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7807U - 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7807U
CN218667807U CN202221792555.0U CN202221792555U CN218667807U CN 218667807 U CN218667807 U CN 218667807U CN 202221792555 U CN202221792555 U CN 202221792555U CN 218667807 U CN218667807 U CN 218667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pening
baffle
floor drain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925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广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7925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7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7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78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包括:罩壳、盖板和转动挡板。其中,罩壳为筒状,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出水通道,中部向内弯折形成阶梯状的内部空间;盖板盖设在罩壳顶部,具有封闭部分和开孔部分,封闭部分底部至少有三个挡水板首尾相连,形成具有下开口的筒状通道;筒状通道的底部与出水通道的顶部抵接,出水通道位于筒状通道的投影面内;挡水板上设有流水开口;转动挡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挡水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至少三个挡水板上分别设有流水开口,当短时间内需要排出大量的水时,每一个挡水板上的流水开口都会打开排水,与现有技术中普遍只有一个排水开口的地漏相比,能够显著增强排水能力,迅速将污水排出,避免积水。

Description

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作为家装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用于厨房、浴室、卫生间等地方快速排水的关键部件,具有防堵塞、防虫减臭、避免下水道反水等功能,用于保证排水清洁以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污水、废水都会经过地漏排入公用排水管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水使用后,公用排水管道和地漏内会累积大量的杂质、病菌等。公用排水管道和地漏内部潮湿的环境,使得杂质发霉变臭、病菌快速蔓延,造成公用排水管道和地漏内部异味横生,这些异味从地漏扩散到室内,对室内空气造成影响。
现有的地漏虽然具有一定的防臭功能,但是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性相对降低,导致其防臭性能逐渐下降,地漏的防臭效果差之后就会污染室内的环境和空气质量,严重的还会危险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地漏排水能力有限,当在卫生间内大量排水时,现有技术中的地漏排水效率低,容易造成积水。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地漏排水效率低,大量排水时容易积水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将水排出的大流量排水地漏。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包括:
罩壳,为筒状,顶部开口,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出水通道,中间部分向内弯折形成阶梯状的内部空间;
盖板,盖设在所述罩壳的顶部开口上,具有封闭部分和开孔部分,所述封闭部分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挡水板,所述至少三个挡水板首尾相接,形成具有下开口的筒状通道;
所述筒状通道的底部与所述出水通道的顶部抵接,且所述出水通道的顶部开口位于所述筒状通道底部开口投影面的内部;
所述挡水板上设有流水开口;
转动挡板,通过转动连接结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挡水板上,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流水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闭部分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中部,所述开孔部分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四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水板倾斜设置,所述转动挡板具有用于在封闭所述流水开口32时进入所述流水开口内部的中间部分,和封闭侧边缝隙的侧边部分;
非排水状态时,所述转动挡板的中间部分进入到所述流水开口内部,所述侧边部分盖合封闭侧边缝隙;
排水状态时,水流推动所述转动挡板向内转动,水流经缝隙进入所述筒状通道,并进一步经过所述出水通道排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挡板通过磁铁与所述挡水板吸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挡板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沿从上至下方向,所述罩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壁、第一水平壁、第二竖直壁和第二水平壁;
所述第一水平壁的外表面适于卡装;所述第二水平壁的中部开设有所述出水通道的顶部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封闭垫,为环形,一体成型在筒状通道的外侧底部,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罩壳的顶部时,所述封闭垫贴合铺设在所述第二水平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水平壁高于所述转动挡板设置,且所述第二竖直壁与所述挡水板之间间隔的最大宽度为0.5-1c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
转动连接柱,设置在所述转动挡板的两侧;
安装孔,开设在所述流水开口两侧的所述挡水板上;
所述转动连接柱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过滤网,盖设在所述挡水板和所述第一水平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包括:罩壳、盖板和转动挡板。其中,罩壳为筒状,顶部开口,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出水通道,中间部分向内弯折形成阶梯状的内部空间;盖板盖设在罩壳顶部,具有封闭部分和开孔部分,封闭部分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挡水板,至少三个挡水板首尾相连,形成具有下开口的筒状通道;筒状通道的底部与出水通道的顶部抵接,且出水通道的顶部开口位于筒状通道底部开口投影面的内部;挡水板上还设有流水开口;转动挡板通过转动连接结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挡水板上,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流水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固定安装在卫生间等场所的地面上后,地漏的顶端与地面平齐或稍低于地面,方便水流流入地漏。排水初期,水流从盖板的开孔部分流入罩壳的内部空间,随着流入到内部空间的水越来越多,水流推动挡水板上的转动挡板转动,流水开口逐渐打开,水流经流水开口进入由挡水板形成的筒状通道内,并进一步经出水通道向下排出到外界下水道;排水后期,水流的推力小于转动挡板的重力,转动挡板随着水流排出的减少而逐渐回位,流水开口被逐渐封闭,直至剩下的水流不足以推动转动挡板转动时,转动挡板将流水开口完全封闭。本实用新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在至少三个挡水板上分别设有流水开口,当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需要排出时,设置在每一个挡水板上的流水开口都会被水流推动打开进行排水,与现有技术中普遍只有一个排水开口的地漏相比,能够显著增强排水能力,能迅速将地面上的大量污水排出,避免积水。另外,本申请的大流量排水地漏,通过水流的推力推动转动挡板转动,来打开或封闭流水开口,流水开口被打开的大小随水流量的多少而变;水流量大时,挡水板转动的幅度大,流水开口被打开的开口也大,此时水流从至少三个流水开口流入筒状通道内,并从出水通道排到外界下水道,因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排水,不会因为需要排的水流过多而造成积水。当水流量很少不足以推动转动挡板转动时,流水开口被转动挡板封闭,部分水会留在挡水板外围的转动挡板和流水开口之间的缝隙处,起到隔绝气味的作用,每次重新排水,该部分的水都会被更新,因而不会发臭。本实用新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以应用于家装中进行排水使用,改变尺寸后,还能代替下水道的井盖用于道路排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流量排水地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盖板、挡水板、封闭垫一体成型后的剖视图。
图5是转动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罩壳;11、出水通道;12、第一竖直壁;13、第一水平壁;14、第二竖直壁;15、第二水平壁;2、盖板;21、封闭部分;22、开孔部分;3、挡水板;31、筒状通道;32、流水开口;33、中间部分;34、侧边部分;4、转动挡板;5、封闭垫;6、转动连接柱;7、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在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如图1-3所示,包括:罩壳1、盖板2和转动挡板4。其中,罩壳1为筒状,顶部开口,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出水通道11,中间部分向内弯折形成阶梯状的内部空间;盖板2盖设在罩壳1的顶部开口上,具有封闭部分21和开孔部分22,封闭部分21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挡水板3,至少三个挡水板3首尾相连,形成具有下开口的筒状通道31;筒状通道31的底部与出水通道11的顶部抵接,且出水通道11的顶部开口位于筒状通道31底部开口投影面的内部;挡水板3上还设有流水开口32;转动挡板4通过转动连接结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挡水板3上,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流水开口32。
本实施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固定安装在卫生间等场所的地面上后,地漏的顶端与地面平齐或稍低于地面,方便水流流入地漏。排水初期,水流从盖板2的开孔部分22流入罩壳1的内部空间,随着流入到内部空间的水越来越多增多,水流推动挡水板3上的转动挡板4转动,流水开口逐渐打开,水流经流水开口32进入由挡水板3形成的筒状通道31内,并进一步经出水通道11向下排出到外界下水道;排水后期,水流的推力小于转动挡板4的重力,转动挡板4随着水流的排出的减少而逐渐回位,流水开口32被逐渐封闭,直至剩下的水流不足以推动转动挡板4转动时,转动挡板4将流水开口32完全封闭。本实施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在至少三个挡水板3上分别设有流水开口32,当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需要排出时,设置在每一个挡水板3上的流水开口32都会被水流推动打开进行排水,与现有技术中普遍只有一个排水开口的地漏相比,能够显著增强排水能力,能迅速将地面上的大量污水排出,避免积水。另外,本申请的大流量排水地漏,通过水流的推力推动转动挡板4转动,来打开或封闭流水开口32,流水开口32被打开的大小随水流量的多少而变;水流量大时,挡水板3转动的幅度大,流水开口32被打开的开口也打,此时水流从至少三个流水开口32流入筒状通道31内,并从出水通道11排到外界下水道,因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排水,不会因为需要排的水流过多而造成积水。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封闭部分21设置在盖板2的中部,开孔部分22设置在盖板2的四周。封闭部分21的设置,使筒状通道31不与地面直接相通,避免异味;水流经开孔部分22和流水开口32进入筒状通道31前,开孔部分22可以对水流进行过滤,避免杂物进入筒状通道31内造成堵塞,也可以避免出现下水道堵塞的情况。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挡水板3倾斜设置,转动挡板4具有用于进入流水开口32内部的中间部分33,和封闭侧边缝隙的侧边部分34;非排水状态时,在重力作用下,转动挡板4的中间部分33进入到流水开口32内部,侧边部分34盖合封闭侧边缝隙;排水状态时,水流克服转动挡板4的重力推动转动挡板4向内转动,水流经流水开口32进入筒状通道31,并进一步经过出水通道11排出。上述结构设置的优点在于,在非排水状态时,转动挡板4在自重的作用下,侧边部分34会压在流水开口32的侧边,起到更好的封闭效果,避免异味从转动挡板4和流水开口32之间的缝隙传导至地漏上方。
本实施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转动挡板4通过磁铁与挡水板3吸附,进一步保证转动挡板4在回位时,能够回位到最初的位置,进而将流水开口32完全封闭。避免长时间使用后,转动挡板4只依靠自身重力不能完全回位,导致转动挡板4不能完全封闭流水开口32,异味从下水道传导到地漏上方的情况发生。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转动挡板4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当大量水流需要排出时,转动挡板4的转动幅度在水流的作用下达到最大值,上宽下窄的结构既可以保证转动挡板4能够完全打开,加快排水速度,还能避免转动挡板4在转动的过程中相互磕碰损坏转动挡板4,导致转动挡板4不能完全封闭流水开口32,使异味从地漏下方扩散到室内。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沿从上至下方向,罩壳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壁12、第一水平壁13、第二竖直壁14和第二水平壁15;第一水平壁13的外表面适于安装在挖设在地面上的安装孔洞内;第二水平壁15的中部开设有出水通道11的顶部开口。如此设置,一方面方便罩壳1的固定安装,另一方面,当少量水留在由挡水板3、第二竖直壁14和第二水平壁15组成的空间内,且流水开口32被转动挡板4封闭后,该空间内的水流能够起到隔绝气味的作用,而每次排水,该部分水都会被更新,不会发臭,还能持续对转动挡板4和流水开口32之间的缝隙保持水封,减少异味的扩散。
本实施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还包括环形的封闭垫5,一体成型在筒状通道31的外侧底部。当盖板2盖设在罩壳1的顶部时,封闭垫5会贴合铺设在第二水平壁15上,从而对筒状通道31和第二水平壁15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本实施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第一水平壁13高于转动挡板4设置,且第二竖直壁14与挡水板3之间间隔的最大宽度为0.5-1cm。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尽量减少由第二竖直壁14、挡水板3、转动挡板4和第二水平壁15所构成的空间大小,且使得留在该空间内的水的推力不能将转动挡板4推开,即流水开口32不被打开,此时留在该空间内的水起到水封的作用,并随每次排水持续更新留下的水,避免异味从流水开口32与挡水板3之间的缝隙内扩散到地漏上方,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转动连接结构包括:转动连接柱6和安装孔7。其中,转动连接柱6一体成型在转动挡板4的两侧;安装孔7开设在流水开口32两侧的挡水板3上;转动连接柱6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孔7内。通过转动连接柱6和安装孔7将转动挡板4可转动安装在挡水板3上,转动方便,无需太多的水流即可推动转动挡板4,从而打开流水开口32,使水流经筒状通道31和出水通道排出。
本实施例的大流量排水地漏,还包括过滤网,盖设在挡水板3和第一水平壁13之间,用于过滤水流中较小的杂质颗粒,以免长时间使用后堵塞下水道。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壳(1),为筒状,顶部开口,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出水通道(11),中间部分向内弯折形成阶梯状的内部空间;
盖板(2),盖设在所述罩壳(1)的顶部开口上,具有封闭部分(21)和开孔部分(22),所述封闭部分(21)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挡水板(3),所述至少三个挡水板(3)首尾相接,形成具有下开口的筒状通道(31);
所述筒状通道(31)的底部与所述出水通道(11)的顶部抵接,且所述出水通道(11)的顶部开口位于所述筒状通道(31)底部开口投影面的内部;
所述挡水板(3)上设有流水开口(32);
转动挡板(4),通过转动连接结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挡水板(3)上,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流水开口(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部分(21)设置在所述盖板(2)的中部,所述开孔部分(22)设置在所述盖板(2)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3)倾斜设置,所述转动挡板(4)具有用于在封闭所述流水开口(32)时进入所述流水开口(32)内部的中间部分(33),和封闭侧边缝隙的侧边部分(34);
非排水状态时,所述转动挡板(4)的中间部分(33)进入到所述流水开口(32)内部,所述侧边部分(34)盖合封闭侧边缝隙;
排水状态时,水流推动所述转动挡板(4)向内转动,水流经缝隙进入所述筒状通道(31),并进一步经过所述出水通道(11)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挡板(4)通过磁铁与所述挡水板(3)吸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挡板(4)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沿从上至下方向,所述罩壳(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壁(12)、第一水平壁(13)、第二竖直壁(14)和第二水平壁(15);
所述第一水平壁(13)的外表面适于卡装;所述第二水平壁(15)的中部开设有所述出水通道(11)的顶部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垫(5),为环形,一体成型在筒状通道(31)的外侧底部,所述盖板(2)盖设在所述罩壳(1)的顶部时,所述封闭垫(5)贴合铺设在所述第二水平壁(15)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壁(13)高于所述转动挡板(4)设置,且所述第二竖直壁(14)与所述挡水板(3)之间间隔的最大宽度为0.5-1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
转动连接柱(6),设置在所述转动挡板(4)的两侧;
安装孔(7),开设在所述流水开口(32)两侧的所述挡水板(3)上;
所述转动连接柱(6)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7)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流量排水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盖设在所述挡水板(3)和所述第一水平壁(13)之间。
CN202221792555.0U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667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2555.0U CN218667807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2555.0U CN218667807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7807U true CN218667807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2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9255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667807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7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38651B1 (ko) 오수받이 장치
KR20120127107A (ko) 악취 및 역류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배수구 개폐 조절 장치
CN201635163U (zh) 一种带叶轮的地漏
CN102383479B (zh) 全自动密闭式阶段排水防干涸排水器
CN218667807U (zh) 一种大流量排水地漏
KR100756933B1 (ko) 배수구의 냄새 차단 장치
KR100658160B1 (ko) 공동주택 베란다의 배수구조
KR200233488Y1 (ko) 배수구의 냄새차단장치
CN201574482U (zh) 深水封防臭地漏
US7875172B2 (en) Back-water trap for a floor drain system
KR200249076Y1 (ko) 방취용 배수트랩
KR102037640B1 (ko) 양변기용 배수 플랜지
JP2003003548A (ja) 排水弁
CN207597554U (zh) 360度旋转干湿两用防臭芯排水地漏
KR101194420B1 (ko) 공동주택의 배수구 악취 제한용 하수관 구조물
CN101736785A (zh) 虹吸式深水封防臭地漏
KR100740525B1 (ko) 오수받이 장치
JP3569842B2 (ja) 排水トラップ及び排水トラップを用いた浴室構造
KR200356294Y1 (ko) 하수관 냄새제거 및 오물 걸림장치
CN212001513U (zh) 一种防臭地漏
CN219638083U (zh) 一种下水管道防臭芯
CN202787426U (zh) 一种防臭地漏装置
CN213390454U (zh) 一种防臭防堵地漏
CN212772723U (zh) 一种水封地漏
CN211080491U (zh) 一种防臭防虫落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