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52408U - 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52408U
CN218652408U CN202221878669.7U CN202221878669U CN218652408U CN 218652408 U CN218652408 U CN 218652408U CN 202221878669 U CN202221878669 U CN 202221878669U CN 218652408 U CN218652408 U CN 218652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liding
plate
connecting ro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786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8786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524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52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52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腿受力均衡、施加的压力可视化、施加的压力循序渐进、有效减少学生被动柔韧性训练痛苦的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该支架包括支撑板、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柔韧性训练组件,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共同组成一个倒U支架,柔韧性训练组件设置在第一横杆上。该支架使用时,训练者两腿向外打开使得两个膝盖处分别位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下方,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启动驱动装置,使得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向下移动与两腿的膝盖接触,对两腿施加作用力即可,操作简单,适合在健美训练器具技术领域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美训练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以及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即关节和关节系统的活动范围。柔韧性训练分为主动柔韧性训练和被动柔韧性训练两种。主动柔韧性训练是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的关节周围的活动,完全是依靠学生的自主性进行的训练,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柔韧性,还可以增强体能,增强学生自己的意志力。被动柔韧性训练是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的柔韧性训练,依靠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身平时所不能达到的肢体活动范围,被动柔韧性训练相对来说是比较痛苦的,其中一项就是两人一组,一人仰卧,两脚心相对,两腿外翻,另一人的两只脚分别站立在膝关节内侧通过自身重力进行施压,来达到柔韧性的训练目的。但是该训练方法存在一些弊端,接收被动柔韧性训练的学生在他人站立的时候重心不稳,会偏向一侧,有可能造成一些身体上的拉伤或者损伤,另外,承受的压力不能循序渐进,使得接收被动柔韧性训练的学生相对比较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两腿受力均衡、施加的压力可视化、施加的压力循序渐进、有效减少学生被动柔韧性训练痛苦的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包括支撑板、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柔韧性训练组件,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通过第一滑动结构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左侧,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通过第二滑动结构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右侧,所述第一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杆的上端、第二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柔韧性训练组件设置在第一横杆上;
所述柔韧性训练组件包括固定板、驱动装置、丝杆、第二横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压板、第二压板,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在第一横杆上,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丝杆的上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下端贯穿第二横杆向下延伸且二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三滑动结构固定在第二横杆的左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一压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四滑动结构固定在第二横杆的右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压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套管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第一连接杆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第一竖杆的高度,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长度等于丝杆的长度,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设在固定板的下表面且与丝杆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的设置有控制器、电源、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固定板的最前端,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连接套管内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显示屏、驱动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还包括无线遥控器,所述无线遥控器与控制器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遥控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控制按钮。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的后端设置有L形连接杆,所述L形连接杆包括第三竖杆和第三横杆,所述第三竖杆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下端面且位于左右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三竖杆的下端与第三横杆的前端固定连接且二者互相垂直,所述第三横杆上套设有第一矩形滑套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矩形滑套的下侧壁的外表面通过第三连接杆固定设置有脚部放置器,所述脚部放置器包括弧形板和竖板,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壁固定设置在第三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竖板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内壁上,所述竖板到弧形板的两端的距离相同,所述弧形板的两端、竖板的下端分别均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左侧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支撑板的左端面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小于等于支撑板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滑槽的后侧壁与支撑板的后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第一滑块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滑槽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长度等于滑槽的长度,所述第一滑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通过卡块与卡槽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滑块只能沿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不会第一滑槽,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右侧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长度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第二滑块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块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另外,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长度等于第一滑槽的长度,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通过卡块与卡槽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滑块只能沿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不会脱离第一滑槽,第二滑块只能沿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不会脱离第二滑槽,或者采用其他设计确保滑块与滑槽不会脱离即可。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三滑动结构、第四滑动结构均为矩形滑套,所述矩形滑套与第二横杆相适配,所述矩形滑套套设在第二横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或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在矩形滑套的下侧壁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铺设有柔韧性材质制成的垫子。
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装置采用正反转电机。
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器采用型号为STM32L4的低功耗芯片。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均采用型号为MIK-P310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压板的下表面、第二压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的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便可实现对训练者的被动柔韧性训练,替代了传统的人工站压,有效避免了人站立的时候重心不稳造成一些身体上的拉伤或者损伤的情况。
2.通过第一滑动结构、第二滑动结构便可将柔韧性训练组件移动至支撑板的后端,方便进行一些其他的柔韧性训练,例如一字马、压单腿等等,使得该装置的训练模式多样化,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率。
3.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带动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向下移动从而对受训者的两腿施压,由于第一压板、第二压板是同步的,所以使得受训者的两腿的受力均衡。
4.通过设置的控制器、显示屏、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无线遥控器使得受训者能够自己掌握施加的压力,施加的作用力会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采集,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训练者可以通过显示屏来了解自己的承受范围,便于后续的进阶训练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韧性训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第一压板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第二压板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压板、第一连接套管组合的内部透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压板、第二连接套管组合的内部透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形连接杆、脚部放置器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部放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支撑板1、第一竖杆2、第二竖杆3、第一横杆4、固定板5、驱动装置6、丝杆7、第二横杆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第一压板11、第二压板12、第一连接套管13、第一压力传感器14、第二连接套管15、第二压力传感器16、导向杆17、控制器18、L形连接杆20、第三竖杆21、第三横杆22、脚部放置器23、弧形板24、竖板25、第一滑槽26、第一滑块27、第二滑槽28、第二滑块29、第三滑动结构30、第四滑动结构31、第一矩形滑套33、第三连接杆34、无线遥控器35、控制按钮36、显示屏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10所示,该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包括支撑板1、第一竖杆2、第二竖杆3、第一横杆4、柔韧性训练组件,所述第一竖杆2的下端通过第一滑动结构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的左侧,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通过第二滑动结构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的右侧,所述第一横杆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杆2的上端、第二竖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2、第二竖杆3、第一横杆4通过组成一个倒U结构,所述柔韧性训练组件设置在第一横杆4上,通过第一滑动结构、第一滑动结构便可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移动至支撑板的后端,同时也将柔韧性训练组件移动至支撑板的后端,这样将支撑板活动区域腾空,方便进行一些其他的柔韧性训练,例如一字马、压单腿等等;
所述柔韧性训练组件包括固定板5、驱动装置6、丝杆7、第二横杆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第一压板11、第二压板12,所述固定板5水平设置在第一横杆4上,所述驱动装置6固定设置在固定板5的上表面且驱动装置6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5后向下延伸,所述固定板5上还设置有电源19,驱动装置6与电源19电连接,所述丝杆7的上端与驱动装置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7的下端贯穿第二横杆8向下延伸且二者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驱动装置6带动丝杆7转动,便可使得第二横杆8沿丝杆7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上端通过第三滑动结构30固定在第二横杆8的左端,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下端与第一压板1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套管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套管13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压板11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连接套管的上端套设在第一连接杆9的下端且二者相对自由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上端通过第四滑动结构31固定在第二横杆8的右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下端与第二压板1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套管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套管15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压板12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连接套管15的上端套设在第二连接杆10的下端且二者相对自由滑动,通过第三滑动结构30与第四滑动结构31便可调节第一压板11与第二压板12之间的距离,从而适配不同腿部尺寸的受训者,所述丝杆7与第一连接杆9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第一竖杆2的高度,这样便可确保第一压板11与第二压板12能够充分对受训者施加压力,所述第一横杆4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置有导向杆17,所述导向杆17的长度等于丝杆7的长度,所述导向杆17的上端固定设在固定板5的下表面且与丝杆7之间存在间隙,通过导向杆的干预,使得第二横杆8只能够沿着丝杆7上下移动,不会跟随丝杆7在水平方向内转动。
如图1-6、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受训者能够自我控制施加的压力,以及直观的了解到自己对于施加压力的承受范围,所述固定板5的上表面的设置有控制器18、显示屏37,所述显示屏37位于固定板5的最前端,所述第一连接套管1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4且第一压力传感器14固定在第一压板1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套管15内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6且第二压力传感器16是固定在第二压板12的上表面,所述显示屏37、第一压力传感器14、第二压力传感器16、控制器18分别与电源19电连接,所述显示屏37、驱动装置6、第一压力传感器14、第二压力传感器16分别与控制器18信号连接,还包括无线遥控器35,所述无线遥控器35自带电源,所述无线遥控器35与控制器18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遥控器3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装置6的控制按钮36,一般情况设置3个控制按钮,分别用于控制驱动装置6的启停、正转、反转。通过无线遥控器35控制启动驱动装置6,使得驱动装置6带动丝杆7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横杆8向下移动,第二横杆8的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向下移动与两腿的膝盖接触,然后继续向下移动,对两腿施加作用力,直至达到自己的承受极限,通过无线遥控器35控制关停驱动装置6,这样对于施加的作用力便可实现循序渐进,避免初次就受到很大的作用力带来的痛苦,施加的作用力会通过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4、第二压力传感器16进行采集,并通过显示屏37显示出来,训练者可以通过显示屏37来了解自己的承受范围,便于后续的进阶训练中,适应后逐步加大压力,来实现柔韧性的训练。
如图1、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固定训练者的双脚,使训练者在双腿受力的时候双脚能够稳定,不发生偏移,所述固定板5的下表面的后端设置有L形连接杆20,所述L形连接杆20包括第三竖杆21和第三横杆22,所述第三竖杆21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板5的下端面且位于左右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三竖杆21的下端与第三横杆22的前端固定连接且二者互相垂直,所述第三横杆22上套设有第一矩形滑套33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矩形滑套33的下侧壁的外表面通过第三连接杆34固定设置有脚部放置器23,所述脚部放置器23包括弧形板24和竖板25,所述弧形板24的外侧壁固定设置在第三连接杆34的下端,所述竖板25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板5的内壁上,所述竖板25到弧形板24的两端的距离相同,所述弧形板24的两端、竖板25的下端分别均与支撑板1的上表面存在间隙。使用时,训练者将双脚分别放置在竖板25的左右两侧即可,通过竖板25与弧形板24便可对双脚进行固定,再者,弧形板24是通过第三连接杆34固定在第一矩形滑套33上,通过第一矩形滑套33便可调整脚部放置器23的前后位置,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训练者。
如图1、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的上表面左侧的第一滑槽26,所述第一滑槽26与支撑板1的左端面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滑槽26的长度小于等于支撑板1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滑槽26的后侧壁与支撑板1的后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滑槽26内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第一滑块27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竖杆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27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的上表面右侧的第二滑槽28,所述第二滑槽28与第一滑槽26长度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滑槽28内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第二滑块29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竖杆3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块29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通过移动第一滑块27、第二滑块29便可将倒U结构、柔韧性训练组件移动至支撑板1的最后端,使得支撑板1的其他区域处于空白状态,方便训练者进行其他的一些柔韧性动作训练。
如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滑动结构30、第四滑动结构31均为矩形滑套,所述矩形滑套与第二横杆8相适配,所述矩形滑套套设在第二横杆8上且二者过盈配个,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上端或第二连接杆10的上端固定设置在矩形滑套的下侧壁上。通过施加外力使得矩形滑套沿第二横杆8移动,便可调节第一连接杆9与第二连接杆1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第一压板11与第二压板12之间的距离,从而适配训练者的两个膝盖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训练者在训练时,身体与支撑板1接触时更加的舒适,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铺设有柔韧性材质制成的垫子。通过垫子的柔性,便可有效提升训练者的舒适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6采用正反转电机。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器18采用型号为STM32L4的低功耗芯片。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4、第二压力传感器16均采用型号为MIK-P310的压力传感器。
为了避免第一压板11、第二压板12与受训者的膝盖处接触时的生硬带来的不适感,所述第一压板11的下表面、第二压板12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层。通过海绵层便可有效的缓解压板压膝盖时的不适感,使得训练者体验更加的满意。
工作原理:该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使用时,受训者仰卧在支撑板1上且位于柔韧性训练组件下方,两腿向外打开使得两个膝盖处分别位于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的下方,由于第一连接杆9的上端通过第三滑动结构、第二连接杆10的上端通过第四滑动结构固定在第二横杆上,通过第三滑动结构、第四滑动结构便可调节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之间的间距来适配训练者的两个膝盖之间的宽度,然后通过无线遥控器35控制启动驱动装置,使得驱动装置6带动丝杆7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横杆8向下移动,由于设置有导向杆17,这样便可以保证第二横杆8只能沿导向杆17上下移动,不会跟随丝杆7在水平面内转动,第二横杆8的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向下移动与受训者两腿的膝盖接触,然后继续向下移动,对两腿施加作用力,直至达到自己的承受极限,通过无线遥控器35控制关停驱动装置6,使得受训者可以脑子一定时长的受压训练,对于施加的作用力便可实现循序渐进,避免初次就受到很大的作用力带来的痛苦,由于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4、第二压力传感器16,施加的作用力会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采集,并通过显示屏37显示出来,训练者可以通过显示屏来了解自己的承受范围,便于后续的进阶训练中,适应后逐步加大压力,来实现柔韧性的训练,待一定的时长后,通过无线遥控器35启动驱动装置6反向转动,使得第二横杆8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向上移动,脱离双腿,便可进行休息,待该项被动训练结束后,通过第一滑动结构、第二滑动结构便可将柔韧性训练组件移动至支撑板的后端,使得支撑板1上没有其他组件妨碍,便可以进行一些其他的柔韧性训练,例如一字马、压单腿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第一竖杆(2)、第二竖杆(3)、第一横杆(4)、柔韧性训练组件,所述第一竖杆(2)的下端通过第一滑动结构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的左侧,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通过第二滑动结构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的右侧,所述第一横杆(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杆(2)的上端、第二竖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柔韧性训练组件设置在第一横杆(4)上;
所述柔韧性训练组件包括固定板(5)、驱动装置(6)、丝杆(7)、第二横杆(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第一压板(11)、第二压板(12),所述固定板(5)设置在第一横杆(4)上,所述驱动装置(6)固定设置在固定板(5)上,所述丝杆(7)的上端与驱动装置(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7)的下端贯穿第二横杆(8)向下延伸且二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上端通过第三滑动结构(30)固定在第二横杆(8)的左端,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下端与第一压板(1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套管(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上端通过第四滑动结构(31)固定在第二横杆(8)的右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下端与第二压板(1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套管(15)固定连接,所述丝杆(7)与第一连接杆(9)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第一竖杆(2)的高度,所述第一横杆(4)的上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设置有导向杆(17),所述导向杆(17)的长度等于丝杆(7)的长度,所述导向杆(17)的上端固定设在固定板(5)的下表面且与丝杆(7)之间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上表面的设置有控制器(18)、显示屏(37),所述显示屏(37)位于固定板(5)的最前端,所述第一连接套管(13)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4),所述第二连接套管(15)内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6),所述显示屏(37)、驱动装置(6)、第一压力传感器(14)、第二压力传感器(16)分别与控制器(18)信号连接,还包括无线遥控器(35),所述无线遥控器(35)与控制器(18)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遥控器(3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装置(6)的控制按钮(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下表面的后端设置有L形连接杆(20),所述L形连接杆(20)包括第三竖杆(21)和第三横杆(22),所述第三竖杆(21)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板(5)的下端面且位于左右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三竖杆(21)的下端与第三横杆(22)的前端固定连接且二者互相垂直,所述第三横杆(22)上套设有第一矩形滑套(33)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矩形滑套(33)的下侧壁的外表面通过第三连接杆(34)固定设置有脚部放置器(23),所述脚部放置器(23)包括弧形板(24)和竖板(25),所述弧形板(24)的外侧壁固定设置在第三连接杆(34)的下端,所述竖板(25)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板(5)的内壁上,所述竖板(25)到弧形板(24)的两端的距离相同,所述弧形板(24)的两端、竖板(25)的下端分别均与支撑板(1)的上表面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的上表面左侧的第一滑槽(26),所述第一滑槽(26)与支撑板(1)的左端面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滑槽(26)的长度小于等于支撑板(1)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滑槽(26)的后侧壁与支撑板(1)的后端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滑槽(26)内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第一滑块(27)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竖杆(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滑块(27)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的上表面右侧的第二滑槽(28),所述第二滑槽(28)与第一滑槽(26)长度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滑槽(28)内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第二滑块(29)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竖杆(3)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二滑块(29)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动结构(30)、第四滑动结构(31)均为矩形滑套,所述矩形滑套与第二横杆(8)相适配,所述矩形滑套套设在第二横杆(8)上,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上端或第二连接杆(10)的上端固定设置在矩形滑套的下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铺设有柔韧性材质制成的垫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采用正反转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8)采用型号为STM32L4的低功耗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4)、第二压力传感器(16)均采用型号为MIK-P310的压力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11)的下表面、第二压板(12)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层。
CN202221878669.7U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 Active CN218652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8669.7U CN218652408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8669.7U CN218652408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52408U true CN218652408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3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78669.7U Active CN218652408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524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60693U (zh) 多功能劈叉拉筋器
CN107890415B (zh) 一种腿部按摩装置
US20180207047A1 (en)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achine
CN102379797A (zh) 一种腹部按摩器
CN111281735A (zh) 一种多功能的医疗康复用训练装置
CN211610609U (zh) 一种康复辅助固定装置
CN211244492U (zh) 一种按摩设备
CN208081471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8652408U (zh) 一种用于健美的柔韧性训练辅助支架
CN211023872U (zh) 一种神经内科自主训练装置
CN211301002U (zh) 一种小腿肌肉康复及护理装置
CN207152717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骨科用康复椅
CN112245248A (zh) 家用新型按摩沙发椅
CN211326646U (zh) 一种卧式多功能按摩机器人
CN202355546U (zh) 具伸展功能的按摩椅
CN2569795Y (zh) 智能手臂康复训练器
CN202822017U (zh) 自助式牵引床
CN214860962U (zh) 一种骨折后患者恢复健身设备
CN212214487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腿骨恢复锻炼设备
CN211675042U (zh) 一种上下床辅助机构及辅助床
CN211585085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综合体育训练腿部用训练机械
CN211067854U (zh) 康复辅助行走装置
CN208973020U (zh) 一种多功能办公座椅
CN209864546U (zh) 一种具有行走和揉捏功能的按摩椅机芯
CN216962961U (zh) 一种妇产科产后用盆底肌康复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