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5755U -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5755U
CN218645755U CN202222760831.1U CN202222760831U CN218645755U CN 218645755 U CN218645755 U CN 218645755U CN 202222760831 U CN202222760831 U CN 202222760831U CN 218645755 U CN218645755 U CN 218645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ate
air conditioner
water
liquid
condens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608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梦维
段斌
李钟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an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an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an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an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608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5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5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5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空调设备,用于空调本体的冷凝水处理;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容置仓、加热设备和排风扇;其中,加热设备设置于容置仓内,容置仓的壳体上设置有供空调本体排出的液态冷凝水接入的入水口,入水口的设置位置与加热设备的设置位置对应;容置仓的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孔,进入容置仓的液态冷凝水经加热设备加热汽化为气态冷凝水之后,通过排气孔后由排风扇排出。从而通过将空调的液态冷凝水加热汽化为气态冷凝水后排出,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在工作环境中出现液态水,降低了安全隐患,保证了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技术的发展,在电气领域中,具有高处理性能的电子设备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得到应用。而这些高处理性能的电子设备,其往往具有很高的功耗,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会导致设备过热而停止运行,或者是高温直接将设备中的元器件损坏,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空调来为机柜提供持续的低温环境,保证机柜的正常运行。而在机柜空调机的运行过程中,空调因制冷产生的冷凝水的处理是一大难题,液态的冷凝水可能会破坏电气环境,导致设备短路等,因此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排水管的方式将冷凝水排出,这种方式无法完全避免冷凝水的外流,从而限制了电子设备的应用环境。
因此,如何提升空调设备的冷凝水排出可靠性,改善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的冷凝水处理方式不佳,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用于空调本体的冷凝水处理;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容置仓、加热设备和排风扇;其中,所述加热设备设置于所述容置仓内,所述容置仓的壳体上设置有供空调本体排出的液态冷凝水接入的入水口,所述入水口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加热设备的设置位置对应;所述容置仓的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孔,进入所述容置仓的所述液态冷凝水经所述加热设备加热汽化为气态冷凝水之后,通过所述排气孔后由所述排风扇排出。
可选的,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容置仓的顶壁,至少一组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所述容置仓的顶壁上方,用于抽取所述排气孔排出的所述气态冷凝水后向外排出。
可选的,所述排气孔的数量大于等于2,各所述排气孔阵列设置形成格栅,且所述格栅的栅条宽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加热设备的正上方。
可选的,所述排气孔还用于让再度冷凝的液态冷凝水通过,并回流至所述容置仓中。
可选的,所述容置仓的顶壁设置有倾斜结构面,所述倾斜结构面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排气孔所在位置。
可选的,至少一组所述排风扇嵌设于所述容置仓的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排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空调本体的冷气出风口相互分离。
可选的,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从所述空调本体中引出,并通过所述入水口伸入所述容置仓内,所述液态冷凝水从所述引流管进入所述容置仓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设备,所述空调设备包括空调本体和上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所述空调本体设置于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的上方,所述空调本体上排出的液态冷凝水经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处理之后变成气态冷凝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空调设备,用于空调本体的冷凝水处理;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容置仓、加热设备和排风扇;其中,加热设备设置于容置仓内,容置仓的壳体上设置有供空调本体排出的液态冷凝水接入的入水口,入水口的设置位置与加热设备的设置位置对应;容置仓的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孔,进入容置仓的液态冷凝水经加热设备加热汽化为气态冷凝水之后,通过排气孔后由排风扇排出。从而通过将空调的液态冷凝水加热汽化为气态冷凝水后排出,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在工作环境中出现液态水,降低了安全隐患,保证了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内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冷凝水处理装置;11-容置仓;111-入水口;112-排气孔;12-加热设备;13-排风扇;20-空调本体;21-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为了降低电子设备工作环境中的液态水流出,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10,用于空调本体20的冷凝水处理;其中,冷凝水处理装置10的组成包括容置仓11、加热设备12和排风扇13;其中,加热设备12设置于容置仓11内,容置仓11的壳体上设置有供空调本体20排出的液态冷凝水接入的入水口111,入水口111的设置位置与加热设备12的设置位置对应;容置仓11的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孔112,进入容置仓11的液态冷凝水经加热设备12加热汽化为气态冷凝水之后,通过排气孔112后由排风扇13排出。
空调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冷热空气温差的交换,会在空调本体20内出现冷凝水;冷凝水可以通过空调本体20中的管路汇聚,在重力的影响下向下流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冷凝水处理装置10设置于空调本体20的下方,这样空调本体20中产生的冷凝水在向下流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冷凝水处理装置10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在中间过程中冷凝水的泄露。
为了对液态冷凝水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对冷凝水加热汽化的方式,使得液态冷凝水转换为气态冷凝水(也就是水蒸气),从而可以避免液态水的流出,有效的对电气设备的工作场所进行保护,降低了液态水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的,请参考图2和图3,冷凝水处理装置10中,至少包括用于接收容置冷凝水的容置仓11、用于对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设备12以及用于将加热之后的气态冷凝水排出的排风扇13。其中,容置仓11的壳体上设置有供液态冷凝水注入的入水口111,入水口111的设置位置与设置在容置仓11内的加热设备12位置对应,也就是通过入水口111注入的液态冷凝水可以直接基于加热设备12进行加热汽化,一般的设置方式就是将入水口111设置在加热设备12的上方,使得液态冷凝水在注入之后可以直接与加热设备12接触。加热设备12本身则可以加热到较高的温度(至少大于100度),使得冷凝水可以正常受热汽化,从而变成气态冷凝水。
为了便于冷凝水的注入,容置仓11的壳体上设置的入水口111的位置,通常直接设置在容置仓11的顶壁,也就是设置在空调本体20的下方,这样空调产生的冷凝水可以直接接到入水口111处。
当液态冷凝水变为气态冷凝水之后,作为气体,就可以被排风扇13所抽取然后排出冷凝水处理装置10,也就是正式排出空调设备。其中,为了将气态冷凝水排出,在容置仓11的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孔112,变为气体的气态冷凝水可以通过排气孔112,被排风扇13抽取后排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排气孔112具体可以设置于容置仓11的顶壁,至少一组排风扇13设置于容置仓11的顶壁上方,用于抽取排气孔112排出的气态冷凝水后向外排出。由于液态冷凝水在汽化变为气态冷凝水之后具有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密度,因此其会自然向上逸散,为了顺应气态冷凝水的特点,可以将排气孔112设置在容置仓11的顶壁,这样气态冷凝水在逸散过程中就可以顺着排气孔112向外排出;然后,将排风扇13对应设置在容置仓11的顶壁的上方,这样逸散出的气态冷凝水就可以被排风扇13所抽取,然后被排风扇13排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排气孔112的数量可以设置大于等于2,各排气孔112阵列设置形成格栅,且格栅的栅条宽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排气孔112可以包括若干个,这些排气孔112相互之间阵列设置可以形成一个格栅,该格栅的栅条宽度越小,排气孔112的相对孔径就越大,相应的所能容纳经过的气态水蒸气也就越多。为了匹配格栅的形态,排气孔112可以设置为适合阵列设置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正六边形等等,本实施例并不对其进行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排气孔112可以具体设置于加热设备12的正上方。经过加热汽化得到的气态冷凝水的总体逸散方向是向上的,因此可以直接将排气孔112设置在加热设备12的正上方,这样气态冷凝水的直接逸散角度就是朝向排气孔112,可以降低气态冷凝水向其他方向逸散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提升气态冷凝水排出的效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汽化之后的气态冷凝水在遇冷之后仍有可能重新液化为液态冷凝水,而为了对汽化之后的气态冷凝水因遇冷而再度液化后的液态冷凝水进行处理,排气孔112还可以用于让再度冷凝的液态冷凝水通过,并回流至容置仓11中。也就是说,排气孔112除了可以从下而上的让气态冷凝水排出之外,还可以自上而下的让液态冷凝水再回流到容置仓11中,气态冷凝水和液态冷凝水对于排气孔112可以共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冷凝水的回流,容置仓11的顶壁还可以设置有倾斜结构面,倾斜结构面的倾斜方向朝向排气孔112所在位置。倾斜面的倾斜方向所指的是倾斜面向下倾斜的方向,也就是倾斜面朝向排气孔112的位置向下倾斜,这样再度冷凝的液态冷凝水会因为倾斜面的斜度自然地流向排气孔112所在的位置,然后从排气孔112回流到下方的容置仓11中,在经过加热设备12再度加热之后再排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加快冷凝水的排出,还可以将至少一组排风扇13嵌设于容置仓11的侧壁上,这样可以直接通过嵌设于容置仓11侧壁的排风扇13,对汽化后的气态冷凝水抽取并排出,然后剩余逸散的气态冷凝水则可以通过设置于容置仓11顶壁上方的排风扇13抽取并排出,相当于通过两组排风扇13对气态冷凝水进行排出处理,有效的提升了冷凝水的处理效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冷热空气的串扰,排风扇13的出风口,可以设置为与空调本体20的冷气出风口相互分离。这种结构下排风扇13所排出的温度较高的气态冷凝水不会影响到空调本体20在调节气温时排出的冷空气。具体的,排风扇13的出风口可以设置在空调本体20的热空气的排出口所在位置,而排风扇13的出风口与空调本体20的热空气排出口相互独立。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引流管21,引流管21从空调本体20中引出,并通过入水口111伸入容置仓11内,液态冷凝水从引流管21进入容置仓11中。引流管21直接与空调本体20相连,其可以直接将空调本体20中的液态冷凝水引流到容置仓11中,也就是引流管21的端口可以直接通过入水口111伸入容置仓1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10,用于空调本体20的冷凝水处理;冷凝水处理装置10包括容置仓11、加热设备12和排风扇13;其中,加热设备12设置于容置仓11内,容置仓11的壳体上设置有供空调本体20排出的液态冷凝水接入的入水口111,入水口111的设置位置与加热设备12的设置位置对应;容置仓11的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孔112,进入容置仓11的液态冷凝水经加热设备12加热汽化为气态冷凝水之后,通过排气孔112后由排风扇13排出。从而通过将空调的液态冷凝水加热汽化为气态冷凝水后排出,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在工作环境中出现液态水,降低了安全隐患,保证了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
本实用新型另一可选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该空调设备包括空调本体20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冷凝水处理装置10;空调本体20设置于冷凝水处理装置10的上方,空调本体20上排出的液态冷凝水经冷凝水处理装置10处理之后变成气态冷凝水排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该空调设备中的空调本体20与冷凝水处理装置10之间可以一体成型,特别是两者的壳体部分可以一体成型。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用于空调本体的冷凝水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容置仓、加热设备和排风扇;其中,所述加热设备设置于所述容置仓内,所述容置仓的壳体上设置有供空调本体排出的液态冷凝水接入的入水口,所述入水口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加热设备的设置位置对应;所述容置仓的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孔,进入所述容置仓的所述液态冷凝水经所述加热设备加热汽化为气态冷凝水之后,通过所述排气孔后由所述排风扇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容置仓的顶壁,至少一组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所述容置仓的顶壁上方,用于抽取所述排气孔排出的所述气态冷凝水后向外排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的数量大于等于2,各所述排气孔阵列设置形成格栅,且所述格栅的栅条宽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设置于所述加热设备的正上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还用于让再度冷凝的液态冷凝水通过,并回流至所述容置仓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仓的顶壁设置有倾斜结构面,所述倾斜结构面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排气孔所在位置。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所述排风扇嵌设于所述容置仓的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空调本体的冷气出风口相互分离。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从所述空调本体中引出,并通过所述入水口伸入所述容置仓内,所述液态冷凝水从所述引流管进入所述容置仓中。
10.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包括空调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冷凝水处理装置;所述空调本体设置于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的上方,所述空调本体上排出的液态冷凝水经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处理之后变成气态冷凝水排出。
CN202222760831.1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空调设备 Active CN218645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0831.1U CN218645755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0831.1U CN218645755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5755U true CN218645755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4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60831.1U Active CN218645755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5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80233B1 (en) Server rack heat sink system with combination of liquid cooling device and auxiliary heat sink device
KR100913285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에어컨
US20030037905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performing composite heat transfer through change of water two phases (liquid vapor)
CN113194678B (zh) 一种适用于液冷服务器的排液烘干充氮装置
CN109769371B (zh) 一种自动化机房温度自调节装置
KR20130060694A (ko) 냉각탑
CN218645755U (zh)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和空调设备
KR100958538B1 (ko) 제상 폐열을 이용한 집수조 히팅장치
CN108156796B (zh) 一种气冷和液冷结合的智能服务器机柜
KR20150057605A (ko) 배기온의 저감 및 열교환 효율을 향상하는 냉각수단이 구비된 응축기
CN110367812B (zh) 一种安全节能的烹饪器具
CN203489532U (zh) 换热组件、换热系统和除湿机
CN214155111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
CN114110852A (zh) 空调烟机
CN210627099U (zh) 具有冷却功能的计算机服务器
KR20070009019A (ko) 제어반 냉각기 응축수 증발기
KR200222092Y1 (ko) 수냉식 이동형 에어콘의 결합구조
KR100443725B1 (ko) 히트파이프를 구비한 밀폐식 증발형 냉각탑
KR101118153B1 (ko) 냉각공기를 컴퓨터 본체 내에 유입시켜 냉각하는 장치
KR100375689B1 (ko) 밀폐식 증발형 냉각탑
JPH11223357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6716448U (zh) 空调烟机
CN111651005A (zh) 一种带冷却循环装置的计算机服务器
CN218887829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防火保护装置
CN220529817U (zh) 一种烹饪蒸汽处理机构及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