与负载之间的通路断开,进而能够有效保证急停效率,并且由于每个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限制流过所述急停常闭开关的电流,因此在该急停常闭开关的允许的电流范围内,该急停常闭开关能够连接更多个控制模块,进而能够在不过流的情况下实现对更多个供电电路的急停控制,从而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供电系统急停控制的可靠性,而且能够降低急停控制电路的投入成本,进而有利于减少系统的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急停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供电系统,包括多个供电电路(如图1)和急停控制电路(如图2),每个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供电装置的正极接入端和负极接入端,以及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所述正极接入端通过所述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负载连接,所述急停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连接控制供电电源的正极引入端V+、负极引入端V-,急停常闭开关SA和每个供电电路的控制模块;如图3所示,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模块的电路图,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所述主控继电器KM的线圈和中间继电器K3,所述中间继电器K3的触点开关与所述主控继电器KM的线圈串联后一端连接正极引入端V+,另一端连接负极引入端V-,所述中间继电器K3的线圈与所述急停常闭开关SA串联后一端连接V+,另一端连接V-,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急停常闭开关SA断开的情况下,所述主控继电器KM的线圈失电,所述主控继电器KM的触点开关断开,以使所述供电装置与负载之间的通路断开。
其中,该供电装置和控制供电电源可以是电池,也可以是高压电源,还可以是低压电源。即供电装置和控制供电电源可以是相同的电压源也可以为不同的电压源。一般地,在该供电装置为低压电池时,该控制供电电源与该供电装置可以是同一个电源;在该供电装置是高压电源的情况下,该控制供电电源可以是另设的低压电源,也可以说是对高压电源进行电压变换的装置。所述中间继电器K3的触点开关和该主控继电器KM的触点开关均为常开的触点开关。该急停常闭开关SA可以是急停按钮,按下急停按钮,该急停常闭开关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中JP1-9和JP1-19为控制模块上用于连接急停常闭开关SA两端的端子,在该中间继电器K3的触点开关与所述主控继电器KM的线圈所在的支路上还可以设有控制开关,使用过程中,在闭合该控制开关之后,该主控继电器KM的线圈得电,主控继电器KM的触点开关闭合,进而供电电路导通,供电装置为负载供电;在出现紧急情况下,按下急停按钮,该急停常闭开关断开,进而每个供电电路对应的控制模块中的中间继电器K3的线圈均失电,所述主控继电器KM的触点开关断开,以使每个所述供电装置与对应的负载之间的通路断开。
以上技术方案,由于每个控制模块均与该急停常闭开关连接,因此能够通过断开该急停常闭开关使每个供电电路中供电装置与负载之间的通路断开,进而能够有效保证急停效率,并且由于每个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限制流过所述急停常闭开关的电流,因此在该急停常闭开关的允许的电流范围内,该急停常闭开关能够连接更多个控制模块,进而能够在不过流的情况下实现对更多个供电电路的急停控制。
图4是根据本公开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该供电装置为电池的情况下,所述主控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KM1和第二继电器KM2,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触点开关连接在电池正极与负载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点KM2开关连接在电池的负极与负载的负极之间。
可选地,所述供电电路还可以包括隔离开关QL和熔断器FU,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触点开关一端通过所述隔离开关QL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负载的正极;
所述第二继电器KM2的触点开关一端通过所述隔离开关QL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另一端通过熔断器FU后与负载的负极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供电装置为电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正极接入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可以通过负极接入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
图5是根据本公开图3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模块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K3的触点开关的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K3的触点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正极引入端V+,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V-,所述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与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并联。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继电器K4和第一开关IO1,所述第四继电器K4的触点开关串联在所述中间继电器K3的触点开关与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之间,所述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与第一开关IO1串联后一端连接正极引入端V+,另一端连接负极引入端V-。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继电器K5和第二开关IO2,所述第五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与所述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串联形成的线圈支路一端与所述中间继电器K3的触点开关连接,另一端与负极引入端V-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与第二开关IO2串联后一端连接正极引入端V+,另一端连接负极引入端V-。
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触点开关以及所述第二继电器KM2的触点开关均为常开的触点开关;所述第四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为常开的触点开关;所述第五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为常开的触点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供电电路和该供电电路对应的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这里以一个供电电路和该供电电路对应的控制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图5中JP1-9和JP1-19为每个控制模块上用于连接急停常闭开关SA的端子,由于该急停按钮为常闭开关,在供电系统供电后,K3的线圈供电,K3触点闭合,当系统需要控制运行时,控制第一开关IO1和第二开关IO2闭合,第四继电器K4和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供电导通,第四继电器K4和第五继电器K5的触点闭合,第一继电器KM1和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供电导通,供电电路中的第一继电器KM1的触点开关和第二继电器KM2的触点开关闭合,供电电路导通,供电装置为负载供电,供电系统运行。当出现意外故障,需要紧急停机的情况下,按下急停按钮,急停常闭开关SA断开,中间继电器K3的线圈供电消失,中间继电器K3触点断开,进而第四继电器K4和第五继电器K5的线圈供电断开,第四继电器K4的触点开关和第五继电器K5的触点开关断开,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和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供电断开,第一继电器KM1的触点开关和第二继电器KM2的触点开关断开,供电电路断开,供电系统停机。
可选地,所述中间继电器K3为板载继电器。
需要说明的是,板载继电器的线圈上流过的电流较小,通常为毫安级别,急停按钮的过载电流5A的理论上可以并联125个供电电路的控制模块,即可以同时控制125个供电电路急停。并且由于板载继电器的尺寸较小,占用空间较少,有利于减小急停控制电路的占用空间;并且板载继电器的单价较低,有利于降低急停控制电路的投入成本,进而有利于减少系统的制造成本。
以上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断开该急停常闭开关使每个供电电路中供电装置与负载之间的通路断开,能够有效保证急停效率,并且因此在该急停常闭开关的允许的电流范围内,该急停常闭开关能够连接更多个控制模块,进而能够在不过流的情况下实现对更多个供电电路的急停控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供电系统急停控制的可靠性,而且能够降低急停控制电路的投入成本,进而有利于减少系统的制造成本。
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包括以上图1至图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系统和供电装置,所述供电系统和所述供电装置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供电电路和急停控制电路,每个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供电装置的正极接入端和负极接入端,以及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所述正极接入端通过所述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负载连接,所述急停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连接控制供电电源的正极引入端、负极引入端,急停常闭开关和每个供电电路的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所述主控继电器的线圈和中间继电器,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所述主控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急停常闭开关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急停常闭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所述主控继电器的线圈失电,所述主控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断开,以使所述供电装置与负载之间的通路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连接在所述正极接入端与负载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连接在所述负极接入端与负载的负极之间;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以及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点开关均为常开的触点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继电器和第一开关,所述第四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串联在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之间,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线圈与第一开关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为常开的触点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继电器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五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形成的线圈支路一端与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开关连接,另一端与负极引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继电器的线圈与第二开关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引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引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为常开的触点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隔离开关和熔断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一端通过所述隔离开关与所述正极接入端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负载的正极;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一端通过所述隔离开关与所述负极接入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熔断器后与负载的负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继电器为板载继电器。
10.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系统和供电装置,所述供电系统和所述供电装置连接。
CN202222893651.0U 2022-10-31 2022-10-31 储能系统和供电系统 Active CN218733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3651.0U CN218733251U (zh) 2022-10-31 2022-10-31 储能系统和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3651.0U CN218733251U (zh) 2022-10-31 2022-10-31 储能系统和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3251U true CN218733251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6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93651.0U Active CN218733251U (zh) 2022-10-31 2022-10-31 储能系统和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3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5004B (zh) 一种直流电源的电池保护装置和方法
KR102161639B1 (ko) 배터리 시스템 및 이의 작동 방법
CN204706876U (zh) 一种防止蓄电池过度放电的电路
CN112103938B (zh) 基于hvdc设备的供电架构、方法及系统
CN218733251U (zh) 储能系统和供电系统
CN215850841U (zh) 动力电池包、电池系统及车辆
CN215154397U (zh) 多合一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CN113595230B (zh) It设备节能供电系统及方法
CN214204282U (zh) 一种带旁路快速连接口的pt中置柜
CN114300764A (zh) 电池模组和储能系统
CN208316404U (zh) 一种智能型直流母线联接装置
CN221633417U (zh) 一种自动恢复保护电路及电源系统
CN204706942U (zh) 直流系统再供电装置及直流供电设备
CN214380110U (zh) Pcs柜供电系统
CN218549569U (zh) 高压供电装置、整车控制系统及整车设备
CN219697349U (zh) 双电源控制电路、供电电源箱及供电系统
CN217282277U (zh) 一种隧道专用型应急电源
CN217956765U (zh) 一种供电系统
CN212063630U (zh) 一种远程直流断电系统
CN217984665U (zh) 一种交直流一体化回路
CN215681842U (zh) 一种储能系统高压控制系统
CN217508317U (zh) 一种使用储能与ups相结合的应用系统
CN114374264B (zh) 直流系统馈电屏馈电单元插框不停电更换方法
CN113241841B (zh) 配电电路
CN218430883U (zh) 车辆充电系统及作业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