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85769U - 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85769U
CN218685769U CN202222895610.5U CN202222895610U CN218685769U CN 218685769 U CN218685769 U CN 218685769U CN 202222895610 U CN202222895610 U CN 202222895610U CN 218685769 U CN218685769 U CN 218685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cue
supporting rod
protector
supporting
f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956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禹
陈斌
张贵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8956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85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85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85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涉及到人体坠落保护技术领域,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周圈转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承重轴。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骨架、限位组件、固定组件、下布料、侧布料,坠楼人员坠落时,会落在下布料上,从而实现救援,并且坠楼人员落至在第一钢丝或者第二钢丝上时,使得第二支撑杆或者第三支撑杆产生内收状态运动,达到半包裹目的,避免坠楼人员从下布料上弹出,结构简单,能够折叠,便于携带,该救援保护器使用范围更广泛,使用场景多,且救援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坠落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
背景技术
消防救援中跳楼救援占不小的比例,目前跳楼救援通用的两种方法:
1、在地面铺设救生气垫,这种方法存在的的问题是对地面环境有较高的要求、铺设工作量大、最大有效救援高度18米、并且对跳下来的姿势有一定要求。
2、从各个方向突击抓住跳楼者使其脱离危险区域,这个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危险性更大,从楼上或者左右两侧突击抓住跳楼者,这个方法对救援团队要求极高,稍微一点点失误都会导致救援人员和跳楼者有坠落的风险。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通过设置骨架、限位组件、固定组件、下布料、侧布料,坠楼人员坠落时,会落在下布料上,从而实现救援,并且坠楼人员落至在第一钢丝或者第二钢丝上时,使得第二支撑杆或者第三支撑杆产生内收状态运动,达到半包裹目的,避免坠楼人员从下布料上弹出,进一步实现对人体保护,本申请的救援保护器结构简单,能够折叠,便于携带,相对于传动使用气垫救援、人员抓取方式,该救援保护器使用范围更广泛,使用场景多,且救援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周圈转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承重轴,所述承重轴上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承重轴上滑动连接有一对支撑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钢丝,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还包括用于所述支撑板限位在所述承重轴上的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骨架底部的下布料和侧壁上的侧布料。
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承重轴上的一对限位块,一对所述限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回位弹簧,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限位块的顶部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承重轴顶部上的横板,所述横板上固定连接有一对L形固定杆。
优选地,所述横板和所述L形固定杆上均开设有腰形孔,所述L形固定杆通过螺栓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丝和所述第二钢丝上均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为橡胶或者海绵材质。
优选地,位于最外侧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的夹角均为5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结构。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骨架、限位组件、固定组件、下布料、侧布料,保护器从保护袋中取出,在扭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展开,使得下布料和侧布料展开,然后将一对支撑板滑动至限位组件上,支撑板沿着承重轴向上滑动与限位块接触,限位块受力发生转动,支撑板与限位块不接触时,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限位块自动回位,此时即可实现对上方的支撑板进行限位,使得支撑板不能向下滑动,操作简单,限位效果好,从而使得第一钢丝和第二钢丝将骨架进行拉伸,最后将L形固定杆挂在窗户墙边上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将承重轴通过其它固定方式固定在墙体上,坠楼人员坠落时,会落在下布料上,从而实现救援,并且坠楼人员落至在第一钢丝或者第二钢丝上时,使得第二支撑杆或者第三支撑杆产生内收状态运动,达到半包裹目的,避免坠楼人员从下布料上弹出,进一步实现对人体保护,本申请的救援保护器结构简单,能够折叠,便于携带,相对于传动使用气垫救援、人员抓取方式,该救援保护器使用范围更广泛,使用场景多,且救援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坠落救援保护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坠落救援保护器去除防护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坠落救援保护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坠落救援保护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骨架;2、防护套;3、固定组件;4、下布料;5、侧布料;6、底座;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第三支撑杆;10、承重轴;11、横板;12、L形固定杆;13、第一钢丝;14、第二钢丝;15、支撑板;16、限位块;17、回位弹簧;18、扭力弹簧;19、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考图1-6所示的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包括骨架1,骨架1包括底座6,底座6的周圈转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9,第一支撑杆7与第二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8与第三支撑杆9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18,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第三支撑杆9均为直径为3180m钛合金,在本实施例中的个数各为六根,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第三支撑杆9长度和为4.5m,底座6上固定连接有承重轴10,承重轴10上安装有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承重轴10顶部上的横板11,横板11上固定连接有一对L形固定杆12,横板11和L形固定杆12上均开设有腰形孔,L形固定杆12通过螺栓与横板1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腰形孔,可以调整横板11至L形固定杆12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可以为固定安装在承重轴10上的锚钩或者安装板,锚钩可以挂在墙上固定点,安装板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墙体上,承重轴10上滑动连接有一对支撑板15,其中一个支撑板15与第一支撑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钢丝13,另一个支撑板15与第三支撑杆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14,第一钢丝13和第二钢丝14直径均为4mm,第一钢丝13和第二钢丝14上均套设有防护套2,防护套2为橡胶或者海绵材质,用于人体保护,避免第一钢丝13和第二钢丝14对人体造成大的划伤;还包括用于支撑板15限位在承重轴10上的限位组件、安装在骨架1底部的下布料4和侧壁上的侧布料5,下布料4为半圆形结构,保护器可以进行折叠,放置在收纳袋中,使用时,将保护器从保护袋中取出,在扭力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第三支撑杆9展开,使得下布料4和侧布料5展开,然后将一对支撑板15滑动至限位组件上,通过限位组件进行限位,从而使得第一钢丝13和第二钢丝14将骨架1进行拉伸,最后将L形固定杆挂在窗户墙边上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将承重轴10通过其它固定方式固定在墙体上,坠楼人员坠落时,会落在下布料4上,从而实现救援,并且坠楼人员落至在第一钢丝13或者第二钢丝14上时,使得第二支撑杆8或者第三支撑杆9产生内收状态运动,达到半包裹目的,避免坠楼人员从下布料4上弹出,进一步实现对人体保护,本申请的救援保护器结构简单,能够折叠,便于携带,相对于传动使用气垫救援、人员抓取方式,该救援保护器使用范围更广泛,使用场景多,且救援效果好。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5所示,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承重轴10上的一对限位块16,一对限位块16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回位弹簧17,支撑板15的底部与限位块16的顶部相贴合,支撑板15沿着承重轴10向上滑动与限位块16接触,限位块16受力发生转动,支撑板15与限位块16不接触时,在回位弹簧17的作用下,限位块16自动回位,此时即可实现对上方的支撑板15进行限位,使得支撑板15不能向下滑动,操作简单,限位效果好。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位于最外侧一对第一支撑杆7之间的夹角为180度,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更好的使骨架1的外侧与墙壁贴合,使墙壁对骨架1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第一支撑杆7与底座6、第二支撑杆8与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与第三支撑杆9之间的夹角均为5度,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第三支撑杆9逐级向上呈折弯状态,更好的承载坠楼人员,第一支撑杆7的一端和第二支撑杆8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结构19,能够避免第二支撑杆8和第三支撑杆9反向转动,具有较好的限位效果。
本实用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保护器从保护袋中取出,在扭力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第三支撑杆9展开,使得下布料4和侧布料5展开,然后将一对支撑板15滑动至限位组件上,支撑板15沿着承重轴10向上滑动与限位块16接触,限位块16受力发生转动,支撑板15与限位块16不接触时,在回位弹簧17的作用下,限位块16自动回位,此时即可实现对上方的支撑板15进行限位,使得支撑板15不能向下滑动,操作简单,限位效果好,从而使得第一钢丝13和第二钢丝14将骨架1进行拉伸,最后将L形固定杆挂在窗户墙边上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将承重轴10通过其它固定方式固定在墙体上,坠楼人员坠落时,会落在下布料4上,从而实现救援,并且坠楼人员落至在第一钢丝13或者第二钢丝14上时,使得第二支撑杆8或者第三支撑杆9产生内收状态运动,达到半包裹目的,避免坠楼人员从下布料4上弹出,进一步实现对人体保护,本申请的救援保护器结构简单,能够折叠,便于携带,相对于传动使用气垫救援、人员抓取方式,该救援保护器使用范围更广泛,使用场景多,且救援效果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包括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的周圈转动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9),所述底座(6)上固定连接有承重轴(10),所述承重轴(10)上安装有固定组件(3),所述承重轴(10)上滑动连接有一对支撑板(15),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15)与所述第一支撑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钢丝(13),另一个所述支撑板(15)与所述第三支撑杆(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14);
还包括用于所述支撑板(15)限位在所述承重轴(10)上的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骨架(1)底部的下布料(4)和侧壁上的侧布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承重轴(10)上的一对限位块(16),一对所述限位块(16)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回位弹簧(17),所述支撑板(15)的底部与所述限位块(16)的顶部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承重轴(10)顶部上的横板(11),所述横板(11)上固定连接有一对L形固定杆(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1)和所述L形固定杆(12)上均开设有腰形孔,所述L形固定杆(12)通过螺栓与所述横板(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与所述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二支撑杆(8)与所述第三支撑杆(9)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丝(13)和所述第二钢丝(14)上均套设有防护套(2),所述防护套(2)为橡胶或者海绵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杆(7)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与所述底座(6)、所述第二支撑杆(8)与所述第一支撑杆(7)、所述第二支撑杆(8)与所述第三支撑杆(9)之间的夹角均为5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结构(19)。
CN202222895610.5U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 Active CN218685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5610.5U CN218685769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5610.5U CN218685769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85769U true CN218685769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95610.5U Active CN218685769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85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85769U (zh) 一种坠落救援保护器
CN106549335A (zh) 一种电力试验登高用防坠装置
CN107687263A (zh) 一种悬挂式防护架、防护结构及双重防护方法
CN207251520U (zh) 一种高性能可折叠防腐蚀太阳能铝支架
CN205936379U (zh) 一种防倾倒直梯
CN215711019U (zh) 一种防掉落且兼容性强的吊装架
CN201271005Y (zh) 防震床架
CN212406044U (zh)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防坠爬架装置
CN212409665U (zh) 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CN107707806A (zh) 一种环境监控用摄像头保护装置
CN209705616U (zh) 一种视频图像分析采集设备用安装防护装置
CN209383269U (zh) 一种转轮搬运工装
CN112252751A (zh) 一种可调节的建筑工程用安装保护结构
CN209353852U (zh) 一种便于拼装的机器人防护栏
CN216840953U (zh) 一种污水厂水工构筑物施工用护栏
CN207726692U (zh) 一种新型自重吊篮
CN112195996B (zh) 一种挖沟设备框架式避难网
CN202467292U (zh) 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防坠落装置
CN108017026A (zh) 一种自重吊篮
CN220058966U (zh) 一种房屋建设用安全网
CN211083073U (zh) 一种抗震支架保护座
CN209072416U (zh) 一种太阳能板防护装置
CN207927615U (zh) 一种鱼线用绕线器
CN212726931U (zh) 一种太阳能边框铝型材
CN107248708A (zh) 输电线路耐张塔引流线提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