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2409U - 一种空调柜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柜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2409U
CN218672409U CN202222977165.7U CN202222977165U CN218672409U CN 218672409 U CN218672409 U CN 218672409U CN 202222977165 U CN202222977165 U CN 202222977165U CN 218672409 U CN218672409 U CN 218672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quid
pipe
heat exchange
cabine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71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琪
孟雷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mens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imens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mension Corp filed Critical Dimension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9771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2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2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2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体,包括:柜体本体、进液管、出液管、进水管、出水管以及位于所述柜体本体内部的换热组件、连接管组和换液泵,所述柜体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所述换热组件内部具有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进液口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通路的出液口与所述出液管连通,且所述换液泵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组,所述第二通路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通路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换液泵与所述换热组件沿所述底板至所述顶板的方向排列,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整机的占地面积,同时本申请紧凑结构的排列能够有效提升制冷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柜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体。
背景技术
目前液冷行业大冷量冷却液分配单元都采用了独立柜体的设计方案,这种独立单元被称为CDU(Coolant Distributed Unit),而液冷的技术使用的核心目的在于提高单位面积的冷量,具体反映在独立单元设计上,便是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冷量交换能力,也就是在冷量相同的情况下,尽量的减小独立单元的占地面积,但现有的空调柜体均采用卧式机柜方案,在其内部布置相关管路阀件,但是仍存在占地面积大、制冷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柜体,用于解决占地面积大、制冷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柜体,包括:柜体本体、进液管、出液管、进水管、出水管以及位于所述柜体本体内部的换热组件、连接管组和换液泵;
所述柜体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
所述换热组件内部具有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进液口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通路的出液口与所述出液管连通,且所述换液泵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组,所述第二通路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通路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所述换液泵与所述换热组件沿所述底板至所述顶板的方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在柜体本体内部设置有沿顶板至底板排列的换热组件与换液泵,即,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组件与导液组件沿竖直方向进行排列,将换热组件设置于换液泵上方空间内部,有效的利用了空调柜体的高度,使得空调柜体内部各个原件设置的更加紧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整机的占地面积,同时本申请紧凑结构的排列能够有效提升制冷效率。
可选地,所述换热组件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换液泵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
可选地,所述柜体本体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侧板组,所述侧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板与前板;
所述换液泵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换热组件安装于所述背板。
可选地,所述侧板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位于所述前板和所述背板之间,且均与所述前板和所述背板连接;
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位于所述换热组件朝向所述第一侧板一侧,且均贯穿所述第一侧板;
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位于所述换热组件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一侧,且均贯穿所述第二侧板。
可选地,所述换液泵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换液泵沿所述第一侧板至所述第二侧板排列;
所述连接管组包括第一主管、第二主管以及连通所述第一主管和所述第二主管的多个支管,且每个所述支管上均设置有所述换液泵;
所述支管为开口朝向所述顶板的U形结构支管,且所述U形结构支管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
可选地,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均位于所述换热组件朝向所述第一侧板一侧,且沿所述顶板至所述底板方向排列,以使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液管内部的液体相对于所述换热组件的循环方式为上进下出;
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均位于所述换热组件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一侧,且沿所述底板至所述顶板方向排列,以使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内部的液体相对于所述换热组件的循环方式为下进上出;
所述第二主管位于所述第一主管靠近所述顶板一侧。
可选地,所述柜体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用于固定所述支管靠近所述第二主管一端;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用于固定所述支管靠近所述第一主管一端;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位于所述U形结构支管内部,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顶板一侧。
可选地,所述柜体本体内部设置有截止阀和止回阀,所述截止阀设置于所述U形结构支管靠近所述前板的一侧,所述止回阀所述U形结构支管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柜体本体还包括水阀,所述水阀设置于所述出水管。
可选地,所述柜体本体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柜体本体还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转动设置于所述顶板上,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控盒信号连接。
可选地,所述空调柜体还包括旁路过滤器,所述旁路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板式换热器。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换液泵以及换热组件的开闭。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换液泵连接,且通过所述电控盒控制所述换液泵的工作频率。
可选地,所述空调柜体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板,且与所述电控盒信号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整体结构中前端盖处于打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部结构另一角度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中板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中连接管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中U型结构支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整体结构中前端盖处于打开另一结构示意图。
1-柜体本体、11-顶板、12-前板、13-第一侧板、14-底板、15-第二侧板、16-背板、17-第一支撑板、18-第二支撑板、2-前盖板、21-控制面板、3-板式换热器、31-进液口、32-出液口、33-出水口、34-进水口、4-换液泵、41-第一主管、42-第二主管、43-支管、44-进液管、45-出液管、46-进水管、47-出水管、5-旁路过滤器、6-电控盒、7-电源组件、8-传感器、9-变频器、10-截止阀、101-止回阀、102-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柜体,包括:柜体本体1、进液管44、出液管45、进水管46、出水管47以及位于柜体本体1内部的换热组件、连接管组和换液泵4;
柜体本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11与底板14;
换热组件内部具有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第一通路的进液口31通过连接管组与进液管44连通,第一通路的出液口32与出液管45连通,且换液泵4设置于连接管组,第二通路的进水口34与进水管46连通,第一通路的出水口33与出水管47连通;
换液泵4与换热组件沿底板14至顶板11的方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在柜体本体1内部设置有沿顶板11至底板14排列的换热组件与换液泵4,即,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组件与导液组件沿竖直方向进行排列,将换热组件设置于换液泵4上方空间内部,有效的利用了空调柜体的高度,使得空调柜体内部各个原件设置的更加紧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整机的占地面积,同时本申请紧凑结构的排列能够有效提升制冷效率。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换热组件在底板14上的正投影与换液泵4在底板14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即换热组件设置于换液泵4的顶部,不需要额外在整机结构中增加换热组件的容纳空间,减小了整机的占地面积。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柜体本体1还包括用于连接顶板11与底板14的侧板组,侧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板16与前板12;
换液泵4安装于底板14,换热组件安装于背板16,本申请将换热组件设置于背板16上,能够使得换热组件与背板16之间不存在有间隙,同时使得换热组件设置于换液泵4的顶部,即本申请将换热组件设置于与换液泵4的上方空间内部,从而能够有效的利用本申请空调整机结构的高度,使得空调柜体内部各个原件设置的更加紧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整机的占地面积。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侧板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5,且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5均位于前板12和背板16之间,且均与前板12和背板16连接;
进液管44和出液管45均位于换热组件朝向第一侧板13一侧,且均贯穿第一侧板13;
进水管46和出水管47均位于换热组件朝向第二侧板15一侧,且均贯穿第二侧板15,在上述的结构中,本申请中的进液管44、出液管45与进水管46、出水管47分别位于柜体本体1相互远离的两侧壁上,由于本申请的柜体本体1整体结构较为紧凑,将进液管44、出液管45与进水管46、出水管47分两侧设置,同时进液管44和出液管45贯穿第一侧板13的一端处于同一直线,进水管46和出水管47贯穿第二侧板15的一端处于同一直线,能够避免柜体本体1整体结构狭窄而导致后续排管繁琐现象的发生。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换热组件包括板式换热器3,通过板式换热器3自身的性能,实现本申请整体结构的制冷效果。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如图5所示,出液口32与进液口31均位于换热组件朝向第一侧板13一侧,且沿顶板11至底板14方向排列,以使进液管44与出液管45内部的液体相对于换热组件的循环方式为上进下出;
出水口33与进水口34均位于换热组件朝向第二侧板15一侧,且沿底板14至顶板11方向排列,以使进水管46与出水管47内部的液体相对于换热组件的循环方式为下进上出;
第二主管42位于第一主管41靠近顶板11一侧,在上述结构中,本申请在板式换热器3中设置有位于两侧的进液口31、出液口32和进水口34、出水口33,具体可如图中所示,图中的进液口31与第二主管42连接,出液口32直接与出液管45连接,因而在经过换液泵4加速后的冷却液会由第二主管42进入至板式换热器3的内部,待到冷却液在由板式换热器3内部的冷水降温后,会由出液管45排出,在上述的过程中,制冷液相对于换热组件为上进下出的循环方式,此外,板式换热器3朝向第二侧板15一侧开设有竖直方向排列的出液口32与进液口31,外界的冷水会由进水口34进入至板式换热器3的内部,而循环后的冷水会由出水管47排出,以使冷水相对于板式换热器3为下进上出的循环方式,在上述的循环过程中,冷却液与冷水循环方向相反,从而能够使得制冷液得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有效的节约制冷源的消耗,节约资源。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如图6、图7所示,换液泵4为多个,且多个换液泵4沿第一侧板13至第二侧板15排列;
连接管组包括第一主管41、第二主管42以及连通第一主管41和第二主管42的多个支管43,且每个支管43上均设置有换液泵4;
支管43为开口朝向顶板11的U形结构支管43,且U形结构支管43与第一侧板13平行,在上述的结构中,具体如图所示,第一方向为图中Z方向,即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为图中的Y方向,即为纵向方向,第三方向为图中的X方向,即为水平方向,在上图中,支管43为开口朝向顶板11的U形结构支管43,且换液泵4位于U形结构支管43远离开口的一侧,即,支管43贯穿于换液泵4,其中U形结构支管43靠近前板12一侧的支管43用于向换液泵4的进液端输送冷却液,U形结构靠近背板16一侧的支管43用于输送由换液泵4出液端输出的液体,以用于输送至第二主管42的内部,而U形结构支管43靠近前板12一侧与第一主管41连接,其中第一主管41与进液管44连接,以用于输送外界中的制冷液,而U形结构支管43与第一侧板13平行,且由图中所示,U形结构支管43在第一侧板13上的正投影会被第一侧板13完全覆盖,即整机在装配的过程中时,不需要对U形结构支管43提供额外的空间,且本申请将第一主管41、第二主管42以及多个支管43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使得第一主管41、第二主管42以及多个支管43在Z方向(竖直方向)进行排列,进而减少了连接管组在Y方向(纵向方向)上的布局占用空间,即减少了整机在布局上的占用空间,提高了整机结构单位面积的冷却率,且避免了安装过程中所导致安装冲突的问题,同时本申请中的换液泵44的数量可为多个,可根据实际的制冷需要增加或减少换液泵44的数量,因此对此结构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图中所示结构为例,图中冷却液的走向如图中,外界冷却液由进液管44进入,此时冷却液沿进液管44的走向方向进行传输至第一主管41的内部,由经第一主管41后再进入至U形结构支管43靠近前板12一侧的支管43内部,并进入至换液泵4的内部,冷却液在换液泵4内部经过一系列的传输后会进入至U形结构支管43靠近背板16一侧的支管43内部,再进入至第二主管42的内部,此时的冷却液能够由进液口31进入至板式换热器3的内部,完成换热后,由出液管45进行排出,完成循环。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具体如图3所示,柜体本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7和第二支撑板18;
第一支撑板17的第一端与第一侧板13连接,第二端与第二侧板15连接,用于固定支管43靠近第二主管42一端;
第二支撑板18的第一端与第一侧板13连接,第二端与第二侧板15连接,用于固定支管43靠近第一主管41一端;
第一支撑板17和第二支撑板18均位于U形结构支管43内部,且第一支撑板17位于第二支撑板18靠近顶板11一侧,在上述的结构中,本申请增加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7与第二支撑板18,其中第一支撑板17与第二支撑板18的作用为固定安装支管43,由图中所示,支管43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7与第二支撑板18上,当液压泵出现故障时,人工能够手动打开前板12,使得液压泵裸露至工作人员面前,工作人员首先手动关闭截止阀10,将靠近前板12一侧的支管43上的螺栓旋出,以使支管43由第二支撑板18上脱落,此时再将第二支撑板18由第一侧板13以及第二侧板15上进行拆卸,使得第二支撑板18不会对换液泵4起到限位的作用,此后工作人员再次通过外界工具将换液泵4固定底板14上的螺栓进行拆卸,此时的换液泵4能够由前板12位置处进行抽出维修,提高了实用性。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具体如图3所示,柜体本体1内部设置有截止阀10和止回阀101,截止阀10设置于U形结构支管43靠近前板12的一侧,止回阀101U形结构支管43靠近背板16的一侧,在上述的结构中,本申请在U形结构支管43相互远离的两侧设置有截止阀10和止回阀101,其中截止阀10设置于U形结构支管43靠近前板12的一侧,从而在需要对换液泵4进行维修等操作时,人工能够手动控制截止阀10关停便于后续的操作,而位于U形结构支管43靠近背板16一侧的止回阀101,能够自行阻止液体的回流,提升了本申请整体结构的运行的稳定性。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具体如图4所示,柜体本体1还包括水阀102,水阀102设置于出水管47,在上述的结构中,外界的冷水会由进水管46位置处导入至板式换热器3的内部,在使用完成后,会直接由板式换热器3的通过出水管47直接排出,在出水管47的作用下,能够将此部分液体导出,而本申请水阀102的设置,能够使得工作人员手动控制水阀102关闭,进而能够控制出液管45的液体流量,在本申请使用的过程中时,根据实际的制冷需要,对出水管47的流量进行控制,有效节约功耗。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具体如图3所示,柜体本体1还包括电控盒6,电控盒6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7,在上述结构中,电控盒6分别与换液泵4、变频器9等信号连接,从而使得整机能够直接通过控制面板21进行控制,简单快捷。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具体如图8所示,图中为工作人员拉开前盖板2的结构示意图,柜体本体1还包括前盖板2,前盖板2转动设置于顶板11上,且顶板1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与电控盒6信号连接,在上述的结构中,前盖板2上设置有与顶板11转动连接的转轴,且前盖板2上设置有伸缩杆,以使前盖板2倾斜设置于顶板11上,再次配合有柜体本体1的高度,能够使得操作人员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在本申请中柜体本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不需要外界的工具就可打开前盖板2,便于后续的操作,同时控制面板21的增加,能够使得本申请在使用的过程中,换液泵4和换热组件能够在电控盒6的作用下,实时地将数据传输至控制面板21中,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实时的对空调柜体的运行状态进行掌握,进而能够进行整机的在线维护。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空调柜体还包括旁路过滤器5,旁路过滤器5的一端与第一主管4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主管42连接,此结构则是对进液管48起到了辅助过滤的作用。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侧板15设置有电源组件7,电源组件7用于驱动换液泵4以及换热组件的开闭,电源组件7用于驱动换液泵4以及换热组件的开闭,同时也便于外界电源的输出。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侧板13上设置有变频器9,变频器9与换液泵4连接,且通过电控盒6控制换液泵4的工作频率,本申请中变频器9的作用则是用于调节导液组件的工作频率,进而的能够对本申请中的整机制冷效率进行调节,便于本申请中的整机能够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调控。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空调柜体还包括传感器8,传感器8设置于底板14,且与电控盒6信号连接,本申请增加有传感器8,具体可为液位传感器8,且位传感器8设置于底板14,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液体泄漏的问题,及时的使工作人员对故障进行维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本体、进液管、出液管、进水管、出水管以及位于所述柜体本体内部的换热组件、连接管组和换液泵;
所述柜体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
所述换热组件内部具有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进液口通过所述连接管组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通路的出液口与所述出液管连通,且所述换液泵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组,所述第二通路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通路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所述换液泵与所述换热组件沿所述底板至所述顶板的方向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换液泵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本体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侧板组,所述侧板组包括相对设置的背板与前板;
所述换液泵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换热组件安装于所述背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位于所述前板和所述背板之间,且均与所述前板和所述背板连接;
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位于所述换热组件朝向所述第一侧板一侧,且均贯穿所述第一侧板;
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位于所述换热组件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一侧,且均贯穿所述第二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液泵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换液泵沿所述第一侧板至所述第二侧板排列;
所述连接管组包括第一主管、第二主管以及连通所述第一主管和所述第二主管的多个支管,且每个所述支管上均设置有所述换液泵;
所述支管为开口朝向所述顶板的U形结构支管,且所述U形结构支管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均位于所述换热组件朝向所述第一侧板一侧,且沿所述顶板至所述底板方向排列,以使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液管内部的液体相对于所述换热组件的循环方式为上进下出;
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均位于所述换热组件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一侧,且沿所述底板至所述顶板方向排列,以使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内部的液体相对于所述换热组件的循环方式为下进上出;
所述第二主管位于所述第一主管靠近所述顶板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用于固定所述支管靠近所述第二主管一端;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用于固定所述支管靠近所述第一主管一端;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位于所述U形结构支管内部,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顶板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本体内部设置有截止阀和止回阀,所述截止阀设置于所述U形结构支管靠近所述前板的一侧,所述止回阀所述U形结构支管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本体还包括水阀,所述水阀设置于所述出水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本体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本体还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转动设置于所述顶板上,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控盒信号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体还包括旁路过滤器,所述旁路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管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板式换热器。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换液泵以及换热组件的开闭。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换液泵连接,且通过所述电控盒控制所述换液泵的工作频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体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底板,且与所述电控盒信号连接。
CN202222977165.7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空调柜体 Active CN218672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7165.7U CN218672409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空调柜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7165.7U CN218672409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空调柜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2409U true CN218672409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7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7165.7U Active CN218672409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空调柜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2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075218A (ja) 空調熱源ユニット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CN104102310B (zh) 用于服务器整机柜的冷却系统
CN218672409U (zh) 一种空调柜体
CN112556046A (zh) 一种直联空调管路系统和空调
CN218120238U (zh) 空调系统
CN216845232U (zh) 一种高精度多种供液温度激光器冷却装置
CN214469286U (zh) 一种净化空调送风机箱冷凝水节能再利用装置
CN215175848U (zh) 热回收空调系统
CN214370645U (zh) 一种直联空调管路系统和空调
CN213135487U (zh) 一种节能降耗的激光切割机冷水机
CN114390851A (zh) 一种机房散热降温系统、机房
CN215863802U (zh) 间接蒸发制冷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模块化一体机
CN218328426U (zh) 一种密闭空间用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CN219356611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雾化器控制系统
CN201103975Y (zh) 融冰机组设备
CN218722371U (zh) 制冷系统及集成机房
CN218301986U (zh) 一种带有热管系统的机房空调
CN219146037U (zh) 一种一体式机架空调系统
CN213713333U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系统
CN217752334U (zh) 一种复合线单机制冷系统
CN218388438U (zh) 一种液冷系统
CN219454297U (zh) 一种氢能源系统用撬装冷却设备
CN218720676U (zh) 一种用于空调冷却水管稳压装置
CN217715351U (zh) 一种基于中央空调机房能耗监控装置
CN220567355U (zh) 一种分体式热泵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