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6268U - 车用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发射端 - Google Patents

车用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发射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6268U
CN218616268U CN202222624718.0U CN202222624718U CN218616268U CN 218616268 U CN218616268 U CN 218616268U CN 202222624718 U CN202222624718 U CN 202222624718U CN 218616268 U CN218616268 U CN 218616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wireless charging
coil
charging devic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47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宣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ay Communication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ay Communication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ay Communication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ay Communication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47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6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6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6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接收端和无线充电发射端,其中,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导磁铁芯底座、金属管线圈和循环泵,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金属管线圈盘绕在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所述环形槽内并形成至少一层,所述金属管线圈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均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侧面穿出;所述循环泵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相连,所述金属管线圈内流通有冷却介质。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使用了金属管绕制的感应线圈,金属管内使用冷却介质循环散热,金属管的在高频电场中阻值较低配合使用导磁铁芯引导约束磁力线,可以实现更高的输出功率和安全稳定性。

Description

车用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发射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发射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清洁能源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得到国家的扶持与重视,石油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面对石油消耗终端不断增大(庞大的汽车数量)和不断减少的石油储量,电动汽车有全面替代传统汽车的趋势,推广电动汽车的障碍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难题。
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机充电方式有三种:有线充电结构、无线充电结构和更换电池方案;有线充电技术成熟,成本低,但是面临着雨雪天气有触电的危险,而且频繁的插拔街头,以及有限充电对设备,充电距离的限制,都让如今日益紧张的停车关系显得更加捉襟见肘;更换电池的方案看似完美,但是不同汽车产商之间的电池差异明显,不具有普遍性,而且汽车电池的更换相对专业,普通人很难完成安全规定下的更换操作,而且不同车辆的电池结构不同,很难形成统一的电池规格及规范,这也是换电池模式无法推广的原因之一;无线充电是近年来兴起的耦合充电方式,虽然技术不够成熟,成本高,但是,它具有便捷、安全的优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汽车的无线充电不同于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充电,汽车的无线充电需要更高的充电功率,那样线圈就会产生更高的热量,而热量一上升就会促使系统会降低无线充电的功率,现有的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其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设计散热慢,并不能满足的高功率的能量传输需求,导致车辆充电效率较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和维护更加方便,并且泵压高的液压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如下: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导磁铁芯底座,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槽;
金属管线圈,所述金属管线圈盘绕在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所述环形槽内并形成至少一层,所述金属管线圈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均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侧面穿出;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相连,所述金属管线圈内流通有冷却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的管口上均设置有快拆管接头,所述快拆管接头包括螺帽、锥形卡紧环、环形垫片以及环形密封圈,所述螺帽的中心设置有穿管口,所述穿管口内侧的所述螺帽上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卡紧环适配的锥形面,所述锥形卡紧环、所述环形垫片和所述环形密封圈依次放置在所述螺帽内,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的管口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帽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的管口上。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卡紧环的内圈上设置有环形波纹槽。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管线圈的所述第一接线端上设置有第一线圈接线端子,所述金属管线圈的所述第二接线端上设置有第二线圈接线端子,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均包括套环部以及一体成型在所述套环部上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上设置有接线孔以及接线拧紧螺丝。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同一侧面穿出,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的所述接线部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的所述接线部朝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管线圈为铜管线圈,所述冷却介质包括冷却油和冷却液。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槽中部的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中柱为长方体柱。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磁铁芯底座内部的所述金属管线圈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连接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连接的功率调节电路,以及与所述功率调节电路连接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连接的高频逆变电路,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连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的第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用于接入电网。
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接收端和无线充电发射端,其中,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导磁铁芯底座、金属管线圈和循环泵,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金属管线圈盘绕在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所述环形槽内并形成至少一层,所述金属管线圈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均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侧面穿出;所述循环泵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相连,所述金属管线圈内流通有冷却介质。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使用了金属管绕制的感应线圈,金属管内使用冷却介质循环散热,金属管的在高频电场中阻值较低配合使用导磁铁芯引导约束磁力线,可以实现更高的输出功率和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泵未示出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拼接式的导磁铁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拆管接头的半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循环泵未示出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循环泵未示出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无线充电接收端的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组成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导磁铁芯底座;20-环形槽;30-金属管线圈;40-第一接线端;50-第二接线端;70-快拆管接头;80-螺帽;90-锥形卡紧环;100-环形垫片;110-环形密封圈;120-锥形面;130-外螺纹;140-环形波纹槽;150-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60-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70-套环部;180-接线部;190-接线孔;200-接线拧紧螺丝;210-中柱;220-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30-率调节电路;240-电池;250-高频逆变电路;260-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70-第二整流滤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导磁铁芯底座10、金属管线圈30和循环泵(图中未示出)。
参见图1,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槽20;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整体为一个四边倒角的长方体,所述环形槽20居中设置,所述环形槽20中部的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中柱210为长方体柱或圆柱;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可以为拼接式,即在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中心经过所述中柱210将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对称分成2半,2半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通过插销和插孔结构连接,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线圈装配到所述环形槽20内;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制作材料可以为硅钢片;
参见图1和图3,所述金属管线圈10盘绕在所述导磁铁芯底座30的所述环形槽20内并形成至少一层,所述金属管线圈30的第一接线端40和第二接线端50均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侧面穿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金属管线圈30的材料可以为金、银、铜、铝等导电金属,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例如所述金属管线圈30为铜管线圈,所述铜管线圈的层数可以根据设计的输出功率盘绕成多层,为了便于散热,多层金属管线圈10之间是间隙设置的以便于热量的散出,当然的每层金属管线圈10之间也可以紧密接触仅通过所述金属管线圈10内的冷却介质将热量导出,以使得整个所述金属管线圈10的整体可以更加紧凑,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下所述金属管线圈10的输出功率;
参见图1,所述循环泵(图中未示出)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相连,所述金属管线圈10内流通有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包括冷却油和冷却液。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循环泵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相连,在所述第一管道和/或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换热器;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管道和/或第二管道上设置有冷却池,在循环泵的作用下以使所述金属管线圈10内的冷却介质可以得到实时更新。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的管口上均设置有快拆管接头70,参见图4,所述快拆管接头70包括螺帽80、锥形卡紧环90、环形垫片100以及环形密封圈110,所述螺帽80的中心设置有穿管口,所述穿管口内侧的所述螺帽80上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卡紧环90适配的锥形面120,所述锥形卡紧环90、所述环形垫片100和所述环形密封圈110依次放置在所述螺帽80内,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的管口上均设置有外螺纹130,所述螺帽130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的管口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锥形卡紧环90在所述螺帽80拧紧的过程中起到夹紧管道的作用,所述环形密封圈110则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环形垫片100则起到增大所述螺帽80和所述环形密封圈110之间摩擦进而防松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快拆管接头70是预先装在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的管口上的,在管道连接时,以所述循环泵60的输入口的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接线端40连接为例,先把所述螺帽80从所述第一接线端40的管口上松开一定的距离,之后所述循环泵60的输入口的第一管道依次穿过所述螺帽80的中心,所述锥形卡紧环90、所述环形垫片100和所述环形密封圈110直至与所述第一接线端40的管口接触,之后逐渐拧紧所述螺帽80,在所述螺帽80逐渐拧紧的过程中,通过所述锥形面120的限位作用,所述锥形卡紧环90的内圈直径会越来越小从而将所述循环泵60的输入口的第一管道夹紧,从而完成两根管道的连接。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卡紧环90的内圈上设置有环形波纹槽14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环形波纹槽140在所述锥形卡紧环90的内圈上设置有多圈,所述环形波纹槽140的作用在于增大所述锥形卡紧环90的内圈与插入管道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也便于松开之后插入管道与所述锥形卡紧环90之间的分离。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管线圈10的所述第一接线端40上设置有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所述金属管线圈10的所述第二接线端50上设置有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参见图5,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均包括套环部170以及一体成型在所述套环部170上的接线部180,所述接线部180上设置有接线孔190以及接线拧紧螺丝20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套环部170的孔径略小于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的外径,在装配时,先对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进行降温,待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的管径收缩之后,将所述套环部170套到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上,然后等待恢复常温,即可完成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的装配。
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同一侧面穿出,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的所述接线部180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的所述接线部180朝向相反。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的所述接线部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的所述接线部180朝向相反的意思就是,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的所述接线部180的朝向如果是向左,则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的所述接线部180的朝向如果是向右,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的所述接线部180的朝向如果是向上,则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的所述接线部180的朝向如果是向下,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的所述接线部180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的所述接线部180朝向相反的好处是,在接线时,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的接线互不干扰,接线操作更加的方便。
参见图6和图7,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还可以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不同侧面穿出,例如所述第一接线端40可以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左侧面穿出,则所述第二接线端50还可以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后侧面穿出;所述第一接线端40可以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左侧面穿出,则所述第二接线端50还可以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右侧面穿出;简单的归纳来讲,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可以分别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相对或者相邻的两个侧面穿出,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还可以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不同侧面穿出同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接线操作,避免接线时的相互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内部的所述金属管线圈30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绝缘层。在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层的作用是当所述金属管线圈30盘绕有多层时防止电流在不同层所述金属管线圈30之间流窜,从而影响所述金属管线圈30的输入或输出效率。
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连接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20,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20连接的功率调节电路230,以及与所述功率调节电路230连接的电池240。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20和所述功率调节电路230均为从现有技术中选则的电路,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20和所述功率调节电路230的具体电路组成并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点,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连接的高频逆变电路250,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连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60,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60连接的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70,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70用于接入电网。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中,所述高频逆变电路250、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60和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70同样均为从现有技术中选则的电路,所述高频逆变电路250、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60和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70的具体电路组成也并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点,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此也不做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上述的车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和车用无线充电接收端,所述车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连接的高频逆变电路250,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连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60,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60连接的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70,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70用于接入电网。所述车用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连接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20,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20连接的功率调节电路230,以及与所述功率调节电路230连接的电池240。
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中,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无线充电系统,在充电时,发射端与电网相连,通过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70、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60、所述高频逆变电路250及发射线圈将电网的电能转化为电磁波发射;接收端利用接收线圈耦合接收发射线圈发射出来的电磁波,然后通过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20和所述功率调节电路230后输出至电池进行充电,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只需发射端和接收端的无线通讯单元进行通讯控制,无需接收端与发射端直接接触,避免了充电设备漏电及机械磨损的问题。另外发射端采用将电网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然后再逆变为高频交流电的方式,增大了发射端与接收端的感应耦合能力,提高了充电效率。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一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导磁铁芯底座10、金属管线圈30、冷却液池和循环泵,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槽20;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为一个四边倒角的长方体,所述环形槽20居中设置,所述环形槽20中部的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中柱210为长方体柱;
所述金属管线圈10盘绕在所述导磁铁芯底座30的所述环形槽20内并形成4层,相邻层所述金属管线圈10之间相互错位,所述金属管线圈30的第一接线端40和第二接线端50均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同一侧面穿出;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的所述接线部180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的所述接线部180朝向相反,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内部的所述金属管线圈30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绝缘层;
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的管口上均设置有快拆管接头70,所述循环泵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相连;
所述快拆管接头70包括螺帽80、锥形卡紧环90、环形垫片100以及环形密封圈110,所述螺帽80的中心设置有穿管口,所述穿管口内侧的所述螺帽80上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卡紧环90适配的锥形面120,所述锥形卡紧环90、所述环形垫片100和所述环形密封圈110依次放置在所述螺帽80内,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的管口上均设置有外螺纹130,所述螺帽130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的管口上;
所述金属管线圈10的所述第一接线端40上设置有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所述金属管线圈10的所述第二接线端50上设置有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参见图5,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均包括套环部170以及一体成型在所述套环部170上的接线部180,所述接线部180上设置有接线孔190以及接线拧紧螺丝200。
<第2实施方式>
一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导磁铁芯底座10、金属管线圈30、冷却液池和循环泵,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槽20;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为一个四边倒角的长方体,所述环形槽20居中设置,所述环形槽20中部的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中柱210为长方体柱;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可以为拼接式,即在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中心经过所述中柱210将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对称分成2半,2半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通过插销和插孔结构连接;
所述金属管线圈10盘绕在所述导磁铁芯底座30的所述环形槽20内并形成4层,相邻层所述金属管线圈10之间相互错位,所述金属管线圈30的第一接线端40和第二接线端50均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的同一侧面穿出;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的所述接线部180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的所述接线部180朝向相反,所述导磁铁芯底座10内部的所述金属管线圈30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绝缘层;
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的管口上均设置有快拆管接头70,所述循环泵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相连;
所述快拆管接头70包括螺帽80、锥形卡紧环90、环形垫片100以及环形密封圈110,所述螺帽80的中心设置有穿管口,所述穿管口内侧的所述螺帽80上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卡紧环90适配的锥形面120,所述锥形卡紧环90、所述环形垫片100和所述环形密封圈110依次放置在所述螺帽80内,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的管口上均设置有外螺纹130,所述螺帽130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线端40和所述第二接线端50的管口上;
所述金属管线圈10的所述第一接线端40上设置有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所述金属管线圈10的所述第二接线端50上设置有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参见图5,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150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160均包括套环部170以及一体成型在所述套环部170上的接线部180,所述接线部180上设置有接线孔190以及接线拧紧螺丝200。
<第3实施方式>
一种车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中的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连接的高频逆变电路250,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连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60,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60连接的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70,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270用于接入电网。
<第4实施方式>
一种车用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中的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连接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20,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220连接的功率调节电路230,以及与所述功率调节电路230连接的电池240。
<第5实施方式>
一种车用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第3实施方式中的车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和第4实施方式中的车用无线充电接收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接收端和无线充电发射端,其中,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导磁铁芯底座、金属管线圈和循环泵,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金属管线圈盘绕在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所述环形槽内并形成至少一层,所述金属管线圈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均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侧面穿出;所述循环泵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相连,所述金属管线圈内流通有冷却介质。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使用了金属管绕制的感应线圈,金属管内使用冷却介质循环散热,金属管的在高频电场中阻值较低配合使用导磁铁芯引导约束磁力线,可以实现更高的输出功率和安全稳定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磁铁芯底座,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槽;
金属管线圈,所述金属管线圈盘绕在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所述环形槽内并形成至少一层,所述金属管线圈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均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侧面穿出;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相连,所述金属管线圈内流通有冷却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的管口上均设置有快拆管接头,所述快拆管接头包括螺帽、锥形卡紧环、环形垫片以及环形密封圈,所述螺帽的中心设置有穿管口,所述穿管口内侧的所述螺帽上设置有与所述锥形卡紧环适配的锥形面,所述锥形卡紧环、所述环形垫片和所述环形密封圈依次放置在所述螺帽内,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的管口上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帽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的管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卡紧环的内圈上设置有环形波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线圈的所述第一接线端上设置有第一线圈接线端子,所述金属管线圈的所述第二接线端上设置有第二线圈接线端子,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均包括套环部以及一体成型在所述套环部上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上设置有接线孔以及接线拧紧螺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同一侧面穿出,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子的所述接线部和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子的所述接线部朝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线圈为铜管线圈,所述冷却介质包括冷却油和冷却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中部的所述导磁铁芯底座的中柱为长方体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铁芯底座内部的所述金属管线圈的内壁和外壁上均设置绝缘层。
9.一种车用无线充电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连接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连接的功率调节电路,以及与所述功率调节电路连接的电池。
10.一种车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无线充电装置,与所述车用无线充电装置连接的高频逆变电路,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连接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的第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用于接入电网。
CN202222624718.0U 2022-09-30 2022-09-30 车用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发射端 Active CN218616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4718.0U CN218616268U (zh) 2022-09-30 2022-09-30 车用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发射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4718.0U CN218616268U (zh) 2022-09-30 2022-09-30 车用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发射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6268U true CN218616268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68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4718.0U Active CN218616268U (zh) 2022-09-30 2022-09-30 车用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发射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6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50860B2 (ja)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用変成器
US5594317A (en) Inductive charger field shaping using nonmagnetic metallic conductors
CN108878111B (zh) 一种重叠式无线充电线圈及电能传输系统
JPH08280139A (ja) ハイブリッドな渦巻き状/螺旋状の形状の巻線の幾何学的配置を使用した熱の管理
CN111224471B (zh) 电场耦合式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大效率跟踪方法
CN107612159A (zh) 一种兼具pwm控制和调频控制的单发射对四接收线圈电动汽车静态无线供电系统
CN218616268U (zh) 车用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发射端
CN104684293A (zh) 电子装置,外壳与绕线筒架
CN110235336B (zh) 集成车载充电机电路及制造方法、集成车载充电机
WO2020056605A1 (zh) 集成车载充电机电路及制造方法、集成车载充电机
CN107612153B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系统的三线圈结构
Chang et al.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oils with repeater array for electric scooter
CN103606786B (zh) 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
CN203607625U (zh) 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
CN205753990U (zh) 一种高隔离dc-dc电源模块
CN209948156U (zh) 一种内置液冷装置的大功率充电枪
CN114132189A (zh) 电动汽车大功率多端口无线充电桩
CN113593840A (zh) 内置冷板的高频变压器
CN112688437A (zh) 一种单电容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215451002U (zh) 空冷电缆接头结构
CN220053531U (zh) 无线充电设备及充电自行车
CN213845702U (zh) 一种大电流单芯电力连接器插座
CN203722275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113937904B (zh) 一种基于井下旋转导向的多路无线电能传输耦合机构
CN218582865U (zh) 一种高效散热式机油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