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1404U - 一种铰接结构和转动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铰接结构和转动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1404U
CN218581404U CN202222519977.7U CN202222519977U CN218581404U CN 218581404 U CN218581404 U CN 218581404U CN 202222519977 U CN202222519977 U CN 202222519977U CN 218581404 U CN218581404 U CN 218581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axis
sliding seat
shaf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199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钟祥
刘启乔
邓小清
梁泮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199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1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1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1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铰接结构和转动门,该铰接结构用于转动连接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其包括:铰接主体,其一端与第一物体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物体固接,且其在其两端之间设有让位部;让位部相对铰接主体的两端弯折设置以形成供第一物体伸入的让位空间;滑动座,其沿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一方向滑设于第一物体;弹性件,其两端沿第一方向作用于滑动座和第一物体以推动滑动座远离铰接主体;和连接件,其一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铰接主体,另一端绕与第二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滑动座;该转动门采用有上述的铰接结构,该铰接结构能够隐藏于门后,同时实现门打开后的自动关闭。

Description

一种铰接结构和转动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接结构和转动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动门一般包括固定结构和转动门扇,固定结构通过门框固定在墙壁或地面,转动门扇通过铰链与门扇或门框连接,从而使转动门扇可以相对固定结构或门框转动。现有的铰链一般是在固定结构和转动门扇上设置同轴的轴孔,再将转轴插入至两个门扇的轴孔实现二者的铰接,但该种铰接结构会会使得铰链露出于门扇外部,较不美观,同时无法自动关门,使用上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铰接结构和转动门,该铰接结构能够隐藏于门后,同时又可实现门打开后的自动关闭。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铰接结构,其用于转动连接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包括:铰接主体,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物体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物体固接,且其在其两端之间设有让位部;所述让位部相对所述铰接主体的两端弯折设置以形成供所述第一物体伸入的让位空间;滑动座,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一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一物体;弹性件,其两端沿第一方向作用于所述滑动座和所述第一物体以推动所述滑动座远离所述铰接主体;和连接件,其一端绕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铰接主体,另一端绕与所述第二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座。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铰接主体,其上的让位部能够形成让位空间,在第一物体相对第二物体转动的时候,让位空间可以供第一物体伸入,因此铰接主体可以安装至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的背部,使铰接主体隐藏在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之后又不会影响到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的相对转动,同时,设置滑动座、弹性件和连接件,在第一物体位于初始位置并受力开始转动时,铰接主体会相对第一物体转动,此时连接件会拉动滑动座沿第一方向滑动并压迫弹性件,此时弹性件储存弹力势能,之后在第一物体的受力撤除后,弹性件储存的弹力势能释放,并推动滑动座复位,此时滑动座会通过连接件拉动铰接主体相对第一物体转动,从而使第一物体复位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物体相对所述第二物体位于其转动行程的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的垂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物体相对第二物体具有一转动的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第一物体相对第二物体停止转动,并可在受力后相对第二物体转动,同时,在第一物体处于初始位置时,令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的垂线垂直于第一方向,此时铰接主体与第一物体转动连接的位置为支点,连接件受力的位置与该支点的连线垂直于第一方向,从而使用户能够对第一物体施加较小的力,就能够使滑动座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在第一物体上滑动,同时在用户撤除对第一物体的施力后,弹性件也能够以较小的弹力驱动第一物体复位,因此对弹性件本身的弹性要求较低,弹性件的尺寸也就可以较小,使得该铰接结构更为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让位部以使所述第二轴线远离所述第一轴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让位部相对铰接主体的两端弯折设置,因此让位部具有远离第一轴线的部分,令连接件连接到让位部上,可以让连接件与铰接主体连接的位置远离铰接主体与第一物体连接的位置,从而增大力臂,使用户转动第一物体更为省力,弹性件本身也能够通过较小的弹力驱动第一物体复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转轴固定件;所述转轴固定件上设有第一轴孔,且其固接于所述第一物体;所述铰接主体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设有延伸方向相互背离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分别与一所述转轴固定件对应,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轴孔间隙配合以使所述铰接主体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物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转轴固定件,通过该转轴固定件可以便于铰接主体转动安装至第一物体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所述第一轴杆沿第二轴线贯穿所述铰接主体和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轴杆沿第三轴线贯穿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滑动座。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这两个轴杆可以便于铰接主体和连接件连接,以及便于连接件和滑动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设有挡壁和安装臂;所述挡壁位于所述滑动座在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铰接主体的一端,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安装臂位于所述滑动座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铰接主体的一端,并朝向所述铰接主体延伸;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于所述挡壁,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物体;所述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铰接主体,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臂。
在该技术方案中,滑动座上的挡壁可以使弹性件能够对滑动座施力,安装臂可以便于连接件与滑动座连接,又可以避免干涉到弹性件的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挡壁和所述弹性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挡壁和两个所述弹性件沿第三方向分布于所述滑动座;所述安装臂位于两个所述弹性件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挡壁和弹性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能够为滑动座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使第一物体能够复位,同时将弹性件并排设置,可以使使滑动座的受力均匀,又能够该铰接结构更为紧凑。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转动门,其包括适于相对基体转动的门扇,所述门扇与所述基体采用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铰接结构实现转动连接;所述门扇为所述的第一物体或第二物体中的一个,所述基体为所述的第一物体或第二物体中的另一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该转动门由于采用有上述的铰接结构,因此其能够通过门扇和基体隐藏该铰接结构,又能够通过该铰接结构实现门扇打开后的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动门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转动门中的铰接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转动门的部分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铰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转动门中的铰接结构安装至第一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转动门中的铰接结构安装至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安装座11;第二安装座12;盖体13;转轴固定件14;第一轴孔141;铰接主体21;固定部211;第二轴孔212;第一轴体213;第二轴体214;让位部215;让位空间216;第一轴杆22;连接件23;第二轴杆24;滑动座25;挡壁251;套接凸起2511;安装腔252;安装臂253;座体254;弹性件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提供一种转动门的实施例,该转动门包括适于相对基体转动的门扇,该门扇与基体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铰接结构实现转动连接。其中,上述的基体为相对墙体固定的门框,或是相对墙体固定的门板,上述的门扇可相对该门框或该门板转动,从而实现开门和关门。
应当注意的是,在通常情况下,为了使上述的铰接结构能够安装于门扇和基体,门扇一般包括有门体和第一安装座11,基体一般包括有基座和第二安装座12,门体即为常规的门板构件,例如玻璃门板等,第一安装座11可以通过紧固结构安装在门体上,同理,基座即为常规的门框或是门板,第二安装座12可以通过紧固结构安装在基座上,上述的铰接结构直接与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12连接,以实现门扇和基体的转动连接。
其中,上述的铰接结构用于转动连接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物体为上述的门扇,第二物体为上述的基体,但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二者可互换。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方向的指向可参考附图3,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指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区别。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接结构包括铰接主体21、滑动座25、弹性件26、连接件23、两个转轴固定件14、第一轴杆22和第二轴杆24。
铰接主体21的一端与第一物体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物体固接,且其在其两端之间设有让位部215,该让位部215相对铰接主体21的两端弯折设置以形成供第一物体伸入的让位空间216。此外,铰接主体21还平行于第一轴线设有延伸方向相互背离的第一轴体213和第二轴体214。
具体参照图1和图2,铰接主体21包括一个固定部211,该固定部211位于铰接主体21的一端,其上设有贯通孔,螺栓可穿过该贯通孔将铰接主体21的固定部211固定在第二物体上,应当注意的是,此处的固定部211大致为一个沿竖直方向放置的板状结构,因此此处的螺栓是沿水平的第二方向螺紧。与铰接主体21的固定部211相连的是让位部215,让位部215为弯折结构,具体可参照图3和图4,以固定部211与让位部215连接的边缘为起点,让位部215沿第二方向向上延伸并在到达一定位置后沿第一方向向右侧延伸,并在到达一定位置后沿第二方向向下延伸,从而形成上述的弯折结构。由于让位部215弯折设置,因此让位部215能够包围形成一个让位空间216,这一让位空间216具有一开口,在第一物体相对铰接主体21转动的时候,第一物体的端部能够从这一让位空间216的开口伸入至让位空间216中。
铰接主体21相对于固定部211的另一端,即让位部215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轴体213和第二轴体214,具体参照图2,此处第一轴体213和第二轴体214的延伸方向均为第三方向,第三方向为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均垂直的竖直方向,但第一轴体213是竖直向上延伸,而第二轴体214是竖直向下延伸,二者的延伸方向一致且共同配合形成一使铰接主体21可绕其转动的第一轴线。
铰接主体21通过两个转轴固定件14安装至第一物体上,其中,转轴固定件14上设有第一轴孔141,且其固接于第一物体,铰接主体21上的第一轴体213和第二轴体214分别与一转轴固定件14对应,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轴孔141间隙配合以使铰接主体21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第一物体。
具体的,转轴固定件14可以通过螺栓螺接固定在第一安装座11上,并且两个转轴固定件14分别位于第一安装座11在竖直方向的上下两侧。在安装时,先将铰接主体21上的第一轴体213插入至位于上方的转轴固定件14的第一轴孔141内,再将第二轴体214插入至位于下方的转轴固定件14的第一轴孔141内,再将两个转轴固定件14固定在第一安装座11上,此时铰接主体21即可相对第一安装座11转动,再将第一安装座11固定在门体上,铰接主体21即可相对门扇转动;之后再将铰接主体21的固定部211通过螺栓固定至第二安装座12,再将第二安装座12固定至基座,即可使门扇相对基体转动。
并且,由于铰接主体21具有弯折设置的让位部215,因此铰接主体21可以安装在门扇和基体的背部,使门扇和基体遮盖住铰接主体21,实现铰接主体21的隐藏,同时在门扇转动的时候,让位部215形成的让位空间216可以让门扇的端部能够伸入,使得铰接主体21不会干涉门扇的转动。
参照图1至图6,滑动座25沿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一方向滑设于第一物体,其上设有挡壁251和安装臂253,挡壁251位于滑动座25在第一方向上远离铰接主体21的一端,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安装臂253位于滑动座25在第一方向上靠近铰接主体21的一端,并朝向铰接主体21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挡壁2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挡壁251沿第三方向分布于滑动座25。
具体的,参照图2,该滑动座25设有沿第三方向分布的两个安装腔252,在这两个安装腔252之间为一个座体254,在该座体254朝向铰接主体21的端部设有上述的安装臂253,该安装臂253上设有第三轴孔(图中未标注),该第三轴孔沿第三方向贯穿安装臂253;在上述的两个安装腔252远离铰接主体21的一端,均设置有一挡壁251,每一挡壁251均形成与该挡壁251对应的安装腔252的腔底,同时在挡壁251上还沿第一方向朝向铰接主体21延伸设有套接凸起2511。
与滑动座25对应,在第一安装座11上设置有滑槽,滑动座25可以安装在该滑槽内,并被滑槽的端部限制其滑动行程。在安装滑动座25时,需要使用盖体13与第一安装座11固接,并将滑动座25夹持固定在盖体13与第一安装座11之间。
弹性件26两端沿第一方向作用于滑动座25和第一物体以推动滑动座25远离铰接主体21,具体的,弹性件26在本实施例中为弹簧,其一端抵接于上述滑动座25的挡壁251,另一端抵接于第一物体。其中,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6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弹性件26对应安装于上述滑动座25的安装腔252内,且其一端套接于上述的套接凸起2511并抵接于挡壁251朝向铰接主体21的壁面。在滑动座25受到铰接主体21的拉力朝向铰接主体21滑动的时候,弹性件26被压迫收缩变形并储存弹性势能,之后弹性件26可以释放其储存的弹性势能,并将滑动座25推动回初始位置。
连接件23的一端绕与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铰接主体21,另一端绕与第二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滑动座25,并且,在第一物体相对第二物体位于其转动行程的初始位置时,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的垂线垂直于第一方向。其中,连接件23转动连接于铰接主体21的让位部215,以使第二轴线远离第一轴线。
具体的,连接件23通过第一轴杆22和第二轴杆24实现与铰接主体21和滑动座25的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轴杆22沿第二轴线贯穿铰接主体21和连接件23,第二轴杆24沿第三轴线贯穿连接件23和滑动座25。在铰接主体21的让位部215上设有沿第三方向贯穿的第二轴孔212,第一轴杆22可以穿过第二轴孔212并与连接件23间隙配合,从而将连接件23转动连接至铰接主体21;同样的,第二轴杆24可以穿过安装臂253上的第三轴孔并与连接件23间隙配合,从而将连接件23转动连接至滑动座25。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一物体相对第二物体位于其转动行程的初始位置,是指在该初始位置时,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保持相对固定,此时滑动座25被第一安装座11上的滑槽所限位。在通常情况下,上述的初始位置是指门扇关闭的位置,此时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在第一方向上齐平。
安装时,先将铰接主体21与连接件23连接,再将滑动座25与连接件23连接,之后将铰接主体21通过转轴固定件14安装至第一安装座11,之后再将弹性件26安装至滑动座25上,并使弹性件26两端分别抵接滑动座25和第一安装座11,之后将盖体13固定盖设于滑动座25上,以避免滑动座25从第一安装座11上脱落,之后将铰接主体21的固定部211与第二安装座12固定连接即可。
装配时,将上述安装好的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12再分别固定至门体和基座上,门扇即可相对基体转动以开门或关门。
使用时,在门扇处于初始位置的时候,用户推动门扇,门扇相对基体转动,此时铰接主体21通过连接件23拉动滑动座25滑动,弹性件26被压迫收缩,之后用户松开门扇,弹性件26推动滑动座25复位,滑动座25通过连接件23拉动门扇复位,直至滑动座25被第一安装座11所限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接结构,设置铰接主体21,其上的让位部215能够形成让位空间216,在第一物体相对第二物体转动的时候,让位空间216可以供第一物体伸入,因此铰接主体21可以安装至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的背部,使铰接主体21隐藏在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之后又不会影响到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的相对转动,同时,设置滑动座25、弹性件26和连接件23,在第一物体位于初始位置并受力开始转动时,铰接主体21会相对第一物体转动,此时连接件23会拉动滑动座25沿第一方向滑动并压迫弹性件26,此时弹性件26储存弹力势能,之后在第一物体的受力撤除后,弹性件26储存的弹力势能释放,并推动滑动座25复位,此时滑动座25会通过连接件23拉动铰接主体21相对第一物体转动,从而使第一物体复位至初始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门,由于其采用有上述的铰接结构,因此此其能够通过门扇和基体隐藏该铰接结构,又能够通过该铰接结构实现门扇打开后的自动关闭。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铰接结构,其用于转动连接第一物体和第二物体,其特征是,包括:
铰接主体(21),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物体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物体固接,且其在其两端之间设有让位部(215);所述让位部(215)相对所述铰接主体(21)的两端弯折设置以形成供所述第一物体伸入的让位空间(216);
滑动座(25),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一方向滑设于所述第一物体;
弹性件(26),其两端沿第一方向作用于所述滑动座(25)和所述第一物体以推动所述滑动座(25)远离所述铰接主体(21);和
连接件(23),其一端绕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铰接主体(21),另一端绕与所述第二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座(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接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物体相对所述第二物体位于其转动行程的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的垂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铰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23)转动连接于所述让位部(215)以使所述第二轴线远离所述第一轴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铰接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两个转轴固定件(14);所述转轴固定件(14)上设有第一轴孔(141),且其固接于所述第一物体;所述铰接主体(21)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设有延伸方向相互背离的第一轴体(213)和第二轴体(214);所述第一轴体(213)和第二轴体(214)分别与一所述转轴固定件(14)对应,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轴孔(141)间隙配合以使所述铰接主体(21)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物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铰接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轴杆(22)和第二轴杆(24);所述第一轴杆(22)沿第二轴线贯穿所述铰接主体(21)和所述连接件(23);所述第二轴杆(24)沿第三轴线贯穿所述连接件(23)和所述滑动座(2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铰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滑动座(25)设有挡壁(251)和安装臂(253);所述挡壁(251)位于所述滑动座(25)在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铰接主体(21)的一端,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安装臂(253)位于所述滑动座(25)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铰接主体(21)的一端,并朝向所述铰接主体(21)延伸;所述弹性件(26)一端抵接于所述挡壁(251),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物体;所述连接件(23)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铰接主体(2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臂(25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铰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挡壁(251)和所述弹性件(26)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挡壁(251)和两个所述弹性件(26)沿第三方向分布于所述滑动座(25);所述安装臂(253)位于两个所述弹性件(26)之间。
8.一种转动门,其包括适于相对基体转动的门扇,其特征是,所述门扇与所述基体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铰接结构实现转动连接;所述门扇为所述的第一物体或第二物体中的一个,所述基体为所述的第一物体或第二物体中的另一个。
CN202222519977.7U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铰接结构和转动门 Active CN218581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9977.7U CN218581404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铰接结构和转动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9977.7U CN218581404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铰接结构和转动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1404U true CN218581404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4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19977.7U Active CN218581404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铰接结构和转动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1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66435B2 (en) Computer bezel having pivotable drive cover
CN210239421U (zh) 一种通用型的嵌入式冰箱铰链
JP2005146625A (ja) ヒンジ装置
CN1763343B (zh) 铰链装置
CN218581404U (zh) 一种铰接结构和转动门
CN202672942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门铰链
JP3521215B2 (ja) 自動車のドアチェッカ兼用ドアヒンジ
CN114607220A (zh) 一种用于隐藏式内平开下悬窗五金系统的斜拉杆铰链
CN209637383U (zh) 一种门拉手组件
CN108542327B (zh) 一种洗碗机
KR200489437Y1 (ko) 유압식 경첩용 연결장치
CN220667284U (zh) 一种隐藏式设置缓冲器的轴式铰链
CN219220100U (zh) 冷柜
CN218467394U (zh) 一种铰接结构和转动门
CN215883836U (zh) 充电口盖总成和车辆
KR200403181Y1 (ko) 도어 개폐용 연결암
CN220580809U (zh) 一种改进的缓冲铰杯及铰链
CN217176220U (zh) 一种简易铰链
CN210768281U (zh) 一种冰箱嵌入式铰链弹簧机构
CN220571822U (zh) 一种橱柜拉手定位保护结构
CN221053474U (zh) 一种家具上翻门装置的活动安装结构
CN215776527U (zh) 一种嵌入式酒柜
CN219344409U (zh) 一种上翻门铰链装置
CN214145139U (zh) 一种用于平开门的启闭装置及平开门
CN219081321U (zh) 一种具有缓冲的隐藏式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