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2458U - 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2458U
CN218672458U CN202221379002.2U CN202221379002U CN218672458U CN 218672458 U CN218672458 U CN 218672458U CN 202221379002 U CN202221379002 U CN 202221379002U CN 218672458 U CN218672458 U CN 218672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at
switch valve
inlet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790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茂勇
刘笑君
严文渊
余承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Qingji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Qingji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Qingji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Qingji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790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2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2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2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该系统包括热泵回路、采热模块、散热模块和储能模块;热泵回路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蒸发器的第一换热通道、压缩机、冷凝器的第三换热通道以及膨胀阀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采热模块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蒸发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通,采热模块的进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通;散热模块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第四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散热模块的进口通过第四管路与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通;储能模块包括第五管路、第六管路、第七管路和第八管路分别与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相连通。该系统既能制冷蓄冷,也能制热蓄热,充分利用峰谷电价进行蓄能。

Description

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解决供热供冷的方式中,为了利用峰谷电价降低运行费用,一般会采用在谷电时段蓄冷蓄热的方式,以减少高峰时段机组运行的费用。目前采用的常见的方式为电锅炉蓄热、制冷机组蓄冷的系统方式。都是单一系统进行制热蓄热,或单一系统进行制冷蓄冷,设备利用率低、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上述热泵蓄冷蓄热系统能够一机双用,既能完成制冷蓄冷,也能完成制热蓄热,可以充分利用峰谷电价进行蓄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包括热泵回路、采热模块、散热模块以及储能模块;
所述热泵回路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膨胀阀,所述蒸发器包括可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冷凝器包括可相互换热的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压缩机、第三换热通道以及膨胀阀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
所述采热模块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采热模块的进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位于所述第二开关阀远离所述第二管路的进口的一侧;
所述散热模块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散热模块的进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四开关阀,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五开关阀和第六开关阀,所述第六开关阀位于所述第五开关阀远离所述第四管路的进口的一侧;
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进口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通过第六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阀与第三开关阀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通过第七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阀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通过第八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五开关阀与第六开关阀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第五管路、第六管路、第七管路和第八管路上分别具有第七开关阀、第八开关阀、第九开关阀和第十开关阀。
上述热泵蓄冷蓄热系统中,包括热泵回路、采热模块、散热模块以及储能模块,热泵回路启动运行时,压缩机启动,蒸发器的第一换热通道中的高压液态冷媒吸收第二换热通道中水的热量后转化为低压气态冷媒,压缩机将低压气态冷媒压缩为高压气态冷媒,并将高压气态冷媒排至冷凝器的第三换热通道,冷凝器内第三换热通道中冷媒与第四换热通道中的水进行换热,冷凝器中冷媒释放热量后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再次循环,其中,调节第一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七开关阀和第八开关阀关闭,其余开关阀打开,能够将蒸发器的第二换热通道内的冷却后的低温冷水输送至储能模块进行蓄冷,冷凝器的第四换热通道内换热后的高温水,能够通过散热模块散热,能够实现系统的蓄冷功能,而调节第四开关阀、第六开关阀、第九开关阀和第十开关阀关闭,其余开关阀打开,采热模块启动能够收集低品位热能,并传递给蒸发器,冷凝器的第四换热通道内的换热后的高温水输送至储能模块进行蓄热,能够实现系统的蓄热功能。上述热泵蓄冷蓄热系统能够一机双用,既能完成制冷蓄冷,也能完成制热蓄热,充分利用峰谷电价进行蓄能,不仅可以利用热泵技术能效比的优势,而且可以利用峰谷电价的价差优势,使得系统运行的费用更低。
可选地,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罐以及位于所述储能罐内的第一补水管道和第二补水管道,所述第一补水管道与所述第二补水管道沿所述储能罐的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补水管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二补水管道的两个端口分别所述第二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六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第八管路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六管路与所述采热模块的进口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三循环水泵,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第八管路与所述散热模块的进口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四循环水泵。
可选地,所述采热模块的出口通过第九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九管路上设置有第十一开关阀,所述采热模块的进口通过第十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十管路上设置有第十二开关阀,所述第一管路的进口还与用户的供冷管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还与用户的供冷管道的进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散热模块的出口通过第十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第十一管路上设置有第十三开关阀,所述散热模块的进口通过第十二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十二管路上设置有第十四开关阀,所述第二管路的进口还与用户的供热管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四管路的出口还与用户的供热管道的进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第三开关阀状态同步,所述第四开关阀与所述第六开关阀状态同步,所述第十一开关阀与所述第十二开关阀状态同步,所述第十三开关阀与所述第十四开关阀状态同步。
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六管路上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七管路上设置有第七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八管路上设置有第八温度传感器。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至第八温度传感器均信号连接、与所述第一开关阀至第十四开关阀均信号连接、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至第四循环水泵均信号连接、以及与所述压缩机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至第八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至第十四开关阀、第一循环水泵至第四循环水泵的开闭状态以及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状态,以控制所述热泵蓄冷蓄热系统的运行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蒸发器;2-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5-储能模块;51-储能罐;52- 第一补水管;53-第二补水管;6-采热模块;7-散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包括热泵回路、采热模块6、散热模块7以及储能模块5;
热泵回路包括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以及膨胀阀4,蒸发器1包括可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冷凝器3包括可相互换热的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压缩机2、第三换热通道以及膨胀阀4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
采热模块6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L1与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通,采热模块6的进口通过第二管路L2与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通,第一管路L1 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DV1,第二管路L2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DV2和第三开关阀DV3,第三开关阀DV3位于第二开关阀DV2远离第二管路L2的进口的一侧;
散热模块7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L3与第四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散热模块7的进口通过第四管路L4与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通,第三管路L3 上设置有第四开关阀DV4,第四管路L4上设置有第五开关阀DV5和第六开关阀DV6,第六开关阀DV6位于第五开关阀DV5远离第四管路L4的进口的一侧;
储能模块5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第一连接口通过第五管路L5与第一管路L1连接于第一开关阀DV1与第二换热通道进口之间的部分连通,第二连接口通过第六管路L6与第二管路L2连接于第二开关阀DV2与第三开关阀DV3之间的部分连通,第三连接口通过第七管路L7与第三管路L3连接于第四开关阀DV4与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之间的部分连通,第四连接口通过第八管路L8与第四管路L4连接于第五开关阀DV5 与第六开关阀DV6之间的部分连通,第五管路L5、第六管路L6、第七管路 L7和第八管路L8上分别具有第七开关阀DV7、第八开关阀DV8、第九开关阀DV9和第十开关阀DV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中,包括热泵回路、采热模块 6、散热模块7以及储能模块5,热泵回路启动运行时,压缩机2启动,蒸发器 1的第一换热通道中的高压液态冷媒吸收第二换热通道中水的热量后转化为低压气态冷媒,压缩机2将低压气态冷媒压缩为高压气态冷媒,并将高压气态冷媒排至冷凝器3的第三换热通道,冷凝器3内第三换热通道中冷媒与第四换热通道中的水进行换热,冷凝器3中冷媒释放热量后通过膨胀阀4进入蒸发器1 再次循环,其中,调节第一开关阀DV1、第三开关阀DV3、第七开关阀DV7 和第八开关阀DV8关闭,其余开关阀打开,能够将蒸发器1的第二换热通道内的冷却后的低温冷水输送至储能模块5进行蓄冷,冷凝器3的第四换热通道内换热后的高温水,能够通过散热模块7散热,能够实现系统的蓄冷功能,而调节第四开关阀DV4、第六开关阀DV6、第九开关阀DV9和第十开关阀DV10 关闭,其余开关阀打开,采热模块6启动能够收集低品位热能,并传递给蒸发器1,冷凝器3的第四换热通道内的换热后的高温水输送至储能模块5进行蓄热,能够实现系统的蓄热功能。上述热泵蓄冷蓄热系统能够一机双用,既能完成制冷蓄冷,也能完成制热蓄热,例如,夏天制冷蓄冷,冬天制热蓄热,充分利用峰谷电价进行蓄能,不仅可以利用热泵技术能效比的优势,而且可以利用峰谷电价的价差优势,使得系统运行的费用更低。
其中,上述压缩机2可以为螺杆压缩机,也可以为其它结构的压缩机,在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上述热采集模块可以采集空气能、地热能、工业余热等低品质热能,通过热采集模块连接的管路可以将采集的热能输送到蒸发器1进行换热。
上述散热模块7可以为冷却塔,通过散热模块7连接的管路可以将冷凝器 3内的热量输送到散热模块7进行散热。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中,储能模块5具体可以包括储能罐 51以及位于储能罐51内的第一补水管道52和第二补水管道53,第一补水管道52与第二补水管道53沿储能罐51的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排列,第一补水管道52的两个端口分别为第一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第二补水管道53的两个端口分别第二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可以通过第一补水管道52的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五管道和第七管道连接,第二补水管道53的两个端口分别与第六管道和第八管道连接,以实现储能模块5与第一管路L1、第二管路L2、第三管路L3和第四管路L4的连接。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中,第二管路L2连接于第六管路L6 与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之间的部分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G1,第四管路 L4连接于第八管路L8与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之间的部分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G2,第一循环水泵G1和第二循环水泵G2能够在储能时将管路中的水朝向储能模块5进行输送。
具体地,第二管路L2连接于第六管路L6与采热模块6的进口之间的部分上可以设置有第三循环水泵G3,第四管路L4连接于第八管路L8与散热模块 7的进口之间的部分上可以设置有第四循环水泵G4,第三循环水泵G3和第四循环水泵G4能够在运行时对管路中的水朝向管路出口输送。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中,采热模块6的出口可以通过第九管路L9与第一管路L1的进口连通,第九管路L9上设置有第十一开关阀DV11,采热模块6的进口可以通过第十管路L10与第二管路L2的出口连通,第十管路L10上设置有第十二开关阀DV12,第一管路L1的进口还与用户的供冷管道的出口连通,第二管路L2的出口还与用户的供冷管道的进口相连通。通过第一管路L1和第二管路L2还可以实现蒸发器1的第二换热通道与用户的供冷管路的连通,能够实现对用户冷水需求的供应。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中,散热模块7的出口可以通过第十一管路L11与第三管路L3的进口连通,第十一管路L11上设置有第十三开关阀DV13,散热模块7的进口可以通过第十二管路L12与第四管路L4的出口连通,第十二管路L12上设置有第十四开关阀DV14,第二管路L2的进口还与用户的供热管道的出口连通,第四管路L4的出口还与用户的供热管道的进口连通。通过第三管路L3和第四管路L4还可以实现冷凝器3的第四换热通道与用户的供热管路的连通,能够实现对用户热水需求的供应。
其中,上述第一开关阀DV1至第十四开关阀DV14可以均为电动阀。
上述热泵蓄冷蓄热系统中,第一开关阀DV1与第三开关阀DV3可以设置为状态同步,第四开关阀DV4与第六开关阀DV6可以设置为状态同步,第十一开关阀DV11与第十二开关阀DV12可以设置为状态同步,第十三开关阀 DV13与第十四开关阀DV14可以设置为状态同步,能够更好的实现系统中管路的接入和断开的切换。状态同步指的是两个开关阀的开闭状态相同,例如,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或者同时处于关闭状态。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中,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T1,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T2,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T3,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T4,第五管路L5上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T5,第六管路L6上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T6,第七管路L7上设置有第七温度传感器T7,第八管路L8上设置有第八温度传感器T8。通过管路上设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T1 至第六温度传感器T6,能够检测每个管路中水的温度数据,方便对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调节。
具体地,上述蓄冷蓄热系统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第一温度传感器T1至第八温度传感器T8均信号连接、与第一开关阀DV1至第十四开关阀 DV14均信号连接、与第一循环水泵G1至第四循环水泵G4均信号连接、以及与压缩机2信号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T1至第八温度传感器T8的检测数据控制第一开关阀DV1至第十四开关阀DV14、第一循环水泵 G1至第四循环水泵G4的开闭状态以及压缩机2的运行状态,以控制热泵蓄冷蓄热系统的运行模式。上述控制模块可以为PLC控制器,还可以为其它控制器件,在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具体地,如图1所示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可以具有蓄冷模式、放冷模式、蓄热模式、放热模式、单供冷模式以及单供热模式等。
当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处于蓄冷模式时,具体为: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开关阀 DV1、第三开关阀DV3、第九开关阀DV9、第十开关阀DV10、第十一开关阀 DV11和第十二开关阀DV12关闭,其他开关阀打开,热泵回路启动运行,压缩机2启动,蒸发器1的第一换热通道内的冷媒吸收热量蒸发为低压冷媒,压缩机2将低压冷媒压缩为高压气态冷媒排至冷凝器3,冷媒在冷凝器3的第三换热通道内释放热量后通过膨胀阀4进入蒸发器1再次循环。冷凝器3中第三换热通道内的冷媒与第四换热通道内的水换热后,冷凝器3释放热量将高品质热能通过第二循环水泵G2和第四循环水泵G4输送至散热模块7,进行散热。蒸发器1内第一换热通道中的冷媒吸收第二换热通道内的水的热量后,可以将第二换热通道内的低温冷水通过第一循环水泵G1输送至储能模块5进行蓄冷。当第一温度传感器T1检测的温度数据与第二温度传感器T2检测的温度数据的温差小于设定值时,热泵回路可以停止运行。当第五温度传感器T5检测的温度数据与第六温度传感器T6检测的温度数据的温差为零时,储能模块5则蓄冷完成。
当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处于放冷模式时,具体为: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开关阀 DV1、第三开关阀DV3、第七开关阀DV7和第八开关阀DV8打开,其余开关阀关闭,热泵回路停止运行,通过第三循环水泵G3将储能模块5中低温冷水输送至用户的供冷管路中。当第五温度传感器T5检测的温度数据与第六温度传感器T6检测的温度数据的温差为零时,储能模块5放冷完成。
当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处于蓄热模式时,具体为:控制模块控制第四开关阀 DV4、第六开关阀DV6、第七开关阀DV7和第八开关阀DV8关闭,其余开关阀打开,采热模块6启动运行采集低品位热能,低品位热能通过管道和第一循环水泵G1和第三循环水泵G3输送至热泵回路。热泵回路启动运行,压缩机2 启动、蒸发器1内第一换热回路中的冷媒吸收第二换热回路中水的热量蒸发为低压冷媒,压缩机2将低压冷媒压缩为高压气态冷媒排至冷凝器3的第三换热通道中,冷凝器3释放热量后冷媒通过膨胀阀4进入蒸发器1再次循环。冷凝器3释放热量使得第三换热通道中的水为高温热水,将高温热水通过第二循环水泵G2输送至储能模块5进行蓄热。第三温度传感器T3检测的温度数据与第四温度传感器T4检测的温度数据的温差小于设定值时,热泵回路停止运行。当第七温度传感器T7检测的温度数据与第八温度传感器T8检测的温度数据的温差为零时,储能模块5蓄热完成。
当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处于放热模式时,具体为,第四开关阀DV4、第六开关阀DV6、第九开关阀DV9和第十开关阀DV10打开,其他开关阀关闭,热泵回路停止运行,通过第四循环水泵G4将储能模块5内高温热水输送至用户的供热管路。当第七温度传感器T7检测的温度数据与第八温度传感器T8检测的温度数据的温差为零时,储能模块5放热完成。
其中,热泵蓄冷蓄热循环系统还可以实现单供冷模式,具体为: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开关阀DV1、第二开关阀DV2、第三开关阀DV3、第四开关阀DV4、第五开关阀DV5、第六开关阀DV6、第十三开关阀DV13以及第十四开关阀 DV14打开,其余开关阀关闭,热泵回路启动运行,压缩机2启动、蒸发器1 的第一换热通道内的冷媒第二换热通道内水的热量蒸发为低压冷媒,压缩机2 将低压冷媒压缩为高压气态冷媒排至冷凝器3,冷凝器3释放热量后冷媒通过膨胀阀4进入蒸发器1再次循环。冷凝器3释放热量,实现第三换热通道内冷媒与第四换热通道内的水的热交换,将还有高品质热能的高温水通过第二循环水泵G2和第四循环水泵G4输送至散热模块7。蒸发器1的第一换热通道内冷媒吸收第二换热通道内水的热量后,第二换热通道年内的低温冷水通过第一循环水泵G1和第三循环水泵G3输送用户供冷管路。当第一温度传感器T1检测的温度数据与第二温度传感器T2检测的温度数据的温差小于设定值时,热泵回路停止运行。
其中,热泵蓄冷蓄热循环系统还可以实现单供热模式,具体为:第七开关阀DV7、第八开关阀DV8、第九开关阀DV9、第十开关阀DV10、第十三开关阀DV13、第十四开关阀DV14关闭,其余开关阀打开,采热模块6启动运行采集低品位热能,低品位热能通过管道和第一循环水泵G1和第三循环水泵G3 输送至热泵回路。热泵回路启动运行,压缩机2启动、蒸发器1的第一换热通道内冷媒吸收第二换热通道内水的热量蒸发为低压冷媒,压缩机2将低压冷媒压缩为高压气态冷媒排至冷凝器3,冷凝器3释放热量后冷媒通过膨胀阀4进入蒸发器1再次循环。冷凝器3释放热量后将第四换热通道内的高温热水通过第二循环水泵G2和第四循环水泵G4输送至用户的供热管路。当第三温度传感器T3检测的温度数据与第四温度传感穷检测的温度数据的温差小于设定值时,热泵回路停止运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回路、采热模块、散热模块以及储能模块;
所述热泵回路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膨胀阀,所述蒸发器包括可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冷凝器包括可相互换热的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压缩机、第三换热通道以及膨胀阀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
所述采热模块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采热模块的进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和第三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位于所述第二开关阀远离所述第二管路的进口的一侧;
所述散热模块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散热模块的进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四开关阀,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五开关阀和第六开关阀,所述第六开关阀位于所述第五开关阀远离所述第四管路的进口的一侧;
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进口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通过第六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阀与第三开关阀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口通过第七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阀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通过第八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五开关阀与第六开关阀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第五管路、第六管路、第七管路和第八管路上分别具有第七开关阀、第八开关阀、第九开关阀和第十开关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罐以及位于所述储能罐内的第一补水管道和第二补水管道,所述第一补水管道与所述第二补水管道沿所述储能罐的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补水管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为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二补水管道的两个端口分别所述第二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六管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第八管路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六管路与所述采热模块的进口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三循环水泵,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于所述第八管路与所述散热模块的进口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四循环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热模块的出口通过第九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九管路上设置有第十一开关阀,所述采热模块的进口通过第十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十管路上设置有第十二开关阀,所述第一管路的进口还与用户的供冷管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还与用户的供冷管道的进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的出口通过第十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的进口连通,所述第十一管路上设置有第十三开关阀,所述散热模块的进口通过第十二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十二管路上设置有第十四开关阀,所述第二管路的进口还与用户的供热管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四管路的出口还与用户的供热管道的进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第三开关阀状态同步,所述第四开关阀与所述第六开关阀状态同步,所述第十一开关阀与所述第十二开关阀状态同步,所述第十三开关阀与所述第十四开关阀状态同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六管路上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七管路上设置有第七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八管路上设置有第八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蓄冷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至第八温度传感器均信号连接、与所述第一开关阀至第十四开关阀均信号连接、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至第四循环水泵均信号连接、以及与所述压缩机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至第八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至第十四开关阀、第一循环水泵至第四循环水泵的开闭状态以及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状态,以控制所述热泵蓄冷蓄热系统的运行模式。
CN202221379002.2U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 Active CN218672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9002.2U CN218672458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9002.2U CN218672458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2458U true CN218672458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4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79002.2U Active CN218672458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2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9144A (zh) 一种复叠式超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57949A (zh) 寒冷地区家用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及装置
CN105240919B (zh) 一种蓄能型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2254480U (zh) 多功能热水空调系统
CN111795517A (zh) 一种基于液体过冷热回收除霜技术的空气源热泵
CN112212538A (zh) 一种双源热泵空调机组
CN1137359C (zh) 一种适于大温差、可充分利用能源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CN205119211U (zh) 一种蓄能型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CN218672458U (zh) 一种热泵蓄冷蓄热系统
CN211823253U (zh) 一种多功能热泵模块及其组成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10801383U (zh) 一种高寒地区太阳能热泵储能采暖系统
CN201166491Y (zh) 蓄能型复合热源溶液热泵装置
CN211233446U (zh) 直流变频复叠二氧化碳热泵机组
CN202993402U (zh) 空调室外机三管制热回收系统
CN210014503U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热泵空调系统
CN111306834A (zh) 一种多功能热泵模块及其组成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15949983B (zh) 一种用于集中供热热力站的热泵冷热联供系统
CN101311639B (zh) 空调冷凝热回收与冷却塔免费供冷一体机组及其应用系统
CN114484932B (zh)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218955220U (zh) 室外机组及多联式空调系统
CN218821090U (zh) 一种适用于严寒地区供热的复合式空气源热泵
CN219934279U (zh) 一种集成空气源与中水源的热泵热水系统
CN217737659U (zh) 一种热回收式制冷、制热和供热系统
CN112797662B (zh) 热源塔热泵系统
CN113915794B (zh) 一种多能互补的制冷/制热储能系统的制冷制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