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4402U - 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4402U
CN218624402U CN202221964131.8U CN202221964131U CN218624402U CN 218624402 U CN218624402 U CN 218624402U CN 202221964131 U CN202221964131 U CN 202221964131U CN 218624402 U CN218624402 U CN 218624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upper cover
pipe
intercooling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641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进
覃小金
农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641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4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4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4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属于汽车制造的领域技术领域。该增压中冷系统包括消音器,其包括:高频谐振腔组件,其具有内腔,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内腔;阀组件,其安装于所述高频谐振腔组件的外部、并贯通;其中,所述内腔分别和空滤组件、中冷组件相连通,用于消除高频气流声。本申请的增压中冷系统的消音器包括高频谐振腔组件、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和阀组件,通过在高频谐振腔组件的内部设置内腔,并将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可拆卸地设置于内腔,阀组件安装于高频谐振腔组件的外部、并贯通,且内腔分别和空滤组件、中冷组件相连通,用于消除高频气流声,进而降低噪音,从而更好提升整车声学品质。

Description

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制造的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一般增压发动机在急速降低的工况时,发动机节气门快速关闭,但由于气流和涡轮机的惯性,空气仍持续从空滤进入增压器后的中冷管。使得增压器和节气门之间中冷管的气压急剧上升,为防止气压过大,很多增压发动机都设计有电子再循环阀,用于将高压气体通过回流管排出到增压器前的低压管路中。在电子再循环阀打开排气时,由于高速气流的冲击,在回流管路内会产生强大的紊流,从而产生较大的气流噪音。
现有的方案一般将电子再循环阀连接在空滤出气管的谐振腔上以消除高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电子再循环阀泄压的高频气流声在经过空滤出气管谐振腔降噪前已通过电子再循环阀出气管辐射部分噪音到整车;
2、空滤出气管谐振腔要兼顾消除电子再循环阀高频泄气声和空滤进气气流声,不同气流声对应的噪音频率不同,而且出气管经常会受布置空间限制难以布置多个谐振腔针对不同频率的气流噪音,导致消音降噪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增压中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增压中冷系统。所述增压中冷系统包括:消音器,其包括:高频谐振腔组件,其具有内腔,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内腔;阀组件,其安装于所述高频谐振腔组件的外部、并和所述内腔贯通;其中,所述内腔分别和空滤组件、中冷组件相连通,用于消除高频气流声。
本申请的增压中冷系统的消音器包括高频谐振腔组件、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和阀组件,通过在高频谐振腔组件的内部设置内腔,并将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可拆卸地设置于内腔,阀组件安装于高频谐振腔组件的外部、并贯通,且内腔分别和空滤组件、中冷组件相连通,用于消除高频气流声,进而降低噪音,从而更好提升整车声学品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高频谐振腔组件包括:高频谐振腔下盖,所述高频谐振腔下盖的一端具有下盖连接管,用于和所述空滤组件连接,所述高频谐振腔下盖的另一端为下盖敞开口;高频谐振腔上盖,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的一端和所述阀组件连通,所述阀组件和上盖连接管连通,且所述上盖连接管和所述中冷组件连接,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的另一端为上盖敞开口,且所述上盖敞开口和所述下盖敞开口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下盖连接法兰,所述下盖连接法兰一体构成于所述下盖敞开口外部周向;上盖连接法兰,所述上盖连接法兰一体构成于所述上盖敞开口外部周向;其中,所述下盖连接法兰和所述上盖连接法兰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内腔包括:所述高频谐振腔下盖的下盖内腔和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的上盖内腔,且所述下盖内腔和所述上盖内腔同轴设置、并贯通,用于设置所述高频谐振腔内插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沿所述内腔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管体的周向均布开有多个消声孔;至少一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安装于所述管体的外部周向;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管体的一端,用于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阀组件包括:阀座,所述阀座固定于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并和所述内腔连通;电子再循环阀,所述电子再循环阀和所述阀座可拆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子再循环阀和所述阀座通过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空滤组件包括:空滤;空滤进气管,其和所述空滤的一端连通;空滤出气管,其和所述空滤的另一端连通;增压器,其安装于所述空滤出气管,并和所述中冷组件连接;中冷进气第一消声器,其安装于所述空滤出气管的出气口,用于解决出气噪声;中冷进气第二消声器,其安装于所述空滤进气管,用于解决进气噪声;中冷进气第三消声器,其安装于所述空滤出气管,用于解决出气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中冷组件包括:中冷器;中冷进气管,其和所述中冷器的一端连通,且所述中冷进气管还和所述空滤组件连接;中冷出气管,其和所述中冷器的另一端连通;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和所述中冷出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消音器连通;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和所述消音器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空滤组件连通。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用于消声。
本技术方案的车辆包括如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增压中冷系统,因而其具有如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增压中冷系统的全部技术效果。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增压中冷系统的示意性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增压中冷系统装置的消音器的示意性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空滤进气管;2、空滤;3、空滤出气管;4、增压器;5、中冷进气第一消声器;6、中冷进气管;7、中冷器;8、中冷出气管;9、进气管;10、出气管;11、消音器;11-1、高频谐振腔组件;11-2、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3、阀组件;11-4、下盖连接管;11-5、下盖敞开口;11-6、上盖连接管;11-7、上盖敞开口;11-8、下盖连接法兰;11-9、上盖连接法兰;11-101、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2、高频谐振腔下盖;11-201、管体;11-202、消声孔;11-203、固定环;11-204、密封圈;11-301、阀座;11-302、电子再循环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增压中冷系统的示意性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增压中冷系统装置的消音器的示意性侧视图。增压中冷系统一般性地可包括消音器11、空滤组件和中冷组件。该消音器11一般性可包括高频谐振腔组件11-1、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2、阀组件11-3。其中,高频谐振腔组件11-1具有内腔,该内腔沿高频谐振腔组件11-1的长度方向布置,在内腔的内部布置有可拆卸地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2,阀组件11-3安装于高频谐振腔组件11-1的外部、并和内腔贯通。其中,内腔分别和空滤组件、中冷组件相连通,用于消除高频气流声,进而降低噪音。
本申请的增压中冷系统通过在高频谐振腔组件11-1的内部设置内腔,并将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2可拆卸地设置于内腔,阀组件11-3安装于高频谐振腔组件11-1的外部、并和内腔贯通,且内腔分别和空滤组件、中冷组件相连通,用于消除高频气流声,进而降低噪音、从而更好提升整车声学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高频谐振腔组件11-1一般性地可包括高频谐振腔下盖11-102和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其中,高频谐振腔下盖11-102的一端具有下盖连接管11-4,用于和空滤组件通过出气管10连接,高频谐振腔下盖11-102的另一端为下盖敞开口11-5。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的一端和阀组件11-3连通,阀组件11-3和上盖连接管11-6连通,且上盖连接管11-6和中冷组件通过进气管9连接,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的另一端为上盖敞开口11-7,且上盖敞开口11-7和下盖敞开口11-5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
通过设置下盖连接管11-4和上盖连接管11-6,使得气流进入该高频谐振腔组件11-1,并通过阀组件11-3和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2进行消音处理。
通过设置下盖敞开口11-5和上盖敞开口11-7便于将高频谐振腔下盖11-102和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可分离地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下盖连接管11-4和出气管10的一端通过螺纹或者是插接,便于拆装维修。上盖连接管11-6和进气管9的一端通过螺纹或者是插接,便于拆装维修。
进一步地,高频谐振腔下盖11-102和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的尺寸基本相同,便于将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2安装于其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高频谐振腔组件11-1设计成分体的高频谐振腔下盖11-102和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在设计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这样就可以更换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2,用于不同车型的消音降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结构一般性可包括下盖连接法兰11-8和上盖连接法兰11-9。其中,下盖连接法兰11-8一体构成于下盖敞开口11-5的外部周向,并具有多个第一螺孔。上盖连接法兰11-9一体构成于上盖敞开口11-7的外部周向,并具有多个第二螺孔。其中,下盖连接法兰11-8和上盖连接法兰11-9通过紧固螺栓11-10连接。
具体地,多个紧固螺栓11-10对应地插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使得高频谐振腔下盖11-102和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实现可分离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腔包括高频谐振腔下盖11-102的下盖内腔和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的上盖内腔,且下盖内腔和上盖内腔同轴设置、并贯通,用于设置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2。
其中,该内腔的形状为圆筒形状,适于设置频谐振腔内插管1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2一般性地可包括管体11-201、至少一个固定环11-203和密封圈11-204。其中,管体11-201沿内腔的长度方向布置,该管体11-201的周向均布开有多个消声孔11-202,用于消音降噪。固定环11-203安装于管体11-201的外部周向,该固定环11-203用于和内腔的内壁相抵,避免管体11-201在气流下移位。密封圈11-204安装于管体11-201的一端,用于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阀组件11-3一般性地可包括阀座11-301和电子再循环阀11-302。其中,阀座11-301焊接固定于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并和内腔连通,电子再循环阀11-302和阀座11-301可拆地连接。
其中,电子再循环阀11-302和阀座11-301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将阀组件11-3分体设计,布置较灵活,可以灵活布置电子再循环阀11-302的位置,并且可适配不同类型的电子再循环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滤组件一般可包括空滤2、空滤进气管1、空滤出气管3、增压器4、中冷进气第一消声器5、中冷进气第二消声器和中冷进气第三消声器。其中,空滤进气管1和空滤2的一端通过螺纹连通,用于进气,空滤出气管3和空滤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通,用于经过空滤2处理的空气排出,增压器4通过螺纹安装于空滤出气管3的出气端,并和中冷组件的中冷进气管6螺纹连接。中冷进气第一消声器5安装于空滤出气管3的出气口,用于对增压后的空气进行消声处理,用于解决出气噪声问题。中冷进气第二消声器安装于空滤进气管1用于解决进气噪声,中冷进气第三消声器其安装于空滤出气管3用于解决出气噪声。
通过设置中冷进气第一消声器5、中冷进气第二消声器和中冷进气第三消声器,可以有效解决进出气噪音,从而提升整车声学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冷组件包括中冷器7、中冷进气管6、中冷出气管8、进气管9和出气管10。其中,中冷进气管6和中冷器7的一端连通,且中冷进气管6还和空滤组件的空滤出气管3连接,用于气流进入中冷器7中,中冷出气管8和中冷器7的另一端连通,进气管9的一端和中冷出气管8连通,进气管9的另一端和消音器11连通,出气管10的一端和消音器11连通,出气管10的另一端和空滤组件连通。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
本技术方案的车辆包括如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增压中冷系统全部特征,因而其具有如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的增压中冷系统的全部技术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音器(11),其包括:
高频谐振腔组件(11-1),其具有内腔;
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2),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内腔;
阀组件(11-3),其安装于所述高频谐振腔组件(11-1)的外部、并和所述内腔贯通;
其中,所述内腔分别和空滤组件、中冷组件相连通,用于消除高频气流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谐振腔组件(11-1)包括:
高频谐振腔下盖(11-102),所述高频谐振腔下盖(11-102)的一端具有下盖连接管(11-4),用于和所述空滤组件连接,所述高频谐振腔下盖(11-102)的另一端为下盖敞开口(11-5);
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的一端和所述阀组件(11-3)连通,所述阀组件(11-3)和上盖连接管(11-6)连通,且所述上盖连接管(11-6)和所述中冷组件连接,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的另一端为上盖敞开口(11-7),且所述上盖敞开口(11-7)和所述下盖敞开口(11-5)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下盖连接法兰(11-8),所述下盖连接法兰(11-8)一体构成于所述下盖敞开口(11-5)外部周向;
上盖连接法兰(11-9),所述上盖连接法兰(11-9)一体构成于所述上盖敞开口(11-7)外部周向;
其中,所述下盖连接法兰(11-8)和所述上盖连接法兰(11-9)通过紧固螺栓(11-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腔包括:
所述高频谐振腔下盖(11-102)的下盖内腔和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的上盖内腔,且所述下盖内腔和所述上盖内腔同轴设置、并贯通,用于设置所述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2)包括:
管体(11-201),所述管体(11-201)沿所述内腔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管体(11-201)的周向均布开有多个消声孔(11-202);
至少一个固定环(11-203),所述固定环(11-203)安装于所述管体(11-201)的外部周向;
密封圈(11-204),所述密封圈(11-204)安装于所述管体(11-201)的一端,用于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组件(11-3)包括:
阀座(11-301),所述阀座(11-301)固定于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11-101)、并和所述内腔连通;
电子再循环阀(11-302),所述电子再循环阀(11-302)和所述阀座(11-301)可拆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再循环阀(11-302)和所述阀座(11-301)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滤组件包括:
空滤(2);
空滤进气管(1),其和所述空滤(2)的一端连通;
空滤出气管(3),其和所述空滤(2)的另一端连通;
增压器(4),其安装于所述空滤出气管(3),并和所述中冷组件连接;
中冷进气第一消声器(5),其安装于所述空滤出气管(3)的出气口,用于解决出气噪声;
中冷进气第二消声器,其安装于所述空滤进气管(1),用于解决进气噪声;
中冷进气第三消声器,其安装于所述空滤出气管(3),用于解决出气噪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冷组件包括:
中冷器(7);
中冷进气管(6),其和所述中冷器(7)的一端连通,且所述中冷进气管(6)还和所述空滤组件连接;
中冷出气管(8),其和所述中冷器(7)的另一端连通;
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的一端和所述中冷出气管(8)连通,所述进气管(9)的另一端和所述消音器(11)连通;
出气管(10),所述出气管(10)的一端和所述消音器(11)连通,所述出气管(10)的另一端和所述空滤组件连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增压中冷系统,用于消声。
CN202221964131.8U 2022-07-28 2022-07-28 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8624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4131.8U CN218624402U (zh) 2022-07-28 2022-07-28 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4131.8U CN218624402U (zh) 2022-07-28 2022-07-28 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4402U true CN218624402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8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64131.8U Active CN218624402U (zh) 2022-07-28 2022-07-28 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44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8126U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消声结构
CN208996847U (zh) 进气消声系统及发动机
CN203570402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消音器
CN218624402U (zh) 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
CN105569824A (zh) 一种汽车中涡轮增压器的进气结构
CN208966454U (zh) 一种进气管总成
CN107100769B (zh) 汽车空气滤清器结构
CN103306780B (zh) 一种车用消声器
CN206267994U (zh) 一种进气管路及汽车
CN214196514U (zh) 一种新型降噪空滤器
CN209430498U (zh) 汽车涡轮增压器消声器
CN209875335U (zh) 集成式进气系统消声器
CN209430497U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
CN101285413A (zh) 废气引射排尘装置及其消声器
CN215890268U (zh) 一种进气谐振腔结构
CN208564819U (zh) 一种汽车空气滤清器总成
CN220979720U (zh) 一种空滤器以及消音进气系统
CN203321630U (zh) 一种车用消声器
CN210033671U (zh) 汽车空气滤清器
CN109555731A (zh) 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消声器
CN217682032U (zh)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220101403U (zh) 摩托车、多缸发动机以及空滤器
CN217327523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总成及汽车
CN210509441U (zh) 一种多腔赫姆霍兹宽频消声器
CN21651833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消音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