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5780U - 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5780U
CN218645780U CN202223071265.XU CN202223071265U CN218645780U CN 218645780 U CN218645780 U CN 218645780U CN 202223071265 U CN202223071265 U CN 202223071265U CN 218645780 U CN218645780 U CN 218645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nd
water
driven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12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宗泉
华占峰
周宗永
童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zh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zh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zh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zh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12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5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5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5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出水单元、增氧单元、储水单元、冷水单元、发电单元、检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出水单元的第一端与水塘连接;增氧单元与出水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储水单元设置于水塘的侧部,且储水单元与出水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冷水单元的第一端与储水单元连接,冷水单元的第二端与水塘连接;发电单元设置于水塘的顶端;检测单元设置于水塘的内部;控制单元设置与水塘的侧部,并分别与出水单元、增氧单元、冷水单元、发电单元以及检测单元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能够精细调节池水温度,降低在高温天气下水产品的死亡率,同时使用发电单元配合大容量蓄电池,能够节能减排,也能对水塘进行遮阳。

Description

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化的鱼塘管理设备主要以来各种智能仪器对鱼塘进行监测和治理,例如对于水温、水质和水位的调控与检测,例如在夏天外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水塘长时间被太阳直射,会导致水塘内温度升高,从而易对水塘内部的鱼造成伤害,不利于水塘内部的水产品进行生长,更甚者会对水塘内部的水产品造成伤害。
现有技术中,主要依赖人工操控对池水进行升温,这种控制方式并不能准确及时的调节池水温度,很难保证池水始终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此外,在对池水进行升温的过程中,会消耗掉水中较多的氧气,不利于水产品的存活;此外,现有的控制方式通常需要外界电源,从而在水塘距离电源较远的情况下,就需要铺设电缆,这无疑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目前,针对现有技术中主要依赖于人工控制调温难以保证池水始终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以及对池水升温会消耗较多的氧气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主要依赖于人工控制调温难以保证池水始终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以及对池水升温会消耗较多的氧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出水单元,所述出水单元设置于水塘的侧部,且所述出水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水塘连接;
增氧单元,所述增氧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塘的侧部,且与所述出水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储水单元,所述储水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塘的侧部,且所述储水单元与所述出水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冷水单元,所述冷水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塘的侧部,且所述冷水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水单元连接,所述冷水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水塘连接,用于对所述水塘内部的池水进行冷却;
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塘的顶端;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塘的内部,用于检测所述水塘内部的温度和氧浓度;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与所述水塘的侧部,并分别与所述出水单元、增氧单元、冷水单元、发电单元以及检测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单元包括:
第一出水元件,所述第一出水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水塘连接;
泵元件,所述泵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出水元件,所述第二出水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泵元件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增氧单元和所述储水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水单元包括:
蒸发元件,所述蒸发元件与所述储水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储水单元输送池水;
过滤器元件,所述过滤器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蒸发元件的第一端连接;
冷凝器元件,所述冷凝器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滤器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压缩机元件,所述压缩机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器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缩机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回水元件,所述回水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蒸发元件连接,所述回水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水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元件包括:
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分别与所述储水单元的第二端、所述回水元件的第一端连接;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储水容器的内部,且所述蒸发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的第一端、所述压缩机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单元包括:
支架元件,所述支架元件设置于所述水塘的顶端;
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安装于所述支架元件的一端;
第一从动元件,所述第一从动元件的第一端与驱动元件连接;
若干第二从动元件,若干所述第二从动元件依次首尾连接,且靠近所述第一从动元件的所述第二从动元件与所述第一从动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若干连杆元件,若干所述连杆元件依次首尾连接,且靠近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连杆元件与所述第一从动元件连接,其余若干所述连杆元件对应与若干所述第二从动元件连接;
若干发电板元件,若干所述发电板元件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连杆元件的侧端,并位于所述水塘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从动元件包括:
第一从动板,所述第一从动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元件的输出轴连接;
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板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从动元件包括:
第二从动板,所述第二从动板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连杆元件转动连接;
两第二从动齿轮,两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从动板的两端,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从动元件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从动元件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元件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元件/相邻的所述连杆元件连接,并与所述发电板元件连接;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Z字形设置,并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从动元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水塘,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氧浓度检测元件,所述氧浓度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水塘,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箱元件,所述箱元件设置于所述水塘的侧部;
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箱元件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出水单元、增氧单元、冷水单元、发电单元以及检测单元电性连接;
储电元件,所述储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箱元件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控制元件、所述发电单元电性连接;
散热元件,所述散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箱元件,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箱元件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水塘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增氧单元向进入水塘的池水增加氧气含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塘池水温度升高导致池水含氧量下降的问题;
(2)通过检测单元检测水塘的池水温度,兵出水单元、储水单元以及冷水单元对水塘内部的池水进行循环调温,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塘池水的温度无法现有技术中主要依赖于人工控制调温难以保证池水始终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的问题;
(3)通过发电单元对水塘上方进行遮挡,从而能够在夏天降低池水温度,节省冷水单元的发电功率,同时发电单元能够为控制单元、出水单元、增氧单元、冷水单元以及检测单元提供电源,无疑节省了电能消耗;
(4)本实用新型的能够精细调节池水温度,降低在高温天气下水产品的死亡率,同时使用发电单元配合大容量蓄电池,能够节能减排,也能对水塘进行遮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塘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塘温度控制系统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冷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电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电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的剖面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水塘;
200、出水单元;210、第一出水元件;220、泵元件;230、第二出水元件;
300、增氧单元;
400、储水单元;
500、冷水单元;510、蒸发元件;511、储水容器;512、蒸发器;520、过滤器元件;530、冷凝器元件;540、压缩机元件;550、回水元件;
600、发电单元;610、支架元件;620、驱动元件;630、第一从动元件;631、第一从动板;632、第一从动齿轮;640、第二从动元件;641、第二从动板;642、第二从动齿轮;650、连杆元件;651、连接杆;652、连接件;660、发电板元件;
700、检测单元;710、温度检测元件;720、氧浓度检测元件;
800、控制单元;810、箱元件;820、控制元件;830、储电元件;840、散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出水单元200、增氧单元300、储水单元400、冷水单元500、发电单元600、检测单元700以及控制单元800。其中,出水单元200设置于水塘100的侧部,且出水单元200的第一端与水塘100连接,用于抽出水塘100内部的池水;增氧单元300设置于水塘100的侧部,且与出水单元200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增加出水单元200抽出的池水内的氧浓度;储水单元400设置于水塘100的侧部,且储水单元400与出水单元200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存储出水单元200抽出的池水;冷水单元500设置于水塘100的侧部,且冷水单元500的第一端与储水单元400连接,冷水单元500的第二端与水塘100连接,用于对水塘100内部的池水进行冷却;发电单元600设置于水塘100的顶端,用于为水塘温度控制系统提供电源;检测单元700设置于水塘100的内部,用于检测水塘100内部的温度和氧浓度;控制单元800设置与水塘100的侧部,并分别与出水单元200、增氧单元300、冷水单元500、发电单元600以及检测单元700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开启或关闭出水单元200、增氧单元300、冷水单元500,并获取检测单元700发送的检测信息。
其中,出水单元200用于将水塘100内部的池水抽出,以便于对池水进行降温或增加池水的氧浓度。
其中,增氧单元300用于在出水单元200将水塘100内部的池水抽出之后,对水塘100内部的池水进行增氧,避免池水内部的氧浓度降低,对水塘100内部的水产品造成不良影响。
其中,增氧单元300为增氧器,并通过管道于出水单元200连接。
其中,储水单元400用于存储出水单元200抽出的池水,以便于向冷水单元500的内部输送池水。
其中,储水单元400为储水容器511,如储水箱、储水池等。
其中,发电单元600用于为水塘温度控制系统提供电能。
具体地,发电单元600用于为出水单元200、增氧单元300、冷水单元500、检测单元700以及控制单元800提供电能。
具体地,在控制单元800通过检测单元700检测到水塘100内部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单元800控制开启出水单元200,出水单元200将池水抽送到储水单元400,储水单元400内部的池水流动到冷水单元500之后,冷水单元500对池水进行降温制冷,并将制冷后的池水回流到水塘100内,从而实现对水塘100内部的池水进行降温;在控制单元800通过检测单元700检测到水塘100内部的氧浓度小于或等于氧浓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单元800控制开启增氧单元300对出水单元200输出的池水进行增氧,继而在池水回流到水塘100内部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水塘100池水的氧浓度。
如图3所示,出水单元200包括第一出水元件210、泵元件220和第二出水元件230。其中,第一出水元件210的第一端与水塘100连接,用于提供水塘100内部的池水流出的通道;泵元件220的第一端与第一出水元件210的第二端连接,用于通过第一出水元件210将水塘100内部的池水抽出;第二出水元件230的第一端与泵元件220连接,第二出水元件230的第二端与增氧单元300和储水单元400连接,用于将泵元件220抽出的池水抽送到储水单元400。
其中,第一出水元件210和第二出水元件230均为出水管道,如塑料水管、金属水管等。
其中,泵元件220为水泵,用于通过第一出水元件210将水塘100内部的池水抽出。
如图4所示,冷水单元500包括蒸发元件510、过滤器元件520、冷凝器元件530、压缩机元件540以及回水元件550。其中,蒸发元件510与储水单元400连接,用于获取储水单元400输送池水,并对池水进行制冷;过滤器元件520的第一端与蒸发元件510的第一端连接;冷凝器元件530的第一端与过滤器元件520的第二端连接;压缩机元件540的第一端与冷凝器元件530的第二端连接,压缩机元件540的第二端与蒸发元件510的第二端连接;回水元件550的第一端与蒸发元件510连接,回水元件550的第二端与水塘100连接,用于将经过制冷的池水输送到水塘100的内部。
其中,过滤器元件520为过滤器。
其中,冷凝器元件530为冷凝器,例如,风冷凝器。
其中,压缩机元件540为压缩机。
其中,回水元件550为回水管道,用于将过滤器元件520内部的池水回流到水塘100。
其中,回水元件550可以为塑料管道或金属管道。
其中,蒸发元件510、过滤器元件520、冷凝器元件530以及压缩机元件540用于形成制冷系统,蒸发元件510用于对自身内部池水进行制冷,从而在池水回流到水塘100的内部之后,可以对池水进行降温。
如图5所示,蒸发元件510包括储水容器511和蒸发器512。其中,储水容器511分别与储水单元400的第二端、回水元件550的第一端连接,用于获取储水单元400输送的池水或将池水输送到回水元件550;蒸发器512设置于储水容器511的内部,且蒸发器512的两端分别与过滤器的第一端、压缩机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对储水容器511内部的池水进行制冷。
其中,储水容器511可以为圆柱形储水箱或方形储水箱。
其中,蒸发器512用于与过滤器元件520、冷凝器元件530以及压缩机元件540形成制冷系统,并在该制冷系统工作的情况下,蒸发器512的温度降低,从而在热传递的作用下对储水容器511内部的池水进行制冷、降温。
其中,蒸发器512与过滤器元件520、冷凝器元件530以及压缩机元件540之间的工作原理与空调或冰箱内部的蒸发器、过滤器、冷凝器以及压缩机之间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如图6所示,发电单元600包括支架元件610、驱动元件620、第一从动元件630、若干第二从动元件640、若干连杆元件650以及若干发电板元件660。其中,支架元件610设置于水塘100的顶端,用于提供安装支撑作用;驱动元件620安装于支架元件610的一端;第一从动元件630的第一端与驱动元件620连接,用于在驱动元件620的驱动下进行上下翻转;若干第二从动元件640依次首尾连接,且靠近第一从动元件630的第二从动元件640与第一从动元件630的第二端连接;若干连杆元件650依次首尾连接,且靠近驱动元件620的连杆元件650与第一从动元件630连接,其余若干连杆元件650对应与若干第二从动元件640连接,用于配合第一从动元件630、第二从动元件640进行折叠运动;若干发电板元件660对应设置于若干连杆元件650的侧端,并位于水塘100的上方,用于随连杆元件650进行运动以及用于进行发电。
其中,支架元件610包括若干横梁。其中,若干横梁沿水塘100的宽度间隔铺设于水塘100的顶端。
其中,驱动元件620为驱动电机。
其中,发电板元件660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用于在高温天气下对水塘100进行遮盖,同时进行发电,以为水塘100控制系统进行供电。
具体地,在驱动元件620进行工作的情况下,驱动元件620带动第一从动元件630进行翻转,继而第一从动元件630带动连接的第二从动元件640以及对应的连杆元件650进行翻转,同时第一从动元件630连接的第二从动元件640在第一从动元件630和连杆元件650的共同作用下向下进行翻转,在第一从动元件630连接的第二从动元件640向下翻转的情况下,该第二从动元件640能够带动自身连接的另一第二从动元件640和另一连杆元件650进行向下翻转,从而连杆元件650能够在自身和第二从动元件640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折叠,以带动发电板元件660进行折叠。
如图7所示,第一从动元件630包括第一从动板631和第一从动齿轮632。其中,第一从动板631的第一端与驱动元件620的输出轴连接,用于在驱动元件620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第一从动齿轮632与第一从动板63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二从动元件640进行翻转。
其中,第一从动板631为长条形板材,如长条形金属板。
其中,第一从动齿轮632为金属齿轮,用于带动第二从动元件640进行翻转。
如图7所示,第二从动元件640包括第二从动板641和两第二从动齿轮642。其中,第二从动板641的两端与对应的连杆元件650转动连接,用于在第二从动齿轮642的带动下进行翻转;两第二从动齿轮642转动设置于第二从动板641的两端,并与对应的第一从动元件630和/或相邻的第二从动元件640啮合连接,用于在第一从动元件630或相邻的第二从动元件640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以带动第二从动板641进行翻转。
其中,靠近第一从动元件630的第二从动元件640的第二从动齿轮642与第一从动齿轮632进行啮合连接。
其中,相邻的两从动元件之间的两第二从动齿轮642进行啮合连接,从而第一从动齿轮632转动能够通过第二从动齿轮642带动对应的第二从动板641进行翻转,第二从动齿轮642转动也能够通过自身啮合的另一第二从动齿轮642带动对应的第二从动板641进行翻转。
其中,第二从动板641为长条形金属板。
其中,第二从动齿轮642为金属齿轮。
如图7所示,连杆元件650包括连接杆651和连接件652。其中,连接杆651的第一端与支架元件610/相邻的连杆元件650连接,并与发电板元件660连接,用于带动发电板元件660进行翻转;连接件652呈Z字形设置,并与连接杆651的第二端连接,且与对应的第二从动元件640转动连接,用于在连接杆651和第二从动元件640的带动下进行移动。
其中,靠近驱动元件620的连接杆651的一端与驱动元件620连接,靠近驱动元件620的连接件652的一端与第一从动板631连接,靠近驱动元件620的连接件65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从动板641连接。
其中,连接杆651为长条形金属杆。
其中,连接件652为Z字形连接件652。
具体地,在第一从动板631在驱动元件620的作用下进行向上翻转的情况下,第一从动板631带动第一从动齿轮632向上翻转,第一从动齿轮632带动自身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642进行转动,继而第二从动齿轮642带动对应的第二从动板641向下翻转;同时第一从动板631在驱动元件620的作用下向上翻转的情况下,第一从动板631带动连接件652向上移动,从而连接件652带动连接杆651向上翻转,继而连接杆651带动发电板元件660向上翻转。
在与第一从动齿轮632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642带动对应的第二从动板641翻转的情况下,第二从动板641带动对应的连接件652进行向下或向上移动,继而连接件652带动对应的连接杆651进行翻转,连接杆651继续带动发电板元件660进行翻转,以实现发电板元件660进行折叠。
如图2所示,检测单元700包括温度检测元件710和氧浓度检测元件720。其中,温度检测元件710设置于水塘100,并与控制单元800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水塘100池水的温度;氧浓度检测元件720设置于水塘100,并与控制单元800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水塘100池水的氧浓度。
其中,温度检测元件710为温度传感器。
其中,氧浓度检测元件720为氧浓度传感器。
如图8所示,控制单元800包括箱元件810、控制元件820、储电元件830以及散热元件840。其中,箱元件810设置于水塘100的侧部,用于安装控制元件820;控制元件820设置于箱元件810的内部,并分别与出水单元200、增氧单元300、冷水单元500、发电单元600以及检测单元700电性连接;储电元件830设置于箱元件810的内部,并分别与控制元件820、发电单元600电性连接,用于存储发电单元600产生的电能;散热元件840设置于箱元件810,并与控制单元800电性连接,用于对箱元件810进行散热。
其中,控制元件820为PID控制器。
其中,储电元件830为大容量电池,用于存储发电板元件660产生的电能。
其中,散热元件840为散热风扇,安装于箱元件810侧壁开设的槽孔内。
其中,控制单元800还包括通风元件,通风元件开设于箱元件810的侧壁,用于对箱元件810的内部进行散热。
其中,通风元件为通风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控制元件820通过温度检测元件710检测到水塘100内部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元件820控制开启泵元件220,泵元件220通过第一出水元件210和第二出水元件230将水塘100内部的池水抽送到储水单元400;
储水单元400将池水输送到储水容器511内之后,蒸发器512配合过滤器元件520、冷凝器元件530以及压缩机元件540对储水容器511内部的池水进行降温制冷,然后经过降温制冷的池水通过回水元件550进入到水塘100内部,从而实现对水塘100内部的池水进行降温;
在控制元件820通过氧浓度检测元件720检测到水塘100内部的氧气浓度小于或等于氧气浓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元件820控制开启增氧单元300,从而增加第二出水元件230内部的池水的氧气浓度。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水单元,所述出水单元设置于水塘的侧部,且所述出水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水塘连接;
增氧单元,所述增氧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塘的侧部,且与所述出水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储水单元,所述储水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塘的侧部,且所述储水单元与所述出水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冷水单元,所述冷水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塘的侧部,且所述冷水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水单元连接,所述冷水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水塘连接,用于对所述水塘内部的池水进行冷却;
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塘的顶端;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水塘的内部,用于检测所述水塘内部的温度和氧浓度;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与所述水塘的侧部,并分别与所述出水单元、增氧单元、冷水单元、发电单元以及检测单元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单元包括:
第一出水元件,所述第一出水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水塘连接;
泵元件,所述泵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出水元件,所述第二出水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泵元件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增氧单元和所述储水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单元包括:
蒸发元件,所述蒸发元件与所述储水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储水单元输送池水;
过滤器元件,所述过滤器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蒸发元件的第一端连接;
冷凝器元件,所述冷凝器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滤器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压缩机元件,所述压缩机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凝器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缩机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回水元件,所述回水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蒸发元件连接,所述回水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水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元件包括:
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分别与所述储水单元的第二端、所述回水元件的第一端连接;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储水容器的内部,且所述蒸发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的第一端、所述压缩机的第二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单元包括:
支架元件,所述支架元件设置于所述水塘的顶端;
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安装于所述支架元件的一端;
第一从动元件,所述第一从动元件的第一端与驱动元件连接;
若干第二从动元件,若干所述第二从动元件依次首尾连接,且靠近所述第一从动元件的所述第二从动元件与所述第一从动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若干连杆元件,若干所述连杆元件依次首尾连接,且靠近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连杆元件与所述第一从动元件连接,其余若干所述连杆元件对应与若干所述第二从动元件连接;
若干发电板元件,若干所述发电板元件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连杆元件的侧端,并位于所述水塘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元件包括:
第一从动板,所述第一从动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元件的输出轴连接;
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板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元件包括:
第二从动板,所述第二从动板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连杆元件转动连接;
两第二从动齿轮,两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从动板的两端,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从动元件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从动元件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元件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架元件/相邻的所述连杆元件连接,并与所述发电板元件连接;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Z字形设置,并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从动元件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水塘,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氧浓度检测元件,所述氧浓度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水塘,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塘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箱元件,所述箱元件设置于所述水塘的侧部;
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箱元件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出水单元、增氧单元、冷水单元、发电单元以及检测单元电性连接;
储电元件,所述储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箱元件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控制元件、所述发电单元电性连接;
散热元件,所述散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箱元件,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箱元件进行散热。
CN202223071265.XU 2022-11-20 2022-11-20 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 Active CN218645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1265.XU CN218645780U (zh) 2022-11-20 2022-11-20 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1265.XU CN218645780U (zh) 2022-11-20 2022-11-20 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5780U true CN218645780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8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1265.XU Active CN218645780U (zh) 2022-11-20 2022-11-20 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5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13910A1 (en) Vacuum system for refrigerator truck
CN109850383A (zh) 一种基于机械蓄冷的可温控保温箱
CN104315637A (zh) 车用辅助空调
CN110637646A (zh) 一种蔬菜温棚用湿度温度自动升降器
CN218645780U (zh) 一种水塘温度控制系统
CN206145943U (zh) 冷风机
US20210131746A1 (en) Heat source storage system utilizing solar power generation
CN206544444U (zh) 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532080U (zh) 一种茄果类蔬菜用植物工厂
KR20110022922A (ko) 에너지 효율이 향상된 다목적 저온 저장고
CN208817826U (zh) 全自动智能调节节能型供冷系统
CN206572822U (zh) 一种冷库用蓄冷保鲜装置
CN105843291A (zh) 一种基于热管技术的平房粮仓散热温控系统
CN206787143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补充电能的地埋式保温冷库
KR101695625B1 (ko) 태양광발전을 이용한 냉장창고
CN209410787U (zh) 一种基于机械蓄冷的可温控保温箱
CN217790857U (zh) 一种猪健康养殖的环境监控调节装置
CN207815559U (zh) 便携式水冷空调
CN113841517B (zh) 一种粮仓用多功能储粮系统
CN220842331U (zh) 一种具有高效制冷模组系统的活鱼冷链运输车
CN216281810U (zh) 一种改良式空调
CN216492121U (zh) 一种粮仓用储粮系统
CN217368464U (zh) 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20493759U (zh) 一种蔬菜大棚种植加温设备
CN214902901U (zh) 一种智能牛舍环控设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