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5705U - 智能手表及手表升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手表及手表升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5705U
CN218675705U CN202223120347.9U CN202223120347U CN218675705U CN 218675705 U CN218675705 U CN 218675705U CN 202223120347 U CN202223120347 U CN 202223120347U CN 218675705 U CN218675705 U CN 218675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ower supply
watch
trigger
debu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03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龙辉
颜章煜
陈树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03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5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5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5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智能手表及手表升级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包括:表体,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具有第一供电触点和第一接地触点,第一连接槽用于连接供电线材,第一供电触点和第一接地触点用于电连接供电线材的供电线路;第二连接槽具有第二供电触点、数据正信号触点、数据负信号触点和第二接地触点,第二连接槽用于连接调试线材,第二供电触点和第二接地触点用于电连接调试线材的供电线路,数据正信号触点和数据负信号触点用于电连接调试线材的调试线路;盖体,用于遮盖第二连接槽。本申请的智能手表能够避免触点发生氧化和腐蚀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充电效率、升级效率及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智能手表及手表升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表及手表升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元件的高度集成化和移动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可穿戴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热捧。作为可穿戴设备中的重要分支,智能手表也受到了设备开发商和用户的普遍关注。目前智能手表的充电、升级及测试一般通过外露在表壳表面的多个连接触点与USB线材连接实现,连接触点分别对应USB线材的总线供电端(VBUS)、数据正信号端(DP)、数据负信号端(DM)和接地端(GND)。
然而,智能手表在日常使用中经常接触水、油脂和空气等,容易造成连接触点的氧化和腐蚀,影响了智能手表的充电效率、升级效率及测试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及手表升级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的连接触点容易氧化、腐蚀而影响充电效率、升级效率及测试效率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包括:
表体,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具有第一供电触点和第一接地触点,所述第一连接槽用于连接供电线材,所述第一供电触点和所述第一接地触点用于电连接所述供电线材的供电线路;所述第二连接槽具有第二供电触点、数据正信号触点、数据负信号触点和第二接地触点,所述第二连接槽用于连接调试线材,所述第二供电触点和所述第二接地触点用于电连接所述调试线材的供电线路,所述数据正信号触点和所述数据负信号触点用于电连接所述调试线材的调试线路;
盖体,用于遮盖所述第二连接槽。
作为智能手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槽底凹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有用于电连接S I M卡的连接电路,所述第二供电触点、数据正信号触点、数据负信号触点和第二接地触点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作为智能手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纳槽间隔设置有第一触发点和第二触发点,所述第一触发点和所述第二触发点用于电连接所述调试线材的触发电路。
作为智能手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槽的边缘凹设有卡槽,所述盖体的边缘凸设有第一卡扣,所述卡槽用于卡接所述第一卡扣或所述调试线材的第二卡扣。
作为智能手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槽的边缘凹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用于暴露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空隙。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手表升级系统,包括调试线材及如上所述的智能手表,所述调试线材包括:
壳体,具有凸台,所述凸台用于连接智能手表的第二连接槽;
供电线路,设置于所述凸台上,所述供电线路具有供电端和接地端,所述供电端用于连接智能手表的第二供电触点,所述接地端用于连接智能手表的第二接地触点;
调试线路,设置于所述凸台上,所述调试线路具有正信号调试端和负信号调试端,所述正信号调试端用于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的数据正信号触点,所述负信号调试端用于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的数据负信号触点。
作为手表升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台上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S I M卡。
作为手表升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试线材还包括:
触发线路,设置于所述凸台上,所述触发线路具有第一触发端、第二触发端和触发按键,所述触发按键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第一触发端和所述第二触发端的电连接,所述第一触发端用于电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一触发点,所述第二触发端用于电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二触发点。
作为手表升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台设置有顶针,所述供电端、所述接地端、所述正信号调试端、所述负信号调试端、所述第一触发端和所述第二触发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顶针,每个所述顶针用于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供电触点、所述数据正信号触点、所述数据负信号触点、所述第二接地触点、所述第一触发点和所述第二触发点。
作为手表升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边缘具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用于卡接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二连接槽的卡槽。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智能手表的表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只在第一连接槽上设置第一供电触点和第一接地触点,而第二连接槽则设置有第二供电触点、数据正信号触点、数据负信号触点和第二接地触点,再设置盖体来遮盖第二连接槽,可以避免第二连接槽中的第二供电触点、数据正信号触点、数据负信号触点和第二接地触点暴露于空气、油脂或水汽而发生氧化和腐蚀。
当只需要充电时,将供电线材与第一连接槽连接,使得第一供电触点和第一接地触点能够与供电线材的供电线路电连接形成回路,由供电线材向智能手表进行充电。当需要对智能手表进行充电以及升级或测试时,将调试线材与第二连接槽连接,使得第二供电触点和第二接地触点与调试线材的供电线路电连接,以实现对智能手表进行充电。而数据正信号触点和数据负信号触点分别与调试线材的数据正信号触点和数据负信号触点对应连接,使得智能手表能够通过调试线材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以实现在充电时同时进行智能手表的升级或测试。
因此,本申请的智能手表能够避免第二连接槽中的第二供电触点、数据正信号触点、数据负信号触点和第二接地触点发生氧化和腐蚀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充电效率、升级效率及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手表升级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手表升级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手表升级系统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表体;11、第一连接槽;111、第一供电触点;112、第一接地触点;
12、第二连接槽;121、第二供电触点;122、数据正信号触点;123、数据负信号触点;124、第二接地触点;125、容纳槽;126、第一触发点;127、第二触发点;128、卡槽;129、空槽;
2、盖体;21、第一卡扣;
3、调试线材;31、壳体;311、凸台;312、安装槽;313、第二卡扣;
32、供电线路;321、供电端;322、接地端;
33、调试线路;331、正信号调试端;332、负信号调试端;
34、触发线路;341、第一触发端;342、第二触发端;343、触发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的连接触点容易氧化、腐蚀而影响充电效率、升级效率及测试效率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包括:
表体1,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槽11和第二连接槽12,第一连接槽11具有第一供电触点111和第一接地触点112,第一连接槽11用于连接供电线材,第一供电触点111和第一接地触点112用于电连接供电线材的供电线路32;第二连接槽12具有第二供电触点121、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数据负信号触点123和第二接地触点124,第二连接槽12用于连接调试线材3,第二供电触点121和第二接地触点124用于电连接调试线材3的供电线路32,数据正信号触点122和数据负信号触点123用于电连接调试线材3的调试线路33;
盖体2,用于遮盖第二连接槽12。
本申请通过在智能手表的表体1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槽11和第二连接槽12,只在第一连接槽11上设置第一供电触点111和第一接地触点112,而第二连接槽12则设置有第二供电触点121、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数据负信号触点123和第二接地触点124,再设置盖体2来遮盖第二连接槽12,可以避免第二连接槽12中的第二供电触点121、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数据负信号触点123和第二接地触点124暴露于空气、油脂或水汽而发生氧化和腐蚀。
当只需要充电时,将供电线材与第一连接槽11连接,使得第一供电触点111和第一接地触点112能够与供电线材的供电线路32电连接形成回路,由供电线材向智能手表进行充电。当需要对智能手表进行充电以及升级或测试时,将调试线材3与第二连接槽12连接,使得第二供电触点121和第二接地触点124与调试线材3的供电线路32电连接,以实现对智能手表进行充电。而数据正信号触点122和数据负信号触点123分别与调试线材3的数据正信号触点122和数据负信号触点123对应连接,使得智能手表能够通过调试线材3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以实现在充电时同时进行智能手表的升级或测试。
因此,本申请的智能手表能够避免第二连接槽12中的第二供电触点121、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数据负信号触点123和第二接地触点124发生氧化和腐蚀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充电效率、升级效率及测试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表体1可以设置有控制主板、电源模块和显示屏幕以及按键来实现手表的显示和交互功能,而第一连接槽11的第一供电触点111和第一接地触点112以及第二连接槽12的第二供电触点121和第二接地触点124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第二连接槽12的数据正信号触点122和数据负信号触点123与控制主板通信连接,具体的连接线路和实现原理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此外,供电线材和调试线材3可以通过不同种类的USB接口连接到不同的智能设备或电源转换器,从而提供电源或者传输数据,USB接口可以是USB-A、USB-C或Type-C,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第二连接槽12的槽底凹设有容纳槽125,容纳槽125设置有用于电连接S I M(Subscr i ber I dent ity Modu l e,用户识别模块)卡的连接电路,可以将S I M卡设置在容纳槽125中来实现智能手表与GSM(G l oba lSystem for Mobi l e Commun i cat i 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也便于安装和拆卸S I M卡,可以进一步节省手表的空间。优选地,将第二供电触点121、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数据负信号触点123和第二接地触点124位于容纳槽125内,可以进一步提高容纳槽125的体积利用率。而且,也可以通过第二连接槽12的槽底来抵接调试线材3的壳体31,提高表体1与调试线材3的连接稳定性,避免表体1的第二供电触点121、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数据负信号触点123和第二接地触点124与调试线材3的供电端321、正信号调试端331、负信号调试端332和接地端322断连。
进一步地,凸台311上凹设设置有对应S I M卡的安装槽312,可以将S I M卡安装在安装槽312中,可以在连接调试线材3和智能手表时,S I M卡也安装在智能手表,在升级或者调试过程中,智能手表可以通过S I M卡实现通信。在实际应用中,智能手表的系统可能出现故障,但是在查找故障时在原容纳槽125中设置调试线材3后难以安装S I M卡来保持通信。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安装槽312来安装S I M卡,使得智能手表在进行调试时可以既连接调试线材3,也连接S I M卡,保持智能手表与移动网络的通信,也保持智能手表通过调试线材3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可以加快查找系统故障的排查效率。
再优选地,参考图1,容纳槽125间隔设置有第一触发点126和第二触发点127,第一触发点126和第二触发点127用于电连接调试线材3的触发电路。当触发电路连通时,第一触发点126和第二触发点127形成导电连接,可以触发实现表体1对应的功能。比如,当第一触发点126和第二触发点127连接至表体1的控制主板的升级电路,可以通过触发电路来触发表体1进行固件升级;若第一触发点126和第二触发点127连接至控制主板的恢复电路,可以通过触发电路来重置系统设置,可以快速恢复到出厂设置。对于第一触发点126和第二触发点127的实际连接对象可以视实际使用需求而定,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提高表体1与盖体2的连接强度,可选地,参考图1,在第二连接槽12的边缘凹设有卡槽128,盖体2的边缘凸设有第一卡扣21,通过卡槽128与第一卡扣21的卡接,能够提高盖体2与标题的连接稳定性,在不需要连接调试线材3时,可以保持盖体2与表体1的固定连接。另外,当需要连接调试线材3时,也可以通过卡槽128来与调试线材3的第二卡扣313,保持表体1与调试线材3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参考图1,除了设置卡槽128以外,第二连接槽12的边缘还凹设有空槽129,通过空槽129来暴露盖体2与第二连接槽12的空隙,可以通过工具或指甲塞入盖体2与第二连接槽12的空隙,以便于将盖体2从表体1上拆除。
如图2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手表升级系统,包括调试线材3及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智能手表。其中,调试线材3包括:
壳体31,具有凸台311,可以通过凸台311来连接智能手表的第二连接槽12,利用第二连接槽12与凸台311的限位来固定调试线材3。
设置于凸台311上的供电线路32,供电线路32具有供电端321和接地端322,供电线路32可以与电源转换器或者智能设备电连接。本实施例将供电端321连接智能手表的第二供电触点121,而接地端322连接智能手表的第二接地触点124,使得智能手表与电源转换器或智能设备电连接,可以实现对智能手表的充电。
设置于凸台311上的调试线路33,调试线路33具有正信号调试端331和负信号调试端332,将正信号调试端331连接智能手表的数据正信号触点122,负信号调试端332连接智能手表的数据负信号触点123,可以通过调试线路33将智能手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通道,实现智能手表与智能设备的数据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智能手表拥有同样的结构及达到同样的效果,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特别地,参考图2,凸台311的截面轮廓对应智能手表的容纳槽125的截面轮廓,使得容纳槽125能够容纳凸台311,进一步提高凸台311与表体1的连接强度和防止相互扭转,也可以进一步缩小调试线材3的壳体31体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调试线材3还包括:
设置于凸台311上的触发线路34,触发线路34具有第一触发端341、第二触发端342和触发按键343,其中,触发按键343能够连通或切断第一触发端341和第二触发端342的电连接,而第一触发端341电连接智能手表的第一触发点126,第二触发端342电连接智能手表的第二触发点127。当智能手表需要触发升级或者恢复出厂设置时,可以操作触发按键343,使得第一触发端341和第二触发端342之间导电连接,从而使智能手表的升级电路或者恢复电路形成回路,可以实现智能手表的升级或者恢复出厂设置。若不对触发按键343进行操作,则保持第一触发端341和第二触发端342之间断连。
进一步地,在凸台311设置有顶针,将供电端321、接地端322、正信号调试端331、负信号调试端332、第一触发端341和第二触发端342分别连接一个顶针,使得每个顶针对应连接第二供电触点121、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数据负信号触点123、第二接地触点124、第一触发点126和第二触发点127。本实施例中,顶针既可以导电,也可以支撑调试线材3,起到延长第二供电触点121、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数据负信号触点123、第二接地触点124、第一触发点126和第二触发点127的电连接距离的效果。
为了提高调试线材3与表体1的连接强度,可选地,参考图4,在壳体31的边缘具有第二卡扣313,通过第二卡扣313卡接智能手表的第二连接槽12的卡槽128,可以减少调试线材3从第二连接槽12中脱离的风险。
当需要对智能手表进行升级时,将调试线材3的凸台311对应智能手表的第二连接槽12,最优选的实施例是将凸台311对应第二连接槽12中的容纳槽125,使得调试线材3的供电端321、接地端322、正信号调试端331、负信号调试端332、第一触发端341和第二触发端342分别与智能手表的第二供电触点121、第二接地触点124、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数据负信号触点123、第一触发点126和第二触发点127对应电连接。此时,调试线材3的供电线路32、调试线路33和触发线路34均与智能手表连接,当调试线材3的另一端插接在调试设备时,可以将智能手表与调试设备实现供电连接和通信连接,以便将新版本的固件信息导入到智能手表中。
对于触发线路34的实现过程,按压触发按键343时第一触发端341和第二触发端342导通触发线路34。在升级操作中,可以是先按压触发按键343来触发将新版本的固件信息导入到智能手表中,后续智能手表再运行新的固件信息进行升级;也可以是先将新版本的固件信息导入到智能手表中,再按压触发按键343来触发智能手表的升级,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申请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体(1),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槽(11)和第二连接槽(12),所述第一连接槽(11)具有第一供电触点(111)和第一接地触点(112),所述第一连接槽(11)用于连接供电线材,所述第一供电触点(111)和所述第一接地触点(112)用于电连接所述供电线材的供电线路(32);所述第二连接槽(12)具有第二供电触点(121)、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数据负信号触点(123)和第二接地触点(124),所述第二连接槽(12)用于连接调试线材(3),所述第二供电触点(121)和所述第二接地触点(124)用于电连接所述调试线材(3)的供电线路(32),所述数据正信号触点(122)和所述数据负信号触点(123)用于电连接所述调试线材(3)的调试线路(33);
盖体(2),用于遮盖所述第二连接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槽(12)的槽底凹设有容纳槽(125),所述容纳槽(125)设置有用于电连接SIM卡的连接电路,所述第二供电触点(121)、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数据负信号触点(123)和第二接地触点(124)位于所述容纳槽(12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25)间隔设置有第一触发点(126)和第二触发点(127),所述第一触发点(126)和所述第二触发点(127)用于电连接所述调试线材(3)的触发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槽(12)的边缘凹设有卡槽(128),所述盖体(2)的边缘凸设有第一卡扣(21),所述卡槽(128)用于卡接所述第一卡扣(21)或所述调试线材(3)的第二卡扣(3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槽(12)的边缘凹设有空槽(129),所述空槽(129)用于暴露所述盖体(2)与所述第二连接槽(12)的空隙。
6.一种手表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试线材(3)及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表,所述调试线材(3)包括:
壳体(31),具有凸台(311),所述凸台(311)用于连接智能手表的第二连接槽(12);
供电线路(32),设置于所述凸台(311)上,所述供电线路(32)具有供电端(321)和接地端(322),所述供电端(321)用于连接智能手表的第二供电触点(121),所述接地端(322)用于连接智能手表的第二接地触点(124);
调试线路(33),设置于所述凸台(311)上,所述调试线路(33)具有正信号调试端(331)和负信号调试端(332),所述正信号调试端(331)用于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的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所述负信号调试端(332)用于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的数据负信号触点(1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表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11)上凹设有安装槽(312),所述安装槽(312)用于安装SIM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表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线材(3)还包括:
触发线路(34),设置于所述凸台(311)上,所述触发线路(34)具有第一触发端(341)、第二触发端(342)和触发按键(343),所述触发按键(343)用于连通或切断所述第一触发端(341)和所述第二触发端(342)的电连接,所述第一触发端(341)用于电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一触发点(126),所述第二触发端(342)用于电连接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二触发点(12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表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11)设置有顶针,所述供电端(321)、所述接地端(322)、所述正信号调试端(331)、所述负信号调试端(332)、所述第一触发端(341)和所述第二触发端(342)分别连接一个所述顶针,每个所述顶针用于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供电触点(121)、所述数据正信号触点(122)、所述数据负信号触点(123)、所述第二接地触点(124)、所述第一触发点(126)和所述第二触发点(127)。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手表升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的边缘具有第二卡扣(313),所述第二卡扣(313)用于卡接所述智能手表的第二连接槽(12)的卡槽(128)。
CN202223120347.9U 2022-11-22 2022-11-22 智能手表及手表升级系统 Active CN218675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0347.9U CN218675705U (zh) 2022-11-22 2022-11-22 智能手表及手表升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0347.9U CN218675705U (zh) 2022-11-22 2022-11-22 智能手表及手表升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5705U true CN218675705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41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0347.9U Active CN218675705U (zh) 2022-11-22 2022-11-22 智能手表及手表升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5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8700B2 (en) Safe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placeable interface
CA2759855C (en) Power metering automatic product with communication function
US8277246B2 (en) Battery terminal adapter
CN218675705U (zh) 智能手表及手表升级系统
CN102932506A (zh) 移动终端
CN210167823U (zh) 多国充电器结构
KR100312422B1 (ko) 확장 가능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215729487U (zh) 主板及智能终端
CN106785611B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7767549U (zh) 一种适用于便携式终端的支撑底座
CN110602915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1744088U (zh) 移动电源
CN218039898U (zh) 一种连接座、连接器、电池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14380983U (zh) 电子设备
CN216161920U (zh) 一种对讲设备
CN216389954U (zh) 一种数据线
CN216872431U (zh) 一种带有过载预警模组的usb转接器
CN220122140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15067839U (zh) 一种加油机数据采集模块
CN217426017U (zh) 一种内置nfc芯片的保护壳
CN210487882U (zh) 应用于变压器在线监测终端的插件式采集器及采集设备
CN211088545U (zh) 连接器、电池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14101974U (zh) 一种电力终端
CN108051996B (zh) 一种基板及智能手表
CN217360942U (zh) 线路跳闸自动语音通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