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6528U - 一种萃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萃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6528U
CN218686528U CN202222595927.7U CN202222595927U CN218686528U CN 218686528 U CN218686528 U CN 218686528U CN 202222595927 U CN202222595927 U CN 202222595927U CN 218686528 U CN218686528 U CN 218686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ion
collection tank
tank
overflow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59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武超
张荣荣
刘勇奇
巩勤学
伍永国
李长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runp Recycling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Brunp Recycling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Bangpu Automobile Circu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Brunp Recycling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Brunp Recycling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Bangpu Automobile Circu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Brunp Recycling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Brunp Recycling Technology Co Ltd, Hunan Bangpu Automobile Circu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Brunp Recyc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59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6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6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6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萃取装置。萃取装置包括两级油相收集室,其通过第一导管实现第一收集槽和相邻萃取主体的第二收集槽之间的连通,并通过第二导管实现与相邻主体之间的第三收集槽和第四收集槽之间的连通,解决了现有技术因无搅拌萃取槽而导致泵体空转和烧泵的问题。萃取装置还包括增设换热型静态混合器,中空结构的混合元件相互连通,构成换热壳体,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静态混合器无法有效换热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萃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萃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萃取设备中,需要对以水相和油相作为基体的萃取主体进行萃取操作,混合澄清萃取箱因其通量大,自动化程度高,而被广泛应用,混合澄清萃取箱通常分为混合室和澄清室,混合室的混合系统有电机和减速机组成,不仅设备笨重,不易维修和更换,且占地面积大,一次投入的萃取剂多,由于当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萃取成本逐渐升高。
现有技术下萃取装置通过泵和管道组合进行混合,能够降低单次的投入成本,但是由于无法控制收集室液位,会导致泵体空转,出现烧泵的现象,缩短萃取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萃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下连接泵体管道内的收集室液位无法控制,泵体空转,导致烧泵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下静态混合器无法有效换热,导致萃取槽难以控温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萃取装置,至少包括三组萃取主体,所述萃取主体并列相邻放置,所述萃取主体包括静置区和混合区,所述静置区内存放有萃取物料,所述萃取物料的上层为油相,所述萃取物料的下层为水相,所述混合区包括水相收集室和油相收集室,所述油相收集室包括第一收集槽和第二收集槽;根据从上向下俯视所述萃取主体的方向,所述第一收集槽设置在右侧,所述第二收集槽设置在左侧,所述第一收集槽和第二收集槽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油相能流至第一收集槽和第二收集槽内,所述萃取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能将一组所述萃取主体内所述第二收集槽的油相导流至相邻另一组所述萃取主体的第一收集槽内;
所述水相收集室包括第三收集槽、第四收集槽和溢流槽,根据从上向下俯视所述萃取主体的方向,所述第三收集槽设置在右侧,所述第四收集槽和所述溢流槽设置在左侧,所述第三收集槽和所述溢流槽底部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水相沿所述溢流口从所述静置区流入,所述溢流槽和所述第四收集槽之间设置有水相挡板,所述水相挡板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水相穿过所述溢流口进入所述第四收集槽内,所述萃取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能将其中一组所述萃取主体内所述第三收集槽的水相导流至相邻另一组所述萃取主体的第四收集槽内;
所述第一收集槽底部与泵体连通,所述泵体通过第一管路与右侧相邻的所述萃取主体的所述静置区连通;所述第四收集槽底部也与所述泵体连通,所述泵体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左侧相邻的所述萃取主体的所述静置区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萃取主体包括溢流桥,所述溢流桥将单组所述萃取主体内的所述第一收集槽和第二收集槽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包括横管和竖管,所述横管与所述竖管连通,所述竖管内安装有浮子,所述浮子包括上卡片和下卡片,所述下卡片的面积大于所述竖管的横截面积,所述下卡片能抵接在所述竖管下端,所述竖管内形成有肋板,所述上卡片抵接在所述肋板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横管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横管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旋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通过静态混合器与所述静置区连通,所述静态混合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管体内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形成有通孔,相邻所述散热片之间通过冷却管连接,所述散热片为中空结构,上下两端的所述散热片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
所述萃取物料沿所述第一入口进入,所述第一出口流出,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流过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换热;或所述萃取物料沿所述第二入口进入,所述第二出口流出,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流过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换热。
作为优选地,从第一入口至第一出口的液体流动方向为投影方向,所述散热片上沿直径线上设置有两组所述通孔,沿投影方向,相邻所述散热片的直径线相互垂直。
有益效果:由于泵体分别与第一收集槽和第四收集槽进行连通,当第一收集槽或者第四收集槽内的水相或者油相接近耗尽时,就会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将第二收集槽的油相导流至第一收集槽内,同时若第四收集槽内的水相处于低位,第二导管就会将第三收集槽的水相引流至第四收集槽内,避免泵体空转,延长萃取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萃取装置流向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相邻两组萃取装置俯视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管主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浮子主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静态混合器主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混合区水相区域主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混合区油相区域主体图。
图中:1-萃取主体;11-静置区;12-混合区;121-第一收集槽;122-第二收集槽;123-第三收集槽;124-第四收集槽;125-溢流槽;126-溢流桥;2-导管;21-横管;22-竖管;4-浮子;41-上卡片;42-下卡片;5-肋板;6-静态混合器;61-管体;62-冷却管;63-散热片;7-泵体;8-水相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现有技术下与泵体连通的收集槽,由于设计缺陷,导致收集槽内的水相或者油相出现耗尽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泵体空转,进而导致泵体的寿命缩短,降低整个萃取装置的使用时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三组萃取主体1,萃取主体1并列相邻放置,萃取主体1包括静置区11和混合区12,静置区11内存放有萃取物料,所述萃取物料的上层为油相,所述萃取物料的下层为水相,混合区12包括水相收集室和油相收集室,油相收集室包括第一收集槽121和第二收集槽122;根据从上向下俯视萃取主体1的方向,第一收集槽121设置在右侧,第二收集槽122设置在左侧,第一收集槽121和第二收集槽122设置有溢流口,油相能流至第一收集槽121和第二收集槽122内,萃取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管2,第一导管2能将一组萃取主体1内第二收集槽122的油相导流至相邻另一组萃取主体1的第一收集槽121内;
水相收集室包括第三收集槽123、第四收集槽124和溢流槽125,根据从上向下俯视萃取主体1的方向,第三收集槽123设置在右侧,第四收集槽124和溢流槽125设置在左侧,第三收集槽123和溢流槽125底部开设有溢流口,水相沿溢流口从静置区11流入,溢流槽125和第四收集槽124之间设置有水相挡板8,水相挡板8上设置有溢流口,水相穿过溢流口进入第四收集槽124内,萃取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管2,第二导管2能将其中一组萃取主体1内第三收集槽123的水相导流至相邻另一组萃取主体1的第四收集槽124内,第一导管2和第二导管2的导流方向相反;
第一收集槽121底部与泵体7连通,泵体7通过第一管路与右侧相邻的萃取主体1的静置区11连通;第四收集槽124底部也与泵体7连通,泵体7通过第一管路与左侧相邻的萃取主体1的静置区11连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萃取主体1不仅仅包括三组,一般情况下需要安装多组,才能实现纯度较高的萃取物料,并且由于萃取主体1为并排放置,水相和油相需要按顺序流经每一组萃取主体1,并且上述水相和油相相向而行。
左侧萃取主体1的油相和右侧萃取主体1的水相在混合后会进入中间萃取主体1的静置区11,再从静置区11进入所在萃取主体1的混合区12,每个相邻的三组萃取主体1都会完成上述流动过程。
三组中最左侧的第一收集槽121的油相位置较低的时候,就会将处于中间位置的萃取主体1的第二收集槽122通过第一导管2的引流导向至第一收集槽121内,防止第一收集槽121与泵体7连接的管路内混入空气,导致泵体7的空转,延长泵体7的使用寿命,同样的,当第四收集槽124的水相即将进入低位的时候,左侧的萃取主体1的第三收集槽123的水相就会通过第二导管2流入第四收集槽124内,这就使得上述第四收集槽124内的水相不会被排空,水相会得到及时的补充,防止泵体7空转,提升萃取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萃取主体1包括溢流桥126,溢流桥126将单组萃取主体1内的第一收集槽121和第二收集槽122连通。
通过上述溢流桥126可以控制静止区内的油相从上侧统一进入溢流桥126内,再从溢流桥126的两侧分别向第一收集槽121和第二收集槽122进行注入,通过溢流桥126便于调节其自身高度,防止地层水相侵入,保持萃取的纯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管2和第二导管2包括横管21和竖管22,横管21与竖管22连通,竖管22内安装有浮子4,浮子4包括上卡片41和下卡片42,下卡片42的面积大于竖管22横截面积,下卡片42能抵接在竖管22下端,竖管22内形成有肋板5,上卡片41抵接在肋板5上。
横管21末端形成有弯折部通过上述弯折部与竖管22连接,同时竖管22下端卡接有浮子4,当第二收集槽122或者第四收集槽124内的油相或者水相液位降低的时候,浮子4处于自由下垂状态,同时通过上卡片41固定在竖管22内,此时的水相或者油相可以自由向下流动至目标区域内,当随着水相或者油相的升高,就会托起浮子4向上移动,使得下卡片42抵接在竖管22的下端,从而使得竖管22停止向目标槽内供应液体,水相或者油相已经达到所需要的高度,当液位再次降低,浮子4又会处于自由下垂的状态,保证泵体7不会处于空转的状态,延长萃取装置的使用寿命。
横管21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有内螺纹,横管21形成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旋接,通过上述螺纹连接,可以自由调整竖管22上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以便控制水相或者油相所能实现的最低液位,通用性强,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萃取物料的置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管路通过静态混合器6与静置区11连通,静态混合器6包括管体61,管体6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管体61内设置有散热片63,散热片63上形成有通孔,相邻散热片63之间通过冷却管62连接,散热片63为中空结构,上下两端的散热片6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
萃取物料沿第一入口进入,第一出口流出,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流过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换热;或萃取物料沿第二入口进入,第二出口流出,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流过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换热。
通过从第二入口流入冷却水来控制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的萃取温度,实现对萃取流程的温度控制,保证整个萃取装置的运行的稳定性,延长萃取装置的使用寿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萃取物料可以通过第一入口或者第二入口进入,并不局限于从第一入口进入。
本实用新型的从第一入口至第一出口的液体流动方向为投影方向,散热片63上沿直径线上设置有两组通孔,沿投影方向,相邻散热片63的直径线相互垂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相邻两个散热片63的之间的通孔在投影方向上投影时不会重合,使液体流动产生乱流,便于提升水相和油相之间的混合程度,提升萃取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静态混合器6不仅包括一组,可以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在泵体7和静置区11之间,串联可以提升萃取效率,同时并联也可以增加水相和油相的流量。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三组萃取主体(1),所述萃取主体(1)并列相邻放置,所述萃取主体(1)包括静置区(11)和混合区(12),所述静置区(11)内存放有萃取物料,所述萃取物料的上层为油相,所述萃取物料的下层为水相,所述混合区(12)包括水相收集室和油相收集室,所述油相收集室包括第一收集槽(121)和第二收集槽(122);根据从上向下俯视所述萃取主体(1)的方向,所述第一收集槽(121)设置在右侧,所述第二收集槽(122)设置在左侧,所述第一收集槽(121)和第二收集槽(122)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油相能流至第一收集槽(121)和第二收集槽(122)内,所述萃取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管(2),所述第一导管(2)能将一组所述萃取主体(1)内所述第二收集槽(122)的油相导流至相邻另一组所述萃取主体(1)的第一收集槽(121)内;
所述水相收集室包括第三收集槽(123)、第四收集槽(124)和溢流槽(125),根据从上向下俯视所述萃取主体(1)的方向,所述第三收集槽(123)设置在右侧,所述第四收集槽(124)和所述溢流槽(125)设置在左侧,所述第三收集槽(123)和所述溢流槽(125)底部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水相沿所述溢流口从所述静置区(11)流入,所述溢流槽(125)和所述第四收集槽(124)之间设置有水相挡板(8),所述水相挡板(8)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水相穿过所述溢流口进入所述第四收集槽(124)内,所述萃取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管(2),所述第二导管(2)能将其中一组所述萃取主体(1)内所述第三收集槽(123)的水相导流至相邻另一组所述萃取主体(1)的第四收集槽(124)内;
所述第一收集槽(121)底部与泵体(7)连通,所述泵体(7)通过第一管路与右侧相邻的所述萃取主体(1)的所述静置区(11)连通;所述第四收集槽(124)底部也与所述泵体(7)连通,所述泵体(7)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左侧相邻的所述萃取主体(1)的所述静置区(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主体(1)包括溢流桥(126),所述溢流桥(126)将单组所述萃取主体(1)内的所述第一收集槽(121)和第二收集槽(12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2)和第二导管(2)包括横管(21)和竖管(22),所述横管(21)与所述竖管(22)连通,所述竖管(22)内安装有浮子(4),所述浮子(4)包括上卡片(41)和下卡片(42),所述下卡片(42)的面积大于所述竖管(22)的横截面积,所述下卡片(42)能抵接在所述竖管(22)下端,所述竖管(22)内形成有肋板(5),所述上卡片(41)抵接在所述肋板(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21)在竖直方向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横管(21)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旋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通过静态混合器(6)与所述静置区(11)连通,所述静态混合器(6)包括管体(61),所述管体(6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管体(61)内设置有散热片(63),所述散热片(63)上形成有通孔,相邻所述散热片(63)之间通过冷却管(62)连接,所述散热片(63)为中空结构,上下两端的所述散热片(6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
所述萃取物料沿所述第一入口进入,所述第一出口流出,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流过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换热;或所述萃取物料沿所述第二入口进入,所述第二出口流出,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流过冷流体或热流体进行换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从第一入口至第一出口的液体流动方向为投影方向,所述散热片(63)上沿直径线上设置有两组所述通孔,沿投影方向,相邻所述散热片(63)的所述直径线相互垂直。
CN202222595927.7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萃取装置 Active CN218686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5927.7U CN218686528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萃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5927.7U CN218686528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萃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6528U true CN218686528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8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5927.7U Active CN218686528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萃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6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62692U (zh) 供热二次管网平衡调节系统及供热管网
CN102734832B (zh) 一种锅炉中部带双集箱的水冷壁
CN204594314U (zh) 一种高能效水力模块
CN218686528U (zh) 一种萃取装置
CN103471432B (zh) 一种具有控温功能双螺旋板式固定管板换热器
CN209165532U (zh) 一种一源两供水力系统
CN2746313Y (zh) 一种卧式水箱热泵热水器
CN212721020U (zh) 一种冷热储能转换设备系统
CN210862323U (zh) 一种抗堵塞快速换热器
CN201799428U (zh) 外部冷却加热清洗槽
CN218769002U (zh) 一种油水冷却器结构
CN2854482Y (zh) 双波节管换热器
CN110397851B (zh) 伴热型原油火车卸车撬
CN206681867U (zh) 一种包含散热装置的油箱
CN211346441U (zh) 一种液化石油气水冷式热交换器
CN216205523U (zh) 一种大型设备用气体冷却器
CN216925198U (zh) 一种分区换热器
CN201081599Y (zh) 组合式折流杆旋流管换热器
CN205383919U (zh) 一种污泥换热器
CN220397626U (zh) 一种母管式供暖系统
CN221182784U (zh) 盘管加热反应釜
CN103486881A (zh) 一种具有控温功能双螺旋折流板式浮头换热器
CN1276141C (zh) 染色机用染色液加热装置
CN219454775U (zh) 新型混流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03534287U (zh) 具有控温功能双螺旋板式固定管板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