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4849U - 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4849U
CN218584849U CN202222593465.5U CN202222593465U CN218584849U CN 218584849 U CN218584849 U CN 218584849U CN 202222593465 U CN202222593465 U CN 202222593465U CN 218584849 U CN218584849 U CN 218584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opening
state
battery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34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克钰
任少滕
郭立新
郑宏宇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34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4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4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4849U/zh
Priority to EP23734891.7A priority patent/EP4372389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3/080493 priority patent/WO2024066209A1/zh
Priority to US18/219,116 priority patent/US20240106013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1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e.g. cableway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5/0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 E06B5/1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ir-raid or other war-like action; for other protective purposes
    • E06B5/16Fireproof doors or similar closures; Adaptations of fixed construction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04Housings; Supporting member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ire Alar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池,包括检测主体和第一门体。所述检测主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容纳腔,以及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开口相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口移动。所述第一门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门体遮挡部分的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门体密闭所述开口。通过设置第一门体,能够对开口的部分区域进行遮挡,有效提高检测装置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检测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及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各领域中对可以储存能量并有效地利用储存能量的装置兴趣日益增长。电池单体是可以彼此结合的利用新的可再生能量的系统。
电池单体的生产、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检测工作,而检测工作中通常包括许多极限环境,如高温、高压等,电池单体在极限环境中发生安全性事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检测装置安全性较低,不利于电池单体检测工作的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能够提高电池单体检测工作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池,包括检测主体和第一门体。所述检测主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容纳腔,以及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开口相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口移动。所述第一门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门体遮挡部分的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门体密闭所述开口。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门体,能够对开口的部分区域进行遮挡,有效提高检测装置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检测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包括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开口的底端的底边缘,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底边缘相抵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门体密闭所述开口的底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第一门体设置于开口上的底边缘处,能够使第一状态下,第一门体密闭所述开口的底部,使容纳腔的底部形成池状结构,该池状结构具有存蓄流体的作用,通常电池单体在出现安全性事故时会出现燃烧现象,此时前述池状结构能够有效存蓄消防作业引入的消防液,最终使容纳腔内的电池完全浸泡于消防液内,具有显著的消防效果,进而提高检测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第二门体用于密封所述开口。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二门体,能够使容纳腔完全密封,便于对容纳腔内的电池进行检测。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还包括连接所述底边缘的侧边缘,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侧边缘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门体与侧边缘的转动连接,能够便于第一门体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侧边缘包括沿第一方向对应设置于所述底边缘两侧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所述第一门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侧边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侧边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竖直方向。
采用上述结构,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够将第一门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缩短,缩短了第一门体上转动轴到第一门体边缘的距离,进而缩短转轴上的最长力矩,使处于第一状态下的第一门体不易被外力撞击打开,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一部分与第一侧边缘转动连接,第二部分与第二侧边缘转动连接吗,使第一门体为双开门结构,缩短了第二状态下,第一门体向检测装置外部延伸的尺寸,减少检测装置对外部空间的干扰。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状态下,转动至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第二状态下,转动至远离容纳腔的一侧,能够降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切换对容纳腔的干扰。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门体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固定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固定件,能够固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位置关系,提高第一门体的机械强度。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钩和固定杆,所述固定钩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钩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钩相配合,并能够容纳与多个所述固定钩内。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固定钩和固定杆,能够便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固定。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门体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固定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开口。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限位件,能够固定第一门体和开口的位置关系,提高第一状态下第一门体的机械强度。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销和限位槽,所述限位销设置于第一门体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门体移动,所述限位销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并能够移动至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底边缘。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限位销和限位槽,使限位件的结构简单,便于限位件设置。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限位件,能够固定第一门体和开口的位置关系,提高第一状态下第一门体的机械强度。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上靠近所述底边缘的一侧,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上远离所述底边缘的一侧。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限位件设置于第一门体上靠近底边缘的一侧,固定件设置于第一门体上远离底边缘的一侧,一方面,便于限位件将第一门体固定在底边缘上,另一方面,使第一门体上竖直方向的两侧均具有固定结构,显著提高第一门体的机械强度。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环绕所述开口周向设置的凸起件,用于使所述开口处的通过面积降低,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凸起件相抵接。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凸起件,能够在开口处形成门槛结构,提高开口与第二门体连接后的密闭性。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凸起件的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门体相配合,并能够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门体上靠近所述容纳腔一侧的边缘相抵接。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密闭组件,能够密封第一门体和开口间的缝隙,显著提高第一门体对部分开口的密封效果。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底杆和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底杆的两侧的立杆,所述立杆的底部与所述底杆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底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靠近所述底边缘的一侧,并与所述凸起件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相连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底杆的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门体的底部相抵接,两个所述立杆的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门体上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相抵接。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立杆和底杆,使密封组件成U字形,能够同时对第一门体上底部和两侧边处进行密封,提高第一门体的密封效果,且底杆与凸起件相连接,也使密封组件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消防件,所述消防件用于向所述容纳腔内喷射消防液。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消防件,便于容纳腔内出现火情时,快速进行响应。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竖直方向,所述第一门体的尺寸大于所述电池的尺寸。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第一门体的尺寸大于电池的尺寸,能够使所形成的池状结构存蓄消防液的高度可没过电池,提高对电池灭火效果。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在所述电池热失控时发出电信号。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传感器,能够便于出现热失控时发出警报。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排气件,所述排气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将所述容纳腔内的气体排出。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排气件,能够促进容纳腔内的气体被快速排出。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传感器、所述消防件和所述排气件均电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处理器,能够便于对传感器、消防件和排气件进行控制,提高了检测装置的自动化。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中,通过设置减薄区,通过设置第一门体,能够对开口的部分区域进行遮挡,有效提高检测装置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检测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状态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状态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状态下检测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门体及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检测主体;11、容纳腔;12、开口;121、底边缘;122、第一侧边缘;123、第二侧边缘;2、第一门体;21、第一部分;22、第二部分;3、第二门体;31、观察窗;4、密封组件;41、立杆;42、底杆;5、固定件;51、固定杆;52、固定钩;53、固定轴;54、放置钩;6、限位件;7、消防件;71、消防管路;72、喷淋头;8、凸起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方式,也不是与其它实施方式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
本申请中,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单体、锂离子一次电池单体、锂硫电池单体、钠锂离子电池单体、钠离子电池单体或镁离子电池单体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在电池的生产、研发过程中,对电池进行检测是不可避免的工序,检测时,电池难免出现结构性损坏,导致电池短路,造成电池温度快速升高,电池内的电解液被加热后产生大量易燃易爆气体,易出现电池起火等安全事故。发明人注意到,相关技术中,检测装置内电池起火时,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开口处承受较大压力,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通常采用直接喷淋消防液或消防剂的方式进行灭火,但是由于电池外壳的封性能良好,喷淋消防的仅能扑灭电池表层的明火,对电池内部的消防效果较差,不仅使火情难以准确判断,还存在严重的消防风险,严重影响电池检测工序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电池检测工序安全性,发明人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调整检测装置,使检测装置存在一定存蓄消防液的能力,消防时,电池能够浸泡于所存蓄的消防液内,显著提高检测装置的消防效果,进而提高电池检测的安全性。
基于以上考虑,本申请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检测装置。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状态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状态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状态下检测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池,包括检测主体1和第一门体2。检测主体1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腔11,以及开口12,开口12与容纳腔11相连通;第一门体2与开口12相连接,并能够相对于开口12移动。第一门体2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门体2遮挡部分的开口12;在第二状态下,第一门体2密闭开口12。
检测主体1指的是用于检测电池性能(高温、低温或高压等条件下的性能),如检测主体1可为检测温箱。示例性地,检测主体1还可包括温度发生器,用于为容纳腔11提供高温或低温。示例性地,检测主体1还可包括压力发生器,用于为容纳腔11提供高压环境。
容纳腔11为设置于检测主体1内腔室,通过开口12与外部相连通。
第一门体2指的是能够相对于开口12移动,并能够遮挡部分开口12的结构。示例性地,第一门体2的边缘处设置有转轴结构,如合页等,连接第一门体2与开口12,使第一门体2能够相对于开口12转动。
第一状态指的是第一门体2关闭开口12的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本体与开口12相贴合,第二状态指的是第一门体2打开开口12的状态,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本体上至少部分远离开口12,以第一门体2与开口12转动连接为例,第一门体2上远离转轴结构的一端远离开口12。
通过设置第一门体2,能够对开口12的部分区域进行遮挡,有效提高检测装置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检测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图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可选地,容纳腔11和开口12可在检测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多个容纳腔11与多个开口12相对应。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开口12包括沿竖直方向(图中x轴方向)位于开口12的底端的底边缘121,第一门体2与底边缘121相抵接,在第一状态下,第一门体2密闭开口12的底部。
竖直方向指的是重力方向。
通过将第一门体2设置于开口12上的底边缘121处,能够使第一状态下,第一门体2密闭开口12的底部,使容纳腔11的底部形成池状结构,该池状结构具有存蓄流体的作用,通常电池单体在出现安全性事故时会出现燃烧现象,此时前述池状结构能够有效存蓄消防作业引入的消防液,最终使容纳腔11内的电池完全浸泡于消防液内,具有显著的消防效果,进而提高检测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可选地,底边缘121上还可设置有橡胶件,用于加强第一门体2与底边缘121抵接后的密闭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门体3,第二门体3设置于第一门体2远离容纳腔11的一侧,第二门体3用于密封开口12。
通过设置第二门体3,能够使容纳腔11完全密封,便于对容纳腔11内的电池进行检测。
可选地,沿远离开口12的方向,第一门体2与第二门体3层叠设置。
可选地,第二门体3上还设置有观察窗31,在第二门体3关闭时,可通过观察窗31观察容纳腔11。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开口12还包括连接底边缘121的侧边缘,第一门体2与侧边缘转动连接。
通过第一门体2与侧边缘的转动连接,能够便于第一门体2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切换。
可选地,沿竖直方向,可设置多个转轴结构,用于连接侧边缘与第一门体2。
可选地,底边缘121连接有多个侧边缘时,第一门体2可与其中的任一者相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侧边缘包括沿第一方向(图中y轴方向)对应设置于底边缘121两侧的第一侧边缘122和第二侧边缘123,第一门体2包括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1与第一侧边缘122转动连接,第二部分22与第二侧边缘123转动连接,第一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
第一方向指的是底边缘121的长度方向,以开口12为方形为例,底边缘121为方形的底边,第一侧边缘122和第二侧边缘123为竖直边。
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为第一门体2的任一门板,且该门板与第一侧边缘122或第二侧边缘123转动连接。
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能够将第一门体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缩短,缩短了第一门体2上转动结构到第一门体2边缘的距离,进而缩短转轴上的最长力矩,使处于第一状态下的第一门体2不易被外力撞击打开,另一方面,通过将第一部分21与第一侧边缘122转动连接,第二部分22与第二侧边缘123转动连接吗,使第一门体2为双开门结构,缩短了第二状态下,第一门体2向检测装置外部延伸的尺寸,减少检测装置对外部空间的干扰。
可选地,第一部分21的转动方向与第二部分22的转动方向相反,且第一状态下,第一部分21上远离转动结构的一侧,与第二部分22上远离转动结构的一侧相抵接。
可选地,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可沿竖直方向排布,并连接于同一侧边缘,即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同时与第一侧边缘122相连接,或,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同时与第二侧边缘123相连接,能够通过分别控制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进行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控制所形成的池状结构的存蓄容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在第二状态下,转动至远离容纳腔11的一侧。
通过将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在第二状态下,转动至远离容纳腔11的一侧,能够降低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切换对容纳腔11的干扰。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门体2还包括固定件5,固定件5用于在第一状态下固定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
固定件5指的是用于固定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的门闩状结构。
通过设置固定件5,能够固定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的位置关系,提高第一门体2的机械强度。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门体2及密封组件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及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固定件5包括固定钩52和固定杆51,固定钩52设置有多个,多个固定钩52分别设置于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上,固定杆51与固定钩52相配合,并能够容纳与多个固定钩52内。
通过设置固定钩52和固定杆51,能够便于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相固定。
可选地,固定杆51长度的一端可设置有固定轴53,使固定杆51能够以其一端为轴进行转动,固定杆51转动至水平状态可与多个固定钩52相连接,对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进行固定。
可选地,固定轴53上远离固定钩52侧一侧还设置有放置钩54,用于在第二状态下放置固定杆51。
可选地,固定钩52可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钩5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相同,并分别位于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上。
如图1、图2、图3及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门体2还包括限位件6,限位件6用于在第一状态下固定第一门体2和开口12。
限位件6指的是用于固定第一门体2和开口12的插销状结构。
通过设置限位件6,能够固定第一门体2和开口12的位置关系,提高第一状态下第一门体2的机械强度。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限位件6包括限位销和限位槽,限位销设置于第一门体2上,并能够相对于第一门体2移动,限位销与限位槽相配合,并能够移动至限位槽内,限位槽设置于底边缘121。
通过设置限位销和限位槽,使限位件6的结构简单,便于限位件6设置。
可选地,限位销的轴向可与竖直方向平行,通过使限位销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控制限位销进入限位槽或从限位槽内移出。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限位件6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件6分别设置于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上。
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限位件6,能够固定第一门体2和开口12的位置关系,提高第一状态下第一门体2的机械强度。
可选地,限位件6可设置与第一部分21或第二部分22上远离其转轴结构的一侧。
可选地,第一门体2还包括配合件,在第二状态下固定第一门体2和开口12,降低第一门体2在第二状态下晃动,对电池进出开口12造成影响,如在第一门体2上设置有磁性结构或挂钩结构,使第一门体2在第二状态下能够与检测主体1相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限位件6设置于第一门体2上靠近底边缘121的一侧,固定件5设置于第一门体2上远离底边缘121的一侧。
通过将限位件6设置于第一门体2上靠近底边缘121的一侧,固定件5设置于第一门体2上远离底边缘121的一侧,一方面,便于限位件6将第一门体2固定在底边缘121上,另一方面,使第一门体2上竖直方向的两侧均具有固定结构,显著提高第一门体2的机械强度。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环绕开口12周向设置的凸起件8,用于使开口12处的通过面积降低,第一门体2与凸起件8相抵接。
凸起件8指的环绕开口12周向设置的凸台状结构,用于降低容纳腔11到开口12的平坦度,如在竖直方向上,使容纳腔11与开口12高度差异,具体到开口12的底边缘121,即在底边缘121处形成门槛结构。
通过设置凸起件8,能够在开口12处形成门槛结构,提高开口12与第二门体3连接后的密闭性。
可选地,凸起件8与检测主体1一体成型。
如图1、图2、图3及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还包括密封组件4,密封组件4设置于凸起件8的靠近容纳腔11的一侧,并与第一门体2相配合,并能够在第一状态下与第一门体2上靠近容纳腔11一侧的边缘相抵接。
密封组件4指的是在开口12的靠近容纳腔11一侧,能够在第一状态下与第一门体2相配合的门框状结构,在容纳腔11内出现安全事故时,往往伴随着明显的腔内压力边缘,设置于开口12的靠近容纳腔11一侧的密封组件4,能够有效承接容纳腔11内的压力,提高第一门体2的机械强度。
通过设置密闭组件,能够密封第一门体2和开口12间的缝隙,显著提高第一门体2对部分开口12的密封效果。
可选地,密封组件4上远离底边缘121的一侧可不与第一门体2相配合。
可选地,密封组件4与第一门体2的连接处还可设置有耐高低温硅胶进行密封。
如图1、图2、图3及图5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密封组件4包括底杆42和沿第一方向位于底杆42的两侧的立杆41,立杆41的底部与底杆42的顶部相连接,底杆42设置于容纳腔11内靠近底边缘121的一侧,并与凸起件8靠近容纳腔11的一侧相连接,在第一状态下,底杆42的远离容纳腔11的一侧与第一门体2的底部相抵接,两个立杆41的远离容纳腔11的一侧分别与第一门体2上第一方向的两侧相抵接。
通过设置立杆41和底杆42,使密封组件4成U字形,能够同时对第一门体2上底部和两侧边处进行密封,提高第一门体2的密封效果,且底杆42与凸起件8相连接,也使密封组件4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
可选地,底杆42与立杆41可一体成型。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还包括消防件7,消防件7用于向容纳腔11内喷射消防液。
消防件7指的是能够朝向容纳腔11内喷射消防液的消防系统,如消防件7可包括消防管路71和喷淋头72,消防管路71可从检测主体1外部延伸至容纳腔11内,喷淋头72与消防管路71相连接,用于喷射消防液。
消防液指的是用于灭火的流体,如水。
通过设置消防件7,便于容纳腔11内出现火情时,快速进行响应。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沿竖直方向,第一门体2的尺寸大于电池的尺寸。
通过将第一门体2的尺寸大于电池的尺寸,能够使所形成的池状结构存蓄消防液的高度可没过电池,提高对电池灭火效果。
可选地,电池放置于容纳腔11内时,沿竖直方向,电池的上边缘低于第一门体2上边缘。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设置于容纳腔11内,用于在电池热失控时发出电信号。
传感器指的是能够感测出电池出现热失控的装置,如烟雾传感器、漏液传感器等。
通过设置传感器,能够便于出现热失控时发出警报。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还包括排气件,排气件设置于容纳腔11内,用于将容纳腔11内的气体排出。
通过设置排气件,能够促进容纳腔11内的气体被快速排出。
可选地,排气件可为风扇或负压结构。
可选地,检测主体1上还设置有与容纳腔11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上设置有排气阀,用于将排气通道关闭或打开,排气件在排气通道处形成负压,从而促进容纳腔11内的气体排出,使容纳腔11内的压力快速降低。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传感器、消防件7和排气件均电连接。
处理器指的是能够远程控制处理器与传感器、消防件7和排气件的单元,如CPU。
通过设置处理器,能够便于对传感器、消防件7和排气件进行控制,提高了检测装置的自动化。
可选地,检测装置还包括报警件,报警件与处理器电连接,能够在容纳腔11内出现热失控时进行报警,如蜂鸣器等。
可选地,检测装置还包括排出件,排出件设置于容纳腔11内,能够将容纳腔11内存蓄的消防液排出,排出件可与容纳腔11一体设置,也可与容纳腔11分体设置,在容纳腔11需要排出消防液时,将排出件转移至容纳腔11内进行工作。示例性地,排出件指的是用于促使流体移动的泵体,如排水泵。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池,包括检测主体1和第一门体2。检测主体1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腔11,以及开口12,开口12与容纳腔11相连通;第一门体2与开口12相连接,并能够相对于开口12移动。第一门体2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门体2遮挡部分的开口12;在第二状态下,第一门体2密闭开口12。开口12包括沿竖直方向位于开口12的底端的底边缘121,第一门体2与底边缘121相抵接,在第一状态下,第一门体2密闭开口12的底部。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门体3,第二门体3设置于第一门体2远离容纳腔11的一侧,第二门体3用于密封开口12。开口12还包括连接底边缘121的侧边缘,第一门体2与侧边缘转动连接。侧边缘包括沿第一方向对应设置于底边缘121两侧的第一侧边缘122和第二侧边缘123,第一门体2包括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1与第一侧边缘122转动连接,第二部分22与第二侧边缘123转动连接,第一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环绕开口12周向设置的凸起件8,用于使开口12处的通过面积降低,第一门体2与凸起件8相抵接。检测装置还包括密封组件4,密封组件4设置于凸起件8的靠近容纳腔11的一侧,并与第一门体2相配合,并能够在第一状态下与第一门体2上靠近容纳腔11一侧的边缘相抵接。检测装置还包括消防件7,消防件7用于向容纳腔11内喷射消防液。沿竖直方向,第一门体2的尺寸大于电池的尺寸。检测装置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设置于容纳腔11内,用于在电池热失控时发出电信号。检测装置还包括排气件,排气件设置于容纳腔11内,用于将容纳腔11内的气体排出。检测装置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传感器、消防件7和排气件均电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20)

1.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主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容纳腔,以及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第一门体,与所述开口相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口移动,所述第一门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门体密闭部分的所述开口;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门体避让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包括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开口的底端的底边缘,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底边缘相抵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门体密闭所述开口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第二门体用于密封所述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还包括连接所述底边缘的侧边缘,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侧边缘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缘包括沿第一方向对应设置于所述底边缘两侧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所述第一门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侧边缘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侧边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竖直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状态下,转动至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固定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钩和固定杆,所述固定钩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钩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钩相配合,并能够容纳与多个所述固定钩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固定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销和限位槽,所述限位销设置于第一门体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门体移动,所述限位销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并能够移动至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底边缘。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上靠近所述底边缘的一侧,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上远离所述底边缘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5-12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环绕所述开口周向设置的凸起件,用于使所述开口处的通过面积降低,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凸起件相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凸起件的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门体相配合,并能够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门体上靠近所述容纳腔一侧的边缘相抵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底杆和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底杆的两侧的立杆,所述立杆的底部与所述底杆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底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靠近所述底边缘的一侧,并与所述凸起件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相连接,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底杆的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门体的底部相抵接,两个所述立杆的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门体上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相抵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消防件,所述消防件用于向所述容纳腔内喷射消防液。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竖直方向,所述第一门体的尺寸大于所述电池的尺寸。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在所述电池热失控时发出电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排气件,所述排气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将所述容纳腔内的气体排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传感器、所述消防件和所述排气件均电连接。
CN202222593465.5U 2022-09-28 2022-09-28 检测装置 Active CN218584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3465.5U CN218584849U (zh) 2022-09-28 2022-09-28 检测装置
EP23734891.7A EP4372389A1 (en) 2022-09-28 2023-03-09 Test device
PCT/CN2023/080493 WO2024066209A1 (zh) 2022-09-28 2023-03-09 检测装置
US18/219,116 US20240106013A1 (en) 2022-09-28 2023-07-07 Testing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3465.5U CN218584849U (zh) 2022-09-28 2022-09-28 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4849U true CN218584849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7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3465.5U Active CN218584849U (zh) 2022-09-28 2022-09-28 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4849U (zh)
WO (1) WO20240662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209A1 (zh) * 2022-09-28 2024-04-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09120A1 (fr) * 2006-11-28 2008-05-30 Henri Gueulle Systeme de fermeture securise pour volets battants.
CN108853837B (zh) * 2018-08-02 2023-07-07 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步入式温度试验装置
CN211182435U (zh) * 2019-12-16 2020-08-04 深圳优特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过充安全性能的热电检测装置
CN211513212U (zh) * 2019-12-25 2020-09-18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防火装置
CN213449993U (zh) * 2020-05-22 2021-06-15 唐梦博 一种带有窗扇的门窗
CN213482414U (zh) * 2020-08-19 2021-06-18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电池包的环境舱组件
CN215369534U (zh) * 2021-01-29 2021-12-31 无锡市海联舰船内装有限公司 一种双扇防火门
CN215638281U (zh) * 2021-04-23 2022-01-25 昆明春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库用高效密封的平开门结构
CN215894680U (zh) * 2021-06-25 2022-02-22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电池测试安全箱
CN216915577U (zh) * 2021-07-10 2022-07-08 北京中岩智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储能电站
CN215841318U (zh) * 2021-09-26 2022-02-18 安徽省航嘉智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自动感应内置水消防的换电柜
CN216380946U (zh) * 2021-11-29 2022-04-26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用于消防防火门的辅助锁紧机构
CN218584849U (zh) * 2022-09-28 2023-03-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209A1 (zh) * 2022-09-28 2024-04-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6209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9780U (zh) 带灭火装置的锂离子电池组
CN218584849U (zh) 检测装置
CN209804855U (zh) 一种动力电池
CN207587767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火防爆装置
WO2023165365A1 (zh) 自动排水阀、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01867029B (zh) 电池防爆排气结构
CN216720104U (zh) 顶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09993663U (zh) 一种电池包
CN110707260A (zh) 储能装置
CN216251003U (zh) 一种防爆阀、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3151495A1 (zh) 储能系统
CN206179920U (zh) 全浸式散热阻燃动力电池箱
CN106099008B (zh) 全浸式散热阻燃动力电池箱
CN214626446U (zh) 一种锂电池安全充电箱
CN107146867A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硅酸锰锂电池
CN116157946A (zh) 电池、用电设备和电池制造方法
CN216488384U (zh) 一种定向排气装置、电池及储能预制仓
CN115084691A (zh) 一种新能源防爆型锂电池
CN206225491U (zh) 一种车用电池箱探测装置
EP4372389A1 (en) Test device
CN213150913U (zh) 一种锂电池防爆装置
CN211743248U (zh) 一种电池用储存箱及具有其的老化仓
CN210778745U (zh) 储能装置
CN114914624A (zh) 电池热失控烟气处理装置及电池壳体和电池组
CN210775770U (zh) 一种电池模组实验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