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3244U - 换热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3244U
CN218673244U CN202221669463.3U CN202221669463U CN218673244U CN 218673244 U CN218673244 U CN 218673244U CN 202221669463 U CN202221669463 U CN 202221669463U CN 218673244 U CN218673244 U CN 218673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pipe
sub
heat exchange
flow
flow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94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骁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94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3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3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3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车辆。该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第三集流管、第四集流管以及换热管路,换热管路包括独立的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设置在换热管路的进口的一侧,第三集流管与第四集流管设置在换热管路的出口的一侧;第一集流管以及第三集流管与第一流道导通,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第一流道构成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用于流通第一制冷剂;第二集流管以及第四集流管与第二流道导通,第二集流管以及第四集流管与第二流道构成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用于流通第二制冷剂或第三制冷剂。

Description

换热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中的重要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由于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无法采用发动机热水预热来进行采暖,电动汽车在冬天的取暖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过使用热泵技术使得空调系统制冷和或制热。即通过使原来在驾驶室室内的换热器由蒸发器(吸热)变成冷凝器(散热),原来在室外的换热器由冷凝器(散热)变成蒸发器(吸热),实现制热。但是,由于冬天天气比较寒冷,室外换热器吸热无法从环境中吸收大量热量,从而使得传递至室内换热器的热量较少,驾驶室内不热。另外,当冬天采暖时,由于冬天室外较冷,水分会凝结成霜,阻碍室外换热器吸热。
因此,现有技术中室外的换热器无法在制热模式下吸收大量热量,从而使得车辆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外的换热器在制热模式下不能吸收大量热量,车辆空调系统制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第三集流管、第四集流管以及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包括独立的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设置在所述换热管路的进口的一侧,所述第三集流管与所述第四集流管设置在所述换热管路的出口的一侧;
所述第一集流管以及所述第三集流管与所述第一流道导通,所述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以及所述第一流道构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流通第一制冷剂;
所述第二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四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流道导通,所述第二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四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流道构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用于流通第二制冷剂。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路还包括第五集流管以及第六集流管,所述第五集流管与所述第六集流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五集流管与所述第六集流管之间设置有多个换热管,且多个所述换热管均与所述第五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六集流管导通;
所述第五集流管被分隔为第一子流道以及第二子流道,所述第六集流管被分隔为第三子流道以及第四子流道,所述换热管中设置有第五子流道以及第六子流道,所述第一子流道、所述第三子流道以及所述第五子流道导通,所述第一子流道、所述第三子流道以及所述第五子流道构成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子流道、所述第四子流道以及所述第六子流道导通,且所述第二子流道、所述第四子流道以及所述第六子流道构成所述第二流道。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中设置有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将所述换热管分隔成所述第五子流道以及所述第六子流道;
所述第五集流管中沿所述第五集流管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第五集流管分隔成所述第一子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子流道,所述第一子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子流道均沿所述第五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六集流管中沿所述第六集流管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第六集流管分隔成所述第三子流道以及所述第四子流道,所述第三子流道以及所述第四子流道均沿所述第六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延伸。
可选的,
所述第五集流管中还设置有多个第一挡片,多个所述第一挡片沿所述第五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挡板贯穿多个所述第一挡片,多个所述第一挡片将所述第一子流道分隔为多个第一加热流道,多个所述第一挡片将所述第二子流道分隔为多个第一换热流道;
所述第六集流管中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挡片,多个所述第二挡片沿所述第六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最上方的第二挡片和最下方的第二挡片之间,多个所述第二挡片将所述第三子流道分隔为多个第二加热流道,多个所述第二挡片将所述第四子流道分隔成多个第二换热流道;
所述第一加热流道与所述第二加热流道通过所述第五子流道导通,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通过所述第六子流道导通。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中第一部分的换热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集流管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部分的换热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五集流管连通,所述换热管中第二部分的换热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四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部分的换热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六集流管连通,其余部分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六集流管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集流管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集流管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六集流管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第三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四集流管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三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四集流管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六集流管的延伸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六子流道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五子流道的容量。
可选的,所述第五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六集流管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与待安装件连接。
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散热翅片进行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第三集流管,第四集流管以及换热管路。换热管路包括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且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独立,由于第一集流管、第三集流管与第一流道导通,第二集流管、第四集流管与第二流道导通,因此,第一集流管、第三集流管与第一流道可以构成第一通道,第二集流管、第四集流管与第二流道可以构成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互独立,在第一通道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二通道中流动的制冷剂不会串流,避免换热器从室外吸热或向室外放热受到影响。
在制热模式下,第二制冷剂可以在第二通道中流动,同时吸收室外的热量,而在第一通道中,则可以流通有第一制冷剂,因此第二通道中的第二制冷剂可以在吸收环境热量外还可以吸收第二通道中第一制冷剂的热量,从而使得第二制冷剂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也即是换热器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因此,第二制冷剂在流入室内空间时散热较多,可以使得驾驶室温度升高。另外,由于第二通道中的第二制冷剂吸收的热量较多,使得换热器的温度也较高,从而还可以避免换热器结霜,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的吸热能力。也即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可以在处于制热模式且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吸收大量热量,从而使得车辆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外的换热器在制热模式下不能吸收大量热量,车辆空调系统制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固定组件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所述车辆与上述换热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的换热管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管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转换接头的换热管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六集流管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六集流管与换热管、第一集流管以及第二集流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五集流管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六集流管与换热管、第一集流管以及第二集流管的连接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五集流管与换热管、第三集流管以及第四集流管的连接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制冷剂的流向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制冷剂以及第三制冷剂的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换热器;10:第一集流管;20:第二集流管;30:第三集流管;40:第四集流管;50:第五集流管;60:第六集流管;70:换热管;71:隔板组件;72:第一隔板;73:第二隔板;74:转换接头;75:第五子流道;76:第六子流道;51:第一挡板;52:第一挡片;53:第一子流道;54:第二子流道;55:第一换热流道;56:第一加热流道;61:第二挡板;62:第二挡片;63:第三子流道;64:第四子流道;80:散热翅片;9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11所示,换热器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第三集流管30、第四集流管40以及换热管路,换热管路包括独立的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第一集流管10与第二集流管20设置在换热管路的进口的一侧,第三集流管30与第四集流管40设置在换热管路的出口的一侧;第一集流管10以及第三集流管30与第一流道导通,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以及第一流道构成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用于流通第一制冷剂或第二制冷剂;第二集流管20以及第四集流管40与第二流道导通,第二集流管20以及第四集流管40与第二流道构成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用于流通第三制冷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器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第三集流管30,第四集流管40以及换热管路。换热管路包括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且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独立,由于第一集流管10、第三集流管30与第一流道导通,第二集流管20、第四集流管40与第二流道导通,因此,第一集流管10、第三集流管30与第一流道可以构成第一通道,第二集流管20、第四集流管40与第二流道可以构成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互独立,在第一通道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二通道中流动的制冷剂不会串流。
在制热模式下,第二制冷剂可以在第二通道中流动,同时吸收室外的热量,而在第一通道中,则可以流通有第一制冷剂,因此第二通道中的第二制冷剂可以在吸收环境热量外还可以吸收第二通道中第一制冷剂的热量,从而使得第二制冷剂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也即是换热器100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因此,第二制冷剂在流入室内空间时散热较多,可以使得驾驶室温度升高。另外,由于第二通道中的第二制冷剂吸收的热量较多,使得换热器100的温度也较高,从而还可以避免换热器100结霜,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100的吸热能力。也即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00可以在处于制热模式且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吸收大量热量,从而使得车辆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较好。
其中,制冷剂在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中的流动路径如下:
在制冷模式下,如图10所示,第二制冷剂进入第二集流管20,并通过第二集流管20进入换热管路的第二流道,第二制冷剂在换热管路中向室外散热,使得第二制冷剂的温度降低,之后温度较低的第二制冷剂进入第四集流管40,由第四集流管40流向室内,第二制冷剂从室内吸热,以使室内的温度降低。
在制热模式下,如图11所示,第三制冷剂进入第二集流管20,并通过第二集流管20进入换热管路的第二流道,第三制冷剂在换热管路中流动并从室外吸收热量,使得第三制冷剂的温度升高;同时,温度较高第一制冷剂进入第三集流管30,并通过第三集流管30进入换热管路中的第一流道,此时第一流道中的第三制冷剂可以从第二流道中的第一制冷剂中吸热,即第一制冷剂向第三制冷剂放热,之后第一制冷剂从第一集流管10中流出。第三制冷剂由于从室外以及第一制冷剂吸收了热量,第三制冷剂的温度升高,第三制冷剂流向室内时即可放出较多的热量,从而使得车辆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较好。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通道中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向与第二通道中的第三制冷剂的流向相反。
另外,在制热模式下,第一通道中的第一制冷剂的流向与第二通道中的第三制冷剂的流向还可以相同。即第三制冷剂进入第二集流管20,并通过第二集流管20进入换热管路的第二流道,第三制冷剂在换热管路中流动并从室外吸收热量,使得第三制冷剂的温度升高;同时,温度较高第一制冷剂进入第一集流管10,并通过第一集流管10进入换热管路中的第一流道,此时第一流道中的第三制冷剂可以从第二流道中的第一制冷剂中吸热,即第一制冷剂向第三制冷剂放热,之后第一制冷剂从第三集流管30中流出。
因此,在换热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第三制冷剂与第一制冷剂的流向可以相同或相反,第三制冷剂均可以向第二制冷剂提供热量,使得换热器100吸收到的热量较多,并且还可以防止换热器100结霜。在第三制冷剂的流向与第二制冷剂的流向相反的情况下,换热器100可以实现逆向换热,使得换热效率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制冷剂、第二制冷剂以及第三制冷剂为不同状态下的制冷剂,其中不同状态包括气态、液态,以及高温、低温的制冷剂。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管路还包括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第五集流管50与第六集流管60间隔设置,第五集流管50与第六集流管60之间设置有多个换热管70,且多个换热管70均与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导通;第五集流管50被分隔为第一子流道53以及第二子流道54,第六集流管60被分隔为第三子流道63以及第四子流道64,换热管70中设置有第五子流道75以及第六子流道76,第一子流道53、第三子流道63以及第五子流道75导通,第一子流道53、第三子流道63以及第五子流道75构成第一流道;第二子流道54、第四子流道64以及第六子流道76导通,且第二子流道54、第四子流道64以及第六子流道76构成第二流道。
换热管路包括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第五集流管50与第六集流管60间隔设置,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换热管70,且多个换热管70均与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导通。由于第五集流管50被分隔为第一子流道53以及第二子流道54,第六集流管60被分隔成第三子流道63以及第四子流道64,换热管70被分隔为第五子流道75以及第六子流道76,因此,第一子流道53与第二子流道54独立,第三子流道63与第四子流道64独立,第五子流道75与第六子流道76独立,从而第一子流道53、第三子流道63以及第五子流道75可以构成第一流道,第二子流道54、第四子流道64以及第六子流道76可以构成第二流道,使得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相互独立,从而可以避免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中的制冷剂串流,使得换热器100的散热或吸热受到影响的问题出现。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换热管70中设置有隔板组件71,隔板组件71将换热管70分隔成第五子流道75以及第六子流道76;第五集流管50中沿第五集流管50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挡板51,第一挡板51将第五集流管50分隔成第一子流道53以及第二子流道54,第一子流道53以及第二子流道54均沿第五集流管50的轴向方向延伸,第六集流管60中沿第六集流管60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二挡板61,第二挡板61将第六集流管60分隔成第三子流道63以及第四子流道64,第三子流道63以及第四子流道64均沿第六集流管60的轴向方向延伸。
通过在换热管70中设置隔板组件71将换热管70做成具有两个流道的分流结构(第五子流道75以及第六子流道76),其中,第五子流道75与第六子流道76中流通的制冷剂不同。第五集流管50中设置有第一挡板51,第六集流管60中设置有第二挡板61,第一挡板51将第五集流管50分隔为第一子流道53以及第二子流道54,第二挡板61将第六集流管60分隔为第三子流道63以及第四子流道64,从而可以实现第五集流管50、第六集流管60中均具有两个不同流道,使得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中流通有不同的制冷剂。即,隔板组件71、第一挡板51以及第二挡板61可以将换热管路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从而可以避免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中的制冷剂串流,使得换热器100的散热或吸热受到影响的问题出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隔板组件71可以包括第一隔板72以及第二隔板73,第一隔板72与第二隔板73均沿换热管70的延伸方向延伸。在换热管70的延伸方向上,第一隔板72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第二隔板73具有相对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第一隔板72与第二隔板73通过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连接,且第一隔板72与第二隔板73所在的平面相交,第二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均与换热管70的内壁连接,从而第一隔板72、第二隔板73以及换热管70的部分内壁形成第五子流道75,第一隔板72、第二隔板73以及换热管70的另外部分内壁形成第六子流道76。其中,为了方便查看隔板组件71,图3中的换热管70的部分管壁未在图中示出,换热管70的管壁组成封闭的换热管70。
由于第一隔板72的第一侧壁与第二隔板73第三侧壁连接,且第一隔板72的第二侧板与换热管70的内壁连接,第二隔板73的第四侧板与换热管70的内壁连接,第一隔板72、第二隔板73以及换热管70的部分内壁之间为封闭状态,且第一隔板72、第二隔板73以及换热管70的另外部分内壁(包括图3中未示出的不问管壁)之间也为封闭状态,从而第五子流道75以及第六子流道76中的制冷剂不会混合,且不会从换热管70中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换热管70可以为扁管,在扁管中设置隔板组件71,从而通过隔板组件71将扁管分隔成两个独立的流道(第五子流道75以及第六子流道76),或者,换热管70还可以为普通管道(圆柱状的管道),在普通管道中设置隔板组件71等,将普通管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流道。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五集流管50的轴向方向为第五集流管50的延伸方向,也即是与第五集流管50中制冷剂的流向一致;第六集流管60的轴向方向为第六集流管60的延伸方向,也即是与第六集流管60中制冷剂的流向一致;换热管70的轴向方向为换热管70的延伸方向,也即是与换热管70中制冷剂的流向一致。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集流管50中还设置有多个第一挡片52,多个第一挡片52沿第五集流管50的轴向方向分布,第一挡板51贯穿多个第一挡片52,多个第一挡片52将第一子流道53分隔为多个第一加热流道56,多个第一挡片52将第二子流道54分隔为多个第一换热流道55;如图1、图5所示,第六集流管60中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挡片62,多个第二挡片62沿第六集流管60的轴向方向分布,第二挡板61位于最上方的第二挡片62和最下方的第二挡片62之间,多个第二挡片62将第三子流道63分隔为多个第二加热流道,多个第二挡片62将第四子流道64分隔成多个第二换热流道;第一加热流道56与第二加热流道通过第五子流道75导通,第一换热流道55与第二换热流道通过第六子流道76导通。
第五集流管50沿第五集流管5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挡片52,也即是第一挡片52沿着第五集流管50的轴向方向分布,多个第一挡片52可以将第五集流管50沿着与第五集流管5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分隔为多个管道,从而也可以将第五集流管50中的第一子流道53沿着与第五集流管5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分隔为多个第一加热流道56,并将第五集流管50中的第二子流道54沿着与第五集流管5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分隔为多个第一换热热流道。第六集流管60沿第六集流管6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挡片62,也即是第二挡片62沿着第六集流管60的轴向方向分布,多个第二挡片62可以将第六集流管60沿着与第六集流管6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分隔为多个管道,从而也可以将第六集流管60中的第三子流道63沿着与第六集流管6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分隔为多个第二加热流道,并将第六集流管60中的第四子流道64沿着与第六集流管60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分隔为多个第二换热热流道。也即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沿第五集流管50的轴向方向分布的第一挡片52将第一子流道53分隔为多个第一加热流道56,将第二子流道54分隔为多个第一换热流道55,可以通过沿第六集流管60的轴向方向分布的第二挡片62将第三子流道63分隔为多个第二加热流道,将第四子流道64分隔为多个第二换热流道。从而,在制冷剂流动至第一挡片52或第二挡片62的处可以被阻挡,从而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会改变,例如,以图2为例进行说明,制冷剂在换热管70中向左流动至第五集流管50中,并在第五集流管50中向下流动,当制冷剂流动至第一挡片52的位置时,制冷剂不能继续向下流动,此时制冷剂向右流动,流动至第六集流管60中,并在第六集流管60中向下流动,当制冷剂流动至第二挡片62的位置时,制冷剂不能继续向下流动,此时制冷剂再次向左流动。因此,第一挡片52以及第二挡片62的设置可以改变制冷剂的流向,从而增加制冷剂在换热管70中的停留时间,换热管70中的制冷剂放热或吸热充足。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挡板51贯穿多个第一挡片52,从而第一挡板51可以将第五集流管50的全部管路分隔位第一子流道53以及第二子流道54,第二挡板61位于最上方的第二挡片62和最下方的第二挡片62之间,从而第一挡板51可以将最上方以及最下方的两个第二挡片62之间的第六集流管60分隔位第三子流道63以及第四子流道64。第二挡板61位于最上方的第二挡片62以及最下方的第二挡片62之间,第一集流管10与第二集流管20与换热管70的连接位置则为最上方的挡片的上方,第三集流管30与第四集流管40与换热管70的连接位置则为最下方的挡片的下方。第一集流管10、第三集流管30与第五子流道75导通,第二集流管20、第四集流管40与第六子流道76导通,从而最上方的挡片之上的部分第六集流管60中没有制冷剂,该处的制冷剂直接由第一集流管10以及第二集流管20流动至换热管70中,或从换热管70中直接流动至第一集流管10以及第二集流管20中;最下方的挡片之下的部分第六集流管60中也没有制冷剂,该处的制冷剂直接由第三集流管30以及第四集流管40流动至换热管70中,或从换热管70中直接流动至第三集流管30以及第四集流管40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五集流管50的轴向方向上,多个第一挡片52与多个第二挡片62错位分布,以使多个第一换热流道55与多个第二换热流道错位分布,多个第一加热流道56与多个第二加热流道错位分布。从而,当制冷剂在第五集流管50中流动且被一个第一挡片52阻挡时,制冷剂可以沿着换热管70向第六集流管60中流动,由于第二挡片62与第一挡片52错位,因此,制冷剂流至第六集流管60中时,不会被第二挡片62阻挡,使得制冷剂可以沿着第六集流管60流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挡片5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例如第一挡片52的数量可以为2,3、4,第二挡片62与第一挡片52错位分布,第二挡片62的数量则可以为3、4、5。当然第一挡片52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值,第二挡片62的数量则根据第一挡片5252的数量进行调整。当然,第一挡片52的数量还可以为1,如图1、图5所示,此时第二挡片62的数量则为2。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管70中第一部分的换热管70的一端均与第一集流管10以及第二集流管20连通,第一部分的换热管70的另一端均与第五集流管50连通,换热管70中第二部分的换热管70的一端均与第三集流管30以及第四集流管40连通,第二部分的换热管70的另一端均与第六集流管60连通,其余部分换热管70的两端分别与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连通。
如图2所示,其中A部分的换热管70为第一部分的换热管70,C部分的换热管70为第二部分的换热管70,B部分的换热管70为其余部分的换热管70。第一部分的换热管70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10以及第二集流管20连通,第一部分的换热管70的另一端与第五集流管50连通,换热管70中第二部分的换热管70的一端均与第三集流管30以及第四集流管40连通,第二部分的换热管70的另一端均与第六集流管60连通,其余部分换热管70的两端分别与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连通,因此,可以实现第一集流管10、第三集流管30以及第一通道的导通,第二集流管20、第四集流管40以及第二通道的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部分换热管70需要穿过第六集流管60与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连接,第二部分换热管70需要穿过第六集流管60与第三集流管30、第四集流管40连接,而其余部分换热管70则是与第六集流管60连接,因此,第一部分换热管70以及第二部分换热管70的长度与第三部分换热管70的长度不同。为了方便制作,提高换热管70的通用性,如图4所示,可以另外设置转换接头74,将换热管70制作成相同长度,第一部分换热管70以及第二部分换热管70上可以连接转换结构,通过转换接头74加长第一部分换热管70以及第二部分换热管70的长度,使得换热管70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8、图9所示,第一集流管10以及第二集流管20并列设置,且第一集流管10以及第二集流管20的延伸方向均与第六集流管60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三集流管30以及第四集流管40并列设置,且第三集流管30以及第四集流管40的延伸方向均与第六集流管60的延伸方向相同。
第一集流管10与第二集流管20并列设置,第三集流管30以及第四集流管40并列设置,且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与第一部分换热管70导通,第三集流管30、第四集流管40与第三部分换热管70导通,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第三集流管30、第四集流管40的延伸方向均与第六集流管60的延伸方向相同,因此,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是沿与换热管7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三集流管30、第四集流管40是沿与换热管7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并列设置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集流管10与第三集流管30位于靠近机舱的位置,第二集流管20与第四集流管40位于靠近车头的位置。换热管70的延伸方向与车头至机舱或机舱至车头的方向垂直,而车头为迎风面,即风会沿车头至机舱的方向吹。由于第二集流管20、第四集流管40位于靠近车头的方向,因此,第二集流管20、第四集流管40相对第一集流管10以及第三集流管30处于迎风位置,在换热器100处于制热状态时,第一集流管10以及第三集流管30中的温度较高,在受到风吹的情况下,第二集流管20与第四集流管40可以避免第一集流管10以及第三集流管30直接被风吹,可以减少第一集流管10、第三集流管30中制冷剂的热量损失。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六子流道76的容量大于第五子流道75的容量。
第六子流道76的容量大于第五子流道75的容量,因此第六子流道76中的制冷剂较多,从而第六子流道76中的制冷剂与第五子流道75中的制冷剂的换热面积较大,由于换热器100处于制热状态时,第六子流道76中的制冷剂会从第五子流道75中的制冷剂中吸收热量,因此,第六子流道76中的制冷剂可以从第五子流道75中的制冷剂中吸收较多的热量,可以较大程度地利用换热管70进行换热。
另外,在换热器100处于制冷模式下,制冷剂通过第六子流道76向外散热,由于第六子流道76的容量大于第五子流道75的容量,因此第六子流道76中过的制冷剂较多,可以使得制冷剂向外界散失的热量较多。也即是,第六子流道76的容量大于第五子流道75的容量还可以在将换热管70分为两路的同时保证制冷剂向室外散发的热量较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第六子流道76的容量以及第五子流道75的容量的具体占比不作限定,例如,第五子流道75的容量可以占换热管70容量的四分之一,第六子流道76的容量可以占换热管70容量的四分之三;或者,第五子流道75的容量可以占换热管70容量的七分之二,第六子流道76的容量可以占换热管70容量的七分之五;或者第五子流道75的容量还可以占换热管70容量的五分之一,第六子流道76的容量可以占换热管70容量的五分之四。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上还设置有支架90,支架90用于与待安装件连接。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上还设置有支架90,通过支架90即可将换热器100连接在待安装件上,便于换热器100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90可以设置有多个,例如,可以在第五集流管50上设置上下两个支架90,在第六集流管60上也设置上下两个支架90;还可以在第五集流管50上设置上下两个支架90,在第六集流管60上设置一个支架90;当然还可以在第五集流管50上设置一个支架90,在第六集流管60上设置上下两个支架90。对于支架90的具体数量以及在第五集流管50、第六集流管60上的设置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换热器100还可以包括框架,框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上,且框架位于多个扁管的两侧,对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起到支撑作用。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相邻的两个换热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翅片80,换热管通过散热翅片80进行散热
由于相邻的两个扁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翅片80,当制冷剂在扁管中流动时,制冷剂的热量会通过扁管传递至散热翅片80,散热翅片80与空气接触,由散热翅片80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并且,散热翅片80可以增大换热面积,使得扁管可以更好的散热,提高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
在换热器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扁管通过散热翅片80进行散热,由于散热翅片80的增大了散热面积,因此,换热器100向环境中散热时效率较高;当然,在换热器100处于制热模式时,可以通过散热翅片80从环境中吸收热量,由于散热翅片80的面积较大,从而也可以从环境中吸收较多的热量,换热器100从环境中吸热时效率较高。
另外,多个换热管70可以等间隔分布。
由于多个换热管70等间隔分布,因此,换热管70的散热较为均匀,使得散热效率较高。另外,换热管70等间隔分布还可以提高散热翅片80的通用性,便于安装散热翅片80。
另外,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第三集流管30、第四集流管40、第五集流管50以及第六集流管60的长度均可以进行调整,第一部分换热管70的数量、第二部分换热管70的数量以及其余部分的换热管70的数量均可以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器100包括第一集流管10、第二集流管20、第三集流管30,第四集流管40以及换热管路。换热管路包括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且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独立,由于第一集流管10、第三集流管30与第一流道导通,第二集流管20、第四集流管40与第二流道导通,因此,第一集流管10、第三集流管30与第一流道可以构成第一通道,第二集流管20、第四集流管40与第二流道可以构成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互独立,在第一通道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在第二通道中流动的制冷剂不会串流,避免换热器100从室外吸热或向室外放热受到影响。
在制热模式下,第二制冷剂可以在第二通道中流动,同时吸收室外的热量,而在第一通道中,则可以流通有第一制冷剂,因此第二通道中的第二制冷剂可以在吸收环境热量外还可以吸收第二通道中第一制冷剂的热量,从而使得第二制冷剂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也即是换热器100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因此,第二制冷剂在流入室内空间时散热较多,可以使得驾驶室温度升高。另外,由于第二通道中的第二制冷剂吸收的热量较多,使得换热器100的温度也较高,从而还可以避免换热器100结霜,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100的吸热能力。也即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00可以在处于制热模式且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吸收大量热量,从而使得车辆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器100。
由于换热器100有两条制冷剂可以流通的回路,即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互独立,因此设置有换热器100的车辆,可以在换热器100处于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在第二通道中通有第三制冷剂,以从室外吸收热量,而在第一通道中,则可以流通有温度较高的第一制冷剂,为上述第三制冷剂进行加热。也即是,第三制冷剂在第二通道中流通可以吸收环境热量以及第一通道中第一制冷剂的热量,因而该回路中的可以吸收到更多热量,因此,制冷剂在流入室内空间时散热较多,使得驾驶室温度可以升高。另外,由于该第二通道中的第三制冷剂吸收的热量较多,使得换热器100的温度也较高,从而还可以避免换热器100结霜,进一步提高了换热器100的吸热能力。也即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100可以在处于制热模式且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吸收大量热量,从而使得车辆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第三集流管、第四集流管以及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包括独立的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设置在所述换热管路的进口的一侧,所述第三集流管与所述第四集流管设置在所述换热管路的出口的一侧;
所述第一集流管以及所述第三集流管与所述第一流道导通,所述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以及所述第一流道构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流通第一制冷剂;
所述第二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四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流道导通,所述第二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四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流道构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用于流通第二制冷剂或第三制冷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路还包括第五集流管以及第六集流管,所述第五集流管与所述第六集流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五集流管与所述第六集流管之间设置有多个换热管,且多个所述换热管均与所述第五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六集流管导通;
所述第五集流管被分隔为第一子流道以及第二子流道,所述第六集流管被分隔为第三子流道以及第四子流道,所述换热管中设置有第五子流道以及第六子流道,所述第一子流道、所述第三子流道以及所述第五子流道导通,所述第一子流道、所述第三子流道以及所述第五子流道构成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子流道、所述第四子流道以及所述第六子流道导通,且所述第二子流道、所述第四子流道以及所述第六子流道构成所述第二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中设置有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将所述换热管分隔成所述第五子流道以及所述第六子流道;
所述第五集流管中沿所述第五集流管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第五集流管分隔成所述第一子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子流道,所述第一子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子流道均沿所述第五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六集流管中沿所述第六集流管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第六集流管分隔成所述第三子流道以及所述第四子流道,所述第三子流道以及所述第四子流道均沿所述第六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集流管中还设置有多个第一挡片,多个所述第一挡片沿所述第五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挡板贯穿多个所述第一挡片,多个所述第一挡片将所述第一子流道分隔为多个第一加热流道,多个所述第一挡片将所述第二子流道分隔为多个第一换热流道;
所述第六集流管中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挡片,多个所述第二挡片沿所述第六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最上方的第二挡片和最下方的第二挡片之间,多个所述第二挡片将所述第三子流道分隔为多个第二加热流道,多个所述第二挡片将所述第四子流道分隔成多个第二换热流道;
所述第一加热流道与所述第二加热流道通过所述第五子流道导通,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通过所述第六子流道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中第一部分的换热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集流管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一部分的换热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五集流管连通,所述换热管中第二部分的换热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四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部分的换热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六集流管连通,其余部分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六集流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集流管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六集流管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第三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四集流管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三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四集流管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六集流管的延伸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子流道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五子流道的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集流管以及所述第六集流管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与待安装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散热翅片进行散热。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CN202221669463.3U 2022-06-30 2022-06-30 换热器及车辆 Active CN218673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9463.3U CN218673244U (zh) 2022-06-30 2022-06-30 换热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9463.3U CN218673244U (zh) 2022-06-30 2022-06-30 换热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3244U true CN218673244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2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9463.3U Active CN218673244U (zh) 2022-06-30 2022-06-30 换热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3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66272U (zh) 换热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
WO2018047533A1 (ja) 機器温調装置
CN214676255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4676259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8673244U (zh) 换热器及车辆
CN209609092U (zh) 散热组件及空调机组
CN207688466U (zh)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WO2022042563A1 (zh) 空调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14627775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4627774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WO2022166238A1 (zh) 空调系统
CN215295145U (zh) 散热器和空调器
CN110471513A (zh) 一种散热器组件、风冷散热器以及空调设备
CN214666270U (zh) 换热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
CN114126277B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4676258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4676260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WO2022042617A1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3955453U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336703U (zh) 散热器和空调器
CN216716398U (zh) 空调器
CN212777838U (zh) 一种空调电控板的液冷系统
WO2022042559A1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2987613U (zh) 一种空调蒸发器的导风结构
CN213261867U (zh) 冷凝器和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