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30937U - 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30937U
CN215130937U CN202120328674.XU CN202120328674U CN215130937U CN 215130937 U CN215130937 U CN 215130937U CN 202120328674 U CN202120328674 U CN 202120328674U CN 215130937 U CN215130937 U CN 215130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piece
wall
fusion
lock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286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文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uoruik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uoruik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uoruik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uoruik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286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30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30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30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椎间融合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融合块和锁定块,所述融合块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限位框,所述融合块的外壁两端与所述限位框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凹槽,且所述限位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锁定块的外壁两端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锁定块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的配合滑动在所述融合块的外壁;能够对融合块和锁定块之间进行二次固定,可以在不影响锁定块在融合块的外壁实现小范围内微移动的同时对融合块、锁定块之间进行限位,提高了融合块和锁定块连接的稳固性,避免了融合块、锁定块之间发生脱落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椎间融合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颈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椎管狭窄、既往融合失败、假关节等是临床上常见的病例,而椎间融合器由椎间融合器和椎间融合器的配件螺钉构成,材料采用Ti6Al4V钛合金,非灭菌包装,椎间融合器具有维持椎体间高度、增强局部稳定性、提高融合率等作用,同时由于其低切迹的优点,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咽部异物感和吞咽困难,专用的髂骨取骨装置可以做到微创取骨,产品适用范围适用于脊柱椎间融合。
公开号为CN10885256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该专利技术能够在融合初期令固定构件有效夹紧固定融合器主体,又能确保固定构件相对于融合器主体实现小范围内的微移动,但是,该装置在融合完成后,融合器本体和固定构件之间紧通过夹持臂进行夹持固定,稳固性较差,不能对融合器主体和固定构件之间进行二次固定,容易导致固定构件和融合器脱落分离,影响了后期的使用效果。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融合块和锁定块,所述融合块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限位框,所述融合块的外壁两端与所述限位框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凹槽,且所述限位框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锁定块的外壁两端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相配合,所述锁定块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的配合滑动在所述融合块的外壁,且所述锁定块、凸块卡合固定在所述限位框的外壁,所述锁定块的外壁与所述限位框对应的位置均匀的设有四个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锁定块、限位框并固定在椎体骨上,且所述锁定块、限位框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定块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框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锁定块通过所述卡槽卡合固定在所述限位框的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块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框相配合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卡槽相连通,且所述凸块通过所述开口卡合固定在所述限位框的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槽的内壁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相连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卡槽相连通,且所述固定螺栓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贯穿于所述锁定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框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贯穿于所述限位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螺栓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框的下端面与所述锁定块的下端面相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螺栓贯穿锁定块、限位框并固定在椎体骨上,且锁定块、限位框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先通过凸块与凹槽的配合在融合块的外壁向下滑动锁定块,再通过卡槽与限位框的配合让锁定块卡合固定在限位框的外壁,可以让锁定块和融合块形成一个整体,并让锁定块能够在融合块的外壁实现小范围内的微移动,避免了在融合器初植入患者体内时因患者颈部运动而导致的产品无法融合、松动的问题出现,提高了融合器的融合效率,在将融合器植入人体后,由于第二螺纹孔的内径大于固定螺栓的直径,工作人员通过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将固定螺栓贯穿限位框和锁定块并固定在椎体骨上,能够对融合块和锁定块之间进行二次固定,可以在不影响锁定块在融合块的外壁实现小范围内微移动的同时对融合块、锁定块之间进行限位,提高了融合块和锁定块连接的稳固性,避免了融合块、锁定块之间发生脱落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中融合块和限位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中锁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中锁定块和限位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融合器本体;11、融合块;111、凹槽;12、锁定块;121、凸块;122、卡槽;123、开口;124、第一螺纹孔;13、限位框;131、第二螺纹孔;14、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1,融合器本体1包括融合块11和锁定块12,融合块11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限位框13,融合块11的外壁两端与限位框13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凹槽111,且限位框13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凹槽111的内部,锁定块12的外壁两端与凹槽111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凸块121,凸块121与凹槽111相配合,锁定块12通过凸块121与凹槽111的配合滑动在融合块11的外壁,且锁定块12、凸块121卡合固定在限位框13的外壁,锁定块12的外壁与限位框13对应的位置均匀的设有四个固定螺栓14,固定螺栓14贯穿锁定块12、限位框13并固定在椎体骨上,且锁定块12、限位框13通过固定螺栓14固定连接。
在图1、图2和图3中: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先通过凸块121与凹槽111的配合在融合块11的外壁向下滑动锁定块12,再通过卡槽122、开口123与限位框13的配合让锁定块12卡合固定在限位框13的外壁,可以让锁定块12和融合块11形成一个整体,并让锁定块12能够在融合块11的外壁实现小范围内的微移动,避免了在融合器初植入患者体内时因患者颈部运动而导致的产品无法融合、松动的问题出现,提高了融合器的融合效率,在将融合器植入人体后,由于第二螺纹孔131的内径大于固定螺栓14的直径,工作人员通过第一螺纹孔124、第二螺纹孔131将固定螺栓14贯穿限位框13和锁定块12并固定在椎体骨上,能够对融合块11和锁定块12之间进行二次固定,可以在不影响锁定块12在融合块11的外壁实现小范围内微移动的同时对融合块11、锁定块12之间进行限位,提高了融合块11和锁定块12连接的稳固性,避免了融合块11、锁定块12之间发生脱落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强。
在图1、图3和图4中: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先通过凸块121与凹槽111的配合在融合块11的外壁向下滑动锁定块12,再通过卡槽122、开口123与限位框13的配合让锁定块12卡合固定在限位框13的外壁,可以让锁定块12和融合块11形成一个整体,并让锁定块12能够在融合块11的外壁实现小范围内的微移动,避免了在融合器初植入患者体内时因患者颈部运动而导致的产品无法融合、松动的问题出现,提高了融合器的融合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先通过凸块121与凹槽111的配合在融合块11的外壁向下滑动锁定块12,再通过卡槽122、开口123与限位框13的配合让锁定块12卡合固定在限位框13的外壁,可以让锁定块12和融合块11形成一个整体,并让锁定块12能够在融合块11的外壁实现小范围内的微移动,避免了在融合器初植入患者体内时因患者颈部运动而导致的产品无法融合、松动的问题出现,提高了融合器的融合效率,在将融合器植入人体后,由于第二螺纹孔131的内径大于固定螺栓14的直径,工作人员通过第一螺纹孔124、第二螺纹孔131将固定螺栓14贯穿限位框13和锁定块12并固定在椎体骨上,能够对融合块11和锁定块12之间进行二次固定,可以在不影响锁定块12在融合块11的外壁实现小范围内微移动的同时对融合块11、锁定块12之间进行限位,提高了融合块11和锁定块12连接的稳固性,避免了融合块11、锁定块12之间发生脱落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1)包括融合块(11)和锁定块(12),所述融合块(11)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限位框(13),所述融合块(11)的外壁两端与所述限位框(13)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凹槽(111),且所述限位框(13)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凹槽(111)的内部,所述锁定块(12)的外壁两端与所述凹槽(111)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凸块(121),所述凸块(121)与所述凹槽(111)相配合,所述锁定块(12)通过所述凸块(121)与所述凹槽(111)的配合滑动在所述融合块(11)的外壁,且所述锁定块(12)、凸块(121)卡合固定在所述限位框(13)的外壁,所述锁定块(12)的外壁与所述限位框(13)对应的位置均匀的设有四个固定螺栓(14),所述固定螺栓(14)贯穿所述锁定块(12)、限位框(13)并固定在椎体骨上,且所述锁定块(12)、限位框(13)通过所述固定螺栓(1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12)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框(13)相配合的卡槽(122),所述锁定块(12)通过所述卡槽(122)卡合固定在所述限位框(13)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21)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框(13)相配合的开口(123),所述开口(123)与所述卡槽(122)相连通,且所述凸块(121)通过所述开口(123)卡合固定在所述限位框(13)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22)的内壁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14)相连配合的第一螺纹孔(124),所述第一螺纹孔(124)与所述卡槽(122)相连通,且所述固定螺栓(14)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124)贯穿于所述锁定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13)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2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14)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131),所述固定螺栓(14)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131)贯穿于所述限位框(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31)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螺栓(14)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13)的下端面与所述锁定块(12)的下端面相平齐。
CN202120328674.X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 Active CN215130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8674.XU CN215130937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8674.XU CN215130937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30937U true CN215130937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9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28674.XU Active CN215130937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30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3349B2 (en) Orthopedic devices with a locking mechanism
US6475242B1 (en) Arthroplasty joint assembly
US20040054419A1 (en) System for trial implantation of a femoral hip prosthesis
CN104546228A (zh) 可调节自稳型人工骶骨假体
WO2016112092A1 (en) Fixation mechanism for an implant
CN211271417U (zh) 一种反式肩关节假体
CN204411031U (zh) 撑开型融合器
CN205163322U (zh) 颈椎零切迹融合器
CN215130937U (zh) 一种颈椎前路锁定融合器
CN213310610U (zh) 一种3d打印肱骨远端假体
CN210541941U (zh) 一种高灵活度仿生全指关节置换件
CN210019807U (zh) 骶骨及骨盆联合假体
CN205073074U (zh) 一种颈椎融合器
CN211156491U (zh) 一种可动人工椎体及颈椎椎体
CN211156489U (zh) 一种可动人工椎体
CN209316155U (zh) 胫骨近端填充块假体
WO2010115086A1 (en) Minimally invasive total spine implant
CN107028686B (zh) 耻骨假体组件
CN219354283U (zh) 一种柱面联合骨整合的髋臼杯假体
CN217090868U (zh) 一种用于植入股骨骨髓腔的髓内钉
CN216535671U (zh) 一种3d打印组配式髋关节骨盆假体
CN215839718U (zh) 一体化翻修型髋臼假体
CN214967168U (zh) 椎间融合器
CN213489564U (zh) 寰枢椎前路经关节板状融合装置
CN116747053B (zh) 骶骨假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