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9104U - 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9104U
CN218579104U CN202221821887.7U CN202221821887U CN218579104U CN 218579104 U CN218579104 U CN 218579104U CN 202221821887 U CN202221821887 U CN 202221821887U CN 218579104 U CN218579104 U CN 218579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powder
half groove
assembly
metering bin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218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建强
魏伟
黄春英
金闯
陈忠
房启涛
童岩
靳志刚
岑松恒
莫日高
龚云波
滕树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Province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Liuzhou Qi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Nantong Yawe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Province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Liuzhou Qi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Nantong Yawe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Province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Liuzhou Qi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Nantong Yawe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Province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22218218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9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9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9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包括分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第一计量仓和第二计量仓,第一计量仓和第二计量仓结构相同,第一计量仓为圆桶体;以及收纳模块,所述收纳模块包括装船组件和装集装箱组件,装船组件分别与第一计量仓和第二计量仓相连接,装集装箱组件分别和第一计量仓和第二计量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能够对第一输送斜槽有很好的内部清理作用,通过设置了可拆卸的连接框,能够对第一输送斜槽有很好的安装与拆卸功能,同时增加两两斜槽之间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了橡胶片,能够提高对第一输送斜槽的密闭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运输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矿渣粉船运散装技术主要集中在利用散货船进行散装,且装船能力较小,多为400t/h左右,绝大部分集中在内河码头。国内矿粉海运装船亦是采用罐车车辆运送到码头后接临时输送管道并利用罐车本体的车载泵泵送到散货船上。该模式的缺点:①所需车流量大影响整个码头物流作业;②矿渣粉洒落及扬尘较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③采用该模式最快也仅能实现400t/h的装船速度,效率低下,占用码头时间较长,影响码头整体周转效率。
个别企业矿渣粉由粉库经过空气输送斜槽输送后由固定式或移动式装船机进行散装,但装船能力仅为250t/h,效率低下,目前仅在内陆河使用,且只是单体的小装船机,针对的运输设备也为1000吨左右的散货船,无法直接针对集装箱进行散装。
针对矿渣粉集装箱散装,目前国内主要是在矿渣粉库下方采用皮带式斜槽输送散料入集装箱并用汽车拉运到码头的流程,环境污染大、效率低下,车辆多影响码头物流周转,且工作状态单一,无法实现其他散装运输形式转换工作。
综上,目前国内矿渣粉船运散装形式单一、环境污染大、效率低下、物流不畅,各种运输形式间无法转换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矿渣粉集装箱散装,目前国内主要是在矿渣粉库下方采用皮带式斜槽输送散料入集装箱并用汽车拉运到码头的流程,环境污染大、效率低下,车辆多影响码头物流周转,且工作状态单一,无法实现其他散装运输形式转换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包括分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第一计量仓和第二计量仓,第一计量仓和第二计量仓结构相同,第一计量仓为圆桶体;以及收纳模块,所述收纳模块包括装船组件和装集装箱组件,装船组件分别与第一计量仓和第二计量仓相连接,装集装箱组件分别和第一计量仓和第二计量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料组件还包括若干节第一输送斜槽和若干节第二输送斜槽,第一输送斜槽和第二输送斜槽结构相同,第一输送斜槽和第二输送斜槽均设置在第一计量仓一端,第一输送斜槽为深槽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斜槽包括有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第一输送斜槽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螺栓,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结构相同,第一半槽为凹型,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半槽底端设置有四个螺纹孔,第一半槽两端相对称均设置有第一板块,第一板块与第一半槽固定连接,第二半槽两端相对称均设置有第二板块,第二板块与第二半槽固定连接,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螺纹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料组件还包括若干张橡胶片,橡胶片为方型,橡胶片位于第一板块与第二板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料组件还包括若干节连接框,连接框为方框,连接框内为空槽,两两第一输送斜槽通过连接框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框端部相对称均设置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为圆弧体,第一固定块与连接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料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框上的若干个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块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料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框两端的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为工字型,第二固定块与连接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装船组件包括装船机,装船机通过第一输送斜槽与第一计量仓相连接,所述装集装箱组件包括集装箱散装机,集装箱散装机通过第二输送斜槽与第一计量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能够对第一输送斜槽有很好的内部清理作用,通过设置了可拆卸的连接框,能够对第一输送斜槽有很好的安装与拆卸功能,同时增加两两斜槽之间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了橡胶片,能够提高对第一输送斜槽的密闭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实施例中的第一输送斜槽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实施例中的连接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实施例中的第一输送斜槽内部示意图。
图4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包括分料组件100,所述分料组件100包括第一计量仓101和第二计量仓102,第一计量仓101和第二计量仓102结构相同,第一计量仓101为圆桶体
收纳模块200,所述收纳模块200包括装船组件201和装集装箱组件202,装船组件201分别与第一计量仓101和第二计量仓102相连接,装集装箱组件202 分别和第一计量仓101和第二计量仓102相连接。
优选地,装船组件201包括装船机201a,装船机201a通过第一输送斜槽103 与第一计量仓101相连接,所述装集装箱组件202包括集装箱散装机202a,集装箱散装机202a通过第二输送斜槽104与第一计量仓101相连接。
具体要说明的是,通过装船机201a实现装船功能,矿渣粉仓的物料也可通过库底的出料装置送至集装箱,即通过第一输送斜槽103,实现标准集装箱散装功能。
物料经提升机提升后通过密封的分料斜槽进入2座300t计量仓,即第一计量仓101和第二计量仓102,每座计量仓均设置高精度称重传感器,每座计量仓出料口实现一进两出的功能,通过密闭空气斜槽进出,即通过第一输送斜槽103 和通过第二输送斜槽104。
两两计量仓合用一台装船机201a,装船作业时两座计量仓交替工作,即第一计量仓101和第二计量仓102交替工作,一座装船时另一座进料,反复交替工作,实现连续装船功能下的物料的静态计量,可保证装船精度实现贸易级计量,同时物料输送全过程采用密封的空气斜槽及封闭的提升机,计量仓与装船机 201a之间设置有收尘器,确保输送机装运过程无扬尘。
同时两座计量仓(第一计量仓101和第二计量仓102)与散装装船机相对一侧设置一台集装箱散装机202a,通过另一侧空气斜槽出口下料,即通过第二输送斜槽104,在不进行装船作业时可进行集装箱装箱作业,中间同样设置有收尘器,确保输送及装运过程无扬尘。
堆场的空集装箱通过自行式集装箱翻转车运送至集装箱装箱位,自行式集装箱翻转车将空箱移动至装箱位,通过集装箱举升、翻转装置使集装箱翻转并置于装箱位置,通过集装箱开盖、密封装置实现集装箱开盖及装箱过程中的密封。
通过计量仓仓底出料设备进行散装,散装为高效节能环保式,装箱位下设高精度地中衡,装箱同步实现实时称重,可保证贸易级计量精度。
集装箱装箱完成后自行式集装箱翻转车将箱盖关闭、并完成翻转、下沉等使集装箱翻转至正常状态,自行移动到满箱置放场地。
实施例2
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优选地,分料组件100还包括若干节第一输送斜槽103和若干节第二输送斜槽104,第一输送斜槽103和第二输送斜槽104结构相同,第一输送斜槽103和第二输送斜槽104均设置在第一计量仓101一端,第一输送斜槽103为深槽型。
优选地,第一输送斜槽103包括有第一半槽103a和第二半槽103b,第一输送斜槽103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螺栓105,第一半槽103a和第二半槽103b结构相同,第一半槽103a为凹型,第一半槽103a和第二半槽103b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105螺纹连接。
优选地,第一半槽103a底端设置有四个螺纹孔103a-1,第一半槽103a两端相对称均设置有第一板块103a-2,第一板块103a-2与第一半槽103a固定连接,第二半槽103b两端相对称均设置有第二板块103b-1,第二板块103b-1与第二半槽103b固定连接,第一板块103a-2与第二板块103b-1螺纹贴合。
优选地,分料组件100还包括若干张橡胶片106,橡胶片106为方型,橡胶片106位于第一板块103a-2与第二板块103b-1之间。
具体要说明的是,第一计量仓10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斜槽103和第二输送斜槽104,第一输送斜槽103与装船组件201固定连接,第二输送斜槽104 与装集装箱组件202固定连接;第二计量仓102一端固定连接有其他的第一输送斜槽103和第二输送斜槽104,第一输送斜槽103与装船组件201固定连接,第二输送斜槽104与装集装箱组件202固定连接。
第一板块103a-2与第二板块103b-1能够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105螺纹贴合,同时也具备可以拆卸的功能。如果第一输送斜槽103内出现一定程度上积累矿式粉渣,那么也能够尽早拆卸第一输送斜槽103进行清理,保持并提高整个的工作效率。
第一螺栓105用于把第一半槽103a和第二半槽103b相固定,螺纹孔103a-1 的主要作用是便于与连接框107相固定。橡胶片106就是为了能够在第一半槽103a和第二半槽103b之间更加紧密贴合,从而使得第一输送斜槽103内密闭性很好。
通过本发明,能够实行高效、环保、零车流大型装船机(固定式可装3万吨海船,若采用海船移动的方式可装5万吨)。
本装船机系统还集成集装箱装货、称量及拉运装船系统功能,为国际首台散装装船与集装箱装船一体装船机。还可通过一套系统同时实现粉状物料装船、装集装箱随时切换,同时,通过设置两座计量仓、两座计量仓交替工作的形式实现连续装料状态下的静态计量,可以确保实现贸易级计量。
这也实现了粉体从生产到自动装船、自动计量及装船离泊一气呵成的顺畅工序,真正实现了工序完善及产品物流闭环,物料从出库到装船的水平转移全过程输送采用封闭的空气斜槽,无污染。针对集装箱装箱量少、与计量仓储量差距较大的现实情况,在集装箱装箱位下设置高精度地中衡,也可以确保贸易级计量。
通过设置集中式收尘器并配置伸缩式收尘管,实现对装船、装箱各个环节的收尘,实现环保装船、环保装箱,解决了当前库底及码头装卸车过程带来的矿渣粉泄漏污染环境的老大难问题。自动装船系统可实现自动装船、自动计量及在线远程发送计量实绩,可实现国际上首创小时装船量达1400吨的海运全自动装船系统,装船速度为目前国内水平的4倍,极大提高了效率及效益。
实施例3
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两个实施例。
优选地,分料组件100还包括若干节连接框107,连接框107为方框,连接框107内为空槽,两两第一输送斜槽103通过连接框107相连接。
优选地,连接框107端部相对称均设置第一固定块107a,第一固定块107a 为圆弧体,第一固定块107a与连接框107固定连接。
优选地,分料组件100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框107上的若干个第二螺栓108,第二螺栓108穿过第一固定块107a与螺纹孔103a-1螺纹连接。
优选地,分料组件100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框107两端的第二固定块107b,第二固定块107b为工字型,第二固定块107b与连接框107固定连接。
具体要说明的是,连接框107的主要是连接作用,第一固定块107a与第二固定块107b均是相固定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拆装。
整体上,通过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环保、零车流装船,为国内目前最大且唯一,可装5万吨大型海船,能力达1400t/h,具体有:
通过一套系统即可以实现装船功能,又可以实现集装箱装箱功能,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满足贸易级计量要求及实现环保功能,集装箱装船在封闭室内完成装货、称量工作,并有自动拉运装置,从库到装船的物料水平输送全部采用密封的空气斜槽,全过程无扬尘,是国际上矿渣粉拉运未来环保发展的方向。输送过程配套大型除尘系统,解决了过程运输无组织扬灰的问题。
属国际上开首创的大型1400吨海运全自动散装与集装箱联合发运装船系统,散装与集装箱装船能力都具备1400t/h,达到了目前国内装船水平的4倍,且全过程无扬尘、无车流,实现了高效、环保、零车流的国际上多年散料装海船愿景。
可以配套自动计量数据采集的信息系统,实现了水渣从炼铁高炉到立磨生产、到自动装船、自动计量及出厂一气呵成的顺畅工序,为国际最先进、运营成本最低。
也能通过电动葫芦配套大型砝码等设计,攻克了国内少有的超大型矿渣粉称重仓计量校准困难问题。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料组件(100),所述分料组件(100)包括第一计量仓(101)和第二计量仓(102),第一计量仓(101)和第二计量仓(102)结构相同,第一计量仓(101)为圆桶体;以及,
收纳模块(200),所述收纳模块(200)包括装船组件(201)和装集装箱组件(202),装船组件(201)分别与第一计量仓(101)和第二计量仓(102)相连接,装集装箱组件(202)分别和第一计量仓(101)和第二计量仓(102)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组件(100)还包括若干节第一输送斜槽(103)和若干节第二输送斜槽(104),第一输送斜槽(103)和第二输送斜槽(104)结构相同,第一输送斜槽(103)和第二输送斜槽(104)均设置在第一计量仓(101)一端,第一输送斜槽(103)为深槽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斜槽(103)包括有第一半槽(103a)和第二半槽(103b),第一输送斜槽(103)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螺栓(105),第一半槽(103a)和第二半槽(103b)结构相同,第一半槽(103a)为凹型,第一半槽(103a)和第二半槽(103b)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105)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槽(103a)底端设置有四个螺纹孔(103a-1),第一半槽(103a)两端相对称均设置有第一板块(103a-2),第一板块(103a-2)与第一半槽(103a)固定连接,第二半槽(103b)两端相对称均设置有第二板块(103b-1),第二板块(103b-1)与第二半槽(103b)固定连接,第一板块(103a-2)与第二板块(103b-1)螺纹贴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组件(100)还包括若干张橡胶片(106),橡胶片(106)为方型,橡胶片(106)位于第一板块(103a-2)与第二板块(103b-1)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组件(100)还包括若干节连接框(107),连接框(107)为方框,连接框(107)内为空槽,两两第一输送斜槽(103)通过连接框(107)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107)端部相对称均设置第一固定块(107a),第一固定块(107a)为圆弧体,第一固定块(107a)与连接框(107)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组件(100)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框(107)上的若干个第二螺栓(108),第二螺栓(108)穿过第一固定块(107a)与螺纹孔(103a-1)螺纹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组件(100)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框(107)两端的第二固定块(107b),第二固定块(107b)为工字型,第二固定块(107b)与连接框(107)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船组件(201)包括装船机(201a),装船机(201a)通过第一输送斜槽(103)与第一计量仓(101)相连接,所述装集装箱组件(202)包括集装箱散装机(202a),集装箱散装机(202a)通过第二输送斜槽(104)与第一计量仓(101)相连接。
CN202221821887.7U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 Active CN218579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1887.7U CN218579104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21887.7U CN218579104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9104U true CN218579104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59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21887.7U Active CN218579104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9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1569B (zh) 一种散装硫磺定点定量自动化装车方法
CN218579104U (zh) 一种新式矿渣粉装船装置
CN204726935U (zh) 原料仓库
CN113290707B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混凝土搅拌船
GB2617928A (en) Bulk cargo-to-container automatic boxing device and system
CN210852813U (zh) 一种自装自卸船
CN209080971U (zh) 一种气体卸车与管链输送相结合的粉料卸货装置
CN203877550U (zh) 一体化粉料中转系统
CN207713033U (zh) 一种定量装车装置
CN101830355B (zh) 铁路敞车运输比重较小散料的机械加、卸护料箅子的装置
CN210504514U (zh) 一种生物质直燃的燃料储存输送系统
CN210260359U (zh) 一种固体物料转运装置
CN209835099U (zh) 散装颗粒肥料装船系统
CN216511630U (zh) 一种新型装船机
CN104386210B (zh) 一种新型船用自动化散装化工粉料链板输送系统
CN104897254A (zh) 用于连续皮带机输运系统的静态称重系统及其称重方法
CN220925676U (zh) 生物质储运系统
CN217126004U (zh) 一种卸汽车输送机仓储静态称重装船系统
CN204822720U (zh) 堆料均匀的原料仓库
CN216862948U (zh) 一种超长距离物料正压输送系统装置
CN217920403U (zh) 方形储料仓群组
CN219489015U (zh) 码头除尘抓斗
CN215946153U (zh) 氧化铝储仓物料转运系统、装置
CN204649286U (zh) 一种用于连续皮带机输运系统的静态称重系统
CN218465677U (zh) 一种危废污泥贮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