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30513U - 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30513U
CN218730513U CN202222590911.7U CN202222590911U CN218730513U CN 218730513 U CN218730513 U CN 218730513U CN 202222590911 U CN202222590911 U CN 202222590911U CN 218730513 U CN218730513 U CN 218730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miniature circuit
locking
handle
locking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09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炜梁
李海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09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30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30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30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包括壳体、锁定柄和驱动盘。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实现了第二断路器合闸后,第一微型断路器合闸时,而使第二微型断路器分闸。同理,第一微型断路器分闸后,而第二微型断路器不能合闸。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应用于主备两路电源供电时,能够实现在其中一路电源供电时使另一路断开供电,或一路电源供电时另一路电源不能合闸供电,从而提高了主备电路电源供电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供电安全或提高持续供电能力,在很多场合都使用主备两路电源供电,在其中一路电源供电时是不允许另一路供电,或一路电源供电时必须同时断开另一路电源供电,如果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会出现短路事故,其安全隐患非常大。
因此,如何提高主备电路电源供电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以提高主备电路电源供电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壳体具有安装于相邻的两个微型断路器之间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两个微型断路器分别为第一微型断路器和第二微型断路器;
配置有第一上锁位和第二上锁位的锁定柄,锁定柄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上;锁定柄具有第一传动齿和插接部,插接部能够与第一微型断路器的手柄连接,以驱使锁定柄在第一上锁位和第二上锁位之间移动,其中,第一微型断路器的手柄在合闸位时,锁定柄处于第一上锁位,第一微型断路器的手柄在分闸位时,锁定柄处于第二上锁位;以及
配置有第一锁定位和第二锁定位的驱动盘,驱动盘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的内部;驱动盘具有第二传动齿和锁定杆,第二传动齿与第一传动齿相啮合,以驱使驱动盘在第一锁定位和第二锁定位之间切换,驱动盘位于第一锁定位时,锁定杆阻止第二微型断路器的锁扣和跳扣咬合,或者带动第二微型断路器的锁扣和跳扣解除咬合或不能咬合;驱动盘位于第二锁定位时,第二微型断路器的锁扣和跳扣能够咬合;其中,锁定柄处于第一上锁位或者由第二上锁位切换为第一上锁位时,驱动盘处于第一锁定位;锁定柄处于第二上锁位时,驱动盘处于第二锁定位。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锁定柄包括可转动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第一旋转部,和设置于第一旋转部上的把持部,第一传动齿设置于第一旋转部的周面上,插接部设置于把持部朝向第一微型断路器的端面上,第一微型断路器的手柄朝向插接部的端面设置有插接孔。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部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第一转轴与第一旋转部之间具有第一轴承。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上的多个第一齿所对应的弧度α≤3/2π。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插接部为棱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驱动盘包括可转动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第二旋转部,第二传动齿设置于第二旋转部的周面上,锁定杆设置于第二旋转部与第二微型断路器相对的端面上,并伸出壳体,且第二传动齿和锁定杆分居第二旋转部的旋转中心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旋转部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上,第二转轴与第二旋转部之间具有第二轴承。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传动齿上的多个第二齿所对应的弧度β≤2/3π。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壳体与锁定杆对应部位设置有弧形孔,以容纳锁定杆在其内部移动;第二微型断路器的锁扣上设置有与锁定杆相配合锁定孔。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壳体的第一侧壁的形状与第一微型断路器的侧壁的形状相吻合;壳体的第二侧壁的形状与第二微型断路器的侧壁形状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为与第一微型断路器连接的安装孔、凸起或者卡槽;和/或第二安装部为与第二微型断路器连接的安装孔、凸起或者卡槽。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底座和与底座拼接在一起的上盖,其中,第一安装部设置与底座上,第二安装部设置于上盖上。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底座与上盖的拼接面与锁定柄的旋转中心垂直。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微型断路器和第二微型断路器的结构相同。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时,将壳体通过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安装于第一微型断路器和第二微型断路器之间,其中,插接部与第一微型断路器的手柄传动连接,锁定杆与第二微型断路器的锁扣传动连接。当第一微型断路器和第二微型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需要第一微型断路器合闸时,操作第一微型断路器手柄位于合闸时,第一微型断路器的手柄通过插接部带动锁定柄转动,由于第一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传动连接,因此,驱动盘跟随锁定柄转动,并切换至第一锁定位,而此时锁定杆阻止第二微型断路器的锁扣和跳扣咬合,即第二微型断路器无法合闸,处于分闸状态,从而实现了第一微型断路器合闸,而第二微型断路器分闸。
当第一微型断路器和第二微型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第二微型断路器合闸后,当第一微型断路器需要合闸时,驱动盘受驱由第二锁定位切换至第一锁定位时,锁定杆带动第二微型断路器的锁扣和跳扣解除咬合,从而实现了第一微型断路器合闸,而第二微型断路器分闸。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应用于主备两路电源供电时,能够实现在其中一路电源供电时是另一路断开供电,或一路电源供电时同时另一路电源断开供电,从而提高了主备电路电源供电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且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的后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处于互锁状态时隐去上盖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处于互锁状态时的后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的后视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隐去上盖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的后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安装于第一微型断路器和第二微型断路器之间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安装于第一微型断路器和第二微型断路器之间的主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安装于第一微型断路器和第二微型断路器之间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第一微型断路器处于合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第二微型断路器处于分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第一微型断路器处于分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所提供的第二微型断路器处于合闸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为互锁装置、200为第一微型断路器、300为第二微型断路器;
101为壳体、1011为底座、1012为上盖、1013为弧形孔;
102为锁定柄、1021为第一传动齿、1022为插接部、1023为第一旋转部、1024为把持部、1025为第一转轴、1026为第一轴承;
103为驱动盘、1031为第二传动齿、1032为锁定杆、1033为第二旋转部、1034为第二转轴、1035为第二轴承;
201为手柄、2011为插接孔;
301为锁扣、302为跳扣、3011为锁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锁扣、跳扣、手柄是微型断路器操作机构里的部分零件,当微型断路器手柄在合闸过程中,跳扣与锁扣咬合后才能实现微型断路器的合闸和保持微型断路器的合闸状态。当微型断路器合闸后,如果推动锁扣让锁扣与跳扣分离,操作机构解扣,微型断路器分闸;微型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推动锁扣让锁扣不能与跳扣咬合,操作机构解扣,微型断路器不能合闸。基于以上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以提高主备电路电源供电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参阅图1至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100(后续简称互锁装置100),包括壳体101、锁定柄102和驱动盘103,其中:
壳体101具有安装于相邻的两个微型断路器之间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两个微型断路器分别为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和第二微型断路器300。
锁定柄102配置有第一上锁位和第二上锁位,锁定柄102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101上;锁定柄102具有第一传动齿1021和插接部1022,插接部1022能够与手柄201传动连接,以驱使锁定柄102 在第一上锁位和第二上锁位之间切换,其中,第一微型断路器200 的手柄201在合闸位时,锁定柄102处于第一上锁位,第一微型断路器200的手柄201在分闸位时,锁定柄102处于第二上锁位。
驱动盘103配置有第一锁定位和第二锁定位,驱动盘103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101的内部;驱动盘103具有第二传动齿1031和锁定杆1032,第二传动齿1031与第一传动齿1021传动连接,以驱使驱动盘103在第一锁定位和第二锁定位之间切换,驱动盘103位于第一锁定位时,锁定杆1032阻止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 和跳扣302咬合,或者带动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和跳扣 302解除咬合或不能咬合;驱动盘103位于第二锁定位时,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和跳扣302能够咬合;其中,锁定柄102 处于第一上锁位或者由第二上锁位切换为第一上锁位时,驱动盘 103处于第一锁定位;锁定柄102处于第二上锁位时,驱动盘103 处于第二锁定位。
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互锁装置100时,将壳体101通过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安装于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和第二微型断路器 300之间,其中,插接部1022与第一微型断路器200的手柄201 传动连接,锁定杆1032与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传动连接。当第二断路器位于合闸位时,第一微型断路器200的手柄201 往位于合闸位转动时,如图11所示,手柄201通过插接部1022带动锁定柄102转动,由于第一传动齿1021和第二传动齿1031传动连接,因此,驱动盘103跟随锁定柄102转动,并切换至第一锁定位,而此时锁定杆1032驱动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和跳扣302脱离咬合状态处于脱扣位置,即第二微型断路器300处于分闸状态,如图12所示,从而实现了第二微型断路器300合闸后,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合闸,而第二微型断路器300分闸。
同理,当第一微型断路器200的手柄201位于合闸位时,如图 13所示,手柄201通过插接部1022带动锁定柄102转动,由于第一传动齿1021和第二传动齿1031传动连接,因此,驱动盘103跟随锁定柄102转动,并切换至第一锁定位,而此时第二断路器合闸时,锁定杆1032驱动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和跳扣302 不能咬合,即第二微型断路器300不能合闸,如图14所示,从而实现了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合闸后,而第二微型断路器300不能合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互锁装置100应用于主备两路电源供电时,第一微型断路器200控制一路电源供电,第二微型断路器300 控制另一路电源供电,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和第二微型断路器300之间设置上述微型断路器互锁装置100,第二断路器合闸后,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合闸时,使第二微型断路器300分闸;第一微型断路器200 合闸后,第二微型断路器300不能合闸,从而能够实现在其中一路电源供电时使另一路断开供电,或一路电源供电时另一路电源不能合闸供电,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互锁装置100,提高了主备电路电源供电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互锁装置100处于互锁状态时,锁定柄102处于第一上锁位,驱动盘103处于第一锁定位;互锁装置100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定柄102处于第二上锁位时,驱动盘103处于第二锁定位。
锁定柄102的作用是将第一微型断路器200的手柄201的力传递给驱动盘103。本实用新型一些示例中,锁定柄102可包括可转动设置于壳体101内部的第一旋转部1023,和设置于第一旋转部 1023上的把持部1024,第一传动齿1021设置于第一旋转部1023 的周面上,插接部1022设置于把持部1024朝向第一微型断路器200 的端面上,第一微型断路器200的手柄201朝向插接部1022的端面设置有插接孔2011。插接部1022插接到第一微型断路器200的手柄201的插接孔2011后,使得锁定柄102能够跟随手柄201同步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旋转部1023可直接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 101内部,或者第一旋转部1023借助其他部件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 101内部,例如,第一旋转部1023通过第一转轴1025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101的第一内侧壁与第二内侧壁之间。
当第一旋转部1023通过第一转轴1025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 101上时,第一转轴1025与第一旋转部1023之间具有第一轴承 1026。通过设置第一轴承1026可以提高第一旋转部1023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小第一旋转部1023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
上述第一传动齿1021与第二传动齿1031传动连接以传递扭矩,二者的传动形式可以为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凸轮滑块传动等等。只要能够将第一旋转部1023的转动传递给驱动盘103的形式均可。本实用新型示例中,第一传动齿1021为沿第一旋转部1023的周向布置的多个第一齿,即第一传动齿1021和第二传动齿1031采用齿轮配合的形式进行传动。
当第一传动齿1021和第二船东为齿轮传动时,第一旋转部 1023的外周均设置有第一齿。图示中,第一传动齿1021沿周向布置于第一旋转部1023的周面,则第一传动齿1021所对应的弧度α≤2π;进一步的,第一传动齿1021所对应的弧度α≤3/2π;进一步的,第一传动齿1021所对应的弧度α=π。对于第一传动齿1021 所对应的弧度α的大小可根据手柄201的活动范围、锁扣301、第一旋转部1023和驱动盘103的位置以及大小进行确定。
上述插接部1022的作用是实现把持部1024与第一微型断路器 200的手柄201连接,通过限制插接部1022与手柄201的相对转动,实现二者同步转动。插接部1022为圆柱结构、椭圆柱结构或者棱柱结构。当为棱柱结构时,可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等。图示中,插接部1022为四棱柱结构。
驱动盘103的作用是将锁定柄102的扭矩传递给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以限制锁扣301继续活动。本实用新型一些示例中,驱动盘103包括可转动设置于壳体101的第一内侧壁与第二内侧壁之间的第二旋转部1033,第二传动齿1031设置于第二旋转部1033的周面上,锁定杆1032设置于第二旋转部1033与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相对的端面上,并伸出壳体101,且第二传动齿1031 和锁定杆1032分居第二旋转部1033的旋转中心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传动齿1031和锁定杆1032分居第二旋转部1033的旋转中心的两侧可以理解为,第二旋转部1033的旋转中心位于驱动盘103的中部,第二传动齿1031位于驱动盘103的一端,锁定杆1032位于驱动盘103的另一端。为了放大锁定杆1032 运动幅度,第二传动齿1031与第二旋转部103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锁定杆1032与第二旋转部1033的旋转中心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旋转部1033可直接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101内部,或者第二旋转部1033借助其他部件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101内部,例如,第二旋转部1033通过第二转轴1034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101上。当第二旋转部1033通过第二转轴1034可转动的设置于壳体101上时,第二转轴1034与第二旋转部1033之间具有第二轴承1035。通过设置第二轴承1035可以提高第二旋转部1033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小第二旋转部1033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
当第一传动齿1021为设置于第一旋转部1023周面的多个第一齿时,第二传动齿1031为沿第二旋转部1033的周向布置的多个第二齿。图示第二传动齿1031沿周向布置于第一旋转部1023的周面,则第二传动齿所对应的弧度β≤2/3π;进一步的,第一传动齿1021 所对应的弧度β≤1/4π。对于第一传动齿1021所对应的弧度β的大小可根据手柄201的活动范围、锁扣301、第一旋转部1023和第二旋转部1033的位置以及大小进行确定。
为了进一步放大锁定杆1032的运动幅度,第二旋转部1033的旋转半径大于第一旋转部1023的旋转半径。
锁定杆1032的作用是限定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继续活动,壳体101与锁定杆1032对应部位设置有弧形孔1013,以容纳锁定杆1032在其内部移动;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 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杆1032相配合锁定孔3011。当该互锁装置100 安装在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和第二微型断路器300之间时,锁定杆 1032置于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的锁定孔3011中,因此,锁定杆1032在弧形孔1013中移动时,锁定杆1032保持在锁定孔 3011中。
由于壳体101安装于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和第二微型断路器 300之间,壳体101的第一侧壁的形状与第一微型断路器200的侧壁的形状相吻合;壳体101的第二侧壁的形状与第二微型断路器 300的侧壁形状相吻合。如此设置,安装有互锁装置100的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和第二微型断路器300所形成的结构,从外观上看,为一个整体。
第一安装部的作用是实现壳体101安装在第一微型断路器200 上,第一安装部为与第一微型断路器200连接的安装孔、凸起或者卡槽;对应的第一微型断路器200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凹槽或者凸起。
第二安装部的作用是实现壳体101安装在第二微型断路器300 上,第二安装部为与第二微型断路器300连接的安装孔、凸起或者卡槽;对应的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凹槽或者凸起。
壳体101的作用支撑锁定柄102和驱动盘103,壳体101包括底座1011和与底座1011拼接在一起的上盖1012,其中,第一安装部设置与底座1011上,第二安装部设置于上盖1012上。底座1011 和上盖1012的拼接面为规律的形状,还可为不规律的形状。当规律形状时,例如拼接面在同一个平面内。该拼接面与锁定柄102的旋转中心垂直,或者与锁定柄102的旋转中心平行。
当两台断路器都处于分闸状态时,在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合闸时,第一微型断路器200手柄201在合闸过程中,带动本装置中的锁定柄 102转动,锁定柄102通过第一传动齿1021和第二传动齿1031的配合带动驱动盘103转动,驱动盘103上的锁定杆1032上抬到一定位置并靠近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在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合闸后,如果第二微型断路器300执行合闸时,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手柄201转动,带动跳扣302与锁扣301咬合并一起随机构运动,当锁扣301与驱动盘103的锁定杆1032接触后锁扣301不能与跳扣302 继续咬合,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操作机构解扣,第二微型断路器300 不能合闸,保证了只能有一台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
当两台断路器都处于分闸状态时,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处于分闸状态,驱动盘103处于初始位置。在第二微型断路器300合闸后,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靠近驱动盘103上的锁定杆1032。当第一微型断路器200需要合闸,在合闸过程中,第一微型断路器200的手柄201转动,带动互锁装置100的锁定柄102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齿1021和第二传动齿1031的配合带动驱动盘103转动,驱动盘 103上的锁定杆1032推动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转动,导致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锁扣301与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跳扣302分离,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操作机构解扣,第二微型断路器300分闸,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合闸,保证了只能有一台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适应于上述互锁装置100的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和第二微型断路器300中,其中,第一微型断路器200的手柄201上设置有与插接部1022相配合的结构。第二微型断路器300 设置有与第二传动齿1031相配合的锁定孔3011。
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和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结构存在差异,还可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和第二微型断路器300的结构相同。采用结构相同的结构形式能够提高第一微型断路器200和第二微型断路器 300的通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该词语。
如本实用新型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于相邻的两个微型断路器之间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两个微型断路器分别为第一微型断路器和第二微型断路器;
配置有第一上锁位和第二上锁位的锁定柄,所述锁定柄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锁定柄具有第一传动齿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的手柄连接,以驱使所述锁定柄在第一上锁位和第二上锁位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的手柄在合闸位时,所述锁定柄处于第一上锁位,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的手柄在分闸位时,所述锁定柄处于第二上锁位;以及
配置有第一锁定位和第二锁定位的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驱动盘具有第二传动齿和锁定杆,所述第二传动齿与所述第一传动齿相啮合,以驱使所述驱动盘在第一锁定位和第二锁定位之间切换,所述驱动盘位于第一锁定位时,所述锁定杆阻止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的锁扣和跳扣咬合,或者带动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的锁扣和跳扣解除咬合或不能咬合;所述驱动盘位于第二锁定位时,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的锁扣和跳扣能够咬合;其中,所述锁定柄处于第一上锁位或者由第二上锁位切换为第一上锁位时,所述驱动盘处于第一锁定位;所述锁定柄处于第二上锁位时,所述驱动盘处于第二锁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柄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旋转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上的把持部,所述第一传动齿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部的周面上,所述插接部设置于所述把持部朝向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的手柄朝向所述插接部的端面设置有插接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部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之间具有第一轴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上的多个第一齿所对应的弧度α≤3/2π;和/或
所述插接部为棱柱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传动齿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部的周面上,所述锁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相对的端面上,并伸出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二传动齿和所述锁定杆分居所述第二旋转部的旋转中心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部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部之间具有第二轴承;和/或
所述第二传动齿上的多个第二齿所对应的弧度β≤2/3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锁定杆对应部位设置有弧形孔,以容纳所述锁定杆在其内部移动;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的锁扣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定杆相配合锁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的侧壁的形状相吻合;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的侧壁形状相吻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为与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连接的安装孔、凸起或者卡槽;和/或
所述第二安装部为与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连接的安装孔、凸起或者卡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拼接在一起的上盖,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上盖上;和/或
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的拼接面与所述锁定柄的旋转中心垂直;
和/或
所述第一微型断路器和所述第二微型断路器的结构相同。
CN202222590911.7U 2022-09-29 2022-09-29 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 Active CN218730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0911.7U CN218730513U (zh) 2022-09-29 2022-09-29 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0911.7U CN218730513U (zh) 2022-09-29 2022-09-29 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30513U true CN218730513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8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0911.7U Active CN218730513U (zh) 2022-09-29 2022-09-29 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305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2871A (zh) * 2024-03-18 2024-04-19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双电源转换开关设备及配电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2871A (zh) * 2024-03-18 2024-04-19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双电源转换开关设备及配电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30513U (zh) 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
EP2149938B1 (en) Lever type connector
JP2634532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の誤作動防止機構
EP2224549B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ing method
JP3562405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2352903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GB2328547A (en) Diskdrive sliding case system
JP2008108662A (ja) コネクタ
CN218160232U (zh) 互锁装置
JPH0883645A (ja)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CN112151332A (zh) 一种离合装置、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JP2001351733A (ja) コネクタカバー付電子機器装置
CN117831972A (zh) 用于微型断路器的互锁装置
US20140311878A1 (en) Retaining insert for an electrical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04103557A (ja) レバー式嵌合コネクタ
CN109167288B (zh) 一种电动抽屉座的手柄保持结构
CN216054376U (zh) 一种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JP2000340293A (ja) カードロック機構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CN117832025A (zh) 互锁装置
CN213401063U (zh) 一种离合装置、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214848442U (zh)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CN115579254B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14797293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JPS6157642B2 (zh)
KR20150039919A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