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5516U - 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和近眼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和近眼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75516U CN218675516U CN202222584223.XU CN202222584223U CN218675516U CN 218675516 U CN218675516 U CN 218675516U CN 202222584223 U CN202222584223 U CN 202222584223U CN 218675516 U CN218675516 U CN 2186755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unit
- module
- display
- augmented rea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和近眼显示装置,包括光线出射模块、光线耦合模块和光波导模块;光线出射单元用于出射显示光线;光线耦合模块位于显示光线的传播路径上,用于耦合显示光线进入光波导模块;光波导模块用于调制显示光线进入用户眼睛;自然光经光波导模块透射后进入用户眼睛;光线出射模块包括光路调整单元,光路调整单元、光线耦合模块以及光波导模块中存在至少两者的折射率不同;增强现实光线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超表面,第一超表面设置于折射率不同的光学元件之间的光路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能够消除光在传播路径中的色散问题,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增强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和近眼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增强现实的头戴式显示器采用近眼显示技术,可以让人们在查看周围环境的同时,观看正在放映的虚拟图像,虚拟图像叠加在用户感知的真实世界上,能够营造更逼真的体验,用户沉浸感更强。
现有的增强现实的近眼显示设备,比如阵列光波导结构,通常采用旁置显示设备,采用旁置折反系统将显示设备发出的光准直并耦合入一个光学平板中,实现大视场角观看。像源的发光范围基本上可以囊括整个可见光谱,且在R、G、B三个波长处存在峰值。由于光学材料(玻璃、塑料)的色散,像源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不会以同一角度入射到波导中。其结果通常是在显示画面上出现偏色或是彩虹效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和近眼显示装置,以消除光在传播路径中的色散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包括光线出射模块、光线耦合模块和光波导模块;
所述光线出射模块用于出射显示光线;所述光线耦合模块位于所述显示光线的传播路径上,用于耦合所述显示光线进入所述光波导模块;所述光波导模块用于调制所述显示光线进入用户眼睛;自然光经所述光波导模块透射后进入用户眼睛;
所述光线出射模块包括光路调整单元,所述光路调整单元、所述光线耦合模块以及所述光波导模块中存在至少两者的折射率不同;所述增强现实光学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超表面,所述第一超表面设置于折射率不同的光学元件之间的光路中。
可选的,所述光路调整单元与所述光线耦合模块的折射率不同,所述第一超表面包括设置于所述光路调整单元与所述光线耦合模块之间光路的第一甲超表面;
和/或,所述光线耦合模块与所述光波导模块的折射率不同,所述第一超表面包括设置于所述光路耦合模块与所述光波导模块之间光路的第一乙超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甲超表面贴附设置于所述光路调整单元的出光侧表面,或者所述第一甲超表面贴附设置于所述光线耦合模块的入光侧表面;
所述第一乙超表面贴附设置于所述光线耦合模块的出光侧表面,或者所述第一乙超表面贴附设置于所述光波导模块的入光侧表面。
可选的,所述光波导模块包括衍射光波导,所述衍射光波导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全反射表面和第二全反射表面;
所述增强现实光学系统还包括第二超表面,所述第二超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全反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全反射表面。
可选的,所述光线出射模块还包括照明单元、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一反射调节单元;
所述光路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偏振选择子单元、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和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包括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包括四分之一波片;
所述照明单元用于出射照明光束,所述偏振选择子单元位于所述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之间的光路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光路中,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与所述第一反射调节单元之间的光路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包括硅基液晶显示单元。
可选的,所述光线出射模块还包括第二显示单元、第一反射调节单元和第二反射调节单元;
所述光路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偏振选择子单元、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和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包括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包括四分之一波片;
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出射显示光束,所述偏振选择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之间的光路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与所述第二反射调节单元之间的光路中,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与所述第一反射调节单元之间的光路中。
可选的,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单元。
可选的,所述显示光线包括白光显示光线。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眼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包括光线出射模块、光线耦合模块和光波导模块;光线出射单元用于出射显示光线;光线耦合模块位于显示光线的传播路径上,用于耦合显示光线进入光波导模块;光波导模块用于调制显示光线进入用户眼睛;自然光经光波导模块透射后进入用户眼睛;光线出射模块包括光路调整单元,光路调整单元、光线耦合模块以及光波导模块中存在至少两者的折射率不同;增强现实光线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超表面,第一超表面设置于折射率不同的光学元件之间的光路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折射率不同的光学元件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一超表面,通过第一超表面实现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相位调整,可消除由于不同波长的光经过不同光学元件时产生的色散问题,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虽然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器件结构,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的基本概念,拓展和延伸到其它的结构和附图,毋庸置疑这些都应该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眼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基本概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的,参考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10,包括光线出射模块100、光线耦合模块200和光波导模块300;光线出射模块100用于出射显示光线;光线耦合模块200位于显示光线的传播路径上,用于耦合显示光线进入光波导模块300;光波导模块300用于调制显示光线进入用户眼睛700;自然光经光波导模块300透射后进入用户眼睛700;光线出射模块100包括光路调整单元110,光路调整单元110、光线耦合模块200以及光波导模块300中存在至少两者的折射率不同;增强现实光学系统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超表面,第一超表面设置于折射率不同的光学元件之间的光路中。
示例性的,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10,包括光线出射模块100、光线耦合模块200和光波导模块300。光线出射模块100用于出射显示光线,可以是偏振光,也可以是自然光。光线耦合模块200用于将光线出射模块100出射的显示光线耦合后进入光波导模块300。光波导模块300用于将显示光线进行全反射调制后进入用户眼睛700。此外,自然光经光波导模块300透射后也可以进入用户眼睛700。
具体地,光线出射模块100包括光路调整单元110,光路调整单元110主要对进入的光线进行透射或反射等调整操作后输入光线耦合模块200。光路调整单元110、光线耦合模块200以及光波导模块300中存在至少两者的折射率不同,折射率不同主要影响光的传播速度,光的介质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反之则相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超表面,第一超表面设置于折射率不同的光学元件之间的光路中。示例性的,参考图1,第一超表面设置于光路调整单元110与光线耦合模块200之间的光路中;参考图2,第一超表面设置于光线耦合模块200与光波导模块300之间的光路中;参考图3,第一超表面设置于光路调整单元110与光线耦合模块200之间的光路中,以及光线耦合模块200与光波导模块300之间的光路中。超表面具有灵活调控波前等相位面的能力,超表面对不同R、G、B三个波长有不同的响应,即超表面对R、G、B三个波长的光所造成的位相延迟不同,从而补偿光在传播路径中产生的色散现象。
综上,通过在折射率不同的光学元件之间的光路中设置第一超表面,通过第一超表面实现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相位调整,可消除由于不同波长的光经过不同光学元件时产生的色散问题,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继续参考图1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光路调整单元110与光线耦合模块200的折射率不同,第一超表面包括设置于光路调整单元110与光线耦合模块200之间光路的第一甲超表面400。
光路调整单元110与光线耦合模块200的折射率不同,进而使得显示光线从光路调整单元110入射到光线耦合模块200时会出现色散现象,故在光路调整单元110与光线耦合模块200之间的光路中,通过设置第一甲超表面400达到补偿色散现象的效果。
和/或,参考图2和图3所示,光线耦合模块200与光波导模块300的折射率不同,第一超表面包括设置于光路耦合模块200与光波导模块300之间光路的第一乙超表面500。
光线耦合模块200与光波导模块300的折射率不同,进而使得显示光线从光线耦合模块200入射到光波导模块300时会出现色散现象,故在光路耦合模块200与光波导模块300之间的光路中,通过设置第一乙超表面500达到补偿色散现象的效果。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第一甲超表面400贴附设置于光路调整单元110的出光侧表面,或者第一甲超表面400贴附设置于光线耦合模块200的入光侧表面;第一乙超表面500贴附设置于光线耦合模块200的出光侧表面,或者第一乙超表面500贴附设置于光波导模块300的入光侧表面。
示例性的,参考图4,第一甲超表面400贴附设置于光路调整单元110的出光侧表面,第一乙超表面500贴附设置于光线耦合模块200的出光侧表面。其中,第一甲超表面400可以补偿光线从光路调整单元110入射到光线耦合模块200时产生的色散现象,第一乙超表面500可以补偿光线从光线耦合模块200入射到光波导模块300时产生的色散现象。
示例性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第一甲超表面400贴附设置于光线耦合模块200的入光侧表面,第一乙超表面500贴附设置于光波导模块300的入光侧表面。其中,第一甲超表面400可以补偿光线从光路调整单元110入射到光线耦合模块200时产生的色散现象,第一乙超表面500可以补偿光线从光线耦合模块200入射到光波导模块300时产生的色散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组合方式,在此基础上的其他组合设置方式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
综上,通过将第一甲超表面400和第一乙超表面500贴附设置于不同的光学元件表面,一方面可以解决光线的色散问题,另一方面使增强现实光学系统1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实现小型化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可选的,光波导模块300包括衍射光波导310,衍射光波导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全反射表面311和第二全反射表面312;增强现实光学系统10还包括第二超表面600,第二超表面600设置于第一全反射表面311和/或第二全反射表面312。
示例性的,参考图6,在衍射光波导310里,同一个衍射光栅对于不同的波长会对应不同的衍射角度,即不同颜色的光耦合出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这会导致用户眼睛移动到动眼框的不同位置看到的RGB色彩比例是不均匀的。另外,即使同一颜色的衍射效率也会随着入射角度的不同而浮动,这就导致在整个视场角范围内红绿蓝三色光的分布比例也会不同,即出现所谓的“彩虹效应”。而第二超表面600具有灵活调控波前等相位面的能力,将第二超表面600设置于衍射光波导310的第一全反射表面311和/或第二全反射表面312时,通过控制衍射光波导310的表面对RGB不同波段的响应补偿波长本身带来的色散现象,从而实现到达用户眼睛700的图像无色差。
继续参考图1,可选的,光线出射模块100还包括照明单元120、第一显示单元130和第一反射调节单元140;光路调整单元110包括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112、偏振选择子单元113、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和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包括四分之一波片,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包括四分之一波片;照明单元120用于出射照明光束,偏振选择子单元113位于照明单元120与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之间的光路中,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位于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与第一显示单元130之间的光路中,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位于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112与第一反射调节单元140之间的光路中。
照明单元120用于出射光线,该光线是偏振光,也可以是自然光。第一显示单元130用于显示图像。第一反射调节单元140用于反射光线。通过限定偏振选择子单元113、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和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在光路中的位置,保证携带图像信息的偏振光束正常出射。
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和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112具有分光功能,即具有选择入射光线偏振方向的功能,偏振分光子单元可以透过满足预设偏振方向的P偏振光束,同时反射与P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正交的S偏振光束,或者,偏振分光子单元可以透过满足预设偏振方向的S偏振光束,同时反射与S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正交的P偏振光束。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和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112可以为偏振分光棱镜即PBS,示例性地,可以在PBS中设置偏振分光膜实现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和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112的分光功能。偏振选择子单元113对光线具有选择功能,即对照明单元120出射的光进行选择,选择的光线进入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和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可以对光线的相位进行延迟调制以改变光线的偏振态,示例性地,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和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均包括四分之一波片。下面以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可以透过满足预设偏振方向的P偏振光束,同时反射与P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正交的S偏振光束为例进行说明。
照明单元120出射的光线中的P偏振光透过偏振选择子单元113,经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分光后,通过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对相位进行延迟调制后照射到第一显示单元130,经第一显示单元130调制形成携带图像信息的光线,包含图像信息的光线再次经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后形成第一偏振光线,由于P偏振光线先后经过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和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出射的第一偏振光线相对于入射的P偏振光线存在一定相位差,P偏振光线转变为S偏振光线,即第一偏振光线为S偏振光线。第一偏振光线经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112以及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入射至第一反射调节单元140,经第一反射调节单元140反射后再次经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和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112形成第二偏振光线,由于S偏振光线先后两次经过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出射的第二偏振光线相对于入射的S偏振光线存在一定相位差,S偏振光线转变为P偏振光线,即第二偏振光线为P偏振光线。如此通过合理设置光线出射模块100的结构,保证携带图像信息的偏振光束正常出射至光线耦合模块200。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显示单元130包括硅基液晶显示单元。
硅基液晶显示单元可以是硅基液晶(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显示器,LCOS显示器具有成本低,可大批量量产,像素开口率高,分辨率高等优点,而且采用外部照明,不仅可以提供比常规OLED、LCD屏更高的亮度,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随时调节亮度。在此基础上,设置彩色滤光片,形成彩色滤色片型硅基液晶(Color Filter Liquid Crystalon Silicon,简称CF-LCOS)显示器,仅采用一块CF-LCOS屏幕,不需要复杂的分色和合色结构,即可实现彩色显示。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可选的,光线出射模块100还包括第二显示单元150、第一反射调节单元140和第二反射调节单元160;光路调整单元110包括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112、偏振选择子单元113、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和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包括四分之一波片,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包括四分之一波片;第二显示单元150用于出射显示光束,偏振选择子单元113位于第二显示单元150与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之间的光路中,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位于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与第二反射调节单元160之间的光路中,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位于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112与第一反射调节单元140之间的光路中。
第二显示单元150用于出射显示光束。第一反射调节单元140和第二反射调节单元160用于反射光线。通过限定偏振选择子单元113、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和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在光路中的位置,保证携带图像信息的偏振光束正常出射。
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112的设置方式如前所述,这里不在赘述。偏振选择子单元113对光线具有选择功能,即对第二显示单元150出射的光进行选择,选择的光线进入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和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可以对光线的相位进行延迟调制以改变光线的偏振态,示例性地,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和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均包括四分之一波片。下面以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可以透过满足预设偏振方向的P偏振光束,同时反射与P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正交的S偏振光束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显示单元150出射光线中的P偏振光透过偏振选择子单元113,经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分光后,通过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对相位进行延迟调制后照射到第二反射调节单元160,反射后的光线再次经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形成第一偏振光线,由于P偏振光线先后经过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和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114,出射的第一偏振光线相对于入射的P偏振光线存在一定相位差,P偏振光线转变为S偏振光线,即第一偏振光线为S偏振光线。第一偏振光线经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111、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112以及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入射至第一反射调节单元140,经第一反射调节单元140反射后再次经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和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112形成第二偏振光线,由于S偏振光线先后两次经过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115,出射的第二偏振光线相对于入射的S偏振光线存在一定相位差,S偏振光线转变为P偏振光线,即第二偏振光线为P偏振光线。如此通过合理设置光线出射模块100的结构,保证携带图像信息的偏振光束正常出射至光线耦合模块200。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显示单元150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单元。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单元具备精细化显示效果以及良好的视角特性,保证显示图像的显示效果良好。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显示光线包括白光显示光线。
白光可以由赤、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线组成,白光显示光线具有容易获取的特性,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折射率不同的光学结构之间的光路中设置超表面,通过超表面对不同波长的光线进行相位调整,保证光线在超表面之后的光路中不会发生色散,保证进入用户视野的显示图像不会发生色散,不用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基于同一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近眼显示装置,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眼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近眼显示装置10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10,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近眼显示装置1000也具备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示例性的,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显示装置等电子显示设备。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组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线出射模块、光线耦合模块和光波导模块;
所述光线出射模块用于出射显示光线;所述光线耦合模块位于所述显示光线的传播路径上,用于耦合所述显示光线进入所述光波导模块;所述光波导模块用于调制所述显示光线进入用户眼睛;自然光经所述光波导模块透射后进入用户眼睛;
所述光线出射模块包括光路调整单元,所述光路调整单元、所述光线耦合模块以及所述光波导模块中存在至少两者的折射率不同;所述增强现实光学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超表面,所述第一超表面设置于折射率不同的光学元件之间的光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调整单元与所述光线耦合模块的折射率不同,所述第一超表面包括设置于所述光路调整单元与所述光线耦合模块之间光路的第一甲超表面;
和/或,所述光线耦合模块与所述光波导模块的折射率不同,所述第一超表面包括设置于所述光线耦合模块与所述光波导模块之间光路的第一乙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甲超表面贴附设置于所述光路调整单元的出光侧表面,或者所述第一甲超表面贴附设置于所述光线耦合模块的入光侧表面;
所述第一乙超表面贴附设置于所述光线耦合模块的出光侧表面,或者所述第一乙超表面贴附设置于所述光波导模块的入光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模块包括衍射光波导,所述衍射光波导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全反射表面和第二全反射表面;
所述增强现实光学系统还包括第二超表面,所述第二超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全反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全反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出射模块还包括照明单元、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一反射调节单元;
所述光路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偏振选择子单元、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和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包括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包括四分之一波片;
所述照明单元用于出射照明光束,所述偏振选择子单元位于所述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之间的光路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之间的光路中,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与所述第一反射调节单元之间的光路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包括硅基液晶显示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出射模块还包括第二显示单元、第一反射调节单元和第二反射调节单元;
所述光路调整单元包括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偏振选择子单元、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和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包括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包括四分之一波片;
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出射显示光束,所述偏振选择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之间的光路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子单元与所述第二反射调节单元之间的光路中,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子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偏振分光子单元与所述第一反射调节单元之间的光路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光线包括白光显示光线。
10.一种近眼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现实光学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84223.XU CN218675516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和近眼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84223.XU CN218675516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和近眼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75516U true CN218675516U (zh) | 2023-03-21 |
Family
ID=85560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84223.XU Active CN218675516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和近眼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75516U (zh) |
-
2022
- 2022-09-28 CN CN202222584223.XU patent/CN2186755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85997B2 (en) | NED polarization system for wavelength pass-through | |
US9664905B2 (en) | Display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by color filtering | |
US7710655B2 (en) | Display with image-guiding substrate | |
US7385742B2 (en) |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 |
EP2887128B1 (en) | NED polarization system for wavelength pass-through | |
JP6234208B2 (ja) | 波長通過のためのned偏光システム | |
WO2019104046A1 (en) | Optical display system,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 |
KR102162994B1 (ko) | 근안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파장 통과 제어용 편광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20230341696A1 (en) | Optical structure for augmented reality display | |
US11669046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4584543A (zh) | 显示设备和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光源 | |
US11002906B2 (en) | Waveguide device and optical engine | |
JP2021524062A (ja) | 多素子ディスプレイ照明システムを備えた電子デバイス | |
JP2022517796A (ja) | 小型ホモジナイザーを有する画像装置 | |
CN217821091U (zh) | 投影系统及相应的ar和vr近眼显示装置和ar眼镜 | |
EP4191295A1 (en) | Optical element and system, and optical device | |
CN103760680A (zh) | 用于使波长通过的ned偏振系统 | |
EP3508906A1 (en) | Video display device and optical see-through display | |
CN218675516U (zh) | 一种增强现实光学系统和近眼显示装置 | |
JP6509395B1 (ja) | ウエアラブル画像表示装置 | |
US20230236420A1 (en) | Compact near eye display engine | |
US20230059918A1 (en) | Compact near eye display engine | |
CN115542558B (zh) | 一种全息偏振光学模组、近眼显示系统及增强现实穿戴设备 | |
US20240192423A1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 |
CN117826427A (zh) | 一种光机及ar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