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9665U - 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9665U
CN212409665U CN202021669736.5U CN202021669736U CN212409665U CN 212409665 U CN212409665 U CN 212409665U CN 202021669736 U CN202021669736 U CN 202021669736U CN 212409665 U CN212409665 U CN 212409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rod
pole
fixedly connected
bal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697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云龙
万宝峰
韩兵兵
李芳军
阎海明
丁国轩
董毅兵
郁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Ge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Ge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Geology filed Critical Gans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Ge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6697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9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9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96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涉及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监测杆和调节装置,监测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监测杆的表面设有调节装置,两个固定筒的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和平衡孔两个固定筒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远离固定筒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并且支撑杆的表面开设有数个支撑孔。本实用新型,由于太阳能板时螺栓紧密固定在监测杆上的上方,不容易卸下,所以在更换太阳能板时需要将监测杆先卸下,更换完毕后又要将监测杆安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此装置解决了监测杆上的太阳能板不易更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以及地震等,地质灾害在发生前必定会引起地表震动。
现有的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常常是将监测杆固定在地面上面,进行即时监测,为了使监测的顺利进行,会在监测杆上固定太阳能板进行发电,以此来保证监测的进行,当太阳能板因为某种原因损坏需要更换时,由于太阳能板时螺栓紧密固定在监测杆上的上方,不容易卸下,所以在更换太阳能板时需要将监测杆先卸下,更换完毕后又要将监测杆安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杆和调节装置,所述监测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监测杆的表面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半圆块,所述第一半圆块的表面与监测杆相接触,所述第一半圆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半圆块,所述第一半圆块和第二半圆块远离监测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两个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和平衡孔两个所述固定筒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远离固定筒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并且支撑杆的表面开设有数个支撑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块和第二半圆块远离监测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套框,且两个套框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远离套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靠近套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升降板的一端与套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远离升降板的一端通过固定筒与支撑杆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块和第二半圆块远离监测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监测杆的一端通过固定筒与支撑杆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块的表面卡有L形框,所述第二半圆块的一端卡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表面与L形框滑动连接,所述L形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卡杆,且卡杆靠近监测杆的一端与L形板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监测杆的表面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表面开设有数个挡孔,所述连接筒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平衡筒,所述平衡筒的表面开设有平衡孔,且平衡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表面套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远离连接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箱子,所述平衡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与箱子相接触,所述平衡筒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板远离监测杆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靠近转动板的一端与箱子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平衡杆远离监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远离平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挡杆远离挡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挡块的一端与转动块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在更换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的太阳能板时,将与太阳能板相连的第一半圆块和第二半圆块移动至监测杆表面,滑动第二半圆块上的L形板,L形板沿着第一半圆块上L形框的内壁滑动,当监测杆表面与第一半圆块的第二半圆块表面接触时,转动L形框上的卡杆,卡杆转动时L形板和L形框被固定,第一半圆块和第二半圆块亦固定住监测杆,随后转动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转动带动支撑杆转动,当太阳能板转动至所需角度时,升降杆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滑入支撑杆上的支撑孔,升降杆进入支撑孔中卡住支撑杆,随后转动固定杆,固定杆转动一段时间后滑入固定筒上的平衡孔,继续转动固定杆,当固定杆与支撑杆表面接触时,支撑杆被固定住,太阳能板亦被固定,此装置让监测杆上的太阳能板在无需拆除监测杆的情况下也能更换太阳能板,此装置解决了监测杆上的太阳能板不易更换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在调节监测杆上的箱子高度时,转动挡板,挡板转动使转动块和挡板不再接触,使箱子脱离固定,随后滑动挡杆,挡杆滑动带动挡块滑动,挡块滑动带动平衡杆,平衡杆滑动一段距离后脱离平衡筒上的平衡孔,平衡杆脱离平衡孔使平衡筒脱离固定,箱子亦脱离固定,此时沿着连接筒表面滑动平衡筒,挡平衡筒滑动至所需位置时,滑动平衡杆,平衡杆滑动至连接筒上的挡孔后,转动挡板,当挡板表面与转动块表面接触时,平衡筒被固定,箱子亦被固定,此装置可以任意调节箱子的高度,解决了监测杆上的箱子不易调节高度,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中图2的A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中图1的B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底座;2、调节装置;201、太阳能板;202、升降板;203、弹簧;204、升降杆;205、第一半圆块;206、L形框;207、第二半圆块;208、固定筒;209、固定杆;210、连接板;211、L形板;3、固定装置;301、连接筒;302、平衡筒;303、挡板;304、挡杆;305、平衡杆;306、挡块;307、螺纹杆;308、转动板;309、箱子;310、转动块;311、支撑板;4、监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杆4和调节装置2,监测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1,监测杆4的表面设有调节装置2,监测杆4的表面设有固定装置3。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调节装置2和固定装置3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半圆块205,第一半圆块205的表面与监测杆4相接触,第一半圆块2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半圆块207,第一半圆块205和第二半圆块207远离监测杆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08,两个固定筒208的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和平衡孔两个固定筒208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远离固定筒20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201,并且支撑杆的表面开设有数个支撑孔,第一半圆块205和第二半圆块207远离监测杆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套框,且两个套框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杆204,升降杆204远离套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02,升降板202靠近套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203,弹簧203远离升降板202的一端与套框固定连接,升降杆204远离升降板202的一端通过固定筒208与支撑杆相接触,第一半圆块205和第二半圆块207远离监测杆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0,两个连接板210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杆209,固定杆209靠近监测杆4的一端通过固定筒208与支撑杆相接触。
其整个调节装置2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调节装置2,在更换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的太阳能板201时,将与太阳能板201相连的第一半圆块205和第二半圆块207移动至监测杆4表面,滑动第二半圆块207上的L形板211,L形板211沿着第一半圆块205上L形框206的内壁滑动,当监测杆4表面与第一半圆块205的第二半圆块207表面接触时,转动L形框206上的卡杆,卡杆转动时L形板211和L形框206被固定,第一半圆块205和第二半圆块207亦固定住监测杆4,随后转动太阳能板201,太阳能板201转动带动支撑杆转动,当太阳能板201转动至所需角度时,升降杆204在弹簧203弹力作用下滑入支撑杆上的支撑孔,升降杆204进入支撑孔中卡住支撑杆,随后转动固定杆209,固定杆209转动一段时间后滑入固定筒208上的平衡孔,继续转动固定杆209,当固定杆209与支撑杆表面接触时,支撑杆被固定住,太阳能板201亦被固定,此装置让监测杆4上的太阳能板201在无需拆除监测杆4的情况下也能更换太阳能板201,此装置解决了监测杆4上的太阳能板201不易更换的问题。
如图1和图4所示,固定装置3包括连接筒301,连接筒301的表面开设有数个挡孔,连接筒30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平衡筒302,平衡筒302的表面开设有平衡孔,且平衡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平衡杆305,平衡杆305的表面套有转动块310,转动块310远离连接筒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箱子309,平衡筒3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11,支撑板311的表面与箱子309相接触,平衡筒302远离支撑板3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板308,两个转动板308远离监测杆4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07,螺纹杆307靠近转动板308的一端与箱子309相接触。
其整个的固定装置3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固定装置3,在调节监测杆4上的箱子309高度时,转动挡板303,挡板303转动使转动块310和挡板303不再接触,使箱子309脱离固定,随后滑动挡杆304,挡杆304滑动带动挡块306滑动,挡块306滑动带动平衡杆305,平衡杆305滑动一段距离后脱离平衡筒302上的平衡孔,平衡杆305脱离平衡孔使平衡筒302脱离固定,箱子309亦脱离固定,此时沿着连接筒301表面滑动平衡筒302,挡平衡筒302滑动至所需位置时,滑动平衡杆305,平衡杆305滑动至连接筒301上的挡孔后,转动挡板303,当挡板303表面与转动块310表面接触时,平衡筒302被固定,箱子309亦被固定,此装置可以任意调节箱子309的高度,解决了监测杆4上的箱子309不易调节高度,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其整体的工作原理为,在更换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的太阳能板201时,将与太阳能板201相连的第一半圆块205和第二半圆块207移动至监测杆4表面,滑动第二半圆块207上的L形板211,L形板211沿着第一半圆块205上L形框206的内壁滑动,当监测杆4表面与第一半圆块205的第二半圆块207表面接触时,转动L形框206上的卡杆,卡杆转动时L形板211和L形框206被固定,第一半圆块205和第二半圆块207亦固定住监测杆4,随后转动太阳能板201,太阳能板201转动带动支撑杆转动,当太阳能板201转动至所需角度时,升降杆204在弹簧203弹力作用下滑入支撑杆上的支撑孔,升降杆204进入支撑孔中卡住支撑杆,随后转动固定杆209,固定杆209转动一段时间后滑入固定筒208上的平衡孔,继续转动固定杆209,当固定杆209与支撑杆表面接触时,支撑杆被固定住,太阳能板201亦被固定,在调节监测杆4上的箱子309高度时,转动挡板303,挡板303转动使转动块310和挡板303不再接触,使箱子309脱离固定,随后滑动挡杆304,挡杆304滑动带动挡块306滑动,挡块306滑动带动平衡杆305,平衡杆305滑动一段距离后脱离平衡筒302上的平衡孔,平衡杆305脱离平衡孔使平衡筒302脱离固定,箱子309亦脱离固定,此时沿着连接筒301表面滑动平衡筒302,挡平衡筒302滑动至所需位置时,滑动平衡杆305,平衡杆305滑动至连接筒301上的挡孔后,转动挡板303,当挡板303表面与转动块310表面接触时,平衡筒302被固定,箱子309亦被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监测杆(4)和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1),所述监测杆(4)的表面设有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半圆块(205),所述第一半圆块(205)的表面与监测杆(4)相接触,所述第一半圆块(2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半圆块(207),所述第一半圆块(205)和第二半圆块(207)远离监测杆(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08),两个所述固定筒(208)的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和平衡孔,两个所述固定筒(208)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远离固定筒(20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块(205)和第二半圆块(207)远离监测杆(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套框,且两个套框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杆(204),所述升降杆(204)远离套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02),所述升降板(202)靠近套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203),所述弹簧(203)远离升降板(202)的一端与套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04)远离升降板(202)的一端通过固定筒(208)与支撑杆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块(205)和第二半圆块(207)远离监测杆(4)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0),两个所述连接板(210)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固定杆(209),所述固定杆(209)靠近监测杆(4)的一端通过固定筒(208)与支撑杆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块(205)的表面卡有L形框(206),所述第二半圆块(207)的一端卡有L形板(211),所述L形板(211)的表面与L形框(206)滑动连接,所述L形框(20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卡杆,且卡杆靠近监测杆(4)的一端与L形板(211)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杆(4)的表面设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连接筒(301),所述连接筒(301)的表面开设有数个挡孔,所述连接筒(30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平衡筒(302),所述平衡筒(302)的表面开设有平衡孔,且平衡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平衡杆(305),所述平衡杆(305)的表面套有转动块(310),所述转动块(310)远离连接筒(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箱子(309),所述平衡筒(3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11),所述支撑板(311)的表面与箱子(309)相接触,所述平衡筒(302)远离支撑板(3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板(308),两个所述转动板(308)远离监测杆(4)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07),所述螺纹杆(307)靠近转动板(308)的一端与箱子(309)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305)远离监测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306),所述挡块(306)远离平衡杆(3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杆(304),所述挡杆(304)远离挡块(30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板(303),所述挡板(303)靠近挡块(306)的一端与转动块(310)相接触。
CN202021669736.5U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09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9736.5U CN212409665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9736.5U CN212409665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9665U true CN212409665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71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6973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09665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96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6531A (zh) * 2022-05-30 2022-09-20 朱慧超 一种多地形适应安装型地质灾害预警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6531A (zh) * 2022-05-30 2022-09-20 朱慧超 一种多地形适应安装型地质灾害预警装置
CN115076531B (zh) * 2022-05-30 2023-09-29 四川得圆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地形适应安装型地质灾害预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09665U (zh) 一种地质灾害深部位移监测装置
CN210264772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地下防护墙
CN205173878U (zh) 一种带锁定的四点支撑液压调平机构
CN208966070U (zh) 一种三角形钢结构支撑架
CN215445809U (zh) 一种深基坑边坡监测支护结构
CN213738088U (zh) 一种电梯轿顶检修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0485174U (zh) 一种建筑机电单向抗震支吊架
CN110439963B (zh) 一种组合型抗震支撑机构
CN209760679U (zh) 一种拐臂支撑的隔震地板
CN207609237U (zh) 一种地桩与立柱的固定结构
CN219365157U (zh) 一种安全型钢结构
CN215217645U (zh) 一种环境监测设备用固定装置
CN205935743U (zh) 一种土木建筑支撑架
CN21849121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电梯井防坠落装置
CN214744464U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安装支架
CN211313460U (zh) 便于拆装调节的建筑施工防护栏
CN214666846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民用建筑设计用测量仪
CN209961230U (zh) 一种勘察测绘放样装置
CN217870950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用钢结构
CN209385041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力安装维修辅助装置
CN214302814U (zh) 一种组装式金属挂篮
CN213361500U (zh) 便于安装的抗震支架
CN214883059U (zh) 一种用于铁路重力式桥墩局部加强的装置
CN220202921U (zh) 一种便于开合的钢格板
CN215107615U (zh) 一种基建工程用混凝土柱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