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5828U - 一种温控系统及免疫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控系统及免疫分析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75828U CN218675828U CN202223132546.1U CN202223132546U CN218675828U CN 218675828 U CN218675828 U CN 218675828U CN 202223132546 U CN202223132546 U CN 202223132546U CN 218675828 U CN218675828 U CN 2186758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water cooling
- control system
- heat exchange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温控系统及免疫分析仪,其中温控系统包括:孵育箱,孵育箱内设有用于放置测试卡的卡槽及用于与卡槽内的测试卡进行换热的换热通道;液体循环装置,液体循环装置与换热通道连通;温度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设置在孵育箱内,用于测量孵育箱内的温度;调温装置,调温装置设置在液体循环装置上,用于调整液体循环装置中液体的温度;换热装置,换热装置设置在调温装置上,用于与调温装置进行换热;第一泵体,第一泵体设置在液体循环装置上,用于驱动液体在液体循环装置与换热通道中流动;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测量装置、调温装置和换热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传统的测试卡孵育方法的温控效果不好,影响测试卡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控系统及免疫分析仪。
背景技术
孵育又称恒温孵育,孵育能使生物反应或化学反应加快且更加充分,因此,孵育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或化学实验中,例如在需要用到测试卡孵育功能的荧光免疫分析仪中,大多是需要对测试卡进行孵育的。
目前市场上的免疫分析仪的孵育模块采用加热片热传导的方式,由于一般需要长时间保持某一温度才能达到孵育的要求,当温度过低时,将测试卡升温至合适的温度进行孵育,当温度过高时,通过断开加热片的电连接的方式来逐渐降温,而频繁的升温降温会导致温度变化大而影像孵育效果,并且通过加热片来进行热量传递,不仅容易导致热量传递不均匀,且热量传递效果也容易受环境影响,导致免疫分析仪的孵育模块的温控效果不好,直接影响测试卡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免疫分析仪的温控系统,能够解决传统的测试卡孵育方法的温控效果不好,影响测试卡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温控系统,包括:
孵育箱,所述孵育箱内设有用于放置测试卡的卡槽以及用于与卡槽内的测试卡进行换热的换热通道;
液体循环装置,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
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孵育箱内,用于测量所述孵育箱内的温度;
调温装置,所述调温装置设置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上,用于调整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中液体的温度;
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调温装置上,用于与所述调温装置进行换热;
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置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上,用于驱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中的液体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与所述换热通道中流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测量装置、调温装置和换热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循环装置包括第一水冷头、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水冷头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所述调温装置设置在第一水冷头上,所述第一泵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或所述第二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和/或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调温装置包括若干帕尔贴半导体,所述帕尔贴半导体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与所述液体循环装置接触,所述第二工作面与所述换热装置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二水冷头、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二散热器和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水冷头具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散热器具有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二入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三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三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泵体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或第四管道上,所述调温装置设置在第二水冷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器依次通过第五管道连通,位于首端的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位于尾端的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第四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内设有若干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开口朝下,所述换热通道包括第三水冷头,所述第三水冷头设置在所述卡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水冷头设置有n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n个所述第三水冷头连通成一整体,n个所述第三水冷头间隔设置,且n个所述第三水冷头中的相邻第三水冷头之间形成n-1个容纳空间,所述卡槽的数量设置为n-1个,n-1个所述卡槽设置在n-1个所述容纳空间中。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三水冷头一侧的位置设有前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免疫分析仪,包括如上所述的温控系统。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控制器根据温度测量装置测量的温度值控制调温装置调整液体循环装置中液体的温度,然后通过第一泵体驱动液体循环装置中的液体在液体循环装置和换热通道中流动,从而将经过温度调节后的液体经过液体循环装置到达换热通道内,换热通道内的液体与卡槽内的测试卡进行热量交换,以此来对孵育箱进行温度调节;并且换热装置能够调温装置吸收调温装置工作时其远离液体循环装置的另一面向外传递热量或冷量,从而进行散热或排冷,避免影响机器内部温度;本实用新型采用液体进行热量传递,热量传递均匀且持续稳定,不容易受环境影响,孵育效果好,且液体温度可受调控,过程全自动化,可节约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孵育箱显示内部图像);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中孵育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中帕尔贴半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中第一水冷头、帕尔贴半导体和第二水冷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中第二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中液体循环装置与孵育箱连接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中换热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中,1-孵育箱,11-卡槽,111-限位凹槽,12-换热通道,121-第三水冷头,13-前支撑板,2-液体循环装置,21-第一水冷头,211-第一入口,212-第一出口,22-第一管道,23-第二管道,24-第一散热器,3-帕尔贴半导体,31-第一工作面,32-第二工作面,4-换热装置,41-第二水冷头,411-第二入口,412-第二出口,42-第三管道,43-第四管道,44-第二散热器,441-第三入口,442-第三出口,45-第二泵体,46-第五管道,5-第一泵体,6-测试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孵育箱显示内部图像)。一种温控系统,包括孵育箱1、液体循环装置2、温度测量装置、调温装置、换热装置4、第一泵体5和控制器,孵育箱1内设有用于放置测试卡6的卡槽11以及用于与卡槽11内的测试卡6进行换热的换热通道12;液体循环装置2与换热通道12连通;温度测量装置设置在孵育箱1内,用于测量孵育箱1内的温度;调温装置设置在液体循环装置2上,用于调整液体循环装置2中液体的温度;换热装置4设置在调温装置上,用于对调温装置进行换热;第一泵体5设置在液体循环装置2上,用于驱动液体循环装置2中的液体在液体循环装置2与换热通道12中流动;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测量装置、调温装置和换热装置4电连接。
请参阅图2、图5和图7,图5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中第一水冷头、帕尔贴半导体和第二水冷头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中液体循环装置与孵育箱连接的结构框图。在一实施例中,液体循环装置2包括第一水冷头21、第一管道22和第二管道23,第一水冷头21具有第一入口211和第一出口212,第一入口211通过第一管道22与换热通道12连通,第一出口212通过第二管道23与换热通道12连通,调温装置设置在第一水冷头21上,第一泵体5设置在第一管道22或第二管道23上。通过第一水冷头21与调温装置接触,能够提高调温装置与液体循环装置2的换热效果,从而能够提高调温装置对液体循环装置2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及制冷的效率。而将经过温度调节后的液体经过第一泵体5驱动,从液体循环装置2到达换热通道12内,换热通道12内的液体与卡槽11内的测试卡6进行热量交换,以此来对孵育箱1进行温度调节。其中,液体为水或者其他流体介质。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管道22和/或第二管道23上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器24。在液体循环装置2中,第一散热器24可用于制冷,第一水冷头21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制冷或加热,从而通过第一散热器24和第一水冷头21共同作用用于高效调整孵育箱1的温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24为水冷散热器或风冷散热器。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的帕尔贴半导体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调温装置包括帕尔贴半导体3,帕尔贴半导体3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工作面31和第二工作面32,第一工作面31与液体循环装置2接触,第二工作面32与换热装置4接触。控制器能够切换帕尔贴半导体3的通电电流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面31在通正向电流时此面制冷,通反向电流时此面制热,第二工作面32在通正向电流时此面制热,通反向电流时此面制冷。液体循环装置在一实施例中,调温装置包括两个帕尔贴半导体3。通过两个帕尔贴半导体3并排设置,同时对液体循环装置2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或制冷,能够提高加热或制冷的效率。
请参阅图2、图6和图8,图6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中第二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中换热装置的结构框图。在一实施例中,换热装置4包括第二水冷头41、第三管道42、第四管道43、第二散热器44和第二泵体45,第二水冷头41具有第二入口411和第二出口412,第二散热器44具有第三入口441和第三出口442,第二入口411通过第三管道42与第三出口连通442,第二出口412通过第四管道43与第三入口441连通,第二泵体45设置在第三管道42或第四管道43上,调温装置设置在第二水冷头41上。在帕尔贴半导体3的第一工作面31对液体循环装置2内液体进行制冷时,帕尔贴半导体3的第二工作面32制热,通过将第二水冷头41贴合在帕尔贴半导体3的第二工作面32上,第二泵体45驱动第二水冷头41内的液体流过第二散热器44,从而第二散热器44能够对加热的液体进行散热,进而能够对帕尔贴半导体3第二工作面32散发的热量进行散热,避免帕尔贴半导体3的第二工作面32散发的热量影响了机器内部的温度。在帕尔贴半导体3的第一工作面31对液体循环装置2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帕尔贴半导体3的第二工作面32制冷,通过将第二水冷头41贴合在帕尔贴半导体3的第二工作面32上,第二泵体45驱动第二水冷头41内的液体流过第二散热器44,从而第二散热器44能够对降温的液体进行排冷,避免帕尔贴半导体3的第二工作面32散发的冷量影响了机器内部的温度。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器44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散热器44依次通过第五管道46连通,位于首端的第二散热器44与第三管道42连通,位于尾端的第二散热器44与第四管道43连通。至少两个第二散热器44形成级联结构,可以增强对第二水冷头41内的液体散热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器44为水冷散热器或风冷散热器。
请参阅图2和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的孵育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卡槽11内设有若干限位凹槽111,限位凹槽111的开口朝下,换热通道12包括第三水冷头121,第三水冷头121设置在卡槽11的底部。限位凹槽111用于放置测试卡6,从而能够同时对若干测试卡6进行温度调控,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且限位凹槽111的开口朝下,使得放入限位凹槽111内的测试卡6直接与第三水冷头121接触,能够提高测试卡6与第三水冷头121内的液体之间的换热效率。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水冷头121设置有n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n个第三水冷头121连通成一整体,n个第三水冷头121间隔设置,且n个第三水冷头121中的相邻第三水冷头121之间形成n-1个容纳空间,卡槽11的数量设置为n-1个,n-1个卡槽11设置在n-1个容纳空间中。需要说明的是,n个第三水冷头121可以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或者n个第三水冷头121可以通过管道间隔连通,在此不限定n个第三水冷头121的连通方式,只需要将n个第三水冷头121连通成一个换热通道12即可。n个第三水冷头121可以与n-1个卡槽11内的若干测试卡6进行换热,即可对多个测试卡6同时进行温度调控,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成本。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卡槽11的底部位于第三水冷头121一侧的位置设有前支撑板13。前支撑板13用于将限位凹槽111上除了与第三水冷头121接触的开口封闭,使得在将测试卡6放入限位凹槽111时,能够确保测试卡6与第三水冷头121的顶面接触。
以下简单说明本实用新型温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请参阅图2和图3,在将测试卡6放入孵育箱1的限位凹槽111内时,会改变孵育箱1内的温度,温度测量装置测量的孵育箱1内的当前温度值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当前温度值与预设温度阈值比较,控制帕尔贴半导体3对第一水冷头21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或加热。
当控制器控制帕尔贴半导体3对第一水冷头21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时,同时控制第一泵体5驱动第一水冷头21内的液体流动至第三水冷头121,第三水冷头121吸收测试卡6的热量并通过流入第三水冷头121的液体进行置换,从而使得第三水冷头121内的液体与孵育箱1内的测试卡6进行热量交换,以此来对孵育箱1进行制冷。吸收热量后的液体从第三水冷头121流入第一水冷头21进行冷却后再次进行第三水冷头121进行循环流动,以保持孵育箱1的温度。在此过程中,第二水冷头41吸收帕尔贴半导体3的第二工作面32散发的热量,并通过第二泵体45驱动第二水冷头41内的升温的液体流动至第二散热器44,通过第二散热器44给升温的液体进行降温,从而对帕尔贴半导体3第二工作面32散发的热量进行散热,避免帕尔贴半导体3的第二工作面32散发的热量影响了机器内部的温度。
当控制器控制帕尔贴半导体3对第一水冷头2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同时控制第一泵体5驱动第一水冷头21内的液体流动至第三水冷头121,从而使得第三水冷头121内的液体与孵育箱1内的测试卡6进行热量交换,以此来对孵育箱1进行加热。降温后的液体从第三水冷头121流入第一水冷头21进行升温后再次流入第三水冷头121进行循环流动,以保持孵育箱1的温度。在此过程中,第二水冷头41吸收帕尔贴半导体3的第二工作面32散发的冷量,并通过第二泵体45驱动第二水冷头41内的降温的液体流动至第二散热器44,通过第二散热器44给降温的液体进行排冷,从而对帕尔贴半导体3第二工作面32散发的冷量进行排冷,避免帕尔贴半导体3的第二工作面32散发的冷量影响了机器内部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免疫分析仪,包括上述的温控系统。该免疫分析仪包括如上的温控系统,具有如上的温控系统的所有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控制器根据温度测量装置测量的温度值控制调温装置调整液体循环装置2中液体的温度,然后通过第一泵体5驱动液体循环装置2中的液体在液体循环装置2和换热通道12中流动,从而将经过温度调节后的液体经过液体循环装置2到达换热通道12内,换热通道12内的液体与卡槽11内的测试卡6进行热量交换,以此来对孵育箱1进行温度调节;并且通过换热装置4能够吸收调温装置工作时其远离液体循环装置的另一面向外传递热量或冷量,从而进行散热或排冷调温装置,避免影响机器内部温度;本实用新型采用液体进行热量传递,热量传递均匀且持续稳定,不容易受环境影响,孵育效果好,且液体温度可受调控,过程全自动化,可节约人力资源。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孵育箱,所述孵育箱内设有用于放置测试卡的卡槽以及用于与卡槽内的测试卡进行换热的换热通道;
液体循环装置,所述液体循环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
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孵育箱内,用于测量所述孵育箱内的温度;
调温装置,所述调温装置设置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上,用于调整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中液体的温度;
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调温装置上,用于与所述调温装置进行换热;
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置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上,用于驱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中的液体在所述液体循环装置与所述换热通道中流动;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测量装置、调温装置和换热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装置包括第一水冷头、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水冷头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所述调温装置设置在第一水冷头上,所述第一泵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或所述第二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或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装置包括帕尔贴半导体,所述帕尔贴半导体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与所述液体循环装置接触,所述第二工作面与所述换热装置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二水冷头、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二散热器和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水冷头具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散热器具有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二入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三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三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泵体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或第四管道上,所述调温装置设置在第二水冷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器依次通过第五管道连通,位于首端的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位于尾端的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第四管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内设有若干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开口朝下,所述换热通道包括第三水冷头,所述第三水冷头设置在所述卡槽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冷头设置有n个,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n个所述第三水冷头连通成一整体,n个所述第三水冷头间隔设置,且n个所述第三水冷头中的相邻第三水冷头之间形成n-1个容纳空间,所述卡槽的数量设置为n-1个,n-1个所述卡槽设置在n-1个所述容纳空间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三水冷头一侧的位置设有前支撑板。
10.一种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温控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32546.1U CN218675828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一种温控系统及免疫分析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32546.1U CN218675828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一种温控系统及免疫分析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75828U true CN218675828U (zh) | 2023-03-21 |
Family
ID=85540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32546.1U Active CN218675828U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一种温控系统及免疫分析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75828U (zh) |
-
2022
- 2022-11-24 CN CN202223132546.1U patent/CN2186758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24741B (zh) | 一种结合制冷片的液冷板、动力电池散热液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8012513B (zh) | 一种无需行间空调的数据中心及其散热系统 | |
CN112886093A (zh) | 一种主动控制型全浸没式液冷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13873849B (zh) | 一种自适应调节半浸没式液冷散热腔体、循环系统及应用 | |
CN114245654B (zh) | 一种服务器及其液冷换热系统 | |
CN111509333A (zh) | 一种电池包的分区热管理控制方法 | |
CN107394072A (zh) | 一种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以及混合动力汽车 | |
CN215771222U (zh) | 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8675828U (zh) | 一种温控系统及免疫分析仪 | |
CN220856565U (zh) | 一种复合式芯片液冷散热器 | |
CN212412130U (zh) | 具有冷热工况温度调节功能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10328402U (zh) | 水冷散热装置 | |
CN115616385B (zh) | 一种温控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218887242U (zh) |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系统 | |
CN213938723U (zh) | 一种用于4g通信柜的散热器 | |
CN214647452U (zh) | 一种电动推土机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推土机 | |
CN113540616A (zh) | 一种基于重力热管冷却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9607878U (zh) | 一种基于热泵空调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9843904U (zh) | 温控系统及储能电池柜 | |
CN209418728U (zh) |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管理装置及动力电池系统 | |
CN112968192A (zh) | 车辆热管理系统 | |
CN214176116U (zh) | 一种新型可控温动力电池 | |
CN221884259U (zh) | 一种具有制冷片的水冷散热器 | |
CN218888895U (zh) | 一种igbt模块的降温装置 | |
CN213470514U (zh) | 一种加工中心底座的冷却液循环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