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8464U - 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8464U
CN217368464U CN202123378116.3U CN202123378116U CN217368464U CN 217368464 U CN217368464 U CN 217368464U CN 202123378116 U CN202123378116 U CN 202123378116U CN 217368464 U CN217368464 U CN 217368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oratory
radiation device
liquid outlet
heat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781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枥讠华
邵彦凌
丁向群
佟钰
房延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eling Dahuofang C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eling Dahuofang C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eling Dahuofang C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eling Dahuofang C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781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8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8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8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供能装置、热量辐射装置和冷量辐射装置;所述热量辐射装置敷设在化验室的底板上,用于从下往上辐射热量;所述冷量辐射装置敷设在化验室的顶板上,用于从上往下辐射冷量;所述供能装置分别与热量辐射装置、冷量辐射装置连通;所述化验室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供能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化验室的地板上敷设热量辐射装置,从下往上辐射热量,均匀快速的提高整个化验室内的空气温度;通过在化验室的顶板上敷设冷量辐射装置,从上往下辐射冷量,均匀快速的降低整个化验室内的空气温度;提高了化验室的温度控制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化验室测试环境中,影响试验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作为舒适性化验室具有试验项目的独特性,其套间内墙体温度的控制调节难度大,严重影响测试进度。在对比试验中,若每次试验时墙温不同,则会降低试验结果的可参考性。根据长期的试验验证,一小时的工况调节可改变墙体温度3摄氏度左右,且墙体温度越接近环境温度,墙体温度的升降便越困难,当随着试验项目的变化,如过负荷制冷与过负荷制热工况,引来的墙体温度变化幅度在15摄氏度以上,调节工况时间则需要5小时以上。正常试验测试时间大约是1小时左右,这样调节工况的时间就是正常测试时间的五倍之多,在此情况下测试安排明显滞后,带来的不仅仅是对舒适性化验室的测试进度影响,更是整个实验项目安排的滞后。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墙内安装相互连接的管道,通过调节系统内水的流量和温度,来控制墙体的温度,进而调节室内的温度。
但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墙体温度的升降速度较慢,调节温度时间长,无法配合实验进度对周围环境的控制要求。
公开号为CN2065053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实验室本体,实验室本体内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警报器,通风窗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控制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储存器,储存器的一侧设置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控制箱的一侧设置有USB数据传输接口,实验室本体内部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加热器的顶端设置有制冷器,制冷器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充电电池通过电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该专利方便自动维持实验室内部的温度和手动控制实验室内部的温度,灵活性较强,同时方便对实验室内部温度进行远程监控,以及便于储存异常数据方便后期的调查和统计工作。然而,该专利中,加热器和制冷器产生的热量、冷量在实验室内扩散较慢,无法快速均匀的控制整个实验室的温度。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供能装置、热量辐射装置和冷量辐射装置;所述热量辐射装置敷设在化验室的底板上,用于从下往上辐射热量;所述冷量辐射装置敷设在化验室的顶板上,用于从上往下辐射冷量;所述供能装置分别与热量辐射装置、冷量辐射装置连通;所述化验室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供能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化验室的地板上敷设热量辐射装置,从下往上辐射热量,首先加热室内底层的空气,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均匀快速的提高整个化验室内的空气温度;通过在化验室的顶板上敷设冷量辐射装置,从上往下辐射冷量,首先对室内上层的空气进行降温,利用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均匀快速的降低整个化验室内的空气温度;提高了化验室的温度控制效率。
具体地,所述热量辐射装置、冷量辐射装置均包括蛇形热管,所述蛇形热管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的热量辐射装置、冷量辐射装置采用蛇形热管设计,可以延长换热介质在热量辐射装置和冷量辐射装置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充分释放换热介质中的热量或冷量,提高能量利用率。
具体地,所述供能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储液罐,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储液罐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和制冷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制冷器均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监测化验室内和储液罐内的温度,所述加热器和制冷器根据测得的温度数据对储液罐内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罐的侧壁下部设有出液口,侧壁上部设有第一回流口和第二回流口;所述出液口高于热量辐射装置的进水口,便于储液罐内的换热介质通过自身重力作用流入热量辐射装置内,节省了抽水泵的使用;
所述出液口连通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的末端与热量辐射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出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的末端与冷量辐射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三出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第三出液管通过电磁三通阀连通,所述第三出液管上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出液管与电磁三通阀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第三出液管分别与电磁三通阀的第一出口、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回流口与冷量辐射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回流管连通,所述第一回流口的高度低于冷量辐射装置的出水口的高度,便于冷量辐射装置内的换热介质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回流至储液罐内,节省了抽水泵的使用。
所述第二回流口与热量辐射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流管连通,所述第二回流口的高度高于热量辐射装置出水口的高度,所述第二回流管上设有第二抽水泵;
所述电磁三通阀、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均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高度低于第一回流口和第二回流口的高度;所述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源连接;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可以监测储液罐内的液位,避免罐体内的液位高于第一回流口或第二回流口造成换热介质逆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液管、第三出液管、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源连接。
当需要提高化验室内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关闭,控制电磁三通阀连通第一出液管与第二出液管,控制第一抽水泵关闭、第二抽水泵开启,同时控制加热器工作,通过敷设在化验室底板上的热量辐射装置持续给化验室升温;
当需要降低化验室内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开启,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关闭,控制电磁三通阀连通第一出液管与第三出液管,控制第一抽水泵开启、第二抽水泵关闭,同时控制制冷器工作,通过敷设在化验室顶板上的冷量辐射装置持续给化验室降温。
具体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显示屏、操作按钮和电源开关,所述显示屏、操作按钮和电源开关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储液罐内的温度、液位、化验室内的温度以及各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所述操作按钮用于设定化验室内的温度数据,所述电源开关用于控制设备的总电源开关。
具体地,所述储液罐为双层罐壁结构,且双层罐壁内填充有隔热保温层,减少热量或冷量流失,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具体地,所述化验室为双层墙板结构,且双层墙板内填充有隔热保温层,减少热量或冷量流失,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具体地,所述化验室的侧壁设有通风装置,一方面可以调节化验室内的气体浓度,另一方面可以辅助调节化验室内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在同一个季节,热量辐射装置和冷量辐射装置只有一个工作,当温度调节超过设定值时,可通过通风装置来回调化验室内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化验室的地板上敷设热量辐射装置,从下往上辐射热量,首先加热室内底层的空气,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均匀快速的提高整个化验室内的空气温度;通过在化验室的顶板上敷设冷量辐射装置,从上往下辐射冷量,首先对室内上层的空气进行降温,利用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均匀快速的降低整个化验室内的空气温度;提高了化验室的温度控制效率;(2)本实用新型的热量辐射装置、冷量辐射装置采用蛇形热管设计,可以延长换热介质在热量辐射装置和冷量辐射装置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充分释放换热介质中的热量或冷量,提高能量利用率;(3)通过在化验室的侧壁设置通风装置,一方面可以调节化验室内的气体浓度,另一方面可以辅助调节化验室内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蛇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温度控制装置通过热量辐射装置给化验室升温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温度控制装置通过冷量辐射装置给化验室降温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化验室;2、供能装置;3、热量辐射装置;4、冷量辐射装置;5、第一温度传感器;6、蛇形热管;7、底座;8、储液罐;9、第二温度传感器;10、第一出液管;11、第二出液管;12、第三出液管;13、电磁三通阀;14、第一抽水泵;15、第一回流管;16、第二回流管;17、第二抽水泵;18、液位传感器;19、第一电磁阀;20、第二电磁阀;21、第三电磁阀;22、第四电磁阀;23、显示屏;24、操作按钮;25、电源开关;26、隔热保温层;27、通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发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供能装置2、热量辐射装置3和冷量辐射装置4;所述热量辐射装置3敷设在化验室1的底板上,用于从下往上辐射热量;所述冷量辐射装置4敷设在化验室1的顶板上,用于从上往下辐射冷量;所述供能装置2分别与热量辐射装置3、冷量辐射装置4连通;所述化验室1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供能装置2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化验室1的地板上敷设热量辐射装置3,从下往上辐射热量,首先加热室内底层的空气,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均匀快速的提高整个化验室1内的空气温度;通过在化验室1的顶板上敷设冷量辐射装置4,从上往下辐射冷量,首先对室内上层的空气进行降温,利用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均匀快速的降低整个化验室1内的空气温度;提高了化验室1的温度控制效率。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热量辐射装置3、冷量辐射装置4均包括蛇形热管6,所述蛇形热管6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的热量辐射装置3、冷量辐射装置4采用蛇形热管6设计,可以延长换热介质在热量辐射装置3和冷量辐射装置4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充分释放换热介质中的热量或冷量,提高能量利用率。
具体地,所述供能装置2包括底座7和安装在底座7上的储液罐8,所述底座7内设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储液罐8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9、加热器和制冷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第二温度传感器9、加热器、制冷器均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源连接(图中未示出加热器、制冷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第二温度传感器9分别用于监测化验室1内和储液罐8内的温度,所述加热器和制冷器根据测得的温度数据对储液罐8内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罐8的侧壁下部设有出液口,侧壁上部设有第一回流口和第二回流口;所述出液口高于热量辐射装置3的进水口,便于储液罐8内的换热介质通过自身重力作用流入热量辐射装置3内,节省了抽水泵的使用;
所述出液口连通有第一出液管10,所述第一出液管10的末端与热量辐射装置3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出液管11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10的末端与冷量辐射装置4的进水口通过第三出液管12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10、第二出液管11、第三出液管12通过电磁三通阀13连通,所述第三出液管12上设有第一抽水泵14;所述第一出液管10与电磁三通阀13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11、第三出液管12分别与电磁三通阀13的第一出口、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回流口与冷量辐射装置4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回流管15连通,所述第一回流口的高度低于冷量辐射装置4的出水口的高度,便于冷量辐射装置4内的换热介质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回流至储液罐8内,节省了抽水泵的使用。
所述第二回流口与热量辐射装置3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流管16连通,所述第二回流口的高度高于热量辐射装置3出水口的高度,所述第二回流管16上设有第二抽水泵17;
所述电磁三通阀13、第一抽水泵14、第二抽水泵17均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罐8内设有液位传感器18,所述液位传感器18的高度低于第一回流口和第二回流口的高度;所述液位传感器18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源连接;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18可以监测储液罐8内的液位,避免罐体内的液位高于第一回流口或第二回流口造成换热介质逆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液管11、第三出液管12、第一回流管15、第二回流管16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19、第二电磁阀20、第三电磁阀21和第四电磁阀22,所述第一电磁阀19、第二电磁阀20、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源连接。
如图3所示,当需要提高化验室1内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19、第四电磁阀22开启,第二电磁阀20、第三电磁阀21关闭,控制电磁三通阀13连通第一出液管10与第二出液管11,控制第一抽水泵14关闭、第二抽水泵17开启,同时控制加热器工作,通过敷设在化验室1底板上的热量辐射装置3持续给化验室1升温;储液罐8内的换热介质经加热器加热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第一出液管10经电磁三通阀13流入第二出液管11,进入热量辐射装置3内,热量辐射装置3内的换热介质释放热量后经第二抽水泵17抽入第二回流管16,并经过第二回流口回流至储液罐8内,实现对化验室1的循环加热。
如图4所示,当需要降低化验室1内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20、第三电磁阀21开启,第一电磁阀19、第四电磁阀22关闭,控制电磁三通阀13连通第一出液管10与第三出液管12,控制第一抽水泵14开启、第二抽水泵17关闭,同时控制制冷器工作,通过敷设在化验室1顶板上的冷量辐射装置4持续给化验室1降温;储液罐8内的换热介质经制冷器冷却后,由第一出液管10经电磁三通阀13流入第三出液管12,并由第一抽水泵14抽入冷量辐射装置4内,冷量辐射装置4内的换热介质释放冷量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第一回流管15回流至储液罐8内,实现对化验室1的循环降温。
具体地,所述底座7上设有显示屏23、操作按钮24和电源开关25,所述显示屏23、操作按钮24和电源开关25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显示屏23用于显示储液罐8内的温度、液位、化验室1内的温度以及各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所述操作按钮24用于设定化验室1内的温度数据,所述电源开关25用于控制设备的总电源开关25。
具体地,所述储液罐8为双层罐壁结构,且双层罐壁内填充有隔热保温层26,减少热量或冷量流失,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具体地,所述化验室1为双层墙板结构,且双层墙板内填充有隔热保温层,减少热量或冷量流失,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具体地,所述化验室1的侧壁设有通风装置27,一方面可以调节化验室1内的气体浓度,另一方面可以辅助调节化验室1内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在同一个季节,热量辐射装置3和冷量辐射装置4只有一个工作,当温度调节超过设定值时,可通过通风装置27来回调化验室1内的温度。如在夏天时,室外室内温度较高,当需要给化验室1内降温时,通过冷量辐射装置4给化验室1降温,若降温超过设定值,则可开启通风装置27中和一部分冷量,起到一个回调温度的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能装置、热量辐射装置和冷量辐射装置;所述热量辐射装置敷设在化验室的底板上,用于从下往上辐射热量;所述冷量辐射装置敷设在化验室的顶板上,用于从上往下辐射冷量;所述供能装置分别与热量辐射装置、冷量辐射装置连通;所述化验室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供能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辐射装置、冷量辐射装置均包括蛇形热管,所述蛇形热管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装置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储液罐,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储液罐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和制冷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制冷器均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的侧壁下部设有出液口,侧壁上部设有第一回流口和第二回流口;
所述出液口连通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的末端与热量辐射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出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的末端与冷量辐射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三出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第三出液管通过电磁三通阀连通,所述第三出液管上设有第一抽水泵;
所述第一回流口与冷量辐射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回流管连通,所述第一回流口的高度低于冷量辐射装置的出水口的高度;
所述第二回流口与热量辐射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流管连通,所述第二回流口的高度高于热量辐射装置出水口的高度,所述第二回流管上设有第二抽水泵;
所述电磁三通阀、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均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高度低于第一回流口和第二回流口的高度;所述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管、第三出液管、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显示屏、操作按钮和电源开关,所述显示屏、操作按钮和电源开关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为双层罐壁结构,且双层罐壁内填充有隔热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验室为双层墙板结构,且双层墙板内填充有隔热保温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验室的侧壁设有通风装置。
CN202123378116.3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 Active CN217368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8116.3U CN217368464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8116.3U CN217368464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8464U true CN217368464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3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78116.3U Active CN217368464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8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1528U (zh) 一种智能ih水暖采暖炉
CN102427148B (zh) 大功率ups专用空调电池柜及调控蓄电池工作温度的方法
CN105486004B (zh) 风道结构及冰箱
CN217368464U (zh) 一种用于化验室的温度控制装置
CN102734873A (zh) 通讯机房分布式热管理装置
CN208063648U (zh)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冷却装置
CN105843291B (zh) 一种基于热管技术的平房粮仓散热温控系统
CN206626852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蓄热式室内空气温度调节装置
CN212618777U (zh) 一种空调装置
CN206532160U (zh) 一种基于热管技术的平房粮仓散热温控系统
CN206176713U (zh) 一种多内胆结构及扁平式热水器
CN213071932U (zh) 室外配电机柜
CN211177402U (zh) 一种高低温蓄热式电锅炉
CN215765479U (zh) 一种冷却水系统及包含其的制冷设备
CN211739389U (zh) 一种自然冷却蓄冷的节能供冷系统
CN202333080U (zh) 大功率ups专用空调电池柜
CN111912029A (zh) 一种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3542701U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冰蓄冷控制系统
CN201927653U (zh) 一种半开放式长延时水储能恒温电池箱
CN220771500U (zh) 冰箱及其解冻装置
CN217546575U (zh) 一种基于防凝露综合控制的水冷系统
CN216697077U (zh) 一种恒温箱用半导体温控装置
CN21958905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364511U (zh) 一种恒温雪茄展示柜
CN215600441U (zh) 一种家用光伏发电蓄电池恒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