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1255U - 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1255U
CN218621255U CN202223197913.6U CN202223197913U CN218621255U CN 218621255 U CN218621255 U CN 218621255U CN 202223197913 U CN202223197913 U CN 202223197913U CN 218621255 U CN218621255 U CN 218621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beam
bracket
stepless
main
cooper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79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晨
舒超
李超
王明军
魏鑫
程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Haizhong Fab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Haizhong Fab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Haizhong Fab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Haizhong Fab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79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1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1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1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其包括无级送经机构、支架、副经轴及链轮组;支架架设固定于无级送经机构上;副经轴转动设置于支架上,与无级送经机构中的主经轴平行设置;链轮组设置于支架外侧,链轮组传动连接副经轴与无级送经机构中的主经轴。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送经装置难以满足现有的高密度织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
背景技术
单轴送经机构再设计之初便是用于织造常规衣物制品,但随着片梭织机应用范围的推广,越来越多特殊材料品种的织物的织造方法逐步被开发出来,对织物的经密要求就越来越高。
基于目前市场上片梭织机长达十余年的使用寿命和其数十万的市场保有量,一时间该类机型难以一次性淘汰,但是,目前单轴送经机构对高密度的织物还难以胜任,在规定的竖列数内,或在规定的竖列位置上,送经机构并不能准确地输出双倍以上的经纱输出量,导致目前市场上的老式片梭织机应用范围较小,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用于解决送经装置难以满足现有的高密度织物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其包括:无级送经机构;
支架,架设固定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上;
副经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中的主经轴平行设置;
链轮组,设置于所述支架外侧,所述链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副经轴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中的所述主经轴。
相较于现有技术,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无级送经机构上架设一支架,支架上设置的副经轴与主经轴平行,通过多设置一个副经轴,通过链轮组连接主经轴和副经轴,使得主经轴和副经轴同步转动,可以多输出一倍的经纱量,更加适用于高密度的织物,且该双轴协同送经装置适用于老式片梭织机的改造。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副导轴架,所述副导轴架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副经轴平行的副导辊。
进一步地,所述副导轴架包括:横杆,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横杆上,所述滑座与所述副导辊的端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主导轴架,安装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中,所述主导轴架中转动安装有与所述主经轴平行的主导辊,所述主导辊与所述副导辊平行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链轮组包括:两链轮,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副经轴和主经轴传动连接;
至少一张紧齿轮,通过安装臂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链条,绕装于所述两链轮与所述张紧齿轮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顶部,另一度连接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形成三角支撑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无级送经机构包括:机架,其上转动安装有所述主经轴;
电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的蜗杆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杆另一端断开形成副轴;
所述主经轴通过所述蜗轮蜗杆组件中的蜗轮与所述链轮组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包括:工控机,其连接所述电机;
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与所述工控机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经纱的张力;
测速器,所述测速器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测速器用于检测所述副轴的转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2、主经轴;3、电机;4、蜗轮蜗杆组件;5、副轴;
6、支架;7、副经轴;8、链轮组;
81、链轮;82、张紧齿轮;83、安装支臂;84、链条;
9、副导轴架;10、副导辊;
91、横杆;92、滑座;
11、主导轴架;12、主导辊;
13、支撑杆;
14、工控机;15、张力传感器;16、测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其包括:无级送经机构、支架、副经轴及链轮组。
支架设置有两个,两支架架设固定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上两侧,副经轴转动设置于两所述支架之间,副经轴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中的主经轴平行设置。
链轮组至少设置有一组,位于一侧的支架上,链轮组设置于所述支架外侧,所述链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副经轴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中的所述主经轴,用于同步带动主经轴和副经轴转动。
在无级送经机构上架设一支架,支架上设置的副经轴与主经轴平行,通过多设置一个副经轴,通过链轮组连接主经轴和副经轴,使得主经轴和副经轴同步转动,可以多输出一倍的经纱量,更加适用于高密度的织物,且该双轴协同送经装置适用于老式片梭织机的改造。
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副导轴架,副导轴架设置两个,两所述副导轴架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支架上,副导轴架上转动安装有与述副经轴平行的副导辊。副经轴上绕卷的经纱通过副经轴上绕转后张紧向后续织机送去。
其中,所述副导轴架包括:横杆及滑座,横杆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横杆上,滑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滑杆连接的螺栓,用于将滑座紧固定位在滑杆上,所述滑座与所述副导辊的端部转动连接,两滑座与副导辊的两端转动连接,副导辊通过滑座、滑杆连接于支架上,滑座与滑杆的滑动连接可用于调节副导辊的张紧程度。
还包括主导轴架,安装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中,所述主导轴架中转动安装有与所述主经轴平行的主导辊,所述主导辊与所述副导辊平行间隔设置,主经轴上的经纱从主导辊绕卷后送向后方,主导辊与副导辊间隔设置,主经轴和副经轴上的经纱分别从主导辊和副导辊上绕卷后,以此往后同步送出。
其中,链轮组包括:两链轮、张紧齿轮和链条,两链轮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副经轴和主经轴传动连接。
张紧齿轮通过安装臂连接于所述支架上;链条绕装于所述两链轮与所述张紧齿轮上。
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顶部,另一度连接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形成三角支撑机构,提高支架及其上的副经轴的整体稳定性。
所述无级送经机构包括:机架、电机及蜗轮蜗杆组件,机架上转动安装有所述主经轴,电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蜗轮蜗杆组件的蜗杆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杆另一端断开形成副轴,所述主经轴通过所述蜗轮蜗杆组件中的蜗轮与所述链轮组传动连接;
在以往机械式送经装置中,副轴与蜗杆为连接一体,此处将副轴与蜗杆断开,通过电机带动蜗杆转动实现无级调节输出,蜗杆将电机驱动力传递给蜗轮,蜗轮通过啮合的齿轮带动主经轴实现无级调节式的控制其转动。
还包括电控箱、张力传感器和测速器,电控箱设置在无级送经机构一旁,所述电控箱包括:工控机,其连接所述电机,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输出。
张力传感器与所述工控机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经纱的张力;
测速器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测速器用于检测所述副轴的转速。
工控机可以根据实时检测到的经纱张力和副轴的转速,计算出电机合适的转速。
具体地,电机可采用伺服电机,进行无级调速输出;
电机与蜗轮蜗杆组件之间设置减速机,用于带动蜗杆的转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级送经机构;
支架,架设固定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上;
副经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中的主经轴平行设置;
链轮组,设置于所述支架外侧,所述链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副经轴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中的所述主经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协同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副导轴架,所述副导轴架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副经轴平行的副导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协同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导轴架包括:横杆,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横杆上,所述滑座与所述副导辊的端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协同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导轴架,安装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中,所述主导轴架中转动安装有与所述主经轴平行的主导辊,所述主导辊与所述副导辊平行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协同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链轮组包括:两链轮,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副经轴和主经轴传动连接;
至少一张紧齿轮,通过安装臂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链条,绕装于所述两链轮与所述张紧齿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协同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顶部,另一度连接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形成三角支撑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协同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送经机构包括:机架,其上转动安装有所述主经轴;
电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的蜗杆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杆另一端断开形成副轴;
所述主经轴通过所述蜗轮蜗杆组件中的蜗轮与所述链轮组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协同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包括:工控机,其连接所述电机;
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与所述工控机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经纱的张力;
测速器,所述测速器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测速器用于检测所述副轴的转速。
CN202223197913.6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 Active CN218621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7913.6U CN218621255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7913.6U CN218621255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1255U true CN218621255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51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7913.6U Active CN218621255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12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43294U (zh) 一种纯棉纱加工用牵伸设备
CN218621255U (zh) 一种双轴协同送经装置
CN214060789U (zh) 一种纱线整经机
CN210262126U (zh) 纺纱多辊收卷装置
CN109667014B (zh) 一种用于中小批量打样的经轴制作装置
CN217142146U (zh) 一种六角网生产用送丝摆线系统
CN211112429U (zh) 一种整经罗拉装置
CN112520453A (zh) 一种纺织机械全方位位移结构
CN109440363B (zh) 一种调节进线速度装置
CN217479670U (zh) 一种经纬纺织机用机外送经机构
CN211734604U (zh) 一种整经机的计长自停装置
CN219708608U (zh) 织机布料收卷结构
CN214114396U (zh) 一种自动收带机
CN208980046U (zh) 复绕机
CN212245652U (zh) 线料缓存装置
CN218595690U (zh) 一种用于牛仔布修布机的上料引导装置
CN217577657U (zh) 一种全自动毛巾横缝机用输料张力调节机构
CN220165387U (zh) 玻璃铺纸机的纸张传送机构
CN219032530U (zh) 一种编织圆机布边稳定装置
CN220846431U (zh) 一种玻璃纤维织布双排整经架
CN213445534U (zh) 一种中心线收卷机
CN219341161U (zh) 一种织机恒张力卷取装置
CN221117821U (zh) 一种织机电子送经装置
CN220182324U (zh) 一种滚筒转印机的张力调节机构
CN221295619U (zh) 一种工业膜卷制用张力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dual axis collaborative let-off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314

Pledgee: Yangzhou Branch of Bank of Nanjing Co.,Ltd.

Pledgor: Yangzhou Haizhong Fabric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175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