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0888U -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0888U
CN216060888U CN202121345642.7U CN202121345642U CN216060888U CN 216060888 U CN216060888 U CN 216060888U CN 202121345642 U CN202121345642 U CN 202121345642U CN 216060888 U CN216060888 U CN 216060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usion
vertebral
opening
fix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456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宇
张雪东
甄超
张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13456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0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0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0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本体和可选的融合板;所述固定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上固定板、起支撑作用的椎板开门支撑板和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下固定板,下固定板设置有第二融合孔,第二融合孔中设有第二融合螺钉,第二融合螺钉从本级椎体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所述融合板固定于本级椎体,且位于下固定板的相对侧,融合板设置有第一融合孔,第一融合孔中设置有第一融合螺钉,第一融合螺钉从本级椎体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其采用融合螺钉实现椎弓板与下一级椎弓板固定,在保持稳定支撑的同时,实现了小关节间的刚性固定,为椎体间的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状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等疾病多应用融合开门钛板进行固定。融合开门钛板固定的优势是可通过固定板本体在掀起的椎板和同侧侧块之间形成稳固的桥接结构,可在开门侧形成刚性支撑,术后可维持脊柱结构在术中固定的位置,实现了即刻稳定性。融合开门钛板还可以提高门轴侧的稳定性,有利于门轴侧的骨质愈合,防止颈椎生理曲度进一步丢失。但是经过大量的手术实践,现有的融合开门钛板结构存在融合稳定性差和对椎弓板贴合性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该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掀起的椎板和同侧侧块之间形成稳固的桥接结构,可在开门侧形成真正的刚性支撑,维持手术中及手术后脊柱结构位置的一致性,实现了即刻稳定性,可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或开门角度减小;在保持稳定支撑同时,实现了小关节间的刚性固定,为椎间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本体和可选的融合板;
所述固定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上固定板、起支撑作用的椎板开门支撑板和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下固定板,下固定板设置有第二融合孔,第二融合孔中设有第二融合螺钉,第二融合螺钉从本级椎体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
所述融合板固定于本级椎体,且位于下固定板的相对侧,融合板设置有第一融合孔,第一融合孔中设置有第一融合螺钉,第一融合螺钉从本级椎体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
所述融合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融合孔。
所述下固定板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第二椎板螺钉。
所述下固定板靠近下一级椎体处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融合孔,第二融合孔的中心线相对于竖直线倾斜50°-80°或下固定板折弯20°-40°;
所述上固定板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第一椎板螺钉。
所述第一椎板螺钉和第二椎板螺钉的钉头下端面均为球面结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与所述球面结构相配合的球型凹槽结构;
和/或,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不带内螺纹的沉头孔。
所述椎板开门支撑板与下固定板的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二撑脚,第二撑脚与下固定板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
所述椎板开门支撑板包括竖向弧形板和横向弧形板,上固定板、竖向弧形板、横向弧形板和下固定板依次连接;
上固定板与竖向弧形板的连接处内侧设置第一撑脚,上固定板、竖向弧形板和第一撑脚形成用于容纳椎板开门处上椎板开口端的卡槽;
横向弧形板与下固定板的连接处内侧设置第二撑脚,横向弧形板与竖向弧形板的连接端高于横向弧形板与下固定板的连接端。
所述上固定板、竖向弧形板、横向弧形板和下固定板的厚度独立地为0.4-1.0mm;所述横向弧形板的半径为5-13.5mm;所述竖向弧形板呈向下固定板侧凸起的椭圆弧形;所述竖向弧形板的半径为2.5-5mm;所述第一撑脚的横向长度为0.5-2.0mm。
所述竖向弧形板和横向弧形板为相切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撑脚和下固定板之间的高度差为3-7mm,和/或,所述卡槽内侧设有两级以上横向台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脊柱内固定系统,其包括至少2个如上所述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采用融合螺钉实现本级椎体与下一级椎体固定,可选择使用融合板,进一步增加融合固定,能够在掀起的椎板和同侧侧块之间形成稳固的桥接结构,可在开门侧形成真正的刚性支撑,维持手术中及手术后脊柱结构位置的一致性,实现了即刻稳定性,可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或开门角度减小;在保持稳定支撑同时,实现了小关节(本级椎体与下一级椎体之间形成小关节)间的刚性固定,为其间的融合和贴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适用于颈椎椎管狭窄症状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脊柱C6和C7节段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第二撑脚支撑位置与下固定板呈一定夹角,可以更好的与截断后的开门侧椎板断面配合,支撑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上固定板和/或下固定板采用双排球型凹槽与椎板螺钉的螺钉头下端的球面结构相配合的结构,可以使固定板本体更加稳定固定于椎板上,形成低切迹连接,降低周围组织激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上固定板与第一撑脚之间设有竖向弧形板,通过设置不同高度规格的竖向弧形板可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不同颈椎节段,同时竖向弧形板采用弧形结构,该结构在减少占用椎板空间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减小应力集中,降低术后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设置的横向弧形板,与颈椎固定后能形成一个圆滑的弧形过渡连接,并稍向上凸起,保证开门强度的前提下,增加了椎管开门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容易塑形,可设置多种规格,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球型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双孔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板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板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上固定板、竖向弧形板和第一撑脚所形成的卡槽的内侧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板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固定板本体;
11、上固定板;111、球型凹槽;112、第一椎板螺钉;113、第一通孔;12、竖向弧形板;13、横向弧形板;14、下固定板;141、第二融合螺钉;142、第二椎板螺钉;143、第二通孔;144、第二融合孔;15、第一撑脚;16、第二撑脚;17、卡槽;171、台阶;
2、融合板;21、第一融合螺钉;22、第一融合孔;
3、开门侧上椎板;
4、开门侧下椎板;
5、下一级椎体;
6、本级椎体;
7、棘突;
H为第一撑脚与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
α为第二撑脚与下固定板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所述内侧为固定板本体靠近或接触椎板开门侧上椎板或下椎板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本体和可选地融合板;
所述固定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上固定板、起支撑作用的椎板开门支撑板和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下固定板,下固定板设置有第二融合孔,第二融合孔中设有第二融合螺钉,第二融合螺钉从本级椎体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
所述融合板固定于本级椎体,且位于下固定板关于棘突的相对侧,融合板设置有第一融合孔,第一融合孔中设置有第一融合螺钉,第一融合螺钉从本级椎体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
所述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可应用于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状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上述疾病的治疗中,针对于C6和C7节段固定,因为C6和C7是颈椎向胸椎过渡的椎体,其形态学特点明显不同于C3-C5,C6和C7的侧块相对更薄更长,在该节段使用侧块螺钉固定稳定性较差,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颈部屈曲运动易使侧块钉板的尾部螺钉松动和拔出。而所述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尤其适用于脊柱C6和C7节段的固定。
所述融合开门固定装置主要特点是能够在掀起的椎板和同侧侧块之间形成稳固的桥接结构,可在开门侧形成真正的刚性支撑,维持手术中及手术后脊柱结构位置的一致性,实现了即刻稳定性,可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或开门角度减小;在保持稳定支撑同时,实现了针对小关节间刚性固定,为其间的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所述融合开门固定装置中融合板和下固定板可分别置于棘突两侧的椎弓板处,优选第一融合螺钉和第二融合螺钉独立地固定本级椎体和下一级椎体的相同侧。
所述融合板可根据需要配合固定板本体使用,起到进一步融合的目的,融合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融合孔,优选设置2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融合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板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第二椎板螺钉,所述下固定板上设置的第二通孔的个数可为1个、2个或3个等,可根据固定位置的骨况确定第二通孔的个数。
所述下固定板靠近下一级椎体处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融合孔,如可设置2个、3个或4个第二融合孔,第二融合孔的设置个数可根据固定需要进行选择,一般可设置1个或横向并排设置2个。为了下固定板与椎板贴合,且经第二融合螺钉固定后能够与下一级椎弓板固定,第二融合孔的中心线相对于竖直线倾斜50°-80°(即第一融合孔倾斜设计),如55°、60°、65°、70°、72°或78°等,或下固定板折弯20°-40°(如第二通孔与第二融合孔之间的板体折弯,可通过钣金折弯等),如22°、25°、28°、30°、35°或37°等。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二融合孔的下固定板可以是解剖型板、带拐角板或折弯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板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第一椎板螺钉。第一通孔的个数可为1个、2个或3个等,可根据固定位置的骨况确定第一通孔的个数。
实际生产中可加工具有不同个数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或第二融合孔的固定板本体,在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较合适的固定板本体。
进一步地,为了通过第一椎板螺钉和第二椎板螺钉实现固定板本体与骨的牢固固定,使板体更加稳定固定于椎板上,所述第一椎板螺钉和第二椎板螺钉的钉头下端面均为球面结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与所述球面结构相配合的球型凹槽结构;
和/或,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不带内螺纹的沉头孔,通过椎板螺钉与椎体完成固定,能进一步减小应力集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沉头孔,使第一椎板螺钉和第二椎板螺钉的头部嵌在两固定板内时不凸出于两固定板上表面,不会对两固定板上方的人体组织造成压迫和激惹。
进一步地,为了在保证固定板本体强度的前提下,增加椎板开门的面积,所述椎板开门支撑板为弧形板;另外,为了更好地与椎板开门处下椎板配合,支撑更牢固,所述椎板开门支撑板与下固定板的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二撑脚,且第二撑脚与下固定板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优选为90°-120°,如95°、100°、110°或115°等。
进一步地,所述椎板开门支撑板包括竖向弧形板和横向弧形板,上固定板、竖向弧形板、横向弧形板和下固定板依次连接;
上固定板与竖向弧形板的连接处内侧设置第一撑脚,上固定板、竖向弧形板和第一撑脚形成用于容纳椎板开门处上椎板开口端的卡槽;
横向弧形板与下固定板的连接处内侧设置第二撑脚,横向弧形板与竖向弧形板的连接端高于横向弧形板与下固定板的连接端。
竖向弧形板可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颈椎节段选择不同的高度,其高度在4-8mm之间,如5mm、6mm或7mm等;竖向弧形板呈向下固定板侧凸起的椭圆弧形;竖向弧形板的半径为2.5-5mm,如2.8mm、3.5mm、4.0 mm、4.2mm或4.7mm等;竖向弧形板的设置在减少占用椎板空间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减小应力集中,降低术后风险。
横向弧形板的半径为5-13.5mm,如5.6 mm、6.8 mm、7.5 mm、8.0 mm、9.0 mm、10.2mm或12.5 mm等,其平缓的弧度设计,并稍向上凸起,保证开门钛板强度的前提下,增加了椎管开门的面积。
所述固定板本体的形状及构造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其可以是任意结构的开门固定板,如固定板本体包括上固定板、弧形板和下固定板,弧形板中部或弧形板与上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撑脚,弧形板与下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撑脚;或固定板本体包括上固定板、直型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直型板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撑脚等。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术中更好的塑形,所述上固定板、竖向弧形板、横向弧形板和下固定板的材质为钛合金,厚度独立地为0.4-1.0mm,如0.5 mm、0.7 mm、0.8 mm或0.9 mm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脚的横向长度为0.5-2.0mm,如0.6 mm、0.8 mm、1.0 mm、1.2mm、1.5 mm或1.7 mm等,这样长度相对较短,能够准确卡在上椎板的端面上,避免术中不小心卡住周围组织。
优选地,所述竖向弧形板和横向弧形板为相切连接,此时固定板本体的强度最佳。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脚和下固定板之间的高度差H为3-7mm,如4 mm、5 mm、6 mm或6.5 mm等,以增大颈椎后路开门板的适用范围,可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不同颈椎节段,更适合生理解剖结构,且增加了椎管开门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卡槽内侧设有两级以上横向台阶,以防止椎板开门侧上椎板在卡槽中晃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脊柱内固定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如包括2个、3个或4个等融合开门固定装置。
所述融合开门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首先将脊柱椎体椎板的一侧切开,可选地在相对的一侧切“V”型槽以便于撑开椎板形成“开门”;然后将固定板本体的上固定板放置在切口侧的上椎板上,使第一撑脚支撑住上椎板并将下固定板放置在切口侧的下椎板上,使第二撑脚支撑住下椎板,之后在第二融合孔中植入第二融合螺钉,最后在上固定板的第一通孔和下固定板的第二通孔中分别拧入第一椎板螺钉和第二椎板螺钉;可选地,在下固定板固定位置的对侧植入融合板,并在第一融合孔中植入第一融合螺钉,完成安装。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本体1,固定板本体1为整体结构。所述固定板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11、竖向弧形板12、横向弧形板13和下固定板14,所述竖向弧形板12与所述横向弧形板13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撑脚15,所述横向弧形板13与所述下固定板14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撑脚16。其中竖向弧形板12的不同高度规格可以在4-8mm之间。
固定板本体1可以采用纯钛或钛合金材质,板厚在0.4-1.0mm之间。
所述下固定板14上设有第二融合螺钉141,所述第二融合螺钉141从本级椎体6的椎弓板处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5的椎弓板处。
所述下固定板14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融合螺钉141的螺钉孔竖直倾斜50°-80°,从而实现第二融合螺钉141的角度倾斜,实现固定小关节的目的。
所述下固定板14为直型板、弯折板或拐角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计。
下固定板14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椎板的第二通孔143,第二通孔143中设置有第二椎板螺钉142,第二椎板螺钉142设于第二融合螺钉141远离下一级椎体5的椎弓板的一侧。下固定板14上可以设置1、2或3个等第二椎板螺钉142,多个第二椎板螺钉142可以并排设置,多个第二椎板螺钉142可以近似横向并排设置也可以近似竖向并排设置,为了使第二椎板螺钉142与第二融合螺钉141不产生干涉,优选的多个第二椎板螺钉142近似竖向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下固定板14上设有1个第二椎板螺钉142。
所述竖向弧形板12呈向所述下固定板14凸起的椭圆弧形,竖向弧形板的半径为2.5-5mm。
所述第一撑脚15的横向长度为0.5-2.0mm;所述第一撑脚15和下固定板14之间的高度差H为3-7mm。
所述横向弧形板13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横向弧形板13的半径为5-13.5mm,弧度设计较平缓。
所述第二撑脚16与所述下固定板14的夹角α为90°-120°。
所述上固定板11上设有双排球型凹槽111,双排球型凹槽111内用于安装第一椎板螺钉112,所述球型凹槽111与第一椎板螺钉112的螺钉头下端的球面结构相配合。可选地,下固定板14上用于安装第二椎板螺钉142的结构可以与上固定板11安装第一椎板螺钉112的安装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的融合开门固定板的使用方法如图4所示:
上固定板11使用第一椎板螺钉112固定开门侧上椎板3,下固定板14使用第二椎板螺钉142固定开门侧下椎板4,下固定板14使用第二融合螺钉141从本级椎体6的椎弓板处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5的椎弓板处,完成安装。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开门固定板,包括固定板本体1,固定板本体1为整体结构。所述固定板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11、竖向弧形板12、横向弧形板13和下固定板14,所述竖向弧形板12与所述横向弧形板13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撑脚15,所述横向弧形板13与所述下固定板14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撑脚16。其中竖向弧形板12的不同高度规格在4-8mm之间。
固定板本体1可以采用钛合金或纯钛材质,板厚在0.4-1.0mm之间。
所述下固定板14上设有第二融合螺钉141,所述第二融合螺钉141从本级椎体6的椎弓板处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5的椎弓板处。
安装所述第二融合螺钉141的所述下固定板14折弯20°-40°(第二通孔与第二融合孔之间的板体折弯20°-40°),从而实现第二融合螺钉141的角度倾斜,实现与下一级椎弓板固定的目的。
下固定板14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椎板的第二椎板螺钉142,第二椎板螺钉142设于第二融合螺钉141远离下一级椎体5的椎弓板的一侧。下固定板14上可以设置1、2或3个等第二椎板螺钉142,多个第二椎板螺钉142可以并排设置,多个第二椎板螺钉142可以近似横向并排设置也可以近似竖向并排设置,为了使第二椎板螺钉142与第二融合螺钉141不产生干涉,优选的多个第二椎板螺钉142近似竖向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下固定板14上设有2个近似竖向并排设置的第二椎板螺钉142。
所述竖向弧形板12呈向所述下固定板14凸起的椭圆弧形,竖向弧形板的半径为2.5-5mm。
所述第一撑脚15的横向长度为0.5-2.0mm;所述第一撑脚15和下固定板14之间的高度差H为3-7mm。
所述上固定板、竖向弧形板和第一撑脚围成一卡槽17用于容纳开门侧上椎板。
所述横向弧形板13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横向弧形板13的半径为5-13.5mm,弧度设计较平缓。
所述第二撑脚16与所述下固定板14的夹角α为90°-120°。
所述上固定板11上设有双排球型凹槽111,双排球型凹槽111内用于安装第一椎板螺钉112,所述球型凹槽111与第一椎板螺钉112的螺钉头下端的球面结构相配合。可选地,下固定板14上用于安装第一椎板螺钉112的结构可以与上固定板11安装第一椎板螺钉112的安装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的融合开门固定板的使用方法如图6所示:
上固定板11使用第一椎板螺钉112固定开门侧上椎板3,下固定板14使用第二椎板螺钉142固定开门侧下椎板4,下固定板14使用第二融合螺钉141从本级椎体6的椎弓板处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5的椎弓板处,完成安装。
本实施例的融合开门固定板可与实施例1的融合开门固定板配合使用。
实施例3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本体1和融合板2,固定板本体1为整体结构,可对侧配合使用融合板2融合加固,融合板2可以是双孔融合板,其上设置有并排设置的2个第一融合孔22,第一融合孔22配合第一融合螺钉21使用。所述固定板本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11、竖向弧形板12、横向弧形板13和下固定板14,所述竖向弧形板12与所述横向弧形板13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撑脚15,所述横向弧形板13与所述下固定板14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撑脚16。其中竖向弧形板12的不同高度规格在4-8mm之间。
固定板本体1可以采用钛合金材质或纯钛材质,板厚在0.4-1.0mm之间。
所述下固定板14上设有第二融合螺钉141,所述第二融合螺钉141从本级椎体6的椎弓板处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5的椎弓板处。
所述下固定板14上并排安装有多个所述第二融合螺钉141,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融合螺钉141的第二通孔143的中心线均竖直倾斜50°-80°,下固定板14上可以并排安装有2、3或4个等所述第二融合螺钉141,从而实现第二融合螺钉141的角度倾斜,实现固定至上一级弓根板5处的目的;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二融合螺钉141可以近似横向并排设置,使多个第二融合螺钉141均能够从椎弓板处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5的椎弓板处。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下固定板14上近似横向并排安装有2个所述第二融合螺钉141。
下固定板14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椎板的第一椎板螺钉112,第一椎板螺钉112设于第二融合螺钉141远离下一级椎体5的椎弓板的一侧。下固定板14上可以设置1、2或3个等第二椎板螺钉142,多个第二椎板螺钉142可以并排设置,多个第二椎板螺钉142可以近似横向并排设置也可以近似竖向并排设置,为了使第二椎板螺钉142与第二融合螺钉141不产生干涉,优选的多个第二椎板螺钉142近似竖向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下固定板14上设有2个近似竖向并排设置的第二椎板螺钉142。
所述竖向弧形板12呈向所述下固定板14凸起的椭圆弧形,竖向弧形板12的半径为2.5-5mm。
所述第一撑脚15的横向长度为0.5-2.0mm;所述第一撑脚15和下固定板14之间的高度差H为3-7mm。
所述上固定板14、竖向弧形板12和第一撑脚15围成一卡槽17,卡槽17内侧(也即竖向弧形板12内侧)可以设有两级以上横向台阶171(图8),这样能够较好的避免开门侧上椎板3的开口端在卡槽17内竖向晃动。
所述横向弧形板13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横向弧形板13的半径为5-13.5mm,弧度设计较平缓。
所述第二撑脚16与所述下固定板14的夹角α为90°-120°。
所述上固定板11上设有双排球型凹槽111,双排球型凹槽111用于安装第一椎板螺钉112,所述球型凹槽111与第一椎板螺钉112的螺钉头下端的球面结构相配合。可选地,下固定板14上用于安装第二椎板螺钉142的结构可以与上固定板11安装第一椎板螺钉112的安装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的融合开门固定板的使用方法如图9所示:
上固定板11使用第一椎板螺钉112固定开门侧上椎板3,下固定板14使用第二椎板螺钉142固定开门侧下椎板4,下固定板14使用第二融合螺钉141从本级椎体的椎弓板处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的椎弓板5处;在下固定板14固定位置的对侧植入融合板2,并在第一融合孔22中植入第一融合螺钉21,第一融合螺钉从本级椎体的椎弓板处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的椎弓板,完成安装。
实施例4
一种脊柱内固定系统,如图9所示,包括3个实施例3所述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采用融合螺钉实现本级椎体与下一级椎体的固定,可选择使用融合板,进一步增加融合固定,能够在掀起的椎板和同侧侧块之间形成稳固的桥接结构,可在开门侧形成真正的刚性支撑,维持手术中及手术后脊柱结构位置的一致性,实现了即刻稳定性,可有效防止术后再关门或开门角度减小;在保持稳定支撑同时,实现了针对小关节间刚性固定,为其间的融合和贴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适用于颈椎椎管狭窄症状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脊柱C6和C7节段固定;
第二撑脚支撑位置与下固定板呈一定夹角,可以更好的与截断后的开门侧椎板断面配合,支撑更牢固;
上固定板和/或下固定板采用双排球型凹槽与椎板螺钉的螺钉头下端的球面结构相配合的结构,可以使固定板本体更加稳定固定于椎板上,形成低切迹连接,降低周围组织激惹;
上固定板与第一撑脚之间设有竖向弧形板,通过设置不同高度规格的竖向弧形板可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不同颈椎节段,同时竖向弧形板采用弧形结构,该结构在减少占用椎板空间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减小应力集中,降低术后风险;
融合开门固定装置设置有横向弧形板,与颈椎固定后能形成一个圆滑的弧形过渡链接,并稍向上凸起,保证开门强度的前提下,增加了椎管开门的面积;
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容易塑形,可设置多种规格,适用范围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本体和可选的融合板;
所述固定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上固定板、起支撑作用的椎板开门支撑板和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下固定板,下固定板设置有第二融合孔,第二融合孔中设有第二融合螺钉,第二融合螺钉从本级椎体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
所述融合板固定于本级椎体,且位于下固定板的相对侧,融合板设置有第一融合孔,第一融合孔中设置有第一融合螺钉,第一融合螺钉从本级椎体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融合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第二椎板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靠近下一级椎体处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融合孔,第二融合孔的中心线相对于竖直线倾斜50°-80°或下固定板折弯20°-40°;
所述上固定板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第一椎板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椎板螺钉和第二椎板螺钉的钉头下端面均为球面结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与所述球面结构相配合的球型凹槽结构;
和/或,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不带内螺纹的沉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开门支撑板与下固定板的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二撑脚,第二撑脚与下固定板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开门支撑板包括竖向弧形板和横向弧形板,上固定板、竖向弧形板、横向弧形板和下固定板依次连接;
上固定板与竖向弧形板的连接处内侧设置第一撑脚,上固定板、竖向弧形板和第一撑脚形成用于容纳椎板开门处上椎板开口端的卡槽;
横向弧形板与下固定板的连接处内侧设置第二撑脚,横向弧形板与竖向弧形板的连接端高于横向弧形板与下固定板的连接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竖向弧形板、横向弧形板和下固定板的厚度独立地为0.4-1.0mm;所述横向弧形板的半径为5-13.5mm;所述竖向弧形板呈向下固定板侧凸起的椭圆弧形;所述竖向弧形板的半径为2.5-5mm;所述第一撑脚的横向长度为0.5-2.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弧形板和横向弧形板为相切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撑脚和下固定板之间的高度差为3-7mm,和/或,所述卡槽内侧设有两级以上横向台阶。
10.一种脊柱内固定系统,其包括至少2个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融合开门固定装置。
CN202121345642.7U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Active CN216060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45642.7U CN216060888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45642.7U CN216060888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0888U true CN216060888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3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45642.7U Active CN216060888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0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99373B1 (en) Volar plate fixation device
MX2011008822A (es) Soporte o placa de fijacion para femur pediatrico.
CN216060888U (zh)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CN113476185A (zh)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CN208693414U (zh) 一种腰椎峡部裂内固定装置
CN219109856U (zh) 开门侧融合板及融合板钉棒系统
CN111529146A (zh) 一种零切迹可调式人工椎体
CN219021765U (zh) 融合板钉棒系统
CN214908684U (zh) 一种梭形顺刺钩椎关节固定型融合器
CN219940762U (zh) 一种可提升面中部软组织的眶缘解剖型带线固定系统
CN217014182U (zh) 一种颈椎后路开门板
CN213030812U (zh) 一种利于血供的颈椎前路接骨板
CN214511428U (zh) 融合器
CN109730815A (zh) 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
CN212089703U (zh) 一种前路枕颈固定手术钢板
CN213722346U (zh) 一种防头颈骨块后倾的新式头髓钉
CN210871974U (zh) 一种腰骶前路内固定装置
CN219042821U (zh) 一种人工椎体连接系统
CN213697364U (zh) 一种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固定器
CN213129850U (zh) 一种第一跖骨背侧截骨矫形板
CN215130942U (zh) 一种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的固定装置
CN216652565U (zh) 一种3d打印一体成型自锁式人工椎体
US20200289165A1 (en) A screw-rod instrument specially used for posterior atlantoaxial vertebrae fixation
CN216124534U (zh) 用于髌骨骨折的手术内固定组件
CN216495887U (zh) 侧块关节固定融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