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2280U - 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2280U
CN218572280U CN202221572475.4U CN202221572475U CN218572280U CN 218572280 U CN218572280 U CN 218572280U CN 202221572475 U CN202221572475 U CN 202221572475U CN 218572280 U CN218572280 U CN 218572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ella
lifting
coaptation board
bone
fra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24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
戚鸿飞
林华
任程
姜洋洋
黄伟
黄强
姬帅
马腾
王谦
李忠
张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onghui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onghui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onghui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ian Honghui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15724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2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2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2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包括一个用于纵向固定的第一接骨板和一个用于横向拖挂的第二接骨板,所述第二接骨板为“T”字形结构,“T”字形结构的横向板面用于拖挂,纵向板面为连接部,连接部与第一接骨板活动连接,第一接骨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锁定孔和一个滑动锁孔,滑动锁孔为长条形的通孔,滑动锁孔的内孔壁还设置有下沉式的台阶;该装置适用于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尤其适用于髌骨下极骨折,其通过连接轴铰接的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分别实现锚爪拖挂髌骨下极骨块并提拉加压固定的功能,术中即刻重建膝关节伸膝装置的连续性,为骨折的修复愈合创造出优良的生物学环境和稳定的力学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
背景技术
髌骨,俗称膝盖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呈上宽下窄的板栗形,髌骨后表面近端的四分之三被一厚层软骨所覆盖,并与股骨滑车构成髌骨关节,远端四分之一没有软骨包覆的部分被称作髌骨下极,是髌韧带的起点。髌骨作为膝关节伸膝装置的重要组件,其上下端面分别连接着股四头肌腱和髌韧带,作为力学传导的枢纽,髌骨能够集中大腿股四头肌各方向的牵引力,再通过髌韧带下传至小腿胫骨结节,有效地完成股四头肌的伸膝动作,并在膝关节运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其发生率较高,约占全身骨折的10%。常由于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和混合性暴力所致,骨折导致大腿向小腿力学传导的伸膝装置断裂,造成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同时,髌骨与股骨滑车构成髌股关节,在伸膝活动中通过髌骨的杠杆作用能使股四头肌力量提高约30%,若治疗不当往往会造成患者伸膝无力及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疼痛并加速膝关节退变进程,甚至残疾。
其中,单纯的髌骨下极骨折约占所有髌骨骨折的9.3%-22.4%,约66.8%的髌骨骨折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极受累,其发生率相对较高。由于髌骨下极骨块体积较小,骨折后往往粉碎且骨量较差,导致手术固定的难度增加,术后常需石膏或支具辅助固定,延误膝关节康复时机,导致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由于髌骨下极的骨质条件及内固定强度不足以对抗伸膝牵拉,造成较高的内固定失败和手术翻修的机率,对患者造成额外的身心及经济负担。既往对于髌骨下极骨折的固定方法主要着眼于将下极骨折块固定于上极骨床,如张力带、髌骨爪、竹篮钢板、多种垂直布线固定方式等,并通过改良各种固定方式希望增加下极骨块的固定强度。然而,骨折的粉碎程度和骨块的骨量条件是临床医生无法控制的,再坚强的固定方式依旧无法避免髌骨下极骨块受髌韧带牵拉作用,被内植物切割后移位脱出,导致手术固定失败的风险。接骨板能够有效增加内固定与骨折块之间的接触面积,均衡骨块上的应力分布,因此,临床上越来越多地使用接骨板对髌骨骨折进行手术固定。现有的髌骨固定接骨板虽然能对骨折块达到有效支撑,但难以实现骨折断端间的加压,尤其对于髌骨下极骨折,无法对下极骨折块产生轴向提拉固定的作用。因此,本使用新型基于现有内固定装置及手术技术的不足,从临床需要出发,适用于髌骨骨折尤其是髌骨下极骨折的手术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通过对髌骨下极骨块进行拖挂式的固定,将下极骨块及髌韧带作为一个整体向上极骨床提拉固定,获得允许膝关节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固定强度,为骨折的愈合创造了优良的生物学环境和稳固的力学环境。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包括一个用于纵向固定的第一接骨板和一个用于横向拖挂的第二接骨板,所述第二接骨板为“T”字形结构,“T”字形结构的横向板面用于拖挂,纵向板面为连接部,连接部与第一接骨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接骨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锁定孔和一个滑动锁孔,所述滑动锁孔为长条形的通孔,滑动锁孔的内孔壁还设置有下沉式的台阶。
进一步地,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还包括提拉部,所述第二接骨板的横向板面上中部设置有缝合锁孔,两端均设置有穿接锁孔,所述提拉部穿接在穿接锁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沉式的台阶为沿着滑动锁孔的内孔壁周向的内凹斜面,内凹斜面的倾斜方向为向着孔洞内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接骨板和连接部均为沿着长度方向弯曲的弧形板面,所述第一接骨板和连接部的弧形板面用于与髌骨表面弧度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部与第一接骨板之间采用连接轴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第一接骨板的端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均为固定部,所述连接轴穿过凹槽两侧的固定部及连接凸起,进而将连接凸起限位在凹槽内,且连接凸起在凹槽内绕着连接轴可自由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凸起及固定部的端部均为外凸出的弧面结构,所述连接凸起位于凸起两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内凹的弧面结构,所述固定部端部外凸出的弧面结构与连接凸起位于凸起两侧端面上内凹的弧面结构相配匹,且之间留有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拉部为具有一定柔性的线条型结构,该线条型结构的直径为0.8mm-1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动锁孔是由中部的滑动槽连接两端的锁孔构成,滑动锁孔两端的锁孔及多个锁定孔的孔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与现有技术中的髌骨固定装置及手术固定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髌骨下极和髌韧带整体拖挂复位,从而避免了使用复位钳钳夹复位等操作对骨块的损伤,拖挂后通过提拉部环扎收紧即可实现骨折断端间的聚拢加压,将第一接骨板滑动锁孔内的螺钉拧紧即可维持骨折断端间的加压固定,同时,通过连接轴铰接的第二接骨板在提拉过程中能够自适应并匹配贴合下极骨块的形态收拢,实现对髌骨下极的锚爪握持固定,增强拖挂固定效果,无需对下极骨块进行有创操作固定,避免了既往将内固定直接穿入下极骨块固定所造成的损伤和医源性骨折的可能,有效预防复位和固定过程中对骨块更进一步的损伤和破坏,为骨折的修复愈合提供了优良的生物学环境;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提拉型髌骨接骨板,能够将股四头肌腱的力量直接下传并作用于髌韧带,即刻桥接重建伸膝装置的连续性,将髌前张力有效抵消分布在装置之上,提拉部能够实现骨折断端间的加压,从两翼协同第一接骨板对抗屈膝活动时骨块间分离移位的趋势,并获得足以抵抗膝关节屈伸牵张应力的固定强度。
与第一接骨板活动连接的第二接骨板在提拉部收紧后能够自适应并匹配髌骨下极的解剖形态,增加内固定与骨面间的接触面积,有效分散髌韧带牵拉作用于下极骨块的应力分布,降低下极骨折块被内植物切割脱出的风险,从而为骨折的修复愈合提供了稳固的力学环境,并为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创造了先决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提拉型髌骨接骨板,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的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协同实现了拖挂髌骨下极骨块并提拉加压固定的功能,将髌骨下极和髌韧带整体提拉收紧固定,术中即刻桥接重建伸膝装置的连续性,为髌骨骨折的修复愈合创造了优良的生物学环境和稳固的力学环境,具有手术操作简洁、固定坚强可靠、术后早期康复、临床效果优良等诸多优势。患者膝关节无需石膏或支具辅助固定,术后当天即可于CPM机辅助下行膝关节被动屈伸康复锻炼,2周后逐渐开始膝关节主动屈伸康复训练及部分负重行走,从而将患者的康复周期整体提前,极大地减少了延期康复造成的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尽早回归日常生活,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并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骨板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骨板穿接提拉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接骨板和第二接骨板连接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接骨板安装在髌骨上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接骨板安装在髌骨上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接骨板、2-第二接骨板、3-连接部、4-锁定孔、5-滑动锁孔、6-缝合锁孔、7-穿接锁孔、8-提拉部、9-连接凸起、10-凹槽、11-固定部、12-连接轴、13-髌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包括一个用于纵向固定的第一接骨板1和一个用于横向拖挂的第二接骨板2,第二接骨板2为“T”字形结构,“T”字形结构的横向板面用于拖挂,“T”字形结构的横向板面用于托挂髌骨下极骨块及髌韧带,纵向板面为连接部3,连接部3与第一接骨板1活动连接,实际应用中第一接骨板1与连接部3连接后的长度要满足贯穿整个髌骨纵向长度方向整个面及远端的端部,且满足包裹住髌骨上极骨床最上端端面整体厚度的三分之二的位置,整个结构的形态与髌骨的解剖形态相同,可使接骨板能够对髌骨进行有效的包裹固定,且与髌骨表面相贴合,有助于获得并维持骨折的解剖复位,第一接骨板1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锁定孔4和一个滑动锁孔5,锁定孔4用于拧入锁定螺钉以实现接骨板于髌骨之间的稳定固定,滑动锁孔5的两端有内螺纹,可用于拧入锁定螺钉,中部的滑动孔用于皮质骨螺钉的打入,将接骨板由髌韧带起点逆向穿出反扣在髌骨表面完成拖挂后,先向滑动锁孔5的滑动槽区域打入1枚皮质骨螺钉并不完全拧紧,使螺钉可在滑动槽内相对移动,并可将接骨板预固定于髌骨表面,再将提拉部向近端提拉收紧带动第二接骨板及其拖挂的髌骨下极骨块收拢于上极骨床以实现骨折断端间的加压,此时第一接骨板会相对于滑动槽内的皮质骨螺钉向近端发生滑动,拧紧皮质骨螺钉即可维持骨折断端间的加压状态,并将接骨板固定于髌骨之上,滑动锁孔5的内孔壁还设置有下沉式的台阶,该台阶是为了拧紧皮质骨螺钉后使第一接骨板1贴附于髌骨表面,从而固定第一接骨板1在髌骨上的的位置,同时保证螺钉的螺帽位于接骨板内,避免螺帽过于突出于接骨板表面。
参照图2所示,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还包括提拉部8,第二接骨板2的横向板面上中部设置有缝合锁孔6,第二接骨板2的横向板面主要用于加强横向板面对髌骨下极骨块及髌韧带的拖挂作用,可使用缝线将髌韧带及下极碎骨块缝合固定于缝合锁孔6的孔位上,尤其针对严重粉碎的髌骨下极骨折,可使用缝线将碎骨块连同周边软组织一同收拢通过缝合锁孔6固定于第二接骨板2的横向板面上,增加横向板面对下极骨块的控制和拖挂效果,横向面板两端均设置有穿接锁孔7,用于提拉部8穿接在穿接锁孔7内,当提拉部8环绕髌骨周向侧壁收紧时,通过穿接锁孔7联动提拉横向面板,此时通过连接轴铰接的第二接骨板会根据髌骨下极的解剖形态贴合收拢,如网兜般锚爪握持固定髌骨下极,使第二接骨板与髌骨下极间形成一体化的拖挂整体,以增强拖挂固定的效果,采用第一接骨板1、第二接骨板2及提拉部8组成三维立体的环抱收拢式拖挂固定系统,在对髌骨下极有效包绕的同时,分散了髌韧带牵拉作用于髌骨下极的应力分布,降低下极骨块被切割移位的风险;提拉部8用于提拉第二接骨板2的横向板面且环绕整个髌骨周向侧壁固定,通过提拉部8穿引髌骨两侧支持带可以获得更大的固定范围,将单纯使用接骨板的矢状面固定拓展到矢状面附加冠状面的三维固定,有效加固了髌骨和周边软组织的结合,从而增加了髌骨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4所示,下沉式的台阶为一个沿着滑动锁孔5的内孔壁周向设置的内凹斜面,内凹斜面的倾斜方向为向着孔洞内倾斜,使在整个滑动锁孔5的内孔壁形成滑动槽,便于皮质骨螺钉在滑槽内滑动,同时便于皮质骨螺钉的锁紧。
参照图4和图5所示,提拉部8为具有一定柔性的线条型结构,该线条型结构的直径为0.8mm-1mm,实际使用中通常会根据骨折固定需要选择0.8mm或1mm的提拉部8;提拉部8采用钢丝或钢缆,优选钢缆,因为钢缆在环扎收紧后更加贴合髌骨的形状,其桶箍效应能够实现骨折断面间的加压,使骨折的固定更加稳固。
参照图4和图5所示,第一接骨板1和连接部3均为沿着长度方向弯曲的弧形板面,第一接骨板1和连接部3的弧形板面用于与髌骨表面弧度相贴合,第一接骨板1和连接部3连接的位置位于髌骨前表面与下极端部衔接的位置,便于第一接骨板1与第二接骨板2在该处的弯曲,通过活动连接适用性更强,使接骨板有效贴合匹配髌骨下极的解剖形态,第一接骨板1和连接部3均为沿着长度方向弯曲的弧形板面目的是为了满足使其整个接骨板的形态与髌骨的解剖形态相同,进而使整个接骨板板面更加与髌骨表面相贴合。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3与第一接骨板1之间采用连接轴12铰接,使其整个第二接骨板2与第一接骨板1连接更加的灵活,通过收紧提拉部使第二接骨板贴紧髌骨下极背侧骨面,自适应并匹配髌骨下极的解剖形态,实现对髌骨下极的锚爪握持固定,增强其拖挂固定的作用,并使本实用新型的接骨板适应性更强。
连接部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凸起9,第一接骨板1的端部设置有凹槽10,凹槽10的两侧均为固定部11,连接轴12穿过凹槽10两侧的固定部11及连接凸起9,进而将连接凸起9限位在凹槽10内,且连接凸起9在凹槽10内可自由活动,采用该结构连接简单,同时方便拆卸,便于在骨折愈合后对接骨板的取出。
连接凸起9及固定部11的端部均为外凸出的弧面结构,连接凸起9位于凸起两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内凹的弧面结构,固定部11端部外凸出的弧面结构与连接凸起9位于凸起两侧端面上内凹的弧面结构相配匹,且之间留有缝隙,目的是使其二者连接处之间连接活动时更加的顺畅,同时与髌骨接触位置更加的贴合,便于手术安装操作。
锁定孔4和滑动锁孔5两端的孔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锁定螺钉尾帽表面螺纹相匹配,在拧入锁定螺钉后可实现锁定螺钉于接骨板之间的锁定固定。滑动锁孔5的两端锁定孔间由滑动槽相连,拧入皮质骨螺钉时滑动槽与螺钉间可相对滑动,以便于在提拉加压时调整接骨板在髌骨上放置的位置。
参照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锚袢装置在实际手术中的使用方法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髌骨接骨板手术安装时,先将穿接在第二接骨板2横向板面上的提拉部8两端由髌骨下极两侧软组织内穿出备用,再将第一接骨板由髌骨下极骨块及髌韧带下方逆向穿出,提拉反扣于髌骨表面,使第二接骨板横向板面衬于髌骨下极背侧骨面,从而完成对下极骨块及髌韧带的拖挂固定,再向滑动锁孔的滑动槽区域内拧入1枚皮质骨螺钉将接骨板预固定在髌骨表面,将备用的提拉部8两端穿引髌骨两侧支持带环绕整个髌骨周向侧壁环扎收紧,以实现骨折块间的聚拢加压,拧紧滑动锁孔5内的皮质骨螺钉将接骨板固定于髌骨表面,同时维持骨折的复位和加压固定,最后向第一接骨板上的锁定孔拧入锁定螺钉增加固定强度,并完成本实用新型接骨板的安装。
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接骨板采用第一接骨板1、第二接骨板2及提拉部8组成三维立体的提拉式固定系统,协同实现了对髌骨下极及髌韧带整体拖挂并提拉固定的功能,在尽可能减少对髌骨下极骨块损伤的同时,更容易获得并维持骨折的解剖复位,为骨折的愈合修复提供了优良的生物学环境。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提拉部通过穿接锁孔联动第二接骨板在提拉收拢过程中如网兜般锚爪握持髌骨下极,使第二接骨板与髌骨下极间形成一体化的拖挂整体,而第二接骨板通过连接轴铰接第一接骨板,拖挂提拉后使用螺钉将第一接骨板固定于髌骨上极,从而将拖挂提拉的作用力传接于髌骨上极骨床,在力学上实现了对髌骨下极及髌韧带整体拖挂提拉固定和应力连续传导的作用,在桥接伸膝装置的同时,将髌前张力有效抵消分布于内固定装置之上,减少了髌韧带牵拉对下极骨折块的影响,并获得足以抵抗膝关节屈伸牵张应力的固定强度,从而为患者术后早期的膝关节康复训练创造了稳固的力学环境。
将本实用新型的髌骨接骨板应用于髌骨骨折的治疗,尤其是手术难度较高的髌骨下极骨折,在前期的临床病例中,术中可即刻恢复伸膝装置的连续性,维持骨折复位固定,无需石膏或支具辅助固定;基于加速康复的理念,患者术后当天即可于CPM机辅助下行膝关节被动屈伸锻炼,2周后逐渐开始膝关节主动屈伸康复训练及部分负重行走,临床应用效果极佳。
本实用新型的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实现了对髌骨下极和髌韧带的整体拖挂并提拉固定的功能,术中即刻桥接重建伸膝装置的连续性,为髌骨骨折的修复愈合创造了优良的生物学环境和稳固的力学环境,具有手术操作简洁、固定坚强可靠、术后早期康复、临床效果优良等诸多优势。并将患者的康复周期整体提前,极大地减少了延期康复造成的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减轻患者身心负担并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其都在该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用于纵向固定的第一接骨板(1)和一个用于横向拖挂的第二接骨板(2),所述第二接骨板(2)为“T”字形结构,“T”字形结构的横向板面用于拖挂,纵向板面为连接部(3),连接部(3)与第一接骨板(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接骨板(1)的板面上设置有多个锁定孔(4)和一个滑动锁孔(5),所述滑动锁孔(5)为长条形的通孔,滑动锁孔(5)的内孔壁还设置有下沉式的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其特征是:还包括提拉部(8),所述第二接骨板(2)的横向板面上中部设置有缝合锁孔(6),两端均设置有穿接锁孔(7),所述提拉部(8)穿接在穿接锁孔(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沉式的台阶为一个沿着滑动锁孔(5)的内孔壁周向设置的内凹斜面,内凹斜面的倾斜方向为向着孔洞内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接骨板(1)和连接部(3)均为沿着长度方向弯曲的弧形板面,所述第一接骨板(1)和连接部(3)的弧形板面用于与髌骨表面弧度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部(3)与第一接骨板(1)之间采用连接轴(12)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部(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凸起(9),所述第一接骨板(1)的端部设置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两侧均为固定部(11),所述连接轴(12)穿过凹槽(10)两侧的固定部(11)及连接凸起(9),进而将连接凸起(9)限位在凹槽(10)内,且连接凸起(9)在凹槽(10)内绕着连接轴(12)可自由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凸起(9)及固定部(11)的端部均为外凸出的弧面结构,所述连接凸起(9)位于凸起两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内凹的弧面结构,所述固定部(11)端部外凸出的弧面结构与连接凸起(9)位于凸起两侧端面上内凹的弧面结构相配匹,且之间留有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提拉部(8)为具有一定柔性的线条型结构,该线条型结构的直径为0.8mm-1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动锁孔(5)是由中部的滑动槽连接两端的锁孔构成,滑动锁孔(5)两端的锁孔及多个锁定孔(4)的孔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
CN202221572475.4U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 Active CN218572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2475.4U CN218572280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2475.4U CN218572280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2280U true CN218572280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58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2475.4U Active CN218572280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2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2458Y (zh) 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
CN105520777B (zh) 一种股骨远端前内侧植入骨板
CN105193484B (zh) 一种尺骨鹰嘴骨折一体化固定装置
CN106901821A (zh) 一种髌骨骨折内固定器
Chuang Neurotization and free muscle transfer for brachial plexus avulsion injury
CN218572280U (zh) 一种提拉型髌骨接骨板
CN205094565U (zh) 一种髌骨骨折的固定装置
CN217390839U (zh) 一种髌骨骨折固定用锚袢装置
CN114886534A (zh) 一种用于治疗髌骨骨折的拖挂式固定接骨板及锚袢装置
CN208905682U (zh) 用于髌骨骨折的张力带钢板
CN113197647A (zh) 一种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
CN206303961U (zh) 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内固定装置
CN214632303U (zh) 一种髌骨下极固定接骨板
Biyani et al. Percutaneous tension band wiring for minimally 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patella
CN108742815A (zh) 一种髌骨星型钢板
CN206138195U (zh) 一种胫骨内侧平台弧形排钉固定装置
CN215018743U (zh) 一种髌骨下极线板一体化装置
CN214017783U (zh) 一种倒刺形克氏针
CN214632304U (zh) 一种髌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组合固定装置
CN103610495B (zh) 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带袢双钩螺钉
RU2770095C1 (ru) Способ оперативного лечения повреждений дистального сухожилия двуглавой мышцы плеча
CN217772411U (zh) 一种锚钉
CN216777202U (zh) 一种组合式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装置
CN107157565A (zh) 一种用于髌骨骨折的张力带钢板
CN216570177U (zh) 一种用于撕脱性骨折的跟骨结节加压锁定接骨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