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2343U - 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2343U
CN218722343U CN202222998448.XU CN202222998448U CN218722343U CN 218722343 U CN218722343 U CN 218722343U CN 202222998448 U CN202222998448 U CN 202222998448U CN 218722343 U CN218722343 U CN 218722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icrochannel
fixedly connected
solar collector
fl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984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ueyu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ueyu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ueyua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ueyu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984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2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2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2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板,所述集热板顶部设置有吸热涂层,所述集热板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微通道板,所述微通道板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一流道口,所述集热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集管,所述集管相靠近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流道口,所述集热板底部前后侧均设置有加强板。本实用新型中,微通道板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流道口,进而介质可在多个第一流道口中流动,且第一流道口内流动的介质均可与太阳能辐射能量进行热交换,使得集热板和介质流道整合为一体,进而让介质吸收热量后循环速度更快,能进一步地提高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并向工质传递热量的装置,是一种特殊的热交换器,集热器中的工质与远距离的太阳进行热交换,目前的普通平板集热器常采用铜管铝片式结构,铜管和铝片通过激光或超声波焊接在一起,集热板吸收太阳光照热量通过焊点传导给铜管,用以加热铜管内的介质。
现有的管板式吸热体的单条排管仅有一条允许太阳能辐射能量通过的通道,且通道的直径较大,太阳能辐射能量与通道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的效率较低,循环速度较慢,热阻大,散热损失大,集热效率低,循环进出口温差低,同时对大尺寸集热器的制作时,使用常规的铝型材使得集热器壳体刚度强度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板,所述集热板顶部设置有吸热涂层,所述集热板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微通道板,所述微通道板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一流道口,所述集热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集管,所述集管相靠近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流道口,所述集热板底部前后侧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底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一侧所述集管内部底部靠近转动块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一侧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靠近转动块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凹槽内壁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流道口尺寸和第二流道口尺寸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集热板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边框,所述边框均为铝合金材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另一侧所述集管底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动板均位于加强板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槽相靠近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微通道板和集管材质均为不锈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凹槽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集热板中设置有多个微通道板,微通道板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流道口,进而介质可在多个第一流道口中流动,且第一流道口内流动的介质均可与太阳能辐射能量进行热交换,使得集热板和介质流道整合为一体,进而让介质吸收热量后循环速度更快,能进一步地提高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换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微通道板底部设置的加强板,使用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加强板的数量,通过多个加强板可以承受一定的负荷,且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滑动板在滑槽内滑动,对加强板进行稳定支撑的作用从而能增强微通道板的强度和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主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侧视立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仰视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俯视立体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边框;2、集热板;3、微通道板;4、第一流道口;5、集管;6、第二流道口;7、吸热涂层;8、固定块;9、转轴;10、转动块;11、加强板;12、固定板;13、滑槽;14、滑动板;15、凹槽;16、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板2,集热板2顶部设置有吸热涂层7,集热板2上的吸热涂层7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后通过集热板2传给集热板2中的介质,从而起到加热介质的作用,集热板2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微通道板3,微通道板3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一流道口4,集热板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集管5,集管5相靠近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流道口6,微通道板3和集管5的材质为金属材料,集热板2底部前后侧均设置有加强板11,加强板11底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0,便于调节加强板11的角度,一侧集管5内部底部靠近转动块10一侧均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壁一侧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6,电动推杆16靠近转动块10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4,凹槽15内壁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槽13,通过电动推杆16推动滑动板14在滑槽13内滑动,对加强板11进行稳定支撑的作用。
第一流道口4尺寸和第二流道口6尺寸相同,便于进行太阳能辐射能量与第一流道口4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且热交换后的介质在第一流道口4和第二流道口6内流动,使得集热板2和介质流道整合为一体,进而让介质吸收热量后循环速度更快,能进一步地提高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换热效率,集热板2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边框1,边框1均为铝合金材质,另一侧集管5底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9,转轴9外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0,滑动板14均位于加强板11下方,滑槽13相靠近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4,微通道板3和集管5材质均为不锈钢,凹槽15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通过微通道板3底部设置的加强板11,使用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加强板11的数量,通过多个加强板11可以承受一定的负荷,从而能增强微通道板3的强度和刚度。
工作原理:当在使用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时,将集热板2向阳一面设置吸热涂层7,可采用阳极氧化、磁控溅射、电镀等工艺加工,集热板2为多个中空状,在板内形成多个微通道,集热板2的吸热涂层7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后通过集热板2传给集热板2中的介质,从而起到加热介质的作用,通过第一流道口4和第二流道口6相通,介质可通过第一流道口4和第二流道口6在微通道板3和集管5内部进行流通,进而吸收到的太阳能辐射能量可以传输到设在微通道板3内的第一流道口4内,太阳能辐射能量与第一流道口4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介质在第一流道口4和第二流道口6内流动,传热面积大,太阳能辐射能量在微通道板3和集管5内部可顺利流通,从而提高太阳能辐射能量在微通道板3和集管5内部之间的传热效率,且通过微通道板3底部的加强板11能承受一定的负荷,从而能增强微通道板3的强度和刚度,通过将集热板2和介质流道整合为一体,增加了介质与集热板2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热阻和热损耗,更有效地利用光照热量,集热效率高,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板(2)顶部设置有吸热涂层(7),所述集热板(2)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微通道板(3),所述微通道板(3)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一流道口(4),所述集热板(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集管(5),所述集管(5)相靠近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流道口(6),所述集热板(2)底部前后侧均设置有加强板(11),所述加强板(11)底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0),一侧所述集管(5)内部底部靠近转动块(10)一侧均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壁一侧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6),所述电动推杆(16)靠近转动块(10)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4),所述凹槽(15)内壁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口(4)尺寸和第二流道口(6)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板(2)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边框(1),所述边框(1)均为铝合金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另一侧所述集管(5)底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外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14)均位于加强板(11)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3)相靠近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板(3)和集管(5)材质均为不锈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5)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
CN202222998448.X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Active CN218722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8448.XU CN218722343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98448.XU CN218722343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2343U true CN218722343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4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98448.XU Active CN218722343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2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2813A (zh)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及其板芯
CN105466045A (zh) 一种带集水管的太阳能换热装置
CN204345947U (zh) 整体板式微流结构强化换热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103062913A (zh) 平板型太阳能光伏热水热空气复合集热器
CN101825348A (zh) 聚焦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110112492A (zh)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201748689U (zh)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及其板芯
CN2921709Y (zh) 多功能太阳能模块化集热板
CN101650079B (zh) 太阳能热水器
CN218722343U (zh) 一种基于微通道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201803484U (zh) 一种高效多流道太阳能集热器
CN102620439A (zh) 蛇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2200158Y (zh) 高效全湿润型太阳能集热器
CN211316603U (zh) 一种真空太阳能集热管
CN210425600U (zh) 一种太阳能腔式接收器
CN204358974U (zh) 太阳能导热管
CN202869037U (zh) 热管平板集热器
CN213363494U (zh) 一种高效内翅片管换热器
CN205481863U (zh) 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换热装置
CN205481859U (zh) 太阳能换热装置
CN215765806U (zh) 一种聚光型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
CN218544861U (zh) 一种太阳能吸热板芯结构
CN207365472U (zh) 一种新型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
CN210399545U (zh) 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板板芯
CN218672664U (zh) 微通道分体式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