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4137U - 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4137U
CN218724137U CN202222773686.0U CN202222773686U CN218724137U CN 218724137 U CN218724137 U CN 218724137U CN 202222773686 U CN202222773686 U CN 202222773686U CN 218724137 U CN218724137 U CN 218724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ing
building
supporting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36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明威
潘晓林
李利民
周裕三
徐仕军
周志喻
袁松
陈凯
陈慧芸
欧阳艳
郭喜
程彬
郑逸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wei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wei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wei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wei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736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4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4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4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属于工程建筑领域,其包括中控主机、倾角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显示设备,所述倾角传感器、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显示设备均与所述中控主机电连接;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工程建筑的建筑倾角,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建筑位移,所述中控主机用于获取所述建筑倾角和建筑位移,并将所述建筑倾角与所述建筑位移显示于所述显示设备上;所述倾角传感器和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均设于支撑装置上,所述支撑装置设于立柱上,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于所述工程建筑外侧。本申请具有有效减轻人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对建筑安全的实时监测是至关重要的,若建筑施工中出现建筑安全问题,既影响后续施工,又影响建筑的工程造价分析,为建筑施工企业增加成本。
在建筑施工中,建筑安全问题主要为建筑倾斜,在现有技术中,通常设有建筑测量员,建筑测量员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经炜仪实时监测建筑是否发生倾斜。建筑测量员通过经纬仪测量建筑是否倾斜的过程为:首先建筑测量员将经纬仪放置于待测区内的控制点上,并在控制点附近放置有展绘控制点的测图板;建筑测量员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即将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对准0°,且瞄准已知方向用于定向;后建筑测量员用望远镜观测各地物与地貌点,测出各地貌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使用测图比例尺将所测得的数据在测图板上标定各地物与地貌点位,并注出高程,经过逐站逐点测绘,最后在图板上测绘出地形图,进而得到建筑的横向变形差,并判断建筑是否倾斜。
针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发明人认为目前由建筑测量员人工对施工中的建筑实时测量的方式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减轻人力,本申请提供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中控主机、倾角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显示设备,所述倾角传感器、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显示设备均与所述中控主机电连接;
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工程建筑的建筑倾角,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建筑位移,所述中控主机用于获取所述建筑倾角和建筑位移,并将所述建筑倾角与所述建筑位移显示于所述显示设备上;
所述倾角传感器和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均设于支撑装置上,所述支撑装置设于立柱上,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于所述工程建筑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工程建筑的建筑倾角,激光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建筑位移,将建筑倾角和建筑位移显示于显示设备上,使建筑测量人员无需通过测绘工具人工检测建筑倾斜,仅通过显示屏即可得知,且倾角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结合便于增加对建筑倾斜判断的准确性,有效减轻人力。
可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放置所述倾角传感器和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抱箍结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设有抱箍结构,所述抱箍结构中设有供所述立柱穿过的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倾角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放置于支撑组件上,且立柱穿过抱箍结构,抱箍结构设于固定板远离支撑组件的一侧,故倾角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可放置于支撑组件上,而后,通过抱箍结构将支撑组件安装于立柱上,以便于倾角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在立柱上调整高度;且由于固定板与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故在倾角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使用完毕后,将支撑组件从固定板上进行拆卸即可,简单方便。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开设水平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滑槽包括第一竖直侧壁和第二竖直侧壁,所述第一竖直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竖直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
所述抱箍结构包括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板远离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第二转动板均与所述立柱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立柱上安装抱箍结构时,工作人员仅需拉动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且将第一连接块给予弹簧的压力增大,将第二连接块给予弹簧的压力增大,最后调整转动板,使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均与立柱抵接即可,便于工作人员安装。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第二转动板与所述立柱的抵接侧均开设有若干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凹槽的设置便于增加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与立柱抵接的摩擦力,从而便于支撑装置在立柱上更牢固。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
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垂直于所述支撑装置的一个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垂直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另一个所述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带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通过卡扣连接;
所述第三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垂直于所述支撑装置的一个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垂直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另一个所述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带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带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通过卡扣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位于所述抱箍结构的上侧,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位于所述抱箍结构的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支撑装置在立柱上的牢固性,同时第一固定带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带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通过卡扣连接,第三固定带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第四固定带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通过卡扣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竖直板,所述支撑竖直板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竖直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且所述第一放置板位于所述第二放置板的上方;
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一侧与所述支撑竖直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的一侧与所述支撑竖直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放置板与第二放置板用于放置倾角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第一放置板位于第二放置板的上方,即倾角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不位于同一放置板上,有效避免倾角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相互影响。
可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板远离所述支撑竖直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放置板远离所述支撑竖直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设置便于有效避免倾角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滑落。
可选的,还包括激光水平仪和地平仪,所述激光水平仪与所述地平仪均与所述中控主机电连接,所述激光水平仪与所述地平仪电连接,所述激光水平仪与所述地平仪均设于所述工程建筑内,所述地平仪用于检测所述工程建筑的地面信号,所述激光水平仪用于发射水平激光,并获取所述地面信号,生成检测信号,所述中控主机用于获取所述检测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激光水平仪和地平仪便于进一步增加建筑倾斜判断的准确性,且有利于减轻人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建筑倾角和建筑位移显示于显示设备上,使建筑测量人员无需通过测绘工具人工检测建筑倾斜,仅通过显示屏即可得知,且倾角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结合便于增加对建筑倾斜判断的准确性,有效减轻人力。
2.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支撑装置在立柱上的牢固性,同时第一固定带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带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通过卡扣连接,第三固定带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第四固定带远离固定板的一端通过卡扣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
3.激光水平仪和地平仪便于进一步增加建筑倾斜判断的准确性,且有利于减轻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中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中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控主机;2、倾角传感器;3、激光位移传感器;4、激光水平仪;5、地平仪;6、显示设备;7、支撑装置;8、支撑组件;9、固定组件;10、支撑竖直板;11、固定板;12、抱箍结构;13、第一固定结构;14、第二固定结构;15、第一放置板;16、第二放置板;17、第一挡板;18、第二挡板;19、滑槽;20、第一连接块;21、第二连接块;22、第一竖直侧壁;23、第二竖直侧壁;24、第一弹簧;25、第二弹簧;26、第一转动板;27、第二转动板;28、第一水平板;29、第二水平板;30、第一固定带;31、第二固定带;32、第三固定带;33、第四固定带;34、卡扣;35、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参照图1,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中控主机1、倾角传感器2、激光位移传感器3、激光水平仪4、地平仪5和显示设备6,倾角传感器2、激光位移传感器3、激光水平仪4与显示设备6均与中控主机1电连接。
在第一实施例中,倾角传感器2、激光位移传感器3、激光水平仪4与地平仪5均与中控主机1通过电线连接;在第二实施例中倾角传感器2、激光位移传感器3、激光水平仪4与地平仪5均与中控主机1通过无线连接。具体的,无线连接可以为4G/5G蜂窝网络、WiFi或蓝牙等。中控主机1为平板或计算机等智能终端设备。激光水平仪4与地平仪5通过电线连接。
倾角传感器2用于检测工程建筑的建筑倾角。具体的,倾角传感器2用于水平角度变化的测量;激光位移传感器3用于检测建筑位移。具体的,激光位移传感器3包括激光器、激光检测器和测量电路,用于非接触测量工程建筑的位置、位移等变化。
中控主机1用于获取建筑倾角和建筑位移,并将建筑倾角与建筑位移显示于显示设备6上。在另一实施例中,中控主机1在获取到建筑倾角后,首先判断建筑倾角是否大于预设的倾角阈值,若建筑倾角大于倾角阈值,则中控主机1发出报警提示;除此之外,中控主机1在获取到建筑位移后,可判断建筑位移是否大于预设的位移阈值,若大于,则中控主机1发出报警提示。
激光水平仪4与地平仪5均设于工程建筑内,地平仪5用于检测工程建筑的地面信号,激光水平仪4用于发射水平激光,并获取地面信号,生成检测信号。具体的,激光水平仪4包括主机和投射器,投射器用于将激光装置发射的激光束导入水准仪的望远镜筒内,使其沿视准轴方向射出;主机用于采集地平仪5的地面信号,并对地面信号进行计算处理,生成检测信号。检测信号指判断地面是否水平的信号,地面信号指地面当前方向的信号。中控主机1用于获取检测信号。
参照图2,倾角传感器2和激光位移传感器3均设于支撑装置7上,支撑装置7设于立柱35上,立柱35竖直设置于工程建筑外侧。支撑装置7包括固定组件9和支撑组件8。
固定组件9包括固定板11和抱箍结构12、第一固定结构13和第二固定结构14,支撑组件8用于放置倾角传感器2和激光位移传感器3,支撑组件8包括支撑竖直板10,支撑竖直板10与固定板1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支撑竖直板10与固定板1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支撑竖直板10远离固定板11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一放置板15和第二放置板16,且第一放置板15位于第二放置板16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放置板15用于放置倾角传感器2,第二放置板16用于放置激光位移传感器3。第一放置板15的一侧与支撑竖直板10远离固定板11的一侧焊接,第二放置板16的一侧与支撑竖直板10远离固定板11的一侧焊接。第一放置板15远离支撑竖直板10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挡板17;第二放置板16远离支撑竖直板10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挡板18。
参照图2和图3,固定板11远离支撑组件8的一侧设有抱箍结构12,抱箍结构12中设有供立柱35穿过的空腔,固定板11远离支撑组件8的一侧开设有水平方向的滑槽19,滑槽19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0和第二连接块21,滑槽19包括第一竖直侧壁22和第二竖直侧壁23,具体的,第一竖直侧壁22与第二竖直侧壁23均与支撑竖直板10垂直,参照图2,滑槽19包括四个竖直侧壁,将滑槽19远离地面的竖直侧壁作为上竖直侧壁,将滑槽19靠近地面的竖直侧壁作为下竖直侧壁,则剩余的两个竖直侧壁分别作为第一竖直侧壁22和第二竖直侧壁23。
第一竖直侧壁22上焊接有第一弹簧24,第二竖直侧壁23上焊接有第二弹簧25,第一连接块20的一侧与第一弹簧24焊接,第二连接块21远离第一连接块20的一侧与第二弹簧25焊接;
抱箍结构12包括第一转动板26、第二转动板27、第一水平板28和第二水平板29,第一转动板26的一端与第一水平板28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板27的一端与第二水平板29的一端转动连接。具体的,第一转动板26的一端与第一水平板28的一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板27的一端与第二水平板29的一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第一水平板28远离第一转动板26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20远离固定板11的一侧焊接,第二水平板29远离第二转动板27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块21远离固定板11的一侧焊接。第一转动板26与第二转动板27与立柱35的抵接侧均开设有若干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扭簧的初始方向为第一转动板26与立柱35抵接时的方向和第二转动板27与立柱35的抵接时的方向,故工作人员在立柱35上安装抱箍结构12时,需首先将第一转动板26拉动至与第一水平板28位于同一平面且将第二转动板27拉动至与第二水平板29位于同一平面,后工作人员仅需拉动第一水平板28和第二水平板29,且将第一连接块20给予弹簧的压力增大,将第二连接块21给予弹簧的压力增大,最后对转动板不施加任何李,第一转动板26会自动返回至与立柱35抵接时的位置,同时第二转动板27会自动返回至与立柱35抵接时的位置。
第一固定结构13包括第一固定带30和第二固定带31,第二固定结构14包括第三固定带32和第四固定带33;第一固定带30的一端与固定板11垂直于支撑装置7的一个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固定带30的一端与固定板11垂直于支撑装置7的一个竖直外侧壁粘接或焊接;第二固定带31的一端与固定板11垂直于支撑装置7的另一个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二固定带31的一端与固定板11垂直于支撑装置7的另一个竖直外侧壁粘接或焊接。第一固定带30远离固定板1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带31远离固定板11的一端通过卡扣34连接,本实施例中卡扣34为搭扣。
第三固定带32的一端与固定板11垂直于支撑装置7的一个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三固定带32的一端与固定板11垂直于支撑装置7的一个竖直外侧壁粘接或焊接;第四固定带33的一端与固定板11垂直于支撑装置7的另一个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具体的,第四固定带33的一端与固定板11垂直于支撑装置7的另一个竖直外侧壁粘接或焊接。第三固定带32远离固定板11的一端与第四固定带33远离固定板11的一端通过卡扣34连接。
第一固定结构13位于抱箍结构12的上侧,第二固定结构14位于抱箍结构12的下侧。第一固定带30、第二固定带31、第三固定带32和第四固定带33可以为橡胶带,亦可为针织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倾角传感器2用于检测工程建筑的建筑倾角,激光位移传感器3用于检测建筑位移,将建筑倾角和建筑位移显示于显示设备6上,使建筑测量人员无需通过测绘工具人工检测建筑倾斜,仅通过显示屏即可得知,且倾角传感器2和激光位移传感器3的结合便于增加对建筑倾斜判断的准确性,有效减轻人力。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主机(1)、倾角传感器(2)、激光位移传感器(3)和显示设备(6),所述倾角传感器(2)、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3)与所述显示设备(6)均与所述中控主机(1)电连接;
所述倾角传感器(2)用于检测工程建筑的建筑倾角,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3)用于检测建筑位移,所述中控主机(1)用于获取所述建筑倾角和建筑位移,并将所述建筑倾角与所述建筑位移显示于所述显示设备(6)上;
所述倾角传感器(2)和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3)均设于支撑装置(7)上,所述支撑装置(7)设于立柱(35)上,所述立柱(35)竖直设置于所述工程建筑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7)包括支撑组件(8)和固定组件(9),所述支撑组件(8)用于放置所述倾角传感器(2)和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3),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固定板(11)和抱箍结构(12),所述固定板(11)与所述支撑组件(8)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11)远离所述支撑组件(8)的一侧设有抱箍结构(12),所述抱箍结构(12)中设有供所述立柱(35)穿过的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远离所述支撑组件(8)的一侧开设水平方向的滑槽(19),所述滑槽(19)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0)和第二连接块(21),所述滑槽(19)包括第一竖直侧壁(22)和第二竖直侧壁(23),所述第一竖直侧壁(2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4),所述第二竖直侧壁(2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5),所述第一连接块(20)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弹簧(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2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20)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弹簧(25)固定连接;
所述抱箍结构(12)包括第一转动板(26)、第二转动板(27),第一水平板(28)和第二水平板(29),所述第一转动板(2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板(28)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板(2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平板(29)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28)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板(2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20)远离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板(29)远离所述第二转动板(2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21)远离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板(26)与所述第二转动板(27)均与所述立柱(35)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板(26)与所述第二转动板(27)与所述立柱(35)的抵接侧均开设有若干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9)还包括第一固定结构(13)和第二固定结构(14),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3)包括第一固定带(30)和第二固定带(31),所述第二固定结构(14)包括第三固定带(32)和第四固定带(33);
所述第一固定带(3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1)垂直于所述支撑装置(7)的一个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3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1)垂直于所述支撑装置(7)的另一个所述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30)远离所述固定板(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带(31)远离所述固定板(11)的一端通过卡扣(34)连接;
所述第三固定带(3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1)垂直于所述支撑装置(7)的一个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3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1)垂直于所述支撑装置(7)的另一个所述竖直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带(32)远离所述固定板(11)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带(33)远离所述固定板(11)的一端通过卡扣(34)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3)位于所述抱箍结构(12)的上侧,所述第二固定结构(14)位于所述抱箍结构(12)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8)包括支撑竖直板(10),所述支撑竖直板(10)与所述固定板(11)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竖直板(10)远离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一放置板(15)和第二放置板(16),且所述第一放置板(15)位于所述第二放置板(16)的上方;
所述第一放置板(15)的一侧与所述支撑竖直板(10)远离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16)的一侧与所述支撑竖直板(10)远离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板(15)远离所述支撑竖直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7);所述第二放置板(16)远离所述支撑竖直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水平仪(4)和地平仪(5),所述激光水平仪(4)与所述地平仪(5)均与所述中控主机(1)电连接,所述激光水平仪(4)与所述地平仪(5)电连接,所述激光水平仪(4)与所述地平仪(5)均设于所述工程建筑内,所述地平仪(5)用于检测所述工程建筑的地面信号,所述激光水平仪(4)用于发射水平激光,并获取所述地面信号,生成检测信号,所述中控主机(1)用于获取所述检测信号。
CN202222773686.0U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Active CN218724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3686.0U CN218724137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3686.0U CN218724137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4137U true CN218724137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7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3686.0U Active CN218724137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4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27292A1 (zh) 一种顶板变形高精度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8917718A (zh) 一种无线倾角及位移监控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9877881U (zh) 一种永磁轨道不平顺检测设备
CN218724137U (zh) 一种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CN209857884U (zh) 一种基于视频监控测量仪和测斜终端的监测系统
CN110969372B (zh) 房屋安全性鉴定方法
CN104154900A (zh) 一种手持式水平垂直度测量工具
CN216694851U (zh) 一种桥梁悬臂施工用挂篮竖向变形实时监测装置
CN208721070U (zh) 一种高层钢筋混凝土墙壁的水平垂直测量装置
CN114791280B (zh) 一种门跨式差异沉降自动化测量系统
CN114045754A (zh) 一种桥梁悬臂施工用挂篮重心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方法
CN212872880U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地质探测的雷达天线检测设备
CN209295970U (zh) 一种基于水平仪的铁塔倾斜监测装置
CN211651588U (zh) 基于无人机的高支模沉降监测激光点云的自动转动装置
CN210004959U (zh) 一种测量钢轨位移量的测量系统
CN208704721U (zh) 一种无线倾角及位移监控装置及系统
CN208139978U (zh) 一种地铁车站站台门测量放线装置
CN217585788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测量设备
CN110823418A (zh) 一种钢桩结构应力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6479635U (zh) 巷道表面位移测量计
CN213812163U (zh) 一种房屋变形监测设备
CN216869460U (zh) 一种用于节能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厚度快速检测装置
CN215893594U (zh) 角钢垂直度检测仪
CN218822381U (zh) 一种全站仪棱镜结构及全站仪
CN220251013U (zh) 建筑垂直度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