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2951U - 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2951U
CN218622951U CN202222507242.2U CN202222507242U CN218622951U CN 218622951 U CN218622951 U CN 218622951U CN 202222507242 U CN202222507242 U CN 202222507242U CN 218622951 U CN218622951 U CN 218622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vice
groove
controlling means
negative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072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爱华
黄伟灼
匡秀莉
李顺华
马会新
朱万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Guolida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Guolida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Guolida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ilin Guolida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072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2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2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2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以及连接结构,下控制装置上部开有呈十字交叉的底筋通槽Ⅰ、底筋通槽Ⅱ,上控制装置上部开有呈十字交叉的负筋通槽Ⅰ、负筋通槽Ⅱ,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的外侧面均开有凹槽,上控制装置置于下控制装置上,上控制装置和下控制装置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起到支承和固定底筋和负筋的作用,可基本抵消施工时产生的施工荷载,使得底筋和负筋始终保持在设计高度,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厚度,而且无需绑扎钢筋,对施工条件、工人的技术要求低,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性价比高,经济效益好。

Description

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钢筋属于隐蔽工程,在工程中,因楼板的负弯矩钢筋偏移及保护层厚度偏差、不合格,而导致质量问题的情况较为普遍,其主要原因为在设计时,楼板负筋配筋未考虑施工荷载,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很难做到上下兼顾(上要注意料斗等布料设备,下要避免踩踏钢筋);钢筋被混凝土覆盖后,依然要进行抹面收光等工作,踩踏钢筋不可避免,目前的解决方法主要为应用混凝土垫块、钢筋马凳筋等,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存在保护层过厚或过薄的尺寸偏差问题,进而导致楼板负筋的作用减小,为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因此,固定负弯矩钢筋使其不易偏移,降低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的不合格率,提高工程安全质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负弯矩钢筋偏移,造成楼板负筋保护层厚度尺寸偏差、不合格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包括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以及连接结构,所述下控制装置上部开有呈十字交叉的底筋通槽Ⅰ、底筋通槽Ⅱ,所述上控制装置上部开有呈十字交叉的负筋通槽Ⅰ、负筋通槽Ⅱ,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的外侧面均开有凹槽,上控制装置置于下控制装置上,上控制装置和下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下控制装置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上控制装置的横截面为圆形,且下控制装置的底面积大于上控制装置的横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底筋通槽Ⅰ或底筋通槽Ⅱ的槽底高度H等于底筋保护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负筋通槽Ⅰ的深度小于等于2d,负筋通槽Ⅱ的深度小于等于d,d为负筋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几字形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设置在上控制装置底部,所述卡槽设置在下控制装置顶部和上控制装置顶部,上控制装置、下控制装置通过卡扣和卡槽相配合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卡槽下部开有贯通下控制装置外表面或上控制装置外表面的横向卡扣孔和纵向卡扣孔,所述卡扣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卡槽相配合,卡扣两端的凸起卡在横向卡扣孔或纵向卡扣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卡槽内插有空心圆柱钢管。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厚度
本实用新型包括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下控制装置上部开有呈十字交叉的底筋通槽
Ⅰ、底筋通槽Ⅱ,上控制装置上部开有呈十字交叉的负筋通槽Ⅰ、负筋通槽Ⅱ,底筋搭接在底筋通槽Ⅰ、底筋通槽Ⅱ内,负筋(负弯矩钢筋)搭接在负筋通槽Ⅰ、负筋通槽Ⅱ内,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起到支承和固定底筋和负筋的作用,可基本抵消施工时产生的施工荷载(人为踩踏、灌注荷载等),使得底筋和负筋始终保持在设计高度,不容易偏移,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厚度,能防止现浇楼板时因施工荷载而导致负筋移动,造成负筋保护层厚度过厚,降低楼板负筋的作用;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下控制装置的底面积大于上控制装置的横截面面积,下控制装置的底面与模板接触面积较大,能承受较大的压强,进一步保证施工时本装置不发生滑动,使底筋和负筋始终保持在设计高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负筋通槽Ⅰ、负筋通槽Ⅱ的深度不一样,负筋通槽Ⅰ的深度小于等于2d,负筋通槽Ⅱ的深度小于等于d(d为负筋直径),因此,本实用新型不管是安装在钢筋交叉的节点位置,还是安装在非钢筋交叉的节点位置,负筋的位置都可以处于设计高度,严格控制负筋保护层厚度。
2.整体性好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纵、横钢筋交接节点处,可进一步增强纵、横钢筋的连接效果、增强浇筑后的整体性;并且,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的外侧面均开有凹槽,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填充到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的凹槽内,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与楼板浇筑层的咬合力,提高其整体性,而传统的装置大多为一个规整的整体,导致其作用类似一个很大的粗骨料,不满足浇筑的强度要求;
本装置的底面光滑平整,使得浇筑完成后,本装置与楼板层无差别,整体平整、美观。
3.施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提前塑造好模型,相比传统的马凳筋等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点;
底筋和负筋搭接在底筋通槽Ⅰ、底筋通槽Ⅱ或底筋通槽Ⅰ、底筋通槽Ⅱ内,无需绑扎钢筋,通过几字形卡扣和卡槽相配合可进一步固定底筋和负筋;并且,每个卡槽下部均开有贯通下控制装置外表面或上控制装置外表面的横向卡扣孔和纵向卡扣孔,卡扣两端的凸起卡在横向卡扣孔或纵向卡扣孔内,设置横向卡扣孔和纵向卡扣孔,使得工人将卡扣插入卡槽时不用区分方向,卡槽内插有空心圆柱钢管,卡扣能更顺利卡入卡槽,不仅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也提高了施工精度;进一步的,下控制装置的横截面为方形,上控制装置的横截面为圆形,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的外形区分明显,也更便于施工;本实用新型只需进行简单机械组装,对施工条件要求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低,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4.经济效益好
本实用新型的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提前塑造好模型,上控制装置的横截面为圆形,圆形相对而言更容易制作模型,而用塑料制作的装置,制作复杂、容易坏,用铁制作的装置成本高、不符合工程实际需求,因此,本装置的性价比高,经济效益好。
5.由于负筋通槽Ⅰ、负筋通槽Ⅱ的深度不一样,本实用新型即可安装在钢筋交叉的节点位置,也可安装在非钢筋交叉的节点位置,同时,因为本实用新型分为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两个部分,底筋通槽Ⅰ或底筋通槽Ⅱ的槽底高度H等于底筋保护层的厚度,即使钢筋被踩踏,底筋保护层的厚度也不变,所以,可以只应用下控制装置作为底筋保护层控制装置,也可以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一同使用,控制负筋保护层厚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灵活,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的爆炸图;
图2:实施例一所述的下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图2的主视图;
图4:实施例一所述的上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主视图;
图6:实施例一所述的卡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下控制装置,11-底筋通槽Ⅰ,12-底筋通槽Ⅱ,2-上控制装置,21-负筋通槽Ⅰ,22-负筋通槽Ⅱ,3-连接结构,31-卡扣,311-凸起,32-卡槽,321-横向卡扣孔,322-纵向卡扣孔,323-空心圆柱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包括下控制装置1和上控制装置2,以及连接结构3,所述下控制装置1和上控制装置2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下控制装置1的横截面为方形,上控制装置2的横截面为圆形,且下控制装置1的底面积大于上控制装置2的横截面面积,下控制装置的底面与模板接触面积较大,能承受较大的压强;
如图2~5所示,下控制装置1上部开有呈十字交叉的底筋通槽Ⅰ11、底筋通槽Ⅱ12,上控制装置2上部开有呈十字交叉的负筋通槽Ⅰ21、负筋通槽Ⅱ22,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起到支承和固定底筋和负筋的作用,使得底筋和负筋始终保持在设计高度,不容易偏移,下控制装置1和上控制装置2的外侧面均开有凹槽,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填充到下控制装置和上控制装置的凹槽内,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与楼板浇筑层的咬合力,底筋通槽Ⅰ11或底筋通槽Ⅱ12的槽底高度H等于底筋保护层的厚度,即使钢筋被踩踏,底筋保护层的厚度也不变,负筋通槽Ⅰ、负筋通槽Ⅱ的深度不一样,负筋通槽Ⅰ21的深度小于等于2d,负筋通槽Ⅱ22的深度小于等于d,d为负筋直径,因此,本实用新型不管是安装在钢筋交叉的节点位置,还是安装在非钢筋交叉的节点位置,都使得负筋位置正好处在设计高度,能严格控制楼板负筋保护层厚度;
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几字形卡扣31和卡槽32,所述卡扣31为铁卡扣,卡扣31设置在上控制装置2底部,卡扣31两端设置有凸起311(参见图6),所述卡槽32设置在下控制装置1顶部和上控制装置2顶部,且每个卡槽32下部均开有贯通下控制装置外表面或上控制装置外表面的横向卡扣孔321和纵向卡扣孔322,纵、横底筋搭接在底筋通槽Ⅰ11、底筋通槽Ⅱ12内,将上控制装置2底部的卡扣31插入下控制装置1顶部的卡槽32内,卡扣3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卡槽32相配合,卡扣31两端的凸起311卡在横向卡扣孔321或纵向卡扣孔322内,无需绑扎钢筋;纵、横负筋搭接在负筋通槽Ⅰ21、负筋通槽Ⅱ22内,再将卡扣31插入上控制装置2顶部的卡槽32,也无需绑扎钢筋,设置横向卡扣孔321和纵向卡扣孔322,使得工人将卡扣插入卡槽时不用区分方向,卡槽32内插有空心圆柱钢管323,卡扣31能更顺利卡入卡槽32,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的制作、施工方法:
1.确定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以下简称“控制装置”)的尺寸;
2.根据实际工程所需混凝土强度选择混凝土牌号,一般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30;
3.采用固定模具或3D打印技术进行控制装置的浇筑,浇筑成型后,养护3-7天便可投入使用;
4.①若将控制装置设置在钢筋交接节点处,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好纵、横底筋的交接位置,将下控制装置放在交接位置处;纵、横底筋搭接好之后,便可将上控制装置通过卡扣和卡槽插入下控制装置中,无需绑扎钢筋;将纵、横负筋搭接好之后,再将卡扣插入上控制装置顶部的卡槽,也无需绑扎钢筋;
为确保连接的稳定性与楼板的整体性,可在控制装置固定好底筋和负筋之后,先浇筑混凝土,也可待全部控制装置安装完之后与楼板一同浇筑;
②若将装置设置在非钢筋交接节点处,只需将上控制装置、下控制装置直接安装在绑扎好的非交接节点处即可;
5.重复以上步骤,每间隔0.5m~1.5m安装一个控制装置;
6.完成上述所有步骤后,便可进行楼板浇筑。
本实用新型即可只应用下控制装置,控制底筋保护层厚度,也可以上控制装置、下控制装置一同使用,控制负筋保护层厚度。

Claims (8)

1.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控制装置(1)和上控制装置(2),以及连接结构(3),所述下控制装置(1)上部开有呈十字交叉的底筋通槽Ⅰ(11)、底筋通槽Ⅱ(12),所述上控制装置(2)上部开有呈十字交叉的负筋通槽Ⅰ(21)、负筋通槽Ⅱ(22),下控制装置(1)和上控制装置(2)的外侧面均开有凹槽,上控制装置(2)置于下控制装置(1)上,上控制装置(2)和下控制装置(1)通过所述连接结构(3)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控制装置(1)和上控制装置(2)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控制装置(1)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上控制装置(2)的横截面为圆形,且下控制装置(1)的底面积大于上控制装置(2)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筋通槽Ⅰ(11)或底筋通槽Ⅱ(12)的槽底高度H等于底筋保护层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筋通槽Ⅰ(21)的深度小于等于2d,负筋通槽Ⅱ(22)的深度小于等于d,d为负筋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几字形卡扣(31)和卡槽(32),所述卡扣(31)设置在上控制装置(2)底部,所述卡槽(32)设置在下控制装置(1)顶部和上控制装置(2)顶部,上控制装置(2)、下控制装置(1)通过卡扣(31)和卡槽(32)相配合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32)下部开有贯通下控制装置(1)外表面或上控制装置(2)外表面的横向卡扣孔(321)和纵向卡扣孔(322),所述卡扣(3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卡槽(32)相配合,卡扣(31)两端的凸起(311)卡在横向卡扣孔(321)或纵向卡扣孔(3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32)内插有空心圆柱钢管(323)。
CN202222507242.2U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Active CN218622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7242.2U CN218622951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7242.2U CN218622951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2951U true CN21862295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65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07242.2U Active CN218622951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2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12386B (zh) 一种叠合板的预制底板、叠合板和叠合板的制备方法
CN102581939A (zh) 内有交叉孔的预制钢筋砼空心模板及其立模成型设备
CN102561169A (zh) 一种空心板桥及其建造方法
CN206337655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及其加强软索锚环连接结构
CN111155691A (zh) 一种密拼接缝式混凝土/ecc组合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US2008011012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locking blocks
CN218622951U (zh) 一种楼板负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CN103603452B (zh) 组装式齿形叠合楼板
CN109252434A (zh) 一种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82609A (zh) 一种预制墙板及其连接结构
CN111980263A (zh) 一种预制复合底板混凝土叠合板混合式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368353A (zh) 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
CN203654562U (zh) 组装式齿形叠合楼板
CN217923707U (zh) 偏心装配式铁塔基础
CN206902917U (zh) 带保温预制剪力墙双排钢筋连接结构体系
CN211286356U (zh) 一种楼梯防护栏
CN102852142B (zh)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围护桩
CN206233586U (zh) 内置配筋定向纤维的混凝土成型结构
CN110241726B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湿接缝结构
CN212866534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
CN21079804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内墙板
CN201351318Y (zh) 一种纤维混凝土-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CN207048038U (zh) 预制剪力墙双排钢筋连接结构体系
CN208152011U (zh) 预制预应力地下连续墙
CN208323721U (zh) 一种十字拖具模具和十字拖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