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7887U - 一种钢结构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7887U
CN218667887U CN202222596417.1U CN202222596417U CN218667887U CN 218667887 U CN218667887 U CN 218667887U CN 202222596417 U CN202222596417 U CN 202222596417U CN 218667887 U CN218667887 U CN 218667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connecting seat
structure main
main body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64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anghua Hangxiao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anghua Hangxiao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anghua Hangxiao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anghua Hangxiao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64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7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7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7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连接件,包括第一钢结构主体、第二钢结构主体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中间上方和下方对称设置有支撑套,且支撑套外侧中间通过加强杆与连接座连接,同时支撑套内侧设置有密封件,所述连接座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板,且夹持板外侧中间螺纹连接有螺纹杆,同时螺纹杆外端贯穿连接座并延伸至连接座外侧与握把连接,所述螺纹杆与连接座为螺纹连接。该钢结构连接件,设置有连接座、夹持板、螺纹杆和第一螺栓,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夹持板对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连接处进行夹持固定,接着通过第一螺栓贯穿第一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与固定螺母连接,有效提高夹持板与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之间夹持的紧密性。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结构连接件。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而连接件是钢结构元件与钢结构元件之间的连接工具,在钢结构元件与钢结构元件的连接使用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连接件的性能至关重要。
现有的连接件结构简单,且只对两个钢结构元件连接处进行连接固定,导致整个钢结构的支撑强度下降,进而使得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减少,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连接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连接件结构简单,且只对两个钢结构元件连接处进行连接固定,导致整个钢结构的支撑强度下降,进而使得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减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连接件,包括第一钢结构主体、第二钢结构主体和连接座,
所述连接座中间上方和下方对称设置有支撑套,且支撑套外侧中间通过加强杆与连接座连接,同时支撑套内侧设置有密封件,所述连接座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板,且夹持板外侧中间螺纹连接有螺纹杆,同时螺纹杆外端贯穿连接座并延伸至连接座外侧与握把连接,所述螺纹杆与连接座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通过卡合块卡合连接,且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上靠近连接处横向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同时第一钢结构主体与卡合块卡合的中间位置纵向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整体,提升其连接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结构主体与上方设置的所述支撑套卡合连接,所述第二钢结构主体与下方设置的所述支撑套卡合连接,所述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的卡合处位于连接座内部中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其他位置进行支撑限位,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两侧横向开设有第三螺纹孔,且第三螺纹孔的位置与第一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同时第三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座中间纵向开设有第四螺纹孔,且第四螺纹孔的位置与第二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同时第四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螺栓分别与对应设置的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两端均延伸至连接座外侧,且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两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同时固定螺母与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与连接座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内侧开设有弧形卡合槽,且弧形卡合槽的尺寸与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的外侧尺寸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连接处进行夹持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钢结构连接件,
(1)设置有连接座、夹持板、螺纹杆和第一螺栓,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夹持板对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连接处进行夹持固定,接着通过第一螺栓贯穿第一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与固定螺母连接,有效提高夹持板与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之间夹持的紧密性;
(2)设置有支撑套、加强杆和密封件,通过支撑套和加强杆的搭配使用,使其延长了对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的支撑点,便于提高连接座对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的支撑强度,进而使得建筑物使用寿命延长,通过密封件,便于提高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与支撑套之间贴合的紧密性,使得支撑套在对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进行支撑时,不易晃动,提升其使用的稳定性;
(3)通过卡合块,便于将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进行卡合,使其组装成一个整体,同时在通过第二螺栓对其进行限位固定连接,便于提高第一钢结构主体和第二钢结构主体之间的连接固定紧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套和加强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钢结构主体,2、第二钢结构主体,3、卡合块,4、连接座,5、支撑套,6、加强杆,7、密封件,8、夹持板,9、螺纹杆,10、第一螺栓,11、第二螺栓,12、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连接件,根据图1和图2所示,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通过卡合块3卡合连接,便于将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进行组装连接,且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上靠近连接处横向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便于对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同时第一钢结构主体1与卡合块3卡合的中间位置纵向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便于对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连接处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说明,第一钢结构主体1与上方设置的所述支撑套5卡合连接,所述第二钢结构主体2与下方设置的所述支撑套5卡合连接,便于通过支撑套5对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连接处外侧进行支撑,提升其稳定性,所述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的卡合处位于连接座4内部中间位置,使其连接固定时效果达到最佳。
根据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连接座4中间上方和下方对称设置有支撑套5,且支撑套5外侧中间通过加强杆6与连接座4连接,同时支撑套5内侧设置有密封件7,通过密封件7,便于增强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外壁与支撑套5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同时还提高了它们之间的紧密性,使其进行使用时提升稳定度,所述连接座4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板8,夹持板8内侧开设有弧形卡合槽,且弧形卡合槽的尺寸与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的外侧尺寸相同,便于对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连接处进行夹持限位固定,且夹持板8外侧中间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同时螺纹杆9外端贯穿连接座4并延伸至连接座4外侧与握把连接,所述螺纹杆9与连接座4为螺纹连接,通过握把转动螺纹杆9,使得螺纹杆9转动时并推动夹持板8向连接处移动,对连接处进行夹持限位固定。
具体的,连接座4两侧横向开设有第三螺纹孔,且第三螺纹孔的位置与第一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同时第三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通过第一螺栓10连接,所述连接座4中间纵向开设有第四螺纹孔,且第四螺纹孔的位置与第二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同时第四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通过第二螺栓11连接,便于进一步加强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与连接座4之间的连接性,提升使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说明,第一螺栓10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螺栓10分别与对应设置的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10和第二螺栓11两端均延伸至连接座4外侧,且第一螺栓10和第二螺栓11两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2,同时固定螺母12与连接座4之间设置有垫片,便于提升固定螺母12与连接座4之间的摩擦力和紧密性,同时不会对连接座4外壁造成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使用时,首先通过卡合块3,将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进行组装成整体,然后将钢结构主体的一端穿过上方的支撑套5、夹持板8中间以及下方的支撑套5,并使得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上靠近连接处横向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与连接座4上开设的第三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以及第一钢结构主体1与卡合块3卡合的中间位置纵向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与连接座4上开设的第四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然后通过再转动螺纹杆9的同时并推动夹持板8向连接处移动,使得夹持板8对连接处进行夹持限位,接着使用第一螺栓10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以及使用第二螺栓11穿过第二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最后在第一螺栓10和第二螺栓11两端安装上垫片,并转动固定螺母12,使得垫片与连接座4外壁紧密贴合,这就完成对钢结构的连接,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钢结构连接件,包括第一钢结构主体(1)、第二钢结构主体(2)和连接座(4),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4)中间上方和下方对称设置有支撑套(5),且支撑套(5)外侧中间通过加强杆(6)与连接座(4)连接,同时支撑套(5)内侧设置有密封件(7),所述连接座(4)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板(8),且夹持板(8)外侧中间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同时螺纹杆(9)外端贯穿连接座(4)并延伸至连接座(4)外侧与握把连接,所述螺纹杆(9)与连接座(4)为螺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通过卡合块(3)卡合连接,且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上靠近连接处横向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同时第一钢结构主体(1)与卡合块(3)卡合的中间位置纵向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结构主体(1)与上方设置的所述支撑套(5)卡合连接,所述第二钢结构主体(2)与下方设置的所述支撑套(5)卡合连接,所述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的卡合处位于连接座(4)内部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两侧横向开设有第三螺纹孔,且第三螺纹孔的位置与第一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同时第三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通过第一螺栓(10)连接,所述连接座(4)中间纵向开设有第四螺纹孔,且第四螺纹孔的位置与第二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同时第四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通过第二螺栓(11)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10)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螺栓(10)分别与对应设置的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10)和第二螺栓(11)两端均延伸至连接座(4)外侧,且第一螺栓(10)和第二螺栓(11)两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2),同时固定螺母(12)与连接座(4)之间设置有垫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8)内侧开设有弧形卡合槽,且弧形卡合槽的尺寸与第一钢结构主体(1)和第二钢结构主体(2)的外侧尺寸相同。
CN202222596417.1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钢结构连接件 Active CN218667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6417.1U CN218667887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钢结构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6417.1U CN218667887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钢结构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7887U true CN218667887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9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6417.1U Active CN218667887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钢结构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7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67887U (zh) 一种钢结构连接件
CN205822471U (zh) 木桁架节点‑檩条组合连接件
CN210459520U (zh) 一种钢结构用连接固定件
CN213925823U (zh) 一种钢桥梁拼装连接结构
CN214272402U (zh) 一种加强型的钢结构梁柱
CN210798459U (zh) 一种贯通式钢管杆横担连接结构
CN210032103U (zh) 一种抗震钢结构
CN210210447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单模夹具的夹臂结构
CN218933429U (zh) 一种加强型钢结构连接件
CN204645818U (zh) 一种凉棚的顶棚骨架结构
CN211285216U (zh) 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钢箱梁
CN205370585U (zh) 半隧道模板边框专用夹具
CN204784007U (zh) 一种凉棚组角四通件
CN204645819U (zh) 一种凉棚的支撑框架结构
CN213329680U (zh) 一种箱梁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封钢套
CN218294731U (zh) 一种钢结构主体施工用可调节的管道定位结构
CN214574646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
CN212534524U (zh) 一种钢结构模块化房屋横梁抗震支架座
CN217374651U (zh) 一种横梁结构
CN21171454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爬架
CN218758942U (zh) 一种房屋墙体的加固结构
CN213419580U (zh) 一种3pe钢箍
CN215442423U (zh) 一种空中立式栓接结构
CN216976112U (zh) 一种方便操作对接的防脱落型管材连接装置
CN212375691U (zh) 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装配的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