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2366U - 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2366U
CN218572366U CN202221911876.8U CN202221911876U CN218572366U CN 218572366 U CN218572366 U CN 218572366U CN 202221911876 U CN202221911876 U CN 202221911876U CN 218572366 U CN218572366 U CN 218572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block
main body
block main
strip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18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unlizheng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unlizheng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unlizheng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unlizheng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118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2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2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2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包括垫块主体,所述垫块主体的外部轮廓与胫骨平台托的托体的外部轮廓相适应,所述垫块主体的外部轮廓包括椭圆弧形部和凹陷部;所述垫块主体的中部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包括圆孔和对称设置在圆孔两侧呈八字形的条形孔,所述圆孔套接在胫骨平台托的胫骨髓内柱外,所述条形孔套接在胫骨平台托的双翼型增强结构外;所述垫块主体上围绕对接孔设有多个连接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解决了现有膝关节局部半垫块与胫骨托假体装配的时间较长且装配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
背景技术
人工膝关节是治疗膝关节病变的一种医疗方法,对于膝关节病变严重的患者,为了恢复膝关节运动和活动功能,需要对患者膝关节进行假体置换,对于骨缺损严重患者,单单胫骨平台托无法满足手术需要,在相关技术中,大多是胫骨平台托假体(如图7所示)和半垫块或者局部垫块通过旋拧螺栓的方式将膝关节垫块与胫骨托假体固定,从而弥补患者骨缺损,但是膝关节局部半垫块与胫骨托假体装配的时间较长,这使得手术时间较为漫长。当手术进行的时间增加,手术风险也相应增加,进而可能对患者造成失血过多等影响。且膝关节垫块形态往往采用常规同厚度形态的半垫块,不能配合膝关节骨缺损严重的患者,比如,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多发性关节炎会导致胫骨内侧缺损严重,且膝关节垫块与胫骨平台托的连接不流畅,容易造成不易植入,植入不稳定,术后松动引起大腿疼痛等并发症,影响膝关节术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包括垫块主体,所述垫块主体的外部轮廓与胫骨平台托的托体的外部轮廓相适应,所述垫块主体的外部轮廓包括椭圆弧形部和凹陷部;所述垫块主体的中部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包括圆孔和对称设置在圆孔两侧呈八字形的条形孔,所述圆孔套接在胫骨平台托的胫骨髓内柱外,所述条形孔套接在胫骨平台托的双翼型增强结构外;所述垫块主体上围绕对接孔设有多个连接孔。
本技术方案,一方面,提升膝关节垫块配合胫骨平台托假体的安装简易程度,减少手术时间,由于垫块主体的中部设有对接孔,对接孔包括圆孔和对称设置在圆孔两侧呈八字形的条形孔,圆孔套接在胫骨平台托的胫骨髓内柱外,条形孔套接在胫骨平台托的双翼型增强结构外,能够便于实现垫块主体与胫骨平台托安装位置的定位,不用浪费多余时间进行定位操作,安装方便,大大节约手术时间。由于垫块主体上围绕对接孔设有多个连接孔,螺栓通过连接孔实现垫块主体与胫骨平台托的固定安装,保证二者连接的稳定性。上述设计,膝关节垫块配合胫骨平台托假体的安装更为方便快捷,减少了手术时间。
此外,上述套接定位及螺栓固定的结构设计,能够加固胫骨平台托与全斜膝关节垫块的稳定牢固性,避免假体松动脱落,避免对胫骨产生二次伤害,还解决了膝关节垫块与胫骨平台托配合使用的假体稳定性,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假体松动,植入不稳定,大腿疼痛的并发症,避免影响术后效果。
综上,本技术方案,安装方便,套接与螺纹式连接相结合使得膝关节垫块和胫骨平台托对接定位效果好,连接边缘流畅,手术时间相较安装传统膝关节垫块大大缩短,减少患者疼痛,加大了患者术后满意度。
进一步的,所述垫块主体上对称设有两条卡接条。两条卡接条扣卡于胫骨平台托的托体的下端面,更便于垫块主体与胫骨平台托的安装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条为弧形卡接条,所述卡接条与胫骨平台托的托体的下端面卡接,弧形卡接条更能够与胫骨平台托的下端面卡接部位匹配。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更好的卡接效果,所述弧形卡接条位于靠近垫块主体边缘的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骨缺损严重患者,保证对于骨缺损严重的患者以较少的截骨量取得术后满意度较高的膝关节手术,所述垫块主体的厚度在X方向上逐渐增厚。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骨缺损严重患者,保证对于骨缺损严重的患者以最少的截骨量取得术后满意度较高的膝关节手术,所述垫块主体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夹角为∠A,∠A=7.6°。
全膝关节翻修置换术中,大部分膝关节处骨缺损严重,传统的胫骨平台托无法弥补当前骨缺损,达不到术后完美恢复膝关节机能的目的。这时需要一种膝关节全斜垫块,以满足膝关节内侧病症严重,骨缺损较多,而膝关节外侧胫骨状态良好,以最少的截骨量,配合胫骨平台和全斜膝关节垫块达到最优术后恢复的膝关节运动机能,减少术后松动等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由于,传统膝关节垫块无法满足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严重患者,本全斜垫块根据国人膝大数据库,采用倾斜角为7.6°倾斜角,以满足大部分骨缺损严重的患者,起到骨支撑的作用,增强患者膝关节运动机能和减少截骨量,保存患者原有骨质基础,大大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进一步的,为了提升垫块主体与胫骨平台托连接的稳定性,所述连接孔为四个,四个连接孔两两对称分别位于条形孔的两侧。
进一步的,为了与对应的胫骨平台头的双翼型增强结构的设计相匹配,所述条形孔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B,∠B=143.6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一方面,提升膝关节垫块配合胫骨平台托假体的安装简易程度,减少手术时间,由于垫块主体的中部设有对接孔,对接孔包括圆孔和对称设置在圆孔两侧呈八字形的条形孔,圆孔套接在胫骨平台托的胫骨髓内柱外,条形孔套接在胫骨平台托的双翼型增强结构外,能够便于实现垫块主体与胫骨平台托安装位置的定位,不用浪费多余时间进行定位操作,安装方便,大大节约手术时间。由于垫块主体上围绕对接孔设有多个连接孔,螺栓通过连接孔实现垫块主体与胫骨平台托的固定安装,保证二者连接的稳定性。上述设计,膝关节垫块配合胫骨平台托假体的安装更为方便快捷,减少了手术时间。
此外,上述套接定位及螺栓固定的结构设计,能够加固胫骨平台托与全斜膝关节垫块的稳定牢固性,避免假体松动脱落,避免对胫骨产生二次伤害,还解决了膝关节垫块与胫骨平台托配合使用的假体稳定性,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假体松动,植入不稳定,大腿疼痛的并发症,避免影响术后效果。
综上,本技术方案,安装方便,套接与螺纹式连接相结合使得膝关节垫块和胫骨平台托对接定位效果好,连接边缘流畅,手术时间相较安装传统膝关节垫块大大缩短,减少患者疼痛,加大了患者术后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胫骨平台托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胫骨平台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垫块主体1;胫骨平台托2;托体3;椭圆弧形部4;凹陷部5;圆孔6;条形孔7;胫骨髓内柱8;双翼型增强结构9;连接孔10;卡接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包括垫块主体1,垫块主体1的外部轮廓与胫骨平台托2的托体3的外部轮廓相适应,垫块主体1的外部轮廓包括椭圆弧形部4和凹陷部5;垫块主体1的中部设有对接孔,对接孔包括圆孔6和对称设置在圆孔6两侧呈八字形的条形孔7,圆孔6和条形孔7相互连通,圆孔6套接在胫骨平台托2的胫骨髓内柱8外,条形孔7套接在胫骨平台托2的双翼型增强结构9外;垫块主体1上围绕对接孔设有多个连接孔10。
本技术方案,一方面,提升膝关节垫块配合胫骨平台托2假体的安装简易程度,减少手术时间,由于垫块主体1的中部设有对接孔,对接孔包括圆孔6和对称设置在圆孔6两侧呈八字形的条形孔7,圆孔6套接在胫骨平台托2的胫骨髓内柱8外,条形孔7套接在胫骨平台托2的双翼型增强结构9外,能够便于实现垫块主体1与胫骨平台托2安装位置的定位,不用浪费多余时间进行定位操作,安装方便,大大节约手术时间。由于垫块主体1上围绕对接孔设有多个连接孔10,螺栓通过连接孔10实现垫块主体1与胫骨平台托2的固定安装,保证二者连接的稳定性。上述设计,膝关节垫块配合胫骨平台托2假体的安装更为方便快捷,减少了手术时间。
此外,上述套接定位及螺栓固定的结构设计,能够加固胫骨平台托2与全斜膝关节垫块的稳定牢固性,避免假体松动脱落,避免对胫骨产生二次伤害,还解决了膝关节垫块与胫骨平台托2配合使用的假体稳定性,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假体松动,植入不稳定,大腿疼痛的并发症,避免影响术后效果。
综上,本技术方案,安装方便,套接与螺纹式连接相结合使得膝关节垫块和胫骨平台托2对接定位效果好,连接边缘流畅,手术时间相较安装传统膝关节垫块大大缩短,减少患者疼痛,加大了患者术后满意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垫块主体1上对称设有两条卡接条11。两条卡接条11扣卡于胫骨平台托2的托体3的下端面,更便于垫块主体1与胫骨平台托2的安装定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卡接条11为弧形卡接条,卡接条11与胫骨平台托2的托体3的下端面卡接,弧形卡接条更能够与胫骨平台托2的下端面卡接部位匹配。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为了达到更好的卡接效果,弧形卡接条位于靠近垫块主体1边缘的位置。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为了适应骨缺损严重患者,保证对于骨缺损严重的患者以较少的截骨量取得术后满意度较高的膝关节手术,垫块主体1的厚度在X方向上逐渐增厚。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为了适应骨缺损严重患者,保证对于骨缺损严重的患者以最少的截骨量取得术后满意度较高的膝关节手术,如图5所示,垫块主体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夹角为∠A,∠A=7.6°。
全膝关节翻修置换术中,大部分膝关节处骨缺损严重,传统的胫骨平台托2无法弥补当前骨缺损,达不到术后完美恢复膝关节机能的目的。这时需要一种膝关节全斜垫块,以满足膝关节内侧病症严重,骨缺损较多,而膝关节外侧胫骨状态良好,以最少的截骨量,配合胫骨平台和全斜膝关节垫块达到最优术后恢复的膝关节运动机能,减少术后松动等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由于,传统膝关节垫块无法满足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严重患者,本全斜垫块根据国人膝大数据库,采用倾斜角为7.6°倾斜角,以满足大部分骨缺损严重的患者,起到骨支撑的作用,增强患者膝关节运动机能和减少截骨量,保存患者原有骨质基础,大大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为了提升垫块主体1与胫骨平台托2连接的稳定性,连接孔10为四个,四个连接孔10两两对称分别位于条形孔7的两侧。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为了与对应的胫骨平台头的双翼型增强结构9的设计相匹配,如图3所示,条形孔7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B,∠B=143.66°。
本技术方案,安装较传统垫块更方便,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病痛。增强胫骨平台托2与膝关节垫快的稳定性,根据国人膝大数据设计出了满足骨缺损严重患者的胫骨全斜垫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主体,所述垫块主体的外部轮廓与胫骨平台托的托体的外部轮廓相适应,所述垫块主体的外部轮廓包括椭圆弧形部和凹陷部;所述垫块主体的中部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包括圆孔和对称设置在圆孔两侧呈八字形的条形孔,所述圆孔套接在胫骨平台托的胫骨髓内柱外,所述条形孔套接在胫骨平台托的双翼型增强结构外;所述垫块主体上围绕对接孔设有多个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主体上对称设有两条卡接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条为弧形卡接条,所述卡接条与胫骨平台托的托体的下端面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接条位于靠近垫块主体边缘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主体的厚度在X方向上逐渐增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主体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夹角为∠A,∠A=7.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四个,四个连接孔两两对称分别位于条形孔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B,∠B=143.66°。
CN202221911876.8U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 Active CN218572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1876.8U CN218572366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1876.8U CN218572366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2366U true CN218572366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0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1876.8U Active CN218572366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2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72366U (zh) 一种全斜膝关节垫块
CN2393490Y (zh) 颈椎前路内固定装置
CN103417280B (zh) 管状牵伸加压连接杆控制装置及骨外固定器
CN112957161B (zh) 颈椎侧方植骨撑开翼状固定钛网
CN112971956B (zh) 新股骨内侧解剖万向锁定钢板
CN213552655U (zh) 一种新型踝关节假体
CN213190326U (zh) 一种基于榫卯固定的骨重建连接结构
CN208974225U (zh) 足踝关节融合组件
CN217472060U (zh) 接骨板系统
CN213910473U (zh) 一种胫距跟融合外侧钢板
CN219109856U (zh) 开门侧融合板及融合板钉棒系统
CN217138226U (zh) 一种微型胫骨髁矫正固定装置
CN220046041U (zh) 髋臼外侧骨折接骨板
CN212466143U (zh) 一种儿童股骨近端截骨矫形用的接骨板
CN214966274U (zh) 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的填充固定结构
CN218500872U (zh) 一种初次型踝关节假体
CN218652118U (zh) 一种动物后肢骨折、矫形接骨板
CN216060888U (zh)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CN212261618U (zh) 具有力学强化功能的假体外侧支架和可匹配股骨远端假体
CN217090868U (zh) 一种用于植入股骨骨髓腔的髓内钉
CN220327487U (zh) 膝关节胫骨假体翻修用骨刀
CN213129846U (zh) 一种前踝截骨锁定板
CN215130937U (zh) 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
CN212547138U (zh) 一种胫骨平台外侧接骨板
CN213129847U (zh) 一种后踝锁定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