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2481U - 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2481U
CN218622481U CN202222458711.6U CN202222458711U CN218622481U CN 218622481 U CN218622481 U CN 218622481U CN 202222458711 U CN202222458711 U CN 202222458711U CN 218622481 U CN218622481 U CN 218622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dredging
desilting
well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587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来栓
吴铁海
贾兆丰
戎宝贵
于世杰
张彧
姜宏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No3 Engineering Group Investment Co ltd
Tianshui Sanyangchuan Tunnel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No3 Engineering Group Investment Co ltd
Tianshui Sanyangchuan Tunnel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No3 Engineering Group Investment Co ltd, Tianshui Sanyangchuan Tunnel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No3 Engineering Group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587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2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2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2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清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包括排水管道、清淤井,排水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清淤井,排水管道内设置有排水清淤结构,清淤井内设置有杂物处理结构。通过污水进入聚集斗中,污水再通过进管进入清淤进端盖中,污水落到动力板上的凹槽上,推动动力板进行转动,污水并落入滚筒中,动力板转动带动轴杆转动,轴杆带动螺旋板转动,螺旋板带动滚筒转动,污水在滚筒内顺着螺旋板翻滚移动,同时经过通孔将污水中的淤泥与水分离,使得水排出,淤泥随着螺旋板滚动,然后淤泥进入排淤出端盖中,有效地将污水中的淤泥与杂物进行分离,保证了排水管道内的流畅排水,提高了排水管道的排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清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迅速提升着,但是过快的城市面积扩张也带来诸多的城市问题。其中,落后的城市排水系统与降水灾害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内涝灾害,会导致城市道路淹没,管道堵塞,大片城区陷入瘫痪。
其实,引起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道路排水管道窄,排水系统排水效率低下。而要想整体、大幅度的提高城市道路系统的排水效率,需要对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道路结构进行整改。但是,我国大部分城市无法在已有的道路结构和排水系统基础上做出这种整改。
所以,我们针对局部问题——通过清理排水系统中的杂物、淤泥,来提高整个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具备便于安装、较好地清理排水系统中的杂物淤泥等优点,解决了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的排水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包括排水管道、清淤井,所述排水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清淤井,所述排水管道内设置有排水清淤结构,所述清淤井内设置有杂物处理结构,通过所述排水管道内的所述排水清淤结构对进入所述排水管道内的污水进行清淤处理,分离出来的淤泥排入所述清淤井中,分离出来的淤泥在所述清淤井中再次进行排水,并利用所述杂物处理结构对所述清淤井中的淤泥进行清理杂物;
所述排水清淤结构利用污水排放的冲力,使其形成滚动,通过滚动以对污水进行淤泥与水的分离。
优选的,所述排水清淤结构包含清淤进端盖、第一轴承、滚筒、通孔、螺旋板、第二轴承、排淤出端盖、排淤管、轴杆、动力板、凹槽、进管、聚集斗,所述清淤进端盖螺栓固定在所述排水管道内,所述清淤进端盖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上设置有所述滚筒,所述滚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安装,所述滚筒上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滚筒内固定安装有所述螺旋板,所述滚筒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排淤出端盖,所述排淤出端盖与所述排水管道内螺栓固定,所述排淤出端盖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排淤管,所述排淤管与所述排淤出端盖相通,所述排淤管与所述清淤井相通。
优选的,所述螺旋板的中心线上固定安装有所述轴杆,所述轴杆延伸至所述清淤进端盖内,所述轴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动力板,所述动力板均位于所述清淤进端盖内,所述动力板上均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开口均朝向顺时针方向,所述清淤进端盖上固定安装有所述进管,所述进管与所述清淤进端盖相通,所述进管上螺栓固定有所述聚集斗,所述聚集斗与所述进管相通,所述聚集斗用于聚集排放的污水。
优选的,所述清淤井上开设有出淤口,所述出淤口与所述排水清淤结构相通,所述清淤井的侧壁底端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固定口与所述排水管道相通,所述固定口内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用于对淤泥进行二次排水,所述清淤井的上端开设有井口,所述井口内设置有井盖。
优选的,所述杂物处理结构包含手动转盘、支撑轴、传动链条、传动轮、起降链条、铁丝网、滑块、滑动槽,所述手动转盘转动设置在所述清淤井内,所述清淤井内转动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设置在所述清淤井的上端与下端,所述手动转盘与上端的所述支撑轴上均张紧有所述传动链条,一侧的所述传动链条使所述手动转盘与一侧的所述支撑轴同向转动,另一侧的所述传动链条使所述手动转盘与另一侧的所述支撑轴对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上均固定安装有所述传动轮,两侧的所述传动轮上均张紧有所述起降链条,所述起降链条上固定安装有所述铁丝网,所述铁丝网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所述滑块,所述清淤井的两侧均开设有所述滑动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通过污水进入聚集斗中,污水再通过进管进入清淤进端盖中,污水落到动力板上的凹槽上,推动动力板进行转动,污水并落入滚筒中,动力板转动带动轴杆转动,轴杆带动螺旋板转动,螺旋板带动滚筒转动,污水在滚筒内顺着螺旋板翻滚移动,同时经过通孔将污水中的淤泥与水分离,使得水排出,淤泥随着螺旋板滚动,然后淤泥进入排淤出端盖中,在经过排淤管排出,淤泥进入清淤井中,再通过转动手动转盘,手动转盘带动传动链条转动,传动链条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带动起降链条转动,起降链条带动铁丝网进行起降,利用铁丝网对淤泥中的杂物进行分离,有效地将污水中的淤泥与杂物进行分离,保证了排水管道内的流畅排水,提高了排水管道的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水清淤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清淤进端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清淤井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铁丝网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杂物处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管道;11、排水进口;2、排水清淤结构;21、清淤进端盖;22、第一轴承;23、滚筒;24、通孔;25、螺旋板;26、第二轴承;27、排淤出端盖;28、排淤管;29、轴杆;210、动力板;211、凹槽;212、进管;213、聚集斗;3、清淤井;31、出淤口;32、固定口;33、过滤板;34、井口;35、井盖;4、杂物处理结构;41、手动转盘;42、支撑轴;43、传动链条;44、传动轮;45、起降链条;46、铁丝网;47、滑块;48、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包括排水管道1、清淤井3,排水管道1的一侧设置有清淤井3,排水管道1内设置有排水清淤结构2,清淤井3内设置有杂物处理结构4,通过排水管道1内的排水清淤结构2对进入排水管道1内的污水进行清淤处理,分离出来的淤泥排入清淤井3中,分离出来的淤泥在清淤井3中再次进行排水,并利用杂物处理结构4对清淤井3中的淤泥进行清理杂物;
排水清淤结构2利用污水排放的冲力,使其形成滚动,通过滚动以对污水进行淤泥与水的分离。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排水清淤结构2将排水管道1中流过的污水进行收集,再利用污水的流动冲力进行滚筒,使进入排水清淤结构2内的污水进行螺旋翻滚,使淤泥沿着螺旋结构翻滚前进,而通过壁面通孔进行排水,以将淤泥与水分离,淤泥螺旋翻滚进入清淤井3内,淤泥在清淤井3内沉淀并再次过滤,使得残留的水再回排到排水管道1中,仅留淤泥在清淤井3内,同时可利用杂物处理结构4对清淤井3中淤泥进行清理,使得淤泥中的塑料袋、纸盒等杂物进行分离,以便于处理杂物。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排水清淤结构2包含清淤进端盖21、第一轴承22、滚筒23、通孔24、螺旋板25、第二轴承26、排淤出端盖27、排淤管28、轴杆29、动力板210、凹槽211、进管212、聚集斗213,清淤进端盖21螺栓固定在排水管道1内,清淤进端盖2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22,第一轴承22上设置有滚筒23,滚筒23的一端与第一轴承22固定安装,滚筒2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4。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滚筒23内固定安装有螺旋板25,滚筒2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26,第二轴承26上固定安装有排淤出端盖27,排淤出端盖27与排水管道1内螺栓固定,排淤出端盖27上固定安装有排淤管28,排淤管28与排淤出端盖27相通,排淤管28与清淤井3相通。
进一步地,螺旋板25的中心线上固定安装有轴杆29,轴杆29延伸至清淤进端盖21内,轴杆29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动力板210,动力板210均位于清淤进端盖21内,动力板210上均开设有凹槽211,凹槽211开口均朝向顺时针方向,清淤进端盖21上固定安装有进管212,进管212与清淤进端盖21相通,进管212上螺栓固定有聚集斗213,聚集斗213与进管212相通,聚集斗213用于聚集排放的污水。
通过污水进入聚集斗213中,污水再通过进管212进入清淤进端盖21中,污水落到动力板210上的凹槽211上,推动动力板210进行转动,污水并落入滚筒23中,动力板210转动带动轴杆29转动,轴杆29带动螺旋板25转动,螺旋板25带动滚筒23转动,污水在滚筒23内顺着螺旋板25翻滚移动,同时经过通孔24将污水中的淤泥与水分离,使得水排出,淤泥随着螺旋板25滚动,然后淤泥进入排淤出端盖27中,在经过排淤管28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1、图6所示,清淤井3上开设有出淤口31,出淤口31与排水清淤结构2相通,清淤井3的侧壁底端开设有固定口32,固定口32与排水管道1相通,固定口32内固定安装有过滤板33,过滤板33用于对淤泥进行二次排水,清淤井3的上端开设有井口34,井口34内设置有井盖35。
进一步地,如图6-9所示,杂物处理结构4包含手动转盘41、支撑轴42、传动链条43、传动轮44、起降链条45、铁丝网46、滑块47、滑动槽48,手动转盘41转动设置在清淤井3内,清淤井3内转动设置有多个支撑轴42,支撑轴42设置在清淤井3的上端与下端,手动转盘41与上端的支撑轴42上均张紧有传动链条43,一侧的传动链条43使手动转盘41与一侧的支撑轴42同向转动,另一侧的传动链条43使手动转盘41与另一侧的支撑轴42对向转动。
进一步地,支撑轴42上均固定安装有传动轮44,两侧的传动轮44上均张紧有起降链条45,起降链条45上固定安装有铁丝网46,铁丝网46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47,清淤井3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48,滑块47与滑动槽48滑动配合。
优选的,铁丝网46为大口径通孔的铁丝网,使得铁丝网可以对塑料袋,纸盒等杂物进行分离,而不对淤泥进行分离。
通过转动手动转盘41,手动转盘41带动传动链条43转动,传动链条43带动传动轮44转动,传动轮44带动起降链条45转动,起降链条45带动铁丝网46进行起降,利用铁丝网46对淤泥中的杂物进行分离。
进一步地,排水管道1的一侧上端为排水进口11。
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污水进入聚集斗213中,污水再通过进管212进入清淤进端盖21中,污水落到动力板210上的凹槽211上,推动动力板210进行转动,污水并落入滚筒23中,动力板210转动带动轴杆29转动,轴杆29带动螺旋板25转动,螺旋板25带动滚筒23转动,污水在滚筒23内顺着螺旋板25翻滚移动,同时经过通孔24将污水中的淤泥与水分离,使得水排出,淤泥随着螺旋板25滚动,然后淤泥进入排淤出端盖27中,在经过排淤管28排出,淤泥进入清淤井3中,再通过转动手动转盘41,手动转盘41带动传动链条43转动,传动链条43带动传动轮44转动,传动轮44带动起降链条45转动,起降链条45带动铁丝网46进行起降,利用铁丝网46对淤泥中的杂物进行分离,有效地将污水中的淤泥与杂物进行分离,保证了排水管道1内的流畅排水,提高了排水管道的排水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包括排水管道(1)、清淤井(3),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管道(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清淤井(3),所述排水管道(1)内设置有排水清淤结构(2),所述清淤井(3)内设置有杂物处理结构(4),通过所述排水管道(1)内的所述排水清淤结构(2)对进入所述排水管道(1)内的污水进行清淤处理,分离出来的淤泥排入所述清淤井(3)中,分离出来的淤泥在所述清淤井(3)中再次进行排水,并利用所述杂物处理结构(4)对所述清淤井(3)中的淤泥进行清理杂物;
所述排水清淤结构(2)利用污水排放的冲力,使其形成滚动,通过滚动以对污水进行淤泥与水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清淤结构(2)包含清淤进端盖(21)、第一轴承(22)、滚筒(23)、通孔(24)、螺旋板(25)、第二轴承(26)、排淤出端盖(27)、排淤管(28)、轴杆(29)、动力板(210)、凹槽(211)、进管(212)、聚集斗(213),所述清淤进端盖(21)螺栓固定在所述排水管道(1)内,所述清淤进端盖(21)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轴承(22),所述第一轴承(22)上设置有所述滚筒(23),所述滚筒(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22)固定安装,所述滚筒(23)上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23)内固定安装有所述螺旋板(25),所述滚筒(2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二轴承(26),所述第二轴承(26)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排淤出端盖(27),所述排淤出端盖(27)与所述排水管道(1)内螺栓固定,所述排淤出端盖(27)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排淤管(28),所述排淤管(28)与所述排淤出端盖(27)相通,所述排淤管(28)与所述清淤井(3)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板(25)的中心线上固定安装有所述轴杆(29),所述轴杆(29)延伸至所述清淤进端盖(21)内,所述轴杆(29)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动力板(210),所述动力板(210)均位于所述清淤进端盖(21)内,所述动力板(210)上均开设有所述凹槽(211),所述凹槽(211)开口均朝向顺时针方向,所述清淤进端盖(21)上固定安装有所述进管(212),所述进管(212)与所述清淤进端盖(21)相通,所述进管(212)上螺栓固定有所述聚集斗(213),所述聚集斗(213)与所述进管(212)相通,所述聚集斗(213)用于聚集排放的污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淤井(3)上开设有出淤口(31),所述出淤口(31)与所述排水清淤结构(2)相通,所述清淤井(3)的侧壁底端开设有固定口(32),所述固定口(32)与所述排水管道(1)相通,所述固定口(32)内固定安装有过滤板(33),所述过滤板(33)用于对淤泥进行二次排水,所述清淤井(3)的上端开设有井口(34),所述井口(34)内设置有井盖(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杂物处理结构(4)包含手动转盘(41)、支撑轴(42)、传动链条(43)、传动轮(44)、起降链条(45)、铁丝网(46)、滑块(47)、滑动槽(48),所述手动转盘(41)转动设置在所述清淤井(3)内,所述清淤井(3)内转动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轴(42),所述支撑轴(42)设置在所述清淤井(3)的上端与下端,所述手动转盘(41)与上端的所述支撑轴(42)上均张紧有所述传动链条(43),一侧的所述传动链条(43)使所述手动转盘(41)与一侧的所述支撑轴(42)同向转动,另一侧的所述传动链条(43)使所述手动转盘(41)与另一侧的所述支撑轴(42)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轴(42)上均固定安装有所述传动轮(44),两侧的所述传动轮(44)上均张紧有所述起降链条(45),所述起降链条(45)上固定安装有所述铁丝网(46),所述铁丝网(46)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所述滑块(47),所述清淤井(3)的两侧均开设有所述滑动槽(48),所述滑块(47)与所述滑动槽(48)滑动配合。
CN202222458711.6U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 Active CN218622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8711.6U CN218622481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8711.6U CN218622481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2481U true CN21862248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66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58711.6U Active CN218622481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2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25186U (zh) 一种土木工程中的环保型道路排水系统
CN112726790B (zh) 一种基于同步截污和处理的雨水截污装置及其截污方法
CN209742018U (zh) 一种具有多重过滤及净化功能的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111501901A (zh) 雨水收集系统及其收集方法
CN207031098U (zh) 一种废水隔油槽
CN209429187U (zh) 一种水利河道工程专用清淤装置
CN218622481U (zh) 一种高边坡地区与城市道路排水清淤装置
CN214656878U (zh) 一种能够进行水体改造的河道堤坝结构
CN218248975U (zh) 路面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13458101B (zh) 一种管道垃圾清理过滤设备
CN213492339U (zh) 一种建筑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12631991U (zh) 一种用于水运工程的引水结构
CN113062391A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大坝用清淤装置及处理系统
CN220558757U (zh) 一种节能的沉淀式废水处理机构
CN214833346U (zh) 一种带有截污管和雨水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CN218374322U (zh)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CN212894187U (zh) 一种水利施工污水处理装置
CN218911705U (zh) 一种抽屉式道路雨水净化排水装置
CN210288323U (zh) 水利工程用河道清理装置
CN215629113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防积水海绵城市道路结构
CN219462607U (zh) 一种污水沉淀装置
CN218485240U (zh) 一种周边驱动刮泥机
CN213653682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防堵式排水设备
CN218204799U (zh) 一种城市规划市政排水管道
CN218264247U (zh) 一种管网雨污智能分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