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5672U - 一种手柄卡盘式蝶阀的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柄卡盘式蝶阀的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25672U CN218625672U CN202220817310.2U CN202220817310U CN218625672U CN 218625672 U CN218625672 U CN 218625672U CN 202220817310 U CN202220817310 U CN 202220817310U CN 218625672 U CN218625672 U CN 2186256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sealing
- chuck
- sealing device
- valve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手柄卡盘式蝶阀的密封装置,蝶阀中包括有阀杆,阀套和卡盘,密封装置包括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其中第一密封部设置在阀杆和阀套之间,用于常规密封功能,当第一密封部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泄漏问题时,再利用第二密封部保证密封,第二密封部设置在阀套和卡盘之间,此处位于阀门的外部,可以在不停运管线的情况下,直接安装或更换第二密封部,解决了密封装置无法在线更换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柄卡盘式蝶阀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类似电厂等工厂阀门使用频率很高,如图1所示,其中蝶阀由于本身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其阀杆与阀套之间是通过橡胶密封圈配合密封的,该阀门在设计时无密封填料压盖,随着密封件老化失效或者阀门经常操作,阀杆与密封圈之间间隙变大,容易导致阀杆处泄漏,一旦此处发生泄漏,不能够像常规阀门通过添加盘根填料或者适当收紧盘根压盖来解决泄漏问题,针对这类情况的泄漏目前常采用的解决办法就是更换新的蝶阀或者将阀门解体,更换密封件后回装。但是很多情况下是无法达到更换阀门或者解体阀门的检修条件,比如运行中的管道,电厂密封油系统中的蝶阀,机组运行时密封油无法停运,机组停运时一般密封油仍然保持运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阀门阀杆泄漏不可避免。
现急需一种在线处理泄漏的办法,在设备不停运的情况下将漏点消除,以弥补设计密封失效情况下继续保持密封,防止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手柄卡盘式蝶阀的密封装置,蝶阀中包括有阀杆,阀套和卡盘,密封装置包括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其中第一密封部设置在阀杆和阀套之间,用于常规密封功能,当第一密封部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泄漏问题时,再利用第二密封部保证密封,第二密封部设置在阀套和卡盘之间,此处位于阀门的外部,可以在不停运管线的情况下,直接安装或更换第二密封部,解决了密封装置无法在线更换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手柄卡盘式蝶阀的密封装置,所述蝶阀包括阀杆,套设在所述阀杆上的阀套和套设在所述阀杆上的卡盘,所述卡盘与所述阀套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在所述阀杆和所述阀套之间;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在所述阀套与所述卡盘之间,且套设在所述阀杆上,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使所述阀杆和阀套密封。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O型密封圈的一侧抵在所述阀套的外端,以使所述蝶阀密封。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部还包括:平面垫片,所述平面垫片设置在所述O型密封圈和所述卡盘之间。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型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所述阀杆的直径,且所述O型密封圈的厚度大于所述阀杆和所述阀套之间的间隙。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盘的径向上对称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平面垫片的内径大于所述阀杆的直径,所述平面垫片的外径大于卡盘中心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卡盘的定位螺栓的中心距。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密封盘。所述密封盘设置在所述阀套和所述卡盘之间,且套设在所述阀杆上;轴向密封件,所述轴向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密封盘和所述阀杆之间,使所述蝶阀在轴向方向上密封;径向密封件,所述径向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密封盘和所述阀套之间,使所述蝶阀在径向方向上密封。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杆的直径为D1,所述密封盘的中心孔径为D1+a,且0.4mm<a<0.6mm;所述密封盘的厚度为E,且8mm<E<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两个密封部,其中第一密封部用于常规密封,担当第一密封部泄漏时,第二密封部继续实现密封作用,达到了双重保险的作用,提高了密封效果,且第二密封部设置在阀套和卡盘之间,此位置位于阀门的外部,可以在不停止管线运行的情况下,对第二密封部进行更换或安装,便于对密封装置进行在线维修,不影响管线的运行。
(2)通过将第二密封部设置为O型密封圈和平面垫片设置在阀杆上,加强密封效果并便于更换,当蝶阀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且第一密封部已发生泄漏时,通过简单的安装O型密封圈和平面垫片可以及时的对密封装置进行修复和再次利用。
(3)通过将第二密封部设置为密封盘的形式,在密封装置仅使用了一段时间或第一密封部未泄漏时使用密封盘的形式,加强密封效果,且在轴向和径向上设置轴向密封件和径向密封件,在两种方向上保证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蝶阀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盘的结构图。
图中:100、阀杆;200、阀套;300、卡盘;310、定位螺栓;400、第一密封部;500、第二密封部;510、O型密封圈;520、平面垫片;530、密封盘;540、轴向密封件;550、径向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Z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手柄卡盘300式蝶阀的密封装置,其中,蝶阀包括有阀杆100,阀套200和卡盘300。
阀套200套设在阀杆100上,通过阀杆100和阀套200之间的相对滑动,实现阀门的开关,阀杆100和阀套200的内端设置在机组的内部,阀杆100和阀套200的外端设置在机组的外部。
卡盘300套设在阀杆100的外端,和阀套200的外端固定连接;卡盘300的径向上对称设置有定位螺栓310,通过定位螺栓310固定连接在阀套200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装置包括有第一密封部400和第二密封部500,第一密封部400设置在阀杆100和阀套200之间,第一密封部400为与阀杆100和阀套200过盈配合的密封圈,通过挤压,使得阀杆100和阀套200之间密封,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都具有此第一密封部400的结构,当第一密封部400发生泄漏时,由于第一密封部400设置在蝶阀的内部,无法在线对第一密封部400进行更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部500设置在阀套200和卡盘300之间,且套设在阀杆100上,第二密封部500在蝶阀的外部使阀杆100和阀套200密封。
通过在阀套200和卡盘300之间设置第二密封部500,此处的结构变化与机组内部的密封关系无关,在第一密封部400发生泄漏时,可以直接在机组不停工的情况下,对第二密封部500进行更换或安装,实现在线维修。
第二密封部500的的具体结构具有多种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第二密封部500包括O型密封圈510和平面垫片520,O型密封圈510套设在阀杆100上,且O型密封圈510的一端抵在阀套200的外端,使阀套200的外端处与阀杆100密封,平面垫片520设置在O型密封圈510和卡盘300之间,用于固定O型密封圈510的安装。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O型密封圈510的内径小于阀杆100的直径,且O型密封圈510的厚度大于阀杆100和阀套200之间的间隙,使O型密封圈510与各部件之间为过盈配合,保证密封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平面垫片520的内径大于阀杆100的直径,平面垫片520的外径大于卡盘300中心孔的直径,且小于卡盘300的定位螺栓310的中心距,保证平面垫片520的正常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蝶阀已经使用很久,或者其他部件也存在问题,本就该更换而只是目前达不到更换条件的,对于此类阀门泄漏的处理只需要临时解决泄漏问题,坚持到设备停运时更换新的阀门即可,因此简化第二密封部500的结构,仅简单套设上O型密封圈510和平面垫片520实现短时密封即可,简化了维修过程。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第二密封部500包括密封盘530,轴向密封件540和径向密封件550,密封盘530设置在阀套200和卡盘300之间,且套设在阀杆100上,另外轴向密封件540设置在密封盘530和阀杆100之间,避免内部在密封盘530和阀杆100之间泄漏惊喜那个密封件设置在密封盘530和阀套200之间,轴向密封件540使蝶阀在轴向方向上密封,径向密封件550使蝶阀在径向方向上密封,通过设置两种方向上的密封件,使蝶阀全方位的密封,避免设置设备之间的间隙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阀门刚更换不久,或者其他部件完好,只是阀杆100处有点泄漏,通过利用实施例2中的密封装置,进行设备改进解决该漏点后该门还能使用很长时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阀杆100的直径为D1,所述密封盘530的中心孔径为D1+a,且0.4mm<a<0.6mm;密封盘530的厚度为E,且8mm<E<12mm。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手柄卡盘式蝶阀的密封装置,所述蝶阀包括阀杆,套设在所述阀杆上的阀套和套设在所述阀杆上的卡盘,所述卡盘与所述阀套的外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
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在所述阀杆和所述阀套之间;
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在所述阀套与所述卡盘之间,且套设在所述阀杆上,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使所述阀杆和阀套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
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套设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O型密封圈的一侧抵在所述阀套的外端,以使所述蝶阀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还包括:
平面垫片,所述平面垫片设置在所述O型密封圈和所述卡盘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所述阀杆的直径,且所述O型密封圈的厚度大于所述阀杆和所述阀套之间的间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的径向上对称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平面垫片的内径大于所述阀杆的直径,所述平面垫片的外径大于卡盘中心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卡盘的定位螺栓的中心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
密封盘,所述密封盘设置在所述阀套和所述卡盘之间,且套设在
所述阀杆上;
轴向密封件,所述轴向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密封盘和所述阀杆之间,
使所述蝶阀在轴向方向上密封;
径向密封件,所述径向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密封盘和所述阀套之间,使所述蝶阀在径向方向上密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直径为D1,所述密封盘的中心孔径为D1+a,且0.4mm<a<0.6mm;
所述密封盘的厚度为E,且8mm<E<12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17310.2U CN218625672U (zh) | 2022-04-07 | 2022-04-07 | 一种手柄卡盘式蝶阀的密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17310.2U CN218625672U (zh) | 2022-04-07 | 2022-04-07 | 一种手柄卡盘式蝶阀的密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25672U true CN218625672U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20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817310.2U Active CN218625672U (zh) | 2022-04-07 | 2022-04-07 | 一种手柄卡盘式蝶阀的密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25672U (zh) |
-
2022
- 2022-04-07 CN CN202220817310.2U patent/CN2186256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84258B (zh) | 对夹衬氟球阀 | |
CN218625672U (zh) | 一种手柄卡盘式蝶阀的密封装置 | |
CN111692336A (zh) | 一种磁流体密封旋转轴贯穿装置 | |
US5826856A (en) | Tap fitting with bellows-type seal | |
CN211738211U (zh) | 一种具有双层包容结构的真空隔离阀组件 | |
CN207906529U (zh) | 易速安全阀 | |
CN219796279U (zh) | 一种耐腐蚀泵阀 | |
RU2410591C2 (ru) | Запо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219263308U (zh) | 一种旋塞阀的锻造阀体结构 | |
CN208935412U (zh) | Dn50~dn300双偏心对夹式耐腐蚀蝶阀 | |
CN220850775U (zh) | 一种电动调节阀 | |
CN221922394U (zh) | 高压密封管道法兰 | |
CN205298771U (zh) | 气动阀门执行器防护装置 | |
CN219493204U (zh) | 涡轮式调节阀 | |
CN217003343U (zh) | 一种直行程阀杆密封组件 | |
CN220891858U (zh) | 一种干式正负压保护器 | |
CN216867516U (zh) |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波纹管截止阀 | |
CN221569417U (zh) | 一种防撞的机械密封结构 | |
CN217234407U (zh) | 一种上展式放料阀 | |
CN220816888U (zh) | 一种法兰密封防泄漏装置 | |
CN210265926U (zh) | 一种双密封型进水蝶阀 | |
CN215445244U (zh) | 一种输油管道阀门紧急堵漏装置 | |
CN221629058U (zh) | 一种低泄高封阀的防止松动结构 | |
CN218408529U (zh) | 一种阀芯可换的截止阀 | |
CN217234424U (zh) | 一种超低温用顶装式可在线维修硬密封蝶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