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1921U - 一种新型声屏障及声屏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声屏障及声屏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1921U
CN218621921U CN202222635843.1U CN202222635843U CN218621921U CN 218621921 U CN218621921 U CN 218621921U CN 202222635843 U CN202222635843 U CN 202222635843U CN 218621921 U CN218621921 U CN 218621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ound insulation
sound
insulation section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58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果
王海林
王建华
杨雄
蒋胜波
陈兆
蒋源
史晓琼
何颖
谢也真
张鹏
刘舒
蔡丽琴
王勋志
宁勇平
汪敬
肖鹏
曹峰
张兆远
谭师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Pub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enter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58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1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1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1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72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in street lighting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声屏障及声屏障系统,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础段、隔音段和照明段,隔音段包括第一隔音段和第二隔音段,所述第一隔音段固定设于所述基础段的上方,所述第二隔音段固定设于所述第一隔音段的上方,第一隔音段及第二隔音段均设置有隔音机构,第一隔音段形成有供电缆线贯穿且沿所述第一隔音段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腔室,照明段安装有用于照明道路路面的照明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声屏障解决了传统声屏障与路灯配合使用容易引起护栏空间受限,基础冲突的问题,其无需在护栏内预埋路灯管线,节省了管材,后期路灯管线及路灯检修非常方便,大大节省了运营维护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声屏障及声屏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屏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声屏障及声屏障系统。
背景技术
快速路作为城市交通中最高等级的道路,能加强城市片区间互连互通,大大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对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如今,城市快速路主要以桥梁为主,并设置有路灯、声屏障等设施,其中路灯、声屏障等基础均设置在桥梁防撞护栏处,路灯管线预埋在防撞护栏内。
由于防撞护栏的空间受限且施工时序不一致,现有技术中路灯与声屏障在施工时经常出现路灯与声屏障基础冲突或路灯管未预埋,施工时还容易造成管道接口连接不密实,导致管道堵塞,电力电缆无法敷设等问题,导致施工难度加大,施工周期延长,且由于传统路灯灯杆较高其照射范围较大,对两侧的建筑物容易产生眩光以对居民造成影响,而路灯较高还导致后期运维费用大幅增加。此外,现有的声屏障功能性较为单一,一般仅仅是具有减少噪音的功能。
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声屏障及声屏障系统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声屏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路灯与声屏障在施工时经常出现路灯与声屏障基础冲突或路灯管未预埋,施工时还容易造成管道接口连接不密实,使得管道堵塞,电力电缆无法敷设,导致施工难度加大,施工周期延长,且后续运营检修不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声屏障,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础段、隔音段和照明段;其中,
所述隔音段包括第一隔音段和第二隔音段,所述第一隔音段固定设于所述基础段的上方,所述第二隔音段固定设于所述第一隔音段的上方;所述第一隔音段及所述第二隔音段均设置有隔音机构;所述第一隔音段形成有供电缆线贯穿且沿所述第一隔音段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腔室;
所述照明段安装有用于道路照明的照明灯。
优选地,所述隔音机构为隔音板,所述第二隔音段形成有供隔音板安装的第二安装腔室;位于所述第一隔音段的隔音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的腔壁上,位于所述第二隔音段的隔音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的腔壁上。
优选地,所述照明段呈弧形状,且朝向道路的一侧弯曲,所述照明灯安装于所述照明段靠近道路的一侧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音段包括显示屏段和隔音主体段,所述显示屏段连接于所述隔音主体段和所述第一隔音段之间;所述显示屏段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屏及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的腔壁上靠近道路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屏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的腔壁上远离道路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腔室内布设有支撑板及多个用于供所述电缆线敷设的支架,多个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一隔音段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支架的上方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的内壁上。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所述第一安装腔室沿道路延伸方向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腔室沿道路延伸方向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均呈H型,所述第一立柱上开设有多个沿自身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电缆预留孔,以用于供电缆贯穿,所述第二立柱上开设有多个沿自身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的螺栓预留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腔室的外壁上远离道路的一侧的底部向内凹陷有供夜景灯安装的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音段还包括轮廓标,所述轮廓标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的外壁上靠近道路的一侧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声屏障系统,还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新型声屏障,多个所述新型声屏障沿道路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声屏障,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础段、隔音段和照明段,隔音段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隔音段和第二隔音段,通过在第一隔音段及第二隔音段内均设置隔音机构,第一隔音段形成有供电缆线贯穿的第一安装腔室,照明段安装有用于道路照明的照明灯,此外,还可加设显示屏用于显示道路情况及事故预警。如此设置的新型声屏障解决了传统声屏障与路灯配合使用容易引起桥梁护栏空间受限,基础冲突的问题,且施工简单,无需在护栏内预埋路灯管线,节省了管材,后期路灯管线及路灯检修非常方便,将照明与声屏障一体化后减少了路灯杆件,形成了优美的视觉空间感,并可避免对周边建筑居民产生眩光影响,且其检修方便,大大节省了运营维护费用,此外,加设显示屏正面可用来根据道路信息提示车况等信息发布,背面可用做广告、宣传等信息,如此还解决了传统声屏障功能性单一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连接组件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图;
图5为图2所示结构的检修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10、基础段;20、隔音段;210、第一隔音段;211、第一安装腔室;220、第二隔音段;221、第二安装腔室;230、隔音板;240、显示屏段;241、第一显示屏;242、第二显示屏;250、支架;260、支撑板;270、安装槽;280、轮廓标;290、检修支撑杆;30、照明段;310、照明灯;40、连接组件;410、第一立柱;420、第二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声屏障,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础段10、隔音段20和照明段30。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区别于传统的声屏障一般采用声屏障与路灯相互配合使用,而路灯与声屏障在施工时经常出现路灯与声屏障基础冲突或路灯管未预埋,施工时还容易造成管道接口连接不密实,使得管道堵塞,电力电缆无法敷设,导致施工难度加大,施工周期延长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设置一种新型声屏障,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其次,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的新型声屏障可适用于快速路,例如高架桥、环线等,还可适用于一般桥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定。具体如下:
所述隔音段20包括第一隔音段210和第二隔音段220,所述第一隔音段 210固定设于所述基础段10的上方,所述第二隔音段220固定设于所述第一隔音段210的上方;所述第一隔音段210及所述第二隔音段220均设置有隔音机构;所述第一隔音段210形成有供电缆线贯穿且沿所述第一隔音段210 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腔室211;所述照明段30安装有用于道路照明的照明灯310。
具体的,所述基础段10用于承重,新型声屏障安装于所述基础段10上方,所述基础段10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制成,其结构强度大,且施工方便,同时可作为防撞墙使用,以承受意外交通事故发生时车辆所造成的撞击,也可以是采用钢结构作为基础段10,考虑到钢结构的防撞性能不如钢筋混凝土,且造价成本高,较优地,所述基础段10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段20用于吸收及降低噪音,所述隔音段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隔音段210和第二隔音段220,所述第一隔音段210固定设于所述基础段10的上方,所述第二隔音段220固定设于所述第一隔音段210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隔音段210及所述第二隔音段220均设置有隔音机构(图未标示),以增加所述隔音段20的隔音效果,此外,作为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将所述隔音段20的本体采用吸音性能好的材料制成,考虑到此方式所需要的成本较高,且在雨雪大风等恶劣环境下,其隔音效果以及综合防护性能容易受影响,较优地,将所述隔音机构设置于所述隔音段20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段30用于道路照明,所述照明段30安装有用于道路照明的照明灯310,所述照明灯310可采用LED灯,其环保,且光线温和,并可采用安全电压供电,安全可靠,其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照明路灯及声屏障,两者均需设置在桥梁防撞护栏上,因此其在施工时经常出现声屏障的基础与路灯基础冲突的问题,且由于传统路灯灯杆较高其照射范围较大,对两侧的建筑物容易产生眩光以对居民造成影响,因此本申请将所述照明段30设于声屏障的上方,通过将照明系统与声屏障结合的方式以解决上述缺陷。
其中,所述第一隔音段210形成有供电缆线贯穿的第一安装腔室211,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用于供照明灯310所连接的电缆线贯穿及敷设,还可将显示屏、桥梁上的电子警察、监控等连接的电缆线均敷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中,如此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需在施工所述基础段10时预埋管路以放置管线,施工时容易造成管道借口连接不密实,使得管道堵塞,电力电缆无法敷设,导致施工难度加大,施工周期延长,后期运营检修不易,本申请可以直接将电缆线敷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中,其利用了声屏障的结构,使得管线敷设更加地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音机构为隔音板230,所述第二隔音段220形成有供隔音板230安装的第二安装腔室221;位于所述第一隔音段210的隔音板230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的腔壁上,位于所述第二隔音段220的隔音板230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221的腔壁上。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隔音机构为隔音板230,在声屏障内加设隔音板230是声屏障加强隔音性能的常用手段,故所述隔音板230的具体结构及材料此处不作详细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所述第一隔音段210的隔音板230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的腔壁上以加强声屏障靠近下部位置的隔音效果,位于所述第二隔音段220的隔音板230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221的腔壁上以加强声屏障靠近顶部位置的隔音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照明段30呈弧形状,且朝向道路的一侧弯曲,所述照明灯310安装于所述照明段30靠近道路的一侧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照明段30朝呈弧形状,且朝向道路的一侧弯曲,以便将所述照明灯310安装于所述照明段30靠近道路的一侧上,如此可使照明灯310 的照明效果更加集中的聚集在道路路面,且避免由于灯光效果过大而扩散至两侧的建筑物以对居民造成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照明段30设置于声屏障的顶部,其朝向道路的一侧呈拱形弯曲状相比于直立型,使得新型声屏障整个结构的隔音降噪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隔音段220包括显示屏段 240和隔音主体段,所述显示屏段240连接于所述隔音主体段和所述第一隔音段210之间;所述显示屏段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屏241及第二显示屏 242,所述第一显示屏241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221的腔壁上靠近道路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屏242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221的腔壁上远离道路的一侧。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隔音段220包括显示屏段240和隔音主体段,所述隔音主体段用于隔音减噪,所述显示屏段240可根据道路实际需求布置,所述显示屏段2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屏241及第二显示屏242,所述第一显示屏241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221的腔壁上靠近道路的一侧,其用于智能显示道路信息,在事故易发段、上下匝道位置处或间距一定距离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241,可针对路况拥堵、事故等通过远程发布信息以用于提示驾驶人员减速、注意避让等,可主动性改善道路路况,提高通行效率;所述第二显示屏242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221的腔壁上远离道路的一侧,其用于广告宣传等,可在人员或建筑物密集路段合理利用所述第二显示屏242,用于广告、宣传等,进而可带来一定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内布设有多个用于供所述电缆线敷设的支架250及支撑板260,多个所述支架250沿所述第一隔音段21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所述支架25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260设于所述支架的上方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的内壁上。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支架250用于供电缆线更好地敷设及排布,故将多个所述支架250沿所述第一隔音段21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以避免线路过于杂乱地放置从而影响后续的线路检修工作;此外,所述支架25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的内壁上,如此可根据实际情况拆卸所述支架250 以调整所述支架250的具体数量,从而根据运营需求或近远期规划增加支架 250层数,以满足运营及近远期规划要求;所述支架250也可以是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的腔壁呈一体成型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定。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支撑板260用于供设备安装/放置使用以作为设备层,作为具体示例,设备层可以是适用于所述照明灯的310的电源开关、所述第一显示屏241及所述第二显示屏242的通信设备放置或者其他中间设备进行放置,应当注意的是,将设备层放置于所述支架250的上方并且用所述支撑板260进行隔开,可以避免设备层与所述支架250上的电缆线缠绕,造成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内线路杂乱以影响后续检修,其更好地结合了本申请充分利用声屏障结构的优点。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组件40,所述连接组件40包括第一立柱410及第二立柱420,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沿道路延伸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立柱410,所述第一立柱410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腔室221沿道路延伸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立柱420,所述第二立柱 420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221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组件40用于供新型声屏障沿道路的延伸方向安装连接,所述连接组件40包括第一立柱 410及第二立柱420,所述第一立柱410及所述第二立柱420在用于安装连接新型声屏障的同时还可填补声屏障之间的空隙,才能更好地降低噪音污染,故所述第一立柱410的厚度、高度需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立柱420的厚度、高度需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221对应设置,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立柱410的厚度需大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的厚度,所述第二立柱420的厚度需大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221的厚度,以避免声屏障无法安插进立柱中,从而影响工程的安装进度,并造成很巨大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410与所述第二立柱420均呈H型,所述第一立柱410上开设有多个沿自身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电缆预留孔,以用于供电缆贯穿,所述第二立柱420上开设有多个沿自身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的螺栓预留孔。值得注意的是,在声屏障中立柱采用H型钢是较常见的,其便于安装,且自重轻,所述第一立柱410沿道路延伸方向的两端开设有多个沿竖向间隔排布的电缆预留孔,所述电缆预留孔用于供线路电缆贯穿以将其敷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内,所述第二立柱420沿道路延伸方向的两端开设有多个沿竖向间隔排布的螺栓预留孔,所述螺栓预留孔用于供所述第二立柱 420与声屏障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的外壁上远离道路的一侧的底部向内凹陷有供夜景灯安装的安装槽27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安装槽270用于供夜景灯安装,所述夜景灯可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为人们创造幽雅舒适的夜间环境,起到安全与警戒的作用,并且不会对居民造成眩光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音段210还设置有轮廓标280,所述轮廓标280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的外壁上靠近道路的一侧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车辆行驶速度较快,而车辆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可视距离较短,这样都会大大降低行车的安全度,因此为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设置所述轮廓标280,所述轮廓标280作为警示标志,也可起到夜间诱导、警告驾驶员的作用,很好地保证了通行车辆的行车安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腔室211内还可设置用于支撑的检修支撑杆290,所述检修支撑杆290放置于所述支架250上。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隔音机构、所述第一显示屏241及所述第二显示屏242均可设置为通过采用专用钥匙打开的方式,以进行维护检修,此时可使用所述检修支撑杆290进行支撑,较为方便,具体请参阅图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声屏障系统,还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新型声屏障,多个所述新型声屏障沿道路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声屏障系统的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是快速路,例如高架桥、环线等,还可适用于一般桥梁,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新型声屏障还可以设置呈连体/一体成型的形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础段、隔音段和照明段;其中,
所述隔音段包括第一隔音段和第二隔音段,所述第一隔音段固定设于所述基础段的上方,所述第二隔音段固定设于所述第一隔音段的上方;所述第一隔音段及所述第二隔音段均设置有隔音机构;所述第一隔音段形成有供电缆线贯穿且沿所述第一隔音段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腔室;
所述照明段安装有用于道路照明的照明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机构为隔音板,所述第二隔音段形成有供隔音板安装的第二安装腔室;位于所述第一隔音段的隔音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的腔壁上,位于所述第二隔音段的隔音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的腔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段呈弧形状,且朝向道路的一侧弯曲,所述照明灯安装于所述照明段靠近道路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音段包括显示屏段和隔音主体段,所述显示屏段连接于所述隔音主体段和所述第一隔音段之间;所述显示屏段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屏及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的腔壁上靠近道路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屏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的腔壁上远离道路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内布设有支撑板和多个用于供所述电缆线敷设的支架,多个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一隔音段的高度方向间隔布设,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支架的上方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所述第一安装腔室沿道路延伸方向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腔室沿道路延伸方向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二安装腔室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均呈H型,所述第一立柱上开设有多个沿自身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电缆预留孔,以用于供电缆贯穿,所述第二立柱上开设有多个沿自身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的螺栓预留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的外壁上远离道路的一侧的底部向内凹陷有供夜景灯安装的安装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音段还包括轮廓标,所述轮廓标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的外壁上靠近道路的一侧的底部。
10.一种声屏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声屏障,多个所述新型声屏障沿道路的延伸方向依次拼接。
CN202222635843.1U 2022-10-01 2022-10-01 一种新型声屏障及声屏障系统 Active CN218621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5843.1U CN218621921U (zh) 2022-10-01 2022-10-01 一种新型声屏障及声屏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5843.1U CN218621921U (zh) 2022-10-01 2022-10-01 一种新型声屏障及声屏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1921U true CN21862192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68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5843.1U Active CN218621921U (zh) 2022-10-01 2022-10-01 一种新型声屏障及声屏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1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5403A (zh) Led交通灯
CN106758579B (zh) 立体城市的建筑与交通一体化系统
CN108765996B (zh) 一种高速公路维修施工时的警示装置
WO2010051770A1 (zh) 一种交通标志标线的表示方法及其系统
CN105019916A (zh) 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视觉环境改善设计方法
KR20110093418A (ko) 과속 방지턱 겸용 횡단보도 장치
CN218621921U (zh) 一种新型声屏障及声屏障系统
CN107587438A (zh) 一种声屏障
CN106968202A (zh) 一种可隐藏式车辆隔离护栏及其使用方法
KR101184418B1 (ko) 가이드레일 및 난간을 이용한 도로조명장치세트 및 도로조명장치 시공방법
CN215714785U (zh) 一种高速匝道高速预警装置
CN205804142U (zh) 一种钢架人行天桥
CN203034363U (zh) 路桥镶嵌灯光一体化护栏
CN205999813U (zh) 用于低能见度道路的车辆行驶边界诱导杆
CN210466738U (zh) 一种交通信号灯投射警示装置
CN208309411U (zh) 一种声屏障
CN210955481U (zh) 一种行人智慧过街控制装置
CN217379942U (zh) 空中立交式立体停车系统
CN213691313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交通标志牌
CN212506013U (zh) 一种农村公路防撞护栏
CN216623690U (zh) 综合咨询站台
KR102455024B1 (ko) 교차로의 교통 신호 통합 제공장치
CN215629297U (zh) 一种防坠落安装结构及应用其的人行天桥
CN218712349U (zh) 一种具有夜间警示效果的路牌
CN220773760U (zh) 一种用于无灯控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警示引导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9

Address after: No. 598, Section 1, Yueliangdao Road, Wangcheng District, Changsha, Hunan 410000

Patentee after: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pub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enter

Address before: 410000 No. 598, Section 1, Yueliangdao Road,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