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5690U - 一种显影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影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5690U
CN218675690U CN202223203218.6U CN202223203218U CN218675690U CN 218675690 U CN218675690 U CN 218675690U CN 202223203218 U CN202223203218 U CN 202223203218U CN 218675690 U CN218675690 U CN 218675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end wall
urging
cartridge
develo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32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ast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5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5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影盒,可拆卸安装于包括鼓组件的电子成像装置中,显影盒包括: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为第一方向,盒体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盒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为第二方向,盒体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盒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为第三方向;识别组件含有显影盒信息,识别组件可将信息传递至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弹性组件,设置于盒体的底部,弹性组件与所述鼓组件接触并可相对于鼓组件压缩和伸展,盒体相对于鼓组件在第三方向上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组件可使得显影盒在安装时更加顺利,便于识别组件的存储介质被电子成像装置识别。

Description

一种显影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成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影盒。
背景技术
显影盒是一种广泛的应用在电子成像装置上的可拆卸部分。显影盒通常先与鼓组件完成安装,后再整体装入电子成像装置中。当显影盒与鼓组件完成安装后,显影盒侧壁上设有的单个迫推凸起与鼓组件上设有迫推块接触,迫推块向迫推凸起施加朝向感光鼓方向的挤压力,迫使显影辊与感光介质接触。现有的显影盒的侧壁上通常仅固定设有单个迫推凸起与鼓组件上设有的迫推块接触,无法适配不同类型的鼓组件,在使用上具有局限性,通用型差。且显影盒上设置的单个迫推凸起机械强度较差,频繁对鼓组件及显影盒进行装配或拆卸,会造成迫推凸起损坏,使显影盒与感光鼓无法接触,进而影响成像装置的打印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影盒,可拆卸安装于包括鼓组件的电子成像装置中,所述鼓组件包括感光鼓和迫推配合部,所述显影盒包括:
盒体,内部容纳显影剂,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为第一方向,所述盒体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为第二方向,所述盒体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盒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为第三方向,所述盒体在第三方向上具有一底部;
显影辊,沿第一方向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上,且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盒体的前端;
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含有所述显影盒信息,所述识别组件可将信息传递至所述电子成像装置;
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鼓组件接触并可相对于鼓组件压缩和伸展,所述盒体相对于所述鼓组件在第三方向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七弹性件,所述第七弹性件可沿第三方向压缩或者伸展并带动盒体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支撑座和滑动孔,所述滑动孔设置于所述底部且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支撑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孔内,所述第七弹性件被限定在支撑座与滑动孔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影盒在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的过程中受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内的安装导轨挤压,所述挤压造成所述第七弹性件被压缩并使得所述盒体沿压缩方向移动,当所述盒体不再受到挤压时第七弹性件伸展并使得盒体沿伸展方向移动,使得识别组件与电子成像装置内的电触头接触,将显影盒信息传递至电子成像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组件包括支撑器、电接触面和存储介质,所述电接触面与所述存储介质电连接,所述支撑器用于支撑和/或固定所述电接触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器包括从所述第一端壁沿第一方向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壁的方向延伸的水平段,和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竖直段,水平段与竖直段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迫推件、传动单元和第一搅拌架,所述迫推件用于与鼓组件上的迫推配合部接触以接收迫推配合部施加的作用力,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搅拌单元,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套设在所述第一搅拌架的一端,所述第一搅拌单元接收所述传动单元传递的动力运动并带动第一搅拌架运动,使得第一搅拌架搅拌所述盒体内的显影剂,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支撑器至少部分比所述第一搅拌单元更靠近所述迫推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介质靠近所述第一端壁设置,所述电接触面延长至在第一方向上相较于所述第一搅拌单元更靠近所述迫推件的位置,所述电接触面一端暴露在支撑器的上端,另一端沿着支撑器延伸至第一端壁处与所述存储介质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迫推件和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壁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引导单元为滑轨结构,或者,所述引导单元包括分立设置的至少一个导向件,
所述迫推件安装于所述引导单元,所述迫推件可相对于所述引导单元和所述盒体运动,所述迫推件可使得所述盒体具有沿显影辊靠近感光鼓的方向运动的趋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迫推件、传动单元和第一搅拌架,所述迫推件用于与鼓组件上的迫推配合部接触以接收迫推配合部施加的作用力,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搅拌单元,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套设在所述第一搅拌架的一端,所述第一搅拌单元接收所述传动单元传递的动力运动并带动第一搅拌架运动,使得第一搅拌架搅拌所述盒体内的显影剂,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迫推件远离所述第一端壁的一端到所述第一端壁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搅拌单元远离第一端壁的一端到所述第一端壁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迫推件,所述迫推件用于与鼓组件上的迫推配合部接触以接收迫推配合部施加的作用力,所述迫推件包括连接位置、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于连接位置处一体成型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驱动齿轮、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接收所述驱动齿轮传递的驱动力并将驱动力传递至第一搅拌单元,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齿轮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直径,所述第一齿轮比所述第二齿轮更靠近所述第一端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影盒上设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与鼓组件接触并可相对于鼓组件压缩和伸展,使得在装配时盒体能够相对于鼓组件在第三方向上移动,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可使得显影盒在安装时更加顺利,还能使识别组件与电子成像装置接触得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显影盒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传动单元、第一引导单元以及部分显影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显影盒与鼓组件装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鼓组件的迫推配合部与迫推件处于抵接施力状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鼓组件的迫推配合部与显影盒的迫推件处于脱离抵接状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迫推件与显影盒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显影盒与鼓组件装配状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鼓组件的迫推配合部与显影盒的迫推件处于脱离抵接状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迫推件与显影盒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鼓组件的迫推配合部与迫推件处于抵接施力状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鼓组件的迫推配合部与显影盒的迫推件处于脱离抵接状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显影盒的去除护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去除护盖后的显影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沿第三方向视角观察时显影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沿第二方向视角观察时显影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显影盒带有护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沿第二方向视角观察支撑器与护盖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盒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显影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沿第三方向视角观察时显影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沿第一方向视角观察时显影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显影盒移除护盖的局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显影盒移除护盖的局部位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显影盒的正视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显影盒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显影盒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去除护盖后显影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去除护盖和部分齿轮后显影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去除护盖、部分齿轮和支架后显影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去除护盖后显影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去除护盖后显影盒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中去除护盖后显影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中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
以下说明中对于方位的描述规定为:
A1和A2方向为第一方向,A1所指方向为第一方向的正方向,A2方向所指为第一方向的负方向;
B1和B2方向为第二方向,B1所指方向第二方向的正方向,B2所指方向为第二方向的负方向;
C1和C2方向为第三方向,C1所指方向第三方向的正方向,C2所指方向为第三方向的负方向。
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互相交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显影单元的显影盒,该显影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上,电子成像装置包括鼓组件20。显影盒10包括盒体100,定义盒体100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A1和A2方向),盒体100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B1和B2方向),盒体100的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C1和C2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显影盒沿着A1方向的一端为右端,沿着A2方向的一端为左端,显影盒沿着B1方向的一端为前端,沿着B2方向的一端为后端,显影盒沿着C1方向的一端为上端,沿着C2方向的一端为下端。盒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沿第三方向相互盖合,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具有相互匹配的接触面,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采用焊接或者熔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一起组成盒体100,可选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围成一个用于容纳显影剂的粉仓,第一壳体11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一端壁110和第二端壁(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端壁110为第一壳体11在A1方向上的端壁,第二端壁为第一壳体11在A2方向上的端壁。第一壳体11的后端(沿B2方向的一端)设有把手,便于使用者握持显影盒。
盒体100包括护盖120以及传动单元200,护盖120以及传动单元200被设置在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上,护盖120至少覆盖部分传动单元200。其中传动单元200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从前向后(沿B2方向)依次排布的显影辊齿轮230、送粉辊齿轮240、驱动齿轮250、第一传动齿轮220、第一搅拌单元210、第二传动齿轮260以及第二搅拌单元270。盒体100包括显影辊(图中未示出)以及送粉辊(图中未示出),显影辊以及送粉辊沿第一方向旋转设置在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以及第二端壁上,在第二方向上,显影辊位于盒体100的最前端(B1方向的一端)。盒体100还包括粉仓(图中未示出),粉仓在B1方向的一端设有出粉口,在粉仓中设有第一搅拌架(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搅拌架(图中未示出),第一搅拌架以及第二搅拌架沿第一方向旋转设置在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以及第二端壁上,第一搅拌架位于比第二搅拌架更靠近粉仓的出粉口(图中未示出)的位置处,即第一搅拌架位于第二搅拌架的前方侧。第一搅拌单元210和第二传动齿轮260分别套设于第一端壁110上设有的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上,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为从第一端壁110向A1方向突出设置的筒状件。第一搅拌单元210与第二搅拌单元270分别与第一搅拌架以及第二搅拌架耦接,具体的,第一搅拌架的轴从第一支撑部111中穿出,然后与套设在第一支撑部111上的第一搅拌单元210耦接,第二搅拌架的轴贯穿第一端壁110伸出与第二搅拌单元270耦接。当显影盒100与鼓组件20完成装配,并装入电子成像装置后,驱动齿轮250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中设有的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啮合并接受驱动力,并通过与之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220带动第一搅拌单元210转动,第一搅拌单元210通过第二传动齿轮260带动第二搅拌单元270转动,第二搅拌单元270带动第二搅拌架对存储在粉仓中的显影剂进行搅拌,并将该显影剂朝向粉仓的出粉口(图中未示出)处传递,第一搅拌单元210将转运至出粉口处的显影剂进行搅拌,并朝向送粉辊处传递,驱动齿轮250驱动送粉辊齿轮240以及显影辊齿轮230轮旋转,以此带动送粉辊以及显影辊转动,通过显影辊将显影剂供给至鼓组件20中的感光鼓处,使附着在感光鼓表面的静电
显影盒还包括识别组件,识别组件可设置与盒体100上,识别组件包括用于存储显影盒的信息的存储介质,并被电子成像装置识别已将信息传递至电子成像装置。识别组件还包括电接触面,电接触面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直接接触,电接触面与存储介质之间可以是电连接的两个部件,也可以是一体成型。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传动齿轮220被构造为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221以及第二齿轮(图中未示出),第一搅拌单元210被构造为同轴设置的第一阶梯齿轮211和第二阶梯齿轮212,第一传动齿轮220的第一齿轮221与驱动齿轮250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一搅拌单元210的第一阶梯齿轮211啮合,第二阶梯齿轮212与第二传动齿轮260啮合。其中,第二阶梯齿轮212比第一阶梯齿轮211更靠近第一端壁110,第二阶梯齿轮212的齿牙数比第一阶梯齿轮211的齿牙数多,使第一传动齿轮220与第二传动齿轮260具有不同的转动速度,同时能够降低传动单元200中各齿轮部件的扭矩及受力,避免各齿轮部件因长期高负荷工作下出现损坏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搅拌单元210以及第二搅拌单元270优选被构造为齿轮结构。其中第一搅拌单元210中的第一阶梯齿轮211优选被构造为小直径齿轮,第二阶梯齿轮212优选被构造为大直径齿轮。第一阶梯齿轮211以及第二阶梯齿轮212还可被构造为其他结构,用于适配不同的传动单元200以及显影盒10。可选择的,传动单元200也可以不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而是采用摩擦传动、带传动等非齿轮的传动方式。
如图2所述,在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上邻近第一搅拌单元210的第一阶梯齿轮211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引导单元130,第一引导单元130被构造为沿第一端壁110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上下滑轨结构,且第一引导单元130沿第二方向上靠近第二传动齿轮260的一端(沿B2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突出部131,即第一突出部131设置在上下滑轨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二传动齿轮260的一端。
如图1至图3所示,盒体100包括迫推件300,迫推件300通过第一引导单元130与盒体100可拆卸装配,当迫推件300被装配至盒体100上时,在第一方向上迫推件300的至少部分位于盒体100与第一阶梯齿轮211之间迫推件。迫推件300在第二方向上朝向远离第一引导单元130的方向突出,且部分暴露于护盖120的外侧,迫推件300与护盖120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或者,迫推件300与护盖120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完全重叠,由此能便于电子成像装置对迫推件300施加作用力。通过向迫推件300施加作用力,能够实现迫推件300能够相对盒体100朝向远离或者靠近显影辊的方向沿第一引导单元130进行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迫推件300包括移动件310以及第一弹性件320,当迫推件300被装配至盒体100上时,移动件310沿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弯曲部311与第一耦接部312,其中,弯曲部311位于移动件310在B1方向上的一端,第一耦接部312位于移动件310在B2方向上的一端,第一耦接部312位于第一突起部131在B2方向的一侧且与第一突起部131相对设置,弯曲部311朝向远离移动件310的一端弯曲,即弯曲部311从移动件310在B1方向的一端开始向着B1方向和C2方向弯曲。在使用时,首先将移动件310卡接入第一引导单元130上,即将移动件310卡接入上下滑轨之间,将第一弹性件320的两端套设于第一耦接部312与第一突出部131上,当无外力作用下(即仅第一弹性件320的弹力作用下),弯曲部311靠近第一引导单元130的一端(沿B2方向的一端)与第一引导单元130抵接,此时第一弹性件320未发生形变,也可以发生轻微形变。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件310中的弯曲部311优选被构造为横截面为弯钩型的凸起结构,移动件310还可被构造为其他形状,用于适配不同的迫推件300、显影盒10以及鼓组件20。
如图1至图5所示,鼓组件20上设有迫推配合部21以及感光鼓22。当显影盒10与鼓组件20在装配过程中,鼓组件20上的迫推配合部21与迫推件300中的移动件310上设有的弯曲部311抵接,并向其施加朝向靠近感光鼓22方向的外力F1(F1的方向大致沿B1方向),移动件310沿第一引导单元130朝向靠近显影辊的方向(沿B1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320被压缩发生形变,迫使显影盒10借助迫推件300与迫推配合部21的相互作用获得迫推作用力,而朝向靠近感光鼓22方向(沿B1方向)移动,使感光鼓22与显影辊紧密接触,进而能够提高电子成像装置的打印质量。当显影盒10从鼓组件20拆卸过程中,鼓组件20上的迫推配合部21与迫推件300中的移动件310上设有的弯曲部311逐渐脱离接触,对弯曲部311的推力消失,第一弹性件320需要恢复形变,故移动件310在第一弹性件320恢复形变力的作用下,朝向远离显影辊的方向(沿B2方向)运动,同时显影盒10也朝向远离鼓组件20中的感光鼓22方向(沿B2方向)运动,此时显影辊与感光鼓22脱离接触。
实施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具有迫推件的显影盒对应实施例一中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在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上邻近第一搅拌单元210的第一阶梯齿轮211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引导单元140,迫推件400通过第二引导单元140与盒体100可拆卸装配。第二引导单元140被构造为分立设置的至少一个引导件,本实施例中,引导件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即引导件包括第一引导件141及第二引导件142,其中第一引导件141以及第二引导件142沿第二方向被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第一引导件141位于邻近第一支撑部111位置处,第二引导件142位于邻近第二支撑部112位置处,即在第二方向上,第一引导件141位于第二引导件的前侧(沿B1方向的一侧),且第一引导件141以及第二引导件142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143。其中第一引导件141上设有第二突出部144,第二突出部144朝向B2方向突出。
如图6至图8所示,迫推件400被构造为包括移动件410及第二弹性件420,当迫推件400被装配至盒体100上时,移动件410沿B1方向上的一端设有弯曲部411,移动件410沿第一方向邻近第一端壁11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耦接部412,第二耦接部412与第一引导件141的第二突出部144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耦接部412位于第二突出部144在B2方向的一侧,弯曲部411朝向远离移动件410的一端弯曲。在使用时,首先将移动件410的两端分别卡接入第一引导件141及第二引导件142上,即将移动件310卡接入第一引导件141以及第二引导件14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43之间,为了便于拆卸将可将两个第一安装孔143中的任意一个构造为侧边开口结构(远离第一端壁110的一侧开口),或者将两个第一安装孔143均构造为侧边开口结构。将第二弹性件420的两端套设于第二耦接部412与第二突出部144上,当无外力作用下(即仅第二弹性件420的弹力作用下),弯曲部411上靠近第二引导单元140的一端(沿B2方向的一端)与第一引导件141抵接,此时第二弹性件420未发生形变,也可以是发生轻微形变。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件410中的弯曲部优选被构造为横截面为弯钩型的凸起结构,移动件410还可被构造为其他形状,用于适配不同的迫推件400、显影盒10以及鼓组件20。
如图6至图8所示,当显影盒10与鼓组件20在装配过程中,鼓组件20上的迫推配合部21与迫推件400中的移动件410上设有的弯曲部411抵接,并向其施加朝向靠近感光鼓22方向的外力F1(F1的方向大致沿B1方向),移动件410沿第二引导单元140朝向靠近显影辊的方向(沿B1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弹性件420被压缩发生形变,迫使显影盒10借助迫推件400与迫推配合部21的相互作用获得迫推作用力,而朝向靠近感光鼓22方向(沿B1方向)移动,使感光鼓22与显影辊接触,进而能够提高电子成像装置的打印质量。当显影盒10从鼓组件20拆卸过程中,鼓组件上的迫推配合部21与移动件410中的弯曲部411逐渐脱离接触,第二弹性件420需要恢复形变,故移动件410在第二弹性件420恢复形变力的作用下,朝向远离显影辊的方向运动,同时显影盒10也朝向远离鼓组件20中的感光鼓22方向运动,此时显影辊与感光鼓22脱离接触。
实施例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具有迫推件的显影盒对应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在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上邻近第一搅拌单元210的第一阶梯齿轮211的位置处设有第三引导单元150,迫推件500通过第三引导单元150与盒体100可拆卸装配。第三引导单元150被构造为分立设置的至少一个导向件,本实施例中,导向件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即引导件包括第一导向件151及第二导向凸起152,其中,第一导向件151以及第二导向凸起152沿第二方向被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第一导向件151位于邻近第一支撑部111位置处,第二导向凸起152位于邻近第二传动齿轮260位置处,即第一导向件151位于第二导向凸起152的B1方向一侧,第一导向件15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53。
如图9至图11所示,迫推件500被构造为包括移动件510、第三弹性件520、第四弹性件530以及顶推件540,当迫推件500被装配至盒体100上时,移动件510上沿第二方向上沿B2方向的一端设有弯曲部511,弯曲部511朝向远离移动件510的B1方向和C2方向弯曲。顶推件540为一长条形片状件,顶推件540的本体上设有滑槽541,滑槽541为弧形槽。使用时,首先将第三弹性件520套设于移动件510上,后将移动件510上未设置弯曲部511的一端(沿B1方向的一端)插接入第一导向件151上的第二安装孔153中,令第三弹性件520位于弯曲部511与第一导向件151之间。顶推件540邻近第二传动齿轮260的一端(沿C1方向的一端)通过滑槽541安装在第二导向凸起152上,顶推件540的滑槽541上在远离第二导向凸起152的下游侧端壁上设有第三耦接部,第四弹性件530位于滑槽541中且一端套设于第三耦接部上,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导向凸起152上。当无外力作用下(即仅第三弹性件520以及第四弹性件530的弹力作用下),弯曲部411与顶推件540抵接,此时第三弹性件520以及第四弹性件530均未发生形变。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件510中的弯曲部优选被构造为横截面为弯钩型的凸起结构,移动件510还可被构造为其他形状,用于适配不同的迫推件500、显影盒10以及鼓组件20。
如图9至图11所示,当显影盒10与鼓组件20在装配过程中,鼓组件20上设有的接触部23与顶推件540靠近第一端壁110底侧的一端(在C2方向的一端)抵接,并向其施加朝向F2方向(F2方向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交叉)的作用力,同时顶推件540通过滑槽541沿第二导向凸起152滑动,并向移动件510的弯曲部511施加朝向F3方向的作用力,推动弯曲部511运动至迫推配合部21的顶端部21B,此时位于顶推件540的滑槽541中的第四弹性件530发生形变,随着显影盒10继续沿着安装方向被安装至鼓组件20中的预定位置过程中,接触部23继续朝向顶推件540的底侧施加作用力,而顶推件540继续向移动件510的弯曲部511施加朝向F3方向的作用力,使弯曲部511能够从迫推配合部21的顶端部21B运动至迫推配合部21的斜面部21C,此时弯曲部511沿迫推配合部21的斜面部21C下滑至迫推配合部21的抵接部21D,令迫推配合部21的抵接部21D与移动件510的弯曲部511抵接并向其施加朝向靠近感光鼓22方向的外力F1,弯曲部511与顶推件540脱离接触,移动件510的沿第三引导单元150朝向靠近显影辊的方向移动,令第三弹性件530发生形变,迫使显影盒10借助迫推件500与迫推配合部21的斜面部21C的相互作用获得迫推作用力,而朝向靠近感光鼓22方向移动,使感光鼓22与显影辊接触,进而能够提高电子成像装置的打印质量。
当显影盒10从鼓组件20拆卸过程中,鼓组件20中的迫推配合部21与移动件510中的弯曲部511逐渐脱离接触,第三弹性件530需要恢复形变,故移动件510在第三弹性件530恢复形变力的作用下,朝向远离显影辊的方向运动,同时显影盒10也朝向远离鼓组件20中的感光鼓22方向运动,此时显影辊与感光鼓22脱离接触,移动件510中的弯曲部511与顶推件540恢复接触,位于顶推件540的滑槽541中的第四弹性件530恢复形变,令顶推件540复位至初始位置。
实施例四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的显影盒对应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如图12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传动单元200包括转动安装于第一端壁110上的驱动齿轮250、第一传动齿轮220、第二传动齿轮260、显影辊齿轮230、送粉辊齿轮240、第一搅拌单元210、第二搅拌单元270。驱动齿轮250、第一传动齿轮220、第一搅拌单元210均为双层齿轮,驱动齿轮250远离第一端壁110的端面(沿A1方向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动力接收部,动力接收部用于接收打印机动力输出端输出的动力,驱动齿轮250上靠近第一端壁110的一侧(沿A2方向的一侧)为大直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250上远离第一端壁110的一侧为小直径驱动齿轮。
如图12至图15所示,第一传动齿轮220上靠近第一端壁110的一侧为小直径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220上远离第一端壁110的一侧为大直径第二传动齿轮。第一搅拌单元210上靠近第一端壁110的一侧为大直径第二阶梯齿轮212,第一搅拌单元210上远离第一端壁110的一侧为小直径第一阶梯齿轮211。
如图12至图15所示,第一端壁110和第二端壁上均安装有迫推件300,迫推件300用于与鼓组件上的迫推配合部接触以承受迫推配合部对显影盒施加的推力,进而保证显影辊5与感光鼓贴紧。迫推件300可以是突起,突起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端壁110和/或第二端壁上设置有供迫推件300滑动的滑槽330,滑槽330沿第二方向延伸,使得迫推件300可以在第二方向上滑动,从而降低对制造精度的要求。当盒体100被放入鼓组件中时,迫推件300被鼓组件上的迫推配合部推动而在滑槽330内向着靠近显影辊5的方向(沿B1方向)滑动,当迫推件300被推动至与滑槽330内的壁(沿B1方向的壁)相抵时,鼓组件上的迫推配合部对迫推件300施加的压力便传递到整个盒体100上,使得盒体100被压紧定位在鼓组件上,使得显影辊5与感光鼓紧密接触。可选的,迫推件300的滑动方向也可以是位于第一端壁110或第二端壁所处平面内的其他方向。
如图12至图15所示,位于第一端壁110的迫推件30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第一端壁110的一端与第一端壁110的距离相较于第一搅拌单元210远离第一端壁110一侧的端面与第一端壁110的距离更远,即在A1方向上,迫推件300突出于第一搅拌单元210。可选的,迫推件30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第一端壁110的一端与第一搅拌单元210远离第一端壁110的端面平齐。
此外,若传动单元200安装于第二端壁上,则位于第二端壁的迫推件30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第二端壁的一端与第二端壁之间的距离相较于第一搅拌单元210远离第二端壁一侧的端面与第二端壁之间的距离更远。可选的,位于第二端壁的迫推件300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第二端壁的一端与第一搅拌单元210远离第二端壁的端面平齐。
如图16所示,第一端壁110上还固定安装有护盖120,护盖120用于保护传动单元200,护盖120上开有供动力接收部露出的开口。
如图16到图19所示,显影盒还包括识别组件,识别组件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以储存和传输不同的信息,识别组件包括支撑器6、电接触面63、存储介质62。支撑器6可沿第三方向滑动的安装在护盖120上,且位于护盖120的外侧,护盖120上沿第三方向开有第一滑槽65,第一滑槽65内具有第一支撑面(第一滑槽65沿C2方向的内壁面),支撑器6上一体成型有第一滑块64,第一滑块64滑动的安装在第一滑槽65内,第一滑块64与第一支撑面之间安装有第五弹性件66,第五弹性件66为压簧。
如图16和图17所示,存储介质62安装在支撑器6在C1方向的一端,具体的,支撑器6在C1方向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插槽远离护盖120的一侧设有开口,存储介质62从开口插入到插槽内,电接触面63与存储介质62电连接并且固定在存储介质62上,电接触面63位于存储介质62的上表面(朝向C1方向的表面)。支撑器6的插槽的槽底与存储介质62之间安装有第六弹性件61,第六弹性件61为海绵,第六弹性件61也可以是压簧或其他具有弹性的物体。
如图19至图21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不设置第五弹性件66、第一滑块64和第一滑槽65,支撑器6固定安装在盒体10上,也不设置第六弹性件61,存储介质62与电接触面63固定安装在支撑器6上。盒体100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可与电子成像装置内的鼓组件接触。弹性组件包括支撑座7、第七弹性件71以及滑动孔75。滑动孔75为开设在盒体100底部沿第三方向延伸的孔,本实施例中,滑动孔75为方形孔。支撑座7可滑动的安装在滑动孔75内,支撑座7上一体成型有容纳槽73,滑动孔75内具有第二支撑面,容纳槽73内具有与第二支撑面相对的第三支撑面,第七弹性件71安装在第二支撑面与第三支撑面之间,第七弹性件71选用为压簧。支撑座7上还设置有限位卡扣74,滑动孔75内设置有与限位卡扣74相配合的限位凸台。防止支撑座7滑出滑动孔75,限位卡扣74可以是弹性卡扣。可选的,弹性组件的数量也可以为任意个。可选的,不设置支撑座7和滑动孔75,仅第七弹性件71设置在底部表面。可知的,盒体10的底部包括在显影盒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上时与鼓组件相对的所有面。
本实施例的显影盒通过在盒体底部设置弹性组件使得显影盒在装入电子成像装置的过程中能够避让电子成像装置内的安装导轨,具体的显影盒在与安装导轨接触时,第七弹性件71沿第三方向相对于鼓组件压缩并带动显影盒沿压缩方向移动以使得与安装导轨避让,避免安装导轨或者显影盒因产生硬性抵接而受损,在安装导轨与显影盒不产生抵接后第七弹性件71自身的弹性使其伸展并带动显影盒沿第七弹性件71伸展方向运动,并使得电接触面63能够与电子成像装置内的电触头接触以保证能够把存储介质62内的信息传输至电子成像装置。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避让电子成像装内的干涉部件,防止电接触面63在显影盒安装过程中受损,可将电接触面63设置为铜片,电接触面63上一体成型有具有弹性的拱形突起,在显影盒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内时,电接触面63面对电子成像装置内的部件干涉时可以弹性避让,避免受到损害,电接触面63可以与电子成像装置更好的接触。
可选的,存储介质62可以不安装在支撑器6内,而安装在显影盒上的任意位置或鼓组件上,并与电接触面63通过导线或其他导电材料电连接。
可选的,也可以不设置第六弹性件61,使存储介质62通过胶水、卡扣、螺钉等方式固定在支撑器6上。以降低加工难度及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良率。
可选的,也可以不设置拱形突起。以降低加工难度及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良率。
根据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显影盒,在使用时将显影盒放入电子成像装置内,使电子成像装置内的驱动单元与动力接收部结合,进而使得驱动齿轮250转动,驱动齿轮250带动显影辊齿轮230、送粉辊齿轮240、第一传动齿轮220转动,第一传动齿轮220带动第一搅拌单元210转动,第一搅拌单元210带动第二传动齿轮260转动,第二传动齿轮260带动第二搅拌单元270转动,使得显影辊齿轮230带动显影辊5转动,送粉辊齿轮240带动送粉辊转动,第一搅拌单元210带动第一搅拌架转动,第二搅拌单元270带动第二搅拌架转动,实现显影盒的工作运转,并且由于第一搅拌单元210带动第一搅拌架转动,第一搅拌架在搅拌显影剂时会受到来自显影剂的阻力,而显影剂作用在第一搅拌架上的阻力并不是一个恒定大小的力,这个阻力会因为盒体100内显影剂的余量、第一搅拌架上残留的显影剂重量、第一搅拌架转动时所扫动的显影剂的重量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个时刻变化的阻力会导致第一搅拌架转动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而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单元210包括大直径第二阶梯齿轮212和小直径第一阶梯齿轮211,并且第一搅拌单元210上靠近第一端壁110的一侧为大直径第二传动齿轮,第一搅拌单元210上远离第一端壁110的一侧为小直径第一传动齿轮,进而使得第一搅拌单元210靠近第一端壁110的端面面积大于远离第一端壁110的端面面积,所以使得第一搅拌单元210与第一端壁110之间的接触面增大,避免第一搅拌单元210转动时受到来自第一搅拌架的阻力的影响,使得第一搅拌单元210转动时更加稳定,进而也保证了动力传输给第一搅拌架时的稳定性,所以使得第一搅拌架转动时的稳定性也得到提升。
实施例五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五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的显影盒对应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显影盒包括盒体100、传动组件200、显影辊5、送粉辊(未示出)、第一搅拌架213、第二搅拌架(未示出)和识别组件。
如图23和图24所示,传动组件200包括转动安装于第一端壁110上的驱动齿轮250、第一传动齿轮220、第二传动齿轮260、第三传动齿轮280、显影辊齿轮230、送粉辊齿轮240、第一搅拌单元210、第二搅拌单元270。
如图23至图26所示,驱动齿轮250、第一传动齿轮220为多级齿轮,驱动齿轮250远离第一端壁110的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动力接收部,动力接收部用于接收打印机动力输出端输出的动力,驱动齿轮250上靠近第一端壁110的一侧为大直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250上远离第一端壁110的一侧为小直径驱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220被构造为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第一齿轮为第一传动齿轮220上靠近第一端壁110的一侧为小直径齿轮,中间的第二齿轮为大直径齿轮,远离第一端壁110的是小直径的第三齿轮。第一搅拌单元210、第二传动齿轮260、第三传动齿轮280以及第二搅拌单元270均为一级齿轮。
如图23至图26所示,驱动齿轮250靠近出粉口的一侧大直径驱动齿轮与显影辊齿轮230啮合,小直径驱动齿轮在第三方向(C2方向)上靠近底部的一侧与送粉辊齿轮240啮合,大直径驱动齿轮远离出粉口的一侧与第一传动齿轮220的中间的大直径第二齿轮啮合,第一传动齿轮220的第一齿轮(靠近第一端壁110的小直径齿轮)靠近把手113的一侧(沿B2方向一侧)与第二传动齿轮260啮合,第一传动齿轮220的第三齿轮(远离第一端壁110的小直径齿轮)靠近把手113和盒体100底部的一侧与第一搅拌单元210啮合。第二传动齿轮260靠近把手113的一侧(沿B2方向一侧)与第三传动齿轮280啮合,第三传动齿轮280沿B2和C2方向的一侧与第二搅拌单元270啮合。可选的,以上所描述的传动组件20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侧壁上。
进一步的,如图23和图24所示,显影盒还包括检测机构8,用于触发电子成像设置的检测杆,进而使显影盒被电子成像装置识别到。检测机构8可以设置在显影盒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或另一端,本实施例中,检测机构8设置与显影盒在A1方向的一端,检测机构8可以包括齿轮部和被检测突起,齿轮部用于与传动组件200相啮合以接收驱动力运动,使被检测突起能够触碰电子成像装置的检测杆,具体的,检测机构8可以与第三传动齿轮280支撑于同一轴上,第一搅拌单元210靠近把手113的一侧与检测机构8的齿轮部啮合,使检测机构8随着第一搅拌单元210的旋转而运动进而触发电子成像装置上检测杆。进一步的,护盖120上设有供被检测突起暴露的缺口,检测机构8的齿轮部上还具有缺齿部,当检测机构8完成检测后,缺齿部转动至与第一搅拌单元210相对时,检测机构8与第一搅拌单元210脱离啮合,此后,第一搅拌单元210旋转也不会再带动检测机构8运动。
本实施例的迫推件300与实施例四相同,均为设置于第一端壁110上的突起。
本实施例中,如图23至图26所示,识别组件包括支撑器6、电接触面63、存储介质62。支撑器6在第一方向的安装在盒体100第一端壁110上,支撑器6可以是一直角弯折件,包括相连接且呈90°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的一端安装于第一端壁110上,水平段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护盖120外侧,竖直段沿C1方向向上延伸,且沿第二方向上,支撑器6和电接触面63相比迫推件300距离显影辊5的距离更远,即支撑器6和电接触面63位于迫推件300(突起)在B2方向一侧,也就是说支撑器6在第二方向上更靠近把手113。进一步的,支撑器6沿第二方向相比显影辊5更靠近第一搅拌架213和搅拌叶片214,支撑器6与第一搅拌架213的轴、第一搅拌单元210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更进一步的,在第二方向上,驱动齿轮250位于支撑器6、电接触面63和显影辊5、显影辊齿轮230、送粉辊齿轮240之间。
第三方向上,电接触面63的最高点相比较迫推件300更靠近第二壳体12,即电接触面63的最高点位于迫推件300的上方侧(C1方向一侧)。
如图25所示,存储介质62设置在第一端壁110上,通过电连接面63延伸实现电连接,同时支撑器6也设置在第一端壁110上;进一步的,电接触面63可沿第三方向滑动的安装在第一端壁110上,电接触面63与存储介质62电连接并且固定在存储介质62上。支撑器6与存储介质62之间安装有电接触面63,换句话说,电接触面63在支撑器6内延伸到存储介质62位置。
如图25和图26所示,电接触面63为铜片,电接触面63还可以是一体成型有具有弹性的拱形突起。电接触面63呈折弯状,电接触面63在支撑器6内延伸,电接触面63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段靠近的自由端(靠近第一侧壁110)的一端与存储介质62相连接,第一段也位于支撑器6的水平段内,电接触面63的第二段沿第三方向延伸,位于支撑器6的竖直段内,第三段位于支撑器6的上端的外侧,第三段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段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的触头接触,拱形突起可以设置于该第三段上。
如图25和图2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单元210位于迫推件300(突起)在A1方向的外侧且不接触迫推件300,支撑器6至少部分位于相较于第一搅拌单元210更靠近迫推件的位置处,即在第一方向上,支撑器6的至少一部分相较于第一搅拌单元210更靠近迫推件300,由于迫推件300设置在第一端壁110上,支撑器6的水平段也连接在第一端壁110上,即支撑器6至少部分在第一方向上与迫推件300的距离接近0,即在第三方向上支撑器6至少部分与迫推件300重叠,支撑器6相较于位于迫推件300外侧的第一搅拌单元210更靠近迫推件。进一步的,电接触面63延长至相较于第一搅拌单元210更靠近迫推件的位置,即在第一方向上,电接触面63至少一部分相较于第一搅拌单元210更靠近迫推件300,由于存储介质62设置在第一端壁110上,电接触面63的第一段延伸到第一端壁110处与存储介质62接触并电连接,因此电接触面63的第一段靠近第一端壁110,与设置在第一端壁110上的迫推件300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接近0,相较于位于迫推件300外侧更靠近迫推件300,通过使电接触面63延长至相较于第一搅拌单元210更靠近迫推件300的一侧设置,并受支撑器6支撑,使得电连接面63与设置在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上的存储介质62电连接更牢固,不容易脱离。
更进一步,支撑器6可在第三方向相对于盒体100移动,支撑器6可以通过滑槽和滑块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一端壁110上,以使支撑器6能够相对于盒体100移动,存储介质62固定设置在盒体100第一端壁110上,电接触面63可在第三方向随支撑器6一起移动,使电接触面63与电子成像装置内的触头在弹力的作用下紧密贴合,同时相对于刚片的刚性的设计,具有弹性且可移动的电接触面63对于加工精度要求更低。支撑器6与电接触面63能共同在第三方向上移动还能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电接触面63与触头接触时损坏。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器6也可以不采用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支撑器6本身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第三方向上伸展或收缩,支撑器6在与电子成像装置发生干涉时发生形变,带动电接触面63在第三方向上移动,也能起到缓冲的作用。
电接触面63,沿第一方向上,被设置于距盒体100的距离和迫推件300与盒体100距离平齐或更靠近盒体100的位置处,即电接触面63在A1方向上的一端与迫推件300在A1方向上的一端平齐,或者电接触面63在A1方向上的一端相较于迫推件300在A1方向上的一端更靠近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
可选的,存储介质62还可以安装在支撑器6内,并与电接触面63通过导线或其他导电材料电连接。当存储介质62不安装在支撑器6内时,可以直接与电接触面63连接。
可选的,支撑器6通过螺钉、卡扣或者一体成型的固定于盒体侧壁上。以降低加工难度及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良率。
也可以使存储介质62通过胶水、卡扣、螺钉等方式固定在支撑器6上。以降低加工难度及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良率。
可选的,识别组件还可以设置成多个以储存和传输多种不同的信息。
本实施例的电连接面63延长至相较于第一搅拌单元210更靠近迫推件300的一侧,使得电连接面63与设置在第一端壁100的存储介质62电连接更牢固稳定,不易脱离,进而减少显影盒移动或者使用过程中存储介质62和电连接面63接触不良,从而导致打印显影不良问题,并且由于支撑器6和电接触面63的一部分延伸到盒体100外部,在显影盒与鼓组件以及电子成像装置配合后,电接触面63和支撑器6可以移动并与电子成像装置配合,可以兼容多款打印机型号。
实施例六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六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的显影盒对应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如图27至图32所示,本实施例中,显影盒包括盒体100、传动组件200、显影辊5、送粉辊(未示出)、第一搅拌架、第二搅拌架(未示出)、迫推件300、供电组件和检测机构。其中,盒体100、传动组件200、显影辊5、送粉辊、第一搅拌架、第二搅拌架和检测机构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均与实施例五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1所示,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00上通过卡扣或螺钉可拆卸地固定安装有支架160,显影辊5和送粉辊在A1方向上的端部伸出第一端壁110且被支架160支撑,支架160上一体成型有支座161,支座161为筒状件,从支架160的表面沿A1方向突出,支座161用于支撑传动组件200中的驱动齿轮250。
如图28所示,本实施例中,供电组件包括导电件,导电件安装于盒体100在A2方向上的一端,导电件上具有电接收面9,导电件还具有第一电接触部和第二电接触部,第一电接触部与显影辊5在A2方向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接触部与送粉辊在A2方向的一端电连接。电接收面9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供电部接触而接收电子成像装置输出的电能,并将电能导向显影辊5和送粉辊。电接收面9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一搅拌架和显影辊5的转动轴线之间。
如图30至图32所示,本实施例中,迫推件300设置在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上,迫推件300沿着第一方向(A1方向)突出于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迫推件包括第一部341、第二部342、第三部343。迫推件上具有连接位置344,第一部341、第二部342、第三部343于连接位置344处一体成型的连接在一起,连接位置344位于第一搅拌单元210的旋转轴线的B1方向及C2方向一侧,即位于第一搅拌单元210的旋转轴线的斜下方。第一部341为圆弧状突起,第一部341在第二方向的正方向上(即B1方向)具有第一末端3411,第一末端3411延伸到支架160处,第一部341在B2方向的一端延伸到连接位置344处,在第三方向上,第一末端3411位于连接位置344的上方侧。第二部342为弧形突起,第二部342在B1方向上具有第二末端3421,第二部342在C1方向上的一端延伸到连接位置344处,在第三方向上,第二末端3421位于连接位置344下方侧(C2方向一侧)。第三部343为弧形突起,第三部343在B2方向上具有第三末端3431,第三部343在B1方向的一端延伸到连接位置344处,第三末端3431向B2方向和C2方向延伸到盒体100的底部的位置处。在第二方向上,第二末端3421位于第一末端3411和第三末端3431之间,第一末端3411相较于第三末端3431更靠近显影辊5。
如图30至图32所示,第一末端3411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送粉辊齿轮240的旋转轴线的上方,并且与驱动齿轮250重合。第二末端3421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第一搅拌单元210的旋转轴线的下方侧,并且位于第一搅拌单元210的旋转轴线和驱动齿轮250的旋转轴线之间。第三末端3431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相较于第一搅拌单元210的旋转轴线距离显影辊5更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342上在第二方向上远离显影辊5的一面为受力面,即第二部342朝向B2方向的一面为受力面。
当显影盒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内的鼓组件上时,鼓组件上的迫推配合部会对迫推件300的第二部342上的受力面施加压力,迫推件300将压力传导至盒体100上,盒体100进而带动显影辊5抵紧鼓组件上的感光鼓,避免显影辊5与感光鼓之间产生间隙而影响打印质量。由于不同的鼓组件上的迫推配合部设置的位置有差异,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只设置一个柱状或者凸台或者凸块的形式的迫推件来承受迫推配合部施加的压力,本实施例公开的迫推件300具有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第二方向上具有更长的长度,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以迫推件300的其他位置作为受力面,以适配不同的鼓组件,从而提高显影盒的适配性。
同时由于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接收外力而运转,因此持续受力,长期使用容易使盒体100产生变形,而本实施例中公开的迫推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使得迫推件对盒体100的结构强度具有加强的效果。
实施例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七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的显影盒对应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本实施例的显影盒的结构与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相同或相近,主要区别在于传动组件的机构及传动关系不同,具体为:
如图33和图34所示,显影盒的传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250、显影辊齿轮230、送粉辊齿轮240、第一搅拌单元210、第一传动齿轮220,具体的,第一传动齿轮220设置为二级齿轮,第一传动齿轮220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221和第二齿轮222,第一齿轮221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222的直径,即第一齿轮221为小直径齿轮,第二齿轮222为大直径齿轮,且第一齿轮221设置于相较于第二齿轮222更靠近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的位置,且大直径的第二齿轮222与驱动齿轮250啮合,小直径的第一齿轮221与第一搅拌单元210啮合。驱动齿轮250远离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的一端设有动力接收部251,动力接收部251接收来自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力,驱动齿轮250与动力接收部251同轴旋转,进而将驱动力传递至与驱动齿轮250啮合的显影辊齿轮230、送粉辊齿轮240及第二齿轮222,第二齿轮222带动与其一体设置的第一齿轮221旋转,第一齿轮221还将动力传递至与第一齿轮221相啮合的第一搅拌单元210。第一搅拌单元210与检测机构8的齿轮部相啮合以将动力传递至检测机构8。
此外,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上还具有迫推件,迫推件为弧形突起结构,迫推件300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显影辊齿轮230与第一搅拌单元210之间。
实施例八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八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的显影盒对应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中的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如图35和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中,显影盒的传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250、显影辊齿轮230、送粉辊齿轮240、第一搅拌单元210、第一传动齿轮220、第二传动齿轮260、第三传动齿轮280。其中,第一传动齿轮220设置为二级齿轮,包括大直径的第二齿轮222与小直径的第一齿轮221。具体的,动力接收部251接收来自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力,驱动齿轮250与动力接收部251同轴设置,驱动齿轮250与动力接收部251同轴旋转,可选的,动力接收部251与驱动齿轮250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分体形成,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此外,驱动齿轮250与显影辊齿轮230、送粉辊齿轮240、第二齿轮222相啮合,第一齿轮221与第二传动齿轮260啮合,第二传动齿轮260与第三传动齿轮280啮合,第三传动齿轮280与第一搅拌单元210啮合。在第三方向上,第二传动齿轮260和第三传动齿轮280的旋转轴线均在第一传动齿轮220的下方;在第二方向上,第二传动齿轮260相较于第三传动齿轮280更靠近显影辊齿轮230,即第二传动齿轮260位于第三传动齿轮的B1方向一侧。
动力接收部251与驱动齿轮250接收来自电子成像装置的驱动力而绕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显影辊齿轮230、送粉辊齿轮240与第一传动齿轮220接收经驱动齿轮250传导的驱动力而绕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第二传动齿轮260接收经第一传动齿轮220传导的驱动力而绕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第三传动齿轮280接收经第二传动齿轮260传导的驱动力而绕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第一搅拌单元210接收经第三传动齿轮280传导的驱动力而绕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此时,第一传动齿轮220与第一搅拌单元210旋转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小直径的第一齿轮221相较于大直径的第二齿轮222更靠近盒体100,可选的,也可以将第一传动齿轮220设置为大直径的第二齿轮222相较于小直径的第一齿轮221更靠近盒体100的结构,此时,与第一传动齿轮220啮合的其他传动组件结构也可以根据第一传动齿轮220的变化作相应结构调整。
此外,盒体100的第一端壁110上还具有迫推件300,迫推件300为弧形突起结构,迫推件300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显影辊齿轮230与第一搅拌单元210之间,在第三方向上,迫推件300位于第三传动齿轮280的下方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影盒,可拆卸安装于包括鼓组件的电子成像装置中,所述鼓组件包括感光鼓和迫推配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包括:
盒体,内部容纳显影剂,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为第一方向,所述盒体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为第二方向,所述盒体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盒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为第三方向,所述盒体在第三方向上具有一底部;
显影辊,沿第一方向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上,且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盒体的前端;
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含有所述显影盒信息,所述识别组件可将信息传递至所述电子成像装置;
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鼓组件接触并可相对于鼓组件压缩和伸展,所述盒体相对于所述鼓组件在第三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七弹性件,所述第七弹性件可沿第三方向压缩或者伸展并带动盒体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支撑座和滑动孔,所述滑动孔设置于所述底部且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支撑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孔内,所述第七弹性件被限定在支撑座与滑动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内还包括安装导轨和电触头,所述显影盒在安装在电子成像装置的过程中受所述安装导轨挤压,所述挤压造成所述第七弹性件被压缩并使得所述盒体沿压缩方向移动,当所述盒体不再受到挤压时第七弹性件伸展并使得所述盒体沿伸展方向移动,使得所述识别组件与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内的所述电触头接触,将显影盒信息传递至所述电子成像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包括支撑器、电接触面和存储介质,所述电接触面与所述存储介质电连接,所述支撑器用于支撑和/或固定所述电接触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器包括从所述第一端壁沿第一方向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壁的方向延伸的水平段,和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竖直段,水平段与竖直段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迫推件、传动单元和第一搅拌架,所述迫推件用于与鼓组件上的迫推配合部接触以接收迫推配合部施加的作用力,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搅拌单元,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套设在所述第一搅拌架的一端,所述第一搅拌单元接收所述传动单元传递的动力运动并带动第一搅拌架运动,使得第一搅拌架搅拌所述盒体内的显影剂,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支撑器至少部分比所述第一搅拌单元更靠近所述迫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靠近所述第一端壁设置,所述电接触面延长至在第一方向上相较于所述第一搅拌单元更靠近所述迫推件的位置,所述电接触面一端暴露在支撑器的上端,另一端沿着支撑器延伸至第一端壁处与所述存储介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迫推件和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壁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引导单元为滑轨结构,或者,所述引导单元包括分立设置的至少一个导向件,
所述迫推件安装于所述引导单元,所述迫推件可相对于所述引导单元和所述盒体运动,所述迫推件可使得所述盒体具有沿显影辊靠近感光鼓的方向运动的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迫推件、传动单元和第一搅拌架,所述迫推件用于与鼓组件上的迫推配合部接触以接收迫推配合部施加的作用力,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搅拌单元,所述第一搅拌单元套设在所述第一搅拌架的一端,所述第一搅拌单元接收所述传动单元传递的动力运动并带动第一搅拌架运动,使得第一搅拌架搅拌所述盒体内的显影剂,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迫推件远离所述第一端壁的一端到所述第一端壁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搅拌单元远离第一端壁的一端到所述第一端壁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迫推件,所述迫推件用于与鼓组件上的迫推配合部接触以接收迫推配合部施加的作用力,所述迫推件包括连接位置、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于连接位置处一体成型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驱动齿轮、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接收所述驱动齿轮传递的驱动力并将驱动力传递至第一搅拌单元,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齿轮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直径,所述第一齿轮比所述第二齿轮更靠近所述第一端壁。
CN202223203218.6U 2021-12-14 2022-11-30 一种显影盒 Active CN21867569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3835 2021-12-14
CN2021231538355 2021-12-14
CN202220093125 2022-01-13
CN2022200931253 2022-01-13
CN202220132747 2022-01-18
CN2022201327472 2022-01-18
CN202220644607 2022-03-23
CN2022206446073 2022-03-23
CN2022208747268 2022-04-08
CN202220874726 2022-04-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5690U true CN218675690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43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3218.6U Active CN218675690U (zh) 2021-12-14 2022-11-30 一种显影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56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79498A1 (zh) * 2023-03-02 2024-09-06 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处理盒和识别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79498A1 (zh) * 2023-03-02 2024-09-06 珠海纳思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处理盒和识别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75690U (zh) 一种显影盒
US6351620B1 (en)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guide projection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9188875B (zh) 显影盒
CN109669334B (zh) 可自动复位的显影盒
CN215576122U (zh) 处理盒
CN111367154A (zh) 显影盒
CN108021011B (zh) 一种显影盒、处理盒及电子成像装置
CN217113050U (zh) 一种用于处理盒的拨动结构及其处理盒
CN215006255U (zh) 分离机构和处理盒
CN210666349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1786598U (zh) 显影盒
CN220121151U (zh) 一种显影装置及鼓组件
JP748434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20553087U (zh) 一种显影装置
CN220795652U (zh) 一种显影盒
US1076147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20584558U (zh) 处理盒
CN219225306U (zh) 一种显影装置
CN221281408U (zh) 显影盒
CN220208093U (zh) 一种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17993889U (zh) 一种墨盒
CN219676448U (zh) 显影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21446460U (zh) 一种显影盒
CN221056831U (zh) 显影盒和成像设备
CN220208092U (zh) 一种显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