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7876U - 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7876U
CN218687876U CN202120738597.5U CN202120738597U CN218687876U CN 218687876 U CN218687876 U CN 218687876U CN 202120738597 U CN202120738597 U CN 202120738597U CN 218687876 U CN218687876 U CN 218687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er
outlet
water
inlet
wast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85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鑫柱
郭选斌
崔徐红
蔡梨生
梁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jin Huayuan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jin Huayuan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jin Huayuan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jin Huayuan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385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7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7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7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气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包括冷却器、废液储槽、吸附罐、废水管、冷却水循环管,冷却器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第二出口,第一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废液储槽相连,冷却水循环管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与第二进口相连,出水端与第二出口相连,第二进口设在冷却器的底部,第二出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吸附罐的底部分别与废液储槽和第三出口相连接,第三出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且远离第一进口的一端,吸附罐的顶部设有出气口,第一进口处设有低压蒸汽管线;解决了目前焦炉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严重污染环境,排放异味过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炉气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焦碳的主要生产地,而焦炉气是煤焦化过程副产而得到的可燃性气体(即焦碳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焦炉气的产率和组成因炼焦煤质和焦化过程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每吨干煤可以副产焦炉气300-350m3(标准状态)。
焦炉气的综合利用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有大小焦化企业2000多家,据中国炼焦协会初步统计,2020年,中国炼焦4.7亿吨,产生的焦炉煤气达到1645亿m3,除去回炉煤气加热外,可利用量约900亿m3,焦炉气燃烧排放或直接排放,既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焦炉气主要用来合成甲醇、LNG、液氨等,但焦炉气中含有焦油、萘等杂质须在合成工艺之前除掉,传统的工艺是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焦油、萘,在吸附饱和以后利用蒸汽进行再生,再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含油废水排至废液储槽,再由废液泵排至界外。在此过程中,含油废水会产生大量焦油、萘等杂质挥发气排至现场,造成现场异味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解决了目前焦炉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严重污染环境,排放异味过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包括冷却器、废液储槽、吸附罐、废水管、冷却水循环管,所述冷却器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废液储槽相连接,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第二进口相连接,所述出水端与第二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进口设在冷却器的底部,所述第二出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分别与废液储槽和第三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三出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且远离第一进口的一端,所述废水管分别与第一进口和第一管路相连接,所述废液储槽与去污水系统连接,所述吸附罐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一进口处设有低压蒸汽管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所述第一出口设在冷却器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内设有扁管,所述扁管呈层状设置,所述扁管上设有若干贯穿孔,所述扁管的每层的贯穿孔与相邻层的贯穿孔错位布置,所述扁管的一端与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罐的底部与废液储槽连接之间设有废液泵。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使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体在吸附罐处理前通过冷却器冷却,降低气体的挥发速率,可使其充分被吸附罐处理大部分异味,降低现场的VOCs排放指标,改善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在冷却器内设置带有错位布置的贯穿孔的扁管,可以沿缓含油废水的流通速率,使其充分冷却,降低挥发气体的挥发量,并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降低设备再生时产生的含油废水的COD值,减轻污水处理站负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扁管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扁管的A-A剖视图;
图中:1—冷却器;2—废液储槽;3—吸附罐;4—废水管;5—进水端;6—第一进口;7—第一出口;8—第二进口;9—第二出口;10—第一管路;11—去污水系统;12—扁管;13—出水端;14—贯穿孔;15—废液泵;16—第三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包括冷却器1、废液储槽2、吸附罐3、废水管4、冷却水循环管,冷却器1设有第一进口6、第一出口7、第二进口8、第二出口9,第一出口7通过第一管路10与废液储槽2相连接,冷却水循环管设有进水端5和出水端13,进水端5与第二进口8相连接,出水端13与第二出口9相连接,第二进口8设在冷却器1的底部,第二出口9设在冷却器1的顶部,吸附罐3的底部分别与废液储槽2和第三出口16相连接,第三出口16设在冷却器1的顶部且远离第一进口6的一端,废水管4分别与第一进口6和第一管路10相连接,废液储槽2与去污水系统11连接,吸附罐3的顶部设有出气口,第一进口6处设有低压蒸汽管线,第一进口6设在冷却器1的顶部,第一出口7设在冷却器1的底部,吸附罐3的底部与废液储槽2连接之间设有废液泵15。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器1内设有扁管12,扁管12呈层状设置,扁管12上设有若干贯穿孔14,扁管12的每层的贯穿孔14与相邻层的贯穿孔14错位布置。该扁管12的一端与进水端5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端13连接,该用于流通冷却水的扁管12不仅可以冷却废水,同时错位布置的贯穿孔14用于流通含油废水,可以沿缓含油废水的流通速率,使其充分冷却,降低挥发气体的挥发量,并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含油废水从冷却器第一进口进入,将含油废水冷却至常温,可减少气体挥发速率,再排入废液储槽,在废液储槽上部通过废气泵并连接管线至尾气吸附罐,冷却器的上部第三出口连接管线至尾气吸附罐,均可将部分挥发气排至尾气吸附罐进行废气处理,进入尾气吸附罐的挥发气由活性炭吸附剂吸附气体里的焦油、萘等挥发组分,尾气吸附罐内装有活性炭吸附剂,含油废水产生的挥发气经活性炭吸附,经尾气吸附罐的挥发气大部分杂质已被吸附,可排至现场就地放空,处理后的气体去除了大部分异味,净化现场环境;剩余含油废水经废液泵排至污水处理;冷却器的第一进口设有低压蒸汽管线,可在冷却器内部被焦油、萘等杂质堵塞时进行蒸气吹扫,同时含油废水可以不经冷却器直接进入废液储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器、废液储槽、吸附罐、废水管、冷却水循环管,所述冷却器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废液储槽相连接,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第二进口相连接,所述出水端与第二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进口设在冷却器的底部,所述第二出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所述吸附罐的底部分别与废液储槽和第三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三出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且远离第一进口的一端,所述废水管分别与第一进口和第一管路相连接,所述废液储槽与去污水系统连接,所述吸附罐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一进口处设有低压蒸汽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设在冷却器的顶部,所述第一出口设在冷却器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内设有扁管,所述扁管呈层状设置,所述扁管上设有若干贯穿孔,所述扁管的每层的贯穿孔与相邻层的贯穿孔错位布置,所述扁管的一端与进水端连接,另一端与出水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的底部与废液储槽连接之间设有废液泵。
CN202120738597.5U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 Active CN218687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8597.5U CN218687876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8597.5U CN218687876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7876U true CN218687876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1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8597.5U Active CN218687876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7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2002B (zh) 基于厌氧消化和水热碳化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方法
CN206646064U (zh) 一种干熄焦装置
CN106635074A (zh) 一种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系统和方法
CN209741081U (zh) 对粗煤气进行预处理的脱氧、预脱硫装置
CN218687876U (zh) 一种适用于含油废水中的挥发气处理系统
CN112705000A (zh) 一种电石炉尾气综合利用系统与工艺
CN201648346U (zh) 一种利用余热的干法生物质燃气净化供气机组
CN114409197B (zh) 一种熄焦封闭式烘干水油氨硫分质回收处理工艺
CN204474631U (zh) 一种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工艺富产燃料气活性炭回收粗苯装置
CN113185991B (zh) 一种罐式煅烧炉挥发份提取系统、方法及应用
CN105694926A (zh) 生活垃圾干馏转化处理系统
CN216445007U (zh) 一种高温荒煤气非催化部分氧化直接重整系统
CN102328997A (zh) 厌氧反应器甲烷气体回收系统
CN212293435U (zh) 炭化炉废气再利用装置
CN102101644A (zh) 一种铁合金烟气制氨合成气的方法
CN110950305B (zh) 一种兰炭气的净化方法及其净化系统
CN1260326C (zh) 一种多元料浆加压气化工艺
CN2698791Y (zh) 生物质干馏炭化气化装置
CN109928363A (zh) 一种制氢吸附剂再生工艺
CN214300018U (zh) 一种兰炭生产中回收酚油的系统
CN101805637A (zh) 安全环保型煤气发生系统
CN114212961B (zh) 一种污泥微正压碳化控制系统及气体净化方法
CN103320173A (zh) 一种低阶煤气化装置
CN216890176U (zh) 一种兰炭废水处理系统
CN216935453U (zh) 一种焦化厂储槽VOCs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