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9084U - 一种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9084U
CN218729084U CN202222887021.2U CN202222887021U CN218729084U CN 218729084 U CN218729084 U CN 218729084U CN 202222887021 U CN202222887021 U CN 202222887021U CN 218729084 U CN218729084 U CN 218729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se paper
rfid
adhesive layer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70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龙
张舟
杨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Zhiyi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hiy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hiyi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hiyi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70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9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9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9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包括第一底纸;第一胶层,设置于第一底纸上表面;第二底纸、第三底纸,皆设置第一胶层的上表面;第二胶层,设置于第二底纸上表面;第三胶层,设置于第三底纸上表面;第一印刷层,设置于第二胶层的上表面;第二印刷层,设置于第三胶层的上表面;RFID芯片层,设置于第二胶层与第一印刷层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联两贴的结构,可以在将标签贴到需管理物品上后,将不包含RFID芯片的一联取下直接留存,不再需要人工进行记录留存,并且粘贴在物品上的标签部分带有RFID芯片,便于后续直接利用RFID读取设备直接读取标签内的RFID信息,完成对需管理物品信息的获取。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
背景技术
在医院或医疗机构中,标签是使用较为多的一类物品,无论是药品管理、医疗器械管理还是医疗物资管理都需要进行使用。目前,标签使用主要是便于人工进行读取和识别,并且需要进行手工记录,即需要人工持着物料清单进行标签核对。此传统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货物盘点会存在漏记、错记的可能,容易出现盘点的不完整性;2、货物上架会容易遗漏;3、人工工作量大,核对留底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能够解决留底繁琐、以盘点出错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包括:
第一底纸;
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底纸上表面;
第二底纸、第三底纸,皆设置所述第一胶层的上表面;
第二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底纸上表面;
第三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三底纸上表面;
第一印刷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胶层的上表面;
第二印刷层,设置于所述第三胶层的上表面;
RFID芯片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第一印刷层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采用了两联两贴的结构,可以在将标签贴到需管理物品上后,将不包含RFID芯片的一联取下直接留存,不再需要人工进行记录留存,并且粘贴在物品上的标签部分带有RFID芯片,便于后续直接利用RFID读取设备直接读取标签内的RFID信息,完成对需管理物品信息的获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不再需要人工对需管理物品进行逐一核对和留存记录,极大的减少了人力消耗,并降低了人工记录导致的错误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RFID芯片层与所述第一印刷层之间设置有第四胶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四胶层与所述第一印刷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防伪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防伪层与所述第一印刷层之间设置有第五胶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胶层与所述第二印刷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防伪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防伪层与所述第二印刷层之间设置有第六胶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底纸、第二底纸、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皆为矩形层状结构,且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底纸、第二底纸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相邻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底纸的长边与所述第三底纸的长边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印刷层的长边和所述第二印刷层的长边相邻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底纸采用矩形层状结构,且所述第二底纸和所述第三底纸组合形成的组合结构的大小与所述第一底纸的大小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RFID芯片层的基材采用PET。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的叠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的主视图(撕开第二印刷层)。
附图标号:
第一底纸110、第一胶层120、
第二底纸210、第二胶层220、第一印刷层230、RFID芯片层240、第四胶层250、第一防伪层260、第五胶层270、
第三底纸310、第三胶层320、第二印刷层330、第二防伪层340、第六胶层3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非全部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的叠层结构示意图,该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包括第一底纸110、第一胶层120、第二底纸210、第三底纸310、第二胶层220、第三胶层320、第一印刷层230、第二印刷层330和RFID芯片层240,
第一胶层120,设置于第一底纸110上表面;
第二底纸210、第三底纸310,皆设置第一胶层120的上表面;
第二胶层220,设置于第二底纸210上表面;
第三胶层320,设置于第三底纸310上表面;
第一印刷层230,设置于第二胶层220的上表面;
第二印刷层330,设置于第三胶层320的上表面;
RFID芯片层240,设置于第二胶层220与第一印刷层230之间。
如图1所示,第一底纸110和第一胶层120叠层设置,第二底纸210、第三底纸310分别位于第一底纸110上表面的两侧,并相邻设置,以将第一胶层120和第一底纸110遮挡。第二胶层220和第三胶层320分别涂覆于第二底纸210、第三底纸310上,使得第一印刷层230和第二印刷层330可以贴服在第二底纸210、第三底纸310上。在第二胶层220与第一印刷层230之间设置了RFID芯片层240,RFID芯片层240可以在贴覆第一印刷层230前先进行贴覆。至此,形成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该两联两贴标签在撕去底部的第一底纸110后,可整体进行粘贴,并且在粘贴到对应物品上后,可以将整个第二胶层220和第三胶层320以上的部分撕下,进行再一次粘贴,同时因为第二胶层220和第三胶层320以上的部分可以分别撕下,因此,在将该两联两贴标签粘贴到对应物品上后,可以直接将第三胶层320以上的部分撕下贴到对应的记录本中,作为留存和追溯的依据即可,第二胶层220以上的部分因为包含了RFID芯片层240,则可以放在物品上,后续只需要使用RFID读取设备进行数据读取即可,不再需要人工进行物品盘点。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时,也可以在进行第一粘贴后,直接将第二胶层220以上的部分撕下进行二次粘贴,具体如何粘贴使用,可以依据实际使用的需求进行灵活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采用了两联两贴的结构,可以在将标签贴到需管理物品上后,将不包含RFID芯片的一联取下直接留存,不再需要人工进行记录留存,并且粘贴在物品上的标签部分带有RFID芯片,便于后续直接利用RFID读取设备直接读取标签内的RFID信息,完成对需管理物品信息的获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不再需要人工对需管理物品进行逐一核对和留存记录,极大的减少了人力消耗,并降低了人工记录导致的错误率。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RFID芯片层240与第一印刷层230之间设置有第四胶层250。第四胶层250的设置可以让RFID芯片层240与第一印刷层230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胶层250与第一印刷层230之间设置有第一防伪层260。第一防伪层260的设置可以防止他人冒用,保证物品管理的安全性,这一点在医院这一环境中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伪层260与第一印刷层230之间设置有第五胶层270。第五胶层270的设置,可以让第一防伪层260述第一印刷层230结合的更加紧密,避免防伪层出现脱落或者折叠等情况出现。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胶层320与第二印刷层330之间设置有第二防伪层340。第二防伪层340的设置可以防止他人冒用,保证物品管理的安全性,这一点在医院这一环境中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伪层340与第二印刷层330之间设置有第六胶层350。第、六五胶层的设置,可以让第二防伪层340述第二印刷层330结合的更加紧密,避免防伪层出现脱落或者折叠等情况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伪层260和第二防伪层340皆可可以采用激光防伪层,以达到范围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防伪层类型的选择,并不做具体限定,也可以此阿勇激光防伪层以外的其他防伪结构。
参考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纸110、第二底纸210、第一印刷层230和第二印刷层330皆为矩形层状结构,且大小相同;第一底纸110、第二底纸210相邻设置,第一印刷层230和第二印刷层330相邻设置。采用矩形结构,可以更好的布局第一底纸110、第二底纸210、第一印刷层230和第二印刷层330,并且便于后续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联两贴标签进行制卷操作,以形成成卷式的两联两贴标签,成卷之后,可以便于进行存储和运输。需要说明的是,各个胶层的大小可以略小于对应的底纸,以便于更好的撕取标签进行粘贴。
参考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底纸210的长边与第三底纸310的长边相邻设置,第一印刷层230的长边和第二印刷层330的长边相邻设置。长边相邻设置可以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联两贴标签进行制卷操作,同时也更加的美观。
参考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纸110采用矩形层状结构,且第二底纸210和第三底纸310组合形成的组合结构的大小与第一底纸110的大小相同。第二底纸210和第三底纸310采用相同的大小和形状,且形成的组合结构的大小与第一底纸110的大小相同,可以更好便于生产制作标签,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的美观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RFID芯片层240的基材采用PET。基于PET制作RFID,可以得到透明结构的RFID,同时也使得RFID芯片层240具备极好的柔韧性,在正常使用中,会更难被损坏,保证标签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底纸;
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底纸上表面;
第二底纸、第三底纸,皆设置所述第一胶层的上表面;
第二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底纸上表面;
第三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三底纸上表面;
第一印刷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胶层的上表面;
第二印刷层,设置于所述第三胶层的上表面;
RFID芯片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第一印刷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芯片层与所述第一印刷层之间设置有第四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胶层与所述第一印刷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防伪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伪层与所述第一印刷层之间设置有第五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胶层与所述第二印刷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防伪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伪层与所述第二印刷层之间设置有第六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纸、第二底纸、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皆为矩形层状结构,且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底纸、第二底纸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相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纸的长边与所述第三底纸的长边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印刷层的长边和所述第二印刷层的长边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纸采用矩形层状结构,且所述第二底纸和所述第三底纸组合形成的组合结构的大小与所述第一底纸的大小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芯片层的基材采用PET。
CN202222887021.2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 Active CN218729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7021.2U CN218729084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7021.2U CN218729084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9084U true CN218729084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7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7021.2U Active CN218729084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90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7332B1 (en) Financial transaction card packaging having internal panel for tamper prevention
BR112016012915B1 (pt) Etiqueta de pendurar de rfid
CN206946528U (zh) 一种易碎rfid防伪标签
JP2008176240A (ja) 表裏表示rfidシートおよびその作成方法
CN218729084U (zh) 一种基于rfid的两联两贴标签
CN210762142U (zh) 新型防伪护卡膜
JP4724001B2 (ja) 医療用容器
JP2008058349A (ja) 透明容器用管理ラベル
CN206946529U (zh) 一种具有双层天线的rfid标签
CN213619080U (zh) 物流联单
CN211742141U (zh) 一种适用于医用耗材库存管理的rfid标签
CN216287309U (zh) 一种新型可追溯防伪标签
CN215867921U (zh) 一种带rfid的便签卡
CN218525121U (zh) 一种耐高温的rfid图书标签
CN218004123U (zh) 用于物品管理的rfid便捷标签
CN212990510U (zh) 一种新型多层说明书标签
CN213042550U (zh) 一种双层吊瓶标签
CN206946527U (zh) 一种带二维码的rfid易碎防伪电子标签
CN216507580U (zh) 一种智能数字邮册
CN212365345U (zh) 一种新型物料标签
KR200385249Y1 (ko) Rfid 배송 표시 세트와 접착용 봉투
CN203350901U (zh) 一种智能不干胶标签
CN208156919U (zh) 医用垂挂式标识标签
CN216748774U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电子标签
CN213365551U (zh) 一种rfid防转移金属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