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0450U - 支架和具有该支架的极片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支架和具有该支架的极片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0450U
CN218720450U CN202222947798.3U CN202222947798U CN218720450U CN 218720450 U CN218720450 U CN 218720450U CN 202222947798 U CN202222947798 U CN 202222947798U CN 218720450 U CN218720450 U CN 218720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supporting seat
support
main body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77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步良
史得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g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g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g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g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77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0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0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0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和具有该支架的极片检测系统。支架包括:主体,主体具有用于安装至外部物体的第一安装部;支撑座,支撑座以预定轴线为轴角度可调节地连接至主体,支撑座具有用于安装极片检测设备的第二安装部,预定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连接在主体和支撑座之间,支撑座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可调节角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架,可以对其上安装的极片检测设备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使极片检测设备可以适用于对多种规格极片进行检测,也可以使极片检测设备可以应用在多种结构生产线中,扩大了极片检测设备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支架和具有该支架的极片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架和具有该支架的极片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池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对电池的品质检测要求很高。有缺陷的电池产品流入市场,将可能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传统生产线上,采用人工抽检的方式,不仅效率无法保障,产品的不良率也较高。因此,现代化自动生产线上需要使用基于机器视觉检测的极片检测设备。
为了检测极片,极片检测设备需要安装并固定在极片的生产线上。但是不同极片生产厂商的生产线各有不同,对于极片检测设备的安装和调整制造了各种不同的困难。因此需要一种可用于调节极片检测设备的支架,以满足不同的极片生产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极片检测设备的支架,支架包括:主体,主体具有用于安装至外部物体的第一安装部;支撑座,支撑座以预定轴线为轴角度可调节地连接至主体,支撑座具有用于安装极片检测设备的第二安装部,预定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连接在主体和支撑座之间,支撑座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可调节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架,可以对其上安装的极片检测设备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使极片检测设备可以适用于对多种规格极片进行检测,也可以使极片检测设备可以应用在多种结构生产线中,扩大了极片检测设备的适用范围。
示例性地,调节组件包括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至主体的第一调节件,第一调节件的端部与支撑座相抵接,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具有夹角,且端部的移动路径与预定轴线间隔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架,第一调节件的移动方式简单,用户可以通过第一调节件推顶支撑座以驱动支撑座转动,进而控制极片检测设备的角度,该种支架的第一调节件移动方式简单,运动稳定,可控性强,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示例性地,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在主体上的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调节件为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螺栓。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架中,设置第一调节螺栓,用户可以方便地对支撑座的角度进行调节,该结构简单,稳定性强,易于实现。
示例性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这样,沿第二方向调节第一调节件以控制支撑座绕第一方向的转动,更加省力,效率更高。
示例性地,支撑座包括枢转轴和与枢转轴连接的基座,枢转轴沿预定轴线延伸,第二安装部设置在基座上,枢转轴穿设于主体上,枢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第一调节件的端部与第二固定件相抵接。具有这样设置的支架,支撑座的转动稳定性更好。极片检测设备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在支撑座上也更加稳定。
示例性地,枢转轴以预定轴线为轴相对于第二固定件的角度可调节。这样,可以预先调整枢转轴以预定轴线为轴相对于第二固定件的角度,再通过第二固定件的转动微调枢转轴的角度,以使支撑座的角度更加精确,从而使极片检测设备的角度更加准确。
示例性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通孔和开槽,枢转轴穿设于通孔,开槽从通孔的侧壁沿着垂直于预定轴线的方向贯通至第二固定件的外表面,以在开槽的两侧形成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之间连接有第二调节件,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在第二调节件的作用下可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该设置,可以方便地调节第二固定件与枢转轴之间的配合程度,从而方便用于调节极片检测设备的角度,用户体验更好,也具有更大适用范围。
示例性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上分别设置有彼此对准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二调节件包括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接的第一螺纹紧固件。设置第一螺纹紧固件可以使得对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之间的距离控制更加准确,且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示例性地,主体包括连接臂,连接臂包括依次连接成“Z”型结构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调节组件连接在第二段和支撑座之间,支撑座连接在第三段上。“Z”型结构便于将主体安装在梁型结构或桌面边缘上,符合大多数极片检测设备工作环境的需要。具有这样结构的支架,便于维修,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在大多数极片检测设备工作环境中,用户体验更好。
示例性地,主体还包括垫片,第一安装部设置在垫片上,垫片上设置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滑道,第一段可滑动连接至滑道,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这样,将主体安装至外部物体上以后,还可以通过第一段在滑道上滑动,对主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可以满足更多极片检测设备工作环境的需要。
示例性地,在第一段上设置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长孔,第二螺纹紧固件穿过长孔螺纹连接垫片,第二螺纹紧固件固定第一段的位置。垫片可以加强安装效果,加大主体与外部物件之间的摩擦,使得主体安装在外部物件上更加稳定,不易脱落。
示例性地,在第二段上设置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调节螺栓螺纹连接至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调节螺栓的端部与垫片相抵接,以调节主体的位置。这样可以通过调整第二调节螺栓穿过第二段的长度,调整主体安装在外部物件上的位置,可以符合更多极片检测设备工作环境的需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极片检测系统,包括:支撑座;上文中任一种支架,支架通过主体上的第一安装部连接至支撑座;以及极片检测设备,极片检测设备与第二安装部连接。如上文所说的任一种的支架,可以对其上安装的极片检测设备的角度进行调节,因此,这样的极片检测系统结构稳定,极片检测设备的适用范围大。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第二固定件的立体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主体;101、第一安装部;110、连接臂;111、第一段;114、长孔;112、第二段;115、第二调节螺栓;113、第三段;120、垫片;200、支撑座;201、第二安装部;210、枢转轴;220、基座;230、第二固定件;231、通孔;232、开槽;233、第一悬臂;2331、第一安装孔;234、第二悬臂;300、调节组件;310、第一固定件;320、第一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极片检测设备的支架。支架可以包括主体100、支撑座200和调节组件300。
主体100可以具有第一安装部101。第一安装部101可以用于与外部物体安装。在第一安装部101上可以具有螺纹孔、卡扣或其他各种用于安装固定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01上可以设置有螺纹孔,用户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将第一安装部101与外部物体连接,从而将主体100安装至外部物体上。外部物体可以包括桌面、墙体、机器横梁或其他各种物体。即,通过将主体100安装至外部物体上来固定支架。
支撑座200可以以预定轴线为轴角度,可调节地连接至主体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200与主体100中的一个上可以设置有枢转轴,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枢转轴相适配的安装孔,通过孔轴配合实现支撑座200与主体100之间的角度可调节。预设轴线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在图1中,第一方向可以为X-X轴所在的方向。
支撑座200可以具有第二安装部201。第二安装部201可以用于安装极片检测设备。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201可以是平台。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201还可以包括卡具或夹爪等其他各种装置。第二安装部201可以为极片检测设备提供安装空间。
调节组件300可以连接在主体100和支撑座200之间。支撑座200在调节组件300的作用下可调节角度。调节组件300可以包括现有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一种用于调节角度的部件,例如旋钮、齿轮齿条、推杆或其他多种部件。在实施中,所述支架将调节组件300连接在主体100和支撑座200之间,可以使得支撑座200相对主体100实现一定角度的转动。用户可以通过调节组件300调整支撑座200的角度,进而调整极片检测设备的空间位姿,从而满足极片检测设备在不同检测环境下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架,可以对其上安装的极片检测设备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使极片检测设备可以适用于对多种规格极片进行检测,也可以使极片检测设备可以应用在不同极片生成厂商的结构生产线中,扩大了极片检测设备的适用范围。
示例性地,调节组件300可以包括第一调节件320。第一调节件320可以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至主体100。第一调节件320的端部可以与支撑座200相抵接。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方向可以为Y-Y轴所在的方向。其中,第二方向Y-Y与第一方向X-X可以具有夹角,且第一调节件320的端部的移动路径可以与预定轴线间隔开。也就是说,第一调节件320的端部对支撑座施加的力不通过预定轴线,这样,第一调节件320的端部才可以在支撑座200上产生力矩,从而使驱动支撑座绕预定轴线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320可以包括推杆。用户可以通过推杆推动支撑座,以驱动支撑座转动。其中,推杆可以包括任意形式的推杆,例如,气缸杆、液压杆或是电动缸杆等。下文将对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架,第一调节件320的移动方式简单,用户可以通过第一调节件320推顶支撑座200以驱动支撑座200转动,进而控制极片检测设备的角度,该种支架的第一调节件320移动方式简单,运动稳定,可控性强,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示例性地,调节组件300还可以包括固定在主体100上的第一固定件310。第一固定件310可以设置有沿第二方向Y-Y延伸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调节件320可以作为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螺栓。第一固定件310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或与主体一体化成型等多种方式固定在主体上,第一固定件310的形状和尺寸不作具体限定。第一调节螺栓通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固定件310螺纹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旋紧第一调节螺栓或旋松第一调节螺栓,实现第一调节螺栓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驱动支撑座的转动。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调节螺栓沿Y轴向下移动时,将可以推顶支撑座绕预设轴线沿图中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反之当第一调节螺栓沿Y轴向上移动时,支撑座则可以受其上安装的极片检测设备的重力影响,沿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架中,设置第一调节螺栓,用户可以方便地对支撑座的角度进行调节,该结构简单,稳定性强,易于实现。
示例性地,第二方向Y-Y可以与第一方向X-X垂直。这样,通过第二方向Y-Y上第一调节件320的移动控制支撑座200绕第一方向X-X的转动,更加省力,效率更高。
示例性地,支撑座200可以包括枢转轴210和基座220。枢转轴210与基座220连接。枢转轴210可以沿预定轴线延伸。第二安装部201可以设置在基座上,枢转轴210可以穿设于主体上。枢转轴210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固定件230,第一调节件320的端部可以与第二固定件230相抵接。枢转轴210与基座220的连接可以是焊接、卡接或其他多种固定连接的形式。支撑座200采用具有枢转轴210和基座220的形式,枢转轴210可以方便支撑座200的转动,支撑座200的转动也是以枢转轴210为轴,基座220可以为承载极片检测设备提供基础。主体上可以设置有与枢转轴210相匹配的通孔,也可以是以其他形式将枢转轴穿设于主体上。枢转轴210穿设于主体上,不仅方便枢转轴210的转动,而且限制了枢转轴210转动时产生的晃动或平动等其他干扰。第二固定件230与枢转轴210固定连接,这样,当第二固定件230发生转动时,枢转轴210会随之发生转动。第一调节件320的端部与第二固定件230抵接,指的是第一调节件320移动时,第一调节件320的端部随之移动,并且推顶第二固定件230使第二固定件230发生转动。因此第一调节件320的移动可以带动支撑座200绕枢转轴210发生转动。具有这样设置的支架,支撑座200的转动稳定性更好,极片检测设备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在支撑座200上也更加稳定。
示例性地,枢转轴210以预定轴线为轴相对于第二固定件230的角度可调节。这样,可以预先调整枢转轴210以预定轴线为轴相对于第二固定件230的角度,再通过第二固定件230的转动微调枢转轴210的角度,以使支撑座200的角度更加精确,从而使极片检测设备的角度更加准确。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件230上可以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X贯通的通孔231和开槽232。枢转轴210可以穿设于通孔231,开槽232可以从通孔231的侧壁沿着垂直于预定轴线的方向贯通至第二固定件230的外表面,以在开槽232的两侧形成第一悬臂233和第二悬臂234,第一悬臂233和第二悬臂234之间可以连接有第二调节件(图中未示出),第一悬臂233和第二悬臂234在第二调节件的作用下可相互靠近或远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调节件可以为螺栓、卡具等其他多种部件。
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先通过第一调节件320控制第一悬臂233和第二悬臂234相互远离一定距离,此时先大致调好支撑座200所需的角度,再通过第二调节件控制第一悬臂233和第二悬臂234相互靠近,直到抵靠枢转轴210,锁住枢转轴210使得支撑座200只能与第二固定件230一同转动,然后通过第一调节件320的移动微调第二固定件230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支撑座200的角度。极片检测设备安装在支撑座200上,这样,极片检测设备的角度控制更加精确,用户体验更好,也能具有更大适用面。
示例性地,第一悬臂233和第二悬臂234上可以分别设置有彼此对准的第一安装孔2331和第二安装孔。第二调节件可以包括与第一安装孔2331和第二安装孔连接的第一螺纹紧固件(图中未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2331和第二安装孔中的一个可以为螺纹孔,另一个为通孔。第一螺纹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螺栓可以从通孔中穿入并与螺纹孔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2331和第二安装孔均可以为通孔,第一螺纹坚固件可以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可以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再与螺母连接。以上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熟知的,不再赘述。设置第一螺纹紧固件可以使得对第一悬臂233和第二悬臂234之间的距离控制更加准确,当第二螺纹紧固件旋紧时,第一悬臂233和第二悬臂234相互靠近。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二固定件230锁紧枢转轴210时更加稳定,对于第一悬臂233和第二悬臂234之间的距离控制也更加准确,便于用户使用。
示例性地,主体可以包括连接臂110,连接臂110可以包括依次连接成“Z”型结构的第一段111、第二段112和第三段113,调节组件可以连接在第二段112和支撑座200之间,支撑座200可以连接在第三段113上。第一段111可以用于将主体安装在外部物体上。第二段112可以用于连接调节组件300。第三段113可以用于连接支撑座200。连接臂110具有第一段111、第二段112和第三段113这样的三段式结构,可以在任一段出现问题时分段维修。第一段111、第二段112和第三段113依次连接成“Z”型结构,其中,第一段111与第二段112之间的角度以及第二段112和第三段113之间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Z”型结构便于将主体安装在梁型结构或桌面边缘上,符合大多数极片检测设备工作环境的需要。具有这样结构的支架,便于维修,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在大多数极片检测设备工作环境中,用户体验更好。
示例性地,主体还可以包括垫片120,第一安装部101可以设置在垫片120上。主体可以通过垫片120与外部物体连接。垫片120上可以设置有沿第三方向Z-Z延伸的滑道,第一段111可滑动连接至滑道,第三方向Z-Z可以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这样,将主体安装至外部物体上以后,还可以通过第一段111在滑道上滑动,对主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可以满足更多极片检测设备工作环境的需要。
示例性地,在第一段111上可以设置有沿第三方向Z-Z延伸的长孔114,第二螺纹紧固件可以穿过长孔114螺纹连接垫片120,第二螺纹紧固件可以固定第一段的位置。垫片120上可以设置与第二螺纹紧固件匹配的螺纹孔,通过在外部物件上设置相应的螺纹孔,可以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将主体安装在外部物件上。垫片120可以加强安装效果,加大主体与外部物件之间的摩擦,使得主体安装在外部物件上更加稳定,不易脱落。
示例性地,在第二段112上可以设置有沿第三方向Z-Z延伸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调节螺栓115可以螺纹连接至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调节螺栓115的端部可以与垫片120相抵接,以调节主体的位置。第二调节螺栓115螺纹连接至第二螺纹孔,并且穿过第二段112,可以与垫片120配合加强主体的安装效果。而且这样可以通过调整第二调节螺栓115穿过第二段112的长度,调整主体安装在外部物件上的位置,可以符合更多极片检测设备工作环境的需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极片检测系统。极片检测系统可以包括支撑座、如上文所说中任一种的支架和极片检测设备。支架可以通过主体上的第一安装部101连接至支撑座。极片检测设备可以与第二安装部201连接。支撑座可以设置在需要进行极片检测工作的位置,主体与支撑座连接可以使得极片检测系统更加稳定。如上文所说的任一种的支架,可以对其上安装的极片检测设备的角度进行调节,因此,这样的极片检测系统结构稳定,极片检测设备的适用范围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区域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区域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区域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极片检测设备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用于安装至外部物体的第一安装部;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以预定轴线为轴角度可调节地连接至所述主体,所述支撑座具有用于安装极片检测设备的第二安装部,所述预定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连接在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支撑座在所述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可调节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主体的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的端部与所述支撑座相抵接,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夹角,且所述端部的移动路径与所述预定轴线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主体上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件为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调节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枢转轴和与所述枢转轴连接的基座,所述枢转轴沿所述预定轴线延伸,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枢转轴穿设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枢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轴以所述预定轴线为轴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角度可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的通孔和开槽,所述枢转轴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开槽从所述通孔的侧壁沿着垂直于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贯通至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表面,以在所述开槽的两侧形成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之间连接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在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作用下可相互靠近或远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上分别设置有彼此对准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的第一螺纹紧固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包括依次连接成“Z”型结构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调节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段和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支撑座连接在所述第三段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垫片,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垫片上,所述垫片上设置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滑道,所述第一段可滑动连接至所述滑道,
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段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长孔,第二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长孔螺纹连接所述垫片,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固定所述第一段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段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调节螺栓螺纹连接至所述第二螺纹孔且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端部与所述垫片相抵接,以调节所述主体的位置。
13.一种极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
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所述支架通过所述主体上的第一安装部连接至所述支撑座;以及
极片检测设备,所述极片检测设备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
CN202222947798.3U 2022-11-04 2022-11-04 支架和具有该支架的极片检测系统 Active CN218720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7798.3U CN218720450U (zh) 2022-11-04 2022-11-04 支架和具有该支架的极片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7798.3U CN218720450U (zh) 2022-11-04 2022-11-04 支架和具有该支架的极片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0450U true CN218720450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8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7798.3U Active CN218720450U (zh) 2022-11-04 2022-11-04 支架和具有该支架的极片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04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5191B2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wing body
CN206869399U (zh) 一种用于车身安装车门铰链的装置
CN218720450U (zh) 支架和具有该支架的极片检测系统
CN101290329A (zh) 探针单元以及检查装置
US6655250B1 (en) Punching apparatus
CN110388873B (zh) 一种高精度汽车零部件的校对装置
CN216731468U (zh) 一种用于检验异形产品的夹具工装
CN112255868B (zh) 一种大型离轴三反空间相机重力卸载装置
CN216206503U (zh) 一种多自由度检测工装
JP3473533B2 (ja) 穿孔装置及び穿孔装置に使用される穿孔用ユニット
CN209963262U (zh) 一种检具装置
CN210189072U (zh) 一种用于飞机结构件斜孔加工的夹持装置
CN212070854U (zh) 一种焊接夹具安装台架
CN210389129U (zh) 一种仪表台检具
CN206056437U (zh) 一种孔位置度快速检测定位组件
CN221055780U (zh) 姿态传感器的测试工装
CN113653900B (zh) 一种云台吊舱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CN217820521U (zh) 一种探针座
CN114043510B (zh) 带有力传感器的多自由度细杆物件夹持机器人
KR101698743B1 (ko) 스테빌라이저바용 범용 부시 조립기
CN215000540U (zh) 一种多自由度相机调整装置
CN211206282U (zh) 一种小相机通用安装机构、面板检测装置
CN216206115U (zh) 一种用于安装仪表横梁检具的工装架
CN216326223U (zh) 一种轴类零件焊接用夹具
CN210879347U (zh) 锁紧夹具及瞄准检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