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5141U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85141U CN218585141U CN202222551208.5U CN202222551208U CN218585141U CN 218585141 U CN218585141 U CN 218585141U CN 202222551208 U CN202222551208 U CN 202222551208U CN 218585141 U CN218585141 U CN 2185851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backlight module
- emitting units
- emitting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945 sealing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56 thermo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其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包括由背板底板和多个背板侧板围合形成的容置槽;还包括:位于容置槽内的透明基板,透明基板包括邻近背板底板的第一表面和背离背板底板的第二表面;设置于第一表面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多个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朝向第一表面,多个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焊盘设置在第一发光单元出光面的一侧;形成于第一表面的反射层,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在第一表面的投影和反射层不重叠。本实施例公开的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的光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无需设置封胶层对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进行保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置封胶层时封胶不均对亮度均匀性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Mini LED因其较好的区域调光性能,常被用于制备高对比度或高亮度的背光模组,目前Mini LED采用白光LED或蓝光LED两种,为达到更好的色彩饱和度,多采用蓝光MiniLED加量子点(QD)的方式。
现有技术中,Mini LED打件于灯板靠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为保护Mini LED的发光面,需要在灯板靠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进行全封胶设计,封胶层高于Mini LED的发光面,封胶层靠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设置量子点层及其他膜层。现有Mini LED的封胶层存在封胶不均的问题,对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以及画质品质会产生影响。
因此,亟需一种背光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背光模组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由背板底板和多个背板侧板围合形成的容置槽;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的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包括邻近所述背板底板的第一表面和背离所述背板底板的第二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焊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出光面的一侧;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反射层,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投影和所述反射层不重叠。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二发光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出光面背离所述第二表面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焊盘设置在背离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出光面的一侧。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投影与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投影相互交错。
可选地,所述第二表面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用于覆盖封装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
可选地,所述第二表面外侧还设置有凹槽,所述保护层边缘延伸至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聚碳酸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材料。
可选地,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的所述保护层还设置有量子点膜。
可选地,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一一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内填充有量子点粒子。
可选地,所述第二表面还设置有镀膜层或玻璃层,用于封闭所述开口内的量子点粒子。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连接;或者,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反射层,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投影和所述反射层不重叠。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的光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无需设置封胶层对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进行保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置封胶层时封胶不均对亮度均匀性产生影响。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图2中透明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4B是图2中透明基板的另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透明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0-背光模组;11-透明基板;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2-第一发光单元;121-第一焊盘;1211-第一正极焊盘;1212-第一负极焊盘;122-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128-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129-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二部分光线;13-反射层;14-第二发光单元;141-第二焊盘;1411-第二正极焊盘;1412-第二负极焊盘;142-第二发光单元的出光面;15-保护层;161-量子点膜;162-聚光膜;163-扩散膜;164-开口;165-镀膜层;18-柔性电路板;181-柔性电路板的正极;182-柔性电路板的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10包括由背板底板(图未示)和多个背板侧板(图未示)围合形成的容置槽;还包括位于容置槽内的透明基板11,其中透明基板11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邻近背板底板,第二表面112背离背板底板。在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111设置有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2朝向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背光模组10还包括形成于第一表面111的反射层13,第一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2在第一表面111的投影和反射层13不重叠。
具体的,透明基板11可以是玻璃基板,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上设置有走线层以及多个与走线层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焊盘(图未示),第一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2处设置有第一焊盘121,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通过第一焊盘121电连接设置在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的第一连接焊盘,第一发光单元12例如是倒装芯片。第一发光单元12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128依次穿过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后射出,第一发光单元12发出的第二部分光线129穿过第一表面111后被第二表面112反射至反射层13,该第二部分光线129经反射层13反射后从第二表面112射出,从而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12的光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2靠近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设置,无需单独设置封胶层对第一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2进行保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置封胶层时封胶不均对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产生影响。
实施例二
可选地,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还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单元14,多个第二发光单元14设置于背光模组20的第二表面112,且多个第二发光单元14的出光面142背离背光模组20的第二表面112设置,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上设置有走线层以及多个与走线层电连接的第二连接焊盘(图未示)。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单元14的出光面142处没有设置第二焊盘141,第二发光单元14的第二焊盘141设置在背离第二发光单元14出光面142的一侧,第二发光单元14通过第二焊盘141电连接在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的第二连接焊盘,第二发光单元14例如是正装芯片。通过在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同时设置发光单元,且第一发光单元12和第二发光单元14的发光面朝向同一侧,使得背光模组在单位面积内发光单元布局数量增加,从而可以缩小Mini LED的单个控制区,使单位面积内显示面板可控分区数量更多,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2,多个第二发光单元14在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的投影,与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在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的投影不重叠。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单元12与第二发光单元14交错分布,使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尽可能多的通过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112射出,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20的发光亮度。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发光单元12的中心在第二表面112的投影与第二发光单元14的中心在第二表面112的投影相互交错,多个第二发光单元14在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的投影,与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在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的投影可以存在重叠部分,使得背光模组在单位面积内发光单元布局数量进一步增加,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单元12的中心在第二表面112的投影与第二发光单元14的中心在第二表面112的投影相互交错,多个第二发光单元14在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的投影,与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在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的投影不存在重叠部分。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2或图3,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还设置有保护层15,保护层15内用于覆盖封装多个第二发光单元14,示例性的,在将多个第二发光单元14打件于第二表面112上后,还可以采用低温注塑工艺,将保护层15一体成型形成在透明基板11的表面上,达到保护第二发光单元14发光面的目的,且同时可以确保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2或图3,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外侧还设置有凹槽,保护层15的边缘延伸至凹槽内,使透明基板11与保护层15结合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表面112外侧的凹槽以方环或圆环的形式围绕所有的第二发光单元14。
可选地,保护层15的材料为聚碳酸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材料,该混合材料既保留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的高透性,同时又具有聚碳酸酯材料良好的韧性的特点,有利于保护层的热成型和平坦化,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置封胶层时封胶不均对亮度均匀性产生影响,且该混合材料的熔点为190℃左右,低于发光单元的耐受温度260℃,可以将该混合材料利用热压注塑模具一体成型在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11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发光单元14外形矩阵转印至该混合材料板材上,然后将具有与第二发光单元14外形适配的矩阵凹槽的混材料板材与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112表面组合固定在一起。
在其它实施例中,保护层15的材料可以为单独的聚碳酸酯材料或者单独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在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保护层15远离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的一侧还设置有量子点膜161,用于将第一发光单元12和/或第二发光单元14发出的第一颜色的光线转变为第二颜色的光线,例如第一颜色可以为蓝色,第二颜色可以为红色和/或绿色,从而达到更好的色彩饱和度。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2或图3,在量子点膜161远离透明基板11的一侧还依次设置有聚光膜162和扩散膜163,聚光膜162用于将量子点膜161的出光朝向垂直透明基板11的方向进行聚焦,以增加光线的利用率,扩散膜163用于将聚光膜162聚焦后的光进行匀光后入射至液晶面板,使得背光可以为均匀的面光源,保证使用所述背光模组20的显示装置具备较宽的可视角范围。
图4A是图2中透明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4B是图2中透明基板的另一种平面示意图。一并参照图2、图4A和图4B,背光模组10/2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18,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为分区背光,图中仅以一个分区内的布线结构为例,其他分区的布线结构以此类推。
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11的走线层包括第一走线(图未示)和第二走线(图未示),第二表面112的走线层同样包括第一走线(图未示)和第二走线(图未示)。在分区背光的一个分区中,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的第一正极焊盘1211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14的第二正极焊盘1411通过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上的第一走线连接至柔性电路板18的正极181。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的第一负极焊盘1212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14的第二负极焊盘1412通过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上的第二走线连接至柔性电路板18的负极182。可选地,第一发光单元12与第二发光单元14可以仅在在水平方向X上交错分布(如图4A所示),第一发光单元12与第二发光单元14也可以同时在水平方向X和竖直方向Y上交错分布(如图4B所示)。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8为三端结构,第一端用于连接第一表面111的走线,第二端用于连接第二表面112的走线,第三段用于连接驱动电路(图未示)。
实施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背光模组30包括由背板底板(图未示)和多个背板侧板(图未示)围合形成的容置槽;还包括位于容置槽内的透明基板11,其中透明基板11包括相反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邻近背板底板,第二表面112背离背板底板。在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设置有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2朝向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背光模组10还包括形成于第一表面111的反射层13,第一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2在第一表面111的投影和反射层13不重叠。
具体的,透明基板11可以是玻璃基板,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上设置有走线层以及多个与走线层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焊盘(图未示),第一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2处设置有第一焊盘121,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通过第一焊盘121电连接设置在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的第一连接焊盘,第一发光单元12例如是倒装芯片。第一发光单元12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128依次穿过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后射出,第一发光单元12发出的第二部分光线129穿过第一表面111后被第二表面112反射至反射层13,该第二部分光线129经反射层13反射后从第二表面112射出,从而提高了第一发光单元12的光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2靠近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设置,无需单独设置封胶层对第一发光单元12的出光面122进行保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设置封胶层时封胶不均对背光模组的亮度均匀性产生影响。
可选地,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一一对应的开口164,开口164内填充有量子点粒子,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还设置有镀膜层165,用于封闭开口164内的量子点粒子。本实施例通过在透明基板设置填充有量子点粒子的开口,然后利用镀膜层覆盖封闭量子点粒子的开口,充分利用透明基板的厚度空间设置和第一发光单元对应的量子点粒子,无需再另外设置量子点粒子薄膜,有利于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
替代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层165可以替换为玻璃层,通过贴合的方式覆盖开口164内的量子点粒子。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5,在镀膜层165(玻璃层)远离透明基板11的一侧还依次设置有聚光膜162和扩散膜163,聚光膜162用于将镀膜层165(玻璃层)的出光朝向垂直透明基板11的方向进行聚焦,以增加光线的利用率,扩散膜163用于将聚光膜162聚焦后的光进行匀光后入射至液晶面板,使得背光可以为均匀的面光源,保证使用所述背光模组30的显示装置具备较宽的可视角范围。
可选地,背光模组3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18,图6是图5中透明基板的平面示意图,一并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为分区背光,图中仅以一个分区内的布线结构为例,其他分区的布线结构以此类推,本实施例的一个分区中,第一表面111的走线层包括第一走线(图未示)和第二走线(图未示),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的第一正极焊盘1211通过第一表面111的第一走线连接至柔性电路板18的正极181,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的第一负极焊盘1212通过第一表面111的第二走线连接至柔性电路板18的负极182,柔性电路板18还与驱动电路(图未示)连接,用于为第一发光单元提供电压及驱动信号。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8为双端结构,一端用于连接第一表面111的走线,另一端用于连接驱动电路。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车载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智能手表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由背板底板和多个背板侧板围合形成的容置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的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包括邻近所述背板底板的第一表面和背离所述背板底板的第二表面;
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焊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出光面的一侧;
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反射层,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出光面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投影和所述反射层不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二发光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出光面背离所述第二表面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焊盘设置在背离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出光面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投影与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投影相互交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用于覆盖封装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外侧还设置有凹槽,所述保护层边缘延伸至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的所述保护层还设置有量子点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一一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内填充有量子点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还设置有镀膜层或玻璃层,用于封闭所述开口内的量子点粒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连接;或者,所述柔性电路板与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51208.5U CN218585141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51208.5U CN218585141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85141U true CN218585141U (zh) | 2023-03-07 |
Family
ID=85367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51208.5U Active CN218585141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85141U (zh) |
-
2022
- 2022-09-26 CN CN202222551208.5U patent/CN2185851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05054B2 (en) | Light emitting device module | |
US9570424B2 (en) |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backlight unit | |
US7859614B2 (en) |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having dual lens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same | |
US8208093B2 (en) | Light-emit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ght-emitting device | |
CN211979375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EP2587561B1 (en) | Light source module | |
US10824008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11980636U (zh) | 一种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JP6680311B2 (ja) | 発光装置および面発光光源 | |
CN213399142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211237579U (zh) | 一种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20210333634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 |
CN215416207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US8853726B2 (en) |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and light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 |
CN111679498A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WO2024131423A1 (zh) |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
KR20130126407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1769933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218585141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15527137U (zh) | 一种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 |
KR102102703B1 (ko) | Led 패키지, 그 제조 방법, led 패키지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15933246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218863931U (zh) | 背光模组光源及显示屏 | |
CN214174783U (zh) |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 |
CN217062089U (zh) | Led背光模组及显示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