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5656U -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5656U
CN218645656U CN202222883593.3U CN202222883593U CN218645656U CN 218645656 U CN218645656 U CN 218645656U CN 202222883593 U CN202222883593 U CN 202222883593U CN 218645656 U CN218645656 U CN 218645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member
outdoor unit
groove
upper cross
water conserv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35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家胜
柯得军
李亚磊
程方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35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5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5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5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所述室外机的壳体包括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导流圈包括安装架和导流部。导流部的最上端形成导流环,导流环朝向前上横梁处为第一配合端,朝向后上横梁处为第二配合端。前上横梁设置第一避让槽,后上横梁设置第二避让槽,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均朝向远离风叶的方向突出。由于导流部和壳体最接近处分别为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在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处最容易发生导流圈无法安装进入壳体内部,通过仅设置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不必使前上横梁、后上横梁整体保持与导流部较大的间隙,有利于节省壳体的空间,使室外机的结构更紧凑小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常见的电器,能在炎热或寒冷的季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温度。空调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空调的室外机包括风叶和导流圈,风叶和导流圈均设置在室外机的壳体内侧。导流圈围设在风机的外侧,利用导流圈对风叶的出风进行导流,并降低出风时候的噪音。为了保证风叶的出风效果和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通常将风叶做大,对应的,导流圈叶变大。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室外机的壳体能容纳较大的导流圈,通常采用增加壳体体积的方式。但是这样会导致壳体的体积较大,室外机结构不紧凑,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不必使壳体的前上横梁、后上横梁整体保持与导流部较大的间隙,有利于节省壳体的空间,使室外机的结构更紧凑小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零部件,所述零部件包括导流圈,所述壳体设置多个横梁,所述横梁包括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所述导流圈包括安装架和导流部,所述导流部的最上端形成导流环,所述导流环位于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之间,所述导流环朝向前上横梁处为第一配合端,朝向后上横梁处为第二配合端,所述前上横梁设置第一避让槽,所述后上横梁设置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均朝向远离导流环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一避让槽设置在第一配合端的前侧,所述第二避让槽设置在第二配合端的后侧。当需要提升风叶的出风效果以设置体型较大的导流圈时,无需增加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之间的整体距离以容纳较大的导流圈,只需通过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的设置,在确保室外机壳体能安装和容纳导流圈的前提下,节省室外机的占地空间,使室外机更小巧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避让槽和第一配合端之间设置弹性贴棉,所述第二避让槽和第二配合端之间设置弹性贴棉。利用弹性贴棉填充第一配合端和第一避让槽之间的空隙,利用弹性贴棉填充第二配合端和第二避让槽之间的间隙,使第一配合端和第一避让槽之间配合更紧密,第二配合端和第二避让槽之间配合更紧密,减少风叶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及风叶晃动引起的导流圈的振动,减少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端和所述第二配合端为平面,所述第一避让槽和所述第二避让槽为平面,且所述第一配合端和第一避让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配合端和第二避让槽相对设置。通过面与面的配合,便于设置弹性贴棉,防止弹性贴棉的脱落。且使平面的第一配合端和第一避让槽配合更稳定,使平面的第二配合端和第二避让槽配合更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环的直径记为L1,所述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之间的距离记为L2,所述第一避让槽和第一配合端之间的距离记为L3,所述第二避让槽和第二配合端之间的距离记为L3,L1=785~795mm,L2=800~805mm,L3=5~6mm。通过该设置,既能保证导流环和壳体之间装配的最小间隙要求,使室外机结构紧凑、体积优化的情况下,且避免风叶回流现象严重影响风叶正常出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避让槽的长度记为H1,所述第二避让槽的长度记为H2,所述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的长度均记为H3,H1:H3=0.08~0.1,H2:H3=0.08~0.1。通过该设置,在确保室外机结构紧凑的前提下,留给导流圈避让空间使壳体能容纳导流圈,且使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的强度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避让槽的长度记为H1,所述第二避让槽的长度记为H2,所述第一配合端的长度记为H4,所述第二配合端的长度记为H5,H4:H1=0.4~0.7,H5:H2=0.4~0.7。通过该设置,使第一避让槽能容纳第一配合端,第二避让槽能容纳第二配合端,确保壳体能容纳和安装导流圈,且不至于使壳体体积过大。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包括前下横梁、后下横梁、第一中间横梁和第二中间横梁,所述前上横梁设置在前下横梁的上侧,所述后上横梁设置在后下横梁的上侧,所述第二中间横梁的一端和前下横梁连接,另一端和后下横梁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横梁的一端和前上横梁连接,另一端和后上横梁连接。这些横梁能在不同方向上稳定支撑室外机,防止壳体的变形,有利于提高室外机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室外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圈设置两个,位于左侧的导流圈通过所述安装架和前下横梁、第二中间横梁、后下横梁中的至少一个横梁连接;位于右侧的导流圈通过所述安装架和前下横梁、第二中间横梁、后下横梁中的至少一个横梁连接。将导流圈稳定定位至室外机上,减少风叶转动过程中导流圈的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机的底座、前围板、左围板、右围板和后围板围合形成所述壳体,所述前围板包括第一围板、中侧板和第二围板,所述中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可拆卸连接。将中侧板分为可拆卸的三部分,便于将不同的部分拆卸下来对壳体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检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具有以下优势:在第一配合端的前侧设置向外突出的第一避让槽,在第二配合端的后侧设置向外突出的第二避让槽,增加导流部和壳体之间的间隙。且通过仅设置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不必使前上横梁、后上横梁整体保持与导流部较大的间隙,有利于节省壳体的空间,使室外机的结构更紧凑小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的底座上设置换热盘管、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阀门支架,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两个,且呈U形对称设置,所述压缩机和阀门支架设置在两个换热盘管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空调还包括室内机。所述空调与上述空调室外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横梁和导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去除风叶、网罩和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去除风叶和网罩);
图5为图4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去除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去除第三侧板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前围板;3、中侧板;31、第一侧板;32、第二侧板;33、第三侧板;4、网罩;5、风叶;6、导流圈;61、安装架;62、导流部;63、导流环;64、第一配合端;65、第二配合端;7、前上横梁;8、前下横梁;9、后上横梁;10、后下横梁;11、第一中间横梁;12、第二中间横梁;13、第一避让槽;14、第二避让槽;17、筋条;18、第一竖梁;19、第二竖梁;20、电控盒;21、压缩机;22、阀门支架;23、连接部;24、悬挂部;25、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如图1~3所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零部件。所述零部件包括风叶5、导流圈6、电控盒20、压缩机21、阀门支架22。室外机的底座1、前围板2、左围板、右围板和后围板围合形成壳体,利用壳体可以提高室外机的美观性和整体性,并能保护室外机的各零部件。为了便于描述,在空调室外机正常安装、放置情况下,在室外机的高度方向上,将朝向底座1的一侧定义为下侧,将远离底座1的一侧定义为上侧。在室外机的长度方向上,将朝向左围板的一侧定义为左侧,将朝向右围板的一侧定义为右侧。在室外机的宽度方向上,将朝向前围板2的一侧定义为前侧,将朝向后围板的一侧定义为后侧。所述壳体设置多个横梁,所述横梁包括前上横梁7和后上横梁9。所述前上横梁7的一端和左围板连接,另一端和右围板连接。所述后上横梁9的一端和左围板连接,另一端和右围板连接。前上横梁7设置于后上横梁9的前侧。
具体到本实用新型的室外机,采用顶出风的方式,风叶5设置在室外机的上侧,从室外机的上侧出风,且设置两个风叶5。导流圈6围设在风叶5的外周,用于对风叶5进行导流,保证出风效果。风叶5和导流圈6的上侧设置网罩4,通过网罩4保护风叶5及导流圈6,并防止人误碰风叶5。所述导流圈6包括安装架61和导流部62,导流部62的最上端形成导流环63。所述导流部62朝向前上横梁7一侧设置,且导流环63位于前上横梁7和后上横梁9之间。所述安装架61远离前上横梁7一侧设置。风叶5在转动时形成的运动轨迹是圆形,为了和风叶5适配,导流环63为圆形。导流环63朝向前上横梁7处为第一配合端64,导流环63朝向后上横梁9处为第二配合端65,且第一配合端64和第二配合端65的连线水平设置,并经过导流环63的圆心。此处所说的水平设置是指在前后方向上,第一配合端64和第二配合端65的连线水平。以确保在前后方向上,导流环63距离前上横梁7最近处为第一配合端64,导流环63距离后上横梁9最近处为第二配合端65。
前上横梁7设置第一避让槽13,后上横梁9设置第二避让槽14,所述第一避让槽13和第二避让槽14均朝向远离导流环63的方向突出,即第一避让槽13和第二避让槽14均朝向外侧突出。第一避让槽13设置在第一配合端64的前侧,第二避让槽14设置在第二配合端65的后侧。通过第一避让槽13和第二避让槽14增加了导流圈6和壳体之间的间隙,为导流部62提供了避让空间。当需要提升风叶5的出风效果以设置体型较大的导流圈6时,无需增加前上横梁7和后上横梁9之间的整体距离以容纳较大的导流圈6,只需通过第一避让槽13和第二避让槽14的设置,在确保室外机壳体能安装和容纳导流圈6的前提下,节省室外机的占地空间,使室外机更小巧紧凑。
由于导流部62为圆形,且导流部62和壳体最接近处分别为第一配合端64和第二配合端65,在第一配合端64和第二配合端65处最容易发生导流圈6和壳体碰触使导流圈6无法安装至壳体内部,因此在第一配合端64的前侧设置第一避让槽13,在第二配合端65的后侧设置第二避让槽14,增加导流部62和壳体之间的间隙。通过仅设置第一避让槽13和第二避让槽14,不必使前上横梁7、后上横梁9整体保持与导流部62较大的间隙,有利于节省壳体的空间,使室外机的结构更紧凑小巧。第一避让槽13可由前上横梁7冲压形成,第二避让槽14可由后上横梁9冲压形成。进一步的,第一避让槽13和第一配合端64之间设置弹性贴棉,第二避让槽14和第二配合端65之间设置弹性贴棉。第一避让槽13和第二避让槽14为弹性贴棉提供了安装空间。利用弹性贴棉填充第一配合端64和第一避让槽13之间的空隙,利用弹性贴棉填充第二配合端65和第二避让槽14之间的间隙,使第一配合端64和第一避让槽13之间配合更紧密,第二配合端65和第二避让槽14之间配合更紧密,减少风叶5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及风叶5晃动引起的导流圈6的振动,减少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具体的,所述弹性贴棉可以为海绵。在本实施例的室外机上设置两个导流圈6,因此前上横梁7对应设置两个第一避让槽13,后上横梁9对应设置两个第二避让槽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端64和第二配合端65为平面,第一避让槽13和第二避让槽14为平面。且所述第一配合端64和第一避让槽1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配合端65和第二避让槽14相对设置。将第一配合端64和第一避让槽13对应设置为平面,将第二配合端65和第二避让槽14对应设置为平面,通过面与面的配合,便于设置弹性贴棉,防止弹性贴棉的脱落。且使平面的第一配合端64和第一避让槽13配合更稳定,使平面的第二配合端65和第二避让槽14配合更稳定。更进一步的,平面设置的第一配合端64和平面设置的第一避让槽13相互平行,平面设置的第二配合端65和平面设置的第二避让槽14相互平行,不仅有利于为第一配合端64和第二配合端65提供避让空间,而且便于设置弹性贴棉。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室外机的部分尺寸进行进一步限定。如图3~5所示,第一配合端64和第二配合端65的连线之间的距离为L1。前上横梁7和后上横梁9之间的距离记为L2,第一避让槽13和第一配合端64之间的距离记为L3,第二避让槽14和第二配合端65之间的距离记为L3。此处所指的距离均是指在前后方向上的直线的水平距离。L1=785~795mm,L2=800~805mm,L3=5~6mm。通过该设置,既能保证导流环63和壳体之间装配的最小间隙要求,使室外机结构紧凑、体积优化的情况下,避免风叶5回流现象严重影响风叶5正常出风。进一步的,L1=790mm,L2=801,L3=5.65mm。
所述第一避让槽13的长度记为H1,所述第二避让槽14的长度记为H2,所述前上横梁7的长度记为H3,所述后上横梁9的长度记为H3。此处所述的长度是指左右方向的水平距离。为了使室外机美观,前上横梁7的长度和后上横梁9的长度相同,均记为H3。H1:H3=0.08~0.1,H2:H3=0.08~0.1,H1和H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通过该设置,在确保室外机结构紧凑的前提下,留给导流圈6避让空间使壳体能容纳导流圈6,且使前上横梁7和后上横梁9的强度提高。进一步的,H1:H3=0.09,H2:H3=0.09。
所述第一配合端64的长度记为H4,所述第二配合端65的长度记为H5(在图中未示出)。H4:H1=0.4~0.7,H5:H2=0.4~0.7。通过该设置,使第一避让槽13能容纳第一配合端64,第二避让槽14能容纳第二配合端65,确保壳体能容纳和安装导流圈6,且不至于使壳体体积过大。H4和H5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进一步的,H4:H1=0.51,H5:H2=0.51。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室外机的横梁还包括前下横梁8、后上横梁9、后下横梁10、第一中间横梁11和第二中间横梁12。这些横梁能在不同方向上稳定支撑室外机,防止壳体的变形,有利于提高室外机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室外机的使用寿命。所述前下横梁8的一端和左围板连接,另一端和右围板连接。所述后下横梁10的一端和左围板连接,另一端和右围板连接。前上横梁7设置在前下横梁8的上侧,后上横梁9设置在后下横梁10的上侧。前上横梁7设置在后上横梁9的前侧,前下横梁8设置在后下横梁10的前侧。所述第一中间横梁11的一端和前上横梁7连接,另一端和后上横梁9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横梁12的一端和前下横梁8连接,另一端和后下横梁10连接。第一中间横梁11设置在第二中间横梁12的上侧。第一中间横梁11设置在左围板和右围板之间,第二中间横梁12设置在左围板和右围板之间。前围板2设置在前上横梁7和前下横梁8的外侧,后围板设置在后上横梁9和后下横梁10的外侧,利用前围板2和后围板起到遮挡作用,有利于提高室外机的整体美观性。在左右方向上,前上横梁7、前下横梁8、后上横梁9和后下横梁10均水平设置。在前后方向上,第一中间横梁11和第二中间横梁12均水平设置。
每个风叶5对应设置一个导流圈6。在本实施例中,风叶5设置两个,对应的导流圈6也设置两个。导流圈6通过导流部62和室外机连接。位于左侧的导流圈6通过安装架61和前下横梁8、第二中间横梁12、后下横梁10中的至少一个横梁连接。位于右侧的导流圈6通过安装架61和前下横梁8、第二中间横梁12、后下横梁10中的至少一个横梁连接。将导流圈6稳定定位至室外机上,减少风叶5转动过程中导流圈6的松动。具体的,导流部62和横梁可拆卸连接。更为具体的,导流部62和横梁通过螺钉连接。或导流部62设置卡接部,卡接部和横梁卡接。
进一步的,前围板2包括第一围板、中侧板3和第二围板。第一围板位于中侧板3的左侧,第二围板位于中侧板3的右侧,在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散热口,用于对室外机进行散热。所述中侧板3依次包括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和第三侧板33。第一侧板31设置在第二侧板32的上侧,且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可拆卸连接。第二侧板32设置在第三侧板33的上侧,且第二侧板32和第三侧板33可拆卸连接。将中侧板3分为可拆卸的三部分,便于将不同的部分拆卸下来对壳体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检修。
进一步的,室外机包括第一竖梁18和第二竖梁19。所述第一竖梁18和第二竖梁19竖直设立。第一竖梁18的一端和前下横梁8连接,另一端和底座1连接。第二竖梁19的一端和前下横梁8连接,另一端和底座1连接。通过第一竖梁18和第二竖梁19能稳定支撑室外机,减少室外机的变形,提高室外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6~8所示,电控盒20设置在第二侧板32的后侧,通过第二侧板32遮挡和保护电控盒20。压缩机21和阀门支架22设置在第三侧板33的后侧,通过第三侧板33遮挡和保护压缩机21及阀门支架22。当需要对电控盒20检修时,只需要将第二侧板32拆下即可,当需要对压缩机21或阀门支架22检修时,只需要将第三侧板33拆下即可。在检修阶段无需对中侧板3进行过多的拆卸,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电控盒20包括连接部23、悬挂部24和元器件。所述元器件位于电控盒20的内部,通过元器件实现对室外机不同功能的控制。所述连接部23和第一竖梁18连接。所述前下横梁8上设置挂钩25,所述悬挂部24设置安装孔,挂钩25穿过安装孔用于将电控盒20悬挂在前下横梁8上。通过连接部23和悬挂部24将电控盒20稳定连接在壳体上,并位于第二侧板32的后侧。压缩机21和阀门支架22设置在底座1上,并位于第三侧板33的后侧。电控盒20靠近室外机的上侧设置,压缩机21和阀门支架22设置在底座1上,通过该对室外机内部的部件合理设置,能节省空间,使结构更紧凑。
中侧板3设置向前突出的筋条17。所述筋条17由中侧板3冲压形成。筋条17不仅能提高中侧板3的强度,而且由于筋条17向前突出,增加了壳体内部的容纳空间,便于电控盒20的散热,防止由于温度过高使电控盒20停止运行或损坏。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和第三侧板33均可以设置筋条17。对于电控盒20来说,设置在第二侧板32上的筋条17增加了电控盒20和第二侧板32之间的距离,使电控盒20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有利于电控盒20的散热。筋条17可以组合形成任意图案,例如通过筋条17形成空调厂商的标识,并有利于提高壳体的美观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室外机,且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外机的相关结构及装配关系的基础上,所述空调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换热盘管、气液分离器、压缩机21和阀门支架22等结构在内的空调室外机常规构件。所述换热盘管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换热盘管设置两个,且呈U形对称设置。所述压缩机21和阀门支架22设置在两个换热盘管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同样的,所述空调还包括空调室内机以及相关部件;鉴于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零部件,所述零部件包括导流圈(6),所述壳体设置多个横梁,所述横梁包括前上横梁(7)和后上横梁(9),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6)包括安装架(61)和导流部(62),所述导流部(62)的最上端形成导流环(63),所述导流环(63)位于前上横梁(7)和后上横梁(9)之间,所述导流环(63)朝向前上横梁(7)处为第一配合端(64),朝向后上横梁(9)处为第二配合端(65),所述前上横梁(7)设置第一避让槽(13),所述后上横梁(9)设置第二避让槽(14),所述第一避让槽(13)和第二避让槽(14)均朝向远离导流环(63)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一避让槽(13)设置在第一配合端(64)的前侧,所述第二避让槽(14)设置在第二配合端(65)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槽(13)和第一配合端(64)之间设置弹性贴棉,所述第二避让槽(14)和第二配合端(65)之间设置弹性贴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端(64)和所述第二配合端(65)为平面,所述第一避让槽(13)和所述第二避让槽(14)为平面,且所述第一配合端(64)和第一避让槽(1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配合端(65)和第二避让槽(14)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环(63)的直径记为L1,所述前上横梁(7)和后上横梁(9)之间的距离记为L2,所述第一避让槽(13)和第一配合端(64)之间的距离记为L3,所述第二避让槽(14)和第二配合端(65)之间的距离记为L3,L1=785~795mm,L2=800~805mm,L3=5~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槽(13)的长度记为H1,所述第二避让槽(14)的长度记为H2,所述前上横梁(7)和后上横梁(9)的长度均记为H3,H1:H3=0.08~0.1,H2:H3=0.08~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槽(13)的长度记为H1,所述第二避让槽(14)的长度记为H2,所述第一配合端(64)的长度记为H4,所述第二配合端(65)的长度记为H5,H4:H1=0.4~0.7,H5:H2=0.4~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前下横梁(8)、后下横梁(10)、第一中间横梁(11)和第二中间横梁(12),所述前上横梁(7)设置在前下横梁(8)的上侧,所述后上横梁(9)设置在后下横梁(10)的上侧,所述第一中间横梁(11)的一端和前上横梁(7)连接,另一端和后上横梁(9)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横梁(12)的一端和前下横梁(8)连接,另一端和后下横梁(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6)设置两个,位于左侧的导流圈(6)通过所述安装架(61)和前下横梁(8)、第二中间横梁(12)、后下横梁(10)中的至少一个横梁连接;位于右侧的导流圈(6)通过所述安装架(61)和前下横梁(8)、第二中间横梁(12)、后下横梁(10)中的至少一个横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的底座(1)、前围板(2)、左围板、右围板和后围板围合形成所述壳体,所述前围板(2)包括第一围板、中侧板(3)和第二围板,所述中侧板(3)包括第一侧板(31)、第二侧板(32)和第三侧板(33),所述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32)和第三侧板(33)可拆卸连接。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的底座(1)上设置换热盘管、气液分离器、压缩机(21)和阀门支架(22),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两个,且呈U形对称设置,所述压缩机(21)和阀门支架(22)设置在两个换热盘管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空调还包括室内机。
CN202222883593.3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Active CN218645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3593.3U CN218645656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3593.3U CN218645656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5656U true CN218645656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6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3593.3U Active CN218645656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5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2873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0441336U (zh) 空调器
CN209877134U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9877130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864565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0153949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CN217876206U (zh) 除湿机
CN21664435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019952U (zh) 空调器
CN210141634U (zh) 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17989607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US20220196281A1 (en) Fresh air assembly,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8721912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9008443U (zh) 装饰板安装结构、回风装置及超低温保存箱
CN211953012U (zh) 风管机
CN211739295U (zh) 一种风机组件布置结构及空调器
CN217109771U (zh) 空调装置
CN218633518U (zh) 一种安装支架及塔扇
CN212132689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272924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7303013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组的支架组件、空调室外机组和空调器
CN217235768U (zh) 空调内机
CN215809192U (zh) 电控组件及壁挂式空调器
CN217635966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除湿机
CN215186157U (zh) 一种电机支架及风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